就這樣回家了?桃源鄉建山村返鄉記

爬上一條長坡道,轉個彎,來到建山村,所見住屋大致完好,後山有大片土石崩落,顯見是危險地區。電力已經恢復,打開水龍頭沒有水,煩惱開始了,村人說:「沒有水要吃什麼?也不能打掃。回來要幹什麼?」

山上可以回去了嗎?

10月初,同為安置桃源鄉高中村及建山村民的鳳山陸軍軍官學校,已傳出要讓村民返鄉重建家園的消息,根據著急的村民透漏,這段期間陸續的、臨時性的會議,已讓他們無法再相信政府,感覺一切都是不明確的承諾。自9月初,不斷承諾讓他們可以半年後再回家的政府,現在就要他們回家。

建山村民已提出多項具體的回家堪慮問題,由陸軍軍官學校中的「八八災民黃埔之家自治會」整理,其中刻不容緩的,如列:

(1) 飲水問題:自來水水壓過小,水塔太小,無法送水,無法滿足生活機能需求。山泉水不乾淨,只要一下雨就會更混濁,至生活無法使用。

(2) 就學問題:天氣不穩定,一遇颱風警報就要徹,國小學生上課時間受到限制。現在的道路是只是搶通,若遇到颱風、下雨,路一定會不通,國小學生要怎麼在下山。現在國中小學生被安置在天台山上,家長要怎麼處理每天通車接送。

(3) 農作物:建山村民以農維生,因莫拉克颱風,農地被沖毀,更不能說種植農作物,村民回去能做甚麼,沒有工作又沒有收入,往後的生活怎麼辦。

(4) 交通:雖說路已通,但是沒有交通車。

(5) 醫院:鄉內的衛生所都已暫時遷下山,萬一村民有緊急狀況,要去哪裡就醫,若再遇到道路不通,延誤了就醫,誰要負責。

(6) 行政:桃源鄉公所早已遷到旗山,回去山上的村民若要辦事,要從山上下來,沒有交通工具的村民要怎麼辦。

(7) 安全:公部門是否真正走過每一個危險的區域,建山村後山的下陷處,有潛在的危機,是否有顧慮到安全問題。現在是有條件性的安全,如果村民回去,又有颱風需要撤離,還要再搭一次直升機嗎?

(8) 心靈重建:對水災所帶來而遲遲揮之不去的陰霾,須做身心靈上的慰藉及復健。

政府對於返鄉的承諾

10月12日,原民會於燕巢鳳雄營區舉辦的「安全評估說明會」中(會議記錄請點選這裡),上至原民會,下至高雄縣政府及鄉公所,關於回家的議題,對著桃源鄉高中村及建山村民,做了相當程度的口頭承諾:

谷縱處長:

縣政府原則上,路通、水電有了,就會讓居民回家重建,並提供就業機會(向原民會申請)。建山與高中,預計19號請大家回家重建。

徐副主委:

大部分環境都還好,有些部份需要整治

桃源鄉鄉長

桃源有問題的,隨時找我!

徐副主委

對於大家何時可以回家去,縣府有沒有一個整體的計畫或想法?

黃科長

大家都在等政府的立場,等公路局把路搶通。我們也會配合原民會補助的經費,與鄉公所協調,作自來水的修復。

我們一定要等有水、有電,才會請各位回去山上,而且是保證安全的地點。在這之前,政府也不會強迫各位回山上去,畢竟我們還要照顧各位的生活起居。至於後續的野溪整治、道路修復這些工作,縣長上上禮拜已經到勤和去了,針對整治,已經與各局處對地方作修復,陸續會談。

如果是水保局的工作,也請他們作修復。也有與自來水公司聯繫,包括鄉長剛才提出的問題,也請之進入作修復。

在政府信誓旦旦的承諾後,10月15日由高雄縣政府發出了「高雄縣莫拉克風災安置中心返鄉計畫」,確定在10月18-19日,要送建山與高中兩村的族人回家,連同學校教育也轉回原區就讀,還不知山上水電狀況的村民,也只好收拾行李,返回家鄉。

但是,山上的水電,真的來了嗎?

10月18日建山村民返鄉記

今日(10月18日)是高雄縣政府決議讓桃源鄉高中村、建山村人返鄉重建家園的第一天,早上7點開始,安置於鳳山陸軍軍官學校、燕巢鳳雄營區的村人陸續辦理返鄉手續,據高雄縣政府社會處統計,今天共計176人返鄉,包含自行開車及搭乘巴士者。預計19日也有100多人返鄉。

10月15日,高雄縣政府社會處對村民表示,18、19日將協助兩村所有村人返鄉,若不願返鄉者,可自行在外租屋。

整個返鄉流程,由社會處負責返鄉手續的辦理,另請紅十字會及中華溝通分析協會協助清點宿舍。備有長榮貨車載運行李及物資,無交通工具的村民則搭乘大型巴士。以下是記者跟隨陸軍軍官學校的建山村人返鄉的紀錄。

981019-jianshanmo-400.jpg
擔心爸爸的摩托車裝不下這些行李的小一男孩


(左)村人將所有家當堆上貨車(右)還沒辦理返鄉的村人默默地看著社會處的資料


(左)帶著大家唱聖歌的荖濃村人(右)村人認真地唱著聖歌


出發前的祈禱

約至9點,於陸軍軍官學校F棟,出發前由一荖濃村人帶著大家唱頌聖歌,棟長陳建成聚集村人做行前說明,高雄縣政府原民處處長谷縱˙喀勒芳安、社會處處長吳麗雪及八八水災黃埔之家自治會執行長張瑞雄致詞。

谷縱處長:

我們真的沒辦法掌握我們的未來,每次要大家回去都有颱風,我都很擔心。今天早上5點多,我一直看新聞,20日以後,預估會有雨。還是擺在上帝那邊,給我們力量,家給我們力量。我也許無法完全解除你們的痛苦,但是盡量降低我們的痛苦,重建還是靠自己。我今天會跟大家上去,看看還有什麼漏掉的,我們再想辦法跟相關單位處理。

吳處長:

我知道你們回家很擔心,包括沒有工作、沒有水、孩子讀書等等,統統解決了!祝大家一路放心。

未來社會處會跟大家在一起,所以我們還是會到山上去跟大家一起工作,因為還有一些家園、社區、產業重建的工作,都需要大家一起討論。所以我們先回山上去,縣長已經上去看過,都沒有問題,才邀請大家可以回家了。未來一、兩年,縣政府會有團隊陪伴大家,希望透過共同合作,爭取一些預算與經費,幫助社區做得更好,讓每一個家庭生活得更好。

張執行長:

我的作法很簡單,不用說太多,我陪你們回去。用行動來去做,我覺得比較實際。

陸軍軍官學校特別給每位返鄉村人陸軍上校軍徽,樓長陳建成特別領了190個,小孩子也有。他說:「最後照個相留念,讓他們知道我是官校畢業的!之後要回到村莊服務。」


(左)千佛山慈善基金會發放慰問金(右)村人領取餐盒以及現金


孩子們站起來看著車窗外變了的故鄉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已經與河床同高的建山二橋

將近中午,村人在六龜客運站稍停,領取麵包餐盒,以及由財團法人千佛山慈善基金會發放之1000元現金。隨即換上小型巴士,繼續走上南橫,沿途原有道路幾乎崩壞,無法行走,僅有便道通過。

