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術與藝術─拜訪雲林諸元醫院

諸元醫院位於北港朝天宮前不遠,是一間特別的老醫院,明年就100歲了,除了醫院特別,在屋頂,我們看到一個很不一樣的世界。

編按:北港諸元醫院是已故蔡深河醫師創辦,當年他從台北帝大(台大前身)醫學系畢業後,在民國卅三年選擇回到當時為醫療沙漠的北港開業,用醫療與藝術灌溉鄉祉,於民國八十三年榮獲「醫療奉獻獎」(更多故事請閱讀文末附錄)。 蔡深河醫師的後代仍繼續經營醫院,除了醫術外,也發揚家族的藝術文化,以下為作者拜訪醫院後的文圖分享。

────────────────────────────────────────────────

諸元醫院位於北港朝天宮前不遠,是一間特別的老醫院,與中華民國同歲,明年就100歲了,在蔡醫師的導覽介紹下,我們分別參觀了幾個地方,這裡是第一站,從醫院的歷史到空間再到頂樓的花園,很不一樣的,在這裡和大家分享。

你知道這是哪裡嗎?這是諸元醫院的屋頂花園,很特別的,這都是蔡醫師慢慢做出來的作品。

untitled-1

走在朝天宮前的老街上,大夥先在外面看諸元醫院的外觀,再進去參觀。

untitled-2

這是醫院第一塊匾額

untitled-3

酷吧~這裡是病房,維持以前的風格,繼續使用著。牆壁上的畫是蔡醫師自己畫的喔。

untitled-4

這是一間休息室,四週被藝術品包圍著,蔡醫師為我們介紹作品。

untitled-5

好可愛的一隻狗,栩栩如生。

untitled-6

好漂亮的一隻大龍蝦,陶瓷及金屬線的作品,若沒記錯是醫師哥哥的作品。

untitled-7

這隻魚更漂亮,這裡佈置了一個場景,海中的世界。

untitled-8

我們來到屋頂,哇~好像來到另一個世界。

untitled-9

漂亮的馬賽克圖畫

untitled-10

多肉植物開花了

untitled-11

咕~咕~有一隻貓頭鷹ㄟ。巨大的仙人掌也開花了。

untitled-12

延伸閱讀:

諸元醫院一甲子招牌 救人無數

蔡深河─第四屆醫療奉獻獎得主

【黑潮書寫11】遠足

從一開始宣布,孩子臉上不可置信的表情,好像在第一次的遠足之後就消失了,好像開始變得期待了。「老師,下次要去哪裡走路?」其實心裡很清楚,學生只要離開學校,就很快樂了。

學校校外教學,簡單的說就是將學生帶到校外,進行跟課程有關、或無關但是有學習內容的教學行為。

小時候,我們叫這個為『遠足』。

畢業後踏進教育界的第一年,是在山上的小學。那一年根本沒辦過也不敢奢望家長拿得出錢讓孩子參加校外教學,但還滿常帶到學校外邊的樹林中上課;遠足則是不敢辦,賽德克族小孩的腳程可不是我這隻「肉雞」追得上的。幸好在畢業前,托畢業生中家長會長女兒的福,整個村子裡最有錢、開雜貨店的家長會長補助了大部分的錢,讓全部不到十五位的畢業生去了一趟墾丁。

後來,調到台北市的學校,每年都會有好幾次的校外教學。不過,除了一些社教場所的參觀之外,校外教學常常就只是變成考完試後帶學生出去玩玩的活動。剛開始因為對台北根本不熟悉,自己也不清楚可以安排怎樣的校外教學,大都是跟著學年大部分的班級一起去。慢慢發現這樣其實很花錢,每次都是搭遊覽車、再加上門票,有時一個學生一次可能得花上五百元。

我想,可不可以來個不用花大錢的遠足就好?

在台北待了十年,對學校附近的環境也漸漸熟悉,這個想法也一直在發酵中,經濟環境的影響也讓這個想法實現的時機成熟。我可以用經濟環境影響的理由來說服家長,因為部分的家庭對於這筆校外教學的支出有些許困難。我忘不了,當我向孩子宣佈,除了全學年都會去的校外教學外(其實只有去聽音樂會),另外一個校外教學要用走路的方式,他們臉上露出的複雜表情。

內溝溪。

帶著孩子走出校園,穿過馬路爬上高高的基隆河堤防,讓大夥兒站在堤防上看看內湖垃圾山。走下堤防沿著河濱往內溝溪匯入基隆河的方向走,為了降低他們對於走路這件事的疑慮,一開始就讓他們可以把零食拿出來邊走邊吃。

班上有很多小孩也去過內溝溪好幾次,不過他們熟悉的多是內溝溪上游經過號稱「生態工法」──其實有用到水泥──整治過的那段內溝溪,卻不了解就在家門旁邊,高高的堤防內的內溝溪;也不知道大部份沒太多人工干擾的內溝溪。

從匯入基隆河的溪口開始走。

住宅區旁堤防內的內溝溪,溪水參雜著生活廢水,水泥鞏固的河床佈著黑黑的底泥,唯一的生物只看到吳郭魚。再往上游走一段,堤防嘎然終止,河岸呈現傾斜的草岸土坡,彷彿由此而上就沒了水患(或是水患根本在自然中就從沒出現過)。也因為從半封閉的狹小夾岸堤防中頓時開闊,原本凝滯的空氣也被微風吹得消散,兩岸的綠樹、人工植栽花草亦讓人心情愉快。

