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的願力 泰武要用夢想交朋友

由泰武國小經營的「旅人之家暨地方文創館」將於9月18日揭牌,希望透過此活動,讓來賓體驗藝術、音樂、傳統美食,以及部落自主堅持的力量。

八八風災後,泰武國小異地安置,在空間不敷使用的安置期間,泰武國小的數位機會中心在無空間可運作下,透過校內老師及地方藝術家的相互激盪,轉而進行「文創加值」的嘗試,獲得肯定。今年四月,泰武國小搬遷至佳興部落後,夢想再加大,結合當地的山光美景及部落豐富的人文及藝術,在每個月的第二個星期六下午,舉辦手創藝術市集及草地音樂會,吸引不少遊客前往。

另外,在佳興村民支持下,泰武國小數位機會中心利用部落內的空屋,以7年1元的租金開闢旅人之家暨文創館,將提供背包客及特殊專長教師住宿,除了刺激師生的學習,也盼帶動部落觀光。

泰武國小表示,最初的想法,只想開發一個屬於在地文化的產品,可以贈送給曾在八八風災給予協助的單位團體以表感謝,然而卻意外獲得好評。泰武國小伍麗華校長更進一步表示,泰武國小承辦數位機會中心,最主要也是要協助地方文化產業發展,再加上教育部也鼓勵各地的數位機會中心可以自主營運,所以就覺得這可以是未來部落及學校可以共同繼續推展的方向。

「旅人之家暨地方文創館」將於9月18日配合國際和平日以及創意市集活動揭牌,泰武國小希望透過此活動,除了讓來賓體驗一場藝術、音樂及傳統美食的饗宴,更讓外界看到他們自主營運的決心,與部落堅持的力量。

60329_153902567961924_100000265467223_382722_4531251_n

文創市集 展現部落生命力

image001image002

佳興部落(Puleti,普樂地),位於半山腰,南、北大武山將其環繞,又與來義鄉的大後部落隔水相望。佳興是著名的排灣族木雕村,部落內住著不少頗復盛名的木雕藝術家。另外,排灣族最具特色的「手紋」,在佳興部落仍有許多紋手的老人及最高階的「手紋」。

上學期泰武國小師生搬到原來的佳興分校成立中繼校區,才使得寂靜的佳興部落漸漸有了熱鬧氣息。泰武國小來了之後,發現這裡除了美麗的山景,也極富文化資產,很適合「文創」的夢想發芽。

自五月起,每個月的第二個星期六下午,在佳興中繼校區的草地舉辦「泰武手創市集」以及「為土地而唱」草地音樂會得活動,讓許多原住民的藝術家、樂團一起相互交流,醞釀創作的能量。另一方面,也希望引領外地遊客欣賞藝術創作歷程,並帶動地方居民共同參與地方特產販售。

image003

image004

部落知名木雕藝術家卡邦(沈日安)的未完成作品

image005

原住民藝術家們,透過手創市集與外界交流,激盪耕多創作元素,也讓部落的創作力被看見

旅人之家 用夢想交朋友

伍麗華說,她剛到佳興村時,原本只是想在部落租屋當作是老師的宿舍,卻發現佳興村人口外流嚴重,部落約有一半是空屋,於是向村民建議,可利用閒置空屋供志工、背包客住宿。

村民李惠如立即響應,以「7年租金1元」,提供距學校僅50公尺的房子,校方進而以數位機會中心名義成立「旅人之家暨地方文創館」,一舉跨向自主營運及學習再生,此構想獲得教育部支持,還有其他村民也想提供空屋。而現在已經可以開放背包客申請住宿,有意願的民眾可以直接跟學校聯絡。

伍麗華表示:「旅人來,要成為我們的朋友、志工、家人,不是一次的旅行關係季結束。可能成為泰武國小的好朋友、社區的好朋友。」

「旅人之家暨地方文創館」將於9月18日配合國際和平日以及創意市集活動揭牌,泰武國小希望透過此活動,除了讓來賓體驗一場藝術、音樂及傳統美食的饗宴,更讓外界看到他們自主營運的決心,與部落堅持的力量。

image006

小魯凱樂團的拉法告與佬祖,獨樹一格的幽默,逗的全場觀眾哈哈大笑‧以故鄉為題的創作「好茶的微風」,唱出現代原住民青年對故鄉的思念及想像‧

image007

拿布與巴奈的音樂,唱出原住民隱藏內心深處的無奈及壓迫。

(本文轉載自莫拉克新聞網)

大愛生活系列(14)活動中心變佛堂?

在大愛村流傳已久的「活動中心將成為慈濟的佛堂」之傳聞,經高雄縣府重建工作小組會議後,即將成真,高雄縣杉林大愛園區的原定的社區活動中心,將要變更為「佛堂」使用,空間內已有宗教法像擺設,並刻上慈濟圖案。

前言:傳聞已久的「活動中心變佛堂」案,即將成真

8月12日高雄縣府重建工作小組會議上,做出一項決議–「社區活動中心地目用途,請與慈濟基金會研議變更為宗教用地〈註明:容許做為佛堂使用〉,以符實際用途,俟完成變更後再由民政處委交慈濟管理。未來園區內再興建新的社區活動中心。」

在大愛村一直有傳言傳出:「慈濟會在大愛園區內興建靜思堂」,慈濟基金會秘書劉均安曾明確表示:「園區內不會有靜思堂」(發言內容請點選這裡),但在高雄縣府的會議後,「活動中心將成為慈濟的佛堂」之傳聞,確實為真,高雄縣杉林大愛園區的原定的社區活動中心,將要變更為「佛堂」使用。

來自那瑪夏的園區居民Alian不滿表示:「當初是說要當成行政(中心)就行政用嘛!根本長得跟慈濟的靜思堂一樣!到現在那裡是要幹什麼用的,我們 都不清楚。」而一位曾參與園區工程的建築工作人員則表示:「別傻了,一開始就不可能是活動中心。哪有活動中心,整片鋪木地板,還掛佛像,進去還要脫鞋 的?」

據當初看過園區藍圖的南沙魯居民表示,該建築物所在地確實被規劃成活動中心,說好會成為居民的活動、行政場所,有訪客接待窗口、社 團辦公室、文化成長館、展示場所等等,是園區居民的公共空間。不過,隨著建築物落成,一直未開放給居民使用,又掛起了巨幅法像,引發種種揣測,如今,縣政 府更做出了將之變更為宗教用地以為「佛堂」使用的決議,更大出居民意料之外。

