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耘田調] 走訪東勢 3-1

首先,不是客氣,而是打從心裡感覺這份調查報告的完成要感謝非常多人:三合一農業社的劉老闆和黃老闆,熱情大方而且學識淵博,幫助我們找到關鍵被報導人,以及補足我們農業知識背景的不足;吳子鈺大哥,張羅田野…

編按:

本文為2009年台灣農村陣線舉辦之「夏耘草根調查系列文章」,由參與調查的「東勢組」成員共同完成,分別為 清大人類所碩一 邱星崴、台大地理所碩一 徐兆尉、台大社會三 陳慈慧、台大政治二 郭瑾燁。因原文篇幅較長,顧及網路閱讀的形式,將原文切分成 3 篇文章進行。

寫在開頭:

首先,不是客氣,而是打從心裡感覺這份調查報告的完成要感謝非常多人:三合一農業社的劉老闆和黃老闆,熱情大方而且學識淵博,幫助我們找到關鍵被報導人,以及補足我們農業知識背景的不足;

吳子鈺大哥,張羅我們田野的一切,從生活機能到田野技巧,都幫助我們甚多;「東勢的家」民宿老闆夫婦友善地提供我們舒適的住宿環境還有討論空間;當然,還有撥冗讓我們訪問的每一位報導人,謝謝你們讓我們照見農村真實的容顏。

最後,感謝農陣舉辦這個活動,讓我們可以走出課堂和書本,實地走訪農村。完成這份報告。本次的調查結束了,但是我們對農村的觀察以及關懷會繼續。夥伴們,擊掌!

image001

一、 農村地景與聚落型態

東勢地區的農村地景主要受到自然環境、空間結構與歷史發展脈絡的影響。自然環境的影響因素可分為氣候和地形,由於東勢地區的東部有中央山脈和雪山山脈的屏障,南西北方也各有高度由400公尺至1000公尺不等的丘陵圍繞,所以四季潮溼水氣較重,如我們訪調的時間為入秋時節,入夜後的山麓地帶都是水氣瀰漫的潮溼環境,另外在颱風季節東勢地區也較不易受風勢影響,造成了東勢氣候溫和潮溼的情形。

而在地形方面東勢地區有大甲溪流經,另外在東側的丘陵也是東勢地區主要的地形。東勢的地景也受到整體的空間結構影響,如中橫公路的通過使得東勢成為重要的交通要衝,另外東勢位於和平、石崗、卓蘭、新社四個農業鄉鎮的中心地帶,東勢成為這些鄉鎮的產品集散地。

而東勢的歷史發展脈絡也是影響農村地景的重要因素,如過去東勢林場和大雪山林場的營運,中橫公路的開通造成的影響,和當地農業發展史的變遷與當代果農業產生的地景。因此這些自然環境、空間結構與歷史發展脈絡也交互影響地書寫在東勢地區的聚落、農業生產空間、水利設施、交通等等的地景上,使得東勢的地景呈現出複雜多變的樣貌。

(一) 農業生產的空間與地景

而我們認為農業生產仍是當地地景形塑的重要動力,所以從農業生產的脈絡開始描述。

東勢地區多為丘陵地,在當地的農業發展脈絡中也都一直以丘陵地為主要的農業生產場域,並且在戰後就已發展出以果農為主,具有相當規模的地方產業,使得東勢丘陵很早就受到人為的開墾,並且在水土保持局(前身為「台灣省山地農牧局」)協助下,逐漸建設成以水泥為建材的大量駁坎及坡地的排水溝,山區的產業道路也相當密集,使得東勢的丘陵地被高度人工化理性化。

如此雖維持了當地果農較安全的生產環境,但是丘陵地區的生態環境也因此難以維持,而且這樣的農業生產環境也有超限利用的疑慮。

除了山坡地被大量開墾做為農業用地,東勢地區的河階地平原和谷地原本是稻作生產區,也因為價格無法與平原區的稻米競爭,而相繼轉作各種果樹,因此果園仍維持水田的樣式。

果樹相較於水田需要更少的灌溉水量,果園的水利設施形態也不太同,若是在山坡地的果園,其水源主要還是來自雨水收集,所以可以看到很多的水塔,而在丘陵的谷地,則是就近引取野溪水源,而位於大甲溪的河階地平原,其水源主要引自大甲溪,但是需求量不如以往的高。

不管是山間的野溪,還是東勢主要的溪流,目前都已經被高度的人工整治,充滿各式的水泥堤防、攔砂壩。

(二) 農村聚落空間與地景

農村地景與農業生產的空間結構有互相影響的關係。東勢地區的農業生產區主要是以丘陵區為主,但是只有少部份的農家位於其果園旁邊,大部份的農戶是居住在鎮上的聚落中。東勢農民的居住空間與生產空間往往有一段時距,農民在往返過程中高度依賴交通工具,但是在農忙期間,大多數農民會選擇在果園旁興建農竂,使得農竂成為東勢農業生產空間中明顯的地景特徵。

