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怎麼看待老聚落?

客家聚落、夥房、菸樓需要保存,不在於歷史久遠或具有地方特色,更不在於因為被縣政府文化景觀調查列入名錄,而在於聚落民眾如何看待這些物件。如果僅停留在「物」的層次,這些物件很快地會因為地震受損或年久失修….

號稱大高雄地區百年最大的2010年甲仙地震,造成許多房屋受損,尤其是甲仙、杉林、美濃等地區的傳統客家夥房、菸樓有不少受損,這是第一個層次的物質性受損。更進一步的第二層次受損是文化景觀面向,居民基於經濟考量而簡便地以鐵皮覆蓋房子,或者改建為鋼筋混凝土建築,從而改變了傳統聚落的風貌。第三層次的受損是聚落風貌解體,即許多菸樓因為菸業結束而失去功能,在地震受損後就可能被拆除,使得美濃菸業文化景觀因而消失。

這三個層次的文化受損看起來都因為地震而導致具有文化價值意涵的客家夥房、菸樓受損。然而,這樣的思考僅僅侷限在「物」的層次,所以僅看到房屋崩壞、鐵皮覆蓋、改建RC、拆除老建築等現象或行為。然而,真正會使客家文化受損不在於建築受損,而在於文化崩解,及關於客家文化之價值理念(人與天)、社會運作(人與人)、環境掌握(人與物)、生命成長(人與自我)等四個層面議題的處理對待,及關於對待客家文化是否具有自覺、愛惜、才智、與豪情壯志等情懷、認同、與認知。

990519shiol1170098-400.jpg
美濃吳家夥房及菸樓以鐵皮屋修繕

L1170119
美濃鍾家菸樓震災受損

客家聚落、夥房、菸樓需要保存,不在於歷史久遠或具有地方特色,更不在於因為被縣政府文化景觀調查列入名錄,而在於聚落民眾如何看待這些物件。如果僅停留在「物」的層次,這些物件很快地會因為地震受損或年久失修而在時間洪流中消逝。如果聚落民眾能在「天」的層次看待聚落、夥房、菸樓,則這些物件承載著人們生活文化中最重要的價值理念,就像神像此物件承載著宗教信仰一般,將是聚落民眾願意珍惜的對象。

如果聚落民眾在「人」的層次思考生活中的社會運作,就會將重建受損廟宇(如杉林鄉樂善堂)當成是凝聚地方向心力的社會動員絕佳機會,而不是沈重的財務負擔。

而更積極地以「物」的議題來思考環境掌握議題,則不在於逕用RC取代傳統建築,或拆除了事,而會積極地討論,傳統建築面對地震的優異點何在,否則多地震的台灣如何撐過百年?而這次地震會受損,不見得是傳統建築不耐震,而是因為人們平時對老建築的日常管理維護不佳。就像老車W123會有問題基本上不在於自身的機械性不佳(否則何以還有許多老車能在路上跑),而在於使用者沒有好好保養(例如定期更換機油、濾心、火星塞,或使用樣態是否造成積碳等)。當然,更積極地想,在當今科技水準的基礎上,如何讓原本耐震的傳統建築更加精進呢?

如果以「我」的層次來進行生命發展面向思考,則需先問,為何客家聚落的人們不斷外移?2010/3/14People Post公民新聞平台報導「2010年3月因潮州沿線鐵路電氣雙軌化要被拆的屏東竹田西勢百年祖堂及伙房」。記者的感想是:

真的很誇張耶!屏東縣政府如此重視六堆客家文化,卻放任台鐵鐵路電氣雙軌化工程強拆西勢火車站沿線整排的客家中堆伙房,難道說政府蓋的客家文化園區與客家文物館比較重要,那真正屬於六堆客家當地老祖宗所蓋的聚落老屋就可以亂拆了嗎?這不是本末倒置,自相矛盾嗎?[1]

可是,問題的關鍵點與其罵縣政府顢頇,更應該看到「雖有部分居民抗議~但沒辦法~重點是裡面都沒有居民了,所以鐵路局拆的是南下右側整排客家中堆伙房,南下左側因為都是有人住的住家,爭議性大,所以只好拆古屋。」[2]也就是說,當聚落的人們不住在其中,縱然沒有被拆除,此聚落的生命力已然逐漸消失(原住民部落如好茶舊社亦如此)。因此,如果此聚落無法具有令人生命發展的力量,人們就會遺棄此地,此聚落也就此衰頹。有些地方以藝術村來重新發展,或以社區營造來重振活力,都是處理人與自我關係議題的重要努力。

若要保存傳統聚落,就需在人與天(價值理念)、人與人(社會運作)、人與物(環境掌握)、人與自我(生命發展)等四個層面系統性地解決所面對的問題,否則,一昧地歸罪於縣政府亦無濟於事。


[1]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52334[2] 同上。

甲仙訪調(5)觀光興衰之關鍵

良善交通與道路通暢,攸關居民上班、學生上課,同時也是店家經營生意的重要關鍵,交通一旦中斷便沒有生意,持續中斷就面臨收店或收攤的危機。甲仙地處偏遠,技術和資源上欠缺,還無法像都市靠網路虛擬市場的交易…

編按:本文為「東吳大研社」至甲仙災區進行的訪調系列文章之5。

────────────────────────────────────────────

甲仙是通往那瑪夏、寶來的必經之路,過路人會在這裡休息消費,然後再繼續上路,店家也因此有生意可做,道路扮演重要角色,現在甲仙的遊客消費型態都還是相同的模式。

良善交通與道路通暢,攸關居民上班、學生上課,同時也是店家經營生意的重要關鍵,交通一旦中斷便沒有生意,持續中斷就面臨收店或收攤的危機。甲仙地處偏遠,技術和資源上欠缺,還無法像都市靠網路虛擬市場的交易成為主要經濟收入,大部分店家都以現場生意為主,因此交通決定了甲仙的經濟。

