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停止的學習之路~作家蘇菲亞.劉專訪側寫

蘇菲亞.劉曾說她對南瀛風情文化都深深吸引著她,歷經十七個年頭不斷編織著屬於南瀛的人文、藝術及風俗,她說:「自己像珠蚌經過苦瓅,才能淚出粉嫩的珍珠,在天地之間散發七彩的光澤」。為了讓更多人能…

九月二日晚上,作家蘇菲亞.劉接受新營社區大學公民記者專訪,讓這群學習中的公民記者有了見習的機會。她也是公民記者的學員之一。

P1080665
蘇菲雅.劉

蘇菲亞.劉20年前移居澳洲,當時為了小孩教育著想,而必須與先生相隔兩地,她開始藉著記錄旅居異鄉的心情及思鄉之情,沒想到意外發現移居海外的台灣婦女竟都跟她有同樣的心情,藉由抒發自己思鄉情誼及對生活的感動,走上寫作這條路,她說:「我就這樣一直寫下去,無法停止。」

見習記者融入專訪情境中,拋出一個接一個的問題,而且慢慢能夠掌握氣氛與展現專業水平。感性的蘇菲亞.劉在扮演主持記者的陳玉釧引導下,不時道出移民生活的真實心境及掏腰包辦雜誌的初衷,讓記者群體驗一場採訪實境,獲益良多。

蘇菲亞.劉不但辦雜誌、出書也出版繪本,台南縣文化局前葉佳雄局長曾開玩笑的說:『我們文化局的南瀛文學獎,被蘇菲亞抱走好多大獎』,蘇菲亞.劉被問到究竟是喜歡寫作或是繪本,她笑一笑說:「覺得繪本創作比較容易打動人心;一般寫作可以分享彼此。」

她對於本土文化的推動不遺餘力,尤其目前她正著手出版「水牛迎親」中英對照之圖畫書繪本,記錄家鄉的人文、習俗文化讓孩子們經由圖片去認識特別是縣內各風景區,期許自己能以多元角度刻畫出故鄉的人情味,能讓更多人對在地文化能有深入的體認。

P1080707
新營社大公民記者訪問蘇菲雅.劉作為採訪實習。

蘇菲亞.劉曾說她對南瀛風情文化都深深吸引著她,歷經十七個年頭不斷編織著屬於南瀛的人文、藝術及風俗,她說:「自己像珠蚌經過苦瓅,才能淚出粉嫩的珍珠,在天地之間散發七彩的光澤。」,為了讓更多人能驚艷南瀛的美麗,目前還經營部落格,分享南瀛的在地文化,期待有更多網友一起體驗南瀛之美,今年並獲選由台南縣文化局所頒的南瀛文學獎部落格獎。

實習公民記者提問中,蘇菲亞.劉表情中流露出感恩,言談說到:「她能有這樣的成就,最要感謝先生的支持,尤其是當她想辦雜誌及出書時,先生總不吝惜伸出援手,除了精神上支持,還有金錢贊助能讓她出書分享,讓更多人分享她的創作」。

此次專訪能讓實習公民記者深深體認蘇菲亞.劉深耕在地文化的用心及執著南瀛文化,未來在新營社大即將成立社區報,也能秉持關懷社區,報導溫馨有趣的人事物,為自己的生涯留下紀錄點滴。

(作者為台南縣新營社大公民新聞寫作班)

紅色牧人的綠色旅程-放寬美國牛肉,真的安全嗎?

《紅色牧人的綠色旅程》原著於1998年出版,作者霍華.李曼在美國經營牛隻畜牧業長達二十年,熟知整個畜牧及肉品產業不為人知的內幕;就在他事業巔峰之際,突然面臨可能半身不遂的健康危機,使他有了對生命深省的機會。他鍥而不捨的追查狂牛症與人類健康的密切關聯…

 美國畜牧業者的自白書《紅色牧人的綠色旅程》--放寬美國牛肉進口,真的安全嗎?

美國人都不敢吃牛肉,我們真的要放寬進口嗎?

最近,政府宣布美國牛肉大舉解禁,美國牛肉即將大舉侵台,除帶骨牛肉外,連內臟、牛絞肉也都棄守,導致人心惶惶,國內庫賈氏症權威陳順勝,憂心並痛心地表示,台灣目前並未有新型庫賈氏症(人類狂牛症)及牛海綿樣腦症(狂牛症)風險評估專家,如果將來有人感染上狂牛症,病理診斷還須送到美國、英國,台灣並無診斷能力,一切都只能聽美國的……

《紅色牧人的綠色旅程》(Mad Cowboy),恰好與近日政府考慮恢復開放美國牛肉進口議題有所關聯,以下是本書的書介,以及書中有關狂牛症的問題整理。

《紅色牧人的綠色旅程》原著於1998年出版,作者霍華.李曼在美國經營牛隻畜牧業長達二十年,熟知整個畜牧及肉品產業不為人知的內幕;就在他事業巔峰之際,突然面臨可能半身不遂的健康危機,使他有了對生命深省的機會。

他鍥而不捨的追查狂牛症與人類健康的密切關聯,發現了許多令人震驚的真相,並親身感受英國及美國政府處理狂牛症的鴕鳥心態,他更預言美國也將難逃狂牛症的侵襲;果然就在2003年,美國爆發了人類狂牛症──新型庫賈氏症(Variant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簡稱vCJD)。

他後來成為推動美國通過「美國有機食品生產條例」的重要人士。

因為這本書,我們有機會了解更多狂牛症與庫賈氏症的相關資訊,也深信這對國人健康絕對相當重要。在此節錄本書中部分的重要觀點,或許可以讓大家對這項議題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1. 開放美國牛肉進口真的安全嗎?

「狂牛症不僅能『跨物種』傳染,還能在人體內創造出新的變種病菌,引發足以破壞腦部並致人死命的新型庫賈氏症。」

「世界衛生組織也同意狂牛症和庫賈氏症之間有所關聯的論點,他們推論這種新型庫賈氏症變種的發生,最好的解釋就是食用了由狂牛患畜製成的牛肉食品。」

「患畜的肌肉組織確實能讓他種動物發病,這真是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發現,因為所有人都忘了,所謂的肌肉組織,在經過適度切片與包裝後,就是我們所吃的肉。」

美國雖然在2003年聖?節期間才被確定為疫區,但是早在1998年時,這位身為美國畜牧業者的作者就已經提出警告:「美國目前還未有任何確認的狂牛症病例,但是每年都會有數十萬頭牛死於一種神秘的疾病——唐納牛隻症候群,這些牛都和馬西作實驗的小牛一樣,前一天看起來還好好的,第二天卻突然倒地死亡。」

「這些牛大都被磨成粉末,然後再餵給其他的牛。這其中只要有一隻是狂牛症患畜,就可能傳染給數以千計的其他牛隻。」

「如果政府能夠針對大量的唐納牛腦部切片進行檢測的話,將能更確實的估量我們的風險程度。不幸的是,我們的政府就像英國一樣,看起來並不急著揭開這個事實。」

2.有人認為吃到狂牛病畜而得到「人類狂牛症」(vCJD)的機率非常低,大約是百萬分之一以下,所以不必擔心?