大家看著窗外,說著哪裡變化了,陳建成說:「我們回去也很陌生吶,路都改變了。」路邊所見的山面,土石崩裂鬆動,陳建成補充:「政府說再來降雨量超過200、250毫米,就要我們避難,在山上能避到哪裡去,我都不敢在山上了。」只要稍大的風,就能將土石吹落。


這次下車就到建山村的路上了


來取行李的村人


建山村後山的崩塌

回到家,真的沒有水

直到,筆直地爬上一條長坡道,轉個彎,來到建山村,所見住屋大致完好,後山有大片土石崩落,顯見是危險地區。繞入幾戶人家,電力已經恢復,打開水龍頭沒有水,家裡有水的,一部分是自來水,一部分是自接山水。

沒有水,煩惱開始了,一位村人說:「沒有電還好,沒有水要吃什麼?也不能打掃。回來要幹什麼?」谷縱處長說,已經有水了,只是村人要如何接水?水從哪裡來?谷縱處長到接水管處,發現所有管線已經斷裂四處。


(左)沒有水,喝礦泉水(右)另一戶,還是沒有水


谷縱處長看見斷裂四處的管線

莫拉克災前,村人有兩個取水管道,一是自來水公司做的自來水線,二是自接遙遠的山水。據村長說明,日前他已去電詢問自來水公司,回覆是:「村內有45戶沒有繳費,最慢這個月23日沒繳費,25日就會切斷。有一些人本來就沒有接自來水,要先裝電表、申請自來水,才會有水啊。」而災前的水管都斷裂了。

然而,有一新的用水機制已經在施工了,村人楊貴金說:「鄉公所有一個一百多萬的工程,在水池那邊接山水。他們用的水管比較細。」這個水池,是12年前蓋好的,一直沒有使用、也沒有消毒。

經自治會張執行長與村長談論,「必須由包商先做好水池工程,將山水接至水池裡,才可以讓村民自行買水管接水。」但是,「這個機制必須採用使用者付費的概念,以及社區如何一起管理水的資源。」目前,討論結果是,請村長及鄉公所處理包商工程的事情,同時村人必須開始一起討論這些問題:

(1) 怎麼接水?

(2) 怎麼付費?

另外,村人反應了一個困擾:自來水太貴,災前時,自來水供應不穩定,斷斷續續,又經常半夜才有水,限時限量,所以很多人不想用,還要繳一樣的基本費,為什麼不可和電一樣給他們半價優惠呢?

雖然政府的承諾跳票了,但村民已經返鄉了,後續的問題,也只有繼續努力了!


(上左)村人聚在外面討論水事(上右)村人楊貴金說水池工程是秘書的親戚在執工

(下左)自治會執行長與村長了解水池工程(下右)村長說明中

(作者為莫拉克獨立新聞網記者,本文與莫拉克新聞網共同刊載)

首座八八風災組合屋,在阿里山

全國首座八八風災組合屋社區,昨在阿里山樂野村鄒族文化區廣場揭牌啟用,鄒族取名為「樂野八八新舍」,四十戶受災民眾看到屋內家電一應俱全,日常民生物資齊備,都高興的說:「這樣就很夠了,很滿意!」鄒族的長老…

全國首座八八風災組合屋社區,昨在阿里山樂野村鄒族文化區廣場揭牌啟用,鄒族取名為「樂野八八新舍」,四十戶受災民眾看到屋內家電一應俱全,日常民生物資齊備,都高興的說:「這樣就很夠了,很滿意!」鄒族的長老、頭目則在入厝前,依古禮持芒草到各戶驅邪祈福。

長老持芒草祈福

縣長陳明文表示,樂野八八新舍由紅十字會總會援建,完工後,有熱心企業團體認捐家電,屋內有電視、冰箱、瓦斯爐、熱水瓶等基本家電,縣府也為每戶準備了烹飪調料、乾糧、衛浴用品。紅十字總會秘書長陳士魁表示,樂野八八新舍可容納阿里山鄉樂野、達邦、山美、來吉、茶山、里佳等村一百一十二位受災民眾,每戶佔地十五坪,空屋造價四十五萬元。

族內長老、頭目們依循傳統,喝小米酒祝禱,再分持芒草到新房門前祈福,希望住戶未來在工作與生活上都能一帆風順。受災戶說:「其實這是災難,舉辦慶祝儀式有點諷刺,但想到不必再寄人籬下,心裡真的很感動,慶祝一下無妨。」

981019-applejiayi-360.jpg

鄒族的長老、頭目則在入厝前,依古禮持芒草到各戶驅邪祈福(攝影/寶智華,蘋果日報20091019)(本文轉載自「蘋果日報」20091019)

霧台:希望能有中繼屋

霧台戶政事務所專員同時也是神山部落的杜梅霞表示,目前安置中心表面上看似沒事,但是其實已經發生許多問題,包括個人生活區域的隱私,村民就業狀況,社區機能的萎縮等等,實在沒有辦法想像在過一陣子會發生什麼情況。

八八風災過後,霧台鄉受創的部落分別為阿禮、吉露、佳暮、大武、伊拉(谷川)及前年以受到八一三土石流侵襲已經被安置兩年的好茶。風災過後縣府安置災民的地方分別為中廣長治分台、內埔榮民之家。

阿禮、谷川原安置於中廣長治分台,但因為考量資源集中及管理上的方便,並且榮民之家的環境較為舒適的情況下,霧台鄉公所取得居民的同意將阿禮、谷川村民遷至榮民之家。

阿禮村民古秀惠表示現在還能有這樣的住所,已經心存感激,榮家安置的空間雖不像從前那般自由自在,但已能滿足他們現在暫時安置的需求。

但也有村民表示,對於重建、遷村的日期遙遙無望,不曉得這場災難到什麼時候才要結束,很希望能趕快回復到以前村莊的狀態,因為不論是婚喪喜慶,在榮家總是不太方便。

lukai-1562683883-480
山上刺繡是農閒時的畫面,在榮民之家年長的婦女只好整天刺繡打發時間。 攝影者/古秀惠,圖片引用自作者部落格20091006

laucu-1
由左到右為作者laucu、阿禮部落包泰德、古秀惠。

已經安置在隘寮安置中心兩年的好茶村最能感同身受,兩年來所有的婚喪喜慶都是在安置中心,在安置中心成婚的新人已將近十對,最令人心痛的是,有些老人家因為不太適應生活空間及模式的改變,悄悄的離開人世間。現在好茶村一心只想趕快遷村到一個能夠真正屬於他們的地方,趕緊打造自己的家園。

也有人提出中繼屋的想法。霧台戶政事務所專員同時也是神山部落的杜梅霞表示,目前安置中心表面上看似沒事,但是其實已經發生許多問題,包括個人生活區域的隱私,村民就業狀況,社區機能的萎縮等等,實在沒有辦法想像在過一陣子會發生什麼情況。

政府應該先「安置」災民在「中繼屋」,讓每一戶災民能有一個比較舒適且獨立的空間,恢復一個正常的家庭,也讓社區恢復正常的運作模式,然後再來談「重建」、「遷村」這樣需要考量相當多層面的問題。

young
(上)古川的青年在榮家內(下)榮民之家的公告
info
vetern-480
在榮家內跑步運動。

kid
榮家內的小孩和祖母

(本文轉載自「莫拉克新聞網」)

中科審查為什麼讓人生氣?

