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峰台客之旅

我們深入探討霧峰地方文化之後,霧峰雖並非是中心,但鄉土不是落後、沒有發展、破敗、俗傻的地方與象徵。反而是人們在情感與認同的歸依,是聯繫現在過去並邁向未來的時間視域,更是熟識的人們相濡以沫的地方。

作者:亞洲大學 會資一B 楊敬安 會資一B 黃韋傑 會資一B 古育倫 會資一B 林冠毅 會資一B 侯伯威 會資一B 葉又升

會資一B 盧昱宇 會資一B 黃鈞煒 財法四B 吳曲偉

指導老師 黃圻文

第一站:霧峰林家

首先,探訪霧峰林家花園,它是早期台灣五大家族中林獻堂家族宅院,位於霧峰火炎山麓。目前被省府列定為二級古蹟,是清朝年間當地居民林氏所建蓋的花園式的房舍,與板橋的林家花園同稱為台灣典型的花園邸宅。裡面古色古香大概可以意會古人是如何生活,林家花園內部的主體建築分為下厝、頂厝與萊園三部份,是目前台灣省境內最大的清代官宅。

由於目前仍有林家後代子孫居住,訪客參觀需經同意;另萊園部份,已納入明台家商校區範圍,但校區仍保留林家花園早期的木棉橋、五桂樓、荔枝島、小習池等文人氣息濃厚的建築。

林家花園佔地三公頃分頂厝,下厝兩部份。景薰樓的入口是兩層歇山式門樓,前有軒亭。蓉鏡齋的前亭有座半月池,外牆上的磚塊採斜式交錯。宮保第是本省最大的清代官宅,為四進回字形四合院、斗拱、月粱,造型都相當特殊。原本要進去裡面可是有管制時間要晚點才能進去,所以要進去不是很容易,能進去要福氣哦!真是讓人留連忘返阿!

980112-temple-360.jpg

此圖為景薰樓

景薰樓組群,包含蓉鏡齋、頤圃、舊學堂、新厝等。富麗堂皇,為霧峰林家的主要住宅之一,更為文人林獻堂故居。景薰樓,共有三落,格局宏偉,富麗堂皇,入口為雙層「歇山式」門樓,造型華麗獨特,左右牆面有繪圖及詩文,以精美的石雕、剪黏、彩繪,展現出特殊的風格。但這一切都已過去,因為921大地震,霧峰林家幾被夷為平地,目前只剩下景薰樓的入口僅供後人憑弔,好可惜啊!

當初由於櫟社以及萊園的存在,霧峰林家成為台灣重要的文化中心,文人雅士匯集,如連雅堂、林幼春、胡南溟、梁啟超等,都是座上貴賓。因此以往的景薰樓,處處都是文人墨寶,傅鶴亭(錫祺)、陳槐庭(懷澄)、莊伊若(嵩)、王石鵬、林幼春幾位台灣著名的文人都在景薰樓留有大作。只可惜同樣的在921地的摧殘下,同樣化為塵土。
還好,台中縣政府為了維護這國家歷史文物的重鎮,也投入了重建的工作,務必要讓這國家的二級古蹟恢復成為舊日華麗的風貌。

萊園佈局相當幽靜,木棉橋、五桂樓、荔枝島、小習池、林氏祖墳、櫟社二十年題名錄等,均是難得一見的古蹟。但在921後.大體已遭到破壞.現正由文史團體與專家共同搶修與維護中。

來到此地一定要介紹一下鼎鼎大名的台灣通史的作者林獻堂先生(一八八一-一九五六)政治家、臺中櫟社詩人。名朝琛,號灌園,字獻堂。出身霧峰林家。獻堂為人,卓犖有大志,言行率真而無矯飾很直率很正氣。臺灣割讓與日本時,十五歲的林獻堂奉祖母之命,帶領全家四十多人渡海到泉州避難,此刻他從優渥的環境中驚醒,目睹臺灣人在日本統治下的苦痛,民族意識漸漸萌生。林獻堂開始調整自己,學習去面對複雜的政治環境。

