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戀阿罩霧圳─影音版

由亞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持的「霧峰學」專題合作,除了有文字照片的各項專題,近日也有了新的影音紀錄─「愛戀阿罩霧圳」影音版。這是由「霧峰學,學霧峰」的同學們剪輯完成的影片,一門課程能夠持續的延伸出行動記錄…

由亞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持的「霧峰學」專題合作,除了有文字照片的各項專題,近日也有了新的影音紀錄─「愛戀阿罩霧圳」影音版。

這是由「霧峰學,學霧峰」的同學們剪輯完成的影片,一門課程能夠持續的延伸出行動記錄,真是不容易,以下為同學們的努力製作,敬請欣賞。

(「愛戀阿罩霧圳」的平面記錄,請點選這裡

(更多的霧峰學專題文章,請點選這裡

愛戀阿罩霧圳

日據時代水圳溝是天然土地為渠道,渠道兩旁以石頭疊建為堤,河水裡有魚蝦,牠們把石頭與石頭間的洞口或土地凹洞當成棲息地,生態非常豐富。可惜二十多年前,阿罩霧圳渠道全面改成人工水泥溝,水中生物消失生態改變…

作者:亞洲大學 幼教一B 吳俊勳 會資四B 黃俊誌

指導老師 孫崇傑

阿罩霧故鄉的原由

霧峰鄉舊稱阿罩霧,民國九年而易今名「霧峰」。霧峰地區早期原為洪雅Hoanya平埔族Ataabu社及泰雅族賽考列克亞族群之社域。

阿罩霧初名「貓羅新莊」,可見此地雍正年間以前,仍為洪荒未闢之十著族領域,至乾隆年代,因有漢人在此初闢建莊。以設治經過而言,霧峰鄉初屬諸羅縣,雍正初年,始分出彰化縣,霧峰鄉屬於貓羅堡轄區。光緒十三年(一八八七)台灣建省,以台中地區為台灣府附郭首縣為台灣縣,霧峰鄉改隸台灣縣貓羅堡。

民國卅四年十月,台灣光復,十二月改屬台中縣大屯區霧峰鄉。民國卅九年底,撤廢區署,本鄉改稱為台中縣霧峰鄉迄今。另一個說法是因為本地聚落建在倒飛鳳山山麓,晨間經常濃霧籠罩,故有「阿罩霧」美稱。

不可不知的阿罩霧圳

980112-tunnel-360.jpg
烏溪畔阿罩霧圳源頭管理工作站所矗立的碑記。

談起阿罩霧圳沿革,始於清道光十八年(一八三八),林定邦入霧峰地區拓墾,開鑿阿罩霧圳,於六股坑口引乾溪之水,灌溉田園一百餘甲,其後霧峰林家拓地日廣,兼併丁合、柳樹湳、吳厝、南勢等地。後及清末,已將阿罩霧圳、吳厝埤圳、王厝圳連結成一灌溉系統。

同治元年(一八六二),阿罩霧圳因遭風雨災害及人為破壞,圳道毀損,後由霧峰林文明、林朝棟、林文欽出資再予修復。日治明治二十九年(一九零三),改為公共埤圳阿罩霧圳,由日本政府監督經營。

明治三十二年,又將丁合圳、南勢圳併入,比及昭和八年(一九三三)烏溪堤防興建完成,遂合併萬斗六圳、王厝圳、丁合圳、吳厝埤圳、霧峰圳,改稱阿罩霧第一圳,其水源取自烏溪北岸象鼻坑烏溪水,灌溉舊正、萬豐、六股、霧峰地區,面積一五一八甲,阡陌縱橫,年稻兩收且有間作雜糧,物阜民豐,皆圳水之利也,而飲水思源,霧峰林家開發之功、先民經營之勤,皆不可遺忘。

與阿罩霧圳相親

image004
阿罩霧圳自烏溪旁的引水口

image006
巨大尺度的水車

自從選了阿罩霧圳作為期末報告,那刻起我們就懷著迫不及待的心情想趕緊展開田野調查工作。這天終於來臨,由於交通工具缺乏的關係,我們的指導老師孫崇傑(小毛)老師開車帶我們去阿罩霧圳上游的引水口處,到達該地,我們發現這裡很偏僻荒涼,似乎帶有點神祕感。

老師幫我們介紹這是阿罩霧圳上游的引水口後,也簡單地就自己所知把阿罩霧圳大概告訴給我們知道,我們大概在此地停留了半小時,接下來小毛老師帶我們去看一個具有歷史性的超大水車,這水車的功能對當地農民有相當大的重要性,因為這附近的田地高過於灌溉水道,所以,農民要引水灌溉時,都必須透過這個水車把水給提上來供農民所需。

說真的,我們一看到這水車當場傻眼,這水車實在太大了,我們好奇它到底有多大,就實際以一個人手臂張開的長度,一共動用了五個人,估計它的直徑約有七、五公尺,哇!大得嚇人,我們還是第一次看到的耶!

