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 [社區糧食安全運動]

在台灣,尤其是在進入WTO後這幾年,它整個糧食的產銷運作,已正在進行一場「寧靜的革命」。我們的一些主食,如:米飯等,已愈來愈由少數幾家糧商,做寡頭式壟斷。至於許多的副食,靠進口的比例也越來越高。農地快速減少…

在台灣,「飢餓」彷彿是很遙遠的事。年長的人,多少還經歷過戰爭或戰後一陣的苦日子。但對年輕的一代,「不夠吃」,簡直是匪夷所思;真正要擔心的,是:吃得太多!但這幾年,在農地快速的休耕、廢耕,國外食品大量進口的情況下,我們本身的糧食生產,似乎與「自給自足」的方向,愈走愈遠。也因此,有人會問:「十年後,我們吃什麼?」

靠進口糧食?這基本上是讓自己的肚子,被國際糧食貿易集團牽著走;而失去自主的能力。或許在幾十年經濟發展下,我們大多人對食物的想法,已變成:只要出去買、出去吃就有;而忘了各種糧食,在日益變成國際期貨下,可隨時轉移地點,調整價格;至於它是否是人們賴以存活的口糧,則是另碼子事。或許我們已太習於認為:糧食,是政府的事;而我們只要有賺錢,就有得吃。但萬一沒調控好,是否會造成:有錢人吃得起、窮人沒飯吃的局面?

整個台灣社會,看起來,什麼吃的都有。但另方面,我們可曾警覺過:這一切,有可能在短期間,全化為空影?而且,在這一切之下,仍有不少人忙著為下頓飯的著落,努力打拚?

一個較能反省、自覺的社會,也正如人一樣,文明水平應是比較高一些。台灣社會,有自己一定的反省能力;但在糧食議題方面,美國似乎較勝一籌。

糧食安全(Food Security)

美國,是全球最大糧食生產及出口國度。但由它整個糧食生產、分配體系來看,卻有二個很怪異的現象:

1. 在全美二億多人口中,有3,500萬人是處於糧食不足的狀況;往往是吃了這餐,不知下一餐在那兒。

另方面,它2/3人口,尤其是孩童,則有過度肥胖的現象。

2. 全美飲、食總量的50%,是由10家糧食公司掌控。這一方面,是指:食物的生產、加工及行銷等,是高度集中在少數財團手中;而且食物由原產地到餐桌,平均得經歷3,000公里的「旅程」。

另方面,糧食產業高度集中,也擠壓小農原有生存空間。過去二、三十年來,小農破產、脫農、離鄉的例子,層出不窮。目前,小農只剩下全美人口總數的1%。也正是在這種「趨勢」下,一股股要求「糧食安全」、「糧食正義」,來維護小農生存、居民溫飽、生態永續的呼聲與行動,分別由民間社會冒了出來。

在美國,「糧食安全」(Food Security)這想法,最初是指在:「二戰」後,協助第三世界國度農業的發展及增產,以解決當地貧困及飢荒問題。當然,就我們來看來,這其中也有它的政治作用:一方面,在冷戰時期,可預防「農民造反」、社會動亂,防止「赤化」。另方面,則是透過「美援」、「綠色革命」等方式,在拓展美國農產、農機、農化產品等全球行銷市場的同時,也把當地的依附發展與美國扣連。

總言之,在1950年代前後,「糧食安全」雖算是美國打著「人道」旗幟的一種國際政治策略;但全球仍有許多人,因此有了基本的溫飽。

但在1960年初,美國國內先是由南方爆發起黑人「民權運動」;然後學生運動、女性主義運動、反戰運動、嬉皮運動…接踵而來。愈多社會關懷、活動人士,也開始覺察自己所處的社會,並不是那麼的完美;大家也日益「看到」:許多在都市中有色族群、在窮鄉僻壤、或屬勞動階級的家戶,多處於三餐不濟的狀態。「糧食安全」的對象,開始轉往國內。

坎培爾(C.C Campbell)也把「糧食安全」設定為:「所有人在任何時候,都可獲得充足的食物,來達到一積極、健康的生活。」不過,這對象,主要是指:貧窮的個人或家戶。

從「糧食安全」轉到「社區糧食安全(Community Food Security)」

至於會由「糧食安全」轉到「社區糧食安全」,主要也是在因應美國1970年代中期後,所冒出的諸多有關糧食及農業方面的議題。如:農產品價格過低,對永續農業的覺悟,關心糧食與健康的關聯,著重貧窮社區/族群的溫飽等。於是學界及社會活動人士,就用「社區糧食安全」來概括有關:居家溫飽、糧食生產、以及與糧食生產、分配有關的社會、生態環境等議題。

最早為「社區糧食安全」定位的,是密西根州立大學的漢姆(Michael Hamm): 「一種透過那能增強社區自給自足及社會正義的永續糧食體系,來讓所有居民得到安全、與文化習俗貼近、營養充份的飲食。」

「社區糧食安全」也因此是指:著重在地的單位或方式:農業、社區發展、公共衛生、公家單位等,來為當地社區保障充裕的糧食。

那在北美洲,由爭取社會/經濟正義、環保、營養、永續農業、社區發展、勞工、協助脫貧、反飢餓等325個團體所形成的「社區糧食安全聯盟」(Community Food Security Coalition),也針對當前不永續、不正義的糧食運作體系,為「社區糧食安全」訂下了6大原則:

1. 低收入社區住戶的溫飽:降低飢餓狀況,改進健康。

2. 目標放大:關心任何影響糧食體系、社區發展及環境生態的大問題。如:窮人人數增多、農地及小農的減少、農村解體、糧食產業運作中引發水及空氣的污染等。

3. 社區優先:協助社區建立當地所需的糧食來源:農民市場、農園、運輸、在地的食品加工,以及都市菜園等。

4. 自立/培力:協助社區居民發展生產當地糧食的能力。

5. 在地農業:協助當地農民有更多進入市場的管道;農地規劃與保護,避免過度開發;拉近農民與消費者的距離。

6. 綜合穿叉:與不同領域、各種單位合作。

而這一切,也是了使各社區開創:基於正義、民主及永續原則的,在地生產、製造、加工、販售的糧食系統。

當然這些,只算是個方向;是個想法。至於具體的作法,我們也分別看到幾股潮流;如:「農民市場」、「社區協力農業」、「永久性農業」、「糧食正義」運動,以及「重頭在地化」等。

談農民市場(Farmers Markets)

美國的「農民市場」,其實很像我們傳統的菜市場。它未必得「很大」;十幾、廿個攤子就可組成。它未必得「天天開」;每週固定一天或幾天。

「農民市場」主要是設立在大都市的車站或公園附近。市郊的小農,可把自己生產、加工的蔬果、食材,在此販售;既然免去了行口的仲介,收入也就自然增加。至於都市居民,也可享用當季、新鮮,而且往往是無農藥的食物。農民市場,不只帶動起當地的人際互動,拉近城鄉關係;它也因在地的現金交易,維繫起地方活絡的金融與其他生意。

美國的農民市場,由1970年代中期的300座,到1993年1,750座;今(2006)年,則已超過3400座。即使如此,它們的銷量,仍不到全美食品總量的0.5%。而且價格,要比大賣物或超商來得高。這是因大集團有品牌的食品,有二項優勢:大量生產、壓低成本;以及政府大量補貼。

但農民市場,仍有發展的潛力。尤其在油價日益上漲下,那靠石油做能源,來生產、加工、長途運輸、冷藏的主流糧食產業,也勢必調整。石油漲價,物價也跟著漲;這是現代工業社會的特點。

農民市場,其實是對美國整個「糧食企業」:大量生產、加工、大賣場銷售的一個「反動」。在台灣,我們還沒如此「進步」;已有愈來愈多的大賣場出現,而且擠壓到傳統市場的生意。也正因如此,我們得更加珍惜及維護自己仍有的生氣盎然的傳統市場。(註一)

