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基隆×西班牙

去年八八風災期間,畫家王傑背了畫架悄悄來到林邊,畫下了他對林邊這片土地的愛。後來,竹林社區志工梅小姐鼓起勇氣造訪老師位於基隆廟口的畫室…

【 前言 】

「去年八八風災期間,畫家王傑一個人背了畫架悄悄來到林邊,用畫筆畫下了他對林邊這片土地的愛。

竹林社區志工梅小姐參觀了王傑老師於台北市Lu Lu Space的公益個展後,鼓起勇氣造訪老師位於基隆廟口的畫室,並提供了林邊竹林村的歷史建物的照片,希望邀約老師從旁協助竹林村的藝文重建計畫;以藝術家、遊子的眼光來看竹林。藉著舉辦親子講座及速寫教學體驗的方式,喚起鄉親從新的角度眼光來欣賞自己的家鄉,甚至在頹廢傾倒的紅磚牆中找到對歷史人文價值的重視。」

就在八八屆滿週年之時,王老師再度背起畫架來到屏東縣林邊鄉竹林村,竹林社區也舉辦一系列活動。福熊參與了其中的【畫家行腳。從心話竹林】親子美藝座談,以下是福熊在林邊鄉竹林國小視聽教室的觀察。

————————————————————————————

bamboo1.jpg

二點二十三分

講座尚未開始,福熊提早到。會場中有兩群婆婆媽媽,其音量使得空曠的視聽教室顯得格外熱鬧。一群展開前置工作,身分應該是主辦單位會員與志工,張貼字卡,佈置會場,測試麥克風,將電腦與投影機裝設好;另一群大概是當地居民或是鄰近地區的愛好繪畫者,帶著小孩(年齡是幼稚園與小學階段),坐在座椅前排,交頭接耳閒聊。

bamboo2.jpg

兩點四十五分

王傑老師尚未入場,主持人向大家說明注意事項。除了提醒需將手機轉震動,以及維持聽講基本禮節之外,也趁機與學員套招,以防自由發問時間,尷尬冷場。

bamboo3.jpg

三點零分

王老師在掌聲中入場,表情似乎是受到熱烈的掌聲驚嚇,但隨即恢復正常。他表示前幾天先南下,對於南部人的熱情留下深刻印象。在竹林村畫老房子時,被一位老婆婆質問:「你來這邊做什麼?」語氣頗嚴厲,但經一番解釋之後,反倒開始親切地閒話家常。阿嬤不僅招呼他入屋內坐,還端出茶水和肉粽請客,甚至逐一介紹屋內房間,沒半點防人心腸。

bamboo4.jpg

三點七分

結束開場白,王傑老師開始分享他在西班牙留學時期所畫的寫生作品。由於身處異國,眼中所見景物格外有特殊情調,課餘以增加回憶為由,轉換成觀光客身分,帶著筆、畫紙、水彩顏料,駕著福斯1000CC雙門舊汽車,到處寫生玩耍。

以巴賽隆納為核心,幾個小時的車程為範圍,足跡遍及戰爭時被法國掠奪一空的修道院、達利故鄉的海邊、高第早期建築作品、西班牙前首都托雷多、近庇里牛斯山的艾藍山谷……等。晚間則睡在車上或帳篷裡,某晚借古堡草坪搭蓬,隔天鄰近老先生問他深夜泰瑞莎是否來找他,王老師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詳細一問,原來泰瑞莎是當地赫赫有名的女鬼啊!

王老師的作品內容多以建築為主,比例準確,光影對比強烈,連石砌質感也表現清楚,觀察力可謂敏銳。主體與點景分布之勻稱,色彩之調和,有如一盤豐盛的西班牙海鮮燉飯,色香味俱全。

bamboo5.jpg

三點四十五分

學成歸國,回到基隆家鄉,王老師還是保持著寫生習慣,作為自己認識這城市的功課。尋訪山巒上眾多砲台,雖然交通不便,但風景清幽美麗,可遠眺基隆港。中元祭遠近馳名,除了普渡本土好兄弟,基隆市政府還派員到法國公墓,以法國麵包和紅酒慰孤魂。試著以歐式海圖風格,將基隆早期歷史用圖像記錄下來,包括想像復原西班牙人曾在和平島所築的聖薩爾瓦多城。

除了歐風遺跡,王老師也記錄民間歷史影像、在地庶民生活百業,例如:金紙行、售貨推車、小吃店、青草街、夜市、美術社…..等。感於時間流逝、社會變遷,那些古老行業及舊生活方式,若不保存很快就消失了。其間的心理轉變是因為曾登上某廟宇後殿,驚艷於繽紛華麗的交趾陶與剪黏,根本不輸給外國的工藝表現。這重要的視覺衝擊,啟發他以後要為當代的圖像記錄工作盡份心力。

bamboo6.jpg

四點二十分

中場休息後,下半場是王老師的現場教學時間。題目是藏寶箱,以一層層摺紙方式,隱藏預先設計的圖案,讓觀者逐層打開,並獲得驚喜。

做法是首先將紙打橫,彎成S型,忽略中間重疊部份,使左右兩端呈相同面積,微調確定位置之後,壓平折線。接著運用同方式,兩手執上下兩端,將紙彎成S型,由於已經重疊過一次,紙張較厚,需用力些。折好紙後,在最外端畫上箱子,第二層為寶物,最內層畫出守護寶藏者,可能是海盜、猛獸、鬼怪之類的。

bamboo7.jpg

五點八分

福熊已經完成指定作業,到處觀察小朋友的作畫情形。有的撐頭苦思,想法枯竭,有的振筆急畫,胸有成竹,有的愁眉苦臉,呈半放棄狀態,經由家長代筆完成主架構之後,才勉強接手。

綜觀全場,寶物部份五花八門,金銀財寶是基本款,還有棒棒糖、花朵、蝴蝶、寵物,超乎常理的大樹、汽車、橋樑、地下室,相當生活化且想像力豐富啊!甚至有人欲蓋彌彰地在箱上標明「請勿打開」字樣,或者在箱內加註「勿貪」警語,警世勸善意味濃厚,竹林的孩子真是純真動人!

bamboo8.jpg

六點二分

抽樣上台分享優秀作品之後,終於到了放飯時間。海產飯湯料多味美,對我來說是既熟悉不過了,但王老師表示第一次嘗試,覺得口味新鮮。台灣這小小海島擁有多元的飲食文化,只要細心探索覺察,就能發展出地方特色呀!

bamboo9.jpg

六點十八分

分送餐點完畢,主持人邀請志工媽媽們列隊接受大夥兒鼓掌致謝,她們當天前就來打掃環境,擦拭桌椅,民眾食用結束隨即收拾餐具,種種細節不勝枚舉,樣樣充滿了女性特有的貼心與細膩。有一些並不是竹林村當地人,而是來自東港、新埤、南州等鄰近鄉鎮,不分彼此,共同為地方付出,令人感動!

