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阿里關(2) 熟男熟女慶熟年

農曆九月十五日黃昏,男女的歡樂唱和迴盪在南仔仙溪與荖濃溪,這是往昔,熟男熟女的四社平埔社群在五穀收成後慶熟年的大好日子。

農曆九月十五日黃昏,平靜的南仔仙溪與荖濃溪不平靜,男女的歡樂唱和迴盪山谷間──這是往昔,熟男熟女的四社平埔社群在五穀收成後慶熟年的大好日子。

位居南仔仙溪四社平埔社群生活區最北的阿里關,兩百餘年來,一直持續著慶熟年的活動,而且,純粹都是熟男熟女自己來慶祝熟年。日治明治三十七(1904)年才成庄,隔年才有28戶居民的小林,在民國八十五(1996)年起,因為有公部門資源的挹注,慶典的規模擴大,如今已成為甲仙鄉的年度一大慶典。

在往昔,要自己慶祝熟年容易,因為生活物資,大多是就地栽種、就地採集或就地射獵而得;生活型態幾度轉變後的今天,經濟與物資來源大不同,要自己慶祝熟年,對收入無多的高齡社區來講,必須有很強的凝聚力才行。

P1110943
牽曲活動時,老人家一如小孩,個個快樂燦笑。﹙攝影曾麗雲﹚

今日,就在下午3點 21分,冒著一陣一陣大雨,關山社區的住戶陸陸續續提著供品來到公廨,依序將之擺置於向神座前的地板上。數一數,哇!今年竟有13家人推出了15道土豆mai與蕃薯mai,另外還有油飯、酒、蛋、雞、雞酒、豬肉、罐頭、發粿、麻糬、餅乾、檳榔、蘋果、柚子、金紙與立香,供品可真是「豐沛」哩!

陳有福老先生依然被推舉而出,帶領大家上香祝禱並焚燒金紙。祭典約進行50分鐘,由於大雨仍直直落,祭品品嚐與「牽曲」的活動,決定移師活動中心進行。好客的阿里關人,家家戶戶都殷勤推薦著自家好料理,請你一定得品嚐。一口一口品味著物力維艱下老人家用心料理的熱情美食時,持續下雨的寒涼,就在一瞬間消失無蹤。

4點35分,大家都完成了交臂牽手的隊形之後,唯一還記得八首平埔古調的人間碩果陳有福老先生開腔了。老先生是一句又一句地唱著,參與的老人家,則重複句末的字詞來呼應;在唱頌與呼應的同時,老人家的腳步也一前一後踩踏開來,並緩緩向左移動。活動進行中,老人家一如小孩,個個快樂燦笑。

今年慶豐年,從一大早的砍「向竹」與割茅草開始,到牽曲後的山歌對唱與輪唱為止,總參與戶數達30戶以上,比往年多,也比陳漢光先生民國五十一(1962)年調查的「參加歌舞的,這幾年來每次都不上十人,甚至只六、七人也有」的記錄多了兩倍以上。哦!高齡化的關山社區,竟還能保有這樣的能量,真是不容易!

離開阿里關後,我心裡一直持續想著:牽曲進行時,阿里關的年輕人若都在場,歡樂的唱和,該當在南仔仙溪的溪谷間迴盪、迴盪,不斷迴盪……

今年,阿里關公廨的供品真「豐沛」!﹙攝影蘇美玉﹚P1020753
今年,阿里關公廨的供品真「豐沛」!﹙攝影蘇美玉﹚

冒著颱風雨,關山社區居民祭拜後在公廨小廣場焚燒金紙。﹙攝影曾麗雲﹚P1110926
冒著颱風雨,關山社區居民祭拜後在公廨小廣場焚燒金紙。﹙攝影曾麗雲﹚

安裝過喉管的陳有福夫人,仍以沙啞的嗓音開唱。﹙攝影曾麗雲﹚P1110978-1

安裝過喉管的陳有福夫人,仍以沙啞的嗓音開唱。﹙攝影曾麗雲﹚

即使人間景物不分明,阿嬤仍然要歌唱。﹙攝影曾麗雲﹚P1110976-1
即使人間景物不分明,潘陳桂香阿嬤仍然要歌唱。﹙攝影曾麗雲﹚

系列閱讀:

聚焦阿里關系列(1) 阿里關,遇上文化傳承關卡

也是「老朋友」─溪底遙換工記

11月初的時候,金枝已經每天一大早開鍋煮薑湯,帝王柑可以出貨,柳丁湧進訂單,龍眼隨著薑湯陸續寄出,我們一直互相提醒要找一天拜拜…

溪底遙的桂圓相關產品是以「老朋友」為系列名的,我想,溪底遙也是我的「老朋友」了。

glu-600

現在這麼說,已經完全不為過,因為掐指一數,5年整了。認識溪底遙學習農園是2006年的事,第一次吃到溪底遙的柳丁,就是「每隔兩週寄兩箱」這樣的吃法,超豪邁的。2007年初第一次去到溪底遙,參加跟柳丁樹說謝謝的活動,那時候「黑糖」還是一隻小狗呢!

如今,黑糖還是那麼撒嬌,但已經是隻大狗囉,這幾年去溪底遙都是當一天的小志工,前年幫忙撥龍眼肉,去年幫忙貼貼紙,今年年初去給柳丁施肥。記得前年,剛好在廖杯過世那天;去年,已經是金枝在廚房煮薑湯了,電腦和出貨有欣儀與素蓮;今年,金枝要獨撐廚房大局,辦公室則有新的工作人員進駐,但大姐對電腦不熟手,所以金枝調派了幾個朋友,輪流來幫忙行政工作。

能讓金枝「選中」當幫手可不容易,我有幸成為第一棒,在11月的前兩週,各用了三天和四天的時間,集中火力,協助訂單的處理,簡單說,就是需要一個人坐在電腦前,收信回信、打電話接電話、上網對帳、key訂單、排出貨…,講講也沒什麼,但就是需要一個腦袋瓜能騰出來、全心用在辦公室的人!