980630-camarket2103-400.jpg

「社區協力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另一種能強化農民與城市居民互助、互信的經濟關係,是「社區協力農業」;另有人也稱之為:「團結經濟」(solidarity economics)。

透過「協力」的方式,一個社區或團體,會預先支付年費給農民。大家共同承擔農園整年的生產、經營費用:這也可降低個別農民可能遇到的風險損失。在收成季節,會員每週可得到定量的農產品。這種運作,可保障了小農穩定的財源,協助中、小型有機農園維持營運。成員也可獲得乾淨、新鮮的食物。

由這種「協力」的方式,在美國也發展出另一種迴向的「協力」:「農業協力的社區」(agriculture-supported communities)。這也是指:農園會與社區打成一片,而且會對社區做回饋。有些農園會舉辦各種活動,如:採收當季蔬果、認識地方生態、家族聚餐等;讓居民更親近農園。另方面,如有多餘食材,農園也會捐給在地的低收入戶、或慈善餐廚。

至於有些社區的居民,也會透過協力的方式,組織起來保護地方農業、生態的網路。譬如:保護原生種作物種子;發展社區廚餘回收,轉為有機堆肥;保護水源等等。

另有些社區,也展開「社區協力的製造業」(Community Supported Manufacturing)、「社區協力的能源」(Community Supported Energy),或「在地能源園」(Local Energy Farms);來為地方開創出適當、可再生的能源。這些做法,一方面,滿足地方上更多樣的需求;另方面,亦可供給本地農業生產,所需的器材及能源。(註二)

談「永久性農業」(Perm culture)

「永久性農業」,是1970年代未,因應當時的能源緊縮與石油危機,而出現的一種生活方式。在這兒,糧食生產、住處、當地微型氣候、果樹、草木、動物、水土等融為一個整體;而試圖由都市叢林或荒廢郊區中,開創一萬物合諧共處,安居樂業的淨土。

這股潮流,逐漸在全美數十個城市中,都有由熱心永久性農業的專業人士,如:有機農法、建築、生態、社區工作等,組成的協會。而且還形成一全國性「永久性農業行會」(Perm culture Guilds)。

有些協會,入會資格很嚴:得完成72小時的專業訓練,才能獲得「永久性農業設計證書」;另有些;則是一般人皆可加入。但無論如何,大家全投入永續農業的各式教育及活動。

像奧瑞崗州波特蘭市的協會,每月都舉辦免費的教學聚會,設立永久性農業展示場。在馬里蘭州巴爾提摩市,另一些協會也提供實習獎學金及工作坊,在網路上設立永久性農業免費的入門課程。它也支持4個展示場所,如:「理想村」等。

「永久性農業」團體,試圖在打造新的「桃花源」中,建立起地方自主的糧食安全。(註三)

談「糧食正義運動」(Food Justice)

1990年代冒出的「糧食正義」運動,方向倒也清楚:解決都市貧民區居民的溫飽及環境改善。

像在加洲洛杉磯的「樹人」(Tree People),就會把桃、李、杏、無花果樹,分贈給貧民區的社團、學校及教會;而且教導當地居民各種園藝技巧。

德州奧斯汀市的「根莖球」(Rhizome Collective),則是把工業區一火災後的荒廢倉庫,轉為社區中心;旁邊還規劃出菜園,及種有可食植物的濕地。它另也開闢一鄰里堆肥場;把一五甲荒地,轉換為環境教育公園。在其中,還規劃一餐廚空間,讓另一團體:「要食物,不要炸彈」(Food, Not Bombs)來把市場、餐廳多餘的菜葉回收,清理後烹調,與當地街友及低收入戶分享。

德州休斯頓布的「都市豐收」(Urban Harvest),則免費提供課程及低價種子給社區菜園,鼓勵居民耕作。它也設立蔬果園,帶動起居民實作培訓;設立每週二日的農民市場;協助當地校園設計、開發菜園,及農藝教學。

至於紐約的「更多菜園聯盟!」(More Gardens Coalition),則在南克朗斯區高樓林立中,爭取、保存社區菜園。「綠色游擊隊」(Green Guerillas),則在曼哈頓的「下東區」,把許多瓦礫空地轉為社區菜園;而且極力保護,避免被房地產開發。

這種種的活動,未必是替都市中弱勢者「補破網」,而更是協助他們站起來,改善自己生活環境,開創新的糧食生產。

以上,只是簡單介紹美國「社區糧食安全」運動中的一些做法。當然,還有其他的做法,如:「重頭在地化」(Relocalization)、「由農場到學校午餐」(Farm-to-School)等等。

回想到台灣,或許一般人已習於「豐衣足食」的日子,鮮少會考慮:糧食不足的可能。雖然過去十年來,居民「社區意識」有一定的提昇;但有關糧食生產與地方的關聯,注意的人,並不多。多的,較是把「在地美食」打響,吸引觀光人潮。

另方面,我們也看到:都市一些團體,會針對特定族群,展開行動。如:「街友年夜飯」、長青族居家看護、餐飲照料等,但這些應只是個「開始」。

在台灣,尤其是在進入WTO後這幾年,它整個糧食的產銷運作,已正在進行一場「寧靜的革命」。我們的一些主食,如:米飯等,已愈來愈由少數幾家糧商,做寡頭式壟斷。至於許多的副食,靠進口的比例也越來越高。再加上農地快速的減少;農村中別墅、民宿大量的增加 。…我們好像什麼都吃得到,都有得吃;但這種硬撐起來的狀況,又能維持多久?如果我們不趕快來維護自身完整、健全的糧食體系。

在這方面,政府或許有它應當的權責;但我們也得清楚:這也是所有不論是在都市、或鄉間的人的大事。畢竟,人人每天都─得─吃!

註一:有關美國農民市場的詳細介紹,可參考:「農民進城了!」(青芽兒第5期,2004.05/06)、「日本北海道的農民市場」(青芽兒第14期,2005.11/12)、「夾縫中的傳統市場」(青芽兒第15期,2006.01/02),以及「我們相遇在旗美農民市集」(青芽兒16,2006.03/04)

註二:社區協力農業的相關資料,可參考:「把田種下,把心放下」(青芽兒7,2004.09/10)、「眉溪生態米契作實驗」(青芽兒10,2005.01/02),以及「美國的『社區協力農業』運動」(青芽兒13,2005.09/10)

註三:可參考:「訪日本幸福會社區」(青芽兒10,2005.01/02)

(作者為青芽兒永續教學中心主持人)

(本文轉載自主婦聯盟合作社「綠主張」6月號雜誌,同時刊載於青芽兒雙月刊第20期)

高雄第一社大 [公民新聞寫作] 座談

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連續2年承辦「公民新聞寫作訓練」,今年開設進階課程,有1/3學員再回來上課,學員分布於各行各業,有旅行業者、公司主管、老師、里長伯、退休人員、家管及待業人員等,他們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各自擁有…

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連續2年承辦「公民新聞寫作訓練」,今年開設進階課程,有1/3學員再回來上課,學員分布於各行各業,有旅行業者、公司主管、老師、里長伯、退休人員、家管及待業人員等,他們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各自擁有一片天,工作之餘還不斷的求取新知,學習精神實在叫人佩服。

行政院新聞局地方新聞處張副處長茂林為表達對學員的關懷與肯定之意,於6月15日特別南下高雄主持學員座談會,鼓舞學員士氣並聽取學員對該項訓練課程之建議。

張副處長表示,新聞局辦理「公民新聞寫作訓練」有3個目的:1.提供「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平台,讓在地鄉親,報導地方事,以彌補偏遠地方資源稀少,無管道發聲之缺憾。2.培養民眾「媒體識讀」能力,辨識批判解讀新聞報導背後之真相,進而對於新聞報導有所取捨的聰明閱聽人。3.主流媒體因商業考量或受制於版面,無法深入報導的溫馨社區新聞,能在「小地方」發表,並為主流媒體延伸報導。