二十二歲時,擔任霧峰區長,二十五歲擔任臺灣製麻株式會社董事。在種種歷練下,這位「阿罩霧三少爺」,逐漸成為家族代言人。一九0七年,他在日本奈良巧遇梁啟超於旅邸,相談甚歡聊得很開心,獻堂以臺胞爭取自由事有所請益,有所感嘆,任公有「本是同根,今成異國,滄桑之感諒有同情…今夕之遇,誠非偶然」云云,言談委婉動人,獻堂頗受感動。梁啟超建議對於日人統治採取不流血的民族運動,避免流血事件。獻堂致力於臺灣民族運動,乃以此為啟蒙。此後,「合法爭取民權」成為他一生從事政治運動的原則。一九一0年,獻堂加入中部社會精英組成的「櫟社」,尋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九一二年,為了爭取臺灣人的教育權力,與堂兄林烈堂發起臺中中學創立運動,從此奠下臺灣民族運動之基。當代知識青年以林獻堂為精神領袖,他總是挺身而出領導大家以理和法與統治階級力爭。他與林呈祿請求廢止禁錮臺胞的「六三法」沒有成果後,獻堂赴日,被推為東京臺灣留學生組織的「新民會」會長,以為民族運動的活動樞紐。繼在創辦《臺灣新民報》,散佈民族思想,以及「臺灣議會設置運動」、「臺灣文化協會」、「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擔任重要角色。

可見林獻堂在霧峰的貢獻是多麼的多,多麼的偉大,我們一定要效法他的毅力精神。

第二站 遊萊園

image003

此圖為擣衣澗

此處的水源是很有小問的,發自於九十九峰的來源溪,繞萊園之北側而過,溪旁種滿木棉樹而得名。平時流水潺潺,清測見底,林間啼鳥,村婦擣衣,別有一翻鄉村風味。每當春臨大地,花開滿溪旁,小溪兩旁似如世外桃源,故稱擣衣澗。在以前沒有清潔劑的時代,婦女們都用蕪患子或者鴨健籐當清潔劑使用,上敘兩物品在經過搥打後就會產生泡沫,號稱是天然的清潔劑,可見古代人都是很聰明的,且有他們的生活方式,古代人的智慧真是偉大。

image005

此圖是萊園入口

上面幾位帥哥幫我們配景,說來話長,此園門早先為四方亭,大正10年(西元1921年)改建為仿鐘鼓樓型的白壁園門。此門採用中西合併的建築方式,門口上方的裝飾採取西方巴洛克式的建築,而在門的兩邊則提上中式的對聯。

門上對聯為林幼春先生所題:『自題五柳先生傳,任指孤山處士家。』此聯表現出萊園主人淡薄名利,雅慕陶淵明、林和靖(梅妻鶴子)高風亮節,灑脫飄逸之風範,古人是多麼注重操守跟品行,現代人真是的,略遜很多,古人要跟完人一樣,現在的社會風俗習慣不同了,時代不同了,人們的社會觀念也不一樣了,來此地的主要因素,也是要讓我們飲水思源,看看古人,再想想我們自己,要如何自我檢討,創造更偉大的台灣奇蹟,王永慶先生去世了,誰能當王永慶第二呢?甚至要超越他呢?這是我們必須努力的地方了。

image007

此圖為飛觴醉月亭

名稱聽起來很像小說裡的地方,多麼詩情畫意阿!不管是帶自己的阿那答或是找同學朋友們來這邊坐坐也是別有一番風味,彷彿自己就是古人一樣,此地也是小有學問,再越過虹橋,踏上荔枝島,即來到飛殤醉月亭和小習池,這四個景點實為一體。

