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貝小道報(6)這裡有放送,沒有張君雅

在吉貝,沒有張君雅,這裡有的是:「台電公司在土地公廟前收費,請大家來繳錢。」或是「今天風浪大,下午交通船停開」。

image001

「張君雅小妹妹,你家的泡麵煮好了,你阿嬤限妳一分鐘趕緊回去吃。」

螢幕上,一個捲捲頭,穿著制服的可愛女孩兒,從街頭跑到巷尾,穿過一個又一個的場景,成功行銷了某牌手打麵,還衍伸出一系列以他為名的商品。

在吉貝,沒有張君雅,也沒有幫孫子泡麵會限時的阿嬤,這裡有的是:

「XXX商店有現撈的煙仔魚喔!歡迎大家來參觀選購。」

「台電公司在土地公廟前收費,請大家來繳錢。」

或是

「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趕緊來衛生室打流感疫苗」

「今天風浪大,下午交通船停開」

沒有誇張的戲劇情節,吉貝的社區廣播,說的都是很尋常、很生活,但卻很重要的事。當地人不叫他「廣播」,而稱他為「放送」(音:ㄏㄨㄥˋ ㄕㄤˇ)。(註1)

離島的交通不便與地區經濟

還記得第一次聽到台電公司在土地公廟前收費,我大驚小怪的帶著相機飛奔過去,只見幾個穿著制服的人坐著,一邊悠閒聊天,一邊讓居民拿單繳費,我突然恍然大悟:「對ㄟ!這裡沒有便利商店,也沒有台電駐點,領到單的居民,若沒有自動轉帳,就只能靠著每兩個月一次在土地公廟前的小小臨時辦公室。」

image003
土地公廟前的台電臨時辦公室

相較於佈告欄得看一大堆字,又不夠即時,吉貝所有動態訊息,靠的就是一只小小麥克風與綁在木頭電線桿上的喇叭,尤其,是和買賣有關的。在吉貝,幾乎每天都會聽到哪裡又在賣著什麼的放送訊息,那往往是漁船剛捕回來最「新鮮」的魚獲。

image005
碼頭邊放送的新鮮魚獲

在城市的大社會裡,賣東西、辦活動得行銷、發傳單,最好還要跨國宣傳,擴大市佔率或影響力;但在吉貝的小聚落裡,這些複雜的前置作業、宣傳語彙、形象塑造通通不用,只要抓起麥克風,把魚種、地點講出來,生意好不好過一會兒馬上見真章,若有剩餘的,再往外賣去馬公或台灣。吉貝人捕魚給吉貝人吃,這種地區經濟的魅力在於,絕對便宜、絕對新鮮、也絕對的無預期,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今天會捕到什麼魚或到底有沒有人在賣魚?

討海人看天吃飯,煮飯人聽「放送」吃魚,但一山還有一山高,厲害一點的婆婆媽媽,靠著耳語傳播,早搶先一步在「放送」前,就把新鮮的魚獲買走了。

image007
聽到放送來買魚、看熱鬧的居民

但不管怎麼樣,各種新鮮、要讓大家立刻知道的即時訊息,都會透過吉貝的兩台放送機(一台在廟宇信仰中心武聖殿內;另一台在村辦公室裡)來傳遞。

如果動用一點想像力,放送的感覺很像按住電影的暫時停止鍵,從按下麥克風還未講話前的沙沙音,或有人拍拍麥克風扣扣扣的測試,大家就開始摒氣凝神了,待「放送」聲音一下,原本正在講話的人都會停住,拉長了耳朵,聽空氣中的隻字片語,待挖挖挖一長串的內容結束後,才又七嘴八舌了起來。那段很短的時間,所有動作都會打住,只有聲音在流動,剛好可讓人準備爆米花、上廁所。好了、好了,電影又要重新開始,畫面活了起來!

吉貝最佳放送員

在吉貝的放送界裡,最常聽到的聲音,便是吉貝菜董(關於菜董文章,請見「人物側寫-菜董,我的開心果」)。菜董因口齒清晰,速度適中,講話又有禮貌,榮登吉貝最佳放送員。舉凡誰家有要賣魚、賣螃蟹、賣小卷、還是社區活動中心要辦活動,都會麻煩菜董「放送」。

對於榮登最佳放送員,菜董的得獎感言是:「吉貝人唱歌麥克風搶第一,但如果要放送就害羞了。」。

其實,菜董的秘訣是,一定講兩次,且不能講太快,最重要的是,當他放送自己的菜和別人的魚時,一定要有差別。

「等等,差別在哪?」我問。

「你沒發現我在放送自己家菜時,都會在最後加一句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嗎?」

祝福,是菜董要給自己客人的,其他幫忙的,就公事公辦,把事情講清楚就行。

原來,還有這一招。

敲鑼打鼓報馬仔

問到從什麼時候開始有「放送」的,這裡的人大多都不記得了。

「是從小就有嗎?」城市俗,從沒住過有「放送」地方的我問。

「不是,我小時候沒有」莊大哥回答。

「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嘛!」我纏著再問

「我哪知道,你去問比較老的人」

後來,我問了年輕的、老的,就是沒人能確切回答這個他們每天聽的、用的很習慣的放送器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倒是村長想起了從前沒「放送」時的光景。

以前如果遇到什麼事要通知大家,會有一個報馬仔沿街敲鑼打鼓,邊敲邊喊:「來喔!來喔!大家作伙來修堤岸;或是,民丁注意,要犒軍了!」,居民聽到,也會幫忙交相走告。

原來,「放送」只是報馬仔的變形,祖先渡海來吉貝三百多年了,很多的本質都沒有變。

比如說,為了避風居民集中在島嶼東南方的聚落內,房子挨在一起,百年來,人與人都被繫的緊緊的,只要幾天沒去給鄰居們看,大家都會以為我們回台灣了;比如說,過去「做山討海」(半漁半農)的生活方式還存在著,婦女到菜宅種菜,男人趁風靜去討海;又比如說,專門賣給當地人的柑仔店、小吃店,傳承了幾代後,也都還好好的在這裡。

在面積只有一半中正紀念堂的吉貝聚落裡,傳遞、聯繫、動員,不用很複雜,一只小小的麥克風,就夠了。

註1:「放送」字源應來自日本。日本於1926年成立「日本放送協會」(NHK),當時NHK不是電視台,而只有廣播的形式;1928年日本陸續在台北、板橋、台中、台南、嘉義、花蓮成立放送局,以「放送」來傳遞各式訊息。

(閱讀吉貝小道報系列文章,請點選這裡)

(本文轉載自2004-2010年行政院新聞局製作之「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

枕戈待旦紀念公園的下一步

有關歷史遺產之活化再利用,最基本的態度,應該是要讓歷史遺產說話,講述自己的故事;舊的功能消失,勢必需要注入新的機能,如果能在前者之脈絡下,緩慢與逐步之醞釀下生成後者,可能是比較好的手法。

獨特性之戰地景觀

去過馬祖好幾次,雖然四鄉五島還沒走遍,但是,許多重要景點皆已陸續探訪,包括饒富盛名之芹壁、牛角、津沙、鐵板等傳統聚落,以及馬祖民俗文物館、戰爭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八八坑道、北海坑道等,但是,枕戈待旦紀念公園倒是最近才親臨現場的初體驗。

簡單來說,馬祖與金門一樣,因為過往戰地政務的關係,民間開發受到管制,相較於臺灣本島,留存更多傳統民宅及宗教建築,另外,因應軍事機能及相關用途,則建造大量碉堡、坑道、指揮所、營房等,以及許許多多帶有威權色彩之紀念館或紀念物等。