張副處長有感於目前中小學生作文能力普遍低落,也期勉學員將上課所學的寫作技巧,回家與小孩分享,以增進親子間的互動。

980630-diyisheda-360.jpg
張副處長茂林主持座談會表達對學員的關懷與肯定之意

洪素珠學員平時很關注鳳山地區的文史工作,相關的報導常常在自己的部落格發表。她表示,由於「小地方新聞網」要求稿件需為第一次發表的作品,若要投稿,她會再修正及充實文章內容。

郭榮根學員則提到,可以寫有關動物報導的議題嗎?里長伯林勝文學員亦表示,他寫有關腳踏車議題,或是具有歷史性題材的報導,但不會針對某些議題,去寫攻擊性的文章。他也認為,學員參加訓練課程,上課都很認真,吳茂成老師教學嚴格且認真修改學員作品。

image003
里長伯林勝文認為學員上課認真,吳老師教學嚴格且認真修改學員作品

李德華學員指出,她去婦女館上課,覺得在「女性議題」的關注上,城鄉存在明顯的差距,特別是40-50歲的婦女,肩負照顧家庭及職場尖兵的責任,身心必須承受極大的壓力,也因此衍生很多問題(如憂鬱症),她建議小地方新聞網開闢「中年專題」,讓中年婦女或失業婦女有發聲管道,她也希望此項寫作訓練,能夠安排身心靈成長課程,提供這些人一個成長空間,讓她們下半生能走得更好。

image005
李德華學員建議安排身心靈成長課程,提供中年婦女一個成長空間

另外,吳茂成老師認為學員對議題寫得很好,與生活關聯性大,例如中年之後怎麼辦?腳踏車、宋江陣(雜粹、民粹、國粹)、林邊淹水等議題,很有公共性,惟有些地方可能不符「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的需求(如字數、地區),希望「小地方」對報導的議題不限於「鄉村」。

張副處長回應表示,學員作品不一定要投「小地方」,他鼓勵學員投地方性的社區報,如「大岡山社區報」、美濃「月光山雜誌」都是很好的發聲管道,他也提到「小地方」因受限於經費,無法增加篇數及字數。張副處長同時指出,「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報導的主題,除了「鄉村」議題外,還有「弱勢族群」、「勤作勞動」、「鄉村變遷」、「社區營造」、「美食」、「人物誌」…等單元,關注的問題是社區公共議題或在地令人感動的人、事、物。

王碧雲學員提到,社大準備將學員作品集結成冊,新聞局能否補助經費?針對這個問題,張副處長建議學員,可試向高雄市政府申請補助;新聞局承辦人陳麗卿則表示,地方新聞處於年終將會編印學員成果合輯,屆時很歡迎學員提供作品充實合輯內容。至於補助社大印刷經費一事,陳麗卿也說明,由於「98年度公民新聞寫作訓練」計畫已全案委由鍾理和文教基金會辦理,新聞局無法另列補助款項,也無相關經費可供支用。

image007
張副處長與學員們合影留念

(作者任職於新聞局地方新聞處)

方寸之間無限可能─篆刻藝術家曾清風

望著他盈滿笑意與熱誠的臉龐,突然好感謝我的這份工作,讓我不斷與土地上的人民相遇。最後,援引曾大哥一段話,說明篆刻在他心中的意義:「印面之內,以一種有情、有致的方式呈現出來,小小方寸間充滿時間的古樸…

二月中某一天,結束普查的夥伴一回家就無比驚奇的告訴我,今天遇到奇人,他們攤開兩張印有精美篆刻圖案的紙捲,我靠近一看,篆刻內容包羅萬象:觀音、佛祖、老人家(老人家的皺紋栩栩如生)、山水畫、政治人物、玉里的特色寺廟協天宮…

980629-fangcun-360.jpg
image003image005

夥伴接著跟我說,這些拳頭大小的篆刻圖案,其實都只有一個印章大小,是為了方便展示與保存,才刻意放大印刷於紙面上,我感到不可思議,這樣漂亮而別緻的線條,怎麼可能只有一個印章大小?詢問店名以後,在自己計畫深度訪談的名單中列下了:曾清風的「清松篆刻藝術中心」。

四月中,風和日麗的早上,我們再度來到玉里進行深度訪談,在鎮公所民政課要到一些資料後,即前往「清松篆刻藝術中心」。曾大哥聽完我們的來意後,突地從櫃子中拿出一箱印章,印章很大,篇幅大概有A4紙的一半,他就著四個角分成四部分沾上印泥,將圖案拓印在紙上,很謹慎的按壓。

image007
image009image011

我看著看著,不由自主的聯想到,當我們到鄉間拜訪地方人士時,對方會說坐阿坐阿,並拿出茶葉沏茶…的動作。我原本以為這是客人要的,沒想到他印了厚厚一疊,要給我們,曾大哥還在每一蓋有印章的紙間加上白紙,他說這樣比較容易保存。

然後他神祕的說,要蓋一個「自稱」給我們,待章印從紙面離開,我探身過去瞧…哈哈哈哈哈,四個字:後山野人。

image013

我們的訪談就在曾大哥拼命印東西與我一直叫他去檢查視力(因為有些印章真的細緻到太誇張了)的愉快氣氛中進行。

曾清風大哥,民國46年生,花蓮縣玉里鎮人,民國66年開始經營印刷廠,並利用業餘時間,投入篆刻藝術的研究。期間曾經參與青少年及成年輔導觀護工作,並獲得當時總統李登輝先生的召見。

民國84年,成立「清松開鑑印坊」,專門從事篆刻、藝術雅章及毫芒雕刻的創作。曾大哥為教育部重要民族藝術藝師,他的作品於民國87年受韓國印科全國聯合會邀請參加「國際印章聯合大展」,為全台唯一代表;中國大陸更曾高薪聘請他到對岸參與航太科技,因其不可思議的眼力與手法的穩定。

image017image015

問及篆刻的學習過程,曾大哥輕鬆的說:「自己摸阿。」,窺及大哥作品的多樣,我相信一定下了一番很大的功夫,甚至是把自己整個浸淫在這門藝術裡面。例如其中一個老太太的作品,讓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篆刻本身不大,但老人家的皺紋、髮絲都清晰可見,甚至還有一種「歲月」的感覺,好像面對鏡頭想笑,卻又笑不出來…曾大哥說,所有的作品中,人物最難刻,因為要抓住對方的神韻還有比例。

曾大哥的芒雕藝品須靠15倍的放大鏡,才能夠欣賞其表面的圖文風采;他還雕刻天師尺、八卦章、印面多達十面的印章、迴文詩、風水畫…顯見他對於民俗地方文化以及語文的濃厚興趣與所付出的努力。

image019image021

曾大哥說,當初會從印刷業轉行至篆刻藝術,是因為「著作權」的關係,民國83年,他刻了一個觀音,卻惹上著作權的爭議,於是憤而決定要創作「沒有人學得來的東西」,強調作品的「不可複製性」,並認為篆刻要以「圖」的概念而非「字」的概念進行,因為圖可發揮,而字有其限制。

篆刻其實是一項古老的中華文化,必須要了解金石的原理與具備書法的基礎,將印文和雕刻技術於方寸之間安排妥當;毫芒雕刻更是一門講求定力、耐力、恆心的獨特藝術。

image023

image025image027

但今日社會多將其侷限在「治印」的實用面;傳統篆刻的鑑賞專家,評量的標準也仍多停留於刀法、篆法、章法架構等技術層面;工藝美術的環境太過強調「師脈傳承」,沒有去「拜師學藝」,甚至無法取得業界以外的比賽的資格;加上社會普遍對「傳統工藝」存有偏見,認為「純藝術」比「工藝」高級;西方藝術又比傳統藝術更高一層;我們見到、聽到的常是頂著傲人學位的學者專家發言,