水中生物開始豐富,溪哥偶爾現身。續前行一小段,由於又接近了較密集的住宅區,堤防再次出現,甚至有一小段的溪水隱身於幽暗的涵管中,所幸並不長,溪水再次現身,已是近郊夾岸淺山山谷中蜿蜒一彎清澈綠水,生態頓時豐富了起來。

一條城市邊緣的內溝溪,趣味就在這裡:從基隆河旁的溪口上溯,彷彿台灣任何一條流經人類環境河川的縮影,堤防、草坡、夾岸綠樹,還有在原本就已是自然生態的河段施做的生態工法。

對於校外教學不曾有過這樣遠足經驗的學生們,還是會出現喊累的狀況,奇怪的是讓他們停下來休息卻還是追趕跑跳碰,大概這是他們特有的充電模式吧!玩一陣子就又有體力可以繼續走了。

從一開始宣布,孩子臉上不可置信的表情、無法接受的情緒,好像在第一次的遠足之後就消失了,好像開始變得期待了。

就這樣,搭配短程的大眾交通工具,我們又做了幾次遠足。

「老師,下次要去哪裡走路?」

其實心裡很清楚,學生只要離開學校,就很快樂了。

11圖1
孩子們沿著河濱往內溝溪匯入基隆河的方向走,只要離開學校,就很快樂了。

11圖2
停下來休息卻還是追趕跑跳碰,大概這是孩子們特有的充電模式吧!玩一陣子就又有體力可以繼續走了。

(作者為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資深海上生態說員)

(閱讀更多「黑潮書寫」系列文章,請點選這裡)

雨後,飄來蘭香

歷經半年多來的重建,重新育苗,蝴蝶蘭已全部復植,盛開出漂亮、令國際人士驚豔喜愛的蘭花,在今年的台灣國際蘭展上,展現農人們的驕傲。

台灣蘭花到底有多迷人?

世界上有3千多種品種的蘭花,台灣就佔了1千多種。

英國年度花藝盛事雀兒喜花展(Chelsea Flower Show)於今年5月25日至29日在倫敦舉行,台灣蘭花產銷協會應邀參與展出,以蘭花為設計主題,不僅獲得銀牌獎,還吸引英國女王駐足觀賞;英國是蘭花的發源地,能獲得英國的肯定,等於是青出於藍,讓台灣蘭花的美再度聞名國際。

回顧一年前,2009年8月,美麗高雅的外交大使-蘭花,也不敵風雨的無情沖毀。蘭花重鎮台南縣在莫拉克風災中受創頗深,尤其在麻豆地區,蘭花成品及栽培設施大半付諸流水,調節日照的黑網被狂風吹毀、育苗培養瓶、空調設施以及幾十萬株準備出貨的蘭苗也被大水沖走,蘭農們看著多年的奮鬥一夕之間化為烏有,忍不住放聲大哭。

990919ap[j[o

蘭花的重建刻不容緩

蘭花苗泡水數小時就可能會死亡,且易受病菌侵蝕,先前獲得輸美檢疫認證的溫室,也可能被取消;此外,蘭農的主要收益有9成是靠外銷,每年3 月的「台灣國際蘭展」,已連續辦了9年,去年更吸引超過30萬人次看展,有來自29國的3000多位外賓參與,是國際大型蘭花專業產銷平台,若是無法及時復植蘭花,中斷了蘭展這條行銷通路,蘭農們的生計將陷入困境。

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理事長李蒼裕回憶重建的心路歷程:

「莫拉克風災後,農委會蘭花技術服務團在第一時間就來指導我們泡水蘭花緊急處置的原則及方式,農業試驗所也來協助災後蘭苗用藥諮詢,接著台南縣政府、軍方及嘉義大學等單位也來協助清理、設備修復,加上申請種苗復耕的補助,讓我們麻豆地區大部分的蘭園,僅花半個月時間進行清理及消毒,就恢復正常生產。」

蘭花4

再展風華的美麗大使

歷經半年多來的重建,重新育苗,蝴蝶蘭已全部復植,盛開出漂亮、令國際人士驚豔喜愛的蘭花。國際蘭商驚訝台灣蘭花產業快速復原的能力,在今年的台灣國際蘭展上,展現蘭農們的驕傲及政府重建效率與成果,也因此穩保了台灣「蘭花王國」之美譽。

蘭花2

蘭花3

參考資料來源:

台灣蘭花赴英參展,女王參觀高度讚賞(外交部)

台灣蘭花展(民視新聞)

狂風中盛開的蘭花(重建會)

2010台灣國際蘭展(社團法人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

新發村上「百」家「香」:災後的小農智慧

走過了一年豬仔菜的日子,阿甘姨手上一瓶一罐手工製作的百香果汁、芒果乾,氣味香醇甘甜,帶著「我自己也會很喜歡吃這個」的樸實心情,重新出發。

六龜鄉的新發村(以下指新開部落以外之新發地區)位於六龜市區與寶來之間,既沒有寶來濃厚而熟練的觀光氣息,也不如六龜市區的熱鬧。貫穿全村的和平路上,遍 佈著烘茶店,令路過的行人眼睛一亮,但除此之外,不買茶葉的外來客並不知道自己該在哪裡落腳歇息,新發作為一個地方,可能只是奔向寶來之前的一幕過路風景 而已。