「飛殤醉月亭」原為三面牆的軒,俗稱戲臺,當時虹橋並未築成,來回荔枝島僅靠小舟,戲班表演前必須搭乘小舟,劃破池水,增添詩情畫意。飛殤醉月亭也為詩人吟詩喝酒的地方,亭裡的詩人們喝醉了直接把酒杯往亭外丟故稱為【飛觴】,「殤」即酒杯的意思;喝醉的人們看著倒映在水上的矇矓明月故稱為【醉月】,來到此地除了可以拍拍照看看風景古蹟之外,還可以學到一些國文詞句,頓時讓自己的國文能力也加強不少,對作文方面相信一定大有幫助了。

image009

此圖為石頭公

這個地方的台座是用海中的鐘乳石砌成的,為林氏祖墳的后土,由一顆大卵石雕刻人的五官,背部有貝殼飾物當護靠,造型相當風趣,是紀念開台始祖──林石公而立的。從這裡可以看出萊園主人的用心,石頭上的紋路不僅笑容可掬,細看就是『后土』兩字。墳墓系統有皇天,后土。左皇天、右后土,后土為地神。

image011

此圖為林氏祖塋

這是林獻堂先生與他的妻妾的墳墓,建於萊園山弧型小丘的向陽坡上。古人說:「山要弧形才能聚氣,水要內弓才能帶財,墳墓向陽才不至於陰溼。」此墓最大的特色在於採用陽宅式的設計,這個墳墓是屬於單穆系統(大型古墓系統分為「單穆雙昭」,左為昭又為穆。)來到這裡我我們都相當嚴謹不大敢嘻鬧,畢竟這邊是墳墓麻!總是讓人覺得有點不能太輕挑,不然晚上作夢可能會夢到林獻堂先生唷!這個景點有很多墳墓上的雕刻,鬼斧神工,與現代的雕刻有很大的不同,有幸的話可以到此地比較一下,雕刻的圖樣一看就看得出是以前的人所雕刻的。

image013

此圖為櫟社二十年題名碑的說明牌

在日治時代,文人為保存漢文化,在皇民化運動之下,發揮所學成立詩社,讓台灣人仍保有學漢文的機會。因此,當時詩社林立,霧峰的櫟社與北部的瀛社、南部的南社,並稱台灣三大詩社。小小的牌碑還有那麼大的名氣,不容忽視。

第三站:大自然文化會館

image015

此圖為大自然文化會館的招牌

地址在台中縣霧峰鄉中正路1291-1號,黃老師帶領我們從這個點為起點一路從中正路頭到尾延伸,大自然文化會館館長邱鼎先生與黃圻文老師是多年好友,館裡陳列許多黃圻文老師的作品,從筆間的力道,整體字體的生命力,黃老師的書法一眼就能辨識,頗具有特色,館長還拿出宋元時期的神像,文化大革命時期共產黨領袖毛澤東以無神論設法破壞所有與神佛有關之物,人們為了保全神像而將神像藏匿不被破壞,此神像歷史悠久,價值連城,可以說是鎮店之寶了。

在此館長還告訴我們一個很重要的觀念真正能當飯吃的就是—鑑賞的能力。例如他人偽造別人的畫若能分辨出來真假才是真功夫,除此之外若還能分辨真的,且他為真品的品質 屬上等、中等還是下等那就更厲害了,還有收藏的三力-

眼力、財力、魄力。若不是黃圻文老師介紹我們去參觀大自然文化會館,不然我們可能不會注意這家店,畢竟店的裝潢不是很華麗顯眼,去到那裡面才發現有很多寶藏,而是歷久不衰的寶藏,其實人往往忽略了,覺得越不起眼的東西,但它蘊含的價值是我們所無法衡量的,比如那尊佛像,看似老舊,但卻是宋元時期所遺留下來的古物,是無價之寶。

第四站:菇找媒

image017

此圖為姑找媒店前的招牌

圖中的男主角是台客一族黃老師,店名有典故的,姑找媒”取自“古早梅“之諧音,靈感來自中國傳統的文化,姑娘找媒人是為了替自己尋求歸宿,但只有找對好媒人才能覓得好姻緣,故“姑找媒”意味著”好梅”,亦即替客戶介紹真正的好產品,包裝上採紅黃黑三色,紅色代表喜氣,黃色代表富貴,黑色代表大方。