然後,小毛老師帶我們到阿罩霧圳最於日昭和九年興建的水閘門,剛好老師一個結識的朋友就住在阿罩霧圳旁,我們到老師的朋友家,這是我們第一位的田野訪談對象,於是就談起了阿罩霧圳,故事就由此開始。

豐沛水源,物產豐饒

我們很高興能與老師的朋友一起來聊聊阿罩霧圳這個主題,老師這位朋友叫做劉火炎阿伯,他六十四歲,父親原來住在台中市水湳,因當地水資源缺乏,迫使當地一些居民往外遷移,阿伯的爸爸是其中之一。

他記得兩歲時跟阿爸從水湳搬到霧峰阿罩霧圳旁定居,算算居住在這裡已有六十幾年了。由此可知,水資源對我們是不可或缺的。阿罩霧圳水資源會那麼豐沛、流量穩定,是因為它是引烏溪上游的水,烏溪發源於中央山脈合歡山西麓,終年水量豐沛,流量穩定。既然水量足夠,且從上游帶下來含有大量的礦物質,使得霧峰當地土地非常肥沃,使得農作物成長能更健全。

阿伯說:「這邊農作物生長期分為四期,第一期為稻作,第二期為瓜仔,第三期為稻作,第四期為菸草,可說豐收連連」。當地最有名的就是益全香米了,除了香米,菇類也是霧峰的代表,尤以金針菇最為出名,幾乎是全台總產量規模最大的所在地,所以,阿罩霧圳提供農民有穩定的水量,豐富且含有高礦物質的水資源,可說功不可沒。

image011
第一次的田野經驗,就遇到和藹好客的健談的阿伯。

image013
童阿伯仔細的拿出航照地圖,說明阿罩霧圳的相關地理環境與流域。

童年記趣,好好玩

我們也有問到阿伯,他在阿罩霧圳旁長大,有沒有特別讓他印象最深刻,或是有趣的事情,阿伯這時就露出靦腆的笑容說:「有阿」!阿伯把手指向阿罩霧圳並笑笑地說:「小時後都會結伴到河裡去捉蝦、網漁,甚至去玩水」。

小毛老師也另外幫我們找了一位對霧峰當地非常資深了解的童秋鑫阿伯,在訪問的過程中,阿伯也提到自己的童年往事,他說:「因為住家位於霧峰莊(今霧峰市區),所以,小時候的生活空間都介於乾溪以北,草湖溪以南,也就是霧峰市區內」。

阿伯高興的說:「小時候常跑到離家不遠霧峰國小旁的水門玩水,水門和溝面有一段幅度,很像我們說的滑水道,就從上面往下滑下來,很刺激,也很好玩」。阿伯笑得合不攏嘴並又說:「到河裡去摸蛤蠣兼洗褲」。

在旁的我們聽得如醉如癡,不禁讚嘆他們都有一段美好且深刻的童年回憶,他們與阿罩霧圳的感情一定很深厚濃密,彼此之間密不可分。

今非昔比的阿罩霧圳

image017
昭和九年(1934)設立的阿罩霧圳第一水門,已經將近七十五年的歷史。

因為我們是外地來的學生,不知道以前阿罩霧圳的面貌,對它的了解也不是那麼清楚,只能透過當地居民告訴我們,才能以今天的現況做個相比。

當我們去訪問劉火炎阿伯,他就有提到這個,他很感慨地跟我們說:「早期日據時代水圳溝是天然土地為渠道的,而渠道兩旁是以石頭疊建為堤的,河水裡有很多魚蝦,牠們把石頭與石頭間的洞口或土地凹洞當成棲息地,生態非常的豐富。可惜,距今二十多年前,阿罩霧圳渠道全面改成人工水泥溝後,水中生物從此消失,生態完全改變」。

我們同時回頭看看阿罩霧圳的面貌,很難想像它原始的風貌到底是如何,現今的阿罩霧圳大大被人重新改造過,難怪阿伯會那麼萬分不捨,我們也替阿罩霧圳感到憐憫與不捨。

再說到我們訪問到的童秋鑫阿伯,他也說:「民國五十五年後,霧峰大規模的開發,樓房林立,農耕地逐漸變少了。民國六十五年後,霧峰外環道路闢建,帶動周圍商機,可耕地幾乎沒有了,此一情形也導致阿罩霧圳灌溉也銷聲匿跡了,原本為阿罩霧圳灌溉溝渠已變成今天單純的排水溝了」。