1
(上)杉林大愛園區旁的「活動中心」,不只長的像佛堂,也即將變更為宗教用地。 (下)禮堂內舖木地板,正中央掛著法像
2

活動中心變成佛堂

何以出現「活動中心變佛堂」的情況?該建築物使用與管理如何劃分歸屬?記者去電詢問高雄縣重建會時,行政人員表示:「這個縣府還在討論中,也還沒有 定案。」那麼,縣府是否有協調接洽此事的窗口可對外說明處理進度呢?該行政人員表示:「因為這還是慈濟的,還沒有點交,所以應該是要找慈濟。」

記者詢問縣府相關單位如民政處、工務處,皆表示需看重建會決定,無法回應。最後由社會處旗山社福館工作人員(目前社福館有社工員在慈濟生活重建中心 駐點協辦事務)表示,就最近一次的開會討論中,決定將之變更為佛堂使用,縣府會另外覓地建造居民的活動中心,地點訂為A區,以後做為居民的多元活動空間、 園區各社團協會的行政辦公處。

該名工作人員也表示:「(園區建築)因為都是由慈濟蓋的,所以我們(縣府)也尊重他。我們也知道居民有反彈,所以縣府也有人去跟上人說過。不過上人的意思是,你看它是一個佛堂它就是一個佛堂,但是你要當它是喜宴之類的地方用,也是可以。」

該工作人員轉述縣府開會及與慈濟接洽的過程。「但是我們也知道居民不太喜歡在那裡(活動),所以最後是決定,幫他們另外再蓋一個活動中心。」他表示,這是縣府的初步討論,由於現在還未點交,一切仍要等點交後討論才能定案。

既然當初要蓋活動中心,何以最後變成了佛堂?慈濟基金會則未予正面回應,只強調尊重園區居民,一切要看縣政府重建會決定。


門口的玻璃鑲嵌著慈濟圖騰

原為公共空間,現交特定單位使用?

走訪位於杉林鄉大愛園區旁的巍然而立的「活動中心」,可發現外觀確如靜思堂,有部分八八零工在此從事整理環境的工作。建築物內部已有部分空間開始使用,分別為慈濟生活重建中心(已從園區永久屋遷至此處為正式辦公處)、勞委會就業服務中心、八八水災周年紀實展展示牆。

當初預定為居民公共空間的活動中心,如今成為佛堂,準備在點交後由民政處交付慈濟使用管理。在建築物使用變更設計的流程,經過何種程序,為何會由公共建築變成特定宗教使用?本為縣府承租台糖土地做為安置莫拉克災民永久屋的地區,何以成為特定單位的使用空間?

據悉,建造房屋前的公設整地等經費皆由公部門負擔,那麼這部分的公款使用是否合宜?為何公共空間可以突然變更使用?這些都是在大愛園區內的居民感到不解的種種疑惑,記者將持續追蹤報導。

預備變更為佛堂的「活動中心」,目前的空間使用模式─「八八水災周年紀實展」展列著慈濟志工在八八水災的服務工作(上)。位於園區內的生活重建中心已搬到此處為正式辦公處,原房屋核配給將入住的居民。(下)

6 7

(本文轉載自莫拉克新聞網)

學校在哪裡(6)化危機為轉機 泰武國小努力活出自己的名字

佳興部落的族人很希望部落能夠再有學校,經歷失而復得,他們感受到,部落要有學校,孩子的笑聲才會回來,部落才不再寂寞。

屏東縣泰武國小於八八風災後移往泰武國中異地安置,今年四月,在各界的協助下,於佳興村建立中繼學校(原泰武國小佳興分校,93年廢校)。重返佳興部落作為中繼校區之際,泰武國小也帶動部落注入活水,短短幾個月便讓廢校七年的校區充滿生氣,每到假日吸引遊客前往。

泰武國小因處於順向坡,八八風災帶來的豪雨沖刷,造成泰武國小地層滑動,校舍受損嚴重,基於安全考量,校方假位於佳平村的泰武國中舊校社復校。後又在扶輪社等單位的協助下,整修佳興廢校區為中繼校區,今年四月,泰武國小正式遷往位於佳興村的中繼校區(扶輪希望校區)。

泰武國小校長伍麗華說,未來學校仍會隨著新赤農場永久屋的落成而搬到山下的永久校區,佳興校區的部份,亦向教育處提出復校,也獲得支持,為此佳興部落還召開了兩次部落會議,希望能將自己流落在外的子弟找回來,讓學校可以在部落復校。

image013
泰武國小伍麗華校長

image001

風雨中接掌學校 伍校長的第一次校務會議:遷校

伍麗華(魯凱族)剛就任泰武國小校長,正讚嘆著大武山雲霧繚繞之美,所有夢想正在計畫時,便遇上了八八風災,校區內地表傾斜滑動,部份校舍毀損嚴 重。災後,伍麗華主持了第一次的校務會議,就是決定遷校,當時決定是遷往以廢校的泰武國小佳興分校校區,但當時災後不久,還無法確定佳興村是否為安全之 地,因此就政府安排在泰武國中的校舍作為泰武國小的臨時校區。

image002

image003image004
學校和村莊皆成不安全之處

原本以為只是學校的遷移,但沒想是後來竟是整個泰武村都要遷往山下,這一遷村,動則少說也要三、五年,這其中也包括了學校的異地重建。然而在泰武國中的臨時校區只有四間教室,要容納七個班級,老師們連辦公的地方都沒有,更遑論學生的學習環境了。

伍校長認為,在這樣克難又寄人籬下的環境,對於學生的學習品質及受教權利都是一種剝奪,絕非長久之計,她說:「對於孩子來講,剝奪他學習受教品質、 學習權一年,就已經非常嚴重了,所以我們希望說趕快脫離那樣的環境,所以很早就開始尋求外界的援助,幫忙我們整理佳興分校的校地,希望能搬回我們自己的校 地。」

在屏東扶輪社的協助下,泰武國小移往佳興分校成立中繼校區的盼望有了眉目,但這個中繼校區,在伍校長的想法,決非只是一般組合屋的搭建,它可能還關係到一個排灣族老部落的文化命脈。

image005

image006

伍校長說:「佳興部落在93年的時候沒有了學校,這讓部落人口外流更加的嚴重,部落更加沒有生命力,如果我們可以在這個地方重建一個好的校園,那有可能說服外地的孩子回來,也有可能說服我們的政府單位重新讓這個地方設校或者是復班…」。