枕戈待旦紀念公園屬於後者,地點位於南竿的福清嶺上,當船隻駛進福澳港區時,就會看到山頭上矗立之「枕戈待旦」四個大字,這四個字是蔣中正先生於1958年1月來到馬祖巡視時,為了嘉勉馬祖軍民不忘反攻復國而題;然而,目前看到的四個大字卻是在1988年1月由軍方興建完成,為了容納巨大鮮明的文字,因此,建造了高達五層樓的建築,面向陸地的一側,也是此一建築物的正立面,則由當時馬祖防衛司令部題上建造緣起:

先總統 蔣公於四十七年蒞止馬祖親題枕戈待旦以勗軍民謹勒之於壁期相勵翼焉。

zhengedi600

圖片2
枕戈待旦大樓之正面(上)與背面大型題字(下)

枕戈待旦大樓早年曾作為展示馬祖地區軍民生活點滴的展示館,靠海一側之觀景台也曾委託民間單位經營咖啡廳,已於2007年約滿終止運作,目前則由馬祖藝術家曹楷智先生進駐枕戈待旦大樓之一樓空間,作為藝術家之辦公、接待及創作場域等,未來也希望吸引更多藝術家進駐,或作為文創商品之展售空間等。

閒置空間再思考

伴隨全球化風潮之衝擊與壓力,許多鼓吹保存在地資源,突顯地方特色之呼籲也越顯強大,因此,原本被視為是發展障礙的歷史性資產,開始獲得保存的契機,從重要性高、歷史年代久遠之古蹟、歷史建築,拓展至一般性之歷史建物、近代性之工業與產業遺產等,至於金馬地區之豐富戰地設施,也因位居冷戰時期之最前線,近來也受到更多的關照與注意。

依據法國社會學家布爾迪厄提出之文化再生產理論,特定階層或社群透過教育及相關機制將所擁有之文化內容及意識形態,透過再生產的歷程,持續傳遞與延續下去,過程當中,優勢族群會儘量鞏固自己的勢力,文化形式及內容也會有所改變;不過,因應資本主義之壓倒性力量,所謂「M型社會」開始在全球快速滋長與蔓延,相較於強勢文化之弱勢文化,或者主流社會裡之弱勢族群,更加無法保留自身之文化內涵-無論是主動向優勢文化靠攏,還是被迫喪失文化存在的條件;另外,在消費主義的趨勢下,以及生產模式與產業結構之快速改變,一旦失去競爭力,也就沒有留存的空間與條件,因此,傳統產業視微或現代工業區被捨棄,也在全球各地到處可見。

至於,上述所提之金馬地區戰地景觀,因應國際局勢轉變與兩岸政治和解,前線駐軍人數快速下降,新型態之戰爭工具也造成傳統性之戰地設施失去存在的必要,另以「枕戈待旦」大樓為例,原本基於威權主義的考量,以及作為自我激勵的訴求等外部因素皆已逐漸消失,但是,具有時代意義的硬體建築卻仍保留下來,荒棄雖然可惜,但是,已經逝去的文化又該如何進行再生產呢?

重返日常生活之思維及脈絡

探訪枕戈待旦紀念公園之時,曹楷智先生一直以「油漆工」自稱,誠如前述,過往大樓建築曾作為展示館,景觀台也曾經營咖啡廳,大樓前方廣場則是當地居民烤肉之良好去處,曹先生進駐後,就開始進行大樓之塗塗抹抹,也激發許多新的創作靈感,持續在新的畫布上塗塗抹抹,

拜訪當時,曹先生正在創作以北竿芹壁聚落為主題之大型油畫,雖然建築物之物質條件不甚良好,但是,充滿藝術家之日常生活氛維的現地情景卻讓人動容;後於曹先生之帶領下,由建築物之一樓室內走向室外,再繞經扁長型建築之外部迴廊來到建築物之背面,當「枕戈待旦」之四個斗大紅字突然映入眼簾,早已消散之威權氣氛與戰地情境似乎又重新再現,不過,不是緬懷而是一種全新的再體驗。

因此,有關歷史遺產之活化再利用,最基本的態度,應該是要讓歷史遺產說話,講述自己的故事;當然,舊的功能消失,勢必需要注入新的機能,如果能在前者之脈絡下,緩慢與逐步之醞釀下生成後者,可能是比較好的手法。不過,就目前諸多案例看來,部分是步伐太慢,缺乏實質進展,甚至無法等待活用就已毀壞,部分則是步伐太快,歷史遺產往往淪為開發計畫之基地與背景。

雖然,枕戈待旦紀念公園之未來發展,仍然還有很長的路程要走,但是,目前所採取之邀請在地藝術家進駐,且非以工程思維進行大幅改造與快速革新,或許是最適合召喚過去與未來進行對話之有效方法,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作者為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讀音為ㄒㄩˋ,是「鼓勵」、「鼓舞」的意思。

(本文轉載自2004-2010年行政院新聞局製作之「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

【黑潮書寫25】為愛轉彎

一個多月沒出海了,不曉得飛旋海豚他們好不好?如果是莊子的那個朋友惠施,大概就會問:「你不是飛旋海豚,怎麼會知道飛旋海豚好不好呢?」

一個多月沒出海了,不曉得飛旋海豚他們好不好?如果是莊子的那個朋友惠施,大概就會問:「你不是飛旋海豚,怎麼會知道飛旋海豚好不好呢?」

25圖一

我確實沒本事洞悉野生動物的情緒,僅能用目擊率來做粗淺的臆測──花蓮外海對飛旋海豚來講,應該是還不錯的生活棲地,食物充實有得吃、環境整潔有得住、生態多樣生活有伴,最重要的是,如果遇見,表示他們還在,表示他們多數是安全的。

冬天不是和海豚約會的季節,不是海豚的問題,是我們人泰半不適宜頂著凜冽強勁的東北季風出海。可是站在陸地上,懸念仍然可以攀過消波塊、防波隄,逕自往海上去。

12月20日中午,接到朋友來電,說她早上跟了漁船出海,在七星潭灣裡遇見一群飛旋海豚。

「妳家旋旋來飆金發漁耶!在船邊、船艏下,都不肯離開……」電話那端傳來友人興奮的聲音。

漁船這日出海本為鏢曼波,卻遇上肯來飆船的飛旋海豚,老船長都不由得嘖嘖稱奇。飛旋海豚飆賞鯨船已是家常便飯,但飆的是漁船就罕見了,更何況,鏢魚台上還架著三支白晃晃的鏢槍,不知死活的飛旋海豚竟然膽敢在鏢槍倒影中船艏乘浪。

你或許可以說,這些野生動物只是畜牲,沒那麼聰明,哪裡曉得鏢槍是甚麼?

但,如果你曾經到海上去和野生的鯨豚有過近距離的互動,你就會同意,他們不笨;你甚至會願意相信,在某個交會的片刻,野生動物和人類之間,的的確確存在著奇妙的信任。

當然,你也可能聽人說過瓶鼻海豚的智商和七歲孩童不相上下,也或者從最近沸沸揚揚的媒體輿論中,再三聽見中華白海豚面臨滅絕危機。可是,在此之前,你知道海豚家族中還有一種飛旋海豚嗎?

