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居民飲水小史

自來水可以算是「乾淨」的水嗎?這得看「乾淨」的定義為何。根據以研究污染聞名的英國人類學家瑪莉.道格拉斯的看法,清潔,是靠排除不潔而維持的。如她研究《聖經舊約.利未記》中記載著可食與不可食……

去年剛搬來高雄時,我從台南帶來的行李中,包括一只德國BRITA濾水器。不過過了幾天,這只濾水器被我鎖進不見天日的櫥櫃,取而代之的,是去五金百貨行買的20公升大水桶,從此,我也加入高雄市民「買水一族」了。記得十多年前,大一暑假第一次到高雄同學家作客,最深刻的便是旋開水龍頭,水沖激在洗手檯時沖揚而上的濃厚「自來水味」。所謂的自來水味,根據常識,是消毒過程中添加的「氯」在作祟。

加水,是因為我的經驗以及感官告訴我,加氯不好,但是氯安不安全,自來水公司沒告訴我。另一方面,我雖然加了街角加水站的水,但他是否真的是「山泉水」?我也無從查考,我只是看著上頭「RO水」、「泰山泉水」、「來自大武山」的字樣,「覺得心安」,就如此日復一日地買了。

根據報載,截至2008年,高雄的加水站數量總共有八百家之譜,這個現象背後的意義,其實不過除了口感,還繫乎深植人們腦子裡的「安全」與「潔淨」的觀念。而這安全與衛生的觀念,得拉回到約百年前的日本殖民政府在台設置水道的故事說起。

高雄水道水的起源

1895年,清廷割讓台灣予日本,來台的日本政府,面對的是一塊全然陌生的殖民地,在他們眼中,台灣的髒亂前所未見,於是,日本殖民政府聘請來自英國蘇格蘭愛丁堡的工程師W. K. Burton規畫水道,由北而南,從基隆到台南,依次築成。至於高雄,成立時間較晚。昭和十年(1935)所出版的《高雄市水道概要》記載著高雄水道的源起、興築及設施的明細:

高雄水道的設置,始於日治時期為供應高雄港築港工事的用水而起,明治43年6月,開始進行水源的勘查。當時,曾考慮高雄本地取水,北邊為壽山山麓的龍目井;南方為高雄港港口北方湧泉,但水質因富含石灰成份,硬度太高,兩個地點都遭到否決。後來,選址於距離高雄20公里的表流水。

明治44年(1911)3月,開始興工建造,於今高雄縣大樹鄉九曲堂竹子寮設取水站,取下淡水溪(今高屏溪)之表流水;在距淨水場1,708公尺的壽山設置配水池,大正二年(1913)完工。其後有增設過濾池、輸水管、水錶等增設工程。

昭和13年(1938),為因應戰時需求及配合高雄的工業發展,於距高雄10公里的大寮鄉翁公園闢建第二水源地,取用地下伏流水。

至今,這兩個水源供應了高雄市的民生用水及工業用水。

高雄市的用水隨著人口漸多、市區擴張而漸次普及,但偏遠地區狀況則較為坎坷,其中最為不便的是港外沙洲—旗津。旗津的用水,原為哨船頭到旗後的水管所配送,二戰時被炸毀。戰後,來台接收的省府派員勘查,於民國35年1月修理,5月通水。38年10月,這海底水管又被港務局清港船撞斷,供水又告停止。隔年12月修復,40年三月通水。不料,41年1月,這根水管又再次被清港船撞斷,所幸受損程度較輕,3月即修復,恢復通水。(德玉 1955:15-17)

整體來說,市區的自來水鋪設普及,比較晚鋪設自來水的地區有旗津中洲、左營、楠梓及偏僻郊區。如今,在高雄市區,旋開水龍頭、取用自來水(台語稱「水道水」)已然成為生活中再自然不過的事,因為太過方便,以至於忘了它的存在,只有在停水時,才體會得到水的可貴。

不知何故,高雄的水質在進入民國70、80年代時遭受民眾嫌棄,當民眾旋開水龍頭時,聞到的應該就是筆者82年初次來高雄時,印象極為深刻的「高雄自來水」,消毒味強,口感極差。那時,從邀我來高雄玩的同學口中得知,高雄人都去加水站買水來喝,至於洗澡、拖地的水,才會使用自來水。

加水站的誕生

高雄人買水的準確歷史點,目前無法加以確認,但根據訪談同事及其親友的說法,大約起於15年前,一開始,是某些高雄民眾赴臨近的高雄縣、屏東縣山區處取山泉水,其後,加油站紛紛設置,冠以「泰山泉水」之名,後來,更進一步號稱引入R.O逆滲透設備。

自來水的水質口感不佳、消毒味濃,成為市議員頻頻炮轟高市政府的重點,針對水的質詢案頻繁,甚至選舉時,也成為批評對手施政政績的重要標的(註一)。與此同時,政府部門也開始針對改善飲水口感,如省自來水公司(今歸自來水公司第七區管理處)於民國8年啟用「高級淨水處理廠」,水廠所在高雄縣長號稱經過處理的水「口感良好」。但民眾心存疑慮仍是事實,街頭加水站未見減少,而且花招百變。

971231-water-360.jpg
充滿類科學辭彙以說服買水民眾的高雄街角加水站說明

加水站從一開始的定點設置,到近期的加水車,有須多都標榜「泉水」、,但是根據高雄市政府公布數據,市內的八百多自來水站,所供應的有三分之二為地下水,三分之一甚至為自來水。自來水的充滿化學味,以及民眾對於加水站用水的不放心,也促成了家戶濾水器市場的勃興。但是,這些名目繁多的濾水器,濾過的是雜質,還是人們心裡的不安?

到底,自來水可以算是「乾淨」的水嗎?這得看「乾淨」的定義為何。根據以研究污染聞名的英國人類學家瑪莉.道格拉斯的看法,清潔,是靠排除不潔而維持的。如她研究《聖經舊約.利未記》中記載著可食與不可食的區辨,潔淨是一重要的判準。至於裡頭提到水的文句如下:「泉源或是聚水的池子仍為潔淨──因為這裡是活的,而且是流通生命的所在,能隨時將污穢帶走。」流動的活水是潔淨的,這和一般人的觀念相同。但如果有「異物」進入水中呢?