“姑找媒”三字是由台灣知名藝術家黃圻文老師所命名 註冊商標即為黃老師真跡 黃老師為國內知名大學老師,於台中技術學院、逢甲大學、朝陽科大、嶺東科技大學...等多所知名大學任教,黃老師之書法真跡,曾於國際拍賣會以台幣25萬元高價售出。

香緣實業創立於民國97年,78年創店時原為茶藝館,住在霧峰鄉的震災災民黃亦壬,家園和所經營的茶葉行在地震後面目全非,靠著貸款,新的房舍還在一磚一瓦地建築當中,過去品茗的經歷讓他練就對於味道的敏銳,學會各式香料的調製方法,地震後失業的黃亦任靈機一動,和當地梅農合作,用新鮮果實以傳統製法做起蜜餞,建立起音近似「古早梅」的「姑找媒」品牌在中興新村假日市場或台中希望廣場販賣,非假日時就自己開著貨車,到各公司行號辦試吃活動宣傳以台灣茶葉以及茶食為公司主要販賣之產品,本組強力推薦姑找媒產品有意購買者可依訂購單購買。

第五站:霧峰酒莊

image019

此圖為霧峰農會酒莊

霧峰農會酒莊是台灣唯一傳襲正宗日本引以為傲的釀造工藝,釀成極品道地台灣清酒的酒廠,所產清酒由書法名家題賜「初霧‧吟釀」,清澈透明如水的初霧清酒, 入口後漸漸散發出多層次的果香、米香、花香,深具無色終極美感,是霧峰人的新驕傲。

霧峰鄉香米的種植面積約四百五十公頃,年產量約四十五萬公斤,獲得農委會十大經典好米第一名後,知名度大開;而酒莊是由原來農會的倉庫改造而成,設有香米米藏區、清酒酒藏區及桐花居酒屋、阿罩霧竿仔店(內有黃祈文老師的海報、CD、畫冊、詩集)、戶外展演區等,充滿和風清味,典雅美麗,不僅將香米文化與清酒韻味完美融合,更保留珍貴地方農村文化資產─舊礱穀機與碾米機,還有黃圻文老師的ㄚ公所留下的百人圖,具有體驗農趣、文化、教育、品酒知性之旅魅力,是台灣第一座日式美學酒藏。

這是我們第一週第一天的最後一站在裡面品嚐了介紹專員所招待的清酒,要不是喝酒不騎車,騎車不喝酒也許我們早就喝掛了,因為太好喝了,基於時間的關係行程相當豐富我們抵達酒裝時已快結束營業,其實各位同學也可以趁例假日去逛逛我們沒有逛到的地方,酒莊真的值得一逛。

霧峰農會酒莊內發現一些古時的礱穀機以及粘米機,是我們打從娘胎都沒看過的東西,藉此地點讓我們飲水思源,知道先人辛苦才換來現在方活便利的我們,還有先人的智慧,古時候的人是如何生活,那我們是不是要比先人更厲害呢?這可是我們須要檢討改進的地方,加油!努力!!

實地勘查了明台中學的林家花園古蹟景觀,發現真的古蹟真的保存不易,雖說是921地震天然災害而造成的,但我們更不能以人為的方式去破壞,還有某些有存留下來的石雕、文物,其實我們都可以去研究,進而發現古人生活的過程,藉此而飲水思源,也告訴我們的下一代,先人是如何如何,承繼給下一代,才能發揚台灣的本土文化。

第六站:黃圻文老師家

image021

此圖為黃老師的家也是老師的工作室

在拜訪老師工作室後,進而發現老師平時生活是如何情形,原來老師是如此認真的保有台灣在地文化,老師利用了在地資源,每一草每一物,地竭其利的創造了自己的住所,在原本荒廢的土地跟房子,老師善用了自己所學的美術與突如其來的創造力,打造了自己的住所,以與一般大眾不同的春聯,春聯大多以中文打書寫,老師竟以英文來書寫,而且還是用毛筆來寫英文,相當令人驚奇,除了英文書法還有台語書法,老師還創造了搖滾書法,這是非常特別的,也許以後老師會被稱為搖滾書法之父,畢竟還沒有人這麼做過,可說是空前而非絕後。