990515jixianshangqyuan-400.jpg
目前甲仙銜接外界的臨時便道

八八水災後橋斷了,通往那瑪夏的台21線也斷了,較具知名度的芋冰城業績掉了7到8成,而八八水災當下也損失幾十萬;也有店家災前災後業績相差4倍,有些因為設有部落格或宅急便等通路尚有業績,而單純做現場客或不太知名的店家這幾個月來幾乎沒生意可言,甚至都不製作產品以免虧本;做那瑪夏生意的內需商店和路邊攤生意也不如從前。

店家們都需要仰賴人潮才能夠支持其營業,然而道路中斷使人潮不再,業績也一落千丈,不過他們想藉由這次危機找到轉機,對甲仙還抱有一線希望,因為居民認為只要橋修復、道路順暢後,自然就會回復以前的繁榮,而形象商圈的幹部們煩憂,為了讓甲仙景氣復甦,又增生白髮良許……

經由經濟部輔導,形象商圈應運而生,成員都是甲仙商圈中的店家老闆,人潮少是他們直接面臨的危機。以往他們的思考方向是,甲仙自古以來扮演著中繼站的角色,遊客來這只為吃冰而停留不久,他們便想許多辦法使遊客駐足。1999年甲仙芋筍節便是其中一項嘗試,前高雄縣縣長余政憲在開幕時說:「甲仙有三寶,芋頭、竹筍和化石」。

clip_image004
芋筍節所設立的芋頭雕塑

經過一番努力,長期舉辦芋筍節成功創造甲仙的品牌與口碑,芋筍大餐、剝竹筍大賽、吃芋冰大賽、文化踩街以及喊價就賣的商品特賣會等活動每年人聲鼎沸,形象商圈更設計了一系列大大小小整年不間斷的活動,持續活絡、熱鬧甲仙地區,就是為了不讓人潮過度集中於特定時段,然而一切苦心經營全在八八水災後黯然。

除了要使遊客停留更久,甲仙形象商圈現在面臨另一個更棘手問題,那就是甲仙有甚麼特色能夠吸引遊客不請自來、一來再來?甲仙因為當初注重發展商業,而忽略了歷史與人文,而那些卻是甲仙的本質,將其加入創意再行銷,就會是一項結合文化的產業收入。

許多前往甲仙的遊客都住在高雄縣,趁著周休二日開著小客車到甲仙走走、吃芋冰,還有遊客順道看看小林村的災後狀況,或者欣賞南橫沿路的美景兜風。若災後持續地方上經營,並且不只觀光,還有自然教育、歷史人文培養做周全完善的規劃,硬體軟體完備的建設,便能夠成為長久活絡地方的方法。

纖纖玉指甲仙美人蕉

懷著期待的心情,我們輕輕撕開了蕉皮,並與土蕉仔對比,美人蕉的果肉顯然較白,且自有香味;而聞過之後迫不及待咬下一口,甜中微酸的美好口感,確確實實是「有戀愛的感覺」──這是深嚐感情酸甜苦辣的游師兄…

寶島台灣的香蕉種類

外皮金黃,果肉香甜,且價格大眾化,所以香蕉,向來是我無可或缺的日常水果。

屬於芭蕉科芭蕉屬的香蕉,乃一年生大型草本植物,台灣最常見的是兩百多年前由大陸華南地區引進的「北蕉」,及從北蕉組織培養苗篩選出來的「台蕉1號」與「寶島蕉」,還有由加樂比海引進,在本省中南部經數年比較試驗並經馴化選育之矮化品種「台蕉2號」;而因北蕉在台灣已經在地化,所以又稱之為「本土蕉」或「土蕉仔」。此外,在零售攤位上,還有由菲律賓引進的甜中微酸的呂宋蕉(又稱南洋蕉、芭蕉),以及更少見的紅皮蕉、粉蕉(又稱米蕉)、玫瑰蕉、蜜蕉及旦蕉等等種類,隨君所好,自由採買。

990427meiren2wcimg1410-420.jpg

w令人垂涎三尺的本土蕉與美人蕉CIMG1418

最好吃的香蕉與最好的催熟方法

最好吃的香蕉,當推「在欉黃的」,在欉黃的香蕉已經熟透,所以口感又Q又香又甜,無與倫比;但熟透的香蕉果皮容易裂開,不利存放,所以只有種香蕉的人較易品嚐得到。

易存放的八分熟香蕉,採收後得催熟。早期常用的方式,是將採集的埔薑仔葉略經日曬,先鋪一層於「甕缸」底層打底,之後擺上一層香蕉,接著再鋪一層埔薑葉,再擺上一層香蕉,一層又一層鋪擺完成後,還可在缸中點一、兩炷香來提昇溫度,最後才將缸口封好,約2至3日,出缸的黃熟香蕉即富含埔薑仔的獨特芳香──已經過了五十餘年了,我家的大哥還一直念念不忘這種絕美滋味。

纖纖玉指甲仙美人蕉

近來,愛吃香蕉的我在甲仙市場北側的鄭家稀飯麵食店(甲仙鄉和安街107號),發現了一種未曾見過的香蕉,店家稱之為「美人蕉」,但見香蕉的果指,瘦瘦削削,有的還會彎曲,像極了美人纖纖的玉手指,看來還真是「蕉如其名」哩!由於該店販售的北蕉系列的土蕉仔及呂宋蕉,都是栽種在山坡地,果肉水份較少,所以滋味都香Q可口;當然,甲仙的山坡地多褶皺,能栽種的面積無多,所以這些泛稱「山蕉仔」的各種香蕉,產量並不多,因此有幸吃到時會有幸福的感覺。