曾大哥說:「如果真的想闡揚與保存傳統工藝,為什麼不多聽聽基層「匠師」們的故事?」

他認為以上種種因素在在使篆刻的水平停留在民國五六十年,也令篆刻藝術不易傳承。而要重新開創篆刻的生機,必須替其創造市場,並融合新科技,可以使用電腦雕的就用電腦雕,然後比較「幼」(台語)的部分,再藉由人工補充,注入生命力;以傳統為基礎,不斷改革、創新;藝術也必須結合產業,放下自我的觀念、情緒,以印面的意境來創作;不要太主觀,大哥說:「宏觀,才能微觀。」

image029

我們由早上聊到炙熱的中午,捧著一疊厚厚的資料與滿滿的謝意準備離開,曾大哥說,以前只要有人喜歡,他甚至會送印給對方,但現在眼睛不行了,不敢送了。他說,他的理念是希望將一些美好的事物留給下一代…望著他盈滿笑意與熱誠的臉龐,突然好感謝我的這份工作(以及編採的興趣),讓我不斷與土地上的人民相遇。

最後,援引曾大哥的一段話,說明篆刻在他心中的意義:

「印面之內,以一種有情、有致的方式呈現出來,小小方寸間充滿時間的古樸和空間的渾厚,因其溫潤的光澤、古雅的韻味,而引人玩味,這就是篆刻藝術。」

image031

店址:花蓮縣玉里鎮泰昌里博愛路49號

電話:038 883 018

網址:http://www.cscarve.net/

(曾大哥說,許久沒更新,這是他兒子國中的時候架設的網站,他兒子目前已是東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的學生了。)

Email:server@cscarve.net

鐵路局宿舍的過去現在未來

每一種的遊戲,傳承早年農業生活的元素,更拼貼了故鄉的印記。時光迴旋穿繞北濱街的往昔與現在,三十年後,重踏於這條街弄,人潮散去,該區歸於寂靜,歷史承載過往的影像並不曾稍減,只不過超乎想像的,現在的鐵路局房舍…

2007中年的我重回舊地

中年的步伐再次駐足,環視位於北濱街和中山路底舊火車站這一區,殘破不堪、荒廢冷清的鐵路局宿舍,風華歲月早已消逝,一條條巷弄雖有綠草(雜草)野花的相陪,然,它的主人已遷往它處,將之棄置,任其悲嘆與思念!

980629-tieluhualian-400.jpg
不知離去的主人,是否會記得曾經與它共同歓笑、落淚、生存奮鬥一甲子的歲月?

記憶如大海,一波一波的浪兒推湧的是一段一段時光畫面。細碎的如吉光片羽、深刻的如海闊藍天,足步不再輕盈,沉重的進入這片童年歡樂無限的宿舍區裡,看見現在的景況,不知不覺和它一起,沉緬、停留於過去那風光的記憶體中。

image002image003
(左)中山路與北濱街口 (右) 人去巷空!!

鐵路局宿舍的過去與我們的過去

天主堂對面為日式木造的鐵路局宿舍,我們這群孩子最愛在那如迷宮般巷弄間穿梭,教堂傳來一首首美妙的聖歌,似乎自然而然成為我們捉迷藏、踢罐子的背景音樂,陪伴著我們成長直至離開家鄉的那一年。望著北濱公園的海,浪依舊沖不去這段「日、中、美」合作,特殊的童年影像。

圍繞舊火車站(中山路、北濱街與五權街)鐵路局房舍錯落有致的整齊排列,進出的人多屬鐵路局的員工和眷屬,尤其每戶人家的大門,幾乎都漆上紅色和藍色窗框,一條條窄巷間,每週日早上一直到中午,玩伴往往相招鑽進巷弄來場大決鬥,木劍、竹子齊舞,甚至亂按每一家的門鈴,我們開心的一哄而散,又鑽進另一條窄窄的巷子繼續玩耍。

窄巷地面的水泥地上,總有用粉筆畫出來的跳格子圖案…「123..123」、孩子大聲的喊「緊走」,踢罐子的人,總要先把罐子擺好才能抓人,所以,踢的人一定要用盡吃 奶的力氣把罐子踢遠些,好讓其它人可以跑遠一點。

image004image005image006
(左)捉迷藏的巷弄 (右)中山路40巷1弄4號

現被遺棄的宿舍現況

每一種的遊戲,傳承早年農業生活的元素,更拼貼了故鄉的印記。時光迴旋穿繞北濱街的往昔與現在,三十年後,重踏於這條街弄,人潮散去,該區歸於寂靜,歷史承載過往的影像並不曾稍減,只不過超乎想像的,現在的鐵路局房舍,竟是這般境遇!

這讓我想起作家周桂英~月光的隱喻一書,所書寫的一段有關「記憶」這個東西的文字:

「當記憶的主人悄悄現身在房間中,僅僅需要坐在房間的某個地方,譬如說,那張椅子上,這些亂碼的奧秘便悄悄揭開記憶;主人不需做任何動作,那些片段的零碎記憶,就各自找回了它們的方位,以一種肉眼看不見的細線,兀自串連形成一條靜諡的河流」…..

似乎,我也跌入這樣的情境之中,一條看不見的牽引,隱隱傷感的挑動;踩在沙灘上,望著眼前風平浪靜的大海,看看這似迷宮的鐵路局房舍,心中湧現小小身影調皮、奔跑、躲藏巷弄間所有無憂無慮的童年影像,回首已是過往雲煙哪!

如今,這兒不再人來人往,眼前所及的只是一間間,長期日曬雨淋、無人聞問的破屋。不捨離去,相機的鏡頭儘速存取所剩餘的屋舍現況,因為,深怕哪天,一夜之間這兒又會被一群「怪獸」吞噬,就如同它的鄰居(舊火車站),遍尋不著一點痕跡,只能靠依稀留存的記憶去拼湊了。

image008

image009image010
殘破的宿舍現況

鐵路局房舍的未來?

那天,有位男性騎單車,從另一條巷弄停在我的面前,互問之下,原來他也是從都會回到花蓮,住在他叔叔的這間宿舍裡。他說:這兒的宿舍只有一兩間,有被想要做一種紀念及一種歷史見證,其餘就任其垮掉之後,鐵路局再將之鏟平與建商做利益的改建。

他談了很多,言談間流露的也是對此區的不捨,更不解鐵路局對位處市區的這片宿舍,也是最有歷史故事的地方,卻無法以人文地景去做規畫,極力去維護以前功在鐵路局,並住在這裡的員工(人與建築)所努力走過的一切價值;他聊了很多,原本尋找這兒對他的影響,可是現在這裡的雜亂、破損、倒塌的現況,令他不禁,氣憤中夾雜些許的無奈!其實,我也和他有著相同的心情。

有位小姐把機車停妥,對我說:「她和公公還住在這兒,這裡的房子是日據時期建的,該有兩甲子了,她公公住在此也有一甲子多了」,又說:「妳看,連電表都拆了,所以這裡也…快了…」,逕自推開矮矮的紅門,不說一句話的進去了…。那種感覺…好像這兒即將永遠落幕了。

image010
她和公公就住在放機車的那間

訂作一個 [湖濱散記]

除了幽靜的水鄉澤國之外,嘉蓮社區也種植許多花草,尤其是俊俏英挺的小葉欖仁把湖邊的小屋襯托出古色古香的氣息;還有那充滿浪漫情懷的長廊,走進這獨特的流蘇藤蔓裡,彷彿走進浪漫的詩境,令人流連忘返…