飛旋海豚在生物分類學上隸屬哺乳綱齒鯨亞目海豚科,最大身長220公分,體重75公斤,有細長嘴喙、三角形背鰭、明顯的三層體色,水面行為活潑,是花蓮港外最常見的近岸小型鯨豚。

這些年以來,要不是飛旋海豚願意和我們比鄰而居,我想,花蓮或者台灣東部的海洋生態會變得非常寂寞。

25圖二

我喜歡飛旋海豚,一直很想把他們的眼睛看清楚一些,但在賞鯨船上並不容易做這樣的觀察,因為海豚的游速太快了。真能把飛旋海豚的眼睛看清楚,多半是借由照片。每趟船班回來,整理照片的時候,我最想看見的倒不是有沒有來得及用快門捕捉到飛旋海豚精彩的旋跳,而是──有沒有眼睛?有沒有來自深海的眼睛游進我的相機?

你知道嗎?海豚的眼睛其實都不大,不過十分清亮,而且他們流行煙燻眼妝喔。

即使曾經俯身與船艏乘浪的海豚相望,也不可能知道他們是不是真能從水中看見船上的我。海豚是用聲音來「看」世界的,他們的頭部有一個叫額隆(melon)的特殊構造,下顎後端有個聽窗(panbone),能夠以回音定位的方式辨識週遭環境。國外的科普書籍所載,海豚甚至能以「聲波」「看」進人體,知道一個人是否友善、是喜悅還是悲傷、是冷靜還是恐懼。

可是,我無法用陸地上的眼睛讀懂海豚的心事。我只能想像,想像那一隻明亮的小眼睛,究竟看見怎樣的大海洋。

六、七月時,針對西岸的國光石化開發案,瀕危的中華白海豚一夕走紅,尤其是行政院的長官說中華白海豚「既然在台中港那兒都可以轉彎了,白海豚自然有牠的生存、游水的路徑,牠也是會轉彎的,不是車子就一直往直線走。」

整個夏天,在賞鯨船上常有遊客朋友會問道──海豚真的會轉彎嗎?為甚麼不叫中華白海豚來花蓮生活就好?

我曾經四次從台中梧棲搭船出海,試圖想要從望遠鏡中發現粉紅色的背鰭,沒一次成功。

我無法如長官那樣向你預言中華白海豚會轉彎的事,也沒辦法呼喚他們離鄉背井搬來花蓮當新移民。可是我可以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小故事──

2010年8月15日清晨,賞鯨船拂曉時從花蓮出港,目的地清水斷崖,卻在港嘴外遇見第一群早起的飛旋海豚。和第一群飛旋海豚接觸互動了一刻鐘,船隻繼續北行。到了七星潭外海,眺望台上的解說員看見更遠的北邊,有一群迅速往南移動的飛旋海豚。同一種,解說員和船長決定不停留,打算繼續往北。

然而,當賞鯨船與這第二群飛旋海豚以一百公尺左右的距離「擦身而過」時,急速豚游南進的飛旋海豚煞車了,他們似乎發現賞鯨船,然後調頭──

約莫兩百隻,原本整齊的隊伍因方向的突然改變顯得有些混亂,不過,飛旋海豚轉彎了,朝賞鯨船加速游過來,團團把船隻圍住,前後左右都有,或旋轉、或跳躍、或仰泳,或者只是很普通的發出哨音和換氣。

船隻滯速了,那當下,任誰都捨不得離開。

海豚怎麼可能不會轉彎?

海豚善用上下擺動的尾鰭控制方向,他們想往哪裡去就往哪裡去。

為了愛,飛旋海豚會轉彎。這無關常識不常識。

沒有愛的海豚,不會轉彎,會離家出走,會從地球上消失。這一點倒可以從其他已滅絕的物種得到前車之鑑。

25圖四

花蓮外海,超過十年的人豚互動,跨物種之間才有了愛。所以,可不可以都不要傷害他們?好不容易,真的好不容易,他們才相信了岸上長腳的人。

然而,西岸的中華白海豚就沒那麼幸運了。

他們愈來愈少,少得有人覺得反正就要絕種了,也不必多去管他們。物競天澤,適者生存,不是嗎?

可怕的是,自大而貪婪的人類愈來愈以為自己是「天」了。

各路人馬為了捍衛自己的理念、彰顯自以為的未來遠景,理論也好、專業評估也好,都可以說得天花亂墜,可是,我以為最腐臭沉淪的還是人心。這些年來,整個環境,從山到海,彷彿生態就是必須為國家經濟的衰退與繁榮做絕對的犧牲與準備。

這實在太沒道理了,關於生態的傷害往往不是立即可見,等到發現浩劫、心生懊悔之時,都不可能再去追究當初究竟是誰該負責。再說,如果有一種生物因為某幾個人的政策而受到傷害,因為某一財團的建廠大計而走向滅亡,到時候才來要誰丟幾頂烏紗帽、要誰關閉廠房、要誰賠償多少錢,根本都已無濟於事。

我喜歡海豚的眼睛,因為太澄澈,彷彿可以從中映照自己的初心。

你還記得你的初心是甚麼?

我以為一尾鯨豚的價值,不應該只是滿足口腹之慾的一塊肉,不應該被拿來論斤論量的與所謂「國家經濟」做對等的「比價」。對一尾鯨豚的態度,其實不是只是對一尾鯨豚而已,而是對一整座海洋。

想想,海豚都可以為了愛轉彎,我們人為甚麼不行?

如果可能,我很想呼喚中華白海豚來花蓮外海生活,但我們可以如此自私妄為嗎?

而且,眼前,我也沒辦法去跟親愛的飛旋海豚保證,花蓮絕對是──安全的天堂。

25圖三

(閱讀更多「黑潮書寫」系列文章,請點選這裡)

(本文轉載自2004-2010年行政院新聞局製作之「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

看見台南之美─《走讀台灣》成果發表

台南縣市合併,這套書正好做為歷史見證,尤其未來大台南市是以「文化首都」為特色,而文化需透過解釋才能深入人心…

1
活動以樹人國小創意偶戲表演迎賓開場。

由教育部、國家文化總會策畫執行的《走讀台灣》系列叢書,為落實走讀理念,於12月17日特別到台南縣後壁鄉樹人國小發表台南縣、市和基隆市等5冊新書。活動在樹人國小學童表演創意偶戲中開場,現場並展示電子白板、IPAD電子書等數位應用。

2
樹人國小表演迎賓開場。

前行政院長、現任國家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在致詞時表示,這套叢書讓我們可以實現古人所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境界,此次離開台北來到後壁鄉樹人國小舉辦新書發表會,看見這所學校因為小,而可實施個人化教育,尤其全校雖僅62位學生,但超過半數的學生來自其他學區,可見在少子化時代,所有學校若能像樹人國小這樣,走向特色化與精緻化,將能突顯存在價值。他還說,「台灣也是,雖然小,卻令人驚豔」,而這套書不只有紙本呈現台灣特色,還透過數位版本,讓台灣之美行銷全球。

3
台南縣撰寫團隊召集人黃文博校長致詞。

出身台南縣的教育部主任祕書陳明印也說,《走讀台灣》內容生動傳神,符合教育學與心理學原理,透過「走讀」,能讓生長在此的子弟們認識台灣,並進而愛惜台灣。他認為,這套書兼具地理、文化、自然、歷史與產業等特色,尤其電子書版本更使教師容易取得教學資源,建議學校老師應多利用其內容轉化成學習單,培養學生愛鄉愛國的熱忱。

4
與會貴賓與撰寫團隊合影

此次發表的新書,台南縣部份共有兩冊,負責撰寫的團隊是由退休校長黃文博邀集地方文史工作者和學校教師與校長共同進行,他以一貫坦率本色說:「我覺得自己是很很龜毛的人,沒想到文化總會比我還龜毛,編審對書裡照片和文字要求都極高,我們一度想乾脆放棄,但最後在編審委員鼓勵下,終於堅持下去而完成。」他說,「正因如此,所以這套書呈現出精緻程度,照片精彩,文字洗練,可做為參考典範。」

