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是招財貓

從小,這個人的背影總是挺拔,但當我漸漸趕上他的高度時,才發現他的背也漸漸駝了,但他還是在蒜田裡彎腰,這些身影之於這個社會,除了落後、高勞力、低所得之外,還有其他的聯想嗎?
時序入冬,又到了蔬菜盛產的季節,飽受颱風打擊的農夫們終於可以開始享收豐收的樂趣,但是,因為使用農藥的蔬菜也大量釋出,價格低廉,希望大家多多多支持有機農民,繼續無毒的栽培。
伊莉莎白建議採用社區支持型農業,或是「參與式認證」,即透過當地居民的親手參與農作,取得信任,對於根本的水源汙染問題,有待結構性調整,去解決農業和工業之間的歷史之債。
雖然行政院沒有給農民具體承諾,但農民們會踏著穩定的步伐,繼續推動修法工作。另方面,已屆成熟的凱稻即將在11/14於美濃收割,這是南北農民大串連的新一波社會行動。
梅樹、無患子、橄欖、土芒果等大樹都不能算是造林樹種,但是無患子樹根系抓地緊,長在植土不多的陡坡懸崖邊,是隨處可見的原生樹種,只因會有人來收購無患子,就說這樣不能算造林,要求砍除長草,這樣有利水土?
農民有時會有迷思,認為施有機氮肥就不會有硝酸鹽過量的問題是不正確的。要讓硝酸鹽含量降低除了少施氮肥之外,陽光是很重要的因素。消費者也要有正確的知識,不要買菜都要挑看起來鮮嫩欲滴的早上現摘蔬菜…
今年帝王柑第一次供應給主婦聯盟,時間比較早,多半在網路上訂帝王柑的朋友,都想吃比較黃熟的,但主婦這邊覺得清爽的滋味也不錯,所以就比較早出貨……
最近開始出帝王柑,阿伯沒下雨的時候忙著採果,那天稍微下了一點雨不適合採收,就去砍牧草,還有收割我們在學堂樹林那邊種的田菁,準備做第二次堆肥,
后里,以農耕維生的鄉鎮。台灣的百合花,有1/3來自這裡;被政府視為破敗而需要開發的后里鄉,光靠花卉產業,年產值超過30億。但因中科進駐,水源遭挪用,花卉之鄉恐將消失。
六月初終於剪完第一次楊桃的枝條,讓楊桃樹下土地見到斑駁的陽光,剪枝這件事,就像面對孩子滿頭茂密長髮的父母,看了孩子清爽的頭髮就覺得很舒坦,但其實孩子是否喜歡如此就不一定了。
剛開始我常常揣摩攝影的鏡位、拍攝的觀點,我常常思索「這群小布爾喬亞,能改變台灣的農業?還是造就小農明星?小農農業?」抬起頭,一根稗草就在不遠處偷笑跟我招手:你這個頭重腳輕的傢伙…
政府對竹南大埔徵地案所提的「以地換地」替代方案,竟只是以土地面積的數字來操作,完全沒有考量這些地對農民的生活與生計來說是否具有「相同價值」,這樣粗糙的替代方案,再次顯示了政府短線操作的心態。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