聖經存在的時代,可能還沒有化學消毒這種科技產品,無從區辨消毒過的水,到底能不能算得上是「乾淨」的?現實的狀況是「潔淨的各自表述」—從自來水、泉水到加水站的水,統統有人取用。不過,也可以說是我們都生活在巨大的風險世界中,取「風險最小」的作法以為之。

山泉水卡安心?

在幾種飲用水當中,有趣的是仍有少數人取用泉水飲用,如大樹鄉龍目井仍有不少高屏地區遠赴該處取水。高雄縣政府為了避免當地取用到被污染的水,想裝設自來水設備,被當地人群起反對,最後不了了之。此外,根據筆者對內惟地區居民的訪問,二三十年前,當地仍有居民會汲取龍目井的水飲用,至於洗衣服用的則是附近幾口泉水,但兩者水質是不相同的。

帶的居民曾取用龍目井湧泉為飲用水
鼓山區內惟一帶的居民曾取用龍目井湧泉為飲用水,但在自來水引進後,取水的居民便減少了。

聖經裡提到「要把潔淨的,和不潔淨的…都分別出來」只是,爭論著何為潔淨,喝那種水安全,以及人的口感,恐怕是個無法有結論的大哉問。百年前,自來水原本是為了安全及衛生而設,百年後的今天,眾人為了安全與口感而不飲用自來水。想必當時的衛生官員及自來水道工程師看到也會啞口無言吧!?

註一:中央通訊社,2008/2/29,記者陳慧真報導。

餐考文獻

德玉

1955 高雄市自來水。高市文物,1(2):15-26。

高雄市役所

1935 高雄市水道概要。高雄:高雄市役所。

自然就是美─海外NPO參訪

Oceanic Society則是跟黑潮相似,都是以NPO的立場,希望將海洋的訊息傳達出去。但兩邊在解說及賞鯨上運用了不一樣的方式。黑潮的解說是大家所熟悉的模式,也就是拿著麥克風對著全船朋友娓娓道來……

隨著經濟民主政治的發展,台灣的非營利組織(NPO)慢慢興起。我們發現國外數個保育組織的發展久遠、經營完善,反觀國內團體,卻往往面臨一些困境,使許多工作無法更進一步深入探討或暫緩執行。因此,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籌畫了這次關於國外NPO的參訪計畫,想藉由直接的參訪與接觸來吸收學習其他組織的經營模式,將其帶回台灣,或許國內NPO組織能從中獲取經驗,找出解決困境的方法。

於是由黑潮志工金磊、廖敏惠、陳惠芳、賴威任等人,在9月13日至26日抵達舊金山,共參訪Sierra Club等五個保育團體。參訪過程中,從擁有130萬名會員、全球最大的環境NPO–Sierra Club,到只有兩位工作人員的Oceanic Society,都有屬於各自的運作模式,而且由於當地NPO組織的數量相當多,在組織的定位與分工上也就較為專一。

在我們參訪過程中,很幸運能碰到Sierra Club一年一度的志工大會,也讓我們有機會與當地志工面對面,及實際看到部分的組織運作。會議第一天的主要內容是由各州代表分別報告年度的工作狀況、成果、遇到的困境,以及很重要的,由志工所提出Sierra Club下一年度運作方向的提案報告。

第二天則是針對提案進行辯論,贊成的志工與不贊成的志工分別在會議中提出自己的觀點,然後交付所有的志工代表進行表決。在這樣過程中,我們看到了NPO行政與志工系統的良好整合,成功的讓志工參與組織的決策,並與董事會相互制衡。而這些參與NPO的志工是如此的投入、強大,甚至可以說是帶領了組織的運作方向。雖然之前就耳聞這種模式,但是當實際看見其運作流程時,還是令人非常的印象深刻。

sierra-club122-360.jpg
Sierra Club會員大會表決。由各州志工代表主導,辯論後投票決定來年的工作方針。

Oceanic Society則是跟黑潮相似,都是以NPO的立場,希望將海洋的訊息傳達出去。但兩邊在解說及賞鯨上運用了不一樣的方式。黑潮的解說是大家所熟悉的模式,也就是拿著麥克風對著全船朋友娓娓道來,且船隻會比較緊密的靠在鯨豚群附近;而Oceanic Society的解說則像一同出遊的朋友般,肩並肩聊著,當發現鯨豚群後,船長就把船隻的引擎關掉,一停就是兩三個小時,除非真的距離很遠了,才會移動到近一點的範圍,讓出海的朋友融入在鯨豚活動的海域裡,就像把自己全身放進海洋般地順應律動。

Earth Island是另一個特殊的平台式NPO,組織本身其實沒有特定的主軸,但是他們歡迎任何人提出計畫,以Earth Island的名義進行申請,然後再回饋部分行政費用至Earth Island。因此他們也有著各式各樣的計畫正在運行著,防止捕鮪魚船隊誤捕海豚的「Dolphin safe」計畫便是隸屬於Earth Island之內。

位在柏克萊地區的Earth team則是一個小型、完全以環境教育為主軸的NPO,將教材與講師帶入地區學校,帶領學生進行戶外教學,培育同樣能夠進行環境教育的種子教師,甚至在學期初、末邀請學校校長、教務主任一同聚會,主動讓學校單位知道Earth team這個組織可提供的資源。參訪成員賴威任便提及這種化被動於主動的技巧在台灣或許是有發展空間的。

參訪過程中,來自各州的志工都非常歡迎我們的到訪,也嘗試了解台灣NPO組織運作的狀況,以及如何能夠一起合作的計畫。但是畢竟雙方文化、社會認知都還是有相當差異性,因此需要經過一定的轉化過程,才能將吸收到的經驗轉換為適合台灣的方式來帶入。在參訪中感觸很深的是,整個社會價值都非常認同與支持非營利組織,以及積極參與公眾事務。這樣看來台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希望有一天,我們也能夠在自己的土地上看到相同的情景。

參考資料:

Sierra Club:http://www.sierraclub.org/

Marine Mammal Center:http://www.tmmc.org/

Oceanic Society:http://www.oceanicsociety.org/home

Earth Team Environmental Network:http://www.earthteam.net/

Earth Island Institute:http://www.earthisland.org/

田寮發現鱷魚化石

高雄縣田寮鄉月世界惡地形看似不毛之地,其實暗藏豐富的歷史軌跡,任職田寮鄉農會推廣股的林金鴻,4年前在田寮村福爾摩沙高速公路下方山壁撿到一顆化石,研判應是介於1萬至180萬年前的更新世史前古鱷魚牙齒化石……

高雄縣田寮鄉月世界惡地形看似不毛之地,其實暗藏豐富的人文歷史軌跡,除眾所周知的月世界惡地形、大小滾水泥火山景觀外,最近還有人發現疑似史前古鱷魚牙齒的化石﹗任職高雄縣田寮鄉農會推廣股的林金鴻,4年前在田寮村福爾摩沙高速公路下方山壁撿到一顆化石,多年來他一直誤以為化石是山羌角,並不以為意,直到最近經大崗山人文協會生態組長陳志鵬、化石收藏家王良傑的比對、鑑定,研判應是介於1萬至180萬年前的更新世史前古鱷魚牙齒化石,林金鴻才驚覺「自己挖到寶了﹗」

971229-stone-360.jpg
林金鴻撿獲疑似史前古鱷魚牙齒化石的山壁。(蘇福男攝)

林金鴻說,鱷魚牙齒化石出土地點約在二仁溪支流牛稠埔溪秀峰橋段附近的山坡上,鄰近石聖公廟,當時山壁剖面清晰可見,該枚化石正好插在古河道所經過的礫石層中,他是在無意中發現,當時感覺「應該很有收藏價值」,但原以為是山羌角,沒想到卻是珍稀的古鱷魚牙齒化石,讓他如獲至寶。

081217-2
林金鴻撿獲古鱷魚牙齒化石,如獲至寶。(蘇福男攝)

事後陳志鵬再度前往發現地點探勘,又從二仁溪泥流中採集到碳化木、鹿骨、珊瑚、螺貝、魚頭骨、魚耳石、10幾枚鯊魚牙齒和一小塊鱷魚牙齒碎片等化石,從色澤、破碎程度研判,化石可能是位於海水和溪水交界處並經多次沉積的結果。

陳志鵬表示,該枚疑似長吻鱷的牙齒化石長約4公分,有2公分的橢圓長軸和1.8公分的短軸,雖比先前台南鹽水溪千鳥橋南段所發現的5.5公分略短,卻是首度在高縣境內發現最完整的鱷魚牙齒化石紀錄,彌足珍貴。

081217-3
古鱷魚牙齒化石長約4公分,有2公分的橢圓長軸和1.8公分的短軸。(蘇福男攝)

他指出,新化丘陵北從台南玉井,南至高雄田寮一帶惡地形發達,看似童山濯濯、不毛之地,卻暗藏玄機,王良傑曾在田寮鄉月世界泥火山一帶發現熊齒、猴齒、海豚齒等珍貴化石,幾枚刻有類似甲骨文的化石,和魟魚、海星、龜、鱉、犀牛、象等小碎片化石,其中,猴齒化石更成為國內知名學者吳海音研究台灣獼猴起源的重要證據之一。

陳志鵬說,近年澎湖所發現的澎湖馬來鱷化石,為台澎地區首度在原地層所出土,也是亞洲首件中新世(1800萬至1400萬年前)近乎完整的鱷魚化石,台南菜寮溪也曾出土台灣長吻鱷化石,成為目前台灣本島曾存在過鱷魚的唯一證據。

農村再生條例與台灣農村的再生

英國人認為鄉村是大家的,人民既然對鄉村產生了所有權(ownership),因此,也相對必須對鄉村負責任。英國鄉村處在他們的鄉村工作綱領中設立了兩個目標:「為了鄉村居民,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為了全國人民,改善鄉村的品質。

編按:

本文比較了歐盟的鄉村發展經驗與「農再條例」,作者任教於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他認為目前最重要的不是一個新的條例,而是把目前的資源像社區林業、建築文化保存等等如何整合。

相較於歐洲各國政府運用整合力擬定出一個整體發展策略,台灣參閱了那麼多的國外經驗,但似乎仍缺乏整體評估與整合。透過這篇文章的整理,有助於對農村狀況有更全面性的理解。

img_5785-360.jpg
農人希望在土地上好好務農。

農政單位以「再生」作為農村、農業與農民施政的主要概念,且準備將此名詞放在新法案的名稱上,顯示台灣的農村已被其主管單位認定為已經凋零。這樣的心情,基本上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分析,第一是農村可能已經凋零,農政單位承認這些年來的農業施政無法挽救頹勢,因此,重新立下破釜沈舟,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宏願與決心;第二是農村並沒有真正凋零,而是在後現代的發展過程中,走到了另外的一條路上,但從農政單位的眼中看來,農村已經凋零。

從第一個角度來看,首先,回顧台灣農村的問題,在早期舉辦的幾次全國農業會議時已經顯現無遺,或者,更要溯源到1987、1988年的農民運動風潮;作家吳音寧筆下80年代的台灣農村(吳音寧,2007),是一個農民對於自我處境開始自覺的年代,伴隨著整體社會的解嚴氣氛,農民和他們的廣大支持者們,共同以行動發出了台灣農村發展的訴求。這一次的農民運動,催生了更多的全國農業會議;然而,從1982、1988年因世界糧食危機、520農民運動,到1994、1998、2002年的生態保育議題、加入WTO後農業諮商的議題,以及農業發展新情勢的全國農業會議中的種種討論,終究無法挽救台灣的農村。

從農委會的統計資料來看,台灣2006年農業生產占國內生產毛額比率為1.53%,這個數字顯示了近年鼓勵休耕化、休閒化,與農地自由買賣的土地預期心理作用下,農業產值已經降到了谷底。1.53%這個數字的背後,延伸出了很多難解的問題:因為農業生產的消退, 86.6%的農人變成兼業農(農業統計要覽,2006),而其兼業的收入佔據其總收入的80%,通常兼業的工作是不穩定的,年輕人因此多轉往都市謀生。