當許多矛頭都對準他射的時候,他沒有退縮,為了社區、為了下一代,他咬緊牙關拚命地創造一個令人驚艷的家園。

在十年前從海上退居回故鄉時,沒有人會相信一個原本可以翹著二郎腿在家裡享清福的歐吉桑,拚命為社區出錢出力是沒有任何的意圖,不是在為自己的後半生鋪路;然而在南台灣與大鵬灣毗鄰的嘉蓮社區裡就是有這麼一位皮膚黝黑、瘦小的「小海豚」,他長年為社區的再生與時空交戰,他雖然瘦小卻有無比的耐心與毅力,所幸,他已成功地走過「黑暗期」,為家鄉訂做一個完美的「湖濱散記」,成為大家所景仰的理事長。

這裡原本是荒廢的漁塭,自從漁塭被填平之後卻淪為流浪動物和廢棄物的營地,到處汚穢不堪,理事長為了讓孩子們以及社區的鄰居有個運動和休閒的場域,於是他硬著頭皮開始四處奔走、請命,可惜沒多少人認同他的理念,甚至有人拍著胸脯大喊著:「誰不知道他要出來選里長」;雖然到處碰壁,連家人的信任也開始動搖,但是他仍然不遺餘力堅持走下去。

經過五、六年的煎熬與印證,終於獲得大家的青睞與讚賞,他源源不斷的創意理念才得以伸展,現在這裡就像是親水公園般有優異的溼地培育綠頭鴨,也吸引了許多過境的候鳥駐足歇息,還有堅固的木橋讓居民和遊客觀賞這些水鳥悠然、逗趣的模樣。

980628-jialianhu-360.jpg
湖中即景

IMG_1317
東港鎮嘉蓮社區公園辦公室

IMG_1211
健康步道

除了幽靜的水鄉澤國之外,嘉蓮社區也種植許多花草,尤其是俊俏英挺的小葉欖仁把湖邊的小屋襯托出古色古香的氣息;還有那充滿浪漫情懷的長廊,走進這獨特的流蘇藤蔓裡,彷彿走進浪漫的詩境,令人流連忘返,那一絲絲的流蘇不斷地牽引著觀賞者的心,突然間,驚奇的景象赫然映入眼簾,無法想像難以再到海上捕捉漁獲的漁網,盡然在陸地上發揮如此驚奇的效果!他們把漁網鋪在鐵架上,藉由網狀的結構讓蔓藤得以自由地呼吸,營造出令人驚嘆的美景。

現在「東港鎮嘉蓮社區公園」不僅是大家的「家」,也是外縣市居民及社區營造團隊陸續造訪的聖地。多麼地感謝理事長以及家鄉的長輩們全心全意地為我們訂做這麼優美的世外桃源,雖然我們沒有偉大的哲學理念,也沒有遠大的創見,但是我們一定會好好地珍惜您們所締造的奇蹟,也會好好維護這塊自然的土地。

(作者為「第一社大」實習記者)

埔薑仔─燒焿與焿粽紀錄片教材

在西方國家,埔薑仔有「聖(純)潔樹」(Chaste tree)、「聖潔莓」(Chaste berry)、賢哲樹、修士的胡椒樹等等名稱,此乃因歐洲宗教人士流傳埔薑仔具有「抑制情慾」的功能;與黑胡椒同樣有微辣、微香和微苦,所以被用為調味料…

編按:

本文是甲仙社區組織舉辦一系列「燒焿與焿粽—甲仙在地文化採集」的系列報導之一,介紹古法製作的原料–埔薑仔,作者游永福先生在甲仙地區進行多年田野調查,日前也協助籌辦甲仙文史解說課程–解碼甲仙。

芳香卻不起眼的埔薑仔,被甲仙等地區的大武壠社群選定為燒灰製焿之首選植物,值得大家來關注。本文特從西方、中原、台灣,甚至原住民等角度來多面向分享埔薑仔的用途;其實,人類若不再使用,大自然對埔薑仔的珍視,一直未曾減少。

埔薑仔

學名:Vitex negundo L.

科名:馬鞭草科(Verbenaceae)

分布:台灣、大陸、馬來西亞、印度、錫蘭、熱帶非洲、南歐、地中海。

在西方國家,埔薑仔有「聖(純)潔樹」(Chaste tree)、「聖潔莓」(Chaste berry)、賢哲樹、修士的胡椒樹等等名稱,此乃因歐洲宗教人士流傳埔薑仔具有「抑制情慾」的功能;醫界雖存疑,但在研究過程卻發現:與黑胡椒同樣有微辣、微香和微苦,所以被用為調味料的聖潔樹乾果子,因含有1%黃酮類化合物,能平衡雌激素的濃度,提煉後成了重要的婦科用藥。

最新的研究則指出:埔薑仔的花朵亦含1.5%黃酮類化合物,葉子更高,含2.7%;就因埔薑仔頗具醫學用途,所以栽培範圍已遍佈歐美地區。

在中原文化裡,埔薑仔名為「黃荊」(Vitex),是以堅韌不易斷折與芳香的特性,躍上了大眾生活與歷史長廊的舞台,廉頗「負荊」向藺相如「請罪」來表誠意,便是著名的例子;「拙荊」與「荊釵」,則是謙恭文化的代表作。

在台灣,埔薑仔的枝葉可製作不驚茶、天然蚊香、香包,也可催熟水果,發豆菇。稱為「埔薑仔筍」的埔薑仔筆直枝條,除了綁製掃梳、製作刀柄、削製陀螺、編製畚箕、用為牽仔條、燒製木炭、染黑牙齒、以莖皮造紙,更可「埔薑仔筍炒肉絲」來教導孩子。若將埔薑仔燒成灰,因含有潔淨成分「鹼」,且具獨特芳香,所以乃成了老阿嬤刷洗鍋具與清洗蝸牛肉時上天然又上香的環保清潔劑。

若再將埔薑仔的「火灰」沖泡熱水過濾,則是甲仙等地區的大武壠社群引以為傲的「埔薑仔焿」了。焿,即鹼,乃台灣特有字,是從甲仙等製鹼寶地開始發跡。那麼,這麼芳香澄黃的埔薑仔焿水,有哪些用途呢?除了泡蛆傷、洗頭髮、刷洗鍋具、點熟紅柿、發魷魚乾、熬煉仙草,更可用來包焿粽、做焿粿。

宜蘭的噶馬蘭族的巫師,也愛使用埔薑仔,治病時,是以埔薑仔的葉片來施法;北部的凱達格蘭人祭祖時,則是先在地面鋪上埔薑仔的葉片,才將祭品擺上,以彰顯神聖與誠意;高屏地區的馬卡道族,更以埔薑仔的葉片來沾水祭祀祈雨。

除了以上種種用途,埔薑仔的根、莖、葉與果實,無一不是中醫良藥,用途頗廣的「牡荊子」,指的即是其乾果實。在台灣早期文獻裡,則有「行人中暑,取七葉埔荊心嚼之,或縛臍間,立愈」的記載,在田野調查的過程,倒是幾度發現同一棵埔薑仔,五葉與七葉同時出現的有趣畫面;那麼五葉與七葉,其效用應不會有太大差別才是。

980628-pujiag7e3d1b9cc143-3.jpg
七葉與五葉共生的埔薑仔。

若從生態面來講,埔薑仔的花,還是品質優良的密源植物;埔薑仔的葉子,則是蝴蝶與蛾類成蟲的食材。芳香又美麗的埔薑仔,就這樣用心造福著世界,卻一貫默默無語。

開啟無牆的 [科技大學博物館群]

大學博物館具有提供一種跨領域和專業訓練的寬廣視野,一種超乎狹隘學科知識的文化環境,有助於大學在學術研究和教學上建立特色,它同時也是大學發揮其社會功能的重要角色,因此是大學文化資產的重要成份。同時也是一面…

1990年代那場農業轉文教的地景革命

台灣號稱農業首都的雲林,在1980年代末開始有一場農業轉文教的地景革命,在離斗六火車站約10分鐘路程,廣達50公頃的台糖土地上,拔地而起一座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雲科大),將基地從農業地景轉變為試圖兼具歷史、人文、生態、教學、研究、學習、培養科技及產業專門人才培育的境教空間。

雲科大所帶來地景革命某種程度可以定位為臺灣技職教育轉型、產業專業人才重新定位,以及校園場所精神反省再造的轉型成果。

我將試圖先說明為什麼雲科大的校園地景,具有如此的強烈意義,將先從臺灣技職教育轉變歷程與臺灣產業專門人才需求的互為影響開始談起,藉而提出此互為因素如何與臺灣校園場所改革精神反省、對話的過程,而誕生出當下的雲科大地景面貌。

而在2009年的當下,雲科大校方因為要拆除校園中一棟具有文化資產價值性的「雲旭樓」建築,捲起一場由雲林國中校友、雲科大學生及教授、社區民眾組織而成的文化資產保存搶救運動,而這場運動很有可能被快速塑化成為反對拆除極端立場者的激進行動,然而雲旭樓的文資保存學運運動,會不會其實是一個重要的端點,讓雲科大成為帶動全國技職大學下一波教育革新的契機,並且為雲科大及雲林的人文地景帶來新面貌?