那麼,這第一眼就讓我愛上的「纖纖玉指甲仙美人蕉」,又會是什麼好口感呢?買回來並放到熟透的時候,馬上call來專責攝影的工作好夥伴淑卿,因為淑卿與我一樣愛吃香蕉,每回吃到我從鄭家或甲仙市場買回來的香蕉,都讚不絕口,還說她在其他地方買的沒那麼好吃。

w甲仙�家的山蕉仔CIMG1356

有戀愛感覺的好香蕉

懷著期待的心情,我們輕輕撕開了蕉皮,並與土蕉仔對比,美人蕉的果肉顯然較白,且自有香味;而聞過之後迫不及待咬下一口,甜中微酸的美好口感,確確實實是「有戀愛的感覺」──這是深嚐感情酸甜苦辣的游師兄最最愛說的一句話了;而依品嚐經驗,美人蕉熟度不夠時略有澀感,越熟,則味道越香。

經過查證,這原產於南洋一帶的「美人蕉」,正式的譯名叫做「李林蕉」(Pisang Lilin),另有「牛角蕉」、「樹蕉」、「佛手蕉」的眾多稱呼;由於甲仙地區都是栽種在山坡地,無水可淹,所以香蕉的果指,比他地栽種的略顯瘦削,而且形狀活潑多變化,頗有在地特色,因此,以「纖纖玉指甲仙美人蕉」來稱呼,還頗貼切哩!

w指型多樣的纖纖玉指甲仙美人蕉CIMG1423

從見面開始,期待再相見

從她的分享裡,提醒了我們關於藝術主體性的部分,藝術進入社區並非單純地服務社區,而是打破藝術在學院中專家分工的菁英發展模式,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藉由藝術的形式表達自我,進而展現生命的活力與熱情,藝術家進入社區…

醞釀許久的藝術家駐村行動,終於在見面會這天啟動了!

這天,是藝術家和社區居民的初相見。

這天,讓我們更確定了藝術進入社區的意義。

見面會的地點在我們最熟悉的南橫三星遊客中心,二樓空間雖不大,卻極適合營造出溫馨輕鬆的氣氛,正好符合見面會想要傳達的感覺,希望藝術以柔軟的姿態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取代以往社區大學稍嫌生硬的「課程」。

早上,約莫九點,在二樓忙著架設器材、擺放桌椅的我們,聽見外頭人群相互問好的聲音,「哇!荖濃來了三台車」,這樣的驚呼聲傳了上來,探頭窗外一看,一群阿公阿媽神采奕奕的,好似出外旅行一般。

在社區伙伴們都陸續就坐後,見面會便準備開始,我先就整個藝術駐村行動,做一個概略性的說明與介紹,在災後推動藝術駐村的用意,以及最重要的是今年社大的工作重點之一,便是突破原有的學分制,設計更貼近農村作息/災區現況的學習活動。為了貼近社區,我嘗試用那十分「不輪轉」的閩南話和大家溝通,在每次和社區互動的過程中,慢慢學習和他們說一樣的話,思考一樣的事。

接下來是甲仙、小林和荖濃三個社區的自我介紹,雖然在見面會之前,我們已經帶過藝術家拜訪社區幾次,但因為要做自我介紹,社區也都或多或少的做了些準備,讓大家(包含我們工作人員)有一個比較概括性的認識。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荖濃社區,由新接任的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詩倫來介紹,她是從台北嫁到荖濃來的外地媳婦,準備充足的她表示,因為這次的見面會,讓她重新認識了荖濃,從荖濃的地理位置、人口概況開始,到傳統文化、產業生態,最後以災後地景異變和發展願景做總結,詩倫活潑的肢體語言和帶著一點普通話影子的俏皮閩南語,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聽得聚精會神,特別是說到荖濃傳說故事時,在場的阿公阿媽便紛紛你一言我一句的「補充」了起來,

她也非常適時的讓長輩在此時有表現的機會;當詩倫提到「荖濃≠老農」時,讓我不禁喉間一緊,一股想掉淚的衝動跑了上來,她先說一般人聽到「荖濃」,最容易浮上心頭的兩個字便是「老農」,接著談起荖濃社區裡那些有活力的人、事、物,來告訴我們雖然農村勞動力年齡偏高、中壯年外流甚多、隔代教養問題嚴重,這些都是一般人倒背如流的農村印象,且客觀來說,並無謬誤之處;

但仔細探究問題現象,在這些事實之中,終究有些美好的部分存在,六七十歲的農民仍舊生龍活虎地勞動、還是有年輕人留在農村、由祖父母照顧的小孩多半母語流利…,多面向的思考,不隨意下判斷與結論,是我們多次在社區走動、在田野裡學習得到的道理。

990420-laonugp33-400.jpg
荖濃社區發展協會的詩倫。

在事前多次的社區拜訪,以及和本次駐村行動的策展人華瑛討論評估後,便決定了在這三個社區蹲點的藝術家,分別是甲仙/華瑛;小林/純用;荖濃/正一、雨君、慧英,華瑛本身由於和甲仙已有長期的合作互動關係,一開始便決定延續先前的成果,探究深化的可能;

小林的部分,因為目前暫居在杉林組合屋,試圖重建一個新小林社區,組合屋園區有環境與景觀改造的需求,又新社區處於變動不止的備戰狀態,需要一個社區工作經驗充足的藝術家,因此便請回曾是社大講師的純用歸隊;

荖濃有平埔族的歌謠和舞蹈文化,但卻逐漸步上凋零之路,希望藉由劇場藝術結合音樂與舞蹈,並引領社區居民說出自己的故事,正一是年輕有熱情,也有豐富劇場經驗的好手,搭配從社區說故事媽媽出身的雨君和慧英。

稍事休息後,接著便是藝術家們的介紹。華瑛先是放了一部短片,片中紀錄了她在屏東投入社區劇場的過程、社區媽媽們的身影,她告訴大家這只是一種可能性,戲的上演與否並非關鍵,而是走出家門、走出自我限制的每一個人。純用談了他在嘉義的一些經驗,帶了幾本書來,他爽朗的笑聲震盪在空氣裡,令人印象深刻。