但這樣的故事,可能在「阿甘姨手工坊」正式掛牌開張以後,有了不一樣的面貌。阿甘姨尚未掛上招牌、卻已開始運作的農產加工坊就位於省道邊,目前的外 觀仍是一個普通住家模樣。阿甘姨原本是中部人,幼時隨著父親來到土地較為肥沃的台灣南部,遇見了在新發國小教書的外省丈夫,便終身定居於此。

「你來看看,這些都我自己種的。」阿甘姨的手工作坊裡擺設了一罐罐的濃縮百香果汁,底下便是自行收成的百香果,次級加工品與天然農產之間沒有任何距離。「這些都是職訓局的老師教我,我去學的,沒有加農藥喔!」

「以前傻傻的,種東西就是種東西,就拿去市場給人家收,價格就沒有那麼好。」但在八八水災之後,阿甘姨因為農地流失,損失慘重,因此報名參加職訓課 程,開始決定改變路線,往農產加工品的製作前進,一改過去種植農產品予人收購的模式,也聽從老師的指導,一改過去的慣行農法,開始學習有機栽培。

這樣的故事在災區並不陌生,但仔細追問阿甘姨為何選擇百香果做為重新出發的主要作物?她回答:「因為我想,沒有農藥大約還是不行,就想選擇好種一 點、不太需要投藥的作物來種。我想了一下,百香果也有野生的嘛!野生的也是可以活,表示它一定比較不需要投藥,我就選擇百香果。」

「而且我們附近有阿彌陀佛的,他們很愛喝百香果,喔,一次就跟我買六十斤、九十斤這樣買,應該是要…去尿酸吧?」六龜寺廟密度名列台灣各鄉鎮的前茅,吃素人口多,豆類製品攝取量也大,需要鹼性飲料促進身體酸鹼平衡,是阿甘姨認為百香果特別有銷路的原因。

「你說酵素喔,那太多人在做了,東一家在做,西一家在做,啊我自己也不愛喝,我自己不愛喝的東西,怎麼做給別人喝對不對?」對於為何並未選擇災區的熱門農產加工品,酵素,阿甘姨做出了上述的解釋。

對於百香果的商機,阿甘姨的好友謝鳳珍阿姨也表示認同:「我今年也打算來種百香果,還有福壽瓜,已經一年沒有種東西了。」鳳珍阿姨本身也加入了災後成立的六龜產銷班,作物種出來以後,預備以產銷班的管道向外販售。

IMG_0633-480
阿甘姨與香甜有機的百香果汁、芒果乾、番茄醬等農產加工品

那麼,在災後這一年,鳳珍阿姨靠什麼維生呢?

「就…仔有寄回來啊,然後省著點用,不然有什麼辦法。」鳳珍阿姨露出有些尷尬的笑容:「我們這一年最常吃的就是豬仔菜(地瓜葉),吃到我女兒都說,拜託,媽,我們今天不要再吃豬仔菜了!」

走過了一年豬仔菜的日子,阿甘姨手上一瓶一罐手工製作的百香果汁、番茄醬、芒果乾,氣味香醇甘甜,帶著阿甘姨「我自己也會很喜歡吃這個」的樸實心情,開始重新出發。

「去年喔,除了我們家農地流失之外,我的鹿也死了兩頭。」最後,阿甘姨不經意地提起這個「另類災損」:「我們家會養鹿,賣鹿茸。每年清明節前後可以 收,收一兩800塊,一次大概可以收70-80兩,算是我們的副業啦!但在去年水災,小鹿泡在水裡太久,一隻當場淹死,另外一隻好像是泡水泡太久,有點感 冒,過幾個月也死了。」

「我現在就每一項都做做看,做不成功,就再說嘛!」夾起被她稱為「叫好不叫座」的素食小魚干,送入我們的口中。她說,這個並不打算拿出來賣,要等改良成功以後,再出來賣給『阿彌陀佛的』試試看。

阿甘姨與鳳珍阿姨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災後重建的工作,除了堅毅與感人等值得歌頌的面向之外,也有靈活與智慧的一面。台灣小農經營的模式一向帶有濃 厚的家庭企業色彩,在這次的風災重建的策略選擇中,依然可以看到像阿甘姨與鳳珍阿姨這樣的小農戶勇於嘗試、創新的精神,選擇的作物也與六龜鄰近鄉鎮的特色 (如寺廟眾多)緊緊鑲嵌。

(阿甘姨的電話是0938919325,請朋友可以多多幫忙宣傳,感謝!)