雲科大的誕生,技職教育的轉變歷程

在1960年代台灣作為全球加工基地,依靠來自鄉村的勞動力,一點一滴的奠定臺灣全球分工鍊的位置,勞動力需求在於勤奮、乖巧、遵從規範,完成基礎的國民義務教育、高工學歷工作者,大部分都可以獲得就業市場的入場券,成為產業中的生產者。

當全球分工體制轉變,臺灣必須從勞力密集轉型為技術密集的1980年代,勞動力的需求顯而易見必須轉變,從單純的大量勞動力轉而成為對於專業技術者的需求,因此講求專業人才培養的的專科學校在教育市場上大量出現(3年制、5年制、2年制等),專科學校開始成為培養臺灣產業工作者的仲介場所。

到了1990年代,臺灣產業再次面臨市場的推力,國家透過政策朝向轉型成為以研發為主的產業發展之路,直至當下最熱門的文化創意產業,產業界渴求的專業者都是必須具有專業知識、產業分析、聯想力、創造力、執行力的全人專業人才,因此臺灣的技職教育體系從傳統僅有理、工、商組成的專科學校,紛紛轉型為理工與人文學院並重的技術學院與科技大學。

援引研究型大學體制所強調的知識、專業、啟發、創意、人文藝術的全面性養成,因為唯有如此才能夠培育出臺灣當下需求的產業專門人才,並且回應到臺灣風起雲湧的大學教育改革聲浪,技職學院也紛紛籌設藝術中心、人文通識中心等,在校園的景觀上也開始朝向新設的建築必須著重美感、生態與教育的共構可能。

1980年代後期開始規劃籌設的雲科大,91年開始首批學生的招收。雲科大的創設基本上是與這波技職教育改革思潮同時呼應、對話下的產物,50公頃原本是蔗田與雲林國中的校園基地,經過公開徵選進行校園整體規劃,基地從農業地景轉變為試圖兼具歷史、人文、生態、教學、研究、學習的技職學院境教空間。

為了體現此一重要的概念,雲科大校園中,有大片如茵的綠地沈思漫步、湖畔旁的石桌可以進行三兩辯證、有實習工坊及實驗室強調學術與專技並重,整體校園採低度的、廣闊的、自由的校園空間感,醞釀著開放性的學習氛圍,甚至為雲林產生了一座獲選為二十世紀當代建築的集會廳。

980627-yunkedacimg4276-360.jpg
李乾朗教授曾於《20世紀臺灣建築》書中,介紹此一具有現代主義幾何美感的雲科大禮堂,顯現出雲科大校園規劃時重視美感智性生活之營造(圖片提供/蕭敏君)。

校園除了新設的空間,也重視舊有的歷史痕跡與泥土氣息,校園中留有校園所在地龍潭里居民種植的芒果樹綠色隧道,以及原有存在的雲林國中雲旭樓建築,在新建學校的過程中,不以剷除的方式對待,努力保有地景上的歷史感,讓這所在農業地景上拔地而起的科技大學,不是一所失根無歷史的校園,透過保存歷史文化地景,見證雲科大努力體現歷史人文與科技的校園場所精神,也具體呈現出技職大學教育理念在1990年代的重大轉變。

CIMG4271
重視舊有的歷史痕跡與泥土氣息,校園中留有校園所在地龍潭里居民種植的芒果樹綠色隧道 (圖片提供/蕭敏君)。

科技大學的文化資產(The Heritage of Technology Universities)

雲科大的誕生,顯現出科技大學不再想只是生產勞動需求文憑的工廠,不是工業化講求一貫流程產製出畢業生,從入學、報到、修習學分、畢業的各個階段講求的不是效益與成果,當代的科技大學教育理念已轉變為學生進入科技大學是一場儀式性的轉變過程,透過儀式性的校園文化及學習歷程,引起學生開始對事務認識和追尋,學習尋找方法追尋未有的知識進而去思想和創造。

在許多歷史悠久以科技及理工為主的大學,也有意的培養一種智性與感性的文化生活,像是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等,除了培養學生智性的知性校園生活,亦有其豐富的文化生活。

成為一所具有知性與智性兼具的校園,除了教學的硬體設施齊備外,必然是一所重視文化歷史感的校園,擁有為數眾多的大學文化資產(university heritage),現任文建會張譽騰副主委曾指出:

「大學文化資產就是使這座大學與其他大學不同的東西,有形的如建築、校園景觀、教師、學生、圖書館及其圖書、博物館及其藏品,無形的如大學的形象、精神、風氣、教師風範、學生氣質等。」

以理工及科技專門人才培育為主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就透過MIT Museum展現其豐富的大學文化資產,從其博物館的宗旨:探索、發明、創新想法和革新並將專業技術提供給每個可能性的地方及鼓舞各個年齡的人,具體表現出無形的大學文化資產精神。

MIT Museum並將有形的大學文化資產,諸如學校產學合作、校園歷史、公開計畫、實驗工程等的歷史性成果進行收集展覽,展覽的意義在於將麻省理工學院與科技產業的社會歷史進行對話與結合,並且為學生提供跨學科對話的場域,達到「實際的」的教育目標。

除此MIT Museum也重視人文藝術的展現,特別著重在視覺藝術,以培養智性與感性並重的校園氛圍,而此博物館公共服務的對象,不僅是師生更擴及社區、產業及來自世界各地愛好科學人文者,每年吸引了來自全世界約9萬名的參觀者,無形中也使得麻省理工學院有形及無形的文化資產傳播至各個專業階層,做為科技大學的精神表徵。

可以見到,大學文化資產及博物館是一座大學抽象學風理念與具體形象成果的集合表徵體,在校園內成為師生對大學自我認同的來源,對外成為傳遞大學形象爭取社會認可的象徵,並且展現了這座大學與其他大學的區隔特性。

image005image003
(上左) MIT MUSEUM將全息圖(Hologram)的物理原理,以裝置藝術手法轉化科學知識,打破學科疆域。圖片來源: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4/Hologrammit.jpg,引用日期2009/06/23。
(上右) MIT MUSEUM 透過舉辦科普活動,增進與社區及孩童的知識分享行動。圖片來源:http://web.mit.edu/museum/,引用日期2009/06/23。

image001
聞名的牛津科學史大學博物館愛因斯坦板書,1931年愛因斯坦在牛津大學演講使用的黑板,在黑板已被大學漸漸淘汰的今日,越顯意義性。圖片來源:http://blog.myspace.cn/e/404408064.htm,引用日期2009/06/23。

2009年的跨界再生,科技大學博物館群

從MIT Museum的實例,讓我們重新想像雲科大這座體現臺灣技職教育轉型、產業專業人才重新定位,以及校園場所精神反省再造的科技大學,有無可能發展出臺灣第一所強調科技大學文化資產重要性的大學博物館群。