阿伯住家前面那條排水溝就是以前阿罩霧圳灌溉的渠道,我們特地過去看一下,可惜,只聽見附近居民所排放出來的廢水聲,以及聞到從溝渠中散發出陣陣的惡臭。昔今的改變相當大,只留下歷史走過的痕跡了。

後記:在2009年3月,同學已經將「愛戀阿罩霧圳」的影音版剪輯完成,請點選這裡觀看

(更多的霧峰學專題文章,請點選這裡

藏在田裡的小秘密

霧峰舊正社區這一個平凡的小地方,因為這些默默努力的居民們,創造出霧峰的不平凡,我們很喜歡霧峰,這個有純樸的民風,有熱情的人生老師們的地方,我們很慶幸在這裡讀書,能遠離都市的喧囂,來體會不同的民情。

作者:亞洲大學數媒系 蔡嘉媛、社工系 尤詩菱、生資系 廖聖鈞 、范姜佳翎

指導老師:林綉汝

在舊正這個滿是田地的農村社區,我們挖掘出屬於在地人物的故事

霧峰舊正社區這一個平凡的小地方,因為這些默默努力的居民們,創造出霧峰的不平凡,我們很喜歡霧峰,這個有純樸的民風,有熱情的人生老師們的地方,我們很慶幸在這裡讀書,能遠離都市的喧囂,來體會不同的民情。

980113-comm-360.jpg

關於舊正社區:

本社區隸屬霧峰鄉舊正村,於民國八十三年四月二十九日申請成立「霧峰鄉舊正社區發展協會」,舊正社區發展協會正常運作始於2005年,由林绣汝女士接任理事長一職,並積極配合政府發展社區工作。

她以務實的理念,從社區既有的人力與資源出發,包括產業發展、社福醫療、社區文化、志願服務、環境景觀等多種不同的面向,將舊正社區塑造成一個可以參與學習、凝聚共識的民主開放社區。該社區目前仍由林綉汝女士擔任舊正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且舊正社區之發展也越趨成熟。

舊正社區的地理位置,舊正社區位在霧峰鄉的最南邊,隔著烏溪與草屯鎮相望,社區的地理區域形狀很像一隻短筒的馬靴,社區內沒有工業污染,寧靜寬敞,民風純樸,主要土地為農田,隨者季節來展現不同的作物景緻。一望無際的農田在春夏之交,綠油油的稻田令人嚮往躺在稻田中,讓大地當我床,享受蒼弓之美;而在秋天收成之時,金黃色的稻浪在風中有如萬馬奔騰般翻滾,讓人震懾於此種壯大之景。

舊正社區的未來願景是想藉著多元化之營造實務及靈感,以期能創造出社區產業的路徑,提昇社區整體競爭力。帶動一個有活力、有朝氣、怡悅歡笑、別有風格的營造過程,吸引居民認同並且主動的參與改造行列,進而配合社區公共事務的推展,為居民營造出一個優質的理想社區。

WHY選擇採訪這三位專家?

舊正社區的產業很多元,所以我們在與理事長的討論之下選擇了採訪〝人〞,我們可以從對話當中,知道這個人的想法,還可以順便偷呷步唷!事前先由理事長與每位社區內的專家聯繫,並約定採訪的時間。每一次騎著車,背著相機,帶著友善到不行的眼神及懷著一顆緊張害羞的心情去採訪,在採訪的過程中,總會有來不及應變的時候,幸好有理事長在一旁幫助我們渡過那個尷尬的階段,以下就是我們採訪的成果。

關於我們採訪的三位舊正社區內的專家:

第一位:陶藝家,劉成功先生。

從畫家轉型為陶藝家的劉成功老師,劉成功老師和我們分享了很多有關於陶藝和國畫方面的事情,從老師家中滿滿的陶藝品及滿牆的畫作來看,老師投入了不少時間,同時也具有相當水準的喔!

image004

在我們採訪陶藝專家劉成功老師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他是一個很樂於分享的人,在我們問問題的時候,他一直東忙西忙的,為的只是讓我們欣賞到他更多的作品,他更大方的用自己親手做的茶具泡茶給我們喝,他說有很多作品在921地震時損壞了,讓採訪的我們真的覺得很可惜,因為我真的覺得老師的作品很大器,讓我們也有了收藏的衝動,栩栩如生的花鳥畫,有禪意的茶具,每一個不同的作品都展現了不同面相的劉成功老師。