否則,金枝很難安心地在廚房煮薑湯,大姐、昌輝和阿伯,也很難順利地出貨。這個角色要對溪底遙不陌生,要跟金枝有默契,要駕馭網路和電腦文書軟體,要對黑糖有愛心…,每天,還要幫忙試喝一下新煮好的桂圓薑湯,來個味覺大考驗。

說真的,溪底遙的「老朋友」如我,確實是好人選。可惜我不能長期支援,只能每週去個三天,家裡有家人需要照料,所以,金枝另外還借調了台北的朋友來,從11月中接手坐鎮辦公室的大任。

我們剛好都是接案子工作的人,時間可彈性運用,只要在能上網的環境,就能交付差事,在溪底遙白天幫忙,晚上做自己的活ㄦ,日子就能照過。話雖如此,但我們也都貪圖溪底遙的「好空氣」,鄉下安靜清爽的「好環境」,以及,能離開自己原來生活步調,享受假期似的時空,又還忙得有意義!

非常幸運地,我們一到溪底遙幫忙,就有飯吃!剛好新上任的大姐,是很會做菜的媽媽,每天只是家常菜,就吃得我們很滿足,一開始我最擔心的,就是萬一每天都要吃便當的話,我一定會哭泣的,還好大姐不但很會做菜,也很愛做菜給我們吃,而且都是素菜,非常對我的味與胃!

每天午餐晚餐,一起圍坐在桌邊,同時開動吃飯,雖然不是一家人,卻很有家的味道,尤其如果連金枝都剛好能抽空離開廚房一起吃飯,或小非剛好來,或其他朋友路過進來問候、探班當臨時工…等特別熱鬧的時候,大家邊吃邊聊,更是笑聲不斷。

於是,我這三次去溪底遙,都帶了蔬菜去讓大姐煮,家裡剛好有蔥有蒜、米粉冬粉金針等乾貨,也全拎了去,即使要轉好幾趟車,也在所不惜!因為,反正我前兩次打的如意算盤並沒有成功,自己的電腦根本沒什麼用到,第三回索性放棄電腦,只帶大包小包的食材上山,硬是凹大姐做炒米粉給我吃!算是在溪底遙的日子另類的收穫吧~~我們每天都被餵得飽飽的。

11月初的時候,金枝已經如火如荼每天一大早開鍋煮薑湯了,帝王柑可以出貨,柳丁正在大量湧進訂單,其他龍眼產品也隨著薑湯一起陸續寄給消費者們,每天都是忙忙忙…,我們一直互相提醒說要找一天來拜拜,請老天爺、土地公土地婆…等庇祐著我們的神明,先品嚐今年的產品!

直到11月2日晚上,我們才說,無論如何,明天一定要先拜拜再開工,不能再放神明們鴿子了!於是,11月3日早上,我們拿出所有的產品,連桌巾都找到阿姐的藍染作品,超有「溪底遙的味道」的。

我像也是溪底遙的一份子似的,跟著一起拜拜,因為我的部分還沒開工,所以還記得拿出相機來,拍下照片。之後在溪底遙幫忙的日子,就忙到沒空拿相機出來了,所以沒有拍過我在現場、電腦前或出貨的樣子,可能太認真了,大部分的時候都完全忘記要拍照做紀錄這件事呢!

1103
開工前拜拜,除了香以外,每一樣都是溪底遙產的,柳丁、龍眼乾、桂圓薑湯、醋,到桌上鋪的藍染巾,也是自己染的。

聚焦阿里關系列(1) 阿里關,遇上文化傳承關卡

忠實記錄,向來是學術調查的基本修養與堅持;然而在記錄之餘,文化精華少了宣揚、落實與傳承,後人的記錄將越趨貧乏。那麼,責任又該誰來扛起呢?

編按:高雄縣的甲仙鄉關山社區「阿里關」,是平埔族的重要文化基地,然而隨著時代變遷,除了被保留的祭典,儀式背後的文化內容,卻有逐漸消失的危機。本文作者為甲仙資深文史工作者,將以系列文章,報導阿里關文化傳承的相關議題。本文為系列之1。

───────────────────────────────────────────

平靜了一年的阿里關公廨,今天又再現人潮,而且比往年熱鬧,理由,會是簡文敏老師錄影團隊鏡頭的聚焦嗎?

簡老師,幾年來一直關注平埔族事務,今天特別安排了一組工作同仁進駐阿里關,除了進行今(民國九九,2010)年農曆九月十五日祭典的全記錄,還安排了耆老訪問。阿里關庄會受到特別重視,與耆老年事漸高不無關係,因為斷層,一直是文化如何持續無可迴避的大課題。無可奈何的是為了討生活,年輕人不得不外出工作,最後甚至在外地落地生根,少了年輕人的參與,高齡社區的運作相當艱辛!

今年,我們關山社區才三十歲的南洋姊妹蘇美玉,在大家的鼓勵,加上先生與公婆的支持下,勇敢承接了社區營造員的職務。年輕的美玉既要學習中文打字,又得與社區成員合力推動社區營造事務,常常是早早出晚晚歸,以致有睡眠不佳的壓力症候出現,真是難為她了!

祭典活動,雖然遭逢梅姬中度颱風攪局,但大小工作能有更多人來關注、來聯絡、來追蹤,進行得還算順利。

只是,五年來因熟諳祭儀而代理「向頭」工作的陳有福老先生,年歲也已七十九,只不知一、二十年後,還能順利產出下一個向頭代理人嗎?但願清朝時期有隘丁守護的阿里關庄,能一次又一次過得了文化傳承困難的這一重要關卡。

早上7點44分,陳有福老先生點香稟報太祖:今日,是您的聖誕佳期……攝影蘇美玉P1020727
早上7點44分,陳有福老先生點香稟報太祖:今日,是您的聖誕佳期(攝影/蘇美玉)

或削製竹刀、或扎綁茅草、或剖製向神座,大家一起工作。正中央為蘇美玉與夫婿許智發。攝影曾麗雲P1110777-1
或削製竹刀、或扎綁茅草、或剖製向神座,大家一起為太祖祭典工作(正中央為蘇美玉與夫婿許智發)攝影曾麗雲

有了隘丁等不同族群人口的集居,平埔住民對一直捍衛「禁向」生活的公廨祖靈之畏愛(祖靈,本地人敬稱為「太祖」),顯然已為光緒十五(1889)年新建阿里關公厝主祀的漢人神祇──玄天上帝與五穀王均分了,這是禁向永續生活首度遭逢重大的衝擊。強制砍伐樟樹來熬製樟腦導致原始森林徹底毀壞,則是日治時期的更大浩劫,因為從此,太祖的地位漸漸屈居弱勢,平埔文化最最精華的禁向永續生活精神,後來竟落得少有人知。