東勢的聚落可分成舊聚落和現代聚落。如石角村的聚落形式仍維持早期農村聚落的形式,其主要特徵為巷道狹小交錯,有一廟宇位於聚落中間,不過舊式屋舍的舊聚落已不多見,大多被水泥洋房取代,而這些房屋的座落,仍維持有機、非理性的形態。

現代形式的農村聚落已是東勢地區農民主要的居住空間,現代聚落主要是隨著理性規劃的現代化道路建設發展,以豐勢路為核心,呈現棋盤式的分布,另外聚落也會隨著道路而分布。

東勢是一個客家庄,不過在東勢地區,較不容易看到傳統客家建築,大部份都被改建為水泥洋房,而一些老舊的客家家屋,也在九二一地震後傾毀。東勢地區的空間結聯,使得它與不同族群(福佬、外省人)交流的機會,連帶影響當地的社會文化與聚落地景。

中横公路與林場的設置是重要的因素,東勢也因位於卓蘭、新社、石岡、和平四個鄉鎮的地理中心,而在歷史軌跡上,持續以農產品集散地、農業資訊中心的機能來發展。中横公路於1960年開通,東勢作為中横公路必經之地,使得東勢為當地發展核心的趨勢更加明顯。

中横公路也增加外省族群與當地的互動,由於中横公路為國軍退輔會重要的據點,大批的外省人都從東勢移入合歡山山區從事農業墾植,東勢地區的零售地景因此呈現多樣面貌,並且出現以外省族群為主要消費客群的店家,如水餃、牛肉麵店等。

另外東勢的大雪山林場於1958年開始營運,有別於日治時代與國府遷台初期採用鐵道、索道運輸,改採連結車為主要的林道運輸工具,開採方式也不同於日治時期,轉向使用美式規格,如使用大型機械,並規劃大型的林業工廠。但是在美援體系下,引入美式系統,並不適合大雪山林楊,雖然規模式的林業經營快速發展,但粗放的加工方法,使得原木開採的成本過高,在短短十幾年間,大雪山林場就被併入林務局,並且在1986年結束營業。

不過,雖然大雪山林場的營運時期只有十幾年,但是由於快速膨脹發展,對於東勢地區的產業、人口結構,帶來明顯的改變,連帶形塑農村的地景。大雪山林場對於林道規格的需求,直接影響到東勢地區東坑街一帶的道路形式。另外,林業發展所產生的勞工需求,吸引了各種族群前來討生活,加上大雪山林場的管理單位是由外省人組成,所以在這些歷史發展的脈絡下,東勢雖然多數人口還是客家人,但呈現多族群的生活面貌。

(三) 小結

不過形塑地景的最大影響因素,或許還是現代主義和全球化的過程,使得理性、功能主義、效用主義形式的水泥化的房舍取代了磚瓦房。這種格局方正,缺乏文化脈絡符號,要求成本最低效用最大的房舍,由於東勢居民的經濟狀況已普遍得以支付興建費用,加以一九九九年發生的九二一地震,更加速了新舊房屋的代換。

另外,由於東勢農產品集散地,又因為此地種植的農作,大多是需要高技術、高成本投入,因此提供農業資材的商行也大量集中在東勢地區的鎮中心,形成東勢地區特有的零售地景。

礙於訪調時間和行程上的限制,我們無法對東勢的農村地景做更完整的陳述,如東勢林鐵也是此地區重要的地景之一,但無法對此詳加敘述。不過我們仍可以從這次的訪調經驗中,做出一些簡短的結論:

(1)在地景的觀察上,其地方脈絡的釐清仍是必要的,儘管大多數的論述都認為在地景上,地方差異性已經消失,但是對於地方脈絡的探討,有助於對農村地景更深入的理解,進而理解農村發展變遷的過程。

(2)我們發現不管是在農村聚落還是農業的生產場域,仍然沒有一套規劃做為準則,雖然東勢的農業產值,相較其他農村更高些,但是東勢的農產業在空間的規劃上還是會造成當地發展的限制,此外政府提供用於改善農業生產空間的資源也日益減少, 若農業的生產環境不改善,農村生計是無法維持的。

(系列待續)

(閱讀所有夏耘2009草根調查文章,請點選這裡)

在〈[夏耘田調] 走訪東勢 3-1〉中有 1 則留言

  1. 您好~是出生的東勢青年人,看到這篇很有感覺,
    是想研究與實作的很棒的資料。請借我引用喔!
    謝謝!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