劉成功老師是個很有趣的藝術家,他所有的作品都十分的具有特色。告別了劉成功老師,最令我們印象深刻的是兩個瓶身分別畫了公雞與孔雀的大茶葉瓶,那是令人非常驚豔的兩個作品。

image006

image008

第二位:種稻達人,林淑鈴女士。

一般我們都會認為粗活的工作,都會是男人在做,雖然說農夫並不是只有男生可以當,但是當我見到要採訪的種稻達人竟然是一位很年輕的阿嬤時,我們都著實的吃了一驚,其實在年輕的時候林淑鈴老師並非以種稻維生,而是因為嫁給了農家子弟,才開始了她這份農作生活,也因為對農作有興趣的關係,所以她才能夠勝任這份工作。image011

在採訪的過程中,林淑鈴老師很認真的回答我們的問題,也跟我們分享了很多的種稻小撇步,分享的過程中提到了不少專業的名詞,林淑鈴老師怕我們理解的不夠清楚,還從抽屜裡拿出一本筆記本來,原來裡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她紀錄的種稻心得呢,怪不得會有那麼多的獎掛在牆上,真是實至名歸呢。

我們採訪的時間稻子都收割完了,所以看不到稻穗滿滿的樣子,除了栽種稻米之外,林淑鈴老師還有種些水蜜桃、金桔、向日葵、波斯菊…等,林淑鈴老師說為了提供遊客欣賞,現在她的田已經種了滿滿的花了。

結束採訪之後,我們在大門前發現了金桔樹,現採就能現吃無農藥,對喉嚨很好,所以林淑鈴老師也大方的叫我們順便採一點回去吃。

第三位:麵包花專家,蘇美綾老師。

嗯?麵包花?是把麵粉團做成花的圖案拿去烤成麵包嗎?這個疑問,在採訪之前一直出現在我們的腦海中,經過上網收集資料後才知道,麵包花不是花,更不是拿來吃的食物!其實麵包花的材料來於小麥粉與樹脂的加工產物,起源於義大利的麵包師傅,利用多餘的麵包屑捏造不同造型作品,而後由日本人再精研製高品質具伸展性較佳的材料,供手工藝術作品材料,其實酷似我們的捏面人,只是材質上的不同而已。

麵包花作品-豌豆花下的草莓

由興趣到專業的蘇美綾老師,把麵包花做的栩栩如生,當我們進入老師的家,看到那麼多作品驚訝的用手觸摸看看是真的嗎?不可思議的這些作品都是由一團麵包土手工捏塑成的。

可別以為她只會做麵包花喔,理事長說:老師是社區多才多藝的達人,讓我們非常的羨慕。她不但烹飪手藝好、洋裁、花藝及珠寶設計等手工藝樣樣都行,更厲害的是,老師並沒有拜師學藝唷!就只是有興趣,買書看多見習,看完就動手做,多麼令人佩服的學習的能力啊,這個精神我們覺得很值得大家學習。

雖然蘇老師目前還在任職於毒物試驗所,工作快三十年了,她想在退休之後多投入社區服務,看到理事長對社區的熱忱奉獻服務,是促使她最大的動力。因為有共同的理念也兼任舊正社區家政班的班長任務,為了更充實自己,利用晚上還在我們亞洲大學夜間部進修,這種好學的態度真讓人頗為稱讚。

老師在自己的家中親手打造了一個小花園,花園中的一草一木都看得出蘇老師的用心,真的非常的特別,家中的每一個飾品、擺設都可以看出老師的審美觀與堅持,家中的作品非常多、有趣又有創意。還有啊,老師很愛漂亮,一聽我們要拍照就急忙得去把家居服換掉,真是愛漂亮的女人。

image016

認真美麗的蘇老師

蘇老師說:「她希望在她退休後能更有時間服務社區,自己在家開一個工作坊或經營一個小農場,認真的過生活過悠閒的日子」。採訪的過程中,老師還請我們在小花園中吃小點心、喝咖啡。真是十分愜意呢!在此也希望蘇老師能順利的達成她的願望囉。

image018

防火巷的小番茄

採訪活動剪影:

image020

採訪劉成功先生。

image022

image024

採訪林淑鈴女士。

image026

採訪後小結:

推動社區工作的過程,對這些死守田園的長輩而言是多麼艱辛而欣慰。在年輕人離開家鄉後,村落失去了活力,也出現了年齡斷層的情況,甚至沒有辦法提供工作機會。如何吸引青年回鄉參與社區工作的行列,深化向下扎根的鄉土教育課程,創造多元、多層次的參與機會,是目前教育單位與社區工作者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在這次的採訪活動中,除了讓我們更親近、熟悉霧峰鄉這個地區外,也了解到,社區營造活動中,最不可或缺的是人們的勤奮與努力,以及想為眾人貢獻一份心力的無私精神!