正因為中科光廢水的問題就這麼大,所以環保團體與民眾半年來不斷陳情抗議,要求廠商把話說清楚。可是這案子的審查會開了大半年,中科卻從來沒有回答居民與環保團體的問題。但環保署卻不因廠商沒有回答問題而認為…

前言:

對中部農業與環境影響甚大的「中科二林」案,以及「國光石化」案,在上週均有重要決議。其中「中科二林」初審過關,而國光石化則需作二階段還評,但因難度甚高,過關機率不大。

這兩個案子對於中部的農業與整體環境將產生很大的影響,關於這兩個議題的深入瞭解,請閱讀:獨立記者朱淑娟部落格立報記者胡慕情的部落格

以下文章,轉載自作者部落格,與讀者分享「中科審查,為什麼讓人生氣」?

981018huanghun-da-420.jpg

(圖片來源:chengintong

「感謝上帝,我不是一個權力的車輪,而是被壓在它下面的一個生靈。」這周審完中科喪氣地回家,心頭掛著泰戈爾的這句格言。我不曉得,當天坐在環保署環評會議中的學者們,有多少人能有幸體會這句話的意涵。

這周雖然對我和一些同業、對環保團體、對一些有良知的專家學者,更重要的是,對彰化雲林兩縣的居民來說,相當難熬;但對一些專家學者、對行政院、對開發業者,對整個官僚體系而言,卻著實是鬆了一口氣。因為中科二林這個牽涉食品安全、水資源分配、農地喪失、產業變遷、社會福利、污染等等複雜議題的案子,被環署簡簡單單地,在只解決(而且不是真的解決)其中一個爭議下,就過關了。

關注廢水,從霄裡溪開始

大約一年前,從朋友bbs的板上知道了霄裡溪污染案。以參加踏查營的方式報名,到當地兩天,大致了解了霄裡溪的污染過程,寫了專題;之後陸續到新竹新埔,和踏查營的同伴做了用水調查和田野調查。

記得當初報名的理由,就是因為關注廢水,因光電是政府力挺的產業,直覺會有更多的衍生問題;加入踏查,是希望對這專業的領域能多一些知識,另方面是,這個案子所產生的一些結果,或許會對日後其他開發案有幫助。

在實際走踏跟調查過後,不由得心疼起霄裡溪沿岸的居民。這條河的污染業者位於桃園,但廢水卻排到新竹來;正如中科二林這個案,工廠位於二林,污水卻要排到福興與其他舊濁水溪的鄉鎮,或是雲林。唯一的共通點,是工廠的大老闆,都叫友達。

一位茶行的老闆娘,在家裡收集了許多茶壺。那些茶壺都被嚴重銹蝕,自友達開始在霄裡溪上游營運後。七年來,她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起初她不知道怎麼回事,一直到污染事件爆發,她才知道原來自己每天煮茶給客人喝的水,是光電業的廢水。霄裡溪是一條乾枯分明的水。一位居民說,自友達開始營運後,他家門前從此四季有水。但水裡連福壽螺都沒有了,只有刺鼻的酸味和許多白沫。

但這些徵兆,都被環保機關以「沒問題」帶過。就算居民自己檢驗了水,發現水裡有竹科下游喀雅溪裡所有的化學物質PFOS和PFOA,就算水裡有環保署都檢測出來的稀有金屬銦和鉬,環保署依然說:沒有問題的。這些重金屬對人體沒有太大危害的

但環保署只提銦和鉬,卻不討論PFOS和PFOA。實際上,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麼辦。因為廠商不告訴環保署自己到底用了哪些物質,因此環署無法得知究竟是哪些物質作用後產生了PFOA。更精確的是,恐怕連廠商自己都不知道。

居民反彈抗議,讓環保署重新注意這件事,要求廠商「考慮」改排。是的,在水裡已經有這麼嚴重的物質的情況下,環保署卻只跟廠商說:「評估改排到桃園老街溪。」這句話的意思是,環保署認為水沒問題,但居民反彈,所以廠商應該評估一下要不要改到別的地方好了。

但水真的沒問題嗎?

水真的沒問題嗎?

就在這樣的疑問下,中科二林開發案送進環保署審查了。但水到底有沒有問題,其實有解答。

一位朋友家中做的生意,是在處理工業廢水的,接觸的廠商,包括台塑。他坦承不諱地說:「友達的那種PFOA,無解,只能要求廠商改變製程。因為那個實在沒辦法怎麼處理。」但問題在於,主管污染的環保署,連廠商的製程都無法掌握,因為環保署說:「那是企業的商業機密。」

不談PFOA這個多數人陌生的東西,我們來談重金屬。這位朋友透露,全台工業區耗水量之所以大,是因為要用於冷卻;工廠的冷卻管會因使用時間而有汙垢,為了延長使用時間以及順利冷卻,廠商必須投藥,其中最主要的冷卻水阻垢劑,便是氨基三甲機磷酸鹽類(修正)。

這類物質,會造成水質快速優養化、改變生態;而因為水質優養化,於是廠商會再投次氯酸鈉以殺菌、殺藻,而這個過程,就會把冷卻設備的主要材質,也就是銅離子洗出來;再加上工業製程中,若使用硝酸或氰化物處理重金屬,經過污水處理場後,重金屬會蓄於泥中,銅依然有處可排。而廠商無法不使用冷卻設備。

然而,就在不要求廠商把這些問題說明清楚、提出解決方法的情況下,環保署以處理霄裡溪的方式通過了中科二林案,告訴民眾和廠商:不管你排哪裡都可以、都沒有問題的!環保署認為,自己做到了把關,因為在審查結論中,列了十五大項要求,且都很嚴格。但若真要做到,卻幾乎不可能。

朋友看到後氣不過地說:「磷的標準更嚴格?氮的標準更嚴格?你們有種水塔裡就不要加氨基三甲機磷酸鹽結垢抑制劑,不要丟氮基中和劑啊!還沒算你們氣體塗佈玻璃基板完後排到水裡沉澱的那些重金屬。好啊,來看啊!」

資訊公開法怎麼說?

正因為中科光廢水的問題就這麼大,所以環保團體與民眾半年來不斷陳情抗議,要求廠商把話說清楚。可是這案子的審查會開了大半年,中科卻從來沒有回答居民與環保團體的問題。

每次開會的簡報都長得一樣,內容簡單到我這個非專業的人都要會背會寫了,但環保署卻不因廠商沒有回答問題而認為此案不能開發,完全忘了環評制度賦予環評委員否決權。

必須開發的理由很簡單。正是環保署綜計處長葉俊宏在專家學者著急地提出廢水的危害時他所說的:「假設中科『一定要開發,他一定要排放,不能叫他沒地方排』。」我們很能體會環保署做為行政體系的一部分,但我很不能理解環保署自以為是雙面嬌娃─當話都說得這麼明白,就是受制於行政壓力,為何不敢承認,並不斷對外發新聞稿說:環評是獨立、中立、環境與經濟兼顧的。

有嗎?真的有嗎?