在筆者任教的隔壁鄉村鳳林地區,人口從20年前的18,000人減少到目前不到1萬人,有高居19%的老年人口,以及數量高達350個的外籍配偶;台灣農村問題的核心,在於無法因應全球分工的過程中所產生的變動,因而輾轉衍生了失業、老化、中空化、隔代教養、傳統社會結社與認同的崩解,以及因外配所產生的兒童教育、文化適應與社會價值(註一)等等問題。

無庸置疑,農村的再生並不專繫於農村的建設與規劃之上,且此一議題僅僅是農村發展的外圍議題,農村再生條例草案之制訂,雖名為農村之再生,卻止於農村整體建設之規劃與執行,未能碰觸台灣農村問題的核心。

從第二個角度來看,首先要分辨一件事情:「農村」的概念是否還如以往一般,被定義成營農為主的聚落空間?還是已經隨著時代的變遷,逐漸遺失了此一特質,而必須以另外一個名詞「鄉村」取而代之。

知名鄉村研究學者Frederick H.Buttel and William L.Flinn以鄉村主義(Ruralism)和農本主義(Agrarianism)來區分鄉村的兩種屬性,認為住在鄉村的兩批人,鄉村主義者歌頌鄉村自然美景,致力生態與田園景觀的保護,而農本主義者以土地為生計來源,鄉村是他們謀生的地方;Gary P. Green, David Marcouilller也比較了鄉村地區季節性(觀光客和退休人員)及永久性居住者對地區的發展態度;筆者亦曾以居住鄉村中的永久性居民、回流性居民、遷入者,及季節性居民的比較,探討鄉村各種不同屬性居民對居住鄉村的認同情形。

台灣的農村與城市間其實界線並不明顯,大部分的農村和附近都市形成一個城鄉連續體(Rural-Urban Continuum)(Barry Wellman, 1979),其間有很多的通勤者,鄉村已經脫離過去所呈現的耕作、耕地與農民等既定議題,逐漸朝向一個多元、差異的空間實體發展,必須進行實際情形的探討,方能進一步地加以詮釋;鄉村裡面事實上居住著很多在城市謀生的公務員、服務業者、技術工人、退休人員等等非農業人口,即使距離城市較遠的鄉村,也住著很多的非農業人口及休閒度假遊客,而鄉村的永久性居民,過去從農的,如今也有80%以上以兼業為主要收入來源;因此,大部分的農村並不是過去印象中的農業聚落,而是各種不同職業背景、不同生活需求的居住者所組成。

農村再生條例指的應該是以農夫、農耕為主體的農村聚落,然而,這樣純粹的職業背景、結社關係與地域屬性,在台灣已經逐漸地淡化、消失。普遍鄉村所面臨的問題,已不再是農業部門可以獨力完成,它分屬於社會部門、營建部門、文化部門、教育部門、經濟部門等等,甚至是觀光部門。

英國是對鄉村眷戀最深的國家之一,英國人認為鄉村是他們心靈的故鄉,所以,對於鄉村的研究與保存不遺餘力;英國在5、60年代就已經發展出了一套鄉村法案(Countryside Act),近年成立的鄉村處(Countryside Agency)及鄉村社區委員會(Commission for Rural Communities)更以目前鄉村的現況,結合歐盟的政策(LEADER)(註二),制訂了各式各樣的鄉村計畫與鄉村發展行動方案,以不同專業,解決不同區域、不同屬性、不同需求的鄉村問題,並在這些規劃的過程中,以保存英國人的心靈故鄉為主軸;所推動的「讓土地繼續農耕」概念,是為了鄉村社會的永續發展,包括鄉村居住者中農人與非農人的不同需求的照顧。

英國人認為鄉村是大家的,人民既然對鄉村產生了所有權(ownership),因此,也相對必須對鄉村負責任,包括對麥浪景觀、羊洗傳統(註三)、石灰岩建築等等鄉村印象保存所付出的研究、規劃與稅金補貼,NGO的投入與信託制度的成熟運作,也是重要的成功關鍵。英國鄉村處在他們的鄉村工作綱領中設立了兩個目標:「為了鄉村居民,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為了全國人民,改善鄉村的品質。」英國人所認知的鄉村,除了深度了解鄉村本身所呈現的不同價值與多元族群需求之外,也大膽地為鄉村決定了清楚的走向,決定讓鄉村永遠成為英國人心靈的故鄉。

在德國,鄉村的發展也呈現多元的方式推動,3年1次的農村競賽是很重要的農村發展政策。

德國農村競賽的內涵是農村社會發展的一種計畫變遷,充滿了因時因地的行動特質,這個社會技術在德國已行之有年,成功地帶領德國農村從戰後蕭條的陰影中走了出來,步向農村社會、產業、環境、文化以及景觀的文明。德國從1961年開始他們的農村競賽,之後每3年舉辦一次,最近一次參加角逐的農村約有 4800個。各種不同形式的農村競賽,是德國農村更新與農村整體發展的基本執行策略,也是農民們凝聚向心力,共同決定村莊未來前途的重要舞台。

農村競賽的競賽標準並非一成不變,40年來,它呼應了不同時期的農村需求,制訂各個時代的農村發展使命與原則。最近的農村競賽主題則鎖定在生態、景觀與經濟的自發性組織議題。競賽的目標相當重視傳統與未來的結合,競賽過程中要求各農村具體交代如何面對各自的發展條件及文化傳統延續等議題。

英國和德國的鄉村發展,已經逐漸走向一個後現代的思維,亦即強調多元、差異與主體性的思維;鄉村的多元性呈現在鄉村居民的不同組成屬性之上,差異性則展現在個別鄉村的地理條件、經濟與產業及社會與文化特性之上,不同的鄉村擁有不同的景觀面貌、不同的傳統制約、不同的經濟條件、不同型態與強度的社會組織運作,因此,也會有不同的問題和需求,鄉村的主管單位在制訂政策或法令時,必須時刻思考這些多元與差異的特質。

而主體性談的是區域規劃的議題,亦即地區發展的最佳決策過程;鄉村地區因為擁有相對清新的空氣、密度較低的人口、生態保育程度較高的自然景觀,以及較為純樸的人心,因此,英國人認定了保存這些地區是重要的工作,而致力於使得鄉村和城市走不一樣的發展方式,讓鄉村與鄉村居民保留其主體性,與城市做出清楚的區隔。