感想:相較於北部,在屏東縣類似的藝文講座真的很少,遠離屏東市區到鄉下,則少之又少。主辦單位願意辦大型活動,除了勇氣,還需要理想支撐。會後與發起人梅小姐聊了一下,除了此次活動,協會以後還會辦影像記錄班、老照片展、耆老訪談、社區劇場等一系列凝聚社區向心力、培養志工能力的課程。福熊希望他們的學習活力能夠好好維持下去,苗木們繼續茁壯拓展成一大片蓊鬱的「竹林」。

————————————————————————————

【相關連結】

屏東縣林邊鄉竹林社區發展協會
地址:屏東縣林邊鄉竹林村中興路1~4號 (阮氏宗祠對面)
電話:08-875-7632 、 0982-765-159  張瑞鳳 小姐

廟口畫室
地址:基隆市仁三路11-3號2樓
電話:02-2423-7877
負責人:王傑
部落格: 「王傑的繪畫天堂

學校在哪裡(3) 南沙魯孩子的流浪求學路

八八風災一年,那瑪夏鄉內兩校都出現「遷戶籍才能就讀」的問題,村民Ibu 直言:「是不是相關人員根本搞不清楚狀況?我們的孩子就因為這樣沒有學校可以讀?」

8月30日將是全國中小學的開學日,那瑪夏鄉內的三所國小、一所國中也將在明天迎接新學期,但除了三民國中、民生國小可在舊有的校園開學外,民族國小、民權國小的學生依然必須過著暫借旗山國小、三民國中校舍的生活,對這兩所學校的學生而言,「學校什麼時候會蓋好?」已經夠讓孩童感到困惑,現在卻還必須面臨另一個問題──「想就近就讀,必須先遷戶籍。」

原先那瑪夏三村各自有一所小學,民族國小在去年八八風災中全毀,選擇居住永久屋的村民,子女也跟著父母移居山下,找尋鄰近的學校就讀;或是仍繼續在借用旗山國小教室的民族國小中就讀,山上的孩子則是分至民生國小、民權國小完成學業。

dsc09427-450.jpg

民族國小的學生在八八周年時回到廢棄的民族國小,過去的學校已毀棄,未來的學校在那裡,還不知道。

DSC09431

想讀書,必須先遷戶籍?

南沙魯的Anu,兩名子女在災後都轉到達卡努娃村內的民生國小就讀,上學期末,學校老師告訴孩子「必須把戶籍遷到達卡努娃村內」,Anu與妻子考量到民權國小距離南沙魯較近,接送孩子也較為方便,因而打算將兩個孩子都轉到瑪雅村內的民權國小上課。

上周,妻子向民權國小校方詢問轉學的相關事宜,卻得到令Anu夫妻都感到不能理解的答案:「你們戶籍遷過來了嗎?」

但是,依據教育部公佈之莫拉克風災國民中小學學生安置及校園復建計畫中詳列協助受災學生就學安置、課業及心理輔導辦法中提到:「對於安置於親友家中之受災戶學生,得不必遷戶籍而依其意願寄讀他校。」(計畫內容見文末附錄)

以南沙魯的現況為例,民族國小的復建地點並非在山上,學童只能選擇就近就讀,且辦法中明訂:「得不必遷戶籍而依其意願寄讀他校。」

學管科長:我親自處理

28日晚間,原住民族電視台現場直播節目「原地發聲」特別請到嘉義、高雄地區的教育處官員到場說明「山上的孩子 學校在哪裡」,Anu透過現場call-in向高雄縣政府教育處學務管理科科長楊檉楷陳情,楊檉楷回應:「應該不會有這樣的狀況,八八風災有關就學學籍的問題可能是家長跟學校的誤解,那等一下電話留給我,我禮拜一親自處理,因為應該不會這樣子。」

令人不解的是,八八風災一年,關於就學安置的相關辦法也早已公布,為何在那瑪夏鄉內兩校都出現「遷戶籍才能就讀」的問題?村民Ibu 直言:「是不是根本相關人員就搞不清楚狀況?我們的孩子就因為這樣而沒有學校可以讀?」

Anu 的兩名子女在周一就能得到「我可以去哪裡念書?」的答案,學管科科長的明快處理方式也的確為Anu夫妻解決了問題,但倘若還有其他地區的學生也出現一樣的困境,科長能夠親自處理的案例有多少?或者我們該問,「相關的承辦人員,你們準備好了嗎?」

DSC08921
孩子們因為民族國小沒有了,所以分散到其他國小就讀,八八週年也跟著父母去凱道抗議,希望找回自己的民族國小。

附錄:莫拉克風災國民中小學學生安置及校園復建計畫,請點選閱讀。

(本文轉載自莫拉克新聞網)

新營國小建築用心,為社區注入活力

台南縣新營國小用心經營,去年參加國家卓越建設獎競賽,獲得文化設施類優質獎,今年又榮獲2010建築園冶獎評審肯定,獲頒校園景觀類獎項,是台南縣唯一榮獲兩項建築大獎的一所學校,師生及家長們都感到非常光榮。

台南縣新營國小近幾年用心經營,去年老舊校舍改建案參加2009國家卓越建設獎競賽,獲得優良環境文化類的文化設施類優質獎,今年又以破舊圍牆的改造案「街道與街角綠地連結改善規劃工程」榮獲2010建築園冶獎評審肯定,獲頒校園景觀類獎項,連年得獎,校長陳茂德非常開心,他說,這是台南縣唯一榮獲兩項建築大獎的一所學校,師生及家長們都感到非常光榮。

4節能�計(卓越獎之行政大樓)
行政大樓化育樓是棟節能的綠建築,圖為防日曬設計,藉此讓室內的溫度不致於升高太多,減少使用冷氣。

1
新營國小是台南縣唯一榮獲兩項建築大獎的學校。

他接著表示,新營國小本來有段約400公尺長的圍牆,自民國64年以來,已歷經了5次修繕,但是因為過於老舊,最後仍然傾頹成為一座「危」牆,影響師生及用路人的安全至鉅,校方於是配合台南縣政府圍牆解構及內政部「改善城市主要街道與街角綠地」的政策,爭取相關補助經費來進行景觀改造。

工程內容包含將中正路段的高牆拆除,再造為貼近社區居民的矮牆,以及兼具美感與實用功能的木棧平台、藝術光廊、鋼構遮陽等候亭及光箱座椅等。傍晚時,學童坐在樹蔭下等待家長接送,既安全又舒適;到了學生放學後,同樣的空間,又成了附近居民可以聚集休憩的公共場所,讓校園空間開放和社區共享。

2
鋼構遮陽等候亭(家長接送區)

尤其,臨新營市主要街道中正路的這段圍牆,變身為裡外具透視性的藝術廊道,每當華燈初上,在夜間燈光照明下,與台南縣政府前廣場及南瀛綠都心公園串連成城市裡一個美麗明亮的區域,吸引三三兩兩路過的居民們坐下來閒談,以往夜黑人稀的景況完全消失了!達到校園安全及城市風貌改造的雙重目標。

3
木棧平台(家長接送區)

陳校長表示,這兩項工程皆由解構建築師事務所沈奎良建築師所規畫設計,設計及施造的品質優良,而98年4月25日啟用的教學大樓育英樓及行政大樓化育樓更是強調節能功效的綠建築。他說,連續獲獎不僅是對校方的一種肯定,實質上,也讓這所擁有92年悠久歷史的老學校煥然一新,不僅讓全校師生擁有較舒適的教學與學習環境,也讓這所學校展現了新的生命力!