正一、雨君和慧英以一齣即興短劇,說明了他們第一次來到甲仙和見到社區居民的感受,一方面是困擾於路途的遙遠,山路的蜿蜒旋繞,另一方面是感動於社區居民的熱情大方,他們生動活潑的表演,逗得每個人哈哈大笑。

見面會最後,還有一為遠道而來的藝術家與我們做經驗分享,她是吳娟,有在嘉義、雲林、馬祖等地駐村的經驗。

從她的分享裡,提醒了我們關於藝術主體性的部分,藝術進入社區並非單純地服務社區,而是打破藝術在學院中專家分工的菁英發展模式,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藉由藝術的形式表達自我,進而展現生命的活力與熱情,藝術家進入社區,除了主動出擊認識左鄰右舍之外,還要學會觀察、發現社區裡「泡茶聊天」的所在,此外,也要耐得住寂寞,當駐村初期,還無法獲得社區認同的時候,除了心態上調適之外,試著自己慢慢開始創作,一個禮拜、兩個禮拜過後,便不難吸引更多好奇的眼光。

吳娟的分享結束,在等待午餐備妥之前,在場的所有人團團圍坐,輕鬆也隨意地聊著一整個上午下來,每個人各自的感受和想法,荖濃有一位阿公便說起自己曾以編織的手藝獲得全國社區比賽第二名的殊榮,若大家有興趣,他可以教大家這項手藝,又一位阿媽說要講故事她最會了,期待藝術家來到社區後,可以聽到他們很多的故事,大家便開始七嘴八舌地聊了起來,直到外頭傳來飯菜香。

P1040988
圍坐的大家,隨意地聊著。

這次的午餐請甲仙愛鄉協會的伙伴和社區的新移民姊妹們為大家準備了極有口碑的南洋料理,食材來自社大農業班的實驗公田,姊妹們先為我們一一介紹了每一道料理,以及其中好吃的秘訣。在遊客中心一樓戶外的小庭院,枝葉婆娑,好不涼爽,大家自由自在的用餐、談話、走動,慢慢相互認識,直到碗盤都見底,才驚覺時間已經到了下午兩點。

P1040992
姊妹們為大家介紹每一道料理。

離開時,我們不止說再見,我們說下次哪天再見,社區伙伴、藝術家和我們工作人員期待再見面的心情都是一樣熱切的。

甲仙的努力─從「原生植物園」到「350高地生態願景公園」

甲仙原生植物園雖已無存,但今年2月起,甲仙愛鄉協會長期關注並開始認養的甲仙街區北側350高地與茄苳老樹,已朝向生態願景公園的目標邁進;除了之前的人造林,園區所有的自生苗木都要適切保留;待苗木稍長,也要讓草本植物…

有個秘密基地,大小才約一公頃,栽植了植物界中二十四個科,五十五個種,一百二十八棵台灣原生植物,都屬台灣中、低海拔區塊分布者。這秘密基地,叫做「甲仙原生植物園」。

由北而南,園中栽植了五加科的通脫木,芸香科的臭辣樹與月橘,馬鞭草科的山埔薑與埔薑仔,大戟科的土密、白桕、白匏子、裡白巴豆、粗糠柴、菲律賓饅頭果、加冬、血桐、蟲屎、野桐、細葉饅頭果、密花白飯樹及紅珠,樟科的樟樹、香楠、土肉桂、小梗木薑子及大葉楠,木犀科的白雞油,杜英科的杜英,茜草科的山黃梔及水金京,冬青科的燈稱花,桑科的稜果榕、牛奶榕、雀榕、小葉桑及白肉榕;

還有茶科的細枝柃木及米碎柃木,榆科的櫸、榔榆、朴樹、石朴及銳葉山黃麻,柿樹科的軟毛柿,千屈菜科的九芎,海桐科的台灣海桐,豆科的黃豆樹及刺桐,馬錢科的白埔薑,漆樹科的羅氏鹽膚木及黃連木,茶茱萸科的桶鉤藤,火筒樹科的火筒樹,錦葵科的山芙蓉,茄科的山煙草,禾本科的桂竹,以及無患子科的台灣欒樹及無患子。

990417jixiayuansmg1362-300.jpg

歷經日治時期與國府早期的兩度伐木作業,及其後民眾的開墾破壞之後,甲仙的山區仍可以找出五十六種原生植物,可見原始森林所含藏的樹種,必更為豐富多元,但願政府及民眾能更加珍惜這些倖存的原生植物,也更加珍惜其他草木植物,讓物種恢復豐富多元的形態,以發揮自然界間相生相剋的功能,從而降低終至停止農藥的使用,期能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生活環境,再造Formosa之美麗風華。

上開植物,學名標示有formosana的,有水金京、石朴及桶鉤藤;註明為台灣特有種的有白雞油、香楠、土肉桂、小梗木薑子、大葉楠及台灣欒樹;其他種類,也全部都是台灣本產的原生植物──這麼一項極須花錢外聘專家學者,才能進行曠日耗時之調查與規劃的原生植物園計畫,能順利進行並完工,都因為有曹永清老師的全力協助;所以開銷,也只耗費了少數購買樹木,及挖掘、搬運與栽種等相關機具之費用。這種鄉公所與民眾合作無間的模式,對經費一向嚴重短缺的公部門,可說立下了無米之炊的最佳範例。

甲仙原生植物園,位置在甲仙親水公園南段區塊,是民國九十七(2008)年春節,亦即時序入春之後進行樹木移植。樹木剛移植,最須充足的水分,只見劉建芳鄉長親自率領義工隊伍,不是在早上上班之前,就是在下午下班之後,認真為樹木勤澆水。樹木感受到這份關愛之後,也奮力抽葉長枝,展現旺盛的生命力;甚至也隨順季節,以最美麗的花朵妝點大地,而成了民眾在晨昏時段活動筋骨的最愛與最佳去處。