台灣農村再生條例草案提出1,500億再生基金的構想,除非認定農村是全國人的農村,農村再生是為全國人民籌畫一個高品質的生活與休憩環境,否則將不易完成,國家長久以來數百個以基金編列方式的行政措施,早已為人所質疑;而獎勵式的規劃,由於多數弱勢鄉村面臨人口老化、年輕人離鄉的窘境,不易醞積足夠能量而提出真正符合需求的再生計畫;如過往經驗,或者透過地方民代,或者委託商業顧問代筆,其結果,村落提案常被視為某種政治或商業獲利的機會,執行結果難有實質的成效。

另外,鄉村工作依其屬性均各有職司。這十多年來,文化部門主導了社區總體營造、古蹟與歷史建築的社區守護、地方文化館計畫、有形與無形資產的普查;原住民部門亦不遺餘力地推動部落會議、重點部落營造;環境保護部門每年推動2000多個清淨家園計畫及各種環保法案的執行;水保局推動鄉村社區營造;營建署推動社區規劃師培訓、城鄉新風貌;教育部門的社區大學、鄉土教材、終身學習;農業部門的產業文化、農舍標準圖、漂鳥計畫、休閒農業、有機農業、社區林業;地政部門推動涉及農村土地活化的農村重劃;觀光局的觀光大使,甚至青輔會的遊學台灣等等,這些計畫,持續地在廣大的鄉村區域執行;非政府部門如聯合勸募、信義房屋、若水國際、永齡基金、慈濟志工與世界展望會等等,也各自依其理想與目標,推動著各種面向的鄉村事務。

鄉村向來是各公私部門重要的計畫推動對象,各部會與民間組織均不遺餘力地測試著各自的方案、展現各自的成效,不論在制度面或行動面的經驗都已蓄積一定的成果,這包括了地方發展所必須的社區參與、提案機制、人才培訓、資金籌措、社會企業、社會安全、社區公約制訂、補助的審核督導與陪跑機制、生態基準的訂定、土地使用等等運作;然而,經過了這麼多不同單位的努力,雖然農村再生條例制訂的背景仍將台灣的農村視為凋零的所在,但其實這些年來透過各種不同公私部門的努力,在不斷地挫折與反省中,不少地區與組織已經累積了一定的能量,農政單位所面對的並非是一個完全沒有主體思考的農村社會,若透過詳細的諮詢,將可協助從政者擬出更具創造性的農村政策。

然而,以農村再生條例草案所提出的35個條文,逐一檢視過去台灣十數年民間與政府各部門所從事的農村工作,條文中所規劃的未來農村願景,嚴格來說,並沒有超越這些年來各分散的專職部會與民間組織的工作內涵,草案內容雖圖結構化不同的需求與行動方案,但也相對忽略了參與主體的行動特質。

事實上,台灣現階段的農村工作真正需要的是一個資源整合與問題討論的平台,這個平台必須是跨部會與跨公私部門的,以擺脫各自為政的現象;當既有行政組織進行著各自的資源投入時,更重要的是,如何使其兼顧弱勢均衡與發展卓越的需求,擺脫政府疊床架屋的組織習性,定期檢視何者該作為而不作為,何者正競爭式地進行著錯誤的資源分派與執行,何者將農村工作變相成為各級政權對其選舉樁腳的籠絡與利益的輸送,造成預算的虛擲、生態的斷傷及民主的退化。

註一:外配多為跨國仲介,以金錢買賣為主,常衍生出家庭倫理等社會價值問題。

註二:LEADER為歐盟所提出的鄉村政策,LEADER為法文 Liaison Entre Actions de Developpement de L’Economie Rurale 的縮寫,意指鄉村經濟發展行動連結(Links Between Actions for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y)。

註三:羊洗傳統指的是手工清洗羊隻的水池、和工人的洗羊技術等等鄉村景觀。

(作者為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本文參考資料一覽

本文原刊登於農訓雜誌2008年11月號

關於歐盟鄉村政策之比較,延伸閱讀請見  農村「再見」條例?台灣與歐盟鄉村發展政策之比較(文/鐘怡婷)

東勢的「農村再生條例」討論會

地方居民提到,這樣牽涉到土地所有權的法令,政府應該要「清楚地、坦白地告訴老百姓」。當中一位農民提到,如果良田農地都變成建築區,以後子孫還要靠土地生活怎麼辦?土地「不是我們這一代用完就算了!」

編按:

「農村再生條例」一讀通過後,引起地方人士不少爭議,認為政策制訂過程沒有尊重農村在地聲音。

12月27日,由一群熱心人士以及東勢在地居民舉辦了「地方討論會」,作者記錄會中的居民意見,這是在地方舉辦的第一場討論會,希望能激起更多的地方討論,也才能制訂出符合農村現狀的法案。

921229-dis-360.jpg

晚間七點剛開始,現場即有超過六十位的與會者,來自東勢,以及鄰近的新社和卓蘭。與會主講者說明完畢之後,現場的在地居民接續發言,其中包括正在執行試辦計畫的社區團隊和東勢在地的社區居民與農民。

地方的居民與農民提到說,他們完全沒有聽說過什麼「農村再生條例」,是後來看到報紙寫到有人在反對,才知道有「農村再生條例」這個東西。而且,法令這個東西,光是聽到就頭大,更不用說去看裡面寫些什麼,如果不是來聽這樣的說明,根本不了解這裡面規定了什麼東西。

P1080389

發言的地方居民皆提到,這樣牽涉到土地所有權的法令,政府應該要「清楚地、坦白地告訴老百姓」,而且如果沒有了解基層老百姓有什麼真正的需求,這樣的法令就像是「陷阱、糖果衣包了農藥,政府再次強姦農民」。尤其是當中的一位農民朋友提到,如果很好的良田農地都變成了建築區,以後子孫還要靠土地生活的話怎麼辦,土地「不是我們這一代用完就算了!」