如今,氣若游絲的平埔文化,就只剩下一年一度的祭典活動而已!一年一次,文化如何傳承?更嚴重的是就連簡老師工作同仁的耆老訪談,老人家談的也只是祭典的相關細節,祭典背後的禁向精神全無觸及。

其實,這也不能怪罪老人家,因為老人家的老人家的老人家,也沒有對晚輩說明白,問題,就出在所有的長輩們,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一個可以五穀豐收、可以資源代代享用、可以自給自足的節制過日禁向生活規範,在沒有使用文字的社群中,要對族人說清楚講明白,何其繁瑣?何其困難?所以祖先們,只能選擇作法詛咒的方式來排除少數害群之馬了,只是不知不覺間卻也種下了文化日漸流逝的惡果。

流逝到最後,終至少有人知道:半年的禁向,有讓野生動物繁衍與成長的永續妙用。

少有人知道:開向可以「任從」率性為之的時候,先住民捕魚與捕鹿的主要方式,竟是頂多一箭雙鵰的「射獵」法。

少有人知道:蓋屋,先住民也只取用快速生長的禾本科植物──竹子、菅蓁與茅草;柴火,只取用細枯枝與草絪。

先住民如是憐之惜之不破壞森林,目的無他,讓野生動物有存活空間,讓自己有不絕的資源可以採集。

忠實記錄,向來是學術調查的基本修養與堅持;然而在記錄之餘,文化精華少了宣揚、落實與傳承,後人的記錄將越趨貧乏。那麼,責任又該誰來扛起呢?

簡文敏老師的工作團隊,在村長陳吉成家進行耆老訪談。攝影曾麗雲P1110870-1

(上)簡文敏老師的工作團隊,在村長陳吉成家進行耆老訪談。(下)團隊在阿里關公廨進行訪談與記錄。攝影曾麗雲

簡文敏老師與工作同仁在阿里關公廨進行訪談與記錄。攝影曾麗雲IMG_7629

系列閱讀:

聚焦阿里關(2) 熟男熟女慶熟年

台江民俗學─窮人家封存食物美味經驗

虱目魚是台江先民不論富與賤最美味的食物。台江做塭人,再怎麼窮,寒冬時總有一二尾虱目魚乾可以暖肚。這是天公給台江子民的公共財。

實作是研究台江民俗學的好方法!

為研究台江濱海漁村,窮人家如何保存食物的美味,今年十月初,台江分校「台江民俗文化工作坊」師生,走入台江廟口菜市仔,展開虱目魚乾的實作行動。

untitled3

十月九日早上九點的海尾大廟埕菜市仔,早已熱鬧過後,尋到石梗兄的魚鉆,看他快速的刀法去頭、取膽、剖肚,一下子賣出一尾,十分俐落。

這個魚鉆專賣虱目魚,這是台江先民不論富與賤最美味的食物。

台江做塭人,再怎麼窮,寒冬時總有一二尾死虱目魚乾可以暖肚。這是天公給台江子民的公共財。

石梗兄拖著冰桶,拉著五十尾虱目魚,來到大廟的廚房,這是民俗工作坊同學的在地消費,在地學習。

早在一星期,我們先邀請耆老吳成受口述虱目魚乾的製作方法。同學分組,從去魚鱗到取膽、去骨,全程不假他人之手,體驗台江阿嬤如何製作虱目魚乾的技巧與辛勞,同時,同學還分組,同步進行虱目魚乾手工製作全記錄,將每一個步驟攝影下來,未來將做成台江本土教育─漁村美味數位講議,分送給台江國中小學,推廣台江文化,傳承阿嬤的生活手藝。

untitled2

入秋風起,正是虱目魚乾製作好時機,台江民俗工作坊同學事先採訪八十幾歲的吳成受阿嬤,分享老人家製作虱目魚乾的撇步,如何料理的技巧,十月九日上午從選魚、從背鰭入刀、去骨、抽髓、去油…洗鹽水、抹鹽、吊曬…,剩下的魚頭現場熬煮鳳梨豆醬,頓時之間香味四溢。

同學看著吊掛起來的虱目魚乾,個個感到很有成就感,有的還是生平第一次切魚。

二週後,在虱目魚乾實作的課程討論中,同學分享著自己的經驗,再從彼此的經驗中找出失敗與成功的原因,關鍵的撇步。

「鹹分不夠,曬到最後,外面是好的,但是裡面長蟲了…」

「這可能是脊椎血管未拿掉造成的…」

「當天浸泡鹽水,若是改成抹鹽,鹹分的比例要控制得好,應該會成功。」

同學們發現虱目魚乾成功失敗的關鍵,似乎是在鹽巴的使用技巧。

這樣的實作經驗推論,有的同學則是提出不同的看法。

「我的父親在家鄉曬鰻魚乾,他們不用抹鹽巴,但是要等到第一道冷風下來時,讓魚肉自然風乾…」

「老一輩的人說,虱目魚曬的時候,不能置於鐵片上,避免外面先熟,裡面未熟,才不會壞掉…」

有的同學則從自己成功的經驗分析,曬虱目魚乾要避免沾到露水,才不會壞掉,她的做法是白天曬,晚上冷凍,一週就成功,也沒有用到很多鹽巴。

有的同學只曬一天,晚上冷藏,隔天就開始料理「虱目魚乾煮五花肉」,她說,先將五花肉加醬油,滷半個鐘頭,再把虱目魚乾和著下去滷個二十分鐘,連原本不吃魚的孩子都愛吃…

因為,一起滷時,一股虱目魚的鮮味,就溢滿了廚房!

untitled4

有的同學則用網袋,將虱目魚乾套起來,避免貓兒偷吃,連曬二天,晚上收進來,最後冷凍,二尾有帶骨,二尾未帶骨,她回述虱目魚乾的製作流程,採取抹鹽巴的方式,一層一層抹,料理上也是用五花肉去滷,很好吃,煮起來表面的肉質有些硬,但是一咬下去裡面是軟,不會很鹹,製作成功。