當居民的疑問都沒有被回答而希望和開發單位再對話時,為什麼需要派出武裝警力對付居民並且不允許居民在會議室中旁聽?環團與居民是利害關係人。所謂利害關係人即是,有權利得知一切與己相關的資訊,畢竟我們已明訂《資訊公開法》。然而環保署對於派出警力的說明是:因為居民都發言過了、都講一樣的。且因居民上次發言太不理性,干擾秩序且錄音錄影,所以不得進入。

但這是理由嗎?居民一講再講,不正是因為開發單位從沒回答過?那麼我們為何不能要求開發單位不要再講了?反正半年來說的話,不都一樣?居民憤怒不對嗎?當廢水威脅她們的生存,但行政單位充耳不聞,憤怒的挑戰不合理嗎?而居民不能錄音錄影的部分,環保署說:這是旁聽規則。但我們來看看《資訊公開法》怎麼說。

《資訊公開法》第十八條規定 ,除下列事項外,政府的一切資訊都應該公開:

●經依法核定為國家機密或其他法律、法規命令規定應秘密事項或限制、禁止公開者。
●公開或提供有礙犯罪之偵查、追訴、執行或足以妨害刑事被告受公正之裁判或有危害他人生命、身體、自由、財產者。
●政府機關作成意思決定前,內部單位之擬稿或其他準備作業。但對公益有必要者,得公開或提供之。
●政府機關為實施監督、管理、檢(調)查、取締等業務,而取得或製作監督、管理、檢(調)查、取締對象之相關資料,其公開或提供將對實施目的造成困難或妨害者。
●有關專門知識、技能或資格所為之考試、檢定或鑑定等有關資料,其公開或提供將影響其公正效率之執行者。
●公開或提供有侵害個人隱私、職業上秘密或著作權人之公開發表權者。但對公益有必要或為保護人民生命、身體、健康有必要或經當事人同意者,不在此限。
●個人、法人或團體營業上秘密或經營事業有關之資訊,其公開或提供有侵害該個人、法人或團體之權利、競爭地位或其他正當利益者。但對公益有必要或為保護人民生命、身體、健康有必要或經當事人同意者,不在此限。
●為保存文化資產必須特別管理,而公開或提供有滅失或減損其價值之虞者。
●公營事業機構經營之有關資料,其公開或提供將妨害其經營上之正當利益者。但對公益有必要者,得公開或提供之。

而第八條則規範了政府資訊主動公開的方式:

●刊載於政府機關公報或其他出版品。
●利用電信網路傳送或其他方式供公眾線上查詢。
●提供公開閱覽、抄錄、影印、錄音、錄影或攝影。
●舉行記者會、說明會。
●其他足以使公眾得知之方式。

居民要求旁聽且錄音錄影,完全符合資訊公開法的規定,環署可以以「內規」為由逾越嗎?

權力的車輪

然而當天就是這樣荒腔走板地審查著。所有的媒體記者(不論主流或獨立媒體),都不可置信地質疑環保署在沒有把關下,並且有學者反對下,通過與行政院長吳敦義在會議結束前兩小時於立法院說出的一樣的結論

但環保署依然堅持自己是中立的、獨立的、保衛環境的、不受政治壓力壓迫的。並於隔天發佈新聞稿,指責自由時報誤導民眾;今天又發了新聞稿指責獨立記者朱淑娟在現場的觀察是「污衊」

再沒有比這更荒唐的笑話,而笑話總是淒涼。

我沒有一次這樣地對環保署生氣。

掌權者不知道,它權力的車輪,碾碎的不只是環境不可恢復的價值,還有我們努力想捍衛的:民主與誠實。

友人修正補充:水處理的緩蝕結垢抑制劑多半是用磷酸鹽。這是磷酸鹽的問題。氮的話,據我了解,多半是用在殺菌劑產品中,要穩定什麼東西的。鹼性的中和劑有的我看成分表有用,但不知道是怎麼用的。

4010765130_caf122f07f

還有很遠的路─嘉蘭與歷坵的安全評估說明會

原民會巡迴召開的安全評估說明會,今天(10月14日)一開始是由專家學者報告嘉蘭村與歷坵村的安全評估,分別報告了這次災害的各種成因、之後可能還會面對的災情、及面對的因應方式,之後,由災民表達對報告的想法…

原民會巡迴召開的安全評估說明會,今天(10月14日)一開始是由專家學者報告嘉蘭村與歷坵村的安全評估,分別報告了這次災害的各種成因、之後可能還會面對的災情、及面對的因應方式,之後,由災民表達對報告的想法,官員再給予回應。

image001image003

安全評估報告

專家學者報告,太麻里溪的出海口,在這次風災過後,由原本的300公尺拓寬到933公尺,大約多了三倍­­,而嘉蘭村旁的河道,由原本的117公尺拓寬到213公尺, 嘉蘭村共1.6公頃被沖掉,而太麻里溪的上游,包盛社旁,因大武山土石崩落,而形成巨大的堰塞湖,對將來的安危有淺在的危機。歷坵村旁的河道,則由原本的36.2公尺變成103公尺 。

兩村的所要面對的共通點是,也許在野溪所造成土石流處,還可透過工程做防護,但由於這次風災雨量極為龐大,使的兩處溪流的上游山林都崩塌的極為嚴重,只要下雨河流都會挾帶大量的土石,河床將會不斷升高,尤其是嘉蘭村,未來可能會面臨越來越多的危險,而崩塌的山林,則不知道要多少年才會復原。

image005

風災前太麻里溪出海口(圖由中央大學太空遙測中心提供)

image007

風災前太麻里溪出海口(圖由中央大學太空遙測中心提供)

image009

風災後太麻里溪出海口(圖由中央大學太空遙測中心提供)

image011

風災後太麻里溪出海口(圖由中央大學太空遙測中心提供)

image013

風災前太麻里溪上游包盛社處,藍色細線為溪流

風災後太麻里溪上游包盛社處,紅色線框圍堰塞湖

image017

公部門在行政上的報告

安全評估報告結束,由各公部門報告目前安置政策與進度。

行政院財政部:

中繼屋的部分,於8/11暫時選定正興的1-15、1-16、1-17及3號地,共1.76公頃,並進行測量,用以安置65戶的災民,但唯恐用地不足,之後,又選了介達段的4、4-1、4-2、4-3地,共四分多,而在永久屋用地勘選的部分,暫選新富社區的左、右側,9/30時自救重建委員會透過鄉公所與地主協談土地問題,但因到場的地主不超過二分之一,無法達成決議…

台東縣原住民行政處:

中繼屋的進度緊迫,展望會將會尋求國軍幫助,調派一百個兵力協助造屋,希望可以在10/30之前完工(先完工34棟,目標65棟)

永久屋勘定的部分,目前好像找不到更好的地方,會勘金峰鄉三處,新富段東側較安全…預計向地主購地將花一千八百萬,並納入特別預算,新富段西側(若做為永久屋用地)則有風險,整體會勘與土地的取得大概是沒有問題,現在等特別預算過了,再跟地主溝通…

內政部營建署:

有關永久屋的部分,目前鄉親較急的,是安遷過去以後,房子要怎麼選,另一個是,遷過去以後,原來住的地方要怎麼辦。這次碰到風災雖然很不幸,但也看到社會資源是很豐富的,有許多慈善團體、宗教團體、企業願意協助、提供永久屋,但儘管永久屋是用送的,仍有資格審核的問題…

有關新富社區東側的永久屋選地,我們第一步就是對他做評估,第二步是鑽探(意思是對那塊土地會做完善的安全評估)…雖然它被稱做永久屋,但沒有房子是可以永久存在的,怕到時候發生什麼事情,民眾又會抗議說這不是永久屋嗎,應該把它稱為「長期安置住宅」比較適當,但它採用的工法,是可以抗風十七級、抗地震七級的…

營建署協助地目變更後,可能再交由世展會去蓋永久屋,我們也會加快居住永久屋的資格評估…要整個遷村是很困難的,土地難尋,遷太遠又擔心交通不便,有些人還要照顧自己的農地,盡量以原居地旁的安全區域,以五戶、十戶、甚至十五戶為單位去做遷移的考量,