「近幾年美國庫賈氏症病例的數量尚未增加到引起關注的程度,但是由於庫賈氏症和阿茲海默症的症狀很相像,因此很可能有許多庫賈氏症患者,隱藏在近來明顯增加的阿茲海默症裡頭。

庫賈氏症經常會和其他形式的痴呆症混淆,匹茲堡『退伍軍人管理局醫學中心』的醫師,曾對五十四名死於痴呆的病人進行解剖檢驗,結果發現其中有三人實際上是死於庫賈氏症」

3.如果牛肉真是庫賈症的罪魁禍首,那麼英國有那麼多人吃牛肉,為什麼沒有每年都爆發出大規模死亡?

「庫賈氏症在人類身上的潛伏期大約是十到三十年,因此在一九九○前半年發病的庫賈氏症患者,很可能是因為吃了八○年代早期或中期的受感染牛肉,當時狂牛症甚至還未被檢測診斷出來。……只要是吃牛肉;可能還包括食用牛奶和乳製品的人都是危險群。」

英國微生物學家理查•拉席(Richard Lasey)更披露:「……大約二○一五年開始,英國每年都會有二十萬人死於這種疾病。」

4.狂牛症在全球的關注、防堵下,病例數已年年下降?

「一九八九年,另一個政府委員會公布了第二份意見稍稍不同的報告,提出兩個更半調子的危機處理方法;一是禁止某些特定的牛隻內臟成為人類的食物,包括腦、脊椎、脾臟、胸腺、腸子和扁桃腺,沒有任何科學證據指出只有這些特定內臟會對人類造成危險,它們只是經濟價值最小罷了。另一個建議是,在未來二十年裡嚴密監控死於庫賈氏症的人數。

換句話說,政府正在打的算盤是,要確定問題嚴重程度的最好方式,就是等著看會死多少人!要知道問題到底有多嚴重,更有建設性的方法當然是解剖牛隻驗屍並檢測其腦部,拉席一再提出這個建議都被英國政府拒絕,毫無疑問的,這是因為他們害怕可能出現的答案。」

「至於其他的重要措施,就只有對依法通報狂牛病例的農人,提供該牲口市價的百分之五十金額做為補償。對於這項措施背後的歪曲邏輯,拉席(他讓英國政府在整個狂牛危機中都感到芒刺在背)作了如下解釋:

為什麼補償金只有屠體市價的一半?我想我知道答案。因為如果支付全額,農人們就會踴躍通報病例,這樣將會讓確認的病例數量大為增加,突顯出問題的嚴重性,引起民眾恐慌,而且,也會花掉政府更多錢。」

「一九九四年四月,政府把對狂牛病畜的補償金降低為百分之二十,這當然是希望能減少狂牛病例的通報數目。」

5.有人說他曾親自走訪美加地區的疾病管理、肉畜等管理系統,因此不擔心會危害健康?

「美國人從小的教養讓他們相信有人會為他們的食物安全把關,令人恐慌的真相是,負責確保我們食物品質的是美國農業局及食品藥物管理局的責任,這些官僚體系不但效率低落,而且其行事一向被認為不像公僕,反而更像是肉品及乳品工業雇用的員工。」

6.官員自己跟親人都是消費者,理應不會以政治考量為前提?

「英國農業部長約翰•古墨在一場公關活動上,極力想要在電視上餵他那四歲大的女兒吃一個漢堡,以證明這項食品的安全性,但是她連一口都不願意碰,真是給足了面子!」

7.牛肉是美國人動物性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他們勢必不敢輕忽 其安全考量!

「有時我用來給牛接種的藥物,後來卻被認定對人類健康有重大危害而禁用,不過政府似乎永遠都願意和農畜事業全力配合,他們通常都會先確定藥品公司所列的問題藥物存貨都已賣光後,才讓禁令生效。而這些禁藥只要落入農人手中,他們就一定要用到一滴不留才干休。」

「如果你在牲口飼料中添加某種禁藥,那麼你必須面對的可能後果是,政府將會在二萬五千多份屠體中抽樣細查其中一份,而且不會針對所有的禁用物質來作檢查,只檢測極少數幾種禁藥成份。就算他們真的查到了某些禁藥殘留,而且也追蹤到生產這份屠體的農場,那會怎麼樣呢?

違法農場主人最可能的得到的處罰,就是一封措辭嚴厲的警告信函。我從來沒看過有哪個農場主人,因為違犯了哪一條保護我們肉品安全的法規而大傷腦筋,因為簡單來說,所有的程序都不過是做做樣子罷了!」

8.若美國的風險管理的措施已符合國際規範與科學證據,而向我國請求輸入,我們是否就應予以開放?

作者曾經在美國農業部的資料室中找到了一份疑似狂牛症的病例,但是當他申請備份這份文件時,這份資料卻不翼而飛了。

1986 英國出現首宗狂牛症,至少造成16萬5千頭牛死亡。

1993 英國狂牛症達到巔峰。

1996 英國、波蘭開始出現由狂牛症病毒引起的人類疾病──新型庫賈氏症,病患大多在發病後一年內死亡。

2000 丹麥、德國、法國、西班牙陸續傳出疫情……歐洲幾乎淪陷在狂牛症中。

2001 日本證實亞洲出現第一起狂牛症病例。

2002 法國証實首宗非牛動物(山羊)感染狂牛症病例。

2003 英國病牛增加為18萬3616頭。

2004 美國聖誕假期爆發首宗新型庫賈氏症,人人聞肉色變,台灣政府下令禁止美國牛肉進口。

2005 美國一位婦人死於新型庫賈氏症,10年前她曾在英國吃過感染狂牛症的牛肉。(摘自東森新聞2004/11/22,記者洪浚益╱編譯)

2005 日本首宗新型庫賈氏症患者死亡,這名患者曾於一九八九年在英國短暫停留一個月時間,在2001年年底發病前並無異狀,據研判他很可能是在英國短暫停留期間食用了遭狂牛症感染的病牛肉製品而染病。(摘自自由時報94年2月5日,編譯俞智敏╱綜合東京四日外電報導)