抹鹽巴製作成功的同學,不只一位,另一位同學表示,在實作的過程中,父親就提醒要抹鹽巴,一層再一層,要抹到有看到顆粒,然後曬一星期,她一直晾在陽台的屋簷下陽台,靠著西曬日,曬到脫水狀,料理時,魚乾先蒸過,魚肉有些溼了,再用刀切小丁,和豆子、紅蘿蔔、蛋(先炒過),加上葱花,一起炒…一旁品嘗過的同學搶著說,很好吃,很像鮭魚炒飯,口味不重,不用再加鹽巴。

這樣一道美味的台江料理,我們建議命名為「虱目魚丁蛋炒飯」。

有的同學則是很有實驗的精神,採取分組觀察記錄方式,第一隻曬一天,第二隻曬二天,第三隻曬到四天,結果第三隻,曬到了第五天就跑出蟲來。還好,她早將曬一、二天的虱目魚乾,淋上高梁酒去曬,煎的時候未加鹽,她說,很好吃,不會很鹹,魚刺不多,有點像煎鮭魚的味道!

於是這道料理,我們就稱為「高梁酒燒煎虱目魚」!

untitled1

實作是民俗學研究的好方法,從實作中去發現食物製作的各項細微的滋味、經驗知識,這種經驗知識,往往隱藏在匠人的經驗與觸感中。

活用民俗學,連結現代生活知識

這一堂台江民俗文化工作坊,我們從實作與經驗反思的對話中,理解到虱目魚乾實作的關鍵因素,一是抹鹽巴,要一層一層抹,抹到有顆粒狀出現,二是不管日曬風吹,要避免沾到露水。

曾經學過食品加工的同學則從科學角度分析,她說,食物加工中添加鹽與糖會讓微生物脫水而死,添加量只要過飽和就可以。

「什麼是過飽和呢?」

同學說,簡單描述就是鹽巴不會再溶解,例如一層一層抹鹽巴,抹到看見顆粒為止。因為,食物本身沒有微生物,用鹽、糖的目的在於讓食物的水份跑出來,微生物就無法生存。此外,太陽與風的作用也是要讓食物內的水份跑掉!

在民俗上我們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例如要加鹽巴,要風乾,不要放在鐵片上…知其然,但是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實作的過程反思探究中,我們要試著透過觀察分析與歸納,去發現其中的道理。

果能如此,我們就會從民俗研究跨越到科學性研究。

我們要避免用科學的角度來污名化民俗信仰,用科學的套裝知識去質疑民俗文化,例如靠書養小孩,還是靠經驗養小孩?養小孩子,存在很多經驗知識,阿嬤知其然但是不其所以然,例如為小孩子收驚…

因此,我們要破除科學與民俗的對立。

民俗學的知識是實踐的,在實踐中,民俗經驗不斷被檢證與積累,最後形成生活文化的基礎體系,民俗的世界是真實的世界,科學世界有時是抽象的、概念的,民俗的世界則是充滿著生產性,直到某一種文化消失,才跟著失傳。

例如新嫁娘嫁到海尾,要逐戶去拜祖送紅圓仔,其目的在建立起新娘在村內的社會關係。同學聞言就想起了自己也是如此,她還記得,白紗不能脫掉,當天嫁過來就要去拜祖、拜廟,帶著紅圓仔,全村跑半天,晚上就吃茶。

例如,在台灣民俗上,死亡是被看見的,是一種公共生活,鄰居親友互相幫忙,現在死亡是不被看見的,生命禮儀在過去是留存在村人的日常生活記憶中,現在則是變成一種職業,如何為往生者送行的儀式與文化,逐漸被壟斷宰制。

換過角度來說,民俗失傳了,會造成某一種文化的死亡。

台江民俗學的研究很重要,特別是災難社會中,災難知識具有不可確定性,例如颱風雨量風勢預測…所以如何生存,此時一地的民俗文化就給了吾人反思人與土地、人與文化、人與生活的關係。

就像台江先民在虱目魚翻肚驟死之際,為了不浪費食物,發展出曬虱目魚乾的加工技術,成為窮人家美味的在地料理。

台灣要找到出路,從傳統中發展現代性,我們應該要重視民間知識,其中民俗學的深耕是一個關鍵,這種關鍵不是一般文史死資料的複製,而是一種實踐知識,透過實作,民俗學應該可以在災難社會中起些作用,吾人應試從實作中去觀察歸納,研究其所以然的道理。

就像是同學們從實作中料理出來的在地美味,「高梁酒燒煎虱目魚」、「虱目魚乾丁蛋炒飯」…,善加推展,就有可能發展成台江「虱目魚乾」新世紀的民俗文化內涵。

鼓勵更多鄉親投入台江常民日常生活文化的研究與紀錄,這是台江民俗文化工作坊教學目標,除了實作研究之外,這幾周同學忙著製作台江虱目魚乾數位講義,共同投入台江教育改革工作,為台江本土地育,奉獻一己之力,讓子弟認識家鄉,欣賞家鄉之美。

我想,我們要給孩子的在地知識,就是一種活的知識,就是一種生活實用的知識,一種實踐的現代民俗學。

untitled5

untitled6

同學製作的台江本土教育數位講義

更多的台江學習故事,請上台江分校:http://163.26.52.242/~private/

被割草機重傷─台南大學的無患子大樹

走近一看,這顆無患子大樹,是割草機打的!幾乎將樹直接環剝了一圈!這是很嚴重的問題!如果有人認識台南大學,跟他們說,學校單位別做錯誤的示範。

這棵無患子大樹,幾年前老樹調查的時候曾經來拜訪過,當時還綠葉茂密的,今天想說來看看,麼會這樣?樹枝乾枯,只留下近主幹部分稀疏的葉子,遠遠看過去,主幹似乎也有問題,看來病的很嚴重。

樹枝大都乾枯,主幹上也斑剝腐朽的樣子,台南市無患子沒幾棵啊~何況是這樣的大樹。

untitled-11

剩下主幹上新長的葉,這棵大樹似乎曾遭到很大的劫難。

untitled-2

新生的葉子~加油啊!

untitled-3

走近一看,原來如此!又是割草造成的!割草機打的!幾乎將樹直接環剝了一圈!

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因為很多樹都是被割草的人弄死的!