2-w350cimg1373.jpg

誰料,同一年的7月17日晚上,卡玫基颱風引進了水氣豐沛的旺盛西南氣流,帶來漫渙洪流,不但淹上了甲仙街區,地勢較低的高灘地親水公園,及其南段的原生植物園,都嚴重毀損;尤其是新栽種的植物,根部尚未深入岩層,所以倖存樹木只餘個位之數。當劉鄉長來到親水公園勘災,看到公所及所有義工們,用心整理栽種且已大有看頭的花花草草及原生植物在一夕之間毀滅,一時英雄氣短,不禁放聲號哭,還哭得像一頭牛一樣,足見對這片土地用情之深。

甲仙原生植物園雖已無存,但今(九十九,2010)年2月22日起,甲仙愛鄉協會長期關注並開始認養的甲仙街區北側350高地與茄苳老樹,已朝向生態願景公園的目標邁進;除了之前的人造林,園區所有的自生苗木都要適切保留;待苗木稍長,也要讓草本植物有自由伸展的空間。

只希望園區能以豐富的植被招蜂引蝶,且鳥飛禽聚,而成為大家流連、觀察與研究生態的場域。更願這一只許成功的計畫,能讓劉鄉長對這塊土地深深用情的悲苦,略微獲得慰安。

w350cimg1380-450.jpg

【城鄉交流的產物市集】0517-23

城鄉交流,所以我們友善土地.購買在地食材,了解安全用藥,支持無農藥產品 時間:5/17~23(每週一~五)晚上六點~九點 地 點:高雄第一社區大學校內中廊(前金國中內)農產品產地:美濃、甲仙、彌陀、那瑪夏、大樹、內門 市集產物:無農藥蔬菜、安全用藥水果、酵素.醋.醃製品等……….

因城鄉交流,所以我們友善土地.

購買在地食材 ,了解安全用藥,支持無農藥產品

時間:5/17~23(每週一~五)晚上六點~九點

地  點:高雄第一社區大學校內中廊(前金國中內)

農產品產地:美濃、甲仙、彌陀、那瑪夏、大樹、內門

市集產物:無農藥蔬菜、安全用藥水果、酵素.醋.醃製品等

※預購農產品:

1.甜玉米50元/ 約3條
2.水蜜桃450元/8粒、400元/10粒、350元/12粒、300元/約15~17粒
3.有機米200元/2公斤(白米/糙米)
4.玉荷包270元/3斤、450元/5斤

※預購辦法:需先至辦公室付費後並領取訂購單,於5/17(一)起晚上六點後領取。洽詢電話:07-2518200 劉孟佳小姐

指導單位:教育部、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承辦單位:高雄市社區大學促進會
執行單位: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
協辦單位: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共同購買班、南台灣志工社
城鄉交流之友:美濃有機米產銷班第一班、甲仙蔓花生家族、創世紀有機農場、那瑪夏水蜜桃農友、楊家玉荷包農場、木柵有機農場、蕙心有機農園

甲仙訪調(3)生命的連結

聊得越多,知道越多資訊,我越確定我要紀錄的不只是這些東西,我也想紀錄他的面容、表情、穿著、語氣……紀錄一個人是如何在我面前,陳述自己,他是活生生的,而不是一些問題、答案的堆砌。但目前的我…

編按:本文為「東吳大研社」至甲仙災區進行的訪調系列文章之3。

990410lihybjls8b37-420.jpg
要如何去記憶一片田地的美麗?

為了讓訪調的成果能有量化的資料作依據,綠、慈在有社會學背景的儒的協助下,設計了一份簡單的農業問卷。對統計學相當陌生的我們,思考著如何將這陣子累積的複雜感受,濃縮成幾個問題。小小一張A4紙,因為要承載五里埔農業現況的緣故,竟是如此有份量。

我們設計的問卷,分三個部分展開:基本資料(年齡、種田資歷、家庭結構、收入來源)、農田資訊(田地大小、作物種類、是否休耕)、發展狀況(是否於空閒時間學習農業知識、技能)。

早上十一點多到達五里埔後,為了增加效率,我和綠、慈分開,獨自進行訪調。不按台語的我,只好尋求保丞媽媽的協助,熱心的她,將問卷上的問題翻成台語,一句句教我念。口頭演練外,我也把所有問句用注音符號紀錄下來,以免遺忘。看到我因為緊張而將台語念的七零八落的樣子,保丞媽媽不斷偷笑,但她不擔心我因為發音不清而碰壁,在地人的她,知道五里埔的親切會接納我的認真。

拿著標滿注音符號的紙,我再次走進這幾天來來回回穿梭的鄉間小路,不同的是,這次我會走進每一戶人家,用最精簡的方式提問題、完成問卷。

我來到一間屋前擺著大鐵鍋的房舍,裡頭一位大哥背對著我,正在榨甘蔗汁。我出聲詢問,他停下手邊的工作,轉過身對著我。與他打照面的瞬間,我就被遠超乎問卷的東西鎮攝了,那是一股沉著的耐心、善意,似乎沒等我表明來意,他就已經準備招待我,滿足我的需要。

也許是因為空氣的熱度,我變得深沉。在他接受訪調後,我開始一句句提問,但心裡感受到的卻是其他東西。

他是陳大哥,種田的經歷超過四十年,有五個子女。八八水災沖掉了他的竹林,之後曾拿到政府的補助,每日八百工資,為期三個月。三個月結束,他就失業了。談到失業時,他看著我笑,說:「這地方沒工作可做啊!」

因為國語能通,我很快的問完所有問題,也得到明確的回覆。但我並不滿足,因為在這些數據外,有著太多東西,我無法靠問卷紀錄。這落差本來在預料之中,但實際經驗時,還是令我感到難受。

我繼續與他聊天,聽到五里埔的農田主要分為林班地、一般農田。林班地屬於林務局,農田則多半是私人所有。水災後的補助,只針對私人產業,若農人的作物是在災時被大量沖走的林班地上,幾乎得不到任何補助。林班地上種的是大部分是竹與梅,這兩項產業在採收季時需要大量勞力,因此產業的流失,就意味著物主、顧工同時失去一項重要收入來源。