5陳茂德校長
校園建築改造案連年得獎,校長陳茂德非常開心。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開園社區活動側記(1)前置人才培育課程(下)

此項人才培育課程之階段目標在於提升在地居民專業能力,並期盼能於開園活動期間展現,藉此強化社區居民與園區發展之關聯性;不過,對於多數…

編按:本文為「猴硐煤礦博物園區開園社區活動」系列文章,上文提及居民為迎接博物館開園,進行餐飲設計學習,本文記錄居民學習設計導覽活動過程。閱讀上文請點選這裡。

──────────────────────────────────────────────────────

(二)「導覽培訓」課程

執行單位與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黃世仁先生共同策劃、帶領「導覽培訓」主題課程。為引發不同年齡及經歷背景之社區居民的學習熱忱,另瞭解個別學員之導覽解說能力,原規劃於6月20日下午挑選猴硐地區之重要資源點,經由抽籤指定個別居民進行現地解說,再由黃老師提出修正意見,並分享解說技巧;

不過,實際執行時,卻變成沿著規劃好之導覽路線,依序進行資源點之介紹與討論,因未指定特定人員發言,造成解說內容流於細瑣與冗長,並集中於少數居民,無法有效瞭解不同參與者之解說實力,並難以透過現場指導,讓大家學習到如何有效提升導覽解說技巧,相當可惜。

為銜接第1堂「導覽培訓」課程之執行成果,黃老師於7月4日下午,在猴硐國小以系統性的方式說明何謂導覽解說、導覽解說方法及概念、導覽媒體的種類與比較、導覽解說的小道具、導覽解說的基本架構、解說員的養成歷程,並以姑婆芋為例,說明解說的層次,最後,說明導覽解說人員注意事項,以及對於學員們的期許;

之後,再以6月19日工作坊之執行成果為基礎,討論將於7月24日開園日當天展現之遊程內容-考量原先3組遊程主題重疊性較高,故將其簡化為自然及人文等2個主題,並經由分組討論,各自提出完整性之遊程設計。

自然組遊程內容

其中,自然組部份,規劃由侯硐車站集合、出發,沿懷德亭步道走向猴硐神社,途中可解說及觀察當地特有之冰河孑遺植物-鐘萼木,之後沿著一百階步道向下走,經過介壽堂,再轉往大粗坑古道,沿途經過被象神颱風摧毀之舊猴硐國小,感受大自然對人類生存環境的破壞,

繼續前往弓橋里陳清課先生經營多年之鐘萼木復育園區,於此認識多樣性之植物生態,最後經過昇福坑金礦、舊猴硐國小大山分校、天梯步道等抵達102號公路,再搭乘接駁車回到侯硐車站,全程約5小時,期盼吸引對自然有興趣之部落客參加。

人文組遊程內容

至於人文組部份,因居民對於相關資源內容熟悉度較高,且當日參與人數眾多,很快就決定以基隆河兩岸之煤礦遺產作為主軸,同樣規劃由侯硐車站出發,先於選煤場辦公室(現為旅遊資訊中心)領取地圖後,前往瑞三倉庫(現為願景館)認識園區概況,沿柴寮路解說鐵道文化,經過內店仔感受昔日商業活動,抵達烘砂室(現為地質生態展示館)、本鑛浴室(現為礦工紀念館)瞭解當地地質生態及礦工文化,實地探訪本鑛及內寮仔,瞭解坑內作業及礦工一日生活,折返復興橋前往復興鑛,認識坑內作業,再沿猴硐路行經美援厝、瑞三鑛業大樓、猴硐坑,經過運煤橋回到願景館,最後於侯硐車站進行意見交流後解散。

因沿途環境資源眾多,且路程較為遙遠,在時程規劃上以全日活動進行思考:上午導覽(2小時)→午飯(1小時)→下午導覽(2小時)→DIY及自由活動(2小時),午餐時間於復興橋榕樹下享用「煤時間飯糰」及「礦工茶」,另安排耆老於內店仔、本鑛、內寮仔、復興鑛等資源點進行現地解說,並規劃相關體驗活動。

061-250.jpg圖07
學員分享自然組(圖左)及人文組(圖右)之遊程規劃內容

為瞭解猴硐居民對於執行上述2組遊程之實際能力,接續於7月10日下午,在猴硐國小針對人文組遊程進行室內模擬演練-將居民區分為導覽解說員及定點解說員等2大類,經由抽籤決定試演練人選,黃老師則逐一提供修正意見與技術指導。

至於自然組遊程部份,考量當地居民對於生態環境之專業知識較為缺乏,黃老師決定帶領居民走訪初步規劃之自然遊程,並沿途示範自然解說技巧;最後評估原規劃之路程較為遙遠,且自102號公路接駁之規方案有實際執行上的困難,決定刪除鐘萼木復育園區之後的遊程路段,並於該地進行DIY等體驗活動。

(三)「手創DIY」課程

考量猴硐地區較缺乏互動性之教育學習活動,執行單位邀請「自然野趣D.I.Y.」一書之作者黃一峰先生指導居民思考與規劃符合在地特色之手作活動。

首先,黃老師於6月26日下午,在猴硐國小介紹以於野地拾撿之自然物件進行藝術創作,以及運用製做假牙齒模之石膏拓印樹葉葉脈及動物足跡等方法,最後分享各種自然遺物之分類及保存方法;課程結束後,黃老師建議可以石膏拓印方式紀錄猴硐地區之植物資源,故決定於7月3日下午在前述鐘萼木復育園區進行實際演練及操作。

7月3日,眾人自猴硐國小出發,黃老師則沿途講解身旁所見之自然生態,抵達目的地後,黃老師展示自己與學生的優秀作品,並針對可運用於DIY活動之自然素材進行說明;之後主人陳清課先生開始介紹園區概況,並請大家自行採集將要製做石膏拓印的葉片後,再回到原先安排好的地點,由黃老師示範石膏調製及拓印程序,並指導大家進行實際操作。

在多數人完成第1階段之製作程序,陳先生邀請大家享用「綠豆+糯米+米台目」之傳統點心;稍事休息後,黃老師開始示範上色技巧,部份人接續進行第2階段之實際操作,部份人則開始製做第2件作品,最後以個別作品紀錄及學員大合照劃下活動之完美句點。

圖08圖09
黃一峰老師指導學員如何將葉片拓印至石膏(圖左)與示範後續之上色程序(圖右)

以積極態度面對地域性之未來發展

誠如前述,此項人才培育課程之階段目標在於提升在地居民之專業能力,並期盼能於開園活動期間有所展現,藉此強化社區居民與園區發展之關聯性;不過,對於多數長期生活於此,短期內也沒有意願或能力投入觀光產業之居民而言,更多對於開園活動的宣傳,也意味著將帶入更多人潮,同時也將製造垃圾、噪音、交通、治安等種種問題;

除此之外,許多居民並未擁有目前居住房舍之土地或建物所有權,因此,地方也盛傳,園區營運狀況越佳,觀光旅遊效益越好,也將加速礦業公司與傳統大地主收回所屬之土地或建物,屆時,這些弱勢居民也將面臨被迫離開故鄉,甚至流離失所的命運。

在諸此因素之影響及作用下,執行單位對於此項人才培育課程之居民參與情形,自然沒有過度樂觀的條件;就目前園區發展的狀況來看,許多負面效應確已逐步浮現,未來也可能會更為嚴重。不過,就像北縣觀光局李宗桂局長於3月31日之園區公開說明會表示(註1):

「地方如因園區而有新的發展契機,可能會有物價提高,土地價值增加之衍生效益,我們已經預期這樣的可能性,雖然已超出觀光局的主管權限,但是,會嘗試找地政局,法制局進行協調,看看能不能找出相關性之因應對策。園區有一個完整的規劃報告,因目前尚未與縣長報告,希望能先與居民協調後,再向縣長提報後定案…土地的問題要解決不容易,但是我們一定會正視。」

換言之,如果因為這些潛在風險,就選擇停留於原地,不願積極投入及付出,卻更可能錯失參與未來發展的可能契機,似乎也非最佳良方;更何況,這些可能的改變究竟會如何發生?影響程度又將如何?暫時也無法精準預估,又將何以因應呢?