如果有人認識台南大學的,去跟他們說吧,學校單位別做錯誤的示範。

untitled-4

台南孔廟老榕

孔廟的老榕樹生病之後,政府與相關單位相繼採取搶救行動,也有許多人在老樹周圍的竹圍欄上掛上祈福牌,衷心地希望他早日康復。

十一世紀波斯詩人Omar Khayyam 流傳後世的《魯拜集》中,第11首詩:

「Here with a Loaf of Bread beneath the Bough,

A Flask of Wine, a Book of Verse — and Thou

Beside me singing in the Wilderness —

And Wilderness is Paradise enow.」

華裔美籍科學家黃克孫曾譯為:「一簞疏食一壺漿,一卷詩書樹下涼,卿為阿儂歌瀚海,茫茫瀚海即天堂!」

榕園大樹

【榕園大樹】

如果這棵樹是成大榕園裡,相傳是裕仁天皇親手種下的鹿兒島榕,而你帶著野餐盒在某個晴日的午後來此歇息,偶有微風、鳥語相伴,天堂差可比擬。

這棵枝繁葉茂的大榕樹,將近百歲高齡,宛若一張大傘矗立在寬廣的草坪上,看著人們來來去去。我雖然不是成大的學生,但也曾在這裡聽過韓德爾《哈利路亞》大合唱,觀賞過優人神鼓的演出,與向奇美博物館借展的雕塑不期而遇。

DSCN3765

DSCN3763

DSCN3764

在台南孔廟,也有許多老樹,大成坊入口旁有株玉蘭花,枝幹向外蜿蜒,開花時節,想必是芳香撲鼻;禮門前,屬於含羞草亞科的雨豆樹正張開綠蔭向遊客打招呼,葉子在夜間也會下垂合攏,如他矮小的遠親一般;回望大成坊,記載著捐獻芳名錄的紀念碑旁有棵高達三、四層樓的大樹,蓊鬱的樹冠向上延伸,如衛兵般守護著孔廟的入口。

DSCN1932

DSCN3762

大成殿前方,魚池畔,也有一棵老榕樹,昔日綠傘高舉,這幾年卻因染病導致枝葉稀疏。第一張照片是2010年五月中旬拍的,十一月再去探望時,樹枝被砍去一大半。

DSCN3411

DSCN3410

砍下的樹枝被放置在一旁,樹幹上還有許多塑膠補丁與白色蕈傘,灰色的樹幹看不到盎然的生機。

DSCN3409

DSCN3767

DSCN2107

DSCN2106

孔廟的老榕樹生病之後,政府與相關單位相繼採取搶救行動,也有許多人在老樹周圍的竹圍欄上掛上祈福牌,衷心地希望他早日康復。

如果有一天,孔廟老樹真的無力回天,請不要悲傷,畢竟「凡事有定期」,生命會找到他自己的出口……

多納黑米祭─找更多的路

失去了仰賴深重的溫泉資源,對多納部落固然是重大打擊,但當年社造所埋下的種子,在災難的考驗下,卻持續生長著,為產業重建帶來新的想像。

茂林鄉一向擁有好山好水與獨特人文風情,被列入國家風景區,發展觀光產業,鄉內萬山、茂林、多納三個村落,居民也多半也以此為生。八八災後,茂林聯外道路嚴重損毀,修復緩慢,重要景點之一多納溫泉也遭沖毀,觀光產業至今難以復甦;許多青壯年人口被迫外流,到外地打零工討生活,茂林國家風景管理處亦旋即撤站到美濃。

然而,留守家鄉的居民們從未放棄努力。11/20、11/21兩天,多納村按照往年入冬慣例,如期舉辦「黑米祭」慶典,邀請政府長官和遊客同樂。村中從老人家到孩子,都盛裝穿著傳統服飾出席,在外工作求學的青年男女也回鄉響應。

在主持人羅善頭目介紹之下,一一演繹勇士出獵、傳統婚俗的細節,與古老的小米、黑米文化環環相扣。族人傾力想把自己文化和傳說的特殊與美好,展示給所有與會者知曉;也想告訴遊客,除了溫泉之外,多納還有更多豐富的人文景觀值得探索。

maolin14

黑米祭慶典會場

黑米祭,為部落尋生「路」

八八災後,提供多納村不少工作機會的多納溫泉遭沖毀,「你想想,村子大概四百多人,溫泉業就可以養活大概30~50人,一個家庭可以有一個,那個比例,影響真的很大。」社區發展協會的前任理事長郁德芳,現在擔任協會專案助理,他表示,很多人因此得到外地做鐵工、板模工等臨時工作,不好找也不穩定;不少老人家離不開的,只能等待外地的孩子寄錢回家。

失去溫泉業雖是打擊,但道路才是讓觀光產業始終一蹶不振的關鍵。茂林鄉的聯外道路遭摧毀後,修復緩慢,位於鄉內最深處的多納部落,甚至有超過半年的時間只靠吊橋進出。在村子開咖啡屋的Mege說:「我的重點只有一句,就是路,給我們一條路啦!其他都以後再說。」用心經營石板屋咖啡館,專賣原鄉原產咖啡的Mege,一向靠口碑吸引不少回頭客登門再訪,但八八災後一年半,她說:「我的收入都歸零!」

今年九月中,修通不久的道路又遭凡那比颱風沖毀,近日因縣府經費補助的黑米祭將盛大舉行,才搶通了一條勘可使用的便道。郁德芳表示,舉辦黑米祭,除了向觀光客宣傳多納村,「也是邀請政府的長官來看看,讓他們知道說,我們真的很需要修一條路。」

代表高雄縣政府參加慶典的縣府重建會執行長吳裕文,也在致詞時向遊客說:「我們跟大家報告,我們修路的進度,都是可以的,都在進度之內,也希望在場的遊客,可以傳出去,說茂林的路通了,可以常常來。」顯見政府也完全知悉,一條可供觀光客行走的道路,是茂林鄉重建的關鍵。

Mege則認為:「我們並沒有想說要政府幾個月就修好,我們也知道那不可能。但是也不能讓大家等太久吧!」


搶通的便道。與河道幾乎等高,族人說,只要再沖毀,多納又得靠吊橋出入。

13
沒有便道時靠吊橋出入。圖為村中青年騎車出來補給生活用品。

多納,有故事的部落

產業重建,除了硬體建設的道路需仰賴政府協助,多納正運用自己的獨特的人文資產,以走在政府前面的腳步,努力做出各種嘗試。

茂林鄉三個村落,雖被外界歸類為「魯凱族」,但其實自稱「下三社群」,三村雖相鄰,但語言文化截然不同,各樹一幟。「我們有很多傳說,我們可以賣的是故事。」郁德芳娓娓談論社區工作的經驗,以及對原鄉產業的想像。