(更多的霧峰學專題文章,請點選這裡

霧峰台客之旅

我們深入探討霧峰地方文化之後,霧峰雖並非是中心,但鄉土不是落後、沒有發展、破敗、俗傻的地方與象徵。反而是人們在情感與認同的歸依,是聯繫現在過去並邁向未來的時間視域,更是熟識的人們相濡以沫的地方。

作者:亞洲大學 會資一B 楊敬安 會資一B 黃韋傑 會資一B 古育倫 會資一B 林冠毅 會資一B 侯伯威 會資一B 葉又升

會資一B 盧昱宇 會資一B 黃鈞煒 財法四B 吳曲偉

指導老師 黃圻文

第一站:霧峰林家

首先,探訪霧峰林家花園,它是早期台灣五大家族中林獻堂家族宅院,位於霧峰火炎山麓。目前被省府列定為二級古蹟,是清朝年間當地居民林氏所建蓋的花園式的房舍,與板橋的林家花園同稱為台灣典型的花園邸宅。裡面古色古香大概可以意會古人是如何生活,林家花園內部的主體建築分為下厝、頂厝與萊園三部份,是目前台灣省境內最大的清代官宅。

由於目前仍有林家後代子孫居住,訪客參觀需經同意;另萊園部份,已納入明台家商校區範圍,但校區仍保留林家花園早期的木棉橋、五桂樓、荔枝島、小習池等文人氣息濃厚的建築。

林家花園佔地三公頃分頂厝,下厝兩部份。景薰樓的入口是兩層歇山式門樓,前有軒亭。蓉鏡齋的前亭有座半月池,外牆上的磚塊採斜式交錯。宮保第是本省最大的清代官宅,為四進回字形四合院、斗拱、月粱,造型都相當特殊。原本要進去裡面可是有管制時間要晚點才能進去,所以要進去不是很容易,能進去要福氣哦!真是讓人留連忘返阿!

980112-temple-360.jpg

此圖為景薰樓

景薰樓組群,包含蓉鏡齋、頤圃、舊學堂、新厝等。富麗堂皇,為霧峰林家的主要住宅之一,更為文人林獻堂故居。景薰樓,共有三落,格局宏偉,富麗堂皇,入口為雙層「歇山式」門樓,造型華麗獨特,左右牆面有繪圖及詩文,以精美的石雕、剪黏、彩繪,展現出特殊的風格。但這一切都已過去,因為921大地震,霧峰林家幾被夷為平地,目前只剩下景薰樓的入口僅供後人憑弔,好可惜啊!

當初由於櫟社以及萊園的存在,霧峰林家成為台灣重要的文化中心,文人雅士匯集,如連雅堂、林幼春、胡南溟、梁啟超等,都是座上貴賓。因此以往的景薰樓,處處都是文人墨寶,傅鶴亭(錫祺)、陳槐庭(懷澄)、莊伊若(嵩)、王石鵬、林幼春幾位台灣著名的文人都在景薰樓留有大作。只可惜同樣的在921地的摧殘下,同樣化為塵土。
還好,台中縣政府為了維護這國家歷史文物的重鎮,也投入了重建的工作,務必要讓這國家的二級古蹟恢復成為舊日華麗的風貌。

萊園佈局相當幽靜,木棉橋、五桂樓、荔枝島、小習池、林氏祖墳、櫟社二十年題名錄等,均是難得一見的古蹟。但在921後.大體已遭到破壞.現正由文史團體與專家共同搶修與維護中。

來到此地一定要介紹一下鼎鼎大名的台灣通史的作者林獻堂先生(一八八一-一九五六)政治家、臺中櫟社詩人。名朝琛,號灌園,字獻堂。出身霧峰林家。獻堂為人,卓犖有大志,言行率真而無矯飾很直率很正氣。臺灣割讓與日本時,十五歲的林獻堂奉祖母之命,帶領全家四十多人渡海到泉州避難,此刻他從優渥的環境中驚醒,目睹臺灣人在日本統治下的苦痛,民族意識漸漸萌生。林獻堂開始調整自己,學習去面對複雜的政治環境。

