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仙訪調(5)觀光興衰之關鍵

良善交通與道路通暢,攸關居民上班、學生上課,同時也是店家經營生意的重要關鍵,交通一旦中斷便沒有生意,持續中斷就面臨收店或收攤的危機。甲仙地處偏遠,技術和資源上欠缺,還無法像都市靠網路虛擬市場的交易…

編按:本文為「東吳大研社」至甲仙災區進行的訪調系列文章之5。

────────────────────────────────────────────

甲仙是通往那瑪夏、寶來的必經之路,過路人會在這裡休息消費,然後再繼續上路,店家也因此有生意可做,道路扮演重要角色,現在甲仙的遊客消費型態都還是相同的模式。

良善交通與道路通暢,攸關居民上班、學生上課,同時也是店家經營生意的重要關鍵,交通一旦中斷便沒有生意,持續中斷就面臨收店或收攤的危機。甲仙地處偏遠,技術和資源上欠缺,還無法像都市靠網路虛擬市場的交易成為主要經濟收入,大部分店家都以現場生意為主,因此交通決定了甲仙的經濟。

990515jixianshangqyuan-400.jpg
目前甲仙銜接外界的臨時便道

八八水災後橋斷了,通往那瑪夏的台21線也斷了,較具知名度的芋冰城業績掉了7到8成,而八八水災當下也損失幾十萬;也有店家災前災後業績相差4倍,有些因為設有部落格或宅急便等通路尚有業績,而單純做現場客或不太知名的店家這幾個月來幾乎沒生意可言,甚至都不製作產品以免虧本;做那瑪夏生意的內需商店和路邊攤生意也不如從前。

店家們都需要仰賴人潮才能夠支持其營業,然而道路中斷使人潮不再,業績也一落千丈,不過他們想藉由這次危機找到轉機,對甲仙還抱有一線希望,因為居民認為只要橋修復、道路順暢後,自然就會回復以前的繁榮,而形象商圈的幹部們煩憂,為了讓甲仙景氣復甦,又增生白髮良許……

經由經濟部輔導,形象商圈應運而生,成員都是甲仙商圈中的店家老闆,人潮少是他們直接面臨的危機。以往他們的思考方向是,甲仙自古以來扮演著中繼站的角色,遊客來這只為吃冰而停留不久,他們便想許多辦法使遊客駐足。1999年甲仙芋筍節便是其中一項嘗試,前高雄縣縣長余政憲在開幕時說:「甲仙有三寶,芋頭、竹筍和化石」。

clip_image004
芋筍節所設立的芋頭雕塑

經過一番努力,長期舉辦芋筍節成功創造甲仙的品牌與口碑,芋筍大餐、剝竹筍大賽、吃芋冰大賽、文化踩街以及喊價就賣的商品特賣會等活動每年人聲鼎沸,形象商圈更設計了一系列大大小小整年不間斷的活動,持續活絡、熱鬧甲仙地區,就是為了不讓人潮過度集中於特定時段,然而一切苦心經營全在八八水災後黯然。

除了要使遊客停留更久,甲仙形象商圈現在面臨另一個更棘手問題,那就是甲仙有甚麼特色能夠吸引遊客不請自來、一來再來?甲仙因為當初注重發展商業,而忽略了歷史與人文,而那些卻是甲仙的本質,將其加入創意再行銷,就會是一項結合文化的產業收入。

許多前往甲仙的遊客都住在高雄縣,趁著周休二日開著小客車到甲仙走走、吃芋冰,還有遊客順道看看小林村的災後狀況,或者欣賞南橫沿路的美景兜風。若災後持續地方上經營,並且不只觀光,還有自然教育、歷史人文培養做周全完善的規劃,硬體軟體完備的建設,便能夠成為長久活絡地方的方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