伍校長將學校未來十年的發展運作、學校面臨的危機及部落沒有學校的困境等,都一一與贊助單位報告,這樣的想法感動了贊助單位,獲得了支持。

在校方所有教職員的共同努力之下,屏東縣教育處有了回應,只要各班能達到五人以上的話,教育處很樂意佳興能夠復班復校。聽到這樣的消息,伍校長嘆道:「泰武國小真的很努力活出自己的名字,也被人家看到我們的努力,也會被我們感動。」

佳興部落的族人對於復校的事情相當重視,他們很希望部落能夠再有學校,為此,部落還特別開了兩次部落會議來討論,因為經歷過失而復 得,他們感受到,部落要有學校,孩子的笑聲才會回來,上課的鐘聲才會回來,部落才不再寂寞。現在,校方努力爭取,政府也表示善意,就等部落把孩子再帶回來 了。

image007

災區學校學生多流失 泰武國小不減反增

風災發生之後,泰武國小暫時遷到佳平村的泰武國中復校,然而卻發生佳興村的家長無法接受這樣的決定,他們覺得,本校受損應該就是遷來佳興,怎麼會去 到一個跟大家都不相關的地方,因此拒絕自己的子弟前往佳平村就學,寧可跨鄉選擇就讀較近的來義國小。(就地理上,佳興村與來義鄉僅一水之隔,而相較同鄉的 佳平村則有較長的距離,且皆為蜿蜒山路。)

伍校長擔心受災被安置在山下的泰武村,學生必定會嚴重流失,若再加上佳興村的抗拒,泰武國小就即將面臨廢校的危機。於是就緊急在佳興村的活動中心召開了部落協調會,與兩村的族人共同討論學校的未來,但雙方仍是爭執不下。

而這位剛到任,與大家都還不熟悉的校長,也正好利用這個部落協調會的機會,與他的家長們說明他的辦學理念,以及學校未來的可能性,他請家長們相信他,他一定可以把孩子教育好’、照顧好。

伍校長回想當時,說:「當時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危機,也是很大的轉機」。也因為如此,家長們意識到部落及泰武國小的危機,反而讓 大家更團結起來。結果,泰武國小沒有發生學生流失的狀況,孩子一個都沒有少,反而從原本的五十幾人增加到八十多人。對於受災學校,普遍學生流失情形看來, 泰武國小算是一個奇蹟。

image009

享譽國際的泰武國小古謠隊,皆是由泰武及佳興兩村的孩子組成。災難造成孩子的顛沛流離,但泰武的孩子仍要繼續為土地而唱,繼續與土地對話。

佳興校區決不廢 作為傳承文化的重要基地

佳興校區,若能再復班復校,是再好不過了。但萬一未復校成功,佳興分校不會再閒置荒廢,仍為泰武國小的校區,伍校長說:「我們會把他作為排灣族語的『假日學校』,也利用暑假,第三學期概念,能夠正式的在這邊運作排灣族語的假日學校,修民族教育的課程,修族語的學分。」

泰武國小在扶輪社的協助修建下,在四月底遷入佳興村的中繼校區。伍校長表示,雖然在佳興校區可能只有一年,但校方很樂意和部落一起分享及成長。未 來,學校仍會搬到新赤農場內的永久校區,從海拔800公尺移到平地,泰武國小未來將承擔更加重大的文化薪傳任務,許多更大的計畫,更大的夢想要在那個地方 實現,要化危機為轉機,讓成為原住民在新地方再生的典範

image011

豐年祭當晚,佳興村的頭目拄著拐杖,移動著行動緩慢的身體上台,他拿起麥克風,表達佳興部落對於校長及所有教職員的感謝,謝謝他們把學校又帶回來部落。

image012

(本文轉載自莫拉克新聞網)

長治百合系列(3)Lubula:我們一定要想其他辦法賺錢

Lubula指著自己家中的提籃、編織包,害羞地說著,「這些都是我利用晚上沒有工作的時候,一邊看電視一邊做的。我們一定要想其他辦法賺錢啊,不然生活怎麼辦?」

58 歲的Ina─Lubula,20歲嫁給丈夫之後,就跟著丈夫一起外出打拚,當了20年的林班工人,孩子留在佳暮請婆婆帶,每個月回家一次,Lubula 說,「每次回到山上就會買東西回去,看看婆婆、孩子,也會把家裡的錢繳一繳(電話費等)。」努力的工作維持部落的家庭生活。

八八風災時,Lubula看著自己的房子地基遭受破壞,最後由專家口中得知居住地不安全的結果,不得已的情況下,只好搬進永久屋,而她與丈夫原先在 山上有兩棟水泥住宅,也蓋了一棟石板屋,那是她用與丈夫辛苦20年的青春所累積的積蓄蓋出來的房子,從判定不安全的那一天起,家,就離她愈來愈遠。

雖然有八八臨工

4月份開始,Lubula成了長治百合部落園區內的八八臨工的一員,一周工作五天,賺取每個月一萬七千塊的薪資,她說:「還有很多人也希望可以做這個工作,但是年紀太大了,不行。」

Lubula的丈夫今年72歲,卻因為八八臨工只雇用65歲以下的居民,因而無法得到工作機會,這樣的情形在園區內所在多有,對年紀稍長的長者而言,沒有這份工作的意涵,並不只是少了一份收入。

過去在山上,村民們習慣自己耕種作物,以Lubula Ina為例,她在山上還有兩甲的耕地,每年一月開始,從小米、地瓜、芋頭、紅肉李、愛玉,各種作物的耕作時間讓大家的生活更充實,也是自給自足的來源,這 樣的勞動,不僅只是經濟來源,更是老人家們「運動」的項目之一,到了山下,少了農耕活動,生活突然失去重心,造成老人家們「突然不知道要做什麼」。

Lubula說,八八臨工的工作將在十月底結束,她知道這份工作不可能是永久,也清楚必須自己尋找出路,但來到一個全新的環境,她擔憂地說:「我也擔心、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

這些,都是我晚上自己做的….