台南縣副縣長顏純左則認為,台南縣市就要合併,這套書正好做為歷史見證,尤其未來大台南市是以「文化首都」為特色,而文化需透過解釋才能深入人心,有了這套資料完整豐富的書,將使人人都有能力成為台南文化的觀光大使。

5
文化總會劉兆玄會長體驗做版畫。

發表會後,也是作者之一的樹人國小張溪南校長帶領與會貴賓實際走讀並介紹書中景點「樹人國小」。創建於日昭和2年(1927)的樹人國小,曾是培育烏樹林糖廠日人子弟為主的貴族學校,僅少數台灣人就讀,但隨時代變遷,學生人數銳減,目前發展成一所小而美的小學,近年以蔡瑞頒醫師指導的創意偶戲和吳鴻滄老師的美術教學為辦學特色,連年獲得各項比賽獎項,陳坤厚導演的電影《孩子的天空-新魯冰花》便是選定該校舊木造教室取景拍攝,全校師生皆參與演出。

6
劉兆玄會長(中)與吳鴻滄老師(右)互贈作品並合影留念,左為樹人國小校長張溪南。

活動最後,由吳鴻滄老師示範版畫做法,並邀請與會貴賓實際參與製作由他所刻版設計的木造教室彩色版畫,與會的劉兆玄會長等來賓在完成後簽名並與樹人國小互贈作品留念,為發表會畫下完滿句點。

(本文轉載自2004-2010年行政院新聞局製作之「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

我們都是一家人

我們都是一家人,在台南縣市合併之前、之後。事實上,我們都是一家人,從將軍、漚汪、學甲、西港…到台江,文化同源,血源同脈。

台江公民記者,文化拓墾溯源

我們都是一家人,在台南縣市合併之前、之後。

事實上,我們都是一家人,從將軍、漚汪、學甲、西港…到台江,文化同源,血源同脈。

一早趨車,帶領著海尾、十二佃及總頭寮,民俗工作坊的大廟興學志工學員,踏上台江文化溯源之旅,沿著濱海公路前進。今天要來尋親認人識文,今天是台江公民記者實戰培訓,台江拓墾移民之路的行路見學。

認人識文,西哲凃爾幹認為這是教育的二大核心。

台江公民記者實戰培訓,要養成的也是這二大核心能力。

taijinitled1

一路上與夥伴分享經驗,不要急著去記錄田野文獻資料,而是先認人尋親,建立彼此的社會關係,熟識人,才能做好事情,才能做好文化記錄研究工作。

九時不到,將軍小引廈的族親吳南雄早己在金興宮等候著我們,吳南雄先生也是將軍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他說,村裡目前約有千餘人,年青人大多到外地謀生。

南雄兄有一個想法,若是這片鹽田觀光能夠發展好,那麼,將軍社區定有第二春。

將軍社區,父祖習以台語喚做「將軍庄」,這裡是西南台灣「將軍吳」子孫的母庄,向北到雲林彰化,向南到台江、高屏。

族親吳昭邦說,當年吳施二家從福建搭筏來到現今廟址的港邊,施姓人家在港南,吳姓人家在港北搭寮安居,夜深二盞油燈高掛在茨前,一早只見施姓人家的油燈早熄,吳姓人家的茨燈仍亮著…後來,施姓再北遷四湖、彰化一地。

在地耆老施永龍先生則轉述著祖先的記憶,他說,施琅被賜跑馬三天封地,馬跑到將軍一地時,馬蹄鐵掉了,因此,就不跑了。施琅從蘆竹港登岸之後,分四地安營,一是頂山,二是馬沙溝,三是下山仔,四是將軍,中間設公館,「公館」舊名,地方鄉親仍知。

施先生還說了一則施吳二家「姑換嫂」的典故,他說,將軍施姓族親後來只剩一戶人家,施母帶著兒女打拚,施家的女兒就嫁給大引廈的吳家,然後,施家的子孫又娶大引廈的吳家的女兒做媳婦。

從施永龍先生的口述,可見施吳二姓人家在將軍一地,曾經相互扶持拓墾,親上加親。

他還說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古時土匪來搶將軍庄,一聽「海尾黑令旗」到,就慌忙撤退。

人親土親!

先民在西南台灣圈田築塭,搭竂興社,憑藉著就是這一份「相放伴」的精神─團結拓墾,開創文化!

untitled-2

昔日曾聽祖父輩口述,海尾族親每年逢鯤鯓王聖誕時,騎單車、駛牛車回將軍庄吃祖酒,尋親敘舊,今日將軍文化溯源之行,也巧遇民國五年出生吳陳玉蘭老祖婆。她告訴我們,四十年前丈夫吳正未往生前,時與海尾族親「相找」,可惜她不曾去過海尾。

從將軍到海尾,「將軍吳」族親像似候鳥轉為留鳥,在台江這塊土地上,開枝散葉。

在南雄兄、昭邦叔的介紹下,我們重回「將軍吳」先賢吳萱草的舊居,門前寫著「延陵演派」,廳堂前加建拜亭,十分古樸,吾人入內向挺谷公參拜,祈願台江文化久久,台灣子弟百代長榮。

untitled-3

離開將軍庄之後,再驅車赴漚汪大廟文衡殿參拜,這裡是台江什二佃程、高及總頭寮林姓人家的祖籍地,入鄉先進廟,一廟之主即是一村之主,大廟是地方文化歷史藝術中心,這是進行民俗文化踏查很重要的起點。

在大廟解說員的帶領下,大家參觀了林崑崗紀念館、方圓美術館…這是漚汪子弟鄉親發展現代文化教育的努力。

一地之興不只是要有傳統文化,更要有現代教育文化的建設,從社大公民學習的精神來說,立足本土,放眼未來,從本土文化的再認識過程中,觸發出現代性的問題意識,因此,社大師生、台江公民記者要思考如何將傳統文化,轉譯小學生聽得懂的語言,如此,大手攜小手,共創文化的、現代的、幸福的台灣。

untitled-4

結束上午文化尋親見學之旅,我們繼續北上北門,參訪「磘火重生」的玉湖社區。

這裡舊稱蚵磘港,透過友校北門社大的介紹,大家結識了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王敏雄先生,王理事長在玉湖大廟內,透過簡報與我們回顧「磘火重生」的問題意識及在地知識再生產的過程,流露著他對振興家鄉的希望與熱情。

原來,蚵灰不只是有機建材,也是有機栽培驅蟲、改良土質的好材料,更是古早的食材藥引,未來還可以開發成美容保養品。

原來,在地充滿希望,只待後輩熱情者開採發展。

untitled-5

今日的玉湖蚵磘港一行,讓我們見識到為鄉、為文化發展的知識經濟力量,王理事長從研究中發現了蚵灰帶給地方無限的生機,這是我們從本土文化知識再生產過程中,所看到的希望。

從玉湖社區的文化振興之路反思,吾人也看到社區營造是台灣本土文化創新的實驗,這種實驗是為了在地文化精神與生產而努力,文化生產應從教育、學習、經濟、生活等層面再發展,而不是停留於文化的整理與展示而己。

簡言之,社造的生產是一種學習與教育的產出,例如,蚵灰磘小規模的實驗試燒成功之後,可以做為學校本土教育的體驗學習課程,可以擴大到產業的技術移轉,這就是社大知識解放、台江文化運動的學習精神。

社造是台灣本土文化的實驗,要彰揚在地精神,要努力生產,如此才能產生力量,而不會停留某一種古老的美好擁抱。我們必須將文化知識化,採取研究精神,解構其所以然面,然後再進行知識經濟的創發,這就是蚵灰磘給吾人的啟發。

從傳統文化中去發現知識,發現所以然的秘密,如此,我們就可以發展在地的文創希望。

untitled-6

(本文轉載自2004-2010年行政院新聞局製作之「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

稻仔尾與稻子經─甲仙愛鄉公田田間事

「稻榖在接近成熟時,野鼠咬斷稻稈吃穀子;而野鼠一出現,獵食的狗兒也來了。一物剋一物,都造成稻子損失。」爺爺不禁面露惋惜之情。

割稻仔尾,向來最受詬病了,所以接到要收割稻子的訊息時,一直無暇參與插秧與照顧辛苦過程的我,遲疑了一下下。

懂事以來,家裡曾經播種過兩次稻子,第一次由於年紀還小,未曾參與;第二次則在外求學,錯過參與的機會。然而,對於一個以米飯為主食,又是世代務農家族的子弟來說,不諳農事,絕對是個羞恥。所以公田的第二期稻子要收割了,若再不排除萬難來參加,下一次,欲待何時呢?