因此,在持續關心諸此課題的演變,並嘗試與政府部門、專業團體共同研議、溝通可行之因應策略的同時,同步進行自我能力之培養與提升,並嘗試於未來園區之營運管理議題上,扮演更有影響力的角色,共創地方發展的可能與未來,或許才是更好的心態及對策;

此階段之人才培育課程,已吸引一小群持後者觀點之社區居民共同參與,希望這樣的力量與投入,能在第2階段課程持續彰顯及擴大,這也將是未來園區及地方發展能否漸入佳境之重要關鍵與挑戰。

(本文結束,系列待續)

註1:資料來自筆者參與該項會議之田野紀錄,並經出席單位檢視與修正。

參考資料

劉正輝,2010,〈在邁向生態博物館的路上(3)政府與居民協力互動〉,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2010年5月14日,https://www.dfun.tw/?p=26968。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開園社區活動側記(1)前置人才培育課程(上)

相較於猴硐地區之豐富性環境資源,對應性的配套資源卻明顯不足,地方居民建議開發具有在地特色飯糰,甚至提出「煤時間飯糰」的構想…

編按:猴硐煤礦博物園區於2010年7月24日正式開園,地方居民為迎接盛事,事前盡心準備討論,從飲食到遊程,希望讓外來遊客感受猴硐深刻文化。本文作者長期關注地方博物館建置及社區參與,這次全程參與記錄過程,從事前準備到事後效益評估,提出系列專文討論,與讀者分享。

990813hutugsihi-300.jpg
高空氣球預告猴硐煤礦博物園區7月24日正式開園

啟動新一階段的人才培育課程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終於在2010年7月24日正式開園,雖然這個沒有圍牆的「博物館」,部分園內設施早已陸續完成,並開放參觀及使用;不過,由臺北縣政府觀光旅遊局(簡稱北縣觀光局)策劃舉辦之開園儀式及相關活動,對於這個博物園區,乃至猴硐地區之未來發展,仍有其重要性之象徵意義。除卻一般常見之開館或開園活動,猴硐煤礦博物園區之區域範圍因與當地居民之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北縣觀光局在籌劃開園活動的同時,也希望當地居民能以地方辦喜事的心態,來共同迎接這個可能帶來區域發展的嶄新契機,因此,委託熟悉園區及地方事務之民間專業團體,策辦一系列人才培育課程,期盼能在開園活動期間,展現初步培訓成果,並彰顯在地居民的活力與投入,也鋪陳後續社區參與園區運作及發展之可能性。

共同課程部份

考量過往猴硐居民已經透過環境資源調查、地區共識會議等,累積大量社區營造經驗與成果,加上此項人才培育課程有著清楚的短期及中期工作目標,因此,執行單位改變過往「策劃活動→聯絡師資→招生→開辦課程」之制式化流程,採取鼓勵居民共同投入、參與之互動式規劃模式,第1階段僅公告於2010年6月12日、6月13日、6月19日舉辦「觀光社區的營造與發展」、「觀光社區營造案例分享」、「社區資源規劃工作坊」等3場次共同課程,並預告後續將推動「導覽培訓」、「餐飲診斷」、「手創DIY」等3大類主題課程。

其中,6月12日及6月13日之共同課程,分別由計畫主持人林鍬先生及世新大學觀光學系陳墀吉副教授分享觀光社區營造之概念與國內外案例,同時,說明課程目的與內容,並與居民進行交流;6月19日之工作坊則由筆者及執行團隊與社區居民針對猴硐地區之遊程主題進行討論,並以1日遊為原則,思考主題遊程的起點、終點、交通方式、路程中會經過之資源點,以及沿途可以「吃、喝、玩、樂」之相關輔助資源,最後,討論如何透過人才培育課程以針對不足之輔助資源進行改善與補強。

有關工作坊之討論範圍並不限於目前猴硐煤礦博物園區之主要區域範圍(光復里、猴硐里),而將週邊之弓橋里及碩仁里也一併納入,因此,各組提出了「歷史古道+生態環境」、「礦業遺產+常民生活」、「生態物種+環境資源」等3大遊程主題-改變過往僅以侯硐車站出發、結束之路線設計,思考不同交通工具可以移動的區域範圍,

舉例而言,如果要探索基隆河之河域生態及環境資源,就可以從猴硐騎腳踏車到三貂嶺,最後再由三貂嶺車站離開;另可由九份頌德公園「揪團」出發,沿小粗坑古道來到猴硐國小後,再進入猴硐聚落探索礦業遺產,最後由侯硐車站離開。

透過不同起訖點之遊程規劃,不但可以開發更多元之地方探索模式,更可以讓猴硐地區居民(包括弓橋里、光復里、猴硐里、碩仁里等),能有更多的參與及互動。

相較於猴硐地區之豐富性環境資源,對應性的配套資源卻明顯不足,以「吃」為例,過往車站口已有2家古早麵店,近日新開小吃店也仍以麵食作為主要訴求,如何創造具有在地特色的餐點,應該是未來可以努力的方向及目標;以上述遊程規劃為例,2項設計皆以長時間之戶外活動為主,甚至整天都不太有機會遇到合適地點好好坐下來吃飯,因此,提供可以輕鬆帶走、又不怕涼掉的餐點,可能就是一個不錯的思考方向-

許多居民建議開發具有在地特色飯糰,甚至提出「煤時間飯糰」的構想,運用諧音結合「煤」、「梅」、「沒」等3個意涵,加入竹炭或黑芝麻等食材,創造煤的意象,放入過去當地常入菜之梅子為內餡,並以輕鬆吃、輕鬆帶走,創造玩到「沒時間離開」的主題與效果。

再以「喝」為例,戶外活動最需要的就是補充水分,諸如梅子汁、青草茶等都是很好的飲品,甚可鼓勵消費者自備容器,並以增量或減價等提高誘因;至於「玩」、「樂」部分,可以運用礦區之集會與休閒空間-介壽堂,透過放映紀錄片或懷舊電影、不定時推出主題展覽、舉辦社區劇場成果發表或展演活動等,提供休閒或教育功能;此外,持續繪製具有地方代表性的資源圖像,推動藝術教育及素人創作,評估將這些作品印製為明信片或開發版畫DIY活動等,都是可以強化猴硐遊程之豐富性與細緻度的可行策略。

主題課程部分

在完成第1階段之共同課程後,多數居民皆同意繼續開辦原先規劃之3項主題課程,至於實際上課時間及執行模式,則採取滾動式、邊上邊調整的方式來進行(詳如表一)。

表一、第1階段人才培育課程(主題課程部分)

主題課程

時間

6/20

6/26

7/3

7/4

7/10

7/16

7/20

導覽培訓

下午

下午

下午

餐飲診斷

上午

上午

晚上

晚上

手創DIY

下午

下午

(一)「餐飲診斷」課程

首先登場的是「餐飲診斷」課程,任職於臺北市政府勞工局職業訓練中心之陳麗如老師在6月20日上午來到猴硐國小分享過往輔導之地方美食案例,並與有興趣參與後續課程之社區居民逐一認識-有別於過往之社區營造課程,因為餐飲的主題,吸引了許多過去不曾參與地方課程之婆婆媽媽、姊姊妹妹前來參加;

陳老師在課程結束前,與居民相約在7月3日上午自行準備拿手佳餚,並帶到猴硐國小與大家共同品嘗,藉此思考與尋找什麼是可以代表猴硐地區之環境資源及在地特色的風味佳餚。

7月3日當天,社區朋友們依約準備各式各樣食物提供給大家品嘗,陳老師則由專業觀點提供個別性之修正意見。不過,大家對於6月19日工作坊所討論之「煤時間飯糰」仍深感興趣,加上光復里蔡淑惠小姐所準備之青草茶頗獲好評-過往因為坑內工作的關係,許多礦工的肺臟都有問題,因此,各家都有自己專屬的青草茶配方,若以「礦工茶」名之,再與飯糰搭配,相信將是頗具特色之地方食物組合;