Lubula指著自己家中的提籃、編織包,害羞地說著,「這些都是我利用晚上沒有工作的時候,一邊看電視一邊做的。」從岡山帶回來的二手電視櫃,上 頭還擺著兩尊洋娃娃,洋娃娃身上的禮服,是Lubula一針針勾織的,她說:「那時候我在南投工作,遊客到我們的工寮看到,還請我去埔里酒廠、信義鄉教他 們怎麼做。」

990910-480
這兩套禮服,Ina說,她是用在南投工作時的下班時間做的,記不得花了多少時間才完成的

Ina身旁的是佳暮村的頭目,頭目頭上跟手上拿的帽子也都是Lubula Ina作的
Ina身旁的是佳暮村的頭目,頭目頭上跟手上拿的帽子也都是Lubula Ina作的

完成一件大概需要兩個工作天
完成一件大概需要兩個工作天

Ina的家裡在最近添了擺放冷飲的冰箱,那是她住在里港的小叔特別帶回來的,這幾天,才開始在部落園區內做起了小生意,問她:「生意好嗎?」

Lubula笑著說:「才剛開始,還不知道啦!可是我們一定要想其他辦法賺錢啊,不然生活怎麼辦?」

Ina
下午兩點,Ina準備工作

從山上到山下,Lubula說:「住在山上,心裡比較舒服,在這裡有時候會心情不好。」入住一個月,Lubula依然懷念山上的生活,但她更感謝部落的族人和親友,因為大家的互相扶持,讓她覺得不寂寞。

Lubula說:「我有親戚來的時候,都會帶東西來給我們,我們就會跟部落的人一起吃,等到他們也有朋友來的時候,他們也會和我們一起分享。」

Ina說,這些都是她自己做的Lubula Ina害羞的問我,「送你一個好不好?你喜歡哪一個?」
充滿分享精神的Lubula Ina害羞的問記者,「送你一個好不好?你喜歡哪一個?」

(本文轉載自莫拉克新聞網)

中秋吹起原民風

小林村重建發展協會在中秋節前夕推出了「日光小林」月餅,要一掃往日的陰霾,如日光一般明亮、開朗、快樂、健康。

陽光灑下,新小林社區裡種的向日葵開得燦爛。感染了向日葵的陽光意向,小林村重建發展協會在中秋節前夕推出了「日光小林」月餅,要一掃往日的陰霾,如日光一般明亮、開朗、快樂、健康。

990910inliouyi-450
小林村媽媽廚房的成員們秀出她們剛出爐的月餅

莫拉克風災後,部落災民們重拾生活,開啟產業新契機;小林村重建發展協會利用培力計劃,讓媽媽廚房的劉銀好、胡貴美等六位成員到高雄餐旅學校學習餐點及烘焙,經過多次試驗及老師指導,開始生產月餅。目前推出芋頭酥、梅子鳳梨酥及和風新月三種月餅,未來還要推出手工餅乾、蛋糕等其他餐點,若是經營順利,人力還會再增加。

媽媽廚房成員劉銀好說,以前沒有做過月餅,但看人做過蛋黃酥、芋頭酥,並不覺得難,就是要用心,而且開心快樂的去做。她強調,如果用憂愁的心去做,做出的月餅也會很憂愁,不好吃。開心去做,做出的月餅自然就會很美,會有幸福的滋味喔。

 小林月餅

同樣是災區的阿里山山美村,去年受到莫拉克風災影響,聯外的129縣道一度中斷,在公路總局全力搶修下,數月前已恢復通車,行政院重建會、嘉義縣政府等單位也積極協助輔導產業重建。山美村全村144戶有700多人,99%都是鄒族人,熱情純樸且好客,是人情味濃郁的小山村,

居民大多以農業為生,農產有阿里山高山茶、苦茶油、野生愛玉、咖啡、小米、芋頭、生薑、朝天椒、高山高麗菜、南瓜、樹蕃茄、蜜蕉、菠羅蜜、樹葡萄、龍眼、五月桃、鳳梨釋迦、紅肉李等。除自己食用之外另有販售,消費者可放心選購做為伴手禮,尤其是樹蕃茄、野生愛玉等當地特有的農特產更是值得一買。

阿里山咖啡
阿里山鄒族頂級咖啡

山美村居民大多以農業為生,近年來已轉型為休閒農業型態,並融入鄒族的文化特色,將文化經由眾休憩方式傳遞開來,發展出屬於山美鄒族人的產業特色,例如鄒族風味餐館;將產業與傳統文化結合的傳統編織、竹編、藤編;以及傳統文化歌舞展演、傳統文物收集製作與收售,讓山美村的產業結合鄒族傳統人文歷史的空間,文化產業亮起來。

*「日光小林」月餅綜合禮盒,現在已接受訂購,小盒9個售價240元、大盒12個加果凍每盒360元,消費者除可直接到現場(高雄縣杉林鄉上平村山仙路290-5號)購買外,也有宅配服務。意者可電洽07-6775100,傳真07-6775028。E-mail:shuowlin88@hotmail.com.tw

* 鄒族風味餐館:游芭絲0928-222583

阿貴的家0911-881132

二嫂的家0926-180965

山美社區發展協會05-2586994,或http://www.tanayiku.com.tw

另一種「藝術的社會參與」

好幾次我想著,當初選擇離開辦公冷氣房往偏鄉移動的狀態,感慨這領域的同好似乎很少數,相關資源的關注也比較缺乏,但支撐推進的動力是看見夥伴們在互動過程建立信任…

合作夥伴關係

七月初的豔陽,火燙燙的直射在小林組合屋的每個角落,讓人難耐這酷夏的極端溫度。我趕在純用即將在小林駐村告一段落的前幾天,去看看他的近況。遇見一位來自大陸廣州美術學院畢業的藝術家,當他知道純用在駐村期間的行動之後,很不解的問起為什麼藝術創作要面對複雜的社區議題?純用笑笑的請我回應,我順口說出:「藝術的社會參與」,同時帶出台灣這十幾年社區營造脈絡的基礎。

我和純用曾經參與「2006-2008嘉義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藝術進入社區的經驗,因此可以很熟悉的掌握這樣的操作模式,不過,對於藝術進入災區的經驗,以這次由旗美社大主持的藝術駐村計畫的彼此來說都是第一次的嘗試和實驗。

「高雄旗美社大」、藝術家和社區/群是這次行動中緊密的合作夥伴關係,在進行駐村的中後期,社大承接起文建會和高雄縣政府「八八風災在地組織社區重建人力支持計畫」輔導團的角色,而這次三個(荖濃社區發展協會、小林社區發展協會、甲仙鄉愛鄉協會)參與藝術駐村的社區/群組織也都有相關的人力在今年重建人力支持計畫裡;於是,社大在這次藝術駐村行動中從原先想在災區開課,到以藝術駐村為調整課程的操作模式,再發展為在地重建工作輔導角色的延伸,藝術家和社大和社區/群也在這樣的延伸平台裡創造出更多深刻的對話和內容。