(本文轉載自莫拉克新聞網)

尋找「金剛霸藤」的故事

由於以前沒有吹風機,洗頭通常要選在中午,將水煮開置入金光霸藤,將髻髪鬆開洗淨後,讓太陽曬乾,剩下的水再拿來淨身。加上木浪子效果更好

多年前,南隆國中的生物老師劉孝伸從耆老古德福口中聽聞美濃人拿來洗衣服的不只是木浪子(無患子),還有「鴨屎卵袋」(木虌子),以及一種叫做「金剛霸藤」的植物,口傳的植物到底長什麼樣子?這個好奇開啟了劉老師的尋找過程。

雙溪找金剛霸藤 011
雙溪裡的金剛霸藤

鍾惠滿,一位土生土長在九芎林茅窩的婦女,婚後因為照顧家庭的關係,仍住娘家,因為上生態解說班的緣故與我們相遇,對民俗植物的研究相當熱忱,因為這些都是小時候的記憶,她曾說,一定要把小時候接觸過的這些植物拿到孩子的面前,讓他們都親眼看見親手摸到。

二條平行線的交叉,加上不久前認識了美濃蝴蝶研究者金山大哥在上庄劉公壇擔任廟祝的老父親而讓金光霸藤的面貌逐漸清晰。

IMG_0032

阿滿與廖伯伯特別投緣乃因她好奇、窮追不捨的個性:「那可以帶我們去看嗎?」事事常請教,久了廖阿伯覺得生活經驗備受重視的感覺真好,態度從淡漠慢慢轉為熱忱,有一天他向阿滿說:「你真的那麼想看嗎?我去山上找吧。」不放心老人家隻身上山的阿滿卻說:「我不放心你一個人,若發生意外怎麼辦?」上山這一天阿滿在小漢五金行是排了班的,於是拜託了孝伸老師在劉公壇與廖伯伯一同前往黃蝶翠谷著(客語「取」之意)藤。

今年八月,多年來的疑惑終於解開,原來「金剛霸藤」就是「鴨腱藤」呀!

鴨腱藤是種子最大的豆科植物,取其種子刨光後當作刮痧版或者吊飾是大家對它最熟悉的用途,但美濃卻是取它來洗衣服。

「以前,著藤是男人的工作,我還有印象姐姐小時候跟阿公上山「著」藤時把它的藤當作鞦韆來盪呢。」阿滿說,藤取回來後要馬上劈成一塊一塊,然後敲碎去曬乾,不然就會爛掉了。要用的時候就取一塊搓揉,因為顏色偏紅只能拿來喜深色衣服,若要洗白色的衣服就要用「鴨屎卵袋」。

IMG_0037

「還有一個小插曲喔,我阿公上山著藤時忘了把笠嬤(斗笠)帶回來,跟他上山的家狗不敢下山,在山上守了一夜,等我阿公翌日上山時才一起下山,所以我們如果做錯事,阿公都會罵我們不如他的狗那樣忠心。」

七十多歲從南隆吳屋嫁到山下黃家的二伯母則說「以前洗頭髮是一件大事。」一個月洗一次頭髮有時候都會被長輩責罵:「頭髮那麼常洗做什麼!」誇張者甚至一年才有一次洗頭機會。

由於以前沒有吹風機,洗頭通常要選在中午,將水煮開置入金光霸藤,將髻髪鬆開洗淨後,讓太陽曬乾,剩下的水再拿來淨身。「金剛霸藤加上木浪子效果更好。」「茶子粉也不錯啊,最近茂雄伯頭長了爛瘡,用什麼都沒效,沒想到用茶子粉治好了,二伯母再次強調:「那時候化學品哪像現在這麼多、這麼方便啊。」

災後的願力 泰武要用夢想交朋友

由泰武國小經營的「旅人之家暨地方文創館」將於9月18日揭牌,希望透過此活動,讓來賓體驗藝術、音樂、傳統美食,以及部落自主堅持的力量。

八八風災後,泰武國小異地安置,在空間不敷使用的安置期間,泰武國小的數位機會中心在無空間可運作下,透過校內老師及地方藝術家的相互激盪,轉而進行「文創加值」的嘗試,獲得肯定。今年四月,泰武國小搬遷至佳興部落後,夢想再加大,結合當地的山光美景及部落豐富的人文及藝術,在每個月的第二個星期六下午,舉辦手創藝術市集及草地音樂會,吸引不少遊客前往。

另外,在佳興村民支持下,泰武國小數位機會中心利用部落內的空屋,以7年1元的租金開闢旅人之家暨文創館,將提供背包客及特殊專長教師住宿,除了刺激師生的學習,也盼帶動部落觀光。

泰武國小表示,最初的想法,只想開發一個屬於在地文化的產品,可以贈送給曾在八八風災給予協助的單位團體以表感謝,然而卻意外獲得好評。泰武國小伍麗華校長更進一步表示,泰武國小承辦數位機會中心,最主要也是要協助地方文化產業發展,再加上教育部也鼓勵各地的數位機會中心可以自主營運,所以就覺得這可以是未來部落及學校可以共同繼續推展的方向。

「旅人之家暨地方文創館」將於9月18日配合國際和平日以及創意市集活動揭牌,泰武國小希望透過此活動,除了讓來賓體驗一場藝術、音樂及傳統美食的饗宴,更讓外界看到他們自主營運的決心,與部落堅持的力量。

60329_153902567961924_100000265467223_382722_4531251_n

文創市集 展現部落生命力

image001image002

佳興部落(Puleti,普樂地),位於半山腰,南、北大武山將其環繞,又與來義鄉的大後部落隔水相望。佳興是著名的排灣族木雕村,部落內住著不少頗復盛名的木雕藝術家。另外,排灣族最具特色的「手紋」,在佳興部落仍有許多紋手的老人及最高階的「手紋」。