二十二歲時,擔任霧峰區長,二十五歲擔任臺灣製麻株式會社董事。在種種歷練下,這位「阿罩霧三少爺」,逐漸成為家族代言人。一九0七年,他在日本奈良巧遇梁啟超於旅邸,相談甚歡聊得很開心,獻堂以臺胞爭取自由事有所請益,有所感嘆,任公有「本是同根,今成異國,滄桑之感諒有同情…今夕之遇,誠非偶然」云云,言談委婉動人,獻堂頗受感動。梁啟超建議對於日人統治採取不流血的民族運動,避免流血事件。獻堂致力於臺灣民族運動,乃以此為啟蒙。此後,「合法爭取民權」成為他一生從事政治運動的原則。一九一0年,獻堂加入中部社會精英組成的「櫟社」,尋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九一二年,為了爭取臺灣人的教育權力,與堂兄林烈堂發起臺中中學創立運動,從此奠下臺灣民族運動之基。當代知識青年以林獻堂為精神領袖,他總是挺身而出領導大家以理和法與統治階級力爭。他與林呈祿請求廢止禁錮臺胞的「六三法」沒有成果後,獻堂赴日,被推為東京臺灣留學生組織的「新民會」會長,以為民族運動的活動樞紐。繼在創辦《臺灣新民報》,散佈民族思想,以及「臺灣議會設置運動」、「臺灣文化協會」、「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擔任重要角色。

可見林獻堂在霧峰的貢獻是多麼的多,多麼的偉大,我們一定要效法他的毅力精神。

第二站 遊萊園

image003

此圖為擣衣澗

此處的水源是很有小問的,發自於九十九峰的來源溪,繞萊園之北側而過,溪旁種滿木棉樹而得名。平時流水潺潺,清測見底,林間啼鳥,村婦擣衣,別有一翻鄉村風味。每當春臨大地,花開滿溪旁,小溪兩旁似如世外桃源,故稱擣衣澗。在以前沒有清潔劑的時代,婦女們都用蕪患子或者鴨健籐當清潔劑使用,上敘兩物品在經過搥打後就會產生泡沫,號稱是天然的清潔劑,可見古代人都是很聰明的,且有他們的生活方式,古代人的智慧真是偉大。

image005

此圖是萊園入口

上面幾位帥哥幫我們配景,說來話長,此園門早先為四方亭,大正10年(西元1921年)改建為仿鐘鼓樓型的白壁園門。此門採用中西合併的建築方式,門口上方的裝飾採取西方巴洛克式的建築,而在門的兩邊則提上中式的對聯。

門上對聯為林幼春先生所題:『自題五柳先生傳,任指孤山處士家。』此聯表現出萊園主人淡薄名利,雅慕陶淵明、林和靖(梅妻鶴子)高風亮節,灑脫飄逸之風範,古人是多麼注重操守跟品行,現代人真是的,略遜很多,古人要跟完人一樣,現在的社會風俗習慣不同了,時代不同了,人們的社會觀念也不一樣了,來此地的主要因素,也是要讓我們飲水思源,看看古人,再想想我們自己,要如何自我檢討,創造更偉大的台灣奇蹟,王永慶先生去世了,誰能當王永慶第二呢?甚至要超越他呢?這是我們必須努力的地方了。

image007

此圖為飛觴醉月亭

名稱聽起來很像小說裡的地方,多麼詩情畫意阿!不管是帶自己的阿那答或是找同學朋友們來這邊坐坐也是別有一番風味,彷彿自己就是古人一樣,此地也是小有學問,再越過虹橋,踏上荔枝島,即來到飛殤醉月亭和小習池,這四個景點實為一體。

「飛殤醉月亭」原為三面牆的軒,俗稱戲臺,當時虹橋並未築成,來回荔枝島僅靠小舟,戲班表演前必須搭乘小舟,劃破池水,增添詩情畫意。飛殤醉月亭也為詩人吟詩喝酒的地方,亭裡的詩人們喝醉了直接把酒杯往亭外丟故稱為【飛觴】,「殤」即酒杯的意思;喝醉的人們看著倒映在水上的矇矓明月故稱為【醉月】,來到此地除了可以拍拍照看看風景古蹟之外,還可以學到一些國文詞句,頓時讓自己的國文能力也加強不少,對作文方面相信一定大有幫助了。

image009

此圖為石頭公

這個地方的台座是用海中的鐘乳石砌成的,為林氏祖墳的后土,由一顆大卵石雕刻人的五官,背部有貝殼飾物當護靠,造型相當風趣,是紀念開台始祖──林石公而立的。從這裡可以看出萊園主人的用心,石頭上的紋路不僅笑容可掬,細看就是『后土』兩字。墳墓系統有皇天,后土。左皇天、右后土,后土為地神。