首先,我們必須釐清為什麼是大學「博物館群」,而不是「博物館」,在新博物館學的概念中,博物館不只是一間把所有物件陳列展示的建築,而是從生態博物館的觀點出發,打破中心化的蒐集展示概念,將校園中具有文化性資產意義價值的所有場域,匯集成一個具有共同體意義的博物館群。

從這個觀點出發,雲科大的大學博物館並非是鼓吹建造蓋一棟全新的展示大樓,而是重新審視校園空間中,有哪些文化資產、歷史地景、生態環境、教學等場域可以成為博物館群中的一員,這個審視與認定指定的過程,不是專家學者與校務權力的展現,而是開放性的邀請全校師生及社區民眾。透過此方式共同參與校園民主體現過程,或許可以將雲旭樓的保存行動,做為第一個校園文化資產討論對話的開始。

從大學文化資產的觀點出發,雲旭樓的保存讓雲科大有一處不言而喻自體展現出設校過程中,如何透過保存一棟曾經在地景上的校園建築,體現歷史人文與專業技術並重的校園場所精神,並且是當代技職大學重要的核心設立精神。

從雲旭樓開啟的大學博物館群思考,可試圖以生態博物館的概念,採取核心館與衛星點的相互對話方式,讓雲旭樓作為雲科大大學博物館群的「核心館」,可以展示學校的發展歷史與願景,藉由雲旭樓這棟有形的文化性資產,說出大學無形的人文與科技並重校園精神。

在大學博物館群的發展經營上,張譽騰副主委從國際上其他大學博物館的案例發現:

「大學博物館具有提供一種跨領域和專業訓練的寬廣視野,一種超乎狹隘學科知識的文化環境,有助於大學在學術研究和教學上建立特色,它同時也是大學發揮其社會功能的重要角色,因此是大學文化資產的重要成份。同時也是一面能讓社會大眾拿著藉以深入瞭解大學歷史特質和精神特性的鏡子」

因此重視產學並重教育理念的雲科大,或許可以藉由大學博物館群展開跨領域和專業訓練,例如設計學院可以研究設計展示方式、人文學院著重在博物館文化行銷與教育及英文導覽實習等、商學院發展文化行銷面向、理工學院將產學合作成效轉化成大眾可以瞭解閱覽的展示素材,讓不同學科之間、人文與科學之間,透過大學博物館群形成知識與熱情對話的場域,提供一個跨領域的文化環境

大學博物館群除了成為培養學生知識與技術並重的場域,也應成為雲嘉地區重要文化資源,成為社區共享參與大學的媒介,重新建構大學博物館與當代社會的關係,藉由博物館群活動的不同參與者,對話出科技大學與技職教育的不同社會想像。

雲旭樓的保存學運行動,應該看待為開啟科技大學的大學文化資產及博物館群的視野與想像的端點,重新思考當代科技大學如何開啟學生對事務認識和追尋,學習尋找方法追尋未有的知識、思想和創造的熱情,對於技職教育而言才能夠培育出具有專業知識、聯想力、創造力、執行力的全人人才,方能豐富再生出臺灣當代新的產業生態,讓雲科大成為體現再造當代科技大學存在使命的發動機。

(作者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助理研究員/雲科大校友)

其他關於雲旭樓的文章,請閱讀:

保存雲旭樓 (1) 參與是認識的開始

保存雲旭樓 (2) 大學的地方意識

微風市集是農民的事業也是志業

我在微風市集看到了一種善的循環──社會處和消費者的支持,讓一群有心的農夫們,得以脫離農業生產大量化以及農業行銷網絡的層層剝削,他們不必為了滿足基本的生活經濟而被迫使用農藥和化肥,只為了追求更高的…

這個月開始,微風市集農民開始從每月營業額中抽取5%的公基金。這份錢,一方面用來聘雇一位專案經理人,另一方面則每月提撥固定比率贊助社會公益。也就是說微風市集的農民升格做老闆了,真正朝向農民自立、共同經營的方向邁進;同時,一向被認為最弱勢的農民們,用他們所共同累積的小小力量,開始回饋社會。

在這個月的委員會中,我們討論著微風市集立案的問題。市集要慢慢走向自立,不能永久依賴政府補助,因此我們希望正式登記社團,讓農夫們有個歸屬感,認為這是我們共同的事業,希望大家為維護市集的名聲與永續而努力。

980626-p1120867-360.jpg

但是這個團體的名稱叫做什麼才好呢?大家著實傷了腦筋。

今天的例行檢討會中,顧問葉杏珍帶來了一個名字──微風市集農民志業協會(志工企業家)。這個名字取得太好了。

《半農半X的生活》一書中勉勵人要「心中懷著『志』向,過著『農』的生活」,我認為他的意思是,人生活在世不但要有「事業」,也要有「志業」。所謂的「事業」,我把它定義為賺取金錢的工作,有人的事業僅可溫飽,有人的事業卻可帶來龐大財富。台灣人的教育中非常重視「事業」,經常聽到人們在比誰賺的錢多,誰抱了鐵飯碗。

過度強調「事業」的金錢意義,使得社會充滿功利主義。我們常常忘了世界上還有一種同樣值得用一生來耕耘的,叫做「志業」。小時候我們都有夢想和志向,但隨著年紀增長,對現實的體認愈多,我們就愈不敢做夢,而現在的小孩更可憐,所想的只有「畢業後賺不賺得到錢」,這不叫夢想。

而所謂的「志業」,用很淺白的話來說,就是夢想或志向。小時候老師叫我們寫一篇作文,題目是我的夢想。記得小時候我的夢想是當清道夫,媽媽失望地說:「這是什麼夢想」。我也記得我跟媽媽說:「清道夫很偉大,把街道掃乾淨了讓大家都很舒服。」一直到現在我都認為,夢想跟賺不賺錢可以是兩回事,夢想的偉大在於它的理想性無法用金錢來衡量。每一個人都應該有夢想,而把夢想實現了,就是你的「志業」。

簡單來說,「事業」讓我們獲得生存的基礎經濟來源;「志業」讓我們自我實現。「事業」和「志業」可以是兩回事,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莫過於他的「事業」就是他的「志業」。微風市集的農夫們就是這樣的人。

種田,然後把菜賣出去以謀求生活,這是農民的事業。生產食物的人,都希望吃他的食物的人獲得健康,這是做為農民的「志業」。由於有微風市集和消費者的支持,這些農民才能兼顧「事業」與「志業」,而成為快樂的農夫。因此,農民們願意再從每月收入中提撥固定比率捐助社會公益,做為對社會支持的答謝。

P1120868P1130445

我在微風市集看到了一種善的循環──社會處和消費者的支持,讓一群有心的農夫們,得以脫離農業生產大量化以及農業行銷網絡的層層剝削,他們不必為了滿足基本的生活經濟而被迫使用農藥和化肥,只為了追求更高的產量以及更高的銷售額;不必為了所溫飽而剝削自己和消費者的健康,可以安心地生產出他們所希望的安全食糧。

消費者的支持,不僅成就了農民的事業,支持農民自立,也保護了環境與自己的健康;同時透過農民回饋的社會公益基金,消費者也為社會公益盡一份心力。

所以我說,微風市集是農民的事業,也是農民的志業,更是一種「幸福產業」!

(作者為微風市集輔導團隊/實踐大學觀光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本文轉載自「微風市集」部落格)

【反核廢演唱】音樂台東,核廢不要0628

【以前是蘭嶼 現在是南田之後可能是樟原或都蘭】的太平洋濱的子民,只因為世界最大的海洋會洗去世界最惡毒的危害。該如何讓反核廢的浪潮像蘭嶼或南田的海浪,一波波的繼續作用,如何激起隱藏性的反核廢人口?