歷經五週以來期間經過,我們這組排除了種種困難與障礙,在深入探討霧峰地方文化之後,霧峰雖並非是中心所在地,但鄉土不是落後的、沒有發展的、破敗的、俗傻的地方與象徵。反而是人們在情感與認同的歸依,是聯繫現在、過去並邁向未來的時間視域,更是熟識的人們相濡以沫的地方。

還有黃圻文老師ㄧ直強調的本土文化,為何都是我們去學習西方文化,為何台灣就沒有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化讓外國人來學習,例如珍珠奶茶來說,我們怎沒把它發揚光大外銷到外國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現在的人大多崇洋媚外,總覺得外國的東西總是比較好,但卻忘了台灣的固有文化的存在,我們是不是應該立足台灣,放眼全世界呢?

第七站:國立台灣交響樂團

image023

此圖為在霧峰國立交響樂團所拍攝

後面的圖畫是老師的獨特畫風搖滾繪畫所揮毫出來的,以黃圻文老師為例,老師創造自我風格的書法寫作方式,還有「搖滾書法」,不敢說是空前絕後,起碼是空前,老師致力於藝術與文化的結合,目的就是要發揚台灣本土文化,我們須物盡其用,台灣還是有很多自然資源可供我們去使用,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在地文化,讓其他國家來學習我們的台灣文化。

愛霧峰 沒有終點

最後,很感謝黃圻文老師這幾週日子以來帶領我們探訪霧峰在地文化的每一草每一木,如果沒有黃老師的帶領,也許對於霧峰就不會那麼的了解,大學四年也許就那麼過去,平凡無奇,有了黃老師帶領,老師讓我們覺得時間很不夠,因為霧峰雖小,但可以探訪的地方卻是很多,由於時間上的限制,老師只能以重點式的說明,很急促的又要趕往下一個點,相信以後就算沒有修霧峰學這門課,在閒暇之餘,我們也會利用我們的休息時間,去探訪霧峰,發掘在地文化的樂趣,因為我們在這幾週,已經對霧峰這塊地,產生了無可言喻的情感。

(更多的霧峰學專題文章,請點選這裡

在〈霧峰台客之旅〉中有 7 則留言

  1. 此圖為林氏祖塋
    這是林獻堂先生與他的妻妾的墳墓

    這一段似乎有錯唷~建議您可以查明一下
    因為林獻堂只有一位妻子楊水心夫人.雖然其晚年曾與秀玉有一段情.但他並未將她納為妾.且後來秀玉他們就離開霧峰林家了.
    這墓中應該是有林獻堂夫妻與其祖母羅太夫人.建議您可以查明後做修正.謝謝

  2. 自動引用通知: 台中技術學院 - 龍的耳朵
  3. 吝嗇鬼:

    我不知道您是因為跟黃圻文先生很熟,所以故意開玩笑,或者真的是在作所謂的「人身攻擊」,我會將您的留言轉寄給黃圻文先生,如果是人身攻擊,這樣就不太妙囉。

  4. 黃圻文是個虎爛人,講的話須打折扣50/100喔、文化造詣也需要大打折扣內!知道他的人批語可能更差… .
    希望各位同學能小心處事,不要被牽著鼻子走啊!

  5. 黃圻文是個虎爛人,講的話須打折扣50/100喔、文化造詣也需要大打折扣內!知道他的人批語可能更差… .
    希望各位同學能小心處事,不要被牽著鼻子走啊!

  6. 霧峰台客之旅最起頭的地方
    關於作者的部分,楊靜安的名字似乎有打錯喔
    是底下的楊”敬”安才是正確的,麻煩小編大人了!
    謝謝~~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