聊得越多,知道越多資訊,我越確定我要紀錄的不只是這些東西,我也想紀錄他的面容、表情、穿著、語氣……紀錄一個人是如何在我面前,陳述自己,他是活生生的,而不是一些問題、答案的堆砌。

但目前的我,除了問問題,寫下回答外,找不到其他方式,去紀錄他的生命。只能半帶愧疚的說,我們是台北的學生,問這些問題,不是做報告,而是把一些資訊帶出去,看能不能引起回響,對這個地方有些幫助。

我的善意,也許讓他覺得重了,必須做點什麼,讓彼此的善意達到平衡。這是鄉村的可愛,施與受必須是和諧的,就像人與土的共生不能是單方的拿取。

他問我要不要喝甘蔗汁。我喝完甘蔗汁後,他又覺得不夠,叫我一定要等著,他去屋裡拿一包自製黑糖給我。我無法拒絕,只能收下黑糖,讓黑糖的甜味以及重量留在心裡,等待能夠回報它們的一天。

離開陳大哥所在的屋子後,我帶著我的問卷走向另一間房舍。問卷本身也許是種簡化,但人與人之間的某些連結,是強韌的,不會因簡化而消失。它們會維繫的很遠。

c45c16e47dd3-420.jpg
榨取甘蔗精華的機器

系列閱讀:

甲仙訪調(1)越界: 小地方新聞網

甲仙訪調(2)五里埔農業記事: 小地方新聞網

甲仙訪調(2)五里埔農業記事

一天下來,就算是都市來的孩子,也都更加的了解到何謂莊稼人的生活,說不定深深的被這裡的愜意與寧靜所吸引,台灣從早期社會的農業時期,歷經工商業起飛,再到現在的高科技產業,曾經在這塊土地上扮演重要角色…

編按:本文為「東吳大研社」至甲仙災區進行的訪調系列文章之(2)。

在五里埔,那條筆直的台二十一線,左右多是農民的果園,及兩邊幾乎乾 涸的小溪,順著一條竹園旁的小徑往內走,是一間老舊的宅院,這應當是是台灣早期社會所謂的土角厝。

早到屋後,諾大的菜園哩,栽種了不下十種的蔬菜,一位阿嬤穿著雨鞋,拿著剪子,提著紅色塑膠筒在採收竹籬上的荷蘭豆,只見桶內豆莢各各碩大飽滿,雖然只裝了桶子的一半,但阿嬤提著剛採收完的成果,滿足的走回屋內,又用盤子盛了一些來到屋前,把根蒂部分除去,直說要拿去炒了給我們品嚐,期間;走到前庭,不遠處的柵欄裡,養著公雞與火雞,屋子的一側,鐵籠裡是一隻黝黑的山豬,屋前,是一排順序整齊的花生。

990402hkhujia40b9577016a0-4.jpg
幫忙採收荷蘭豆。

新鮮的菠菜與荷蘭豆上桌了,阿嬤另外又燒了一壺茶款待我們,邊吃邊聊,阿嬤重複的說:「快吃,自己種的,新鮮沒灑農藥,不難吃,回到台北,就沒辦法吃到這麼大枚的荷蘭豆了。」神情中,是自豪且微微上揚的嘴角,一手則是熟練的泡著茶;房子的右側屋簷下,一個小男孩揮舞著棒球棍,走向前去,想不到他竟把石子當作是棒球來打,玩的可開心了,回到座位上再與阿嬤閒話家常,直到離開前,阿嬤說到:「隨時都可再回來,對了,對面紅色屋頂涼亭有一棵樹葡萄,很特別,可以去看看。」

看著這一棵不太像葡萄樹的植物,果子還結在枝幹上,摘了一棵來嚐嚐,果肉是白色的,味道有點想是優格;繼續往另一條小徑走,不久,又是一棵結滿黃色果實像是傳說齊天大聖偷取王母娘娘的仙桃,一棵樹掛滿了這樣的果實,是最自然的藝術了,沿著蜿蜒的田間小路向內走,來到一個視野開闊的空間,兩間三合院前是一大片的冬瓜田,田埂之間,是細細的灌溉水流,大後方是一大片連綿的山勢,不遠處的前方是一大片的竹林,真像一幅天然的風景畫,在台北的大都會中,是那些刻意人力加工而成不景所無法比擬的。

冬瓜田旁邊,一小塊的農地裡,是一位阿嬤彎著背,穿著雨鞋,頭戴斗笠,忙碌著,對於外人的來訪,感到不是很習慣,一邊拉著水管澆著菜,一邊自信的說到:「現在的年輕因仔很糟糕,平時吃的這些菜都不知道是什麼,連最基本的蔥跟蒜都不會分;跟你們說,蔥管是中空的,而蒜是比較扁平的。」這是農家人的驕傲,也是他們樸實自然的一面。

一天下來,就算是都市來的孩子,也都更加的了解到何謂莊稼人的生活,說不定深深的被這裡的愜意與寧靜所吸引,台灣從早期社會的農業時期,歷經工商業起飛,再到現在的高科技產業,無形中那從經在這塊土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農村生活,漸漸限縮,變成如今只是鄉下地方特有的景觀,事實上,

這種農田記憶應該是伴隨很多五、六年級生,甚至是年輕一代小時候的回憶,有機會,若是能夠親自走訪這裡,絕對值得。

農婦
勞動中的婦女身影。

甲仙訪調(1)越界

身為外人的我們,來到五里埔的農地,對這地方意味著什麼?慈與綠,只是兩個大一的學生,跟著社團來到這陌生之地,遇見對他們同樣感到陌生的狗兒,因而僵持著,誰也不讓誰去碰觸自己背後的世界。被吠聲制止的我們….