現在最麻煩的,還是資格認定的問題,若符合資格的,依戶內人數分發不同坪數的房子,一到兩人的為十四坪,三到五人為二十八坪,六人以上為三十四坪…。

災民們針對公部門報告的想法

災民李先生:

這次救災充分反映老百姓的痛苦、及政府的無能。希望可以炸掉隘口(依圖所標示),讓河流順利去出海口,就在要治標又治本,治本就是局部遷移,一到十一鄰都遷走(紅線以上)

image021

image023

另外,蓋永久屋的地方,公共設施也希望一併被考量進去…我希望防災、救災、善後,不是多種版本,能夠確定…還有我覺得很奇怪的,現在的善款,是用莫拉克的名義募到的,但卻不接受嘉蘭村的監督,善款的運用應該也是由我們監督才是…

還有受災資格的認定,應該要從中央一條下來,當中央變更法令時,鄉公所不要還在用舊規定…有關河道治理法線,擋土牆和堤防應該要一體成型,而且那邊不應該建道路。

災民黃先生:

希望遷村時用複製的方式遷村,用原來行政劃分的方式換到安全的地方,左右鄰居還是一樣的…另外,鄉公所有沒有要提供拉冷冷山區做永久屋的評估…不要按照說什麼受災戶什麼的(指受災戶的條件),大家的建屋地坪要一樣,但建坪可以依戶內人數變更…。

image017

災民:

有關安全地(永久屋)的選址,應該包含全嘉蘭的附近,現在選址在新富的兩邊(東西側),人口增加會有排擠效應,拉灣和拉冷冷應該也包含進去選址。

第二,不管是哪個慈善團體來做(永久屋)建設,但之前希望一定要跟居民做溝通,建屋的配置、建型、公共設施,都要考慮進去(符合文化性),營建前一定要跟地方做充分溝通,避免文化落差造成不滿。」

image023

image026

災民胡先生:

嘉蘭村到底安不安全?直到現在五十幾戶被沖走,才會被關注,從海棠到莫拉克,從沒有關住我們的安全,沒有做堤防防護,整個河川只有疏濬兩次,嘉蘭橋到拉灣橋只疏濬兩次,沒疏浚,才會被沖刷,為什麼這個地方很多漂流木…

鄉長之前跟我們說河川很安全,不用擔心,現在專家說不安全,到底誰乎巄我們?如果一到六鄰(在紅線以上)以後有危險,是不是要一起規劃做安遷,不要等以後(下一次風災)也變危險區,又再規畫第二次…

土地沒有了,是不是可以規劃農地給我們農民耕種,這樣我們才能夠生活下去,另外,是不是可以知道,到底什麼時候會遷村,要不一直等…太麻里溪下游已經疏濬一段時間,為何嘉蘭村這邊還沒有疏濬

也希望可以雇用我們成為我們自己的家園的國土保護人士(做水土保持等),這樣就有工作就業機會,這也是與我們的生活地息息相關的事情,讓我們保護自己的家園…

也希望將隘口炸掉,讓河水能夠通暢,不會淤塞反彈…也希望能重新開發金峰溫泉,發展我們這裡的觀光,再從金峰溫泉那裏造橋連到拉冷冷,這義樣交通也比較方便…。

image019

災民胡大哥

災民:

嘉蘭本來不危險,現在卻很危險,不知道為什麼,專家(工程)越做水流越快,政府不知在幹什麼,專抓打獵,水土保持都不做,從海棠到現在總共七十幾戶被流走,那中央到縣政府都不用負責嗎?為什麼每次專家做堤防傷害越做越大?

其實嘉蘭村百年來有什麼危險,結果海棠後做了一個堤防,我們就衝了五十幾戶…當然傷害減到最低還是寄望專家,希望上帝能夠讓專家變得很有神力。

image028

災民:

馬路(縣道東64)要修好,這樣之後有災難我們逃的比較快,還有那段路有個地方很暗,是不是要有人受傷才會放(路)燈…

嘉蘭外側可以做堤頂道路讓族人可以上山、可以回家,但從海棠到現在都沒有做,是不是原住民的地方可以做比較慢,或是是要我們自己在山上生活?看了剛才的(安全評估)報告,好像在恐嚇,要我們離開家園,但卻沒有說政府到底要怎麼整治!

也有災民表示:「聽完報告,覺得待在這邊實在太可怕,請長官可以提供我們一個安全居住的地方!

公部門對災民擔憂的回應

工程師:

治水的處理的方面,我們可用兩個手段去處理,一個是工程手段,如果工程手段沒辦法的話,就只好用非工程手段,在嘉蘭的話,那就是搬遷,像是如果在都市裡面的話,就是用保險,譬如像屏東這樣的平地遇到風災淹水很恐怖。

但如果像是山上的崩塌地,可能是原住民比較弱勢,都往山上住,這種問題就比較多,如果要做源頭整治,花費很多(工程車要開到上游很困難,運輸沙石也很困難),而災民遷到都市的話經費較低…而如果打掉隘口,舊香蘭就很危險,所以說,在河川工程的部分施力,幫助不大,另外,如果要做通往拉冷冷的橋,那也是高難度的工程…

image030

內政部營建署:

我們會將受災戶的資格放寬,至於細節是什麼,今天將會由中央重建委員會所召開的會議決定(請連結http://www.88news.org/?p=591)

再次跟大家說明…有關長期安置住宅的部分,不只是考量現在的大家,還有大家的後代子孫,蓋房子不是問題,而是住進去的生活該怎麼規劃,我們要蓋之前,一定會跟大家溝通,裡面的公共設施、屋內設置要怎麼做,這些一定會溝通,我們一定會做,甚至行政配置、鄰居、信仰、教堂都會考量…

流失的土地被沖走怎麼辦,會依地籍資料做補償,會依地價的四成做補償如果土地被規劃在不安全區,政府就會做降限使用

為什麼政府做了提防還會被沖?現在全球氣候變遷,導致雨勢非比尋常,南部幾天就下了2900毫米,幾條河川一次匯集會承受不了,真的要做工程去做到完善的防護,任何一個城市,都不可能用這麼高規格,相當的昂貴…

未來的政策,會將各位聘為國土守護者雇用你們去保護自己的家園…我沒辦法保證,找到的土地,是絕對的安全,但相對而言,與全國比較上,一定是安全的…

剛黃先生說的,拉灣和拉冷冷,透過專家評估,若是安全,就納入會勘,做為永久屋用地的考量

房屋的部分,若是一戶本來有五人,因災難剩下兩個,房子有29坪的,還是會給它28坪,若是子女在外的,也就是一戶有兩個加上在外的子女三個會回來住的,也給28坪永久屋的給予,若是一個門牌五六戶的,經審查後確認,每一戶都有房子

另外,若災民不是居住於合法房屋,但有水電證明、有戶籍證明、或有村里幹事認定,也有永久屋

危機戶(房子未損,但處於危險區的家戶)的話,依重建特別條例,如果被劃定為危險區,請大家不要跟天來賭,劃定後將會發出公告,並限制居住房屋政府會以公訂價格加四成收購農地若被評為危險區,則會降限使用,並提供補償…那若被劃定為危險區後,遷出時間,就看政府什麼時候公告就什麼時候遷災民的貸款,由政府負擔、銀行概括承受

我們也絕對沒有恐嚇大家的意思,我們要去客觀分析,考慮風險問題,因為全球氣候變化劇烈,我們不會知道下一次到底是怎麼樣,尤其上游的崩塌這麼嚴重,以及對於野溪的整治,工程也就沒有太大效用,所以才會希望大家可以遷離不安全區…。