經驗知識的看見

「旗美社大莫拉克社區重建站」的工作者小小在六月底請我和這次社區重建人力支持計畫的工作者們進行第一次的共學團體,小小告訴我這次的課程目標先是認識彼此和抒發情緒,課後我們對話,其實某種程度也反映著她的狀態,工作者也需要抒壓的管道。

我透過這次機會看見了三個駐村藝術社區夥伴之外的其他工作者,其中包含另我印象深刻的社區重建工作新手—阿娟。在經過劇場遊戲暖身和雕像練習的過程之後,陸續聽見夥伴們這陣子的工作狀態和心情。當阿娟表達出災後從外地回鄉做社區重建工作的種種壓力時,眼淚不禁流下,一旁夥伴們相互鼓勵著。

對一個從未接觸過社區工作的年輕人獨自面對著災難過後的種種複雜情境,在沒有學習對象的陪伴之下,曾一度想要放棄這工作,後來,她因緣際會到另一個社區繼續工作時,從文史資料裡看見「甲仙埔事件」其中一位竟是她的阿祖,追溯之下才知道這社區有一些人和她是親戚關係,阿娟並不住在這個社區,從開始不知道如何切入的無助,到她說可以先拜訪這些親戚,我聽見她嘗試尋找進入社區工作的位置和方法。

我特別回應她的例子,告訴夥伴們很多年輕人處在跟自己生長土地疏離、斷裂和尋求身份認同的狀態裡,很重要的是阿娟的自覺意識,這經驗的啟發是連結她重新看待人和土地的關係,自我的歷史感於是漸漸清晰、立體。

我自己的學習歷程也曾斷裂、模糊、扁平…都是要經過無數次的跌跌撞撞,慢慢看懂脈絡、結構之後,逐漸長出獨立思考和面對問題的能力。穿過問題,看見阿娟的生命經驗脈絡,拉開看事情的視野,就比較不會被侷限在個人的問題。似乎,我們的教育很少貼近真實的自我生命探尋。

這次藝術駐村的社區/群工作夥伴中有多位年輕,更多是因為災後而剛接觸社區重建工作的高壓狀態,當他/她們的組織運作和學習對象(組織者)並不成熟時,藝術進入社區公共性的創造,不論是以心靈陪伴或是組織/社區再造等為目的,過程中一旦看見自我/他者的衝突或阻礙時,藝術家如何透過藝術促進對話?如何將個別的困境轉換為集體的解放?如何創造互為主體的過程?藝術家的養成又需具備什麼?

當我聽見、看見駐村在小林組合屋的純用倍感無力於重建協會工作者不夠積極的狀態時,一方面理解他處在現實複雜又相較其他二個社區條件更不穩定的小林組合屋;另一方面從他的限制狀態裡,促使我思考著在災後的重建情境裡如何協助彼此增能。

990908shopiy-450.jpg

在陪伴甲仙愛鄉協會時,透過各種互動的遊戲,讓工作伙伴之間的放開自己,彼此間情感也愈加緊密。對話性創作的練

對人有興趣、有溝通的能力、能和社區/群搏感情,全面性的關照和跨領域學習等特質,或許還包括對人類、社會、心理、環境、社區/群組織工作等等有興趣和敏感度的藝術家,這樣的人才好像不是一般藝術教育養成的內容,我自己曾在學院內接受的藝術教育(視覺藝術)就不重視這些學習。

我是等到進入職場,很幸運的在一個以社會福利/工作為背景的環境裡從事融入藝術的教育工作;尤其是1993年接觸了「民眾劇場」之後,它強調「對話」、「過程」和「培力」的實踐方法,一種貼近民眾日常生活、運用民眾熟悉的語言引導議題的討論,進行社會性的藝術表達。它是啟發我從較封閉式的視覺創作跨越到必須和人互動密切的戲劇創作領域,這跨越也將學習的觸角延伸到紀錄片、舞蹈治療、原住民基層組織參與等等。

我的工作角色也從畫廊職員、兒童畫老師跨越到藝術行政、輔導諮商社工、劇團團長、社區劇場老師等;這一段從私人企業到公部門再轉換到民間社團的歷練,背後緊緊連結著自我內在生命歷程的辨識,也是為什麼選擇往這條阻力很大的路徑行走的信念吧!

駐村行動的初期,四月的每星期二傍晚,我獨自一人開著車從甲仙往荖濃,在荖濃的夥伴—雨君、慧英和正一,她/他們都是第一次參與藝術駐村,因此我需要在旁陪伴和瞭解,更重要的是每堂課後我們的討論學習。回想這一段近半小時的山路因為風水災後造成多處路面塌陷,沿路最常看見的標示牌是「路基塌陷、請小心駕駛」!

好幾次我在車上心裡想著,當初選擇離開辦公冷氣房往偏鄉移動的狀態,感慨這領域的同好似乎很少數,相關資源的關注也比較缺乏,有時身心俱疲時也會希望獲得平衡的對待。更多時候支撐自己繼續推進的動力是看見工作/社區夥伴們在互動學習的過程建立信任關係、學習傾聽和同理,共同營造開放對話的空間,開啟另一種看世界的角度。

或許當組織運作的成員們彼此之間從隱而不談到開放對話,進而帶動更深化的工作內涵時,工作者體認到工作價值而產生新的意義時,這對彼此來說也另一種心靈療癒吧!尤其在環境從破壞到復原的這段過程。這次藝術陪伴的三個社區/群受災程度不同,組織屬性也不同,卻都是在災後吸納較多資源嘗試進行重建工作。所以,駐村的藝術家無法對來參與藝術行為/課程的夥伴其所屬的組織運作狀態視而不見。更甚者,藝術家和社大在每月一次的聚會對話中討論最多的是各社區/群組織裡的工作者的狀態。

我在陪伴「甲仙鄉愛鄉協會」夥伴們的駐村期間,最常做的是和夥伴們之間進行「提問」和「對話」。這模式從以每星期一次的藝術課堂內延伸到課堂外,再從課堂外轉換到課堂內,來回辨識,試圖創造一個可以疏通、可以對話的空間。

那是在課堂外,我觀察到夥伴之間的工作狀態常常「卡住」,甚至是影響到整體運作的細緻度時,我會試著和工作者聊聊他/她的狀態,再從對話裡徵詢是否想調整目前的處境,帶著這樣的背景進入藝術的創造性場域,很多時候這些「卡住」、「不順暢」的氣流和能量,因為有了對話,慢慢被疏通、被理解,而產生新的詮釋。帶著這新的理解回到工作現場幫助彼此再繼續往前推進,來來回回、交錯併陳。

當一張張由每位夥伴繪製出心目中的組織/社區意象、當一個個透過敲打物件產生出各自節奏又需創作出集體共鳴的聲音、當一具具身體放鬆自在的即興呈現創意性的展演時….,他/她們正透過藝術性的元素,激發想像力,練習自信的表達、練習傾聽和同理、練習欣賞異與同,練習意識的覺察…,其實,我也正和他/她們一起共學、共舞!