而目前為試辦地區的社區團體也都提到,他們所知道的「農村再生條例」是前半段的「農村再生計畫」,水保局告訴他們這是一個「由下而上」的計畫,但是在看了這個條例之後,才知道第三章都是「由上而下」,他們覺得好像被騙。如果這個法令通過,「農村可能完全毀在我們手上」。

曾聽過「農村再生計畫」提案說明會的一位居民說,當時他覺得這個計畫很美好,很嚮往,也曾很熱衷想要去提案,但是社區要整合成一個團體去提案,在他所居住的社區就變成了只有少數人組成的社區發展協會去提案,社區發展協會不是人頭就是親戚,他對這樣的過程非常不滿,而且農民根本不知道是「誰」去整合,要整合什麼,「農民是被宰割的」。

不過,除了這些反應之外,也有執行試辦計畫的團體代表提到,現在農地是不能蓋停車場的,這讓他們要發展觀光休閒產業時受到限制,但是這一個條例會幫農民解套,在農地上如果不耕作的話,還可以做民宿。

由於居民發言踴躍,在時間受限之下無法讓大家盡情討論,尤其是針對為「農地使用解套」這樣的說法。

以上大約是簡單的說明,大略將與會者的發言做了整理。也許其他參與的朋友可以再多做些說明與補充。

最後再補充一點:

主講者對於有關「為農地使用解套」此一說法,現場沒有太多時間的回應。但是會後有幾位朋友談到,「農村再生條例」是沒有為個別土地做變更使用的,而是當土地被劃為「農村再生發展區」時才會被變更用途,因此,這一整區變更為建築用地的地方,是不可能只有一間民宿的,很有可能此一新劃設的建築用地,實質上變成了民宿區,屆時也許再也沒有遊客願意選擇去住這樣一個擁擠區域中的民宿了吧!

【田野】原住民.山林.土地倫理20090118–0120

從白天到黑夜,從平地到山野溪畔,從現代部落返回內本鹿古道場域,由內本鹿郡社布農後裔帶領,認識他們的原鄉、還有與山共生的經驗法則。實踐「尊重在地文化、低食物里程、在地飲食、低環境衝擊」的負責任行旅方式。

原住民‧山林‧土地倫理─內本鹿室外課 (2008\1\18~20)

【活動連絡人】大苑,電話0932-959-812,信箱bununbiun@gmail.com

【個人裝備清單】

必備:大背包、睡袋、睡墊、拖鞋、雨鞋、餐具(碗筷)、水杯、頭燈、盥洗用具、個人藥品、換洗衣物、保暖衣物、行動糧、水壺、兩截式雨衣。

建議攜帶:個人垃圾袋、防蚊液、防曬油、遮陽帽、扇子、圖鑑、筆記本、筆、相機、記憶卡、備用電池、隨身小包包。

【行程概念】

從白天到黑夜,從平地到山野溪畔,從現代部落返回內本鹿古道場域

由內本鹿郡社布農後裔帶領,認識他們的原鄉、還有與山共生的經驗法則

實踐「尊重在地文化、低食物里程、在地飲食、低環境衝擊」的負責任行旅方式

【預計行程】講師得依當日氣候、學員狀況適時調整行程。

  1\18 (日) 1\19 (一) 1\20 (二)
早餐 1\17晚上23:05可搭台北發的火車,1\18早上05:51到鹿野。7點,鹿野車站集合整裝\臨時採買\吃早餐(推薦阿丁早餐店)

8點,出發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上午 沿途經鹿野鄉龍田村10點,布農部落參觀園區,認識部落;布農傳統祭儀展演 內本鹿警備道經瀑布、mamahav舊社遺址、內本鹿事件斷橋沿途隨機解說郡社布農動、植物經驗 循原路回到工寮搭車下山
午餐 清水大橋旁涼亭邊吃午餐,邊認識台東地區重要水利設施及鹿野溪 峭壁路前吃午餐午餐後行經內本鹿現存舊道最驚險的一段,寬度不到2公尺,行進要保持最高警覺 清水大橋旁涼亭吃午餐
下午 台東蘇鐵保護區工寮認識「清水駐在所」、郡社布農狩獵文化及傳統陷阱實作 過峭壁路之後,下切到鹿野溪底,踏水觀峽谷。循原路回程至水泥屋基遺址紮營。 上里舊部落紅葉村參觀紅葉少棒館

可搭15:34的火車回台北

晚餐 4點起準備晚餐大夥一起集柴、料理食材 4點起準備晚餐大夥一起整理營地、集柴、料理食材 搭火車經過池上、關山車站,可買到好吃便當。 晚上回到溫暖的家
晚上 視情況尋找夜行性動物夜宿工寮屋簷下 視情況尋找夜行性動物夜宿水泥屋基遺址  

【學員資料】

姓名│性別必填  
出生年月日│血型必填  
住址必填  
手機必填  
e-mail必填  
MSN  
個人網頁│部落格│相簿  

【行前問卷】

為了讓講師提前認識各位及需求,學員請完成以下問卷,回傳至 bununbiun@gmail.com,謝謝!

1、如何得知這個活動? 打勾

¨內本鹿行腳部落格 ¨「原住民‧山林‧土地倫理」課程 ¨社區大學

¨BBS ¨親友推薦 ¨其他

2、山野經驗? 有參加過即可打勾

¨兩天以上高山 ¨兩天以上中級山 ¨郊山 ¨溯溪 ¨攀岩

¨其他(請簡要說明):

3、期待在台東內本鹿學習\體驗到什麼? 打勾可複選

¨布農傳統祭儀\音樂 ¨狩獵文化 ¨郡社布農民族植物 ¨內本鹿布農族歷史

¨其他(請簡要說明):

4、個人專長或嗜好(請簡要說明):

5、到台東的交通方式:打勾

¨火車 ¨飛機 ¨開車 ¨其他(請簡要說明):

6、飲食禁忌:打勾

¨一定要吃到肉 ¨吃全素 ¨吃方便素 ¨有什麼就吃甚麼

¨其他(請簡要說明):

