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眷村,扛竹管厝回家囉!

虎尾鎮民們聽說有「扛厝活動」要舉行,百年難得一見,都覺得很新鮮,9月26日這天一大早建國一村籃球場前就聚集了滿滿的人潮,數百位新吉里民及建國一、二村原眷戶耆老早就抵達現場就座等候,很多人圍繞著由竹厝匠師…

今年(2009)的全國古蹟週,雲林縣選定在9月26日這天在虎尾鎮的建國一村籃球場舉辦雲林縣古蹟日活動,活動主題是「聽虎尾說故事-全國眷村研討會」,活動包含了:(1)「走讀虎尾建國眷村導覽解說活動」(2)「里長伯要回娘家,扛竹管厝活動」,

「扛竹管厝」可能是全台首見的活動,身為活動義工的我全程參與並記錄,深切感受到居民對於再現過去這段歷史活動的熱情,只能用一句:「滿滿的感動」來形容。

雲林古蹟日另一主軸是眷村文物展及眷村文化導覽解說活動

雲林古蹟日另一主軸是眷村文物展及眷村文化導覽解說活動

要了解「在眷村扛竹管厝回家」活動的意義必須話說從頭,虎尾鎮建國眷村與新吉里有一段很深厚的歷史淵源,建國一村的基地原名「後壁寮」,是新吉里民原本世代居住的部落。

二次大戰期間,日本政府在虎尾興建了日本海軍航空隊虎尾基地,由於戰爭末期美軍飛機經常來台灣轟炸,戰況對日本越來越不利,日本軍方為了躲避美軍空襲,到處尋找更隱密的地點,結果看上了竹木茂密的後壁寮、竹圍子等地,之後強制徵收並闢建為軍事基地及軍方眷舍。

所以因為軍事需要,日軍迫令後壁寮、竹圍子(今建國一、二村)居民限期搬離,自昭和十八年(1943)起連續二個月,村民通力合作,輪流互助搬家,用人力扛著一棟一棟的竹管厝到數百公尺外的新吉里重起爐灶,當年全村人合力扛竹屋高喊一、二、一、二的搬家情景,他們永遠也忘不了。

戰後日本人離開這處剛建立不久的軍事基地,國民政府軍隊進駐接收改為虎尾空軍眷村,一直到了民國95年眷村改建條例實施後,這裡的眷戶又被迫搬遷,近年,國防部準備處理掉全台所有的老舊眷區而引起居民的關心,希望能保留住如此具有歷史意義的建國眷村。

六十多年過去了,新吉里的老一輩們相繼凋零,知道全村扛竹厝搬家這件事的人已經不多了,新吉里里長林長義為了圓老一輩重溫扛厝搬家的夢,並喚起昔日全村團結合作的共同記憶,透過雲林縣政府新聞處高丹樺科長的協助,由縣政府文化處舉辦了此次「在眷村扛竹管厝回家」的古蹟日活動。

虎尾鎮民們聽說有「扛厝活動」要舉行,百年難得一見,都覺得很新鮮,9月26日這天一大早建國一村籃球場前就聚集了滿滿的人潮,數百位新吉里民及建國一、二村原眷戶耆老早就抵達現場就座等候,很多人圍繞著由竹厝匠師莊雅景打造的精緻傳統竹管厝仔細觀賞,並勾起了早年大家都住竹管厝的回憶,大家迫不及待地要重溫這一段扛厝歷史。

981008-zhugua-a50e112fff69.jpg

現任里長林長義摻扶著老保正林木墻帶領村民重新走一回當年扛屋的路

活動會場首先由虎尾地方人士、眷村原住戶及新吉里耆老們講述過去在這塊土地上發生的故事開場,讓大家充份瞭解今天辦理扛厝活動的意義。而活動前原本擔心竹管厝太重找不到人肯來扛,還委託鎮民代表林文彬協助找尋20名壯丁志工,但到了活動當天,大家看到這麼質樸、精美的傳統竹管厝,竟然很多人爭著卡位要體驗一下昔日人力扛厝搬家的滋味。

活動高潮是在高齡92歲的老保正林木墻及雲林縣長蘇治芬的帶領之下,扛厝回家正式啟動,在一聲「起」的口號下眾人齊心合力地把重達上噸的竹管厝扛起來,現場頓時響起了一陣歡呼聲,隨後扛厝隊伍緩緩前進,竹厝後面村民肩挑著米籮、笨箕,手提著農具等當年所有家當跟隨著,樂聲、吆喝聲在建國一村此起彼落,這幅感人的畫面久久令人難忘。

婦女挑著家當跟隨著扛厝隊伍前進

婦女挑著家當跟隨著扛厝隊伍前進

這次雲林古蹟日活動不僅呈現了當年新吉里舉村扛厝搬遷的艱辛過程,透過眷村導覽活動也讓大家知道雲林縣虎尾鎮有個全國獨一無二的建國眷村。

建國眷村內目前仍擁有豐富的日治時期遺留的軍事建築,例如入口崗哨、大烏龜及小烏龜防空洞、高砲台、戰備水池、碉堡指揮所等珍貴軍事文化資產等遍佈全村各角落,希望透過這次眷村文化資產導覽解說活動,呼籲大家重視並保存這一處台彎唯一、相當獨特的,同時擁有「芋仔蕃薯」共同歷史記憶的虎尾建國眷村。

(本文作者為雲林科技大學文資系講師)

在〈雲林眷村,扛竹管厝回家囉!〉中有 1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