【以前是蘭嶼 現在是南田 之後可能是樟原或都蘭】的太平洋濱的子民,只因為世界最大的海洋會洗去世界最惡毒的危害。該如何讓反核廢的浪潮像蘭嶼或南田的海浪,一波波的繼續作用,如何激起隱藏性的反核廢人口? 起身說話,至少在口耳相傳的聲中,讓過去的經驗、讓少眾的苦痛被真實的瞭解。

在蘭嶼核廢料存放了高達九萬七千多桶的核廢料,63年設立到現今整整35年,終於在2007年有了回應,蘭嶼鄉民終於獲得第一筆台電死也不承認的「賠償金」。

這麼多年來也就這麼一筆每人3萬6千元,如果我們稍微簡單的加以換算,也就是一天不到5元,一個月不到150元,一年不到1800元的代價。難道出賣了祖靈庇蔭下的土地是換得這種被稱為「回饋」的大恩嗎?

我們堅決反對台灣電力公司要在台東縣達仁鄉南田村一帶設置核廢料(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設施場址。

基於普世的公平正義原則,我們要堅定地表示人口居於少數的原住民族反對承受大社會多數人口製造的有毒廢棄物(在達仁鄉,排灣族人口占全鄉人口達九成的超高比例)。基於善良心靈,以收買人心的方式企圖設置核廢料場的手段是不道德的。

我們認為核廢料是對人體健康與生態體系具有極高危險性的有害廢棄物;其在運送過程的交通事故很可能造成嚴重的災害;其儲置方式無法絕對防止輻射污染外洩;更何況台灣是造山運動甚為激烈的地區,尤以東南台灣的達仁鄉為甚,地質調查顯示台電屬意的南田村達瓦溪一帶更密佈活動斷層,依法不得設置核廢料最終儲存場址。

「音樂台東,核廢不要」演唱會 –活動通知

台東人不要政府用500億在我們美麗的故鄉建設核廢料場!

台電聲稱核廢料很安全沒有污染???

請不必大費周章將100萬桶的核廢料送到我們美麗的故鄉!

我們台東人不要核廢料!

請大家支持我們繼續留在美麗的故鄉做音樂!

為了反對核廢料到台東,巴奈與友人結合人權團體,發起本周日在西門紅樓廣場的行動。結合擺攤與演出,希望與民眾交流理念,透過音樂傳遞訊息,讓台灣公民社會了解並支持「台東要音樂、不要核廢料」的行動訴求。

敬邀公民朋友與媒體朋友到場支持!

時間:20090628(日),14:00-17:30

地點:西門紅樓創意市集 (捷運西門站1號出口)

演出樂團:巴奈、龍哥、達卡鬧、Message、老諾+百魔、DJ point、張睿銓

出席團體:狼煙行動聯盟、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台灣青年逆轉本部、台灣自由緬甸網絡TFBN

活動聯絡人:鴨子yaz(蔡雅如) 0925-672721 ,巴奈 0916890723

【講座】活水人生─花蓮志工學習創造生命意義

「活水人生」系列活動講座於六月份還有6/20、6/27兩個場次,整個活動將持續到九月中旬。講座還有九場,均採個人報名;小團體還有七場,採團體報名,若無團體報名再開放給個人報名。各場次的講座及小團體尚有餘額…

花蓮生命線舉辦「活水人生志工心理關懷服務系列活動」(簡稱活水人生系列活動)自三月底開辦以來,吸引不少花蓮當地志工參與。

這月份第一場「志工自我激勵」研習課程於六月十二日晚上展開,地點在花蓮生命線舉行,由花蓮高中輔導主任蔣素娥老師主講。主題是「勇敢愛自己-自信、自在、自我肯定」,共有三十六位花蓮縣志工參加。

蔣素娥老師透過幾位花蓮藝術家的故事及兩部影片分享,引導學員思索自己的人生意義,並了解生命的意義無法假手他人,只能由自己去創造,參與的學員均深受啟發。

「活水人生系列活動」是由財團法人應柴秀珍女士紀念基金會提供經費,花蓮生命線主辦的一個志工成長活動,活動從三月底持續到九月中旬,內容包含「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人際溝通與學習」、「家庭關係的成長」、與「自我激勵」四大主題。

志工除了要面對生命的各種難題之外,還要將額外的時間與精力,貢獻在服務人群上。志工服務時,可能面臨許多挫折或創傷,如被拒絕、服務對象去世、重大事故等,因此志工也需要學習一些自我調適的技巧,來讓自己的志工生涯更長久。而「活水人生」志工心理關懷服務便是針對志工可能碰到的議題,設計課程來為志工充電。

蔣素娥老師首先請一位學員朗誦一篇花蓮藝術家鄭惠美的散文,內容是描寫作者在為生命的意義感到苦惱的時候,就會到花蓮海邊,寬闊的海洋總能讓她得到紓解,並且產生往前走的力量,讓她得以堅持理想,不斷找尋生命的意義。

接著又分享了另一位位在地花蓮藝術家郭娟秋的生命故事,她喜歡畫大山、大海,在將這些元素轉換成抽象的線條之際,也是在探索未知的自己,她認為每一個未知都有無限的可能性。從他們身上,我們得以看到他們經由創造自己的生命故事,而熱愛著自己的生命與土地,並肯定自己的選擇。他們的故事,激勵了學員,讓學員也想要嘗試創造不一樣的人生。

接著老師引用「意義治療法」創始人Frankl的故事:他在納粹集中營裡失去父母、兄弟、妻子及孩子。在嚴重打擊之下,Frankl開始懷疑他的人生究竟有什麼意義?最後,他領悟到:「雖然我的生命看起來已失去了活下去的意義,但『讓生命產生意義』是我的責任,因為人有選擇的自由,我可以選擇讓它產生意義,而不是由別人來賦予意義。」這段話道破了生命的意義必須靠個人自己去創造,無法由別人左右。

蔣老師分享了兩部影片,一部是《楢山節考》,一部是紀錄片《造機人。《楢山節考》是敘述日本《楢山》這地方,因為窮困而有將老人送上山的習俗。影片中透過兩個老人面對自己生命終點的態度,啟發學員思索該如何讓自己的生命活得有尊嚴、有意義。

當大家看見那位掙扎、不願上山就死,被五花大綁的老人,被兒子推下山的那一剎那,學員們齊聲發出驚呼!嘆息老人不願面對自己生命已到盡頭的現實,竟落得如此下場;也相信將來他兒子若回想到這一幕,將會是多麼愧疚。

反觀另一位自願上山就死的老人,堅定地、莊嚴地端坐在那,等待天神的降臨,也換得兒子滿心的敬愛與懷念。同樣是死,結果卻是那麼迥異。

另一部影片《造機人》則是記錄了一位先生,將自己的生命奉獻在公園裡教人造紙飛機,帶給人快樂,也令自己的生命洋溢喜樂及滿足。

透過這些故事,老師指出生命的意義是無法教導的,因此她希望透過別人的故事,讓學員了解愛自己、尋找並創造生命的意義,只有透過自己才能做到。

學員們表示,在這一堂課中獲益良多,特別是兩部影片帶給學員們許多啟發與深思。也有學員分享,這堂課讓他更肯定擔任志工在他生命中,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讓他更有動力繼續從事志工的事業。

「活水人生」系列活動講座於六月份還有6/20、6/27兩個場次,整個活動將持續到九月中旬。講座還有九場,均採個人報名;小團體還有七場,採團體報名,若無團體報名再開放給個人報名。各場次的講座及小團體尚有餘額,歡迎有興趣的花蓮縣志工報名參加。課程活動內容及報名方式請上花蓮縣生命線網頁下載活動計畫

(http://hllife.womenweb.org.tw/Activity_Show.asp?Activity_ID=8368)。若有任何疑問,請電洽(03)8362995吳小姐。

(本文作者為「花蓮公民新聞寫作課程」學員)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