2005/3 摩洛哥一位新型庫賈氏症病患死亡,全球病例累計約167人。

2005/6 美國證實發生第二起狂牛症。

2006/3 美國牛肉證實第三起狂牛症例。

2006/11/13 日本發現第30宗瘋牛病個案,於北海道千歲市一頭乳牛,有可能因為進食含反芻動物的肉骨粉生產的飼料而受感染。

2006/11/16 荷蘭衛生與環境部的發言人指一名男孩在兩星期前感染新型庫賈氏症(vCJD)死亡,成為該國第二宗感染瘋牛症死者。

2007/12/19 加拿大當局証實境內出現新狂牛症病例,染病的是亞伯達省的一頭13歲肉牛。這是自2003年加拿大首度發現牛隻感染狂牛症以來的第11起病例。(摘自法新社)

2008/8 西班牙衛生部表示,該國一名六十多歲婦女2008年8月因感染人類型狂牛症而喪生,而她兒子更是在2月便死於同一疾病,這可能是同一家庭內,兩名成員都死於人類型狂牛症的全球首例。(消基會整理的資訊)

2009/1 西班牙政府晚間證實境內第五起致命狂牛病病例,一名婦女2009年1月在北部城市桑坦德(Santander)病故。(消基會整理的資訊)

2009/5/15 加拿大今天表示,在亞伯達省(Alberta)一座農場,發現該國第16起動物狂牛症案例(中央社渥太法新電)

2009/10/23 義大利衛生部今天通報一起新型庫賈氏病疑似案例,也就是人類狂牛病。(中央社羅馬23日路透電)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希望這份來自美國畜牧業者的自白書(節錄自《紅色牧人的綠色旅程》(Mad Cowboy)),能夠讓各界對於是否「恢復美國牛肉」能更加深思熟慮,讓國人的生命健康有最好的保障。

我從對岸來-大陸學生寶島初體驗

當你逐漸聽到五湖四海的口音,看到那些名字中奇怪的漢字,而周圍的同學亦開始小聲談論這群對岸的年輕人時,來自大陸各個省份的交換生已經在雲林科技大學悄然度過了一個月。他們來臺后看到了什麽…

他們從小聽著紫禁城的故事長大,他們的城市點綴著小橋流水人家,

他們說大漠孤煙的景致盡在新疆,

他們還帶著北國林海雪原的豪爽,

她們偶爾也會回望秦皇漢武的故鄉……

當你逐漸聽到五湖四海的口音,看到那些名字中奇怪的漢字,而周圍的同學亦開始小聲談論這群對岸的年輕人時,來自大陸各個省份的交換生已經在雲林科技大學悄然度過了一個月。他們來臺后看到了什麽、聽到了什麽、又改變了什麽?帶著這些疑問,筆者帶你走進大陸學生的台灣生活。

氣候殺很大 融入零障礙

由於台灣地處熱帶,氣候潮濕炎熱,這對南下的大陸學生造成極大困擾。北京的郭同學回憶,剛到斗六的那段時間,他幾乎整夜都無法入眠,輾轉反側醒來后又常常滿身大汗。「北京四季分明,氣候比較乾燥,剛到台灣的時候我確實不太適應。」他如此作答。而其他同學對強烈的紫外線也是心有餘悸,有些人甚至出現皮膚問題。

好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他們迅速融入了台灣的生活。「大家溝通都沒有障礙,老師同學也很客氣友善。」這是陸生的普遍觀感。若要說不同,飲食方面,台灣傾向於甜食和油炸食品。對喜歡吃辣的陸生而言,就得入鄉隨俗,改變自己的口味了。

他們表示,這裡的物價水準比大陸高上2-4倍,手機費用也貴上4-5倍。「不過台灣的衣服、化妝品真是便宜,回去一定要給朋友家人多帶一些。」女生們都興奮異常。看來有些東西是台灣貴,有些東西反而是大陸貴。

981029-yunlin-age0043-360.jpg
雲林科技大學大陸交換生們正體驗台灣美食

每天喝杯奶茶,閒來點份宵夜,郵局銀行便利商店又近在眼前,他們踩著腳踏車,和所有人一樣,盡情享受著大學生活。

課堂面面觀 兩岸大不同

兩岸學生的課堂表現最能體現雙方教育的差別。

安徽的張同學認為,台灣同學上下課的情形截然不同:上課很安靜,不愛發言,但下課后卻很HIGH很瘋狂。

工程學院的王同學表示,台灣學校喜歡用英語教材,考試也是英文的,這對用慣中文翻譯教材的自己來說有很大挑戰。老師的教育方式也不一樣,大陸較嚴格,教師很嚴肅,上課時不會出現學生吃東西或聊天的情形;台灣課堂紀律不是很嚴格,但老師活潑輕鬆的授課風格也很有意思。

「大家整天都忙於小組討論,每晚看書也必須熬到凌晨三四點,不過我覺得老師實務經驗豐富,對我存在的問題能及時指出,同學之間也會因為不同的知識背景而激發出智慧火花,這樣雖然疲勞,但很值得。」管理學院的姬同學感慨道。

遊遍北中南 期待新發現

如果你認為大陸學生是只會讀書的書呆子可就大錯特錯了!

因海角七號而聲名大噪的墾丁、保留著最地道美食文化及古城遺址的台南、充滿藝術風情的商業都市台中,還有第一大城市台北,均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來這裡讀書是一回事,四處走走看看,體驗一下不同的文化和風光,也是題中之義。」幾乎每個大陸學生都會在固定的生活開銷外再規劃一部分旅遊的費用。「我還想去新竹、嘉義、彰化、台東、花蓮,有時間的話最好能來一次機車環島游。」其中一個學生說道。

clip_image002
雲林科技大學第一批大陸交換生於校園合影

他們作為雲林科技大學第一批大陸交換生,雖然只在台灣停留短短的一個學期,然而他們卻希望能儘量充分地利用這段寶貴的時光,來用心感受這片土地上的一切美好。

(作者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首批大陸交換學生)

年輕人就是部落的明天─排灣族Sakinu Yalonglong專訪

傳統的文化不是落伍的,sakinu說。如果部落碰到困難時,能夠找出救自己的方式,例如串連其他排灣部落,各派出五位青年,接受部落聯盟的特種訓練,就是一個可以處理危機的部落聯盟小組,如果還有下一次風災…

前言:

這次因莫拉克受災的區域,多數是原住民部落,其中又以排灣族受創的部落數最多,台東除少數魯凱之外,大部分災區都是排灣族的領地,而屏東三大災區當中,其中好幾個鄉也都是排灣族人的居住地。

也因排灣部落受創甚深,有許多雖受災,但非重災區的排灣族人皆出手相助,如同樣在東部的 Lalauran部落(拉勞蘭部落,肥沃之地的意思),的青年會,災後迅速的組織協助救災,包含後續的部落重建。

以下為拉勞蘭部落領導人之一的同時也是「獵人學校」的發起人Sakinu Yalonglong(亞榮隆˙撒可努)與訪問者之間的對話,請他分享這次排灣族的年青人如何參與救災,以及協助部落文化傳承。

981024-sakinu-400.jpg
圖片摘自獵人學校~Hunter school,圖中央為Sakinu Yalonglong

image003

採訪緣起:

9/25下午,為了瞭解青年在部落發展、及救災中的力量,記者與慈濟大學公共衛生所擔任助理教授的高靜懿來到台東縣太麻里鄉的香蘭部落(又名拉勞蘭部落,為排灣族語-Lalauran,肥沃之地的意思),與部落領導人之一的Sakinu進行對話,而會選擇拉勞蘭部落,是因為它在整個東排灣的社群裡算是凝聚力、行動力最強的部落。

救災中的行動力量

在八八水災後的第二天,青年會即成立自救會,就像作戰指揮似的,在斷水斷電斷路的情況下,架設電視牆,讓民眾可接收最新資訊,成立供電中心,讓手機充電,成立中央廚房、全村共用糧食,高中以下的青少年,負責村內的修繕,大專以上的青年,負責當對外的志工,幫助許多災區的同胞重建家園,除了自救,甚至擔起幫助同胞的責任。

面對災情,村里的人會想:「祖先把我的房子財物都帶走了,卻把我留了下來,我就不要再傷心了,既然祖先把我留了下來,我就好好想著怎麼活下去。」部落的人樂觀的個性,讓他們在重建上發揮了積極的行動力。

讓Sakinu更為驕傲的是,在風災期間,道路阻斷與外界隔絕、全村的米快吃完、長輩們猶豫不決時,青年們卻自告奮勇出資出力,徒步十餘公里,走到金崙買米,屯糧以備不時之需,多出來的米,還可以分給村里的獨居老人。而最近,青年會們又北上到台北為台東的災民募款、募家具。Sakinu說:「年輕人就是部落的明天!

image005

部落凝聚力的起源

由於高老師的研究計劃可能會有國科會的支持,她向Sakinu提出,若Sakinu有任何部落的教育課程或是活動都可以提出,由高老師向國科會申請經費來支持其運作,也期待拉勞蘭青年會的運作發展可作為其他部落發展的借鏡。

高老師提問:

「你之前在籌劃的教導傳統文化的獵人學校,現在進行得怎麼樣了?」(獵人學校為Sakinu為了用獵人的方式傳承傳統文化的學校,請點選這裡閱讀)

Sakinu說資金與土地還是一大問題,但他覺得要先有廟,不如先有和尚,十七年前,部落的青年出事率很高,常常車禍、喝酒、打架、鬧事,在令人沮喪的處境下,許多人藉著依靠基督教會得到心靈上的安慰,當時信仰的狀態也顯得特別的狂熱…。

當時二十一歲,任職警察的Sakinu不忍心看下去,即著手教育、凝聚部落青年,希望創造新文化,找回傳統價值、個人尊嚴與部落的集體互助力量,儘管遇到許多的阻礙,例如家長的排斥,家長認為小孩應該好好讀書或去賺錢,甚至懷疑Sakinu是在利用小孩子,但Sakinu還是堅信的走下去,十七年下來,而有了今日的面貌。

Sakinu的磨練

Sakinu不只是磨練部落中的男人,女孩子看到男生們有一個凝聚力強的聚會所,而且還標明女賓止步,便不甘示弱的說:「哥(Sakinu)!為什麼只有他們男生有,我們也要接受訓練!」,為此Sakinu也開了一系列的訓練課程,被女孩子們戲稱「女忍者課程」,因為這樣的訓練並不簡單,Sakinu特別強調身體的經驗與身體的記憶,那是老祖先自古以來生活的方式,一系列的課程包括:

—冷的記憶:

在十二月的第二個寒流,去山上經驗寒冷,學會不用現代衣物的保暖方法。「睡眠時,獵人的睡姿、不能穿太多,穿太暖反而會因為不發抖而死、用火取暖的方式、喝酒、喝熱水、喝辣椒水、甚至日夜顛倒的睡眠,白天暖活時睡,夜間再打獵,都是在山上狩獵的保命方法!」

—夜間辨識:學會在夜晚接近無光的山林中辨識方位及地理位置。

— 學會植物的辨識與使用。

—潛水。

—繩索訓練。

—我要活著回來:每個人發放五十元到一百元不等,將青少年們流放在墾丁,要他們自己想辦法回台東。

—每年會從台東浸水營古道走路到屏東。

種種的課程都強調身體的經驗,就連走路的方法,都是個學問「那無關乎體重與肌肉強健度,而是如何調整體態,降低身體負擔、壓低聲音,不讓獵物發現。」

Sakinu說,「用身體去經驗祖先曾走過的路、祖先過的生活,想像祖先看到壯麗的山景的心情是怎麼樣!

image007
浸水營古道(引用圖片,來源請點選這裡)

就算下一次的風災,我們也準備好了!

現代的人,太強調知識、文字與頭腦,變的頭重腳輕,而忽略的親身的經驗,使得真的面對災難時,無能為力,只能依賴別人的救援

「比起那些回部落的大學生,搞不好那些刺龍刺鳳的青年還比較好用呢!」Sakinu笑著說,

傳統的文化不是落伍的「是不是部落能在每一次碰到困難,不要只想著跟別人要錢、要物資,而是怎麼救自己!」、「我們拉勞蘭復原的相當快速,還有能力去幫助其他的同胞,就算是馬上有下一次的風災,我們也已經準備好了!」這就是一個相對成功的青年會的力量。

Sakinu目前思考的,是部落的文化要如何傳承延續下去,因為老人家正在陸續的凋零,也思考平常青年會還可以做些甚麼訓練,以增加部落凝聚力與因應下一次的災害。

除此之外,他也想在年底串連屏東的各個部落,舉辦一個部落論壇,討論如何互助、連結,不只是在文化上的交流,在遇到困難、災情時也能互相合作,「譬如幾個聯盟部落,各派出五位青年,共同接受部落聯盟的特種訓練,就是一個可以處理危機的部落聯盟小組!