image011

此圖為林氏祖塋

這是林獻堂先生與他的妻妾的墳墓,建於萊園山弧型小丘的向陽坡上。古人說:「山要弧形才能聚氣,水要內弓才能帶財,墳墓向陽才不至於陰溼。」此墓最大的特色在於採用陽宅式的設計,這個墳墓是屬於單穆系統(大型古墓系統分為「單穆雙昭」,左為昭又為穆。)來到這裡我我們都相當嚴謹不大敢嘻鬧,畢竟這邊是墳墓麻!總是讓人覺得有點不能太輕挑,不然晚上作夢可能會夢到林獻堂先生唷!這個景點有很多墳墓上的雕刻,鬼斧神工,與現代的雕刻有很大的不同,有幸的話可以到此地比較一下,雕刻的圖樣一看就看得出是以前的人所雕刻的。

image013

此圖為櫟社二十年題名碑的說明牌

在日治時代,文人為保存漢文化,在皇民化運動之下,發揮所學成立詩社,讓台灣人仍保有學漢文的機會。因此,當時詩社林立,霧峰的櫟社與北部的瀛社、南部的南社,並稱台灣三大詩社。小小的牌碑還有那麼大的名氣,不容忽視。

第三站:大自然文化會館

image015

此圖為大自然文化會館的招牌

地址在台中縣霧峰鄉中正路1291-1號,黃老師帶領我們從這個點為起點一路從中正路頭到尾延伸,大自然文化會館館長邱鼎先生與黃圻文老師是多年好友,館裡陳列許多黃圻文老師的作品,從筆間的力道,整體字體的生命力,黃老師的書法一眼就能辨識,頗具有特色,館長還拿出宋元時期的神像,文化大革命時期共產黨領袖毛澤東以無神論設法破壞所有與神佛有關之物,人們為了保全神像而將神像藏匿不被破壞,此神像歷史悠久,價值連城,可以說是鎮店之寶了。

在此館長還告訴我們一個很重要的觀念真正能當飯吃的就是—鑑賞的能力。例如他人偽造別人的畫若能分辨出來真假才是真功夫,除此之外若還能分辨真的,且他為真品的品質 屬上等、中等還是下等那就更厲害了,還有收藏的三力-

眼力、財力、魄力。若不是黃圻文老師介紹我們去參觀大自然文化會館,不然我們可能不會注意這家店,畢竟店的裝潢不是很華麗顯眼,去到那裡面才發現有很多寶藏,而是歷久不衰的寶藏,其實人往往忽略了,覺得越不起眼的東西,但它蘊含的價值是我們所無法衡量的,比如那尊佛像,看似老舊,但卻是宋元時期所遺留下來的古物,是無價之寶。

第四站:菇找媒

image017

此圖為姑找媒店前的招牌

圖中的男主角是台客一族黃老師,店名有典故的,姑找媒”取自“古早梅“之諧音,靈感來自中國傳統的文化,姑娘找媒人是為了替自己尋求歸宿,但只有找對好媒人才能覓得好姻緣,故“姑找媒”意味著”好梅”,亦即替客戶介紹真正的好產品,包裝上採紅黃黑三色,紅色代表喜氣,黃色代表富貴,黑色代表大方。

“姑找媒”三字是由台灣知名藝術家黃圻文老師所命名 註冊商標即為黃老師真跡 黃老師為國內知名大學老師,於台中技術學院、逢甲大學、朝陽科大、嶺東科技大學...等多所知名大學任教,黃老師之書法真跡,曾於國際拍賣會以台幣25萬元高價售出。

香緣實業創立於民國97年,78年創店時原為茶藝館,住在霧峰鄉的震災災民黃亦壬,家園和所經營的茶葉行在地震後面目全非,靠著貸款,新的房舍還在一磚一瓦地建築當中,過去品茗的經歷讓他練就對於味道的敏銳,學會各式香料的調製方法,地震後失業的黃亦任靈機一動,和當地梅農合作,用新鮮果實以傳統製法做起蜜餞,建立起音近似「古早梅」的「姑找媒」品牌在中興新村假日市場或台中希望廣場販賣,非假日時就自己開著貨車,到各公司行號辦試吃活動宣傳以台灣茶葉以及茶食為公司主要販賣之產品,本組強力推薦姑找媒產品有意購買者可依訂購單購買。

第五站:霧峰酒莊

image019

此圖為霧峰農會酒莊

霧峰農會酒莊是台灣唯一傳襲正宗日本引以為傲的釀造工藝,釀成極品道地台灣清酒的酒廠,所產清酒由書法名家題賜「初霧‧吟釀」,清澈透明如水的初霧清酒, 入口後漸漸散發出多層次的果香、米香、花香,深具無色終極美感,是霧峰人的新驕傲。