以「黑米祭」為例,郁德芳直言:「它就是一個創新的祭典。」結合傳統祭儀Tapakarhavae(稻米祭)和多納獨有的黑米文化,「黑米祭」展見了部落創造經營原鄉產業的活力。(更多的黑米故事,請點選這裡閱讀茂林鄉的黑米傳奇

「我們以前也推過皮雕,培訓20幾個人,只有2家存活下來。一方面是市場競爭的很多因素,一方面,皮雕是很多人都有的,不是多納特有的。」他拿起掛在頸項上的一串琉璃珠說:「像琉璃珠,是天神賜給我們的禮物,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八九十歲的老人家都知道。別的部落也有琉璃珠,但這個故事,只有多納才有。」他曾以此傳說為發想,辦活動時設計讓年輕人在高處將琉璃珠臨空灑落,引起遊客的騷動驚嘆,令人印象深刻。

郁德芳認為,多納有數不盡的文化和故事,可以和現代商業結合,成為族人日後可嘗試的出路。

「我之前去山上,發現我們真的有數不完的寶藏。有一種草,它會熱熱的,婦女生完孩子之後,都可以用它來洗澡。像這樣的東西,如果把它拿下來種,提煉精油什麼的,不是也可以?」郁德芳還有無數的想法和計畫,儘管,這些計畫要付諸實行可能得等上一段時間;眼前,部落還在用盡各種方式,掙扎著度過莫拉克帶來的生計衝擊。

9
(左)部落青年介紹多納特有的「黑米」。將黑米紮成束,是傳統婚俗中的信物,也出現在各種需表達情意和情誼的場合。(右)郁德芳以黑米祭為例,娓娓道出結合傳統與創新的想法。手中以小米紮束成的飾物,是多納文化中表達情義的信物,黑米祭改為用黑米紮束,現在也做成迷你版當做商品販賣。

社區營造的種子,持續萌芽

多納村是原鄉之中,相當早就開始進行社區營造的部落。走進多納村,沿途的石板屋、木雕石雕造景,各具特色的手作工坊,是社區發展協會過去致力推動社造留下的痕跡。不少是因應經營觀光產業而出現,卻並不顯得生造,與當地傳統文化融合並延伸,散發著恬靜自然的生活氣息。

失去了仰賴深重的溫泉資源固然是重大打擊,但當年社造所埋下的種子,在災難的考驗下,卻持續生長著,為多納的產業重建,帶來溫泉之外的更多想像。

開設石板咖啡屋的Mege,自己也經營溫泉民宿,是蒙受損失的「受災戶」。溫泉的復甦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她的眼光清楚而務實的放在當下剛要起步的咖啡產業上。Mege的咖啡屋,純用傳統的黑石板砌成,但加入了挑高等設計,讓小小的空間寬敞明亮,又是另一傳統結合現代的巧思。專賣的是產自德文、瑪家等部落的咖啡,甚至還有多納自己的咖啡。Mege認為,部落藉著海拔優勢生產咖啡,會比起種植其他作物,更具有與平地競爭的能力,希望今後也能一步步推廣原鄉咖啡。

Mege也提及,多納還有更多的特色值得遊客欣賞:「我們的客人,其實很多人只是要安靜就好,他們其實就是喜歡(多納的)環境。」除此之外,以往一直有不少客人也喜歡來趟「文化之旅」,由族人帶團認識當地的生活風情。咖啡屋也闢出一個小空間擺售手工藝品,一部分是Mege自己的作品,一部分則出自部落老人家之手。

「這都是我們平常用得到的生活用品,老人家也很喜歡做。我看反正他們花很多時間做,就想拿來賣一賣。這個很費工喔!」Mege拿起小竹器一一介紹。觀光與生活文化交融呈現,向遊客招展著獨樹一幟的風貌。

多納頭目羅善曾在受訪時表示:「真的不要依賴觀光,依賴觀光的話,就是死定了。」指出災後失去道路和溫泉,對族人生計的沉痛打擊。災後一年半,生計的擔子並沒有減輕,族人仍持續掙扎,想盡各種辦法度過眼前的危機。但同時,這次的失去也在努力掙扎中漸漸成為轉機,摸索著各種可能的出路,是八八重建過程中,「原鄉生命力」最佳詮釋。

3 4
男女老幼都盛裝出席,攜手邀請各部落族人進場。各部落也帶著豐收的禮物入場。

5 6
長老報訊、巫女祈福,族人盡力想呈現的,是傳統生活的種種環節。

11
Mege一一拿起小竹器說明。竹器外觀樸實而手工精細,是老人家自採竹子,剝取竹皮,再一一編織而成,雖是日常器物,卻也費時費工,展現多納文化重視生活細節的一面。

8
安靜的部落因這次慶典添了幾許熱鬧,小吃攤紛紛等著大展身手。

內臟,其實很好吃

我最愛豬舌盤,白底藍花的瓷盤上裝著淋上醬汁的切片豬舌,佐以醃漬白蘿蔔與酸菜,入口厚實有嚼感,配著熬煮許久的豬高湯,濃郁久久不去。

來職訓中心上課之後,才發現很多人是不吃內臟的。

豬舌切盤
【豬舌切盤】

經常出現在中餐菜單裡的酸菜炒豬舌,部分同學避之唯恐不及,這種另類的接吻方式,光想就害怕。然而,某日午后,當我從水仙宮旁阿松割包買來兩顆招牌豬舌包後,原本興趣缺缺的女同學吃完之後,原本的恐懼感消失了,並且讚譽有加,很神奇吧!不過,我最愛豬舌盤,白底藍花的瓷盤上裝著淋上醬汁的切片豬舌,佐以醃漬白蘿蔔與酸菜,入口厚實有嚼感,不至於太過油膩,配著熬煮許久的豬高湯,濃郁久久揮之不去。