雖然未來猴硐地區之在地美食,仍有許多可能性尚待開發,不過,為配合開園活動之導覽遊程,以及規劃中之攤位展示,決定以研發具有在地特色之「煤時間飯糰」,作為第1階段之工作重點。歷經執行單位與陳老師及社區居民之多次溝通與協調,決定請社區居民自行準備可以作為飯糰內餡之相關菜餚,並於7月16日晚上帶到猴硐里陳清標先生家中進行第1次的飯糰試做。

圖02圖03
陳麗如老師於「餐飲診斷」第1堂課進行案例介紹(圖左)及第2堂課提供各家私房美食之專業意見(圖右)

陳老師在7月16日下午來到蔡淑惠小姐與隔壁白純阿姨家中準備晚上要包飯糰的五穀米,社區朋友們也依約在晚上攜帶各種預備要包飯糰的內餡到陳先生家中;看著滿桌菜餚,心中有種莫名的感動,

回想第1堂「餐飲診斷」課程,大家對於猴硐有美食嗎?以及居民是否願意為社區貢獻私房佳餚?皆感到相當懷疑;可是,當天在陳家的大圓桌上,除肉鬆等少數食材是由外地購買而來,其餘多為居民運用自家種植的蔬果,加以醃製或烹煮,因為是各家獨有的私房菜,所以在食品安全上也格外讓人放心,也更充滿濃濃的在地風味。

等到參與人員約莫到齊後,陳老師要大家先逐一品嘗各種菜餚,再挑選自己喜歡的食物包入下午準備好的五穀米當中,先各自品嘗,再進行意見交流及分享;從眾人興奮及滿足的笑容中,陳老師知道,此次新研發的「煤時間飯糰」一定會大獲好評;因當日準備之內餡種類過多,大家決定以投票方式,選出最喜歡的前幾名。

圖04

社區居民各自將拿手佳餚帶到陳清標大哥家準備試做飯糰(圖上)與試吃後以投票方式選出最受青睞之飯糰內餡(圖下)

圖05

陳老師為指導居民有關五穀米之烹煮方式,並針對內餡種類進行討論,又在7月20日下午來到社區,並邀大家於夜間二度前往陳家,最後敲定「煤時間飯糰」將使用酸豆、醃葫瓜、醃小黃瓜、素肉鬆、豆角、炒竹筍等6種內餡。

(本文待續)

參考資料

劉正輝,2010,〈在邁向生態博物館的路上(3)政府與居民協力互動〉,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2010年5月14日,https://www.dfun.tw/?p=26968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第九屆社區教育與農村發展工作坊】看見,在地知識

旗美社大將在本屆的社區教育與農村發展工作坊,打破以往以學界為邀請對象的課程規劃,以「重現在地知識」為主題,邀集在地方上的生產工作者,以實作座談或親自體驗,透過生活化及輕快節奏的課程設計,讓參與朋友對於地方知識心神領會。

活動緣起與本屆主題

「在地知識」是人們因生活在不同的土地上,因應地形氣候的獨特性而發展出來最適合、也最自在生活方式,那是一種親密的依存和互動下逐漸累積出來的生活智慧。

而要如何將這些深埋於人們記憶與身體實踐中的知識庫重新找出來,並提醒世人它在動盪環境下的重要性,做為重新向農村學習的我們,需要的便是謙卑地以「在地人」的眼光,來理解當地人的文化及符號系統,認識生活在土地上的人們是如何透過這些符號系統,建立出一套符合他們世界觀的身份認同。

無論是食、衣、住、行、育、樂,我們都在這片土地上獲得所需的資源,先人用歌舞、儀式、信仰、禁忌、傳統表達對萬物土地的感謝與尊重,那是一種敬畏萬物與土地倫理的互動過程,也是默會在每個人心裡的「地方知識」。在全球化與講究科學邏輯的思潮下,這些寶貴的「地方知識」越來越被稀釋化,農漁村、原民部落人口外流,傳承出現斷層;如何拉回我們對於故鄉的地方感?

高雄縣旗美社區大學以「立足農村‧服務農村」做為辦校精神。自2001年開辦以來,即將「農村與農業」做為主要學程之一,並鼓勵進入農村工作的工作伙伴,與學員們共同「向農村學習‧讓農村學習」。在蹲點的過程中,如何重新挖掘、紀錄、重現「在地知識」一直是本校的重點經營內容,包括開辦《農村365行》進修課程,開啟走訪地方農家與各行各業的現地採訪。

去年八月莫拉克颱風造成的水難摧殘著我們學區範圍內的許多村里,許多單一學區都面臨軟硬體上的流失與變動。旗美社大隨即投入於協助災後重建的社區工作,同時也不放棄思考在其間關於環境倫理、人與土地等地方知識的重新連結。

旗美社大將在本屆的社區教育與農村發展工作坊,打破以往以學界為邀請對象的課程規劃,以「重現在地知識」為主題,邀集在地方上的生產工作者,以實作座談或親自體驗,透過生活化及輕快節奏的課程設計,讓參與朋友對於地方知識心神領會。

目的在透過這個過程,能傳達人與環境之間的依存與倫理,並且對土地、對傳統智慧提供重新挖掘與肯定的機會,同時期待社會能對農村價值與地方知識有更多的關注和討論。

【指導單位】教育部、高雄縣政府

【主辦單位】高雄縣旗山區旗美社區大學

【活動日期】99820日(五)至823日(一),共計四天三夜

【活動地點】主會場與住宿在內門鄉木柵教會

【住宿地點】內門鄉木柵教會請自備環保碗筷、杯子、盥洗用具、個人藥品、雨具)

【活動人數】40人(全程參加者優先錄取,額滿即止)

【活動費用】

一般民眾1,500元(請於報到時現場繳交)

大專院校以下學生1,000

未全程參與者酌收800元(不含住宿,若需住宿,一晚400元)

旗美社大講師學員、旗美九鄉鎮居民一律免收報名費(不含住宿,若需住宿,一晚400元)

【報名方式】第九屆農村教育工作坊線上報名系統:https://spreadsheets.google.com/viewform?formkey=dHV5d2Fud092dG5tSUJybDRGTDRwQWc6MQ

【聯絡方式】07-66293786629625

【活動議程】請點選這裡閱讀。

手工麵包的默會知識

用餐時,孩子在享用麵包的同時,已經可以描述麵包的口感程度,我訝異著他們使用的形容詞,包括:「麵包撕開時,紋路很細緻」、「手作的口感,嘗起來很溫軟」。或許明後天,沒有這個手作麵包的情境…

相對於靜態的套裝知識,經驗知識是動態的。譬如,人產生知識、創造知識的活動紀錄,或以問題為中心,讓學習者一步步去參與知識建構的探索歷程,這些都是經驗知識,他們往往最能引起學習者共鳴,最能激發學習者投入其間,而催化學習者的知性成熟。(黃武雄,2004,《學校在窗外》)

作為體驗學習「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一種方式,去年我們參加了高雄縣旗美社區大學的收穫祭,參與了手工割稻的活動,這是稻米與米食文化的學習方式,也是透過身體的勞動,理解稻米收穫的喜悅,進而強化「大家攏吃台灣米」的信念。當收到碾製完成的,自己親手收割的稻米,那種深刻的感受,似乎銘刻於身體,成為大腦中稻米與米食知識的一部分。

麵包來自小麥,然而要體驗手工割麥子,然後再做成麵粉,在台灣,想起來似乎不易達成,於是就從麵粉做麵包這件事,讓思考另起爐灶,進行默會知識的小實驗。

990803shougungmiam-400.jpg
學習揉麵團並認真摔打麵團,才有菲力牛排晚餐的饗宴。

把晚上菲力牛排西餐的附餐-「起司麵包」當作「盤中飧」的學習收穫標的,將揉麵團、摔打麵團作為「皆辛苦」的體驗過程,讓孩子親自赤手接觸麵團,直接體會將手中麵團摔打在桌上,摔打的動作越純熟,則麵包的筋度與口感就會越動人。看著孩子有時將麵團摔得太用力,麵團飛到牆壁;有時將麵團摔得太小力,摔不出筋度。真的替晚上的菲力牛排餐捏一把冷汗,這樣的麵包會可口嗎?