霧峰鄉香米的種植面積約四百五十公頃,年產量約四十五萬公斤,獲得農委會十大經典好米第一名後,知名度大開;而酒莊是由原來農會的倉庫改造而成,設有香米米藏區、清酒酒藏區及桐花居酒屋、阿罩霧竿仔店(內有黃祈文老師的海報、CD、畫冊、詩集)、戶外展演區等,充滿和風清味,典雅美麗,不僅將香米文化與清酒韻味完美融合,更保留珍貴地方農村文化資產─舊礱穀機與碾米機,還有黃圻文老師的ㄚ公所留下的百人圖,具有體驗農趣、文化、教育、品酒知性之旅魅力,是台灣第一座日式美學酒藏。

這是我們第一週第一天的最後一站在裡面品嚐了介紹專員所招待的清酒,要不是喝酒不騎車,騎車不喝酒也許我們早就喝掛了,因為太好喝了,基於時間的關係行程相當豐富我們抵達酒裝時已快結束營業,其實各位同學也可以趁例假日去逛逛我們沒有逛到的地方,酒莊真的值得一逛。

霧峰農會酒莊內發現一些古時的礱穀機以及粘米機,是我們打從娘胎都沒看過的東西,藉此地點讓我們飲水思源,知道先人辛苦才換來現在方活便利的我們,還有先人的智慧,古時候的人是如何生活,那我們是不是要比先人更厲害呢?這可是我們須要檢討改進的地方,加油!努力!!

實地勘查了明台中學的林家花園古蹟景觀,發現真的古蹟真的保存不易,雖說是921地震天然災害而造成的,但我們更不能以人為的方式去破壞,還有某些有存留下來的石雕、文物,其實我們都可以去研究,進而發現古人生活的過程,藉此而飲水思源,也告訴我們的下一代,先人是如何如何,承繼給下一代,才能發揚台灣的本土文化。

第六站:黃圻文老師家

image021

此圖為黃老師的家也是老師的工作室

在拜訪老師工作室後,進而發現老師平時生活是如何情形,原來老師是如此認真的保有台灣在地文化,老師利用了在地資源,每一草每一物,地竭其利的創造了自己的住所,在原本荒廢的土地跟房子,老師善用了自己所學的美術與突如其來的創造力,打造了自己的住所,以與一般大眾不同的春聯,春聯大多以中文打書寫,老師竟以英文來書寫,而且還是用毛筆來寫英文,相當令人驚奇,除了英文書法還有台語書法,老師還創造了搖滾書法,這是非常特別的,也許以後老師會被稱為搖滾書法之父,畢竟還沒有人這麼做過,可說是空前而非絕後。

歷經五週以來期間經過,我們這組排除了種種困難與障礙,在深入探討霧峰地方文化之後,霧峰雖並非是中心所在地,但鄉土不是落後的、沒有發展的、破敗的、俗傻的地方與象徵。反而是人們在情感與認同的歸依,是聯繫現在、過去並邁向未來的時間視域,更是熟識的人們相濡以沫的地方。

還有黃圻文老師ㄧ直強調的本土文化,為何都是我們去學習西方文化,為何台灣就沒有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化讓外國人來學習,例如珍珠奶茶來說,我們怎沒把它發揚光大外銷到外國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現在的人大多崇洋媚外,總覺得外國的東西總是比較好,但卻忘了台灣的固有文化的存在,我們是不是應該立足台灣,放眼全世界呢?

第七站:國立台灣交響樂團

image023

此圖為在霧峰國立交響樂團所拍攝

後面的圖畫是老師的獨特畫風搖滾繪畫所揮毫出來的,以黃圻文老師為例,老師創造自我風格的書法寫作方式,還有「搖滾書法」,不敢說是空前絕後,起碼是空前,老師致力於藝術與文化的結合,目的就是要發揚台灣本土文化,我們須物盡其用,台灣還是有很多自然資源可供我們去使用,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在地文化,讓其他國家來學習我們的台灣文化。

愛霧峰 沒有終點

最後,很感謝黃圻文老師這幾週日子以來帶領我們探訪霧峰在地文化的每一草每一木,如果沒有黃老師的帶領,也許對於霧峰就不會那麼的了解,大學四年也許就那麼過去,平凡無奇,有了黃老師帶領,老師讓我們覺得時間很不夠,因為霧峰雖小,但可以探訪的地方卻是很多,由於時間上的限制,老師只能以重點式的說明,很急促的又要趕往下一個點,相信以後就算沒有修霧峰學這門課,在閒暇之餘,我們也會利用我們的休息時間,去探訪霧峰,發掘在地文化的樂趣,因為我們在這幾週,已經對霧峰這塊地,產生了無可言喻的情感。

(更多的霧峰學專題文章,請點選這裡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