DSCN3275
【豬心】

豬心,有很多吃法,保安路上的阿明豬心,可以加冬粉或是拌入薑絲,份量、價錢按人頭計算,乾拌豬心瀰漫著麻油香,吃起來很脆,而為了打發三十分鐘以上的等待時間,不妨順道領教老闆驚人的記憶力。

DSCN3278
【阿龍黑白切】

同一條路上的阿龍黑白切,店面狹長,用餐時間往往大排長龍,店門口的玻璃櫥陳列著琳瑯滿目的食物,從常見的粉腸、花枝,到小昂貴的蟳丸、鯊魚煙,每份統一價:二十元,像圖片中出現了五樣菜,總價100,台南人這種「吃巧不吃飽」、「淺嘗即止」的生活哲理,遠道而來的外地遊客可以體驗看看。

DSCN2244
【鎮傳四神湯】

位於赤崁樓斜對面、民族路上的鎮傳四神湯,一個銅板就能擺平的綜合湯是我的最愛,湯鍋旁擺著豬肚、豬小腸、豬生腸跟豬大腸,店員這邊剪一段、那裡切兩片,快速地裝進碗裡,倒入四神湯,加幾滴米酒,上桌時,深厚的香味早已融合在一起,絕非平價的同類產品所能及,豬腸跟豬肚也保持著極佳的口感。

DSCN2239
【石精臼羊肉炒】

不遠處的石精臼羊肉炒,是友人每次到台南必定造訪的店家,炒羊雜則是某次意外的驚喜,原本店家的菜單上只有羊雜湯,在朋友的央求下,用豆瓣、芥蘭炒的羊雜就出現在桌上,這家的羊雜並非碎肉,而是道道地地的內臟,相較羊肉的滑嫩,羊雜吃起來比較有層次,在這裡要提醒大家,不是每個羊肉攤都願意作炒羊雜喔!

不管是內臟或是下水,都有獨一無二的滋味, 下次來到台南,不妨鼓起勇氣提起筷子試試~

吉貝小道報(4) 空氣中飄流的地瓜香

「其實,蕃薯籤單獨煮就很好吃,最好再搭配一盤魚,啜著鹹液一起,鹹甜、鹹甜的;要不最基本的吃法就是蕃薯籤飯。」婆婆很興奮的形容著。

SHOHOimage001

秋天的吉貝,走出屋外,常會聞到一股甜甜的味道。那不是小時候湊在旋轉機器旁的棉花糖粉紅糖漿;也不是長大後,在百貨公司搧著試紙的茉莉香水;而是一股淡淡的,混合了太陽、風與植物的香氣。

那是,曬地瓜的味道。

來喔!來喔!曬地瓜

農曆六月中,吉貝的地瓜就開始收成,每年九月初,是大收的日子。一到八、九月,就會看到不少阿公阿嬤坐在地上削地瓜,或拿著耙桿將躺在地上的地瓜一一分離。

image003
幫地瓜翻身的七旬老婦

舊時沒有冰箱,加上身處離島,物資補給不易,豐收時的食物儲存就顯得特別重要。日曬、醃製是最常見的兩種方式。每當地瓜收成時,扣除了預備吃的新鮮份量外,其餘的,為了久放,當地人會將地瓜削成一絲絲,鋪在廟埕或家門前的廣場曬上兩天,待水分被太陽、被風帶走了後,「蕃薯」成了「蕃薯籤」,如此便可多放七、八個月。

image005
在地上接受風與陽光洗禮的蕃薯籤

不像現在因數量少而一顆顆的手工削,從前的蕃薯籤,是用像銼冰機一樣的大機器,幾個人在旁邊一起作業的,當地瓜小山慢慢堆高,再將其攤平、鋪放。「不像現在有乾淨的水泥地,以前蕃薯都放在沙地上曬,煮的時候,還會吃到沙子」阿伯笑笑,一邊削著地瓜皮,一邊說著以前的事,「還有,還有,以前艱苦時,連皮都沒有削就一起拿下去曬了呢!」

image007
狀似剉冰機的銼地瓜機 (翻攝自「石滬故鄉-吉貝嶼」影像冊)

最傳統的吃法

活力二人組,是我們第一個看到的地瓜達人。之所以稱呼他們為達人,那是因為,只要說起地瓜,他們會有一口的烹飪經或老故事。「蕃薯」,這個他們吃了幾十年的東西,是從前物資缺乏,沒有白米的替代品,最艱困的時代,總有最傳統的吃法。

像是「金瓜蕃薯菜頭蘡粥」,這可是老吉貝人聽到百分百會流口水的一道菜。他們將南瓜、蕃薯、菜頭蘡(小菜頭上的嫩葉)、扁仔小魚還有打碎了的土豆一起熬煮。融合了南瓜的香味、蕃薯的甜味、小魚的鮮味,最無敵的是,每一口吃進去,都還有碎土豆的沙沙感,樸實無華卻有多層次的口感,是我最愛的一道傳統菜。

image009
「金瓜、蕃薯、菜頭蘡粥」,難忘的在地美食!

小蕃薯的煮法也很特別。吉貝的小蕃薯分兩種,一種是收成過後,剩下較小顆的稱做「丁秤仔」(因長得像秤垂);另一種是種在咾咕叮仔田[1]上,因土壤貧瘠,難以長大的「蕃薯仔根」。遇到這種size一、兩口就可吃完的小蕃薯,他們會先用水稍煮過,再把大部分的水倒掉,留下一點水份用大碗倒扣住,再把「丁秤仔」或「蕃薯仔根」放在碗的四周開火繼續煮,如此便可留住水分,蕃薯皮也會因與碗的接觸而略略燒烤起來。