「甲仙訪調」報告系列前言

文/溫炳原

去年十月剛進災區做調查時,有天突然收到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的林淑英老師轉信,希望能協助東吳大學思潮研究社(註1)同學們,擔任他們社團課程的講師,談一談我們(台灣)的環境究竟出了什麼問題了?!也因為這樣的邀請,讓我有機會得知有一群學生,儘管未能在災後立即投身災區,加入救災的行列,卻也能將熱情有意識地延續下來,並以當時一團亂的「重建」為議題,用自己的理解開始探索行動的可能性。

正如林淑英老師的反應:「看見年輕人這麼有洞見、熱情,讓我忍不住連夜回信」,我也十分好奇,遠在台北的這樣一個學校社團,到底是如何看待這一次的八八水災?講坦白一點,這樣一群從未下鄉過的學生,他們又能夠為災區的重建做什麼呢?

但事實上,這群學生不僅富有理想性,同時也更具有行動力。透過甲仙愛鄉協會及旗美社區大學的協助,該社12位成員風塵僕僕地、從台北來到遙遠之外的甲仙,進行起為期兩週的訪問調查。儘管他們駐留的時間並不算長,甚至都還不夠用來「甲仙走透透」,但我可以感受到他們的期待,是嘗試與甲仙這個地方建立起連結,並試圖為長遠彼此的交流及互動,盡一份他們的心意與努力。

而結束田野調查、回到學校之後,這樣一群「外來者」還一直檢討著,如何持續地關心這個令人感動、為人愛戀的甲仙,於是接下來的階段,他們想透過來到甲仙訪調的「書寫」,來親近、理解並關心這些甲仙這塊土地上的總總。

很高興東吳大研社有這樣下鄉的實踐,也很期待甲仙的地方魅力會被更多人看見,城鄉的相遇觸發了許多思考,大學生與小地方的接觸亦創造了不少的可能,在未來幾年,當甲仙漸漸擺脫水災陰霾的路途上,我們需要更多願意陪伴地方重建的力量加入。

接下來,小地方社區新聞網將連載東吳大研社的訪調成果,旗美社區大學也會同步轉載,我們歡迎關心甲仙發展的您!可以隨時加入重建的隊伍,也許第一步,就是從閱讀東吳大研社這一系列的文章開始。


甲仙訪調(1)越界 文/莊惟任

990317yuejiejiaxi-400.jpg

截住我們去路的黑狗

越過一片休耕而荒蕪的田地,在路口處,六隻黑狗圍了上來,對我們狂吠。釉黑的身軀配上警戒的表情,有股勇健的美。齜牙裂嘴的形象,將牠們串連在一起,以說不上是敵意的敵意,提醒我們只是外人。

身為外人的我們,來到五里埔的農地,對這地方意味著什麼?慈與綠,只是兩個大一的學生,跟著社團來到這陌生之地,遇見對他們同樣感到陌生的狗兒,因而僵持著,誰也不讓誰去碰觸自己背後的世界。被吠聲制止的我們,彼此都需找到跨越這層陌生的力量,但力量能從哪來呢?

也許每一次的跨越,都需有某種僵持作為前奏,讓我們知道自己是誰,為了什麼,願意走近彼此。在這條相互接近的路上,每個人都會逐漸產生自己的理由、堅持。慈與綠會有他們的想法,我也會有我的。

這次的訪調,是為了了解五里埔農業的現況。八八災時,五里埔有大量的林班地、農地被沖刷,整山整山的竹林、梅子被帶走,整片整片的地,被淹沒、覆蓋。對農業最要緊的水,除了水圳的損壞外,水的源頭亦被深埋在數十公尺的地下,等待挖掘。就算有些作物在熬過這一連串打擊後,能夠存活下來,道路的損壞亦使農民無法進入林班地,看顧、收成僅存的作物。

通過黑狗的檢視後,我們初步想探問的,就是遭遇這些變故的農民所面對的處境。

我們的理解仍過於天真。

當黑狗停止叫囂,願意讓出一條通往他們世界的路,我們首先看見的,是自顧自在田間忙碌的紫色身影。

慈,作為三人小組裡唯一懂台語的人,盡責的上前攀談。綠在一旁觀察、作筆記、照像。沒用的我則負責在慈身邊,裝出聽的懂對話的神情,不時點點頭,應和兩聲。

憂傷的幕在慈與紫色身影之間降下,當時的我卻渾然不覺。

結束攀談,約好下一次可能的訪問時間後,我們繼續向前。這時,慈告訴我們關於紫色身影的故事:

clip_image004

慈與阿秀的相遇

她叫阿秀,七十出頭,兩年前從小林村搬到五里埔。原本,她是在小林村的山腳下養羊,直到觀音向她託夢,告訴她若不搬走,會碰到災難,她才勸說丈夫、公公和她一起搬家。

老人家對故居的感情是濃厚的,公公因此大發雷霆,絲毫不願妥協,沒辦法的阿秀,和丈夫一起遷居到五理埔,憤怒的公公因此將五理埔的農地扣在手裡,不肯過繼給他們。

八八水災時,山崩了,公公對故居的情感,雜在土石流中,與楠梓仙溪一同竄流,怒吼的自然帶去大量人命,彷彿被觀音預見的另一種憤怒。每日的生活、情感,愉快或不愉快的記憶,被掩蓋在土層下方,又無比厚重的升起,它轉為人的追思、哀悼,轉為電視上一幕幕麻痺人的畫面,轉為大批物資、捐款,轉為官員們一張張不知何時兌現的政治支票,轉為學者專家民眾們紛紛發表的分析、建議……

但經歷、承受著這些傷痛的人呢?他們實際面對的現實是什麼?什麼東西被打碎?又有什麼東西該重建?