上學期泰武國小師生搬到原來的佳興分校成立中繼校區,才使得寂靜的佳興部落漸漸有了熱鬧氣息。泰武國小來了之後,發現這裡除了美麗的山景,也極富文化資產,很適合「文創」的夢想發芽。

自五月起,每個月的第二個星期六下午,在佳興中繼校區的草地舉辦「泰武手創市集」以及「為土地而唱」草地音樂會得活動,讓許多原住民的藝術家、樂團一起相互交流,醞釀創作的能量。另一方面,也希望引領外地遊客欣賞藝術創作歷程,並帶動地方居民共同參與地方特產販售。

image003

image004

部落知名木雕藝術家卡邦(沈日安)的未完成作品

image005

原住民藝術家們,透過手創市集與外界交流,激盪耕多創作元素,也讓部落的創作力被看見

旅人之家 用夢想交朋友

伍麗華說,她剛到佳興村時,原本只是想在部落租屋當作是老師的宿舍,卻發現佳興村人口外流嚴重,部落約有一半是空屋,於是向村民建議,可利用閒置空屋供志工、背包客住宿。

村民李惠如立即響應,以「7年租金1元」,提供距學校僅50公尺的房子,校方進而以數位機會中心名義成立「旅人之家暨地方文創館」,一舉跨向自主營運及學習再生,此構想獲得教育部支持,還有其他村民也想提供空屋。而現在已經可以開放背包客申請住宿,有意願的民眾可以直接跟學校聯絡。

伍麗華表示:「旅人來,要成為我們的朋友、志工、家人,不是一次的旅行關係季結束。可能成為泰武國小的好朋友、社區的好朋友。」

「旅人之家暨地方文創館」將於9月18日配合國際和平日以及創意市集活動揭牌,泰武國小希望透過此活動,除了讓來賓體驗一場藝術、音樂及傳統美食的饗宴,更讓外界看到他們自主營運的決心,與部落堅持的力量。

image006

小魯凱樂團的拉法告與佬祖,獨樹一格的幽默,逗的全場觀眾哈哈大笑‧以故鄉為題的創作「好茶的微風」,唱出現代原住民青年對故鄉的思念及想像‧

image007

拿布與巴奈的音樂,唱出原住民隱藏內心深處的無奈及壓迫。

(本文轉載自莫拉克新聞網)

看嘉義,鐵花窗

散步在老嘉義,其中一個讓人驚艷的地方,是家家戶戶的鐵窗設計,老氣氛的鐵窗大多帶有濃濃的ArtDeco裝飾藝術與現代主義風格…

01

太陽不太烈的秋天,直覺的就想到~該去嘉義散步了。

三百年過去了,諸羅縣城到現在還是輪廓明顯著。東、西、南、北四個城門,轉換成四個圓環圈繞起來的舊城區,慢慢走在其中,到處是濃濃懷舊的氣息,累了就坐下來享受一碗保有古老台灣風味的嘉義小吃。這個時間停格的老嘉義市區,懷舊的氛圍不是刻意整修維護的做作,含蓄的老口味也沒有台南小吃的大肆嚷嚷,真像個溫和固執的老人。

就算不事先做任何的資料準備,仍然可以在嘉義老街區一路的晃蕩走下去,街道上的各式建築外觀、動則上百年的老店,再再令人新奇。嘉義老城區的市容像是不受時間打擾的,凝結在某個時代裡。

散步在老嘉義,其中一個讓人驚艷的地方,是家家戶戶的鐵窗設計,在大城市裡看膩了清一律的直條不繡鋼窗,在這裡多數的鐵窗卻是極富巧思的造型,這些老氣氛的鐵窗大多帶有濃濃的ArtDeco裝飾藝術與現代主義風格,卷曲的裝飾性或是幾何造型來呈現,有些設計相當獨具巧思、隨觀看的角度會變化出造型。

因為鐵窗的樣式多款,加上安置位置不同、建築造型跟色彩的搭配,造就這形形色色豐富的家戶風景。就用來關人或者用來防竊的功能性上,這些鐵窗更另附于一個裝飾性的景觀市容。

接著,來一圖圖欣賞這些獨特的嘉義鐵窗風景。

請點擊小圖放大,細看鐵窗細部造型)

02clip_image006
․這片牆,因為鐵窗而生動有趣了起來,或大或小的方型擴散,造成特別的視覺效果,右圖是老屋跟鐵窗的搭配。


․左而右圖-鐵窗有冬天的意景加上冰冽石紋很有呼應意趣、色彩跟造型都相當具有視覺效果的藍色陽台欄杆、鐵窗也可以變成可愛的米白色花台、診所的鐵窗設計是簡潔理性的。


․型態與色彩各異的鐵窗,雖然裝在相同的格局,每戶門面就出現不同的表情。


․陽台欄杆、鐵窗,加上陽台支撐架,相當豐富繁麗。


․鐵窗混合欄杆的半鐵窗功能,右圖老醫院的鐵窗簡潔磁磚細緻、屋內還有老式醫療用吊燈


․這三組幾何簡單造型,左圖可愛的帶有點小豬表情,中圖回字型的右下一個角落是直角表現的,可以讓視覺落在右下角,有冷氣的鐵窗設計具有強烈的方向性。


有水泥欄杆上鑲有鐵製造型圖騰,當然還有鐵窗。


․陽台欄杆簡單的造型,也能給門戶有趣的外觀。

27

細看這些老窗,在轉折處有些是凹凸的設計,散步在巷弄之中,最先看到的是側面,隨著步伐轉到正面,直與橫的構圖,因為轉折處的變化,中間的方框在正面看時會是圓形的。扁平的鐵條,正面側面看也不同,這些細緻處的變化趣味,增添了鐵窗除了基本平面構圖之外,製作時在立體上還要有更深度的考量。

鐵窗大多已老,不知目前嘉義這樣的鐵窗製造業者是否還留存著?再者,鐵窗老舊更換後,是不是也是像監獄的不銹鋼直條樣式?!