青年會也計畫明年三月,部落青年一兩百人,可以走一兩百公里的浸水營古道去屏東,到各個災區部落送豬慰問,一路高歌,「殺豬分享在我們原住民有驅惡以及遺忘傷痛、重新面對現在的功用!

Sakinu再次強調「年輕人就是部落的明天!

(本文與「莫拉克獨立新聞網」同步刊登)

貧窮的溫度裡,踏實漂流 之2

這種居遊經驗供予年輕的生命更廣大的學習場域,一種奇異的想像湧上來──它是一所無界限的學校,一種隱形的旅行教育,課程沒有一定的名稱,沒有必修也沒有選修,只要去實踐,一定能得到一些什麼。碩結束旅程要回家了…

前情提要:

近兩年前,碩因前一份紀錄後山的電視台工作,他探訪了半個花蓮。結束工作以後,他一個人騎車到東岸,單純地想要到花蓮大港口部落裡找間房子住上一段時間,卻在花蓮七星潭的雜貨店門前,看到一張租屋單子,沿193縣道穿越墓仔埔,右拐進北埔一條窄細的小巷裡,一間平房荒蕪地佇立在那裡等待….(閱讀「貧窮的溫度裡,踏實漂流(1)」請點選這裡)。

小孩與小海倉

隔年一月,碩接了一個港口部落的案子,到最初那個想去的地方任職專案助理,然則距離太遠也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在那裡待了幾個月後,夏天即將來臨,女友小綠也因緣際會到花蓮工作,碩搬回「193的4又2分之1」,專心為夏天的來臨作準備。

他再度回到身體勞動的狀態,重新整理一間破敗的倉庫,連鄰居的小孩也好奇地跑來一起玩,攪拌泥水,把臉和手都弄得髒髒的,卻笑得很開心。鋪上木製地板、鋸漂流木做床,貼上窗條與紗窗,窗外能見海。多出來的這個房間,他們叫它「小海倉」。

132.jpg

建小海倉

文二:鄰居小孩一起來 (2)

鄰居小孩一起來

文二:架黑網 (3)

架黑網

暑假還沒到來,「193的4又2分之1」的客人卻愈來愈多,人們喜歡在那裡體驗,另一種簡單樸素的日子。不少人樂於在天未亮就爬起看太平洋的日出,或者看漁場的漁工推船,然後去買魚,回家吃魚。

碩在家裡接應客人,小綠則在花蓮的有機農業小店「大王菜鋪子」工作。碩有時會同小綠一起去「大王菜鋪子」幫忙,包裝產品或者種田,人與土地的連結從那裡開始,種進心裡。

等待飛魚

這個春天,他們開始等待飛魚。找尋所有的線索,因為想實現在地生活的可能:遊客、七星潭、飛魚、漂流木、漁場、樹林間的月桃……他們覺得在這裡燻製飛魚可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因為天時、地利、人和。

耳濡目染,碩憶起港口部落裡煙燻飛魚的方法,到隔壁的漁場買新鮮飛魚,處理過後進行燻製,然後到七星潭擺攤賣魚,連鄰近的阿美族阿姨都跑過來關心。他們愈來愈熟悉漁場,和漁場一起進行看天吃飯的日子。

之於漁獲量與天氣,之於環境與人,碩與小綠共同自製煙燻的飛魚乾,研究更久的保存方法與做真空包裝,醃製飛魚的工作加上背包旅舍,令兩人都十分忙碌,燻飛魚需長時間的等候,一不小心有什麼疏失,都可能讓魚乾失去美味。飛魚於是成了來往的旅人最常聊的話題。

碩也曾發起以工換宿活動,提供機會讓客人到七星潭擺攤幫忙賣飛魚,如此便可得免費一宿。曾有個愛畫畫的女生來換宿,她到七星潭賣飛魚,也賣自己手做的旅行小繪本。到「193的4又2分之1」後,她想再多畫一些什麼,卻什麼也沒畫。她說:「那裡有太多東西可以畫了,我根本來不及畫……」只能,在那邊靜靜地感受著,然後把它記起來。

文二:蓋飛魚灶(4)

蓋飛魚灶

文二:曬飛魚乾 (5)

曬飛魚乾

樸實生活並不容易,而今夏天即將結束,「193的4又2分之1」過了一個忙碌充實的暑假,碩卻覺得自己的旅行與生活的實驗,將近尾聲,他決定回家,在雲嘉平原上阿公留下的田裡種自然的田。

流浪是為了回家

「的確是繞了一圈,從新竹山區部落重建、馬祖當兵、花蓮海邊老榮民的房子,我總是去別人的家鄉,希望看見什麼,學到什麼,然後做什麼事情。」

「雖然現在住在這裡,我還是覺得自己在旅行。」碩當時這麼說。

而今「193的4又2分之1」將由朋友接手過冬,繼續眾多不一樣的旅行故事。碩即將結束他長達一年半的異地漂流,開始日復一日的農作生活。

他非常年輕,也很平凡,依照自己的信念,嘗試過許多謀生存的方法。涵蓋人與人、人與環境、機會與命運,旅行的最後是慢慢生活,小地方的長長日子。

他在人與人的交集裡看見人們所來處的影子,來自台灣各個縣市或是更遠如香港新加坡印尼,然後一起雕刻他們所認識的花蓮,在眾多來往的客人間閒聊,更多時候,學習和自己相處、和土地對話,於是有那些和土地鄉親的日子。

文二:處理魚 (6)

處理魚

這種居遊經驗供予年輕的生命更廣大的學習場域,一種奇異的想像湧上來──它是一所無界限的學校,一種隱形的旅行教育,課程沒有一定的名稱,沒有必修也沒有選修,只要去實踐,一定能得到一些什麼。

例如租屋與改造居所、例如開麵包車、例如在漁場工作、例如煙燻飛魚……這得到的什麼無法頒發畢業證書或令人有穩定優渥的收入,但由於對自己誠實,簡單生活裡所得到的,卻是所有人都正在追尋而遲遲未能找到的,踏實自在。

碩結束旅程要回家了,那個對土地承諾的夢想的芽才正要探出頭,未來是一場大冒險,更實際也更需要勇敢,在回家之後。

193的4又2分之1 http://coastline193.blogspot.com/

緩急之間─外來資源與地方經濟

路通了以後,物流順暢了,地方上商店的貨源供應已經穩定,農產、食品、餐飲業等也慢慢恢復營運,地方上若有需求,可由地方供應。善心人士的愛心,可以考慮在地原來的產業結構,在地購買,協助災區店家恢復原來的收入…