11月17日早上,與恰巧南下的二姊,從甲仙街區騎著鐵馬,一路聊天來到了公田所在地──大田村的「公館」。公館,乃清朝時期四社平埔社群四位通事,在此辦理收稅與公共事務的館舍,因住民集居而形成聚落;其業務範圍,涵蓋今甲仙與六龜兩鄉,及杉林鄉北半部與南化鄉的關山村。

公館公田,是甲仙愛鄉協會的無毒經營體驗場,地處高屏溪自來水水源保護區內,灌溉用水一部分引自兩側沒有工廠污染的南仔仙溪,一部份出自公田本身源源不絕的泉水,稻米的品質自有相當的水準,所以第一期稻作,經過米飯品嚐會後,出產兩個多月便銷售一空,透露出大眾對食物安全的重視。

8點20分,陽光普照,除了愛鄉協會同仁,甲仙形象商圈、旗美社大、小林社區、關山社區與法鼓山甲仙安心站的夥伴們,還有甲仙國小的林華曲校長與老師,帶著六年級的兩班學子都到來了。曾瑞昇總幹事首先感謝大家前來幫忙,並簡略說明這七分地,是力行友善土地理念,採行無毒農法來耕種;還說割稻子的傳統禮數──點心與午餐正認真準備中,會充分供應。

接著,一直守護稻子的陳漢忠爺爺,向大家說明割稻與打穀的方法,他說割稻子的時候,刀鋒不能擺平,必須向下30度傾斜才安全;打穀時,必須先從稻束的尾端打起,再漸進脫打中、前端部分,稻束才不會被打穀機(又稱「脫榖機」、「脫粒機」或「脫榖桶」)吸走而發生危險。說完,隨即彎腰「刷!」「刷!」「刷!」「刷!」俐落示範起割稻的標準動作。

甲仙國小�年級同�的割稻體驗 010

甲仙國小六年級同學的割稻體驗(照片提供/旗美社大)

學子雖然大多是第一次參與「彎腰與謙卑」的割稻體驗,但有那麼多熟諳農事的長輩指導,動作毫不含糊,還做得興高采烈──才讀小六,就能學習到與土地、與稻子這麼親近的農事,今後面對食物時,應會有不同的感受。倒是漸入老境的我,好不容易等候到空檔,握著刀子正要出手割稻,「刀子拿這樣危險!」眼尖的長輩馬上出口糾正,因為我的刀子仍然是握平的。至於打穀,因為好久沒有這麼樣持續工作,體力消耗太多,以至於站不穩而右手掛了彩。

排隊依續打穀DSC06523

排隊依續打穀(照片提供/旗美社大)

陳漢忠爺爺的安全割稻解說IMG_6335

陳漢忠爺爺的安全割稻解說(照片提供/旗美社大)

10點10分,冰鎮仙草湯、冰鎮冬瓜茶與小芋頭送到,大夥兒暫停工作,一口一口享用,以消消立冬10天卻仍然未消的暑氣,並補充補充體力。大家邊吃邊聊,漢忠爺爺說:「稻子在成長過程曾遭遇蟲害,本想使用生物性殺蟲劑『蘇力菌』來防治,但是恰逢周休二日,工作同仁休息,未能施用;及至禮拜一,來到田間只見一群白鷺鷥噗噗噗一飛而起,巡田檢視,稻葉上的蟲蟲已全部消失無蹤。」

一直務農的漢忠爺爺,談起田間事來可是神采飛揚哩!

「稻榖在接近成熟時,又出現了一次災情,即野鼠咬斷稻稈吃穀子;而野鼠一出現,獵食的狗兒也來了。一物剋一物的結果,是有了一部分稻子被狗兒壓倒在地的損失。」爺爺說著說著,不禁面露惋惜之情。

看來,老天爺要給我們吃多少?要給我們用多少?冥冥之中好像自有定數,那麼「心存善念,努力耕耘」該是渺小的我們,唯一能做的事了。

腳踏實地的感覺真�好IMG_6415

腳踏實地的感覺真正好(照片提供/旗美社大)

(本文與《日照甲仙埔》網頁同步刊登)

(本文轉載自2004-2010年行政院新聞局製作之「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

試探民族與民俗展示的未來性(3)澎湖生活博物館

台灣在社造運動推動下,引發不少地方成立展現地域特色之主題博物館,其中又以澎湖生活博物館最具企圖與規模。

編按:本文為作者針對日本與台灣民族與民俗展示的探討系列文章,系列 (1)  與 (2) 介紹日本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簡稱民博),系列 (3) 介紹台灣澎湖生活博物館(簡稱澎博)。閱讀系列文章,請見文末。

澎湖生活博物館之籌設歷程與概況

相較於年代久遠之歷史文物,或者身價非凡的藝術精品,以收藏民俗及民族文物為主題之博物館,與特定地域居民或特定族群人民之過去、現在,乃至未來生活,呈現更為緊密之連結關係。

台灣目前雖然沒有以民族學或民俗學為主題之國家級博物館,但是,在社區總體營造運動之促進與推動下,卻引發許多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農(漁)會等單位,陸續成立許多展現地域特色之主題博物館,其中涉及民族及民俗範疇者也不在少數,其中又以於2010年4月3日正式開館之澎湖生活博物館(簡稱澎博)最具企圖與規模。

澎博雖然是目前澎湖地區最大型之公立博物館,但是,博物館之籌備過程卻是相當的坎坷,不像其他國立或縣(市)立博物館先核定專案計畫,並編列經費逐年推動,受限於地方財政困難,地方人士自1999年起開始倡議,澎湖縣政府於2001年編列經費委託北藝大執行「澎湖生活博物館調查研究與設置規劃計畫」(2002年7月完成),2003年,繼續編列經費委託林獻瑞建築師事務所執行「澎湖生活博物館設計規劃監造案」(2004年11月完成規劃設計)。

2004年起,澎湖縣政府逐年申請離島建設基金之經費補助,陸續推動博物館之建築、空調、展示、典藏庫房等工程計畫,並同步進行既有藏品檢視與登錄、發動民間文物徵集活動、辦理在地人才培育、強化軟體整備及服務機能提升等,另針對營運管理模式與組織編修進行研究、評估(部分經費由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補助及澎湖縣政府自行編列預算支應)。

澎博除於建築外觀運用諸如馬背、天人菊、硓咕石、玄武岩、星空、風、海浪等在地元素及特殊意象,也思考與鄰居孔廟園區之空間互動與對話;此外,門口以居家常見之大茶壺為主體,結合磁碗及民眾參與機制建構而成之「澎壺-風如茶」公共藝術,也讓博物館之外部景觀更為獨特與搶眼。