台東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

新復段(新富社區旁的土地)的永久屋用地,將會找兩個估價師來估價,而永久屋的分配,海棠颱風的十五戶災戶也會納入考量,目前嘉蘭村災戶認定為58戶,已有8戶決定租屋…永久屋配置部分,依災民需求,會按照原頭目家族的分配位置或是隨政府安置…而劃定特定區,由農委會和經濟部水利署負責

而此時金峰鄉鄉長似乎有些不耐煩的回應,有關縣道東64的安全問題:

如果照你剛才那樣說,那縣道東64,要不然就封道好了,我們工程已經去做過了三次了,但那個路段就是會一直下陷,現在是50公分持續下陷,不是我們不做,是做了它還是會下陷,要不我們就封道嘛,利用另外兩台產業道路,做為出入使用,雖然大家比較麻煩,但就是這樣比較安全嗎,要不到時候有人出事又要怪…。

公務員與災民長期的辛勞、溝通不良,以及行政上的困難,導致彼此間誤解、埋怨,失去了互相理解的耐性與空間,許多的委屈的情緒在會議上浮現出來。

災民也馬上回應:「可是孩子們上學用的巴士沒有辦法走那兩條路…」,鄉長接著說:「為了你們的安全沒有辦法啊…」

重建會代表也馬上回應:

現在的狀況很多,無法符合民眾的需要,那是因為從中央到地方,面對這次風災,都是處理未曾面對到的問題,而重建委員會則是要不斷扮演各部會協調的身分,一種跨部會的協調者

十月十六號的跨部會協商,已經有個初步的共識,原住民的遷村原則為,如果政府已公布為不安全地方,經過部落決定遷村並取得永久屋,原來的土地和原來的住屋,依照重建條例20條,對於被專家學者認定的危險區域,農委會會對農地做重新的鑑地,也會讓實際的地主參與認定,若危險,可能就會降限使用,本來是農地,可能會變林地,農地是可以蓋農舍的,但林地就更嚴格了,

若評估為危險,住民願意離開,就會提供住屋並協助輔導就業若不走,政府無法強制離開,但政府會公告這個地方不適合人居住,也有人會開玩笑說,那就像是有的河流旁有標示牌說「水深危險,不得戲水」一樣,但要不要去玩水就看個人…

另外,不得再回原居住地建屋,並以離災不離村,離村不離鄉,協助其建造永久住屋,還有,原居住地僅為做為文化資產,使用上得由部落做決議,政策得與部落做溝通才能決定,最後,河川管理的部分,將會統一由一個單位去管理。

講到遷村,我也聽過一個說法,還滿有道理的,那個人說,我們原住民遷村絕對不能到平地,因為30年後,海水位上升,平地就沒有啦!…

因為專家對嘉蘭這塊土地沒有感情,並沒有大家對土地的那份愛,所以反而可能提供更客觀的建議,因為重建會是跨部會協調的單位,我們不會讓大家有碰到縣政府、鄉公所的那樣的感覺…。

原民會許副主委也說:

我們絕對不會強制遷離大家,要在相對安全下尊重居民意見,但要快速,還是要溝通、要做出決定,要不案子一直拖,大家的安全持續受下一次災難的威脅,河川整治就交給水利署,而我們也會讓自己的家鄉、造林護土上做出貢獻,政府將會承租原住民的土地,再雇用原住民自己護土造林。

從這次的會議,與之前比較起來,更能感覺到政府的善意,對於災民的需求,大多都有給予正向的回應,也可以感覺到官員們的努力,只是還不清楚,那些善意的承諾,在具體實施上到底會是怎麼樣子呢?

image032

原住民委員會許副主委

(本文轉載自「莫拉克獨立新聞網」)

風雨宜蘭-會做大水的水澤之鄉

宜蘭做大水!不算新聞。宜蘭不做大水,才是災難。位於沖積扇平原地帶的宜蘭,三面環山擋下海上水氣,豐富的雨量造就河溪,再加上地底透水礫層的密佈,宜蘭做大水早是歷史常識。早期,吳沙移墾,就是愛上…

4981014-da4shuei38.jpg

宜蘭做大水!不算新聞。

宜蘭不做大水,才是災難。

位於沖積扇平原地帶的宜蘭,三面環山擋下海上水氣,豐富的雨量造就河溪,再加上地底透水礫層的密佈,宜蘭做大水早是歷史常識。

早期,吳沙移墾,就是愛上宜蘭會做大水,豐厚的水量灌溉田野,於是十戶一結,十結一圍,在宜蘭平原上開創出壯闊的先民歷史。

在當時,為了解決水漫田野的問題,以開設圳道、水埤,來消解暴水之河,讓山上下來的大水,分支分流,流進渠道灌溉更遠的土地,或是注入埤塘,因應無水之用。

宜蘭人的馴水功力,堪稱一流,老一輩的宜蘭人說,宜蘭幾條大河,在早期河口都不是直流入海,而是彎個角度才奔流入海,原因就是在中游消解水力,到下游的河水力量不大,反而帶著砂礫,在河口形成高灘沙丘,把河道擋了起來,河水必須繞個彎找缺口,才能入海。

水在宜蘭,是資源,更是與水共生的歷史智慧。

image
到了日治之後,早期由庄頭合資興建的鄉里渠道,開始慢慢消失,取代是大型公共渠道,土地消水的概念漸漸遺忘,變成灌溉效率與快速排水的現代思維。

image

到了國府之後,大型市鎮出現,治水理念從平原上的分散消水,變成重點市鎮的擋水疏洪,截彎取直的河道,消失的密佈渠道,加上走向觀光的美化河岸,於是治水不是共存,變成城鎮保衛戰。

image

但是山上下來的大水,不可能乖乖進入水泥化排水大河,於是擠不進河道的水,循著密佈的渠道,開始在上、中游的冬山、三星等地撒野。至於下游堤坊後的受保護土地,不受河水溢堤之害,卻也讓天降大水排不進河道,加上農地重劃之後,田間馬路、水泥田埂蓋的像擋水柵欄,於是中游水淹、下游積水,宜蘭變成如今的模樣。

image

image

image

一位宜蘭老人家,看著大水神情很輕鬆。

他說,宜蘭做大水,水來水退都很快,唯一讓他擔心的是,不斷出現的黃濁的水色。因為宜蘭大水原本都是乾淨水質,不會有大量泥流,如果水色黃濁就是山上開墾,如果是水色黑泥,就是有人荒田不耕,當大水不再是純水,那樣才是大災來臨。

image

宜蘭災情,讓人想到屏東水患泥流的景況,那種休耕的田,坍塌的田埂,留不住大水,反而讓大水帶著田土爛泥,泥濘的直擊城鎮。那麼是該慶幸,宜蘭人還保有良田,護地蓄水,沒有造成更大災禍。

但是,實際上農地的開發消失,在宜蘭也是隱憂,未來更大的雨量,東補西救的防洪系統,加上一旦開發殆盡的萬畝良田,再也無法儲水分洪,到時宜蘭做大水,該是屏東一樣的光景。