魯凱族耆老的叮嚀:masyaraparapale

魯凱族語masyaraparapale(漢音「瑪夏日拉巴拉巴勒」)是相互照顧的意思。在這趟下山探望族人的旅程,耆老不斷叮嚀山下的族人要相互的「瑪夏日拉巴拉巴勒」,更不忘叮嚀族人不要忘了把文化教給後代子子孫孫。

前言:

去年霧台鄉遇上八八風災,影響範圍極大。霧台鄉總共有六個村,有的部落集體遷村,有的部落得在汛期來臨時暫居山下的避難屋或安置中心,目前只剩下霧台部落的生活區域是較安全的,而也使的霧台部落的魯凱族人較幸運的免遭離家之痛。

風災的迫害使得好茶部落遭遇土石流滅村的災害,吉露部落更面臨土石不斷崩落的問題也面臨必須遷村的命運,阿禮與加暮部落部分危險區域的族人也都紛紛下山。而沒遷入永久屋也是危險區域的大武部落的族人目前也都暫時寄居在山下的避難屋。

霧台部落的族人得知山下安置所的族人在八月就已入住長治部落百合園區,於是也共同邀約霧台部落的族人,利用假日下山探望剛入住永久屋的族人生活是否安好?

部落耆老表示遷下山後,族人們更要「masyaraparapale」,漢音唸成「瑪夏日拉巴拉巴勒」,魯凱族語的意思是相互照顧的意思。在這趟下 山探望山下族人的旅程,部落耆老不斷叮嚀山下的族人要相互的「瑪夏日拉巴拉巴勒」,更不忘叮嚀族人不要忘了把自己的文化,教導魯凱族人後帶的子子孫孫。

image0091-450.jpg
現年高齡85歲的巴母秋與93歲的巴利志夫婦,與部落族人一起下山探望山下的朋友。

災後更加平靜的部落生活

而災後的霧台部落生活又有什麼樣的改變?往常就極為平靜的原住民部落,在八八風災之後,更顯的人煙稀少。部落小吃店的老闆也表示,八八風災前往常這裡的客人非常頻繁,但是災後平常小吃店的工作量,本來是要10個人的工作量,現在只要1個人力就可以了。

image002
災後更加平靜的部落生活。

image003
部落小吃店的老闆也表示,八八風災前後小吃店的工作量,本來是要10個人的工作量,現在只要1個人力就可以了。

等不及的擁抱

上個星期日(8月29日),霧台部落的族人利用上完教會後的時間,共同邀約部落裡的族人下山探望山下入住永久屋的族人。從霧台部落開往常至部落百合園區約1小時半的路程,好不容易見到許久不見的朋友,部落的老人家一見面等不及打招呼馬上相互擁抱好久不見的好朋友。

下山探望自己的族人時,部落的耆老也對山下的族人表示,雖然山下這個「家」(永久屋),讓族人的生活暫時安定下來,但畢竟不是魯凱族人真正的家,這裡沒有原來部落的樣子。

部落耆老也語重心長的表示,「雖然離開了我們的家鄉,但是我們的文化還是很重要,不要因為在平地的生活而忘了在山上最簡單、最單純的生活方式,該幫忙的就要互相幫忙,不要到平地生活就忘了魯凱族人的生活態度。」

部落耆老表示遷下山後,族人們更要「瑪夏日拉巴拉巴勒」,「瑪夏日拉巴拉巴勒」,魯凱族語的意思是相互照顧的意思。部落耆老在這趟下山探望山下族人 的旅程,不斷叮嚀山下的族人要相互的「瑪夏日拉巴拉巴勒」,更不斷叮嚀族人不要忘了把自己的文化,教導魯凱族人後帶的子子孫孫。

image005
下山探望入住長治百合部落園區的族人。耆老也一再提醒大家勿忘文化傳承。

image007

image011
等不及的擁抱。部落的老人家一見面等不及打招呼馬上相互擁抱好久不見的好朋友。

image001
大家一起拍照留念。

(本文轉載自莫拉克新聞網)

觀光局「真情巴士」推災區觀光,振興誰的產業?

交通部觀光局為了振興災區觀光產業,大鵬灣風景管裡處規劃的全國第一條「真情巴士關懷之旅」路線,8月8日已正式啟航,來到全力拼觀光的東港、林邊、佳冬等鄉鎮展開關懷巡禮,但災區準備好了嗎?

佳冬、林邊與東港等鄉鎮的農漁、觀光產業去年雖受莫拉克颱風重創,歷經一年的重建,大都已恢復舊觀,但因不少人仍存有災區的疑慮,以致裹足不前。交通部觀光局為了振興災區觀光產業,在全國5個縣市規劃6條真情巴士關懷旅遊路線,大鵬灣風景管裡處規劃的全國第一條「真情巴士關懷之旅」路線,8月8日已正式啟航,來到全力拼觀光的東港、林邊、佳冬等鄉鎮展開關懷巡禮,但災區準備好了嗎?

P06
佳冬居民周金明在屋頂立了一塊水泥石碑「八八水災紀念碑」記載八八水災的高度,3米60 ,成為觀光熱門景點。

災區觀光 世人記起教訓也看見生命的韌性

隨著真情巴士,來到去年風災遺址,佳冬鄉海埔部落水淹深達3.6公尺,林邊鄉市區泥土淤積逾一公尺,也令許多第一次到訪災區的民眾為之震懾,對照如今復甦的景象,更欽佩災區鄉親堅毅不拔的重建勇氣。

佳冬鄉燄塭村(海埔)居民周金明,原本只是單純找樂子,在自家牆上劃記著每次淹水的紀錄,然而經過媒體曝光後,便成為著名的景點「淹水牆」。而八八 風災的淹水高度達三米六,超過了淹水牆的高度,周金明發揮巧思,在屋頂上砌起水泥石碑,將八八水災淹水的高度飆記載上面,並稱它為「八八水災紀念碑」。

周金明的「作品」不僅如此,當別人都成他們是「水鄉澤國」時,他卻掛起大大的牌子「水鄉之戀」,他說,這樣比較溫馨。連山上沖下來的漂流木,周金明 也要kuso它一下,在漂流木身上噴「我從山中來」等字樣。周金明表示,他是「苦中作樂」,這是他面對生命時所選擇的態度,看似遊戲人間的訕笑,卻是一股 走過困難的堅強,將災難化為幽默,也為每次的淹水留下讓世人難忘的記號。

參加真情巴士的蔡小姐,災後第一次來到災區,除了災民的精神令他印象身可外,另外就是「八八水災救了一座小山」,她說:「大鵬灣BOT 案,原本在枋寮以南的地方買下一座小山,準備用要來填海造陸,現在莫拉克風災帶來這麼多現成的砂石,政府也決議就用這裡的沙土來填土,莫拉克雖然造成很多 災害,但無形中也救了一座小山。」

P04
周金明先生解說「淹水牆」。
P05

振興災區觀光產業!?行銷災區?消費災區?