SODOPJ14圖15

澎博富含地方特色意象之建築外觀(左)與門口大型公共藝術(右)

館內常設展位於二樓與三樓之部分空間,二樓展示發現澎湖、海洋的澎湖、歷史風華、兵家必爭、民間信仰、歲時節慶、做山-農的生活、討海-漁的生活、漁產加工、歌吹相聞等十個單元;三樓呈現萬年富貴澎湖厝、瓜瓞綿綿子孫萬代、澎湖的聚落、健康日記、文風教育、休閒娛樂、菊島大代誌等七個子題。較具特色者包括:

(1) 海洋的澎湖:

除展示大航海時代的古地圖(複製品)與船隻縮小模型,以及水下考古所打撈之歷史文物外,特別複製一艘實體仿真的透西船[1],讓觀眾可以登船了解貨船之實際運作情形。

圖16
澎博之「海洋的澎湖」展區,以影音多媒體模擬海洋意向(上),以及實體仿真的透西船(下)
圖17

(2) 歲時節慶:

以兩張方桌,分別佈置為「犒軍」祭儀神案(背後放映訓練「小法」之紀錄影片),以及放滿金銀紙及紅蛋的供桌;另運用六張披上刺繡桌裙的方桌,分別呈現「乞龜」文化,以及各種蔬果及熟食供品,其中,最有趣的是用蓬萊米製作而成的「雞母狗仔」,據澎博人員表示,為了傳承這項已經式微的民俗活動,未來將舉辦相關研習課程,除可延續傳統技藝,亦可激發常民之美學創意力。

圖18圖19
圖20圖21
澎博之「歲時節慶」展區,以擬真方式呈現「犒軍」祭儀神案(左上)與放滿金銀紙及紅蛋的供桌(右上),另展示當地之「乞龜」文化(左下)與各種蔬果及熟食供品(右下)

(3) 萬年富貴澎湖厝:

以澎湖傳統建築的外觀形貌及地域質材,設計饒富特色之展示櫥窗,分別介紹傳統民居建材及建築變遷之三個歷程。

(4) 瓜瓞綿綿子孫萬代:

於前述櫥窗後側,以文物陳列與情境展示等手法,呈現婚嫁、懷孕/生產、滿月/收涎、度晬、祖德留芳、灶腳等不同生活主題。

圖22圖23
澎博之「萬年富貴澎湖厝」展區,呈現傳統建築意象之特色櫥窗(左),以及「萬年富貴澎湖厝」展區之滿月/收涎之文物展示(右)

(5) 澎湖的聚落:

針對全國第一處,也是目前唯一一處國家級「重要聚落」之澎湖望安花宅,製作「30:1」之巨大模型,館方為了這座模型,特別設計高達兩層樓的「天井」,希望讓觀眾可於二樓近距離了解花宅之空間配置與各項細節,也可自三樓迴廊俯瞰花宅全貌,並經由展示設施了解石敢當、石塔、風獅爺、五營兵將等與聚落相關之厭勝物文化。

圖24
澎博之「澎湖的聚落」展區,位於二樓之花宅模型(上)與三樓迴廊之厭勝物文化展示(下)
圖25

(6) 其他:

與真人相同大小之「報馬仔」及「踏涼傘」,結合影音聲光效果之王船縮小模型,以及石滬、潮間帶、魚灶之情境展示等。

圖26圖27
澎博之「民間信仰」展區的報馬仔(左),以及「討海-漁的生活」展區的石滬情境展示(右)

除此之外,一樓有笑臉迎賓牆、互動留影裝置、半天鳥叫聲與飛鳴吊掛模型,以及大廳特展區;三樓則有澎湖劇場、願景澎湖互動區,以及我家寶貝特展區,前者由民眾提供文物,館方協助於一個或多個櫥窗呈現參與民眾之個人或家族歷史。

圖28圖29
澎博一樓之笑臉迎賓牆(左),以及三樓之澎湖劇場(右)

展望民族與民俗展示之未來性

相較於國家級之日本民博,縣(市)層級之澎博,自然在典藏、研究、組織、預算等資源面向上,很難與之相互比擬,但是,許多澎博之展示手法,卻與正在進行更新之民博常設展的展示理念,呈現異曲同工之妙,例如:結合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思考民族與民俗文化之未來發展等,以及民博嘗試與文物擁有者進行交流,生博則透過主題特展讓專業、冰冷之博物館開始與民眾之日常生活進行連結與再現。

展望未來,澎博既以「生活」為名,除持續經由文物徵集、受贈或購藏等傳統方法豐富館藏,可考慮以現地保存或仿效「歷史建築」登錄之清冊建立模式,彙整澎湖地區之重要民俗文物清單,降低集中典藏數量,強化文物與既有文化脈絡之相互連結,藉此提升澎湖居民對於民俗文物之愛護與重視;

另援引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提出之「宜蘭就是一座博物館」的籌設理念,澎博可擴大展示架構之尺度與規模,除目前館內之常設展與特展外,應將澎湖地區之社區文化、地方文化館、文化及自然遺產等作為延伸性之展示場域,也可運用館內之專業資源,協助館外展覽之策劃及推動,以能將民族與民俗展示,由關注過往歷史,朝向連結當代生活、思考未來發展之前瞻性目標邁進。(系列結束)

圖30
澎博我家寶貝特展區之望安曾宅(上)與吳爾聰(下)之民眾參與式展覽
圖31


[1] 原型為澎湖早年往返廈門與台澎之間的帆船型貨船。(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系列閱讀:

試探民族與民俗展示的未來性(1)

試探民族與民俗展示的未來性(2)

吉貝小道報 (5) 大將廟入火,電音轎繞境

鏘鏘鏘!!今天的吉貝很熱鬧,人與神明都出來了!在大街、在巷道、在海邊、在廟埕前,用煙火、鞭炮、音樂與汗水,慶祝新廟落成、神明入火…

鏘鏘鏘!!今天(12/1)的吉貝很熱鬧,人與神明都出來了!在大街、在巷道、在海邊、在廟埕前,用煙火、鞭炮、音樂與汗水,慶祝新廟落成、神明入火(註1)。

凌晨四、五點,小法開始執行各種儀式;早上七點半,聚落內的廣播響起,鄉老用很濃厚的海腔台語提醒著,轎班、鑼鼓、看熱鬧的,通通到武聖殿廣場前集合,大家等著迎神上轎,前往島嶼西北方「大將廟」。

image001
(等待出巡的九頂轎子)

早在前一天,神明即已繞境全聚落,保佑全村平安;今日的出巡以外境為主,不走聚落內,而是沿著海邊走。灑下的陽光、海面上吹起的粼粼波光,襯著搖搖晃晃九頂轎子,讓傳統的神明繞境起了點點詩意,吹起的風、揚起的旗,啪啦啪啦的,劃出了他們的神氣。

image003

(沿著海走的神明繞境)

九頂轎子裡,最吸睛的,便是由國、高中生組成的大將爺抬轎班。轎子後面生出一條線,緊繫著一台推車,推車上放有音響與飲料,各種電音舞曲、流行音樂,散溢在空氣中,混著鞭炮與大聲公,熱血、沸騰。

image005
(連接轎子與推車的線,也需有人扛)

這頂轎子是聚落裡的幾位年輕人,向全村募款製作的,今年始開始啟用。為了「大將廟」入火儀式,這批年輕人一個月前就開始利用周末假日,邊聽舞曲,邊踩步伐練習。我常在邊上看著,心就飛了,覺得這群年輕小伙子真是帥氣,即使穿著夾腳拖、汗衫、抽著煙甚或嚼著檳榔,怎麼看都還是很有味道。果然,認真無敵!

image007
(年輕無敵)

不知不覺,我就一直跟著這頂轎子走,聽著那些我從沒聽過,卻覺得用在此刻適合的不得了的各種high歌,一直對著他們的鏡頭,竟引來一旁媽祖抬轎班大姊的提醒,「你也來幫我們拍拍照嘛!」是啊!我竟起了差別心,趕緊補拍幾張。

image009
(我們都用抬的,不用輪子推喔!)