編按:

清華工作隊於莫拉克災後至六龜進行駐點協助,後於中秋節前夕再度南下探訪災區的朋友。本文記錄日期原為中秋節前,現在雖已過了時效,但是文中提及問題,仍然值得大家關切,刊載於此,與大家分享。

981021-zhuqioudsc_05-400.jpg
清華工作隊成員合影於六龜。

中秋節前夕,我們再訪六龜,先拜訪了社大學員幸玉。

幸玉和先生都是六龜在地人,和上一代一樣在地方上經營簡單的小生意,她和丈夫開早餐與糕餅店,爸媽則做零售小超商。糕餅生意沒有店面,平日接一些公家機關的點心餐盒訂購,逢年過節則製作應景點心餅食,中秋月餅即是重要的收入來源。

問起災後的生意,幸玉說,本來她們就是小糕餅店,客源以在地人為主,這幾年地方人口流失,銷量已經逐年減少不若往,風災也多少影響了一般人家的購買能力, 今年的生意不太好做,鄉裡頭的訂單明顯少了。好在,她和先生透過各種人際網絡,譬如社大,積極向旗山、美濃等地拓展訂單,各地朋友也滿熱情捧場,只要週末 的颱風不影響出貨,大致還能和去年打平。

不過其他銷售民生用品的小店,機運可能就不同了。

幸玉父母的小超市,災後又是另一番景況。水災剛過的那三四天,對外道路中斷,外面的資源進不來,超市貨品搶購一空。但沒隔幾天,大量的民生必需品如泡麵、 衛生用品、米、水、食品等,大量湧入六龜,又多又快,公部門與民間團體開始發放物資,小超市營運大受影響。這樣的遭遇並非特例,幸玉鄰居米店的生意,到現 在還沒恢復。

兩天行程旁敲側擊觀察,發現仍有許多生活用品堆在公部門的倉庫裡,即使居民逐漸回到基本生活步調,貨運、交通也都大致復原,這些庫存資源仍持續發放,影響了原來街坊上零售業者的經營。

風災引發了外界對六龜鄉村的關切,形形色色的資源湧入,救急之外,的確解決了一些長年的難題,譬如六龜高中住校學生的輔導與日常照顧、龍興國小的校舍改 建,就是藉這次危機,暫時有了著落(龍興國小募得組合屋)。然而,社會各界的心,有時未必能與地方需求銜接得宜。有些救急性的用品,只在交通中斷的頭幾天 會迫切需要,還有的物資,是地方上本就具備生產能力的。

路通了以後,物流順暢了,地方上商店的貨源供應已經穩定,農產、食品、餐飲業等也慢慢恢復營運,地方上若有需求,可由地方供應。善心人士的愛心,可以考慮在地原來的產業結構,在地購買,協助災區店家恢復原來的收入,而不是從外大量送來,打壞原有的經濟 結構,這樣反而間接創造第二波產業災民,延緩了災區重建的腳步。

(清華社研所二度拜訪六龜的工作隊成員,本文與「旗美社大部落格」同步刊登

內本鹿布農後裔與日本警察後裔青木氏 交流會

1946年3月,一位名叫青木說三的警官,搭船離開了這個他工作、生活了18年的台灣島,返回日本母國。他不但在台灣工作,結婚生子,還見證了1941年的內本鹿事件,留下官方觀點的第一手文獻紀錄。日後他寫成回憶錄…

好消息!各位內本鹿行腳的夥伴們:

過去因為有各位的支持及參與,使我們能持續上山紀錄當代的內本鹿,在八八水災重創山區環境前,留下珍貴的影像及踏查經驗,這些努力的成果也透過網路分享給有心想認識內本鹿的人們瀏覽。

如今,這分享的網絡跨越了國界….

遠在日本的青木兄弟,看到我們為內本鹿做的影像紀錄,深受感動:原來還有人們記得內本鹿,並且正在尋找更多尚不為人知的故事。

青木兄弟正是在戰前生於鹿野溪流域的那一代,他們的父親也在內本鹿工作過。

儘管路途遙遠,日本朋友還是決定在今年10月26-28來台東,

他們將和內本鹿的後裔,以及有相同集體記憶的人們互動交流,在對話中,回溯、更新、建構出屬於他們的歷史,Biun及志工會接待這些遠道而來的長者,並且用攝影機紀錄這歷史性的一刻。

這段期間歡迎各位夥伴回來台東,一起親耳聆聽長者們說故事,親自向當事人求證關於內本鹿事件或者當時生活的其他面向。

這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希望你也在場共襄盛舉!

內本鹿布農後裔與日本警察後裔青木氏交流會

時間】2009年10月27日09:00~12:00

【地點】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 (當天08:50 在Biun家集合)

【聯絡人】大苑 0932-959-812 bununbiun@gmail.com

【備註】

1.若您無法到場參與,也可以回信將您的想法或疑問告訴我們,我們將在聚會中向老人家們詢問。

2.請自行前往,交通、食宿請自理。

3.要來參加交流會的朋友,請事先聯絡大苑(告知姓名、電話),若行程有臨時異動才方便通知您,謝謝。

【關於青木氏】

1946年3月,一位名叫青木說三的警官,搭船離開了這個他工作、生活了18年的台灣島,返回日本母國。

青木說三主要在台東工作,足跡遍及今日的池上、關山、鹿野鄉、延平鄉。他不但在台灣結婚生子,還見證了1941年的內本鹿事件,留下官方觀點的第一手文獻紀錄。日後他將在台的生活寫成回憶錄─《台湾遥かなるとき》(尚無中譯本,在此暫譯為《遙遠時代的台灣》),由他的兒子青木務在日本出版。

60多年的時光飛逝,當年在鹿野及中野出生的青木務及胞弟青木幹,如今是七旬老人,他原本以為,通往曾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內本鹿的道路已崩塌消失,又沒有親友在台灣,今生可能沒有機會再度回到出生地了,不過他心中仍然掛念著,這塊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還有在這裡發生過、跟他的生命有關的人事物。

一年多前,一封來自日本的email,重新開啟了內本鹿與日本灣生的機緣,經過數個月的email往來,今年(2009)10月底,青木兄弟與熱心居中聯繫的日本朋友尾島女士,將來到台灣,展開一趟尋根懷舊之旅,在10月25、26、27日,他們將和Biun一起追溯父親(青木說三)當年的生活軌跡,並且拜訪同輩的老人們回憶往昔。

這是一趟特別且意義重大的旅程,在此邀請各位來過內本鹿的朋友們,在10月底回來台東,一起參與、聆聽這段跨越時空的故事。

※想一起來台東聽故事,請來信詢問詳情bununbiun@gmail.com
內本鹿行腳&台東縣延平鄉影像誌
bununbiun.blogspot.com

981020-liword-400.jpg

更多內本鹿的訊息,請點選這裡。

【座談】楠梓仙與荖濃溪流域的族群與文化重建1022─如何紀念小林村

莫拉克風災中,高屏溪上游的楠梓仙與荖濃溪流域受創慘重,其中以屬平埔族群的小林社區全遭山崩掩埋,更是讓國人心痛!我們應該如何來紀念風災中罹難的村民?邀請大家一起來學習、瞭解這兩個流域的歷史、族群與文化,它們的再生,是對罹難者生命尊嚴與價值的肯定,宛如台灣文化源頭的重生復活!