pic2
媽媽兼麵包教練口頭指導。

還好經過孩子母親兼麵包教練的指導修正下,這團「默會知識實驗性麵團」終於可以順利完成後續整型、發酵與進烤箱等步驟,成功扮演「皆辛苦」之後的「盤中飧」-菲力牛排餐的的副餐-「起司麵包」。

手做麵包的默會知識學習。

用餐時,孩子在享用麵包的同時,已經可以描述麵包的口感程度,我訝異著他們使用的形容詞,包括:「麵包撕開時,紋路很細緻」、「手作的口感,嘗起來很溫軟」。或許明後天,沒有這個手作麵包的情境,他們就不太會使用這些文字,但這個實驗的經驗也讓我思考對於「默會知識」的運用揣想。
pic5
親手做的手工起司麵包口感很細緻溫軟。

如果將莫拉克災後重建區,當作地方知識重建的基地,或許我們可以給孩子們(大人們也適用吧?)重新(與從心)建構生活經驗的機會,不論是體驗割稻子也好,體驗作麵團也好,將先前被資本主義社會拚經濟思維切割斷掉的生活上的快樂默會經驗找回來,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手工打造出可口手工麵包,但只要努力,一定可以手工打造心目中溫暖的家園意象吧。

深夜不眠的勤勞工人,印製報紙的無名英雄

深夜12時,是很多人在家就寢休息的時間,在報業的印刷廠卻是付印工作的開始。許多人習慣每天一早在家收到報紙,或在超商買到零售的報紙,但對於手上這份報紙的來由,很少人可以說出一二。

深夜12時,是很多人在家就寢休息的時間,在報業的印刷廠卻是付印工作的開始。許多人習慣每天一早在家收到報紙,或在超商買到零售的報紙,並從中獲得自己所需的資訊,但對於手上這份報紙的來由,很少人可以說出一二。

旗美社大小地方觀察員培訓班為了讓學員瞭解媒體業的作業生態,特別經由資深記者,同時也是本班的講師,蘇福男,商請報社同意,安排學員參訪高雄自由時報報社,瞭解整個報紙出報的過程。

旗美社大小地方觀察員培訓�為了讓�員�解媒體�的作�生態,特別經由資深記者,同時也是本�的講師,蘇福男,商請報社同意,安排�員參訪高雄自由時報報社,�解整個報紙出報的過程。

由資深記者,同時也是本班的講師,蘇福男(圖中未戴口罩者),商請報社同意,安排學員參訪高雄自由時報報社,瞭解整個報紙出報的過程。

一進場內就發現,每位工作人員都戴著口罩,各就各位地站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待命,還不時可以聞到陣陣油墨味道,耳朵更是一刻不能清靜,機器運作聲音很大,負責導覽工作的莊主任說:「員工一進入場內,耳塞與口罩是不能忘的。」每位工作人員在晚上八時就要報到,工作時間至整個印報完成,到報紙運出廠房,才能下班,上班時間全程站立,是件非常辛苦的工作。

每位工作人員都戴著口罩,各就各位地站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待命,還不時可以聞到陣陣油墨味道,耳朵更是一刻不能清靜

每位工作人員都戴著口罩,各就各位地站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待命,還不時可以聞到陣陣油墨味道,耳朵更是一刻不能清靜。

莊主任也帶領學員進入排版室及傳輸室參觀,整個作業流程完全由電腦操作進行。而負責校對的工作檯旁,有很多負責校對的人員,很專心地做手動式校對,從調色、顏色、密度…等等細節,都不能稍微馬虎,必須做精細比對,雖然是電腦全自動印刷,但品管要求很嚴謹,絲毫不能出差錯,據莊主任說:「報社徵才的條件,是用印刷相關科系的高材生。來廠任職的新進人員,要接受二年的專業訓練,基本工作人員也要一年半的訓練時間,從紙張的控制上下對齊,天、地、左、右對齊等等,要有實務操作的能力,才能上場擔任重職,因一份報紙品質的好壞,是代表整家報社的聲譽。」很難想像我們每天接觸的報紙,竟是這些從業人員以無比認真的態度與辛勤的工作所換來的心血結晶。

在莊主任的帶領下,大家來到地下印刷廠房,最吸引人的是由一大綑白報紙(韓國製再生紙)送入機器後,機器運轉就全自動的把報紙印刷完成,再送到包裝室,莊主任說:「一捆白報紙大約在1200~1500公斤,可印出2.5至3萬份報紙,再接續換紙時會耗損10~12份,毀損的報紙會回收再利用。」一份報紙通常會把副刊先印好,晚上再印正刊,頭版是最後編印,預防重大新聞準備抽版之需,以自由時報的印刷功能,每小時6萬份,1分鐘約1仟份的運轉速度,是一所很標準的現代化出報的標準報社。

報紙的出報作業,在廠房的上頭,像一條紙龍似的,很有規律的出廠,抬頭往上看,通道兩旁就像舞龍般的壯觀,原來被送出來的報紙,排列整齊像螞蟻雄兵,聲勢浩大,那麼不可思議,真是令人大開眼界。最後,一條條的紙龍將報紙送抵包裝室打包,工作人員會放下一份報籤 ( 數量單 ) ,再送到運輸站,報車已準時在報社門口待命,準備裝車分送到各報站,由送報生發送到訂戶手中。

報紙的出報作�,在廠房的上�,像一條紙龍似的,很有規律的出廠,抬�往上看,通道兩旁就像舞龍般的壯觀,原來被送出來的報紙,排列整齊像螞蟻雄兵,聲勢浩大,那麼不可思�,真是令人大開眼界。

P1240115

報紙的出報作業,在廠房的上頭,像一條紙龍似的,很有規律的出廠,抬頭往上看,通道兩旁就像舞龍般的壯觀

結束此次參訪後,讓大夥兒深刻印象,很多人不知道一份10塊錢的報紙,每天準時平安的放在家門口,可曾想過那份報紙的出爐,是很多人付出精力與時間換來的,報紙的流程從記者採訪→寫稿→編輯→排版→傳輸→印刷→包裝→運送→單位由送報生送達等等過程,都是戰戰競競的。我們應向這些從事新聞媒體的所有工作人員致最高的謝意。

(本文作者為旗美社大「小地方觀察員培訓班」學員)

大愛生活系列(12)小學還是空中樓閣?