雨一直下,擇高地而居的老人,看著大水淹田,一派輕鬆。他說只要別讓水進屋就沒關係,大水自然會退,但是不懂那麼多外地人,賣下淹水之田蓋別墅,才是令人不解。

image

image

宜蘭做大水,不是新聞。

問題是,甚麼樣的土地治理,讓會做大水的豐富之都,變成這幅狼狽模樣,才是真新聞。

image

image

其實,在台灣都不該怕做大水,而是思考如何讓水分散、儲存,與水和諧共生,反而是該怕那天雨水不降,大水不來,才是滅絕大禍。

在宜蘭,一個會做大水的水澤之鄉,有些歷史智慧,不該遺忘!

image

(本文轉載自「飄浪。島嶼」部落格)

兇手變幫手?寒溪部落災情之罪魁禍首

在部落耆老的記憶中,過去打狗溪的水量豐沛且穏定,寒溪村過去在打狗溪沿岸種植蔬果,過著衣食豐足的生活。自從水利署自來水公司劃定打狗溪上游為水資水量保護區,用深埋地底的大型函管將水源頭的水引到冬山鄉…

芭瑪颱風在宜蘭降下了連夜大雨,讓宜蘭釀成了不少災情,其中三星鄉和冬山鄉目前已傳出淹水災情。

颱風當日,宜蘭地區的豪雨,寒溪村是全台累積雨量最多的地區,降下超過929公釐的雨量,而10月9日迄今,東北季風及水氣仍然為寒溪帶來連日的大雨,兩天內累計雨量已經破一千毫米。

在寒溪大橋下的打狗溪,因連日大雨造成河水暴漲,沖跨了寒溪大橋,也衝毀寒溪村的唯一聯外道路。

依據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的資料顯示,打狗溪為土石流中度潛勢溪流,但依據部落耆老的訪談得知,過往宜蘭寒溪的雨都未曾造成泥流衝下沖毀的經驗。除了全球暖化造成水氣越來越容易聚集,加上東北季風增強,才會讓宜蘭雨勢超過過往歷史紀錄之外,另有其他的人為因素造成此次災情。

在部落耆老的記憶中,過去打狗溪的水量豐沛且穏定,寒溪村過去在打狗溪沿岸種植蔬果,過著衣食豐足的生活。自從水利署自來水公司劃定打狗溪上游為水資水量保護區,用深埋地底的大型函管將水源頭的水引到冬山鄉,讓水量穏定充足的打狗溪慢慢的消失,甚至到了夏季寒溪村民無水可用。

打狗溪的河床因為缺水,而讓河床沉積了許多砂石,而為這次災情埋下伏筆,連日的大雨累積讓大量河水從上遊洩流而下,大量的河水夾帶著打狗溪乾涸的河床上沉積的土石,形成泥流往羅東溪匯流。泥流帶著強烈的侵蝕性而淘空寒溪大橋,造成橋的斷裂。

現在泥流侵蝕打狗溪上遊山坡地而讓上遊不斷的落石及山崩,若在繼續下起連夜大雨,很有可能暴漲的溪水會夾帶著更大量的土石形成土石流往羅東溪流,土石流雖不會直接侵襲寒溪,但很有可能會侵蝕寒溪部落之地基,而提高部落的危險性。

981013-hanxi8026-400.jpg
打狗溪上游(水資水量保護區)附近區域(一)

10月10日,馬英九總統勘查寒溪村,水土保持局對寒溪村做的總簡報,指出連日大雨,寒溪村無人傷亡,可歸功於水土保持局在寒溪村所做的「功蹟」,堪稱水土保持的「典範」。

但自來水保護區本來就是限制開發的區域,跟水土保持局的「功蹟」有何干?更應該追究責任的是水利署自來水公司劃定打狗溪上遊為水源地,並無限制的掠奪寒溪水源提供給平地商業化農業,造成打狗溪現在災情。

981013-hanxi8024-400.jpg
打狗溪上游(水資水量保護區)附近區域(二)

(作者為宜蘭縣崗給原住民永續發展協會總幹事)

通往美麗的雙連埤,何需拓寬?

台九甲線是一條從宜蘭員山往雙連埤的必經道路,沿路溪流清澈,樹木豐美,在炎熱的夏季經過此處甚至帶有些許涼意.但在今年的夏季行經此處,卻驚悚的發現,有一大段三公里以上的山路靠山的一邊少了一大半….

台九甲線是一條從宜蘭員山往雙連埤的必經道路,沿路溪流清澈,樹木豐美,在炎熱的夏季經過此處甚至帶有些許涼意.但在今年的夏季行經此處,卻驚悚的發現,有一大段三公里以上的山路靠山的一邊少了一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片水泥護坡,有的斷面甚至到達70度以上的斜角,心想莫拉克過境不久,原來宜蘭的山路也難逃天災。

令人驚訝的,在路的末端我看到一只政府施工的告示牌,一個名為台九甲線路基拓寬工程的專案正在進行,一條原本4.5米到5.5米的山路被一舉拓寬到8米以上的"大路"。

台九甲線原本是以一條產業道路的規模在進行道路建設的利基,據頭城工務段的辦公室專員轉述,此條路徑是在遙遠的民國78年到80年間的拓寬計畫,目的是發展觀光,並利於產品之運送,但期間不知何種因素到98年才開始施工.我猜想或許是觀光倍增計畫的金費,又或許是政府的開發策略轉向,一條回不去的拓寬工程如經已經趨於完工。

遙想著一條依山順行而起的小路,一旁滿是筆筒樹和闊葉林,空氣盡是林木的香氣,然後看著這條土地的傷疤.不懂工程也不懂環境評估細則的我,面對著如此的一大面3公里長的人造水泥大峭壁也是能依著本能知道這是不合理且具公安危險性的的開發,回首台灣的山路史,阿里山的路斷的一踏糊塗,中橫早已宣布放棄搶修.雙連埤的路沒壞,難到就經的起再挖寬一點?一棒接一棒,我們還能怎樣!

換一種說法關心一下交通部或公路局的說法,一貫的理由都是:依照數據,現有的道路在N年後車流量將飽和,是因為振興觀光,因為假日車潮,路非大不可!但真的是這樣嗎?

美國近代反省城市發展重要的一本著作「美國偉大城市的生與死」,裡面多次深刻的提到關於快速道路是如何癱瘓城中的交通.將場景拉回宜蘭的雙連埤,越大的路其實也只會帶來更多的車流,大家只會競相報走,說開車上雙連埤有多麼方便容易,然後更多的車流進入,不久的將來,交通將再次被癱瘓,雙連埤旁將會被迫興建大型停車場,理由是停車位嚴重不足!接下來的故事我想不說也是知道的...

同樣的居民會有運送農產品下山的需求,但一條產業原本就足以應付這一帶不多的農戶(有google map為證).運輸農產的需求只是被假日的車潮塞住!解決觀光車潮後產業運送也不會是問題!

一條大眾運輸的中型巴士就可以解決的問題,為何要冒著山毀路亡的風險去浪費大家的公帑,請不要告訴我公車的需求人口不夠,假使以上成立道路拓寬是否也同樣缺乏理由.後續風災道路又能否經的經考驗?我們又要再花多少錢?

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更有創意和遠見的政府和公部門,能有公務員再教育課程就更好了!台灣加油!