為了振興災區觀光產業,交通部觀光局推出的「真情巴士關懷之旅」。根據鵬管處的統計,到8月底為止,共有36車次1240民眾參加,而9月份之後也 預約3277人。為了提昇人氣,鵬管處除了舉辦抽獎外,持摸彩券存根,購買大鵬灣國際開發公司所發行的票券可享優惠措施。讓人不禁懷疑,這到底是行銷災區 還是消費災區?

但對於災區實質上能振興多少呢?淹水牆的主人周金明說:「鄉下平時比較沒有生意,而他們(真情巴士)停留的時間也有限!不過大家可以一起來關心淹水的事情。」

燄塭村居民楊先生表示,過去這裡就是漁村,從來就不是觀光地區,所以村民面對觀光客一批一批的進來,反應沒這麼快。也沒有東西可以賣,頂多賣賣涼水而已,而且什麼時間都不知道。

林邊海產餐廳業者則說,災後林邊確實蕭條很多,能透過這樣(真情巴士)的活動把遊客在找回來,對災區是有幫助,但是如果能有更完善的遊程規劃及配套措施,可以有更多的人來玩,讓更多的人更多的家庭受惠,那才比較有意義。

從災民的反應看來,對於災區觀光的活動多表示認同,也歡迎更多的外地遊客一起來關心家鄉的事情。但對於能否振興災區觀光產業,則表示期待,也冀望規劃單位及社區可以有一套周延的措施,可以實質地帶動地方產業的復甦。

P01 P11
(上)塭豐抽水站前的堤防上,解說志工向遊客講解當時的災況。

P02P03
燄塭村萬壽宮前,解說志工描述當時淹水的高度。 面對一批一批進來的遊客,在地居民很樂意與遊客分享災難的當時。

附註:

鵬管處真情巴士活動期間自99年8月8日至11月8日,報名專線:08-8338100分機168,網路預約報名(http://www.dbnsa.gov.tw),高高屏地區30人以上團體報名,可到府接送,參加者除可獲得1份小贈品外,還可參加抽獎活動(每梯次5個獎項,機會獲得農漁特產),歡迎各界共襄盛舉。

(本文轉載自莫拉克新聞網)

購買桃源香梅,支持農民自立!

桃源的農友們從3月底開始,就一邊忙著採收青梅,一邊學習加工,又要面對遷村與自立建造汛期避難屋的種種挑戰。顛躓中,困難與希望並行。

購買桃源香梅,支持農民自立!

親愛的朋友:

不知道您是否注意到這樣的訊息:連續幾天的豪大雨造成荖濃溪河水暴漲,桃源鄉聯外道路落石阻道,橋樑岌岌可危。這樣的消息在去年八八災後,今年五六月汛期開始後,常常傳來。

然而主流媒體上卻幾乎已經不見八八災後的後續報導,很多台北的朋友也說:「不是都已經蓋永久屋了嗎?」。但真實的情況是各個重建區仍面臨著狀況不一 的危難:迄今仍有部落住在營區;而堅持返鄉重建的村落,正面臨雨季聯外交通與汛期緊急避難措施不足的考驗;至於進駐永久屋的朋友,工作、生計與原有社群網 絡的崩離與重建,則是後續的挑戰。

因此,八八災後重建不是過去式,也非完成式,而是現在進行式,需要大家持續的關心與支持!

八八災後,在浩然基金會的支持與台灣農村陣線的輔導下,桃源鄉勤和村與高中村的農友嘗試發展梅子加工,努力在災後重新站起來,並將逐步學習梅園草生栽培管理,希冀透過產業轉型與友善環境耕作方式的調整,開創一條能兼顧生計與環境照顧的新出路(學習過程請點選這裡)。

這一路走來並不容易!由於梅子成熟不等人,農友們從3月底開始,就一邊忙著採收青梅,一邊學習加工,又要面對遷村與自立建造汛期避難屋的種種挑戰。顛躓中,困難與希望並行。

堅持學會、做好的心,讓大家撐了下來,「今年我們一定要一步步做,好好學!」是勤和村班長小Savi姐常掛在嘴上,大家相互打氣的話語;您的支持,則將成為大家持續前進的最大鼓舞與動力!

990904sjojuimage-450.jpg

「桃源香梅」選用無毒青梅、精心手作而成,完全沒有添加人工香料與防腐劑,真誠地展現梅子「酸、甘、甜」的多層次風味,是您可以放心享用的安心好梅。

誠摯期盼您透過購買的力量,支持桃源香梅農友自立前行、與自然合好的努力!

品名 產品介紹 單價
活漾梅精 五分熟青梅,熬煮梅精好選擇。將青梅去籽、榨出梅汁後,再以陶鍋慢火熬煮48小時完成。無人工添加物、富含有機酸,是顧鈣、排毒,調整體質的聖品。 650元/瓶50ml
功夫脆梅 六分熟手採梅,最適合醃製脆梅。手採的青梅要先用小木杵在梅果上輕敲出裂縫,接著以粗鹽搓揉去青、清水漂洗去澀,再放入糖水浸漬,期間置換糖水三輪以上,用心呵護,得來甘酸甜好滋味。 250元/瓶600ml
風味Q梅 八分熟青梅,做Q梅剛剛好。青梅經過二週的粗鹽醃製軟化後,接著漂洗、風乾,再以一層砂糖、一層梅子的方式擺放,封存、靜置三個月以上。晶瑩果肉的Q彈口感,來自糖漬與梅液的轉換結合。 (熟成中,請稍待)
健康梅醬 在欉黃的熟梅,做果醬最醇厚。清洗過的梅子去核後,連皮帶肉打成果泥,加入少量的水慢慢攪拌,並逐次拌入砂糖,熬煮至濃稠。飽含陽光精華的美味梅醬,請你嚐鮮。 200元/瓶230ml

「桃源香梅」所選用之青梅,經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檢驗,結果為「農藥殘留無檢出(ND)」,請安心享用!