 Borderless Indigenous Knowledges 2009 fall Post-Morakot Recovery sessions

2009年秋季 莫拉克災後重建系列

第四場

主題: 楠梓仙與荖濃溪流域的族群與文化重建

-如何紀念風災中罹難的小林村?

主講: 簡炯仁(靜宜大學生態學系教授)

與談: 劉榮顯(小林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師大校友)

徐報寅(小林平埔文化重建會委員,小林村自救會總幹事)

時間: 1022(四)晚上18:30-20:30

地點:台灣師範大學本部 102梯形教室

莫拉克風災中,高屏溪上游的楠梓仙與荖濃溪流域受創慘重,其中以屬平埔族群的小林社區全遭山崩掩埋,更是讓國人心痛!我們應該如何來紀念風災中罹難的村民?邀請大家一起來學習、瞭解這兩個流域的歷史、族群與文化,它們的再生,是對罹難者生命尊嚴與價值的肯定,宛如台灣文化源頭的重生復活!你我可以來參與其中。

邀請所有有興趣、關心的校內外師生朋友們一起來參與!

主辦單位:台灣師範大學原住民研究與發展中心、地理系、原住民研究社、台灣原住民教授協會、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

召集人:汪明輝、潘裕豐

聯絡人:吳宛憶 電話:02-7734-1675

「原無疆界」網頁:http://blog.yam.com/borderless

杉林菸田種作記事

來到社大一年多,體會各種農事,終於體會各種農事,終於體驗到種菸葉的過程,雖然有點累,但是那種心情,對我來說,未曾不是另一種收穫,在我人生中留下一個非常美麗的回憶。期待,來年三月繳菸葉的時候,菸田再見。

前言:

中秋後,便是杉林人種植菸葉的季節,在美濃月光山北邊的杉林受到美濃的影響也以菸葉種植為重要經濟來源,惟至今因沒有觀光與都市人潮湧入,仍今保留著美濃所沒有的濃濃純樸古意。本文是旗美社大學員協助農家學員種植菸葉的心得紀錄。

981019-shanlinaji-360.jpg

傍晚接到劉桑的來電,今年的菸葉收回來要自己種了,請我幫忙在社大裡找幾位同事到杉林幫忙種菸葉,平時承蒙劉桑自個兒釀製的美酒款待,當然義不容辭的答應了,招兵買馬之後,共有五位同事參與。

一大早七點,我載著小妹到達劉桑的菸田,由於是頭一次種菸葉,茫茫然站著,連菸葉長什麼樣子都還不太清楚。經過大嫂的示範後開始工作,一開始有點生疏,感覺不是那麼輕鬆愉快,有感菸農這麼辛苦,以後抽每根煙都要懷抱著感恩的心。小妹可就累了,拿著笨重的工具重兩行下來大腿已有點僵硬酸麻,嘴裡唸著下午上班如何是好。

DSC_3596
阿吉和阿駿彎著腰照著大嫂教的方法,一株株的挖洞、下苗、覆土。

八點後,阿駿也到了,剛開始試著用工具種不習慣,看到劉桑直接用手種感覺很輕鬆,也學著直接用手種。過一會兒土豆也到了,用像機紀錄門外漢菸葉種植的過程,大腿禁不起酸麻,鬆懈偷懶蹲了下來,一不小心便入鏡了。

DSC_3563
只是休息一下下就被抓包的阿吉。

種一半後,休息一下,大嫂準備了劉桑自製的野蜂蜜茶,和鐵桑嫂做得有機手工饅頭,在勞動過後享用早點,滋味格外地甘甜。剛好,旁邊有一區蕉田,劉桑趁機介紹香蕉。經過颱風折斷的主幹,生命力堅韌地繼續長出香蕉果實,百聞不如一見,可真難得。

DSC_3610
農家子弟與導覽經驗豐富的劉桑,為我們說明香蕉強靭的生命力,真令人大開眼界!

休息之後,到村長家載菸苗,順便到劉桑介紹製造酒的蒸餾器,也是頭一糟,看到村長養的土黑蕃鴨,及吃水果香蕉蔬菜的黑毛豬。

DSC_3651
培育菸苗的場地是村長家,劉桑說拿整盒菸苗的時候要小心,雙手抓曲盆的最後兩端,輕輕拿起,讓菸苗自然垂下,才不會傷害到莖葉。

菸苗載好,回程之際,家慧與阿駿的朋友小珍也才到菸田,已剩一分地、初下田的家慧動作有點慢,但可種的不錯,小貞果然不愧是來自農村的姑娘,動作快很多。

經過大家的努力,三分地終於種好了,大夥也累了,到伯公廟借水洗手,劉桑特別介紹這座土地伯公廟的來歷:一、土地公是站著、因為比較勤勞,所以保佑附近的農地都能收成較好,二、伯公廟是在日治時期的皇民化運動摧殘之下,杉林唯一因為沒有被破壞的伯公廟,原來是鄰近的甘蔗園包圍著,而未被日人發現。

回到劉桑的家,大嫂已經準備好飯菜,讓我們飽餐一頓,有:香腸、黑輪(中秋剛過),自家產絲瓜湯,還有劉桑自家釀的酒滷過的豬腳、紅燒豬肉。美食當前,大家開始狼吞虎嚥,大嫂又端來了涼拌小黃瓜、秋刀魚,還有讓大家忍不住又添好幾碗飯的小蘿蔔乾。劉桑介紹,桌上豬肉、豬腳都是吃水果、蔬菜、沒有抗生素,一年才養大的黑豬、說真的沒有任何羶味。為了襯托眼前豬肉的珍貴與美味,劉桑特別強調,這樣寶貴的肉,每一口都值得大口大口的咬,然後細細的品嚐。