這種蒸烤齊下的煮法,可讓蕃薯內裡軟綿,外表焦脆,且因尺寸小巧,攜帶方便,成為小孩的零食與大人外出捕魚時,隨身帶著的充飢糧。

image011
內裡軟綿,外表焦脆的「丁秤仔」

「其實,蕃薯籤單獨煮就很好吃,最好再搭配一盤魚,啜著鹹液一起,鹹甜、鹹甜的;要不最基本的吃法就是蕃薯籤飯。」婆婆很興奮的形容著。

「我知道,就是在白米上擺上一小撮蕃薯籤蒸煮」。我自以為沒問題的說。

「不對、不對,以前可是一粒米九條蕃薯籤,艱苦的很」。

原來,這個我們自小就曾聽過家中長輩提的「蕃薯籤飯」,竟是九條蕃薯籤搭配一粒米,煮出來的。

image013
「小魚配番薯(籤)粥」是早期吉貝人最常吃的食物

台南蕃薯吉貝吃

從前吉貝人多,後山旱田種的蕃薯不夠,必須由台灣補給,且多數從台南來。一聽到關鍵「台南」兩字,我倆的台南人身份立刻被喚醒,我先是急著說,自己是台南人,住在哪裡哪裡云云;總是從旁記錄外加台語翻譯的攝影師阿傑,則是停頓了一下,眼睛突的亮了起來,說起了自己祖父的故事。

就像聽很多老人家說起當年事一樣,充滿了陌生的本土情調。好聽,卻也覺得距離遙遠。但聽過的東西總是會被放在腦袋瓜的某一處,等待著恰好的時機點,被勾引出來。

「爸爸跟我說過,爺爺從前年輕時種的蕃薯,很多都賣到澎湖去了」。沒想到,阿傑對祖父農耕的回憶,竟是在幾十年後,隔著台灣海峽,從另一個老人的往事裡,給抓了出來。

這些我們每天在吉貝看到的微笑老人家,是不是都可能在五十年前吃過阿傑祖父種的蕃薯?阿傑的祖父,是不是也曾參與過,這些公公婆婆們回憶裡的那段,吃著半發霉蕃薯籤過生活的艱苦日子?

想到這裡,那些曬蕃薯的動作,就不只是空氣中飄散的香甜味,而是蘊含了對過去的尊重與惜物。

聽著婆婆說「我現在都把蕃薯籤當作零食,沒事就拿起來吃吃,就像你們現在吃乖乖的感覺一樣啦!」。從前的主食成了現在老人家的零食,我吃了一口他們口中的乖乖,乾癟癟的,沒有酥炸脆片的喀啦聲,嚼一嚼,含蓄的甜味,卻很自然的混著唾液,跑了出來。

兒時的艱苦回憶,在歲月的滾動下,成了懷舊的美味。一顆蕃薯,連結了過去與現在,道盡了多少的生命故事。


[1] 咾咕叮,即珊瑚礁殘骸,又稱「砂砱」。吉貝西側海岸附近有許多咾咕叮,當地人會覆淺土,於其上種植地瓜,但因地瓜深根於咾咕叮上,養分不足,而難以長大。(閱讀「吉貝小道報」系列文章,請點選這裡)

就愛老時光,貳樓茶館

像這樣子從日治時期就留下來的老屋,放進上了年紀的家具,和那些與它相稱的茶具,時代的味道便四散開來。在老地方,你看見了什麼?

1116-3

在高雄,市中心以外有一些尚存的老空間,有的在拆除規畫的名冊中、有的轉作為政府的藝文空間、有的荒廢,還有的就是像貳樓茶館這樣,兼作藝文空間及營業。

正確來說貳樓茶館是用來營業的,專門提供「泡茶」的空間,而真正的藝文展覽空間,是以「打狗港都文化藝術倉庫」(貳樓茶館樓下旁)為主。

1116-2

起初,總是因為「展覽」才會到這個自行車道經過的地方。騎單車時,會因為車行的速度遺忘這棟樓,看展覽時,則會因為展覽本身,難得好好的坐下來在茶館裡一覽這一屋裡的古色古香的擺設。

一直承諾小禾(貳樓茶館店主),要去給她的麵捧個場,卻等了又等、盼了又盼,才在一個週五的夜晚,來到貳樓茶館好好看一看這個地方,嚐一口用以茶為底的「普洱茶麵」。

1116-8

坐在貳樓茶館裡,就像走入時光機,離我不太遠,特別是那磨石子地,總有一種踏入兒時記憶的感覺。那倒也不是因為有什麼太特別的喜好,或是這樣的骨董收藏有興趣,純粹就是這樣的東西顯現出來的紋路、散發出來的氣味,就像是個故事書,有道不完的過去。但我卻也不問那些過去,就是靜靜的待著,摸坐坐那紅沙發,看看那古老的鐵窗,感受一陣美好。

1116-5

我不喝茶,對於「品茶」,總有一些距離、摸不著頭緒。「茶」這玩意兒,好像是在泡沫紅茶攤,買上什麼偶爾加了它,混著喝下肚也嚐不出到底什麼味道,更別說那些茶道、茶經。

那究竟不喝荼,到底還能到貳樓茶館嚐啥?「普洱茶麵」?初聽時還不知是什麼味,倒是一次去貳樓茶館聞香後,決定找天品嚐這麵,看看是不是能找到更多理由,來到貳樓茶館坐坐。(不懂茶,總能來吃個麵吧!)

1116-4

「普洱茶麵」,以普洱茶為湯,加上以天然食材、沒加味精,用蒜頭醃製而成的排骨,以及自然農法(連草都不拔)栽種的枸杞和枸杞葉,最後配上關廟麵,成了我來貳樓茶館的理由。

(我跟小禾說:「我從來都不知道枸杞是甜的,因為我從不吃任何一顆枸杞,我以為它是『藥』所以苦苦的。」)

1116-6

吃完麵後,若點套餐,還有不加水只以牛奶、蛋和低糖製成的蛋糕,配上自然農法種出來的水果,來飽足一餐。(我竟然忘了還有一杯茶,麵太好吃了~)

1116-7

最後,如果你以為這樣的美食搭配著一晚的古意就已經是結束的話,千萬別忘記,付帳時還能領取手寫毛筆字的收據,以記錄來這趟貳樓茶館的記憶。

究竟,老地方要以什麼樣的方式保存呢?到底,老地方還會有多少人的留念呢?像這樣子從日治時期就留下來的老屋,放進上了年紀的家具,和那些與它相稱的茶具,時代的味道便四散開來。

老地方的保存從來不是「你可以拿它來做什麼?」而是從這些地方你看見了什麼?

打狗港都文化藝術倉庫 http://takaostorehouse.blogspot.com/

相簿-

貳樓茶館V.S普洱茶麵 http://www.flickr.com/photos/sunline/sets/72157625392531510/

打狗港都文化藝術倉庫 http://www.flickr.com/photos/sunline/sets/72157623793174950/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