隨後又看到了由小朋友組成的「虎爺伯神」轎班,孩子們抬著像學校課桌椅的「發聖公仔」(虎爺伯神轎)繞境。小朋友們都是自願參加的,每年農曆正月十三到十五號,小朋友會扛著「發聖公仔」到處跑,若到人家門口,住戶會送上一百金紙以示對虎爺敬意,扛轎孩子有時也會收到小紅包。吉貝的孩子,從小就潛移默化,接觸在地傳統儀式。

image011
(坐著虎爺的發聖公仔)

轎子陸續到了,正等著儀式開始、廟門打開、神明一一入廟。廟外,滿滿的吉貝居民;廟內,吉貝其他公廟的神明都被請入。為慶祝「大將爺」新厝落成,今晚,神明們要在「大將廟」裡祀宴、用餐;村民們則在武聖殿前廣場,席開92桌,全村一起吃飯、鬧熱。

image013
(全村居民幾乎都跑出來吃飯了)

在等著儀式的時間裡,視野不時望向一旁海邊,不論慶典多麼熱鬧、人聲如何嘈雜,大海總是安穩的在潮汐的步伐裡,流進、轉出;大自然有著自己的關懷與包容,在能承載的範圍裡,默默的守護。在等著儀式的時間裡,有人把吃完的東西隨手丟、抽盡的煙蒂扔一旁,就連剛喝完的空酒瓶,也被甩在一邊。

image015
(丟棄的垃圾與吐在咾咕丁上的檳榔汁)

再往遠一點看,「大將廟」正對著的那片海域,咾咕丁(珊瑚礁遺骸)堆積嚴重,珊瑚礁大量死亡,影響海流流向。

面對神明,我們總是虔敬;面對環境,又懷有一種什麼樣的心情?

但願,吉貝這份美景,能被更多人珍惜。

image017

註1: 入火:神祇進入新廟的一種儀式。

(閱讀「吉貝小道報」系列文章,請點選這裡)

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里的黑米祭

11月21日多納黑米祭,聽見多納部落羅善頭目,以調侃的口吻唸出,「中華民國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里黑米祭」正式開始。引來一陣笑聲。

5221382371_186105e56f_z


11月21日多納黑米祭,聽見多納部落羅善頭目,以調侃的口吻唸出,「中華民國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里黑米祭」正式開始。

引來一陣笑聲,遙遠的五都大選,忽然湧上這個寧靜的山頭。

選舉期間,山下宣傳車終日喧囂,爆音的嘶喊口號,像是滿街亂竄的電子花車,快斷氣的搶救聲裡,懷疑換個升格頭銜,這些民代、首長就會清新。

當初,在不升格縣長就拿蹺的新聞裡,還沒弄清合併升格的意義與制度,台灣一下迸出新四都,翻掉原初北中南東四中心,外加20個生活圈,講求區域平衡的國土規劃。突然之間,五個咬金湯匙的黃金城市,襲捲絕大資源,甚至南部有大高雄、大台南的雙核心,東部卻是依舊沒重心。

更諷刺是位於這些黃金都市的偏遠角落,會不會從此得救,或是進入到一個怪異的時空。

一切未定,先選再說,為了政治版圖,誰規劃過人民生活。

來到這個未來要稱為茂林區的原住民鄉,政權更替,不斷的行政區域更名,從多納鄉、茂林鄉、到茂林區,早已侵入模糊這個舊稱「下三社」的魯凱部落。更遑論,「下三社的」茂林、萬山、多納三個部落,在語言上和霧台、好茶等西魯凱群不同,部落耆老都還期待有所區分,成為新的一族。甚至,想成為台灣第一個原住民自治區(鄉)的心願,也在升格納入直轄市後,顯得有點困難。

一切都被掩埋,不做討論,五都要升天,在中央集權的今天,山下要怎麼幹,山頭只能跟隨。

未來將要稱為「多納里」的多納部落,八八水災受到重創,其實居民居住的村落,沒有任何災情,倒是村子下方的多納溫泉區,完全被土石流掩滿掉。

其實,有人私下高興著!一塊讓外人、族人為利益撕裂關係的處所,上天把它收了回去,溫泉生意不再分裂部落,想進入開發的財團也斷了念頭,於是部落必須從頭開始,真心的經營故鄉。

「黑米祭」或許在溫泉重新出現前,成為部落吸引遊客的重要祭典。

其實下三社魯凱部落,一樣有著七月的小米收穫祭,長期都是三個部落合辦。唯有得天獨厚的多納部落,天神相贈湖底帶來的保命黑米,感恩的多納部落,一直保有著謝神的黑米祭。

傳統的黑米祭典,部落其實不太記得完整,日本統治怕結社造反,威逼利誘禁止一陣子,換上國府統治,又拉出來添東補西的當山地歌舞,傳統的祭典成為老人家腦海的片斷,或者要看看中研院裡有否保留原始影像。

儀式傳統,已經不太重要了吧!上千年的奧林匹克運動會,200年前重新舉辦,冠軍月桂冠早換成實用金牌,到現今也不會有人穿上羅馬古鞋去衝百米。

精神在就好!奧會不是這麼說著。

多納黑米祭,其實很像一場大型的祭典表演秀,一些古老祭典的場景與元素,加上現今華麗服飾與器具,在頭目如導戲般的說戲控場,穿插風趣鬥嘴雙簧,整個部落共同演出一場歡喜祭典。

祭典有些失落,活動讓人肯定。

失落之所在,在於想像中祭典總該帶有跨越時空的迷魅,召喚著不可言喻的部落精神,但是一切是空,僅剩儀式的表象,重要不是內聚,而是如何外顯。

肯定之所在,卻是當儀式成表象,反過來以專心演好一場祭典的心態,嚴謹要求會場秩序,族人各有角色,在每個注重的細節裡,卻保留了祭典元素的年年傳承。不可否認,當祭典越像現代劇場之時,在媒體效應、觀眾互動中,讓更多部落青年願意演出、願意學習,然後在摸索中,重心找回古老的祭典精神。

也許,因應觀光的需求下,部落祭典越會走向如同「西湖印象」般的大型表演,離傳統越遠,卻在群湧的人潮中,先找到自我肯定與經濟發展的信心。

問題是,這道遠離傳統的力道,會創造一個新傳統,還是就此進入一個全然解離的時代,新自我只是因應時代潮流的漂流靈魂。

法農的後殖民思維,從「他人眼中的自己」,到「自己眼中的自己」、再到「全球化情境下的自己」,一道殖民、反殖民到再殖民的困索,緊縛著世間每個部落、國度,人人找尋出路。

巫師祈福,部落獻禮、勇士狩獵、婦女炊事,家族下聘,票選出來的黑米王子與公主,相贈黑米歡喜完婚,祭典中不忘加入感謝政府的插曲,黑米祭終於劃下完美END。

多納里的黑米祭,深山裡的部落,深受著外力的牽引,無論是行政管理的大高雄市,或是力推觀光的國家風景區,五都後的巨大變革,將會衝擊這個小小的部落。


五都拼到槍聲大響,在那個席次競逐的詭異氣氛下,誰想過偏遠山區裡改了名的多納里,未來如何前進,甚至天神賜與的救命黑米,都將敵不過政府預算編列的深情等待。

當部落換個名字,區長官派上任,取代頭目地位的現代村長,未來又變成里長伯,族人從村民又變里民,中華民國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里,會是讓人多困惑的名字!
擺盪!不只千年傳承的黑米,還有部落的自我定位。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

黑米與紅藜-多納部落發展可能性(3)

黑小米與紅藜農耕從開始下種,經半年時間才能收割食用,種植過程還需耗費許多人力和時間成本,不過別人能為什麼我們不能?