【徵槁】環資牛年特刊徵槁即日起至20090112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2009牛年特刊,從小年夜起發行至大年初八,每天推出與牛相關的專題介紹,搭配新聞、副刊、小說及協會人員的新年絮語。在此徵求副刊稿件作品,將您有趣的創意、溫馨的故事分享給更多人!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2009牛年特刊,從小年夜起發行至大年初八,每天推出與牛相關的人文\科學專題介紹,搭配新聞、副刊、小說及協會人員的新年絮語。在此徵求副刊稿件作品,將您有趣的創意、溫馨的故事分享給更多人! (協會網址 http://e-info.org.tw/ )
【副刊-徵稿主題】

1.分享一段探訪牛的旅行(遊程規劃)
字數:800字左右
請註明「推薦理由」或「行程特色」,
說明路況、交通工具、預期可見到牛的地點與時間。

2.創意牛影
圖片說明文字:300字左右
用照相機拍下生活中與牛有關的影像(不一定要真的牛),
發揮你的創意或特別的想法,述說影像裡的牛影

3.我與牛的故事
字數:800字左右
分享你對牛的情感,或你和牛之間真實發生過的小故事。

【副刊-投稿須知】

截稿日:2009年1月12日
交稿信箱:farandaway.tw@gmail.com
來稿請註明作者姓名(或暱稱),並盡量附加相關圖片(照片)及圖說。
連絡人:Caplio
手機:0932-959-812
MSN:caplioduka@hotmail.com
若有任何問題請與我保持連繫 ! 謝謝

【關於環境資訊協會】 http://e-info.org.tw/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簡稱TEIA)誕生於新千禧年,一個知識與媒體爆炸的時代,也是一個人類物質文明發展與環境資源兩難的時代。藉由『環境資訊的交流』與『環境信託的
推動』,我們關懷環境、參與行動,希望建構「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我們相信,真正的關懷來自於真實的瞭解與深刻的體認,有了真正的關懷與詳實的資訊,才能引發改
善環境的行動與決心!

您的參與是改變的開始,是台灣環境永保生機盎然的機會,歡迎您更進一步的了解我們,也期盼您一同加入環境行動的行列!

【單車遊】雲林孩沙里單車遊20090101

因應全球氣溫暖化驟變的危機,千里步道為減少汽機車的使用,響應節能減碳的政策,降低空氣污染及能源耗損,同時體驗雲林農村花海景觀之美及物產的豐盛,享受親子騎車之樂;我們將推動2009孩沙里花海米香-單車試走…

2009孩沙里花海米香-單車樂活試走報名簡章

clip_image002

主辦單位:千里步道

承辦單位:千里步道雲林籌畫站

執行單位:千里步道雲林籌畫站 莿桐分站

協辦單位:雲林縣警察局、雲林縣婦女會、雲林縣雲的故鄉照顧關懷發展協會、莿桐鄉國樂推廣協會、莿桐鄉孩沙里社區發展協會、莿桐鄉興桐村辦公室、雲林縣僑和國小、小林單車社

一、活動名稱2009孩沙里花海米香-單車樂活試走

二、活動緣起

因應全球氣溫暖化驟變的危機,千里步道為減少汽機車的使用,並響應政府節能減碳的政策,降低空氣污染及能源耗損,同時體驗雲林農村花海景觀之美及物產的豐盛,享受親子騎車之樂;我們將推動2009孩沙里花海米香-單車試走,希望帶動單車樂活方式及親子互動的生活新態度。

三. 活動時間:2009年元旦(四)上午8:00至中午12:00。

四. 參加對象:千里步道成員及喜歡單車活動的舊雨新知。

千里步道成員及喜歡單車活動的舊雨新知,考量活動人力、安全管理、餐飲、經費及品質…等因素,限100個正式名額,其他人可自由隨隊。

五. 參訪地點:雲林縣莿桐鄉僑和國小、孩沙里社區、三汴頭社區。

六. 單車樂活試走行程表:

2009年元旦(四)

7:30~8:00     在雲林縣僑和國小集合,相見歡。

8:00~8:30  快樂出發,巡禮僑和國小”合作農田”及欣賞莿桐鄉孩沙里社區周遭美麗又壯觀的”十大景觀花田”及96及97年十大經典好米產區的”五百甲圳”田(僑和國小往孩沙里的產業道路)。

8:30~9:30  參訪”向日葵的故鄉獻納米原鄉之美”的莿桐鄉孩沙里社區 (三百年歷史的福天宮-媽祖廟拜拜求平安及再度欣賞美麗的“五百甲圳”花海)及欣賞”孩沙里黑貓樂團”的表演。

9:30~10:00  參訪豐富產業”豆皮及網室蔬菜之鄉”的莿桐鄉三汴頭社區(僑和國小起源的“大樹公”豆皮觀光工廠網室蔬菜園)。

10:00~11:00   參訪“愛與夢想之美”的雲林縣僑和國小及了解”僑和愛心米”的由來及故事。 (由簡三郎校長介紹愛與夢想的僑和國小及”僑和愛心米”)(影片欣賞及Q&A)。

11:00~12:00  聯誼會及用餐時間。

12:00 滿足賦歸。

七、報名方式請詳盡填寫報名表,以E-mail(robin.tseng@msa.hinet.net 曾永賓)或傳真:05-5340110,並請打電話確定:0928-928232 or 0920-19-5555千里步道雲林籌畫站莿桐分站長 曾永賓。

八、報名費用150元(包含保險、餐飲(含中餐)…等),於活動當天收取。

九、報到方式請自行前往雲林縣僑和國小集合。

l 僑和國小地址:雲林縣莿桐鄉興桐村新莊1號(西螺鎮與莿桐鄉之間,台省1線道旁) 電話: 05-5842230(o)分機11 簡三郎校長。

l 交通資訊:Google Map: http://maps.google.com.tw/maps?hl=zh-TW&tab=wl

1、國道1號:自西螺交流道下,接台1線往莿桐方向直走約4公里 ,左方即見有僑和國小。

2、台1線:莿桐往西螺(西螺交流道)方向,經莿桐外環道直走約500公尺,右方即見有僑和國小。

【演講】洪雅書房邀請顧玉玲演講「我們」1231

台灣第一本以移工為主體的文學記錄。長期投身工人運動的顧玉玲,獲得台北文學年金得獎作品『我們–勞動與移動的生命記事』,全書長達十五萬字,以文學之筆貼身描繪來台移工的愛戀、憤怒、失落、恐懼…

洪雅書房第441場例行性免費推廣講座

12月31日星期三晚上七點半 國際移民勞工的議題–我們

http://www.tiwa.org.tw/index.php?itemid=270

邀請到顧玉玲老師來主講”我們”一書

顧老師也是嘉義市人!這是一場很難得很難得的講座!