民族國小災後寄讀在旗山國小,學校復建懸宕未決,將來會是遷校的「民族國小」在異地「重建」,或是變成私立「大愛小學」,又或者是其他「名稱未定」的新設立學校?則是一天比一天茫然。

時序進入八月,寄讀在旗山國小的大愛園區南沙魯學童,早已在放暑假了。孩子們仍穿著「民族國小」的運動服跑跑跳跳,像往年一樣參加課輔和暑期活動。不同的是,今年的課輔和活動,是在園區內的愛農教會裡舉辦,無法像以往一樣,國小就在社區內,活動可以在國小舉行。

民族國小在風災中隨土石流而去,師生將近百人,一年來一直安置在旗山國小校園內。雖然從居民還在營區時,就得知大愛園區內將興建小學,但至今仍是空 中樓閣。小學四年級的Niua說,住到山下來的時候,可以在偌大園區裡暢快的騎自行車;但在山上時,家的附近就是學校,放假了,會去校園打籃球,要不然就 是玩遊樂器材。

孩子們對於小學的懸宕未決,只有簡單直觀的認知,知道現在在旗山國小是「暫時」的,以後會有一個「自己的學校」。但對大人來說,過了一年,小學何時會完工?完工後究竟算是遷校的「民族國小」在異地「重建」,或是變成私立的「大愛小學」,又或者是其他「名稱未定」的新設立學校?則是一天比一天茫然。

990728dasisdhoyooy-450.jpg
教會門口。自行車是這裡的課餘活動,教會是這裡的課輔教室。

風災將滿周年,依然「寄讀」中

民族國小災後寄讀在旗山國小,離大愛園區約有二十分鐘車程。每日孩子們都需要專車接送上下學,並要有「隨車保母」就近照護。

擔任隨車媽媽的Aping,本身也是學生家長,她說學校還是要「近一點比較好」。現在孩子在學校生病發燒或有小意外,因為距離園區較遠,很多家長手 邊有工作也走不開,難免不放心。Aping說:「小孩子生病,電話通知了,(家長)還要跑到旗山…所以都是要我們幫忙帶去醫院。」隨車媽媽雖然是支薪 工作,卻也常被叫做「義工媽媽」。

此外,Aping也覺得寄人籬下的生活,多有不便。學校原有的活動必須從簡;孩子若要打球,球場仍需配合旗山國小學童優先使用;學校的球具等器材也 沒什麼空間存放。「我們是去那邊(當保母)才知道這麼克難,他們(其他家長)沒有去可能不清楚。」寄讀生活要客隨主便,學校的馮老師說:「他們(旗山國 小)對我們真的很好,但總是希望有所自己的學校。」

學校主任打亥說:「起碼要開始蓋,家長也會覺得比較確定。現在都是空氣。」目前,校方已經接獲兩、三位家長來詢問,希望先轉學到大愛園區附近 的國小就讀,看是否等到園區內的小學落成時再轉回來。不過,本身也是家長的打亥透露心中隱憂:「我們擔心的是骨牌效應。轉走的人多了,也許就順理成章的廢 校了。」

進度各憑解釋,由誰主導?

其實八八過後不久,校方便得知台達電將認養那瑪夏鄉包括民族國小在內的三所災校的重建經費,「那時候我們是聽說台達電要認養重建,也有去簽約。我們是想台達電也是政府的,應該很快就蓋好,怎麼知道會到現在。」民族國小校長周秀梅說。

去年9/21校方北上與台達電舉行簽約儀式,確定由台達電認養學校重建;不料後來又接獲高雄縣教育處通知,民族國小將改為由慈濟基金會援建。如今已經過了一年,期間屢有政府會議討論園區內的小學問題,一直沒有明確定論。

至於小學為何由台達電認養改為慈濟援建?縣府重建會主任王正一回應:「慈濟當初本來就在園區內有規劃小學,台達電是認養異地重建的學校,不需要重複嘛。所以經過協調後,決定由慈濟蓋。」

但弔詭的是,學校的規劃進度,包括校地選址、家長意願及學生人數調查進度、工期等等,到底進行得如何,卻呈現政府單位、慈濟基金會、園區居民和家長眾口不一的情形。

6/26在愛農教會的會議上,面對居民「到底要不要蓋小學」的質疑,高雄縣重建會當場回應,已經完成了家長意願、學生人數、對周邊現有小學的影響等調查;確定園區內一定會有小學,由慈濟援建,一個年級會蓋兩班,大愛園區內的學童皆可就讀。近日縣府重建會主任王正一受訪時進一步表示:「我們是希望能在明年九月一號前完工。」

1
教會暫時替代學校,成為孩子們的課輔和活動空間。

但高雄縣教育處長李黛華則說,縣府目前可確定的事,只有「園區內會有小學,由慈濟援建」,至於工期或其他規劃沒有明確時程,因為「都還在調查學生人數,才能了解學校要怎麼規劃」

而慈濟基金會受訪時表示:「學生人數還沒有什麼確定,應該不會有什麼規劃。」並表示,當初在蓋園區時雖「可能有」考慮學校需求,但一切還待評估,包括校地選址、學校規模等,慈濟仍要看政府的決策。

但民族國小家長Aping媽媽則說,當初住在工兵營區時,大家的認知都是慈濟會蓋學校,並且以為會和房子一起動工。有兩個孩子的Ibu媽媽說:「那個時候,師姐給我們看的藍圖,就是說有小學啊,就是教會前面那邊。」受訪的家長和園區居民皆指出,當時在營區準備入住大愛園區時,都「知道」現在的愛農教會到希望廣場前的一片空地,是「國小預定地」。

Ibu媽媽說,其實多數家長們在這個過程中,都不了解整個情況;不論是政府單位或是慈濟,都還未正式與家長們討論溝通小學的問題,每次都只能聽到傳 聞。「今天聽這個人說,明天聽那個人說,都不一樣啊。」她說,以家長的立場,只要國小落成「越快越好」就好了,其他也管不了這麼多。

4

5
希望廣場和愛農教會前的空地,是居民認知中的「學校預定地」。現在堆滿了漂流木,成為孩子們嬉戲穿梭的遊樂場。

「遷校」或「新設」?關乎文化存續

但另一位媽媽Aping有不同的想法,除了早點落成之外,她說:「其實我們都很希望,還是能以『民族國小』的方式。」

園區內的小學,不只有何時落成的問題,落成後究竟是被「重建」的「民族國小」、是私立的「大愛小學」、或是必須另擬名稱的「新設立」小學,也是園區內居民關心的另一重點。

3
暫棲在旗山國小中八間教室的民族國小。還沒有主體的學校,現在在布置上還保留著傳統問後語,但誰也不知道接下來會如何?

在學校擔任主任,本身也有兩個女兒在學校念書的打亥認為,如果未來園區內設立了小學,應該用民族國小「遷校」的形式。雖然學校仍會吸收原鄉中各村、各鄉,或非原鄉的漢人學童,他仍認為,學校必須保留一定的原住民傳統。

「要用特殊學校的方式。要在情感、記憶上有一定的連結…不然,過了2、3年就剩下支離破碎的記憶。」比如,學校可能設立原住民教育資源教室、部分課程甚至安排到山上上課、了解布農族民俗植物、認識生養傳統文化的自然環境等。

「要走就是走這個(路線),不是走唱歌跳舞不要說弄成國際示範村,變成專門表演的學校…」打亥主任認為,這才是真正原住民文化的傳承。

但針對學校如何定位,高雄縣教育處表示還要討論,高雄縣重建會則說:「遷校還是新設,不需要拘泥這個名稱。重點是,園區內的學生都有學校進去念就好了。」

不過,園區附近其實已經有月美、杉林兩所小學,比旗山國小更靠近園區也更方便家長就近照護孩子。但在災前只有50多名學生的民族國小,現在學生人數不降反增,將近90名。在學校任教的謝老師透露,增加的學生都是來自那瑪夏其他村子或桃源鄉各村遷住園區的。

這些家長不選擇更近一點的月美國小或杉林國小,而選擇讓孩子轉學進入民族國小,寄讀於較不方便的旗山,就是等待園區內的小學落成後孩子能在園區的學校內就讀。

「名字當然重要,主題訂上去了,意義就不一樣。『遷移』,校史可以還在上面;『新設』,以前種種就要割掉了。」打亥主任如此認為。

萬年溪環境教育的推動

基於學校、社團、社區與萬年溪的地緣關係,學校、機關可尋求社團與社區合作,開發溪流特色的環教教材、課程與計畫,從發現溪流到走進溪流、擁抱溪流,開創更多彩多姿的溪流環境教育體驗。