2

上為工程告示牌,下為排中右上方透視圖放大。

3

8

被拓寬的部分可見原來的樹林界線

5

10

廢棄土方

11

富山部落的難題-天災、流言、差別待遇

目前的現況,部落無力面對不同的意見,部落無力統合災民的意見,部落面對政治力的恐懼與部落內部分裂角力,已形同癱瘓,政府是否有可能,尊重不同災民的意願,給予不同的安置與補助,或是按照行政首長的意願…

位於台九線南迴公路邊,約七十度俏陡山路走上去,88水患列入危險區的富山部落,昨日在馬總統蒞臨座談會上,是否要遷村?要遷往何處?成為焦點。更令人擔心的是,若再遇到與莫拉克同等災害強度的颱風與水患時,富山部落將面臨滅村危機,全村放棄現有住家,找新址遷離,勢在必行。

記者10月2日,再度拜訪富山自救會會長劉守治及災民尤忠志,查詢有關10月1日晚上富山自救會親至隔壁部落加津林,協調遷村事宜的談話內容,以下是記者的報導。

981004-dsc01606-360.jpg
富山自救會的劉會長。攝影/楊念湘,20091002.

鄉公所召集的會議

當天晚上,富山自救會至加津林部落開協調會,大武鄉公所田課長與吳仲民鄉長都在場,只是,他們一再表示,希望富山的災民,雖然現仍有住屋,但是已經由專家鑑定為危險區域,全部落住戶已納為災民,鄉公所有責任進行安置,目前台東縣政府原民處指示,馬蘭榮家已準備好接受災民入住安置,希望富山災民盡速接受安置。

然而,自救會有另外的想法及意見,不斷表達希望就近安置至廢棄的大武國小舊址的心聲,但,明顯地,鄉公所官員及鄉長,對災民的這個第一選擇意見,不斷迴避,不正面回答。

政府安置措施與災民意願的落差

大家心理愈來愈明白,目前,對於災民的安置去留,決定權還是在公部門的鄉公所手上,台東縣原民行政處處負責災民的安置,但在權責分工上,安置工作還是需要鄉公所執行,所以,讓大家感覺到,9月30日原民處長顏志光,給富山災民的承諾顯然與實際有落差。(當天會議情形,請點選這裡閱讀)

劉守治會長進一步說,他那天在會談中,有向公所提出質疑:

「為何大鳥災民,在安置計畫中,可以在住進將興建的中繼屋或永久屋。同時,因擔憂逼近中的颱風所可能造成的安危,決定暫時安置在大武國中體育場,而富山的災民,就不能跟她們一樣就近安置在大武國中,一定要全部遷至馬蘭榮家?為什麼?」

劉守治會長說,官員的答案也是一樣,不正面回答。

富山部落另一耆老級的災民林賢三,也曾在會議上表示,長遠來說,何不建議政府,永久安置就選至在台東市台糖的地,那裡地價又高,有價值。

鄉長則順著耆老的話說:這個想法很好。

靠北邊的大竹村主部落有人語氣不好的批評說:

「富山部落獨吞救災物資,救災物資擺這麼多,要生蟲嗎?」又說「富山部落在省道旁,一直掛白布條,寫上『被政府遺忘的角落』、『請幫我們準備屍袋』,這種求援的方式,讓我們大竹村連帶的很丟臉。」

劉守治會長則表示,南迴線災區部落有很多,但,有沒有成立自救會,與是否引起大眾注意?是否有物資進來?是否得到的資源?會有差別。不過,總括來說,在大竹村的幾個災區部落比較起來,富山部落的災情,確實是較嚴重的。

劉守治會長繼續說,富山部落的災民,之前的工作大多是務農,年輕人則在外工作,災難後,因擔心部落家人的安危,現在,只要一下大雨,就會馬上回部落關心,使得工作大受影響,無法正常,大多數人,為了守護部落而失去工作或無法繼續工作。

另外,小朋友就近上學的就學問題先要顧到,其實,長久以來手著家園的老人家,不願意離開家或離家鄉親人太遠,才是最重、最硬的大石。

劉守治會長說,會議最後,吳仲民鄉長表示,要安置在馬蘭榮家或是舊大武國小,他都會都尊重災民意願,好像很有進步,也很溫暖。但,會議隔天,上午鄉長又跟鄰長下達指令,要鄰長把大家都遷往馬蘭榮家。

劉守治會長說,這是什麼意思呢?難道昨天鄉長的發言,只是敷衍了事?

內部不同的聲音

儘管富山自救會,強烈表達離村不離鄉的意願,希望臨時安置在舊大武國小的意願,但,另一個,富山災民尤忠志則有不同的意見,他表示安置於位於台東市的馬蘭榮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得到一個良好的照顧。「而且要是全村的人,不管受災情況如何?都得到一樣的照顧的話,那對我們這樣的全倒戶,是不是不公平,並不是,所有人都想去舊大武國小。」

尤忠志繼續說:「或許,因為自救會太注重爭取自己的權益,導致鄉公所安遷的行政程序,一再拖延。」尤忠志又說:「像我們沒有參加自救會的全倒戶,其實不會怕自己的權益受損,政府一定會好好處理。」

聽起來,儘管富山部落大多數的人,都想遷去舊大武國小安置,但行政程序的延後,的確影響到,想去馬蘭榮家的人的意願,好像又忽略了另外一個少數聲音。

重建最大阻力─流言與猜忌

更可怕的是,也有流言在部落傳送:

「如果災民再不聽鄉公所的建議,遷去馬蘭榮家安置,將來恐怕,連低收入戶的資格都不給你過。」另外,有人說:「大家會擔心自救會這樣跟地方政府對立,物質上,全倒的受災戶將什麼都拿不到。」

不論是否真的有外力介入,但,流言已造成災民面對政府強權的恐慌,掩蓋了真實的意願、消弱部落整體的自主能力,在重建的路上,令人擔心。

不只如此,流言與猜忌,甚至造成部落級自救會內部爭鬥,有人說:「只要不退出自救會,就再也拿不到物資!」,「自救會的人說只要不是自救會的會員,就不給資源!」,只是,自救會反駁說:「有把資源都發給全村的人,有拿的人都有簽名阿!」,如此的,互相指責對方。

目前的現況,部落無力面對不同的意見,部落無力統合災民的意見,部落面對政治力的恐懼與部落內部分裂角力,已形同癱瘓,政府是否有可能,尊重不同災民的意願,給予不同的安置與補助,而非死板版的安照法令「一視同仁」,或是按照行政首長的意願,差別待遇,值得持續觀察。

(本文與「莫拉克新聞網」共同刊登)

七里香花開,雨就來了

部落圍牆邊的七里香(月橘),花開的很燦爛!vu vu說:雨和花有約好,當七里香花開時,雨就來了…。這傳統的天氣預報系統,早已沒人知曉,只知七里香樹,盜採後,可以獲得許多價金……風雨欲來,全面戒備!

編按:

「台東88風災部落重建訊息通報區」網站上,看到下面這篇文章,以「現代訊息」和「傳統智慧」預告天災,轉載於此,和各地朋友分享。

9801004-vuvu1964887672-360.jpg

部落圍牆邊的七里香(月橘),花開的很燦爛!~
這傳統的天氣預報系統,早已沒人知曉
只知七里香樹,盜採後,可以獲得許多價金……

風雨欲來,全面戒備!~


芭瑪難捉摸 陸上警報可能延至今夜(10月3日)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9/10/03 18:29

(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3 日電)芭瑪颱風動態難以捉摸,行進速度又突然減慢。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課長謝明昌下午5 點表示,發佈中度颱風芭瑪陸上颱風警報時間,可能延後到今天深夜或明天清晨。

根據中央氣象局最新颱風消息,芭瑪颱風中心位置位於鵝鑾鼻南南東方約460公里處,以每小時11轉7公里速度,向西北轉北北西行進,7級風暴風半徑250公里。

(本文轉載自「台東88風災部落重建訊息通報區」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