訂購單下載請點選這裡。

延伸閱讀:留在原鄉的努力─無農藥添加的健康梅子加工

風災後:老師,我們的同學都去哪裡了?

如果霧台鄉唯一的魯凱族學校,變成山下排灣族部落的分校,那麼,魯凱族人教育的「根」將如何依附在別族的文化下延伸? 未來,魯凱族人如何繼續串連山上與山下的「根」,延續教育命脈?

颱風吹壞了部落,也吹走了魯凱族人教育的「根」。在上學期末來不及搶救突然被撤離的霧台國小山下臨時分校後。今年霧台國小開學面對的第一個開學的困境就是學生人數的銳減。霧台國小國幼班沙洛蘭老師擔心的表示,目前霧台國小只剩20多位學生就讀的情況,按照別的鄉鎮的例子,剩下十幾二十個學生,霧台國小就有可能會變成別人的分校。

她說,「離我們最近的就是三地國小,搞不好有可能我們會變成三地國小的霧台分校。」

如果霧台鄉唯一的魯凱族學校,變成山下排灣族部落的分校,那麼,魯凱族人教育的「根」將如何依附在別族的文化下延伸? 未來,魯凱族人又將如何繼續串連山上與山下的「根」,延續魯凱族人教育環境的命脈?以下是專訪霧台國小沙若蘭老師的相關報導。

小朋友不能接受,我也不能接受。

當時聽到自己教的小朋友問她說:「老師,我們的同學都去哪裡了?」也讓沙若蘭老師自己不能接受,頓時之間她也不知道該如何向自己的學生回答。

她說,「小朋友不能接受,我也不能接受。」她表示當時很不能接受這樣的狀況,一下子少了那麼多的學生。風災之前,也就是上學年幼稚班有19位學生,把這間教室塞得滿滿的,結果風災後都搬下山了。

從去年的19位學生到這學期只剩下6位魯凱族小朋友就讀霧台國小附設的幼稚園。失了根的文化,如何再延續?

image005

沙若蘭老師表示,「其實決定下山的家長也很掙扎,若是將自己的小孩留在山上住宿念書,父母親們也都非常擔心。」

image007

從去年的19位學生到這學期只剩下6位魯凱族小朋友就讀霧台國小附設的幼稚園。失了根的文化,如何再延續?

如果說路可以花一筆錢修得很好,還是希望回到自己的部落。

沙若蘭也表示,自己所教的小朋友家長也很希望自己的小孩可以回來就讀,但是當時的路況實在太差了,那也都是經過一番掙扎之後,最後還是將自己的小孩送回部落就讀。

父母親的掙扎是因為若選擇回來就讀,學生變成有時候要住宿或是通勤的求學生活,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生活壓力。

也因為如此,沙老師表示,剛開始會有很自私的想法,為什麼不乾脆在山下有個完整的行政區域,所有的行政辦公,學校都在山下,但是這樣對留在山上的人是很不公平的。

但是,再過了一年之後,她也親自關心拜訪永久屋的族人。她表示,那個環境與部落的關係感受到非常格格不入。她說,「那裡(長治百合部落園區)的環境,沒有辦法回復到部落在山上原來自己自足的生活。」在那裡要完全的改變另外一種生活型態。

她說,「如果說路可以花一筆錢修得很好,我還是希望孩子回到自己的部落。」

不穩定的路況,可能要多禱告吧!

「對於路況,真的要多禱告吧!因為只要大雨,路況就不穩定,便橋就有隨時被沖走的可能。家長也擔心,如果孩子在山上生病了,結果路斷掉下不去,怎麼辦?

我們老師雖然在山上可以照顧,但畢竟我們不是醫生,無法醫治生病的小朋友。」沙老師無奈的說到大家所擔心發生的困境。

她說,其實決定下山的家長也很掙扎,若是將自己的小孩留在山上住宿念書,父母親們也都非常擔心。

對於魯凱族小朋友驚險的上學路段,只能靠禱告保祐學生上學路途一切平安。對於危險路段而擔心自己小孩到霧台國小就讀的家長,霧台國小的老師們也能體會他們擔心的心情。

魯凱族人在風災後遇到遷下山新生活的適應問題,即將開始學習旅程的霧台國小附屬國幼班的小朋友,更要努力著適應災後的學習環境。

還好,當時山下有臨時校區。

以前是父母在山下工作,就將孩子帶到山下。而現在是佳暮與阿禮部落,原本是留在原鄉部落就讀率將高的部落,因為風災遷下山後,這兩個部落的學生也明顯減少。

面對現實生活的考量,沙老師也表示,「話說回來,搬下山的家長他們也很掙扎,如果把孩子丟上來念書,他們其實也很擔心。因為,路不好,照顧不到。像 以前佳暮部落的小朋友,每天有校車接送,都可以照顧的到孩子。如果小孩未來在山上住宿念書,家人一個禮拜只能見一次面,也讓住在山下的父母親心懸在那 裡。」

去年一分開,霧台國小就只剩18位學生,有5位左右的學生將學籍轉出霧台國小,有的家長想說因為下去了,就乾脆將自己的小孩轉到平地的學校。

當時為了應變學生的環境,學校老師就馬上爭取山下位在北葉國小的臨時校區,但是有得家長認為既然已經遷下山去了,就直接將小孩轉到平地的小學就讀。種種環境的改變而衍生出魯凱族人更多的教育問題。

雖然去年霧台國小有山下的臨時分校,但這學期這項教育資源也隨著無法隨機應變的教育政策隨之撤離。

魯凱族人教育的「根」如何延續?

雖然當時也有部分家長很積極的跟部落的族人請求,不要將小朋友帶走,請求家長讓自己的小孩在部落有個完整的部落學習過程。但是面對環境的改變與生活的壓力,部分家長還是非常的掙扎將小孩轉到平地的學校就讀。

當初學校的老師也拜託過議員、教育處。但確是因為一切太慢的緣由,而失去最後一個可以延續山下魯凱族教育環境的機會。

魯凱族人將如何繼續串連山上與山下的「根」,延續魯凱族人教育環境的命脈?記者將繼續做相關追蹤報導。

image003

魯凱族人在風災後遇到遷下山新生活的適應問題,即將開始學習旅程的霧台國小附屬國幼班的小朋友,更要努力著適應災後的學習環境。

(本文轉載自莫拉克新聞網)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