立法院于今(2009)年5月18日三讀通過「環境教育法」,自明(2011)年起,從國小學生至總統在內的各政府機關、公營事業機構、高中以下學校及政府補助基金的財團法人等,其職員與學生,每年都必須參加四小時以上的環境教育課程。

基於上述的規定,如可以屏東縣境內萬年溪為一個溪流環境教育的場域,設計有關都市溪流生態環境的課程,供全台各界互相觀摩學習,相信是可以進行的一個方向。

image001
整治中的萬年溪

溪流環境的保育

溪流河川是台灣水資源的重要水脈,以往為了提供經濟開發所需,水資源管理著重在水體與流域的密集開發利用,忽略了社區居民對水體環境的依存關係,導致人與溪流之間的依存關係愈形疏離,對河川環境整體性的破壞也就更加嚴重;隨著永續保育觀念的萌芽與倡導,溪河流域整體保育與水資源永續,也就顯得重要與迫切,而重新建立溪流社區與溪流的相互關係,則是實踐溪流保育與永續的重要步驟。

然而,溪流保育的方法,始終侷限在減少溪流的破壞壓力,未能有效提昇至永續利用的層次。

近年來,綠色休閒產業逐漸發展,許多具有溪流生態特色的地區,以當地的自然資源與環境特色,結合相關的消費行為,提供了社區發展的新契機,而許多與溪流關係緊密的當地社區團體,也開始重視溪流生態資源的利用方式。

為使溪流所蘊藏的豐富水及自然資源得以永續利用,並適時結合社區意識發展,發展出具鄉土特色的溪流社區,創造自然資源永續綠色消費,凝聚社區意識,結合並培育社區的力量,建立社區民眾保育自然資源的正確觀念,進而發展出以自然資源永續利用為目標的社區教育模式,是現今推動溪流環境保育與永續的重要途徑。

自然資源管理

任何一項自然資源(自然資源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土壤、水文、景觀、文化等)管理,或特定區域的永續經營管理,都可依資源與資料的可及性,及與其周遭區域社經因子的連結程度作為基準,區劃為四項行動策略:資源調查、資源管理與利用、環境規劃與社區發展。將這一連串的事項整合進聚落或區域的發展藍圖中,才能與在地政治、經濟與社會等脈絡做緊密的連結,確保資源經營管理計畫的可行性與永續性。

然而,受限於時間的急迫性與資訊取得的困難度等的因素,這些行動策略並不盡然會有所謂階層與先後的關係,而是必須在這些層級間有跳躍或複式的連結,並在設置與經營管理的同時,持續的蒐集各項資源資料,作為修正管理工作,與永續經營管理規劃的依據。

以萬年溪自然資源保育與管理規劃而言,因近來休閒旅遊快速發展,導致時間緊迫以及各項人、物力的限制,無法進行完整的資源調查、環境資源管理與社區發展分析,即需先進行環境規劃管理,更遑論妥適地進行環境資源利用分析以及導入社區參與經營的機制,是故主管當局及相關單位在著手規劃時即可能面臨資源量、資源潛力、社區參與、管理方針等困擾。

因此,規劃者除需從溪流沿岸景觀與生物資源進行初步調查與規劃,並提出未來發展願景,日後仍需以完整的行動策略連結進行萬年溪自然資源永續經營。

image004
萬年溪學習計畫

溪流管理的初步規劃

在以溪流為主體的保育區域中,溪流生態系的物理性棲地、化學性棲地與生物組成及岸濱溪綠帶,從上游、中游、下游都各有其相互關聯而連續的變動特性;因而,必須考量流域自上游源頭至下游的整體性;植群與動物相的完整性,維持了陸水之間的生態廊道的暢通性,與溪流生態系自然運作;溪流生態區的規劃,勢必要有整體觀概念。

護魚溪段屬萬年溪中下游區域,從流域特性的觀點而言,其落差已趨於平緩,河道狹窄漸成寬闊,是溪流中棲地型態多樣的河段;另外,從溪流生態系的觀點,棲地環境是目前最需保育與管理的河段。

因此,在現階段將以護魚溪段作為主要的規劃範圍,原巡守護魚的人行步道,可在配合週遭環境後,整修為簡單的步道與部分木棧道,提供遊客在安全無慮與舒適輕鬆的情況下,縱走在河岸至道路旁的綠帶,沿溪感受與體驗溪流生態之美,也可充分利用陸水交會帶三度空間呈現的多樣風貌,分別設置賞溪台、觀魚淵、親水池等做為觀溪與親水設施,期能以此改造與野生動物資源,帶動人文、自然、永續的經營理念,進而勾勒未來涵蓋萬年溪中、下游,以及兩岸生態休閒園區圖像。

萬年溪的發源落差大,河流的地形千變萬化,有淺灘、有堆石、有瀑布、有深潭、有急流,更因為溪流上游為農村居民的重要水源,水質清澈,生態多樣,流進屏東市後這條溪流成為最具有學習價值的場域;萬年溪就在社區校園旁,拉近了和溪流的距離,讓社區居民可以走進河,進行溪流親水體驗。

在溪段地形趨平緩河段,沿溪有步道設置,溪流內有水潭、急流、平瀨依地形交錯出現,不僅提供各種體型的魚隻棲息,更是一極佳的魚類生息繁衍場所。未來可強化貫通中下游的人行步道成為濱溪生態步道,同時選擇適當地點設置親水設施與集魚設施,將可在保育溪流生態的同時,兼具親水與賞魚觀光等活動,讓社區居民與遊客得以在安全無慮的情況下親近並體驗自然。

image006
萬年溪學習計畫

未來永續經營雛議

近年闢建千禧公園時,以低度開發,保留流經園內萬年溪原貌,未來將規劃為親水公園,縣政府規劃再度引用武洛溪、番仔寮溪水,經過處理後,引渡經崇蘭圳,順永安圳注入萬年溪,以圖恢復萬年溪早期風光美景,讓市民可以更親近萬年溪,使萬年溪風華再現,更適合人生活的好所在,是大武山民族屏東人的期待與責任。

有鑑於此,溪流環境保育與社區、社團的運作方式與宣導教育模式應透過座談會的經驗交流,討論溪流社區正確且有效的保育策略與技能,使居民從瞭解並學習生態平衡的機制中,培養社區居民具有永續的環境資產觀念,避免因錯誤的護魚、放流、過度開發及不當的休閒消費,導致溪流環境迭受破壞,以維護溪流環境的生物多樣性。

萬年溪在屏北山區發源,潺潺流過屏東市的社區和學校,為過去的居民帶來了潔淨的水源,也為這裡的孩童創造了溯溪戲水的場域,過去居民的生活與這條溪流密不可分,但現在呢?於是重新發現這條萬年溪,重新銓釋這條河,成為我們共同的心願。走進溪流,孩子們可在這裡寫生、攝影、打水漂、作詩、靜坐、學科學、尋覓生命蹤跡,大人們一起清溪護溪,戲水溯溪,從親近這條河,進而喜愛這條河,珍惜難得的河流資源,擁抱這條社區的生命之河。

所以基於學校、社團、社區與萬年溪的地緣關係,學校、機關應結合這難得的社區資源,可尋求社團與社區合作,開發學校本位溪流特色的環教教材、課程與計畫,從發現溪流到走進溪流、擁抱溪流,開創更多彩多姿的溪流環境教育體驗。

參考資料來源:

1.環保署環境教育法條文(http://ivy5.epa.gov.tw/enews/fact_Newsdetail.asp?inputtime=0990605112817

2.我們發現了一條河─溪流教室(http://ppt.cc/LW4O

3.屏東縣政府網站(http://www.pthg.gov.tw/tw/index.aspx

(作者為社團法人屏東縣深耕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