八八水災後,阿秀阿姨繼承了死去的公公的地,也繼承了許多說不出口的情感刻印。綠寫下的觀察筆記,細膩的捕捉到阿秀剛開始談話的表情:「一開始,她似乎有些緊張,眼神飄移,等到我們表明身分後,才慢慢變得健談,告訴我們很多她的故事。」

飄移的眼神,望向的是公公遺留下來的地。阿秀目前隻身一人,種了兩分地的蔬菜。餘下的八分地,因為無力照顧,只能休耕,長出整片的芒草。

荒蕪,在這些日子裡不斷蔓生,像傳染病。每個人的死去,都留下一片待填補的空白,大到個人無法處理,只能放任它在一旁,被野草占據。

這份無力,比其他問題都來的迫切。無論外人談的多熱烈,直接去面對遺留下來的生活的,是生於此、長於此的人民。對於重建的想像,必須超乎捐款、政治支票,因為除了許多硬體設施的建設外,更重要的是去陪伴、撫平當地人內心的傷痛,並且協助他們重新建立一個能相互扶持的生活圈。

有能力去承載悲傷的,是團體,而非個人。若每個人只能依靠領補助重建生活,而未能與其他當地居民串聯在一起,釐出重建的方向,這片地,注定像阿秀繼承的八分地一樣,被芒草吞噬。

然而要將人串連在一起,談何容易?每個人都有不願說出的傷,每個人,在脆弱時,都想待在自己的小圈子裡,讓熟悉的事物撫慰自己。在許多隱密的痛的包圍下,人與外界的隔閡會變深,而變深的隔閡,又令他們更難透過與外界的連結,獲得面對生活的力量。

我們的訪調,與其說是取得資訊,不如說是在嘗試鋪建一條漫長的路。讓他們願意述說自己,讓他們能夠將隱密的痛,釋放給外界一同承擔。

而我們也得變得更成熟,能夠傾聽、承擔那份痛。如此,人們才能從傷痛中走出,連結在一起,面對生活。

阿秀告訴我們的故事,只是表面。更深的東西,她目前不願、也不能述說。

除非我們更成熟。

註1:

該社簡稱大研社,是東吳大學校園內,以關心學生自治及公共議題為主的學術性社團。從早期的大陸問題研究社討論兩岸議題為主,到也百盒學運時期轉型為關心台灣社會、參加學運。近五年來也開始轉向關注學生自治、性別人權、青年貧窮化、集會遊行自由等相關議題。

懇請修正 [甲仙地震] 這樣的說法!

謹呼籲中央氣象局,不要再將震央不在甲仙,甚至震央遠在屏東外海的地震,只因為數據是取自甲仙地震站,都說成「甲仙地震」,讓全省各地親朋好友擔心著急,頻頻來電關心;也讓甲仙的經濟,繼續雪上加雪……

3月4日早上8點18分,正在修飾〈氣候與救災〉一文時,房子忽然上下劇烈震動,還會旋轉搖晃,接著電斷了,乃馬上打開填裝電池的收音機,轉來轉去,終於聽到「甲仙地震,規模6.4」的初步訊息。

過了10分鐘電來了,電腦開機後較為明確的訊息出現了:「甲仙地震,規模6.4,震央在甲仙地震站東偏南方17公里處;各地地震震度,楠西、大埔6級,甲仙、桃源、三地門、嘉義市、斗六市5級,高雄市4級……」

又是甲仙地震站,又是東偏南、南偏東或南方幾公里處,離甲仙有好一段距離呢!就以4日早上8點18分這一地震震央來說,依氣象局的後續說明,這是「潮州斷層」錯動造成,那麼,甲仙地震站東偏南方17公里與潮州斷層的交會點到底在哪裡呢?

是在六龜鄉大智瀑布南方,亦即荖濃溪旁台27線的三友橋附近,由於潮州斷層在該處是雙斷層線,位於台27線左側荖濃溪床上的交會點,其北緯約為22度56分35秒,東經約為120度38分55秒;位於台27線右側山坡上的交會點,其北緯約為22度56分43秒,東經約為120度39分12秒。

由於相關學者有異見,認為是未露出地表的盲斷層或可能新發現的斷層錯動造成,所以中央氣象局又表示:「能量在距離潮州斷層約8公里處釋放。」那麼,這8公里處即是震央了──我們且參考這樣的說法,以甲仙地震站為中心點,用東偏南方17公里的數據來畫弧線,結果發現弧線須往東北向上移動,最起碼到達茂林鄉與桃源鄉的鄉界處,才能與潮州斷層有相距約8公里的距離──這樣的震央位置,其北緯約為22度59分36秒,東經約為120度43分26秒。

後學依門外漢的身分這麼努力來做功課,只是想確認這一次地震的震央,是位於六龜鄉或茂林鄉?甚至更往北的桃源鄉的各種可能──然而依這樣的地理位置,氣象局仍然一如往昔以「甲仙地震」為題來發報訊息,讓各大媒體的SNG車再度一路飛奔來到甲仙,卻未能採訪到想像中的畫面(當然最好不要有)。

甲仙人是不是要感謝中央氣象局?這麼含糊為甲仙打下了超高知名度,讓甲仙與地震一再畫上等號,也與花蓮齊名!

謹呼籲中央氣象局,不要再將震央不在甲仙,甚至震央遠在屏東外海的地震,只因為數據是取自甲仙地震站,都說成「甲仙地震」,讓全省各地親朋好友擔心著急,頻頻來電關心;也讓甲仙在連兩年的嚴重水災之後已陷入蕭條的經濟,繼續雪上加雪……

也懇請中央氣象局,震央位置,不要再用「甲仙地震站東偏南方17公里處」等含糊字眼來發報訊息,絕對要有擔當將大約地點講清楚說明白,免得關心的民眾臆測猜想,內心惶惶;也好讓當地人有所準備。當然,在震央50公里範圍內都是危險區域,一直受災但有韌性的甲仙人絕對不會掉以輕心。

990308jiaxian7089-400.jpg
3月4日下午16:16的5.7級餘震所造成荖濃溪畔的土石崩落 ,攝影/宋金山。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