鐵窗讓嘉義的市容充滿濃濃的舊氣息,彷若喇叭褲混著貓王歌曲的年代,這些鐵窗過去也曾裝鑲在島上的各鄉小鎮,也不知為何在這裡留下來的為數不少。時間淘汰了我們的眼光,現在看來這些又老又舊生活平俗的裝飾,變得可愛了起來。

在欉紅 Red On Tree

慶幸有他們的出現,為台灣在地美好事物多了一份串連活力。在欉紅累積了兩年多追著水果跑的經驗,有更多的自信,讓食材以更多樣的面貌…

「必得是一塊流著奶與蜜的土地,方能孕育出這樣的甜美」。初認識在欉紅的朋友,經常會被這句話深深吸引,吸引著生活在這塊土地的我們。台語發音的「在欉紅」,在果農與老一輩口中,指的是果實在枝頭上最適當熟成的完美狀態,不經過人工催熟方式,順應著天地自然條件孕育,同時更來自於農民堅持等待果實完熟的那份疼惜心意。

而這份心意,被一群年輕朋友看見,透過長時間不斷研發,手工封存了在地果味。

111
手工封存 在地果味

愛吃愛喝愛做的年輕團隊

顧瑋,促成「 在欉紅 」團隊成立的核心人物,開朗無畏的笑容是第一印象。「大家都對我的動機很好奇,其實這是很難直接了當說明的。若以個人來說,就是愛吃,本來就會去注意在地好食材,同時也因為這個喜好,認識了一堆愛吃愛喝愛做的人」,顧瑋很開門見山式地點出外界對這個年輕品牌的好奇心。

她更不失坦率地表示,「這件事情不是單純我個人想去做,就被做出來的,其實我剛好是一個動機提供者,發現他們想做的事情在這裡。整體核心貫穿就是保留在地美好,從吃的角度切入,由食材本身到食材表現。更重要的是,如何將這個在地美好的飲食,表現出並呈現給一般消費者」。

單純想做好,單純聚集了年紀相仿的工作夥伴,一切沒有設限,邊做邊看。也因為沒有任何限制,實驗室出身的顧瑋將敢嘗試敢研發的研究精神,發揮淋漓盡致。起初,走訪產地帶回適於鮮食的水果品種,如巨峰葡萄、金鑽鳳梨、珍珠芭樂,卻發現鮮食的優點反而造成加工的問題,更少了果醬酸香甜的層次滋味。

幸好,地處亞熱帶的水果王國,不失其名,水果品種本屬多元。團隊一群人經常全台跑透透,找尋非主流的草根性水果,有金香葡萄、黑后葡萄、開英鳳梨、土芭樂、軟枝楊桃等。再透過團隊靈魂人物-留法甜點師父的巧思詮釋,針對各樣時令水果及品種進行研究,並根據個別特性找出各自處理方式,不單次長時間熬煮,減少修飾(糖漬)以自然表現生鮮食材特性。

留法甜點師父的巧思詮釋

採訪期間,正好遇上甜夏多汁荔枝季。除了解在欉紅作為台灣水果加工品的定位精神外,貼身靠近廚房,記錄荔枝果醬製作,更是不容遺漏、值得一探之事。荔枝那「披龍鱗以駢比,膚玉英而含津」的形色滋味,恰碰上「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之特性,該如何把握烹煮時間,將酸香甜滋味封存罐底呢?

2
採用銅鍋 少量熬煮

進入廚房,看見工作夥伴聚集,齊力為昨日已剝過果皮的荔枝,進行去核動作。來自南投縣集集鎮的優質糯米荔枝,其那鮮紅果皮下是豐厚Q脆的肉質,酸甜均衡,是晚熟荔枝品種中的上選品種。去核後,加入冰糖與檸檬原汁,利用檸檬汁抑制鮮果黑色酵素沉澱,並進入冰庫休息一天。

隨後,歷經兩天兩次的熬煮過程,即裝瓶倒放,再經過一次蒸氣殺菌,則可置涼存放,並利用空檔完成最後步驟-手工貼標。那完熟馥郁的南投糯米荔枝果醬,在天然純手工下,完成了。

正當全然快被成熟果香懾服的同時,「今年還有一款瀕臨絕種的萬年紅酸荔枝果醬喔……」,咦,萬年紅?該復古名號下,散發出不容小覷的訊號。探問之下,原來萬年紅相傳是在清朝嘉慶年間所引進,為台灣目前最古老的荔枝品種,也是黑葉、糯米、玉荷包的鼻祖,全台目前僅餘數顆老木,散落在豐原、水里、草屯等地。