邀請關心勞工與國際移民的朋友們,一起來分享!

我們是鏡,我們在這裡是為了彼此注視並為對方呈現,
你可以看到我們,你可以看到自己,他者在我們的視線中觀看。

台灣第一本以移工為主體的文學記錄。

長期投身工人運動的顧玉玲,獲得台北文學年金得獎作品『我們–勞動與移動的生命記事』,全書長達十五萬字,以文學之筆貼身描繪來台移工的愛戀、憤怒、失落、恐懼、成長與勇氣,並交錯回溯本地人的遷移與勞動脈絡、身心障礙雇主的歷程與忐忑心事,細密編織「我們」的故事。

從書寫傳統的角度觀察,對照於本地作者總是急切地想突顯自我與群體不同的書寫主流,本書顯現出特別珍貴的特質,亦即是評論家唐諾指出的「書寫者自我的縮小」。自我變小,便能容受得下更多人更多故事和更周到的思維。特殊的視角,再加上作者在書寫之前積累的豐厚材料和底蘊,以及節制不流於悲情控訴的說故事技巧,一個個移工的生活彷彿顯影般鮮活地躍於字裡行間,才造就出本書的獨特之處。

搖搖欲墜的牛奶桶,翩翩起舞的夢想家。我們宛如預知結局的讀者,掩著嘴不敢驚呼出聲,但眼看著她就要跌倒了、跌破了………忍不住閉上眼睛天真祁願:讓她美夢成真吧!
……這個夢想像個追逐尾巴的焦燥小狗,人們為了脫離貧窮,爭先恐後遷移到製造貧窮的核心國家,無望的輪迴。但追逐已然啟動,如今,她只能往前。──<問長路>,顧玉玲

新書發表會將於台北市的「小菲律賓區」舉行。以聖多福教堂為核心,沿著中山北路形成的假日菲律賓商圈及社群,是「我們」一書的重要場景與承載之地,這裡是本地人的他域之境,卻是在台灣勞動、貢獻的菲律賓人,在異鄉的故鄉。

如果沒有玉玲這本好看的書,我會對「我們」流淚嗎?不會的。玉玲所做的,是一種翻譯工程,把「我們」翻譯給「他們」知道,我認為,就是柏修斯所做的。--導演,侯孝賢

如果要為這本書找一個關鍵性的書寫之辭,我個人會說是「節制」。真實的東西有一種難以人工仿製的質感和力量,她要做的只是取捨和裁剪,以及節制自己的悲傷。--文學評論家,唐諾

顧玉玲重新測量、繪描了「我們」這個詞的國境線,那讓我們羞恥、謙卑、顫慄,那一個就在你我身旁的異鄉客,都有他們的抵達之謎……這是近年來讀到最感動的一本書。--作家,駱以軍

底層移動者的社會汙名,像是社會控制的便利貼。透過玉玲的筆一一劃開後,這才清晰看見:原來,移動是要憑藉著勇氣與冒險。移動,是為著尋找可能的幸福。--社運工作者,龔尤倩

洪雅書房暨嘉義市洪雅文化協會

:嘉義市長榮街116號

電話:05-2776540或0929536133余國信

電子信箱: hoanya@ms41.hinet.net

洪雅書房部落格 http://blog.yam.com/hungya

走訪牡丹村旭海大草原

旭海草原上有著不同於其他山上的味道…海的味道鹽鹽的,森林草原的氣息,再再的讓我身心疏暢。落山風今日没了颱風的味道轉而像温柔的姑娘輕聲細語,感受真不一様,路旁有人再介紹食朱庾-俗稱白刺蔥……

結束了一連串忙碌的活動,好不容易有時間跟外子驅車前往一個久未再訪的旭海大草原。想想也有10年了,期待巳久想…不知現在變的如何呢!看看吧.

阿朗壹一日遊_001

連續的彎路讓原本不會暈車的我;開始冒冷汗,頭開始眩暈..我該不會是要吐了吧!趕快請外子路旁讓我舒服一下,好不容易全還了、也舒服多了,趕緊在上車往目的地前行..看到路標上一個斗大標示-往旭海草原遊樂區,没有想到底下路邊還有一個古老的燈塔造型的指示牌,這麼不起眼,一不小心没有注意..就錯過了。跟外子把車往山上走,很快的就到山頂了。落山風徐徐的吹,想真好没有太陽,下了一點小雨是出遊的好日子,原本巳暈吐了而不知東西南北的我,看到這樣的情景,想真是没有白來了。

阿朗壹一日遊_064
白孢子

阿朗壹一日遊_011
羊角藤

第一次看到白孢子結果,跟血桐真樣吔!還有這個奇怪的東東是什麼呢!透過在地的解說員告知:這是羊角藤,原來啊!是種子長的像羊的兩隻角而得其名。

在地解說員還說,這裡的植物被為植物壓縮效應—就是在2000公尺左右的寒温帶性植物會被壓縮在500-600公尺左右地區生長,但這裡不是熱帶性氣候嗎!

没有錯,但拜落山風所賜,在冬季時帶來寒意才創造出植物的不平凡。

阿朗壹一日遊_014
東海北岸-海天雲海

阿朗壹一日遊_025
東海南岸-海天礁岸

971228-route-360.jpg

延著山路往下走,風口來的風臉頰涼涼的好清爽喔!高處遠眺太平洋的延岸風景,腦海中浮起這樣的景象,終能體會義大利、荷蘭、日本商船外海稱讚:.台灣寶島為美麗的福爾摩沙,真不是浪得虛名的啦!

忙碌常會讓人神經緊張,睡不好..但那一天我與外子,卻在這海天一色旭海草原的涼亭裡,共享著我們的美夢。回來的路上,心裡暖暖的,雖然我一樣暈的全還光光..但心裡卻是滿滿的,滿滿的快樂滿滿的感動。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