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峰學習心得─米飯吃寶島,農地不會少!

台灣的稻米不僅要對抗外來食物的入侵,還要與各種進口米明爭暗鬥,又加上現在老一輩們,雖然還是務農的農民,但因考慮到現在的市場、成本、科技與利潤,也不願讓自己的小孩去扛下這些苦力,也很少會有年輕人自願下田耕種。

在這個進步的時代裡,不管是在科技建築或者食品服飾上,總是有如我們走路的速度一般,不斷的加速與更新,也讓我們在這些方便之中,習慣性的忘記了最自然的鄉村美景,或者是迷失了內心的另一個自己。

從前,在台灣的許多角落,農民們一大早起床運用人力的方式種稻,包括以牛犁田、插秧、施肥、除蟲,樂在其中。不管是炙熱的太陽、狂風和暴雨,或者到處肆虐的小黑蚊都擋不住農民那一滴汗水裡的幸福。

而農家的作物大都以稻米為主,然而刻苦耐勞的莊稼人也沒有一刻閒暇過。稻作在除草之後,有一段較為空閒的時光,於是就利用這段時間,種植一些水果雜糧,除了自給自足之外,還可以與別家的農民以物易物並互相增進友誼。

在以前的社會,不管是在農村或者是在開發比較好一點的地方,大家都習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更不外乎在鄉村要和大自然對抗一整天的莊稼人了。辛勤努力了一整天下來,食慾也增加了不少,一次可以吃下六、七碗飯呢!而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裡,電腦普遍使用率升高,很多訊息都唾手可得,舒舒服服的坐在椅子上也能賺錢,像白領階級那樣一整天待在枯燥的冷氣房也不足為奇,食量當然也會小了許多。

但是,隨著時間的日星月移,許多科技的技術讓人們的各個水平都提高了,對飲食的習慣也漸漸的在改變,不但要吃得好還要吃得精緻!而因為有這樣的商業需求,加上國際貿易的發達與開放國外稻米進口,讓我們周遭的食物變得更多選擇、更多元化。

台灣的稻米不僅要對抗外來食物的入侵,還要與各種進口米明爭暗鬥,又加上現在老一輩們,雖然還是務農的農民,但因考慮到現在的市場、成本、科技與利潤,也不願讓自己的小孩去扛下這些苦力,也很少會有年輕人自願下田耕種。以至於我們要開始擔心到農地變少、台灣農業文化沒落的課題。

對稻米之於土地、稻米之於農民的那種純樸感情已經離現代人很遠很遠了,對米的價位與背景也都模糊不清楚,雖然政府目前有打算實行農地再生的企劃,不過把農地變成觀光景點、花園、倂地,還不如多多推廣農業的文化和農村的情感,或者開放農地體驗營之類的,讓人們真正用心去體會這片大地的美,而不只是注重外表!

指導老師:張永清

編註:本文為霧峰學97-2年度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