而果皮如其名般鮮紅透亮,果實肉薄汁多,甜中透著微酸,更帶點如花蜜般的特殊香氣。回家細嚐兩款荔枝果醬後,文人蔡襄筆下那「剝之凝如水晶,食之消如絳雪」之景況,真是一語道盡荔枝美味。

中秋登場的鳳梨酥小方塊

跟年輕團隊相處之後,慶幸有他們的出現,為台灣在地美好的事物多了一份串連活力。如今,在欉紅累積了兩年多追著季節,追著水果跑的經驗,也有更多的自信,讓食材以更多樣的面貌,恰如其分且適得其所地呈現在大家面前。

3-a
原始鳳梨纖維的粗曠味道

今年中秋,有新的詮釋作品誕生-鳳梨與土地的粗曠風貌,這回將以台灣屏東瑪家鄉銘泉農場的有機開英種土鳳梨,作為鳳梨酥內餡的原始素材。同樣地,保持一貫以少量且縮短熬煮時間方式,充分保留鳳梨酸香,以及原始鳳梨纖維的粗曠味道。

中秋月圓,不再僅以果醬姿態登場,改以鳳梨酥小方塊為主角,同時,還要謙遜地放下姿態,和土地重修舊好。當然,在欉紅還有更多的產地故事、小農觀察之道、在地食材經營理念等,就等著你與在欉紅邂逅的那一刻,遂而展開。

在欉紅 www.redontree.com

台北縣新店市中正路491-3號7樓 02-2218-0101

※該文章曾刊載於鄉間小路99年9月號【尋味自慢】單元上

※有關岱樺:用雙腳走報導的文字工作者,同時,也用影像記錄著走過的痕跡。

【世界遺產客棧01】911.世界遺產.文化多樣性

台灣的新版文資法與日前正式實行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皆反映著珍視台灣文化多樣性的努力。國際公約對於台灣現有715個古蹟…

編按:本文作者為德國布蘭登堡工業大學世界遺產研究所碩士生,正以世界遺產學為窗口,窺探世界。未來將持續在小地方進行世界遺產與台灣經驗互相關照的主題寫作,本文為系列之首。

image001

數字啟示

911剛過,午後雷雨逼人,這個數字與氣候況味,引我重新闖入對美國911事件的記憶柵縫,還連帶想起了世界遺產(World Heritage,WH,世遺)。

從1972年《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問世,1978年正式產出第一批名單,至目前為止,聯合國體系中唯一執掌文化領域的教科文組織(UNESCO)其下的世界遺產委員會,正式列名的世界遺產數量,正巧已達911個[1]。

最簡單的計算告訴我們,「32年來,一年平均誕生28.5個世界遺產」。

從某種榮耀加身、觀光翻身或拜物晉身的觀點來看,可以理解這數字是問鼎渴望的化身—各會員國對轄內具普世傑出價值的實體遺產的破表推薦意圖。對整體而言,目前規則暫訂一年至多可審核45個世界遺產提案[2],可推論整份名單最快將有機會於2012年攀達數字1000的高潮(如果連續兩年的業績,都能直衝上限45個),已可稱為一種顯著的全球文化現象。

在這波趨力之下,台灣亦不落人後地設立了17處世界遺產潛力點,將空間關懷逐步扎根。

911個實體世界遺產,也延伸至對無形文化的關懷

在世界遺產名單上,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或複合遺產皆僅限於有形的「實體」。但是,從一個實體資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單的那一刻起,處理範疇就不僅僅侷限於「物」的注視,必須將居民共識、各權益關係人、管理法規與體系…等諸多變數控制妥當,於在地化的基礎上,將視角提昇至全球高度,擴大責任至國際參與。

因此,911個世界遺產,運化著人與實體空間的互動,當我們肯定了對「物」的保存維護能力的重要性,那我們更應注意到,其背後的推力正緊咬著人與文化兩大因素。

就因為對於世界遺產的討論,難免延伸至對無形文化的關懷,就常常被人誤會,而與非物質文化遺產(ICH,非遺)相互混淆。其實這兩種都是UNESCO一系列文化保護舞台上的重頭大戲,後者根基於2003年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列名對象針對為口頭傳說和表述、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傳統手工藝等無形文化。兩者由不同委員會各自運作,在實體和非物質兩塊板塊,分別著力,涇渭分明。

對於「世遺」和「非遺」,其實都關心著文化,都關心著人,只是透過不同的形式和工具去呈現。那在有形與無形的形式之外,在字元意義之後,是否有更宏觀的思惟精神可一統江湖呢?有的,答案就在UNESCO於2005年制定的另一項公約。

以人為本,2005《保護文化多樣性公約》集大成

2001年911事件發生後,UNESCO迅速通過了《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到了2005年,正式制定《保護文化多樣性國際公約(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Diversity of Cultural Expressions)》,期求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的多樣性,鼓勵不同文化間的對話,讓世界上的文化交流更廣泛和均衡,也促進不同文化間的相互尊重與和平文化建設。

「文化多樣性」並不是新創思惟,而是促成一個如此多采多姿世界的本質,具備如同生物多樣性般的顯著意義。

2005公約一出手,就填補了前兩個公約未竟全功的精神層面論述。我們可觀察到,一路行來,從專注於實體有形之物的世界遺產,到關懷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再扣連到文化多樣性的宣示,進化序列裡,這個2005年公約堪稱扮演了集大成的良善詮釋。