編按:本文為今年7月在多納社區舉辦的「黑米紅藜論壇」後,會後邀請作者進行多納部落發展未來性的探討,完整介紹多納社區的背景,以及未來發展黑米紅藜產業的可能性。因原文篇幅較長,切分成3篇文章刊登,本文為系列3-3,閱讀系列其他文章請見文後附錄。

六、營養豔麗的紅藜

(一)紅藜的文化

紅藜在多納部落是一種附屬農作物,平常不當主食,因為口感比一般小米差,而且黏度不強,多納部落把它當成副食品。多納部落對此作物族語名稱叫aegenge(紅藜),播種季節是每年的一、二月,也是小米播種季節,一塊田一起播種。

在生長期間漂亮的葉子隨著生長階段變化好幾次顏色,紅藍綠黃都有,其顏色豔麗動人。到成熟收成時整束是暗紅色,收成時間大多與小米一起收割,經晒乾之後就入倉或當種苗保存。

在風災或旱災沒有糧食時,可以當糧食食用,最主要拿來釀酒讓小米酒發酵,其製作的小米酒非常甜美,而且有營養,在多納部落生孩的婦女拿來當作補品飲 用。但是紅藜在多納部落不是單純煮熟來食用,因為其口感不比小米口味好,而且紅藜顆粒又小,取得的過程非常繁雜,所以族人並沒有特別大量生產此紅藜來食 用。不過其紅藜在部落碰到水災旱災沒有糧食時,族人就拿來當食物。

DSC_5329

(二)、富含營養的紅藜

過去少部份族人一直將紅藜來當主食食用,族人也不知道紅藜它的營養價值有多高。不過進些年來有學者專家研究紅藜發現營養價值很高其營養成份包含纖維、蛋白質、鎂、鋅等礦物質和必須安基酸及抗氧化物等。

(1)紅藜具有抗氧化能力提高人的免疫力,有消炎、改善便秘、降低膽固醇、改善糖尿病、預防心血管疾病、含有很高纖維,是養身健康食品。

(2)含有天然的皂素,對皮膚有清潔作用,也會自然消滅大腸桿菌,含有多種優質天然蛋白質,其蛋白質與牛肉營營養比率不相上下,纖維是燕麥的三倍。

(3) 紅藜含有兩種澱粉酶酵素,這酵素活性和耐熱度很高,紅藜的澱粉酶酵素是添加製作麵包的最佳元素之一,其製作出來的麵包非常篷鬆甜美可口,其發酵也極好。

(4)紅藜本身有安基酸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尤其是釀小米酒的最好的酵素也事是灣原住民族祖先遺留下來的最好釀小米酒的發酵材料。

(三)、目前紅藜市場推動情況

(1)目前紅藜在原住民地區有種植但是種植不多,目前也是在試驗中,市場行銷尚未普遍,因為其生產及收割比較繁雜而且其紅藜太小,在旱田一分地收成才二十斤,所以沒人願意去花時間及投資大量生產,目前紅藜市場已經有小包裝一斤四百元,也有製作茶包及餅乾等行銷。

(2)紅藜是原住民豐年祭等慶典的裝飾品,在營造活動時可以欣賞其葉子隨著季節變化。

(3)紅藜與黑小米在行銷時可以搭配來銷售,甚至將小米磨成粉一起兜售。製作小米酒時紅藜的粉是重要的原料,也一起銷售兩者不得缺一。

(4)整枝紅藜可以全部食用,但目前紅藜的葉子、幹、莖族人沒有食用,都把它丟棄。如果紅藜的幹、莖都能食用將來紅藜在市場會被看好。

DSC_5302
曬乾中的紅藜

七、結論

黑小米與紅藜農耕從開始下種,要經半年時間才能收割食用,種植過程還需耗費許多人力和時間成本,在現代科技快速進步的時代,要發展黑小米與紅藜實在 困難種種。不過別人能為什麼我們不能?這個過程裡頭,是不是大家要反省,我們是不是沒盡點心、沒努力,而使我們的產業一直停滯不前?

就以古坑(古坑咖啡-咖啡古坑)的農業文化創意就行銷得的很成功,台灣同樣的咖啡到處都有,為什麼能夠行銷得很順利,這件事可以證明多納的黑小米與紅藜也可以行銷。

黑小米與紅藜在多納部落以目前的環境條件是很難推動的,有很多困難的因素,例如黑小米與紅藜的市場不知道在哪裡;而黑小米與紅藜目前正在實質耕作的 居民都是老人家,而且人數一年不如一年,剩下沒幾個老人家耕作,年輕人為了生活必須離開故鄉去外地工作,要讓年輕人來從事無收穫的農耕有點困難。

目前比較可行的方法是結合茂林鄉公所的力量,由鄉公所提供黑小米與紅藜的材料,將願意提供一年土地的地主組成黑小米與紅藜班,結合勞委會和原民會八 八零工的專案人力十至十五位協助農耕,以原本的工資來解決生活問題,也讓這些年輕人與多納的老人家一起下田。其它解決的辦法都與可行性還很遙遠。

其它如研發繁殖黑小米與紅藜的種子,需要由高雄農改場及台東農改場協助;在行銷包裝由茂林鄉公所及輔導顧問團隊負責;在介紹專家學者、課程培力和部 份銷售由旗美社區大學協助支援;如果多納長老教會有資源,也可以與社區整合輔導社區居民,以上是目前多納未來面臨問題可以結合的資源。

多納的黑小米與紅藜的發展,只停留在如何讓居民重新回到傳統農耕,輔導居民傳統農耕技能,其要如何提高黑小米與紅藜產量?假使未來黑小米與紅藜順利成班,部落才要開始進入科技農耕學習。而多納的黑小米與紅藜的行銷,未來文化創意可否注入部落?

然而文化產業要許多資源及技術的協助,也許要時間的發展,實在是緩不濟急。所以最迫切的還是要改良小米的種苗,增加產量。因此希望在這一次論壇中能 提出可以執行種苗改良的方案,例如提出一般小米及黑小米與紅藜的改良時間表,規劃出二至五分地種植一般小米及黑小米與紅藜,選一兩種來試種或成立一般小米 及黑小米與紅藜班,作為這一次論壇中最好的成果與後續推動的基礎。

依現實面及需求經費,目前可能還沒有很多專家學者能夠協助部落,不過多納部落如果居民有共同想法凝聚心力,為了部落的發展,不管政黨、宗教、學校、 社團、年輕小孩、中壯年、老人家、尤其行政首長民意代表大家一起來,為多納部落的產業盡心盡力,多納的黑小米與紅藜再怎麼困難也會解決。

畢竟多納部落四面環山景色宜人,多樣性動植物,自然生態保持完整,有豐富的溫泉,又是原住民族魯凱族文化特色的地區,再加上黑小米「黑小米傳奇故事」,其獨特性及無法代替性是奠定多納部落未來產業發光發亮的基礎。(系列結束)

(作者為多納社區發展協會 顧問)

系列閱讀:

黑米與紅藜-多納部落發展可能性(1)

黑米與紅藜-多納部落發展可能性(2)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