美食當然要配上美酒,來到劉桑家,當然不會缺少劉桑「自慢」釀造的紅酒或蒸餾的白酒、都非常香醇,大家兩三小杯、可真過癮,要不是為了下午還要上班,真想來個不醉不歸。

來到社大一年多,體會各種農事,終於體會各種農事,終於體驗到種菸葉的過程,雖然有點累,但是那種心情,對我來說,未曾不是另一種收穫,在我人生中留下一個非常美麗的回憶。期待,來年三月繳菸葉的時候,菸田再見。

【原學習】看見裡冷 lokah!山城遊學1024-25

裡冷部落,沿著中橫台八線、傍著蜿蜒的大甲溪而上,行經26公里處,望向右前方,你會看到一座橫跨大甲溪的紅色鐵橋,以他通往的部落命名-裡冷橋,通過裡冷橋,你已經進入了裡冷部落。這是個得天獨厚的部落…

裡冷部落,沿著中橫台八線、傍著蜿蜒的大甲溪而上,行經26公里處,望向右前方,你會看到一座橫跨大甲溪的紅色鐵橋,以他通往的部落命名-裡冷橋,通過裡冷橋,你已經進入了裡冷部落。這是個得天獨厚的部落,擁有豐富的山林與水資源,位處大甲溪與裡冷溪的交會處,海拔約600公尺,座落在阿冷山山腳下,被群山環抱著。

部落裡98%的住民是泰雅族人,根據部落的耆老口述:裡冷部落的祖先來自南投縣國姓鄉白毛山的水源部落,當初為了找尋肥沃耕地,歷經數度遷移,經過阿冷山、唐馬丹山地,最後落腳於現今的裡冷部落。因此,泰雅語的部落名-「Lilang」,是命名自部落的遷徙史,意思是「深山來的人」。

98017-lileng-400.jpg

 山嵐之中的裡冷部落

「裡冷DOC」位於部落的入口處,由社區發展協會主責經營,是個設備完善、努力爭取外界資源,而營造出的活動空間。社區婦女們利用農閒的時間,組成了「媽媽教室班」,在此互相切磋與學習編織和烹飪的技巧;放學的小朋友,也會來到這邊,這裡提供學習與玩樂的設備,而奔跑,整個部落就是個大操場。

拜訪過社區的活動中心後,暖暖身,挑一條合適你的步道,準備出發吧!

壯麗的七重天瀑布步道、擁有巨木景觀的四壯士步道、會遇見很多野生花草昆蟲動物的唐馬丹山步道。

出發吧,放慢腳步、放輕音量、輕巧地去感受這一座典雅的部落。

clip_image004

壹、活動名稱:看見裡冷,lokah

貳、主辦單位:教育部

承辦單位:靜宜大學、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

協辦單位:裡冷社區發展協會、裡冷社區數位機會中心

參、活動日期:98年十月二十四日(六)至二十五(日)

肆、活動地點:台中縣和平鄉裡冷部落

伍、參加對象:凡對活動有興趣者,皆可報名參加

陸、參加辦法:填寫報名表單,並於10/21日(星期三)完成報名手續

柒、活動人數:二十人

捌、報名費:每人新台幣壹仟元整

日期 時間 活動內容 備註
10/24(六) 08:30-09:00 集合 東勢麥當勞
09:00-10:00 車程【東勢—裡冷】  
10:00-12:00 DOC傳奇–相見歡與泰雅文化的神祕火花– DOC介紹
12:00-13:00 泰雅族風味餐  
13:00-15:30 愛上口簧琴–口簧琴DIY–  
15:30-17:00 谷關溫泉之旅–泡湯樂–  
17:00-18:00 住宿分配與休息 部落接待家庭
18:00-19:00 星光下的晚餐  
19:00-20:00 部落晚會  
20:00~ 晚安自由活動  
10/25(日) 07:30-08:00 起床  
08:00-08:30 早起的鳥ㄦ吃飯啦! 各接待家庭
08:30-10:30 四壯士,出列!–社區步道導覽– (含谷野行程)
10:30-11:30 泰雅織帶藝術–織帶DIY–  
11:30-12:00 –青『松』擣米,真有趣–  
12:00-13:30 咕嚕….咕嚕–溫馨午餐時間–  
13:30-15:00 活動心得分享 DOC教室
15:00- 滿載而歸  

玖、活動流程:

拾、活動報名表:

  住家 手機
電子郵件   □□□
身分證號(辦保險)  
同房夥伴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緊急聯絡人   關係   電話  
繳費記錄 本欄由駐地人員填寫:□已完成 □未完成 費用:
                 

報名傳真電話:049-2991605,聯絡電話:曹小姐049-2421167

E-MAIL:atipc.tw@gmail.com

拾壹、匯款方式:

■ATM轉帳:請將匯款收據寫上姓名並傳真至049-2991605,以加速處理流程。
中華郵政代號700 原促會帳號 04013570126680

拾貳、活動注意事項:

1. 活動食宿安排由輔導團隊統一安排。

2. 請攜帶個人藥用物品,並隨身攜帶健保卡,如遇身體不適或是不舒服,請立刻跟工作人員反應。

3. 高山氣溫多變化,請攜帶禦寒衣物,以備不時之需。

4. 為響應環保請自行攜帶碗筷、盥洗用具。

5. 本次活動有安排溫泉泡湯的行程,請自備泳衣。

DOC-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數位機會中心)簡介

為了縮短城鄉數位落差,教育部從民國93年開始,陸續在全國偏遠鄉鎮設立DOC。最初的構想只是將硬體設備、數位資源帶進偏鄉,後來,在執行過程中漸漸地發現,硬體設備的提升必須兼顧社區軟體的發展,才能逼近縮短數位落差的初衷。因此,計劃的重心不斷地朝著「培育的在地資訊、社造人才」;「企劃行銷農特產品、觀光旅遊」;「保存在地文化資產」等目標前進。

目前,台中縣已成立三個DOC,從97年至98年,由「靜宜大學南島民族研究中心」與「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合作參與這三個DOC的輔導計劃。

台中縣的三個數位機會中心以「慶東DOC」這個山腳下的客家庄為中心,分別延著大甲溪與大安溪而上,在大甲溪沿線的「裡冷DOC」與在大安溪沿線的「自由DOC」皆設立在泰雅族的部落裡。三個DOC因著不同的地形景觀與文化背景而展現了各具特色的風情。穿梭在這三幅活潑、典雅與強韌的風景中,我們漸漸形成了一種有別於光鮮亮麗的城市印象,我們看到一種城市:人與環境、人與文化努力的在對話。這裡,就是我們的山城,歡迎光臨。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