到頭來,在國際文化公約論述中,歷來各種保護有形或無形文化的作為,就此匯流至「以人為本」的主幹上,重新體認、完整、再定義了人與文化的關係。

小結

或許,巨觀至對於推動世遺或非遺的國際動作,微觀至對於各種在地文化在身邊的點滴呈現,其趨力與魅力可說是來自多樣文化對於人們的深層吸引,其實我們早已跨越國界,不自覺地頻頻追逐、認識與著迷於自己與世界互動的各種方式。

台灣的新版文資法與日前正式實行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皆反映著珍視台灣文化多樣性的努力。談及UNESCO的國際公約與行動,或可稱為舶來品,未必適用在地經驗,但對於台灣現有715個古蹟、900個歷史建築和未來文創產業的願景、發展與管理,仍有其參考價值。

image003

[1]: 至2010年九月,共有911個世界遺產,包括704個文化遺產,180個自然遺產和27個複合遺產。

[2]: 據《實施世界遺産公約操作指南》2008年版第61條,每年至多提名45個候選世界遺產,這個上限擬於2011年另行檢討。

參考資料:

UNESCO世界遺產網站:http://whc.unesco.org/

UNESCO非物質文化遺產網站:http://www.unesco.org/culture/ich/index.php?lg=EN&pg=home

文建會世界遺產中文網站:http://twh.hach.gov.tw/Taiwan.action

世界遺產協會網站:http://www.what.org.tw/heritage/

林志宏《世界遺產與歷史城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作者為德國布蘭登堡工業大學世界遺產研究所碩士生)

(閱讀「世界遺產客棧」系列文章,請點選這裡)

竹子是外星球來的物種!?

竹子一天可長到120公分,三個月就可以長到5層樓高,而且颱風吹不會倒,這種生長速度及韌性,是目前研發複合材料科學所追求的。

這次參加【第九屆社區教育與農村發展工作坊】,最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的課程,是案例分享(1)的『取材天地的容身之道』,主持人是成大建築系博士候選人王敏洲,二位分享人是『與可竹藝』負責人許春田及陸軍官校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林仁政,與談人是『打開聯合工作室』負責人劉國滄。

老實說,在看到課程主題跟參與者的名單時,心裡是沒什麼預期的,想不到,單單關於對竹子的認識,就讓我大開眼界,這才體會到今年工作坊主題之所以訂為『看見,在地知識』的內涵。

P1330679
由左至右為許春田、劉國滄、林仁政

看見從土地裡長出來的在地知識

竹子在台灣算是使用相當普遍的植物,號稱從出生到死亡,舉凡食衣住行都用得到,在鄉村地區也很容易見到。但是,你對竹子的瞭解有多少呢?

許春田老師說,全世界的竹子有一千二百多種,台灣約有六十到七十種左右,在案例分享(2)『手作工藝裡的智慧』分享的竹編講師張永旺,簡單介紹了台灣較常使用的四種竹子:孟宗竹長得直挺,質地細密,適合雕刻用;桂竹質地堅硬,適合作家具、器具;刺竹粗大堅韌,能耐強風吹,所以常用來作支柱、建屋及編農具;長枝竹柔韌細長,適合拿來作竹編。

張永旺老師指出,一片竹林砍伐之後,不需重新種植,三年就可以恢復原狀,五到六年就是一個循環。與談的王文雄老師提到一句台灣俗語『留三去四不留七』,因為竹子超過七年就太老了。

其他一些特性,也都是我之前不知道的,許春田老師指出竹子約30至60年才開一次花,結的果實可以吃,稱為竹實,有些稀有品種的竹子,甚至要120年才開一次花,像貓熊愛吃的箭竹,會在60年一到,整個族群全部一起開花,然後死掉,這時只吃箭竹的熊貓大概也只有餓死的份。擅長蓋竹建築的許老師也分享,乾燥、成熟的竹子可撕下竹膜,用來止血。

P1330682
許春田老師帶來一些跟竹子工作時用的工具

最勁爆的則是王文雄老師說的:『竹子應該是外星球來的——因為實在是太神奇!』據說竹子一天可長到120公分,三個月就可以長到5層樓高,而且颱風吹不會倒,這種生長速度及韌性,是目前研發複合材料科學所追求的。張永旺老師也有提到,德國已經把竹子拿來作汽車板金。博士論文是研究竹子的王老師更是信心滿滿地表示,台灣是全世界對竹材掌握最好的國家。

原來,我以為很平凡的竹子,竟然是個寶!關鍵在於對相關知識的掌握,其內涵包括了對材料的熟悉度,以及使用上的經驗累積、技藝傳承,這些都是十足具有地方性的,不過,要能隨著時代變遷,還必須有創新的部分才能存留,不能一味懷舊。

許春田老師就感嘆,竹建築約民國60年代後就沒有人蓋,沒有市場,就沒有人繼續投入,現在台灣的竹管工師傅大概剩不到十位。張永旺老師也表示,竹編技藝的傳承有很大的斷層,年輕人少有人願意投入學習。

在地知識就像是從土地裡長出來的竹子,無論我們怎麼利用它,也儘管有些東西會被時間淘汰,重點是:我們要能看見它!

P1330672
許春田老師跟現場展示的竹製品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