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後,客家夥房菸樓保存再度面臨挑戰

鍾紹祿說,去年的莫拉克颱風也讓夥房屋頂受損,今年又意外遇到強震,天然災害頻仍,每年的整修費用對家族而言已形成負擔。雖然泥土牆面的傳統建築保存不易,但他仍希望可以原貌重建。原貌保存祖先留下的屋舍,尚須凝聚…

提到客家文化,美濃菸樓、夥房、伯公的存續與保存往往被列為前幾名選項。然而3月4日規模6.4的地震卻讓龍肚、廣林一帶為數不少的夥房、菸樓建築岌岌可危,亟待相關文化單位進行調查與擬定積極的保存策略。

990328dizhenyanimg-9721-420.jpg
地震讓屋瓦落滿地,傳統工法再度受到鐵皮屋頂的挑戰。

毀損的傳統建物當中,龍肚大崎下的鍾家夥房曾經是台灣與國際上各界關心文化與社會人士的集結之地。

1970年代年值28歲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長孔邁隆(Myron Cohen)即以鍾家三合院為基地,進行著名的《House United, House Divided》論文。後來孔邁隆博士在獲頒美濃榮譽鎮民時,曾在儀式上以客家話表示,「美濃龍肚大崎下」是他的「學術故鄉」。

1991年,28歲的客家創作歌手林生祥回到了家鄉創作,1998並以鍾家舊式菸樓所整理出來的「第七小組菸樓錄音室」為基地,錄製了《我等就來唱山歌》、《菊花夜行軍》二張專輯,融合了菸樓泥磚的樂音獲得了金曲獎肯定的殊榮。

911130菸樓錄音室5
傳統、特殊的伯公形制讓許多老師引導學生到此進行教學活動。

1995年,美濃愛鄉協進會也曾與龍肚鍾家合作,將菸樓重新整理後辦理戲劇訓練,之後其亦成為陶藝品展示的場所,發展出菸樓與文化產業結合的模式,為菸樓陶藝的前身。

年值七十的鍾紹祿說,大崎下的鍾家是從二十世的鍾富郎、鍾月清建基,早年二兄弟一貧如洗,當時大崎下為荖濃溪氾濫的不毛之地,慢慢的才開墾出耕田與完整的夥房形制。早年鍾富郎曾自學地理,因此鍾屋的夥房形制完整,過去有典雅的門樓,並有半月池景觀,旁側還建有伯公,以卵石砌高離地三階,形式別緻,美濃僅此處可見。

菸樓教育館修建2
美濃菸樓教育館整修菸樓的嘗試成為國高中生教育的一環。

911130菸樓錄音室5

傳統、特殊的伯公形制讓許多老師引導學生到此進行教學活動。

因同時具有菸樓、伯公、夥房的完整景觀,且富含傳統與創新的人文味道,經常是許多學校戶外教學的首選之地,美濃許多觀光客經常到此參觀,亦曾經對鍾家造成不便之處。

DSCN9061
3/11縣府人員評估為災害危險建築物公告

此次地震造成鍾家祖祠多處龜裂,旁側橫屋瓦片也掉落大半,已被縣府鑑定為黃色警戒建築。由於為泥磚建築,鍾家人都擔心雨季將使保存變得更為困難,目前暫時以藍色塑膠布作初步防護。

鍾家夥房
鍾家夥房暫以塑膠布防護,避免雨水沖刷加速倒塌。

DSCN9068
鍾紹祿的夫人說:她從未經歷過如此強烈的地震,夥房和氣成了原貌整修的關鍵。

鍾紹祿說,去年的莫拉克颱風也讓夥房屋頂受損,今年又意外遇到強震,天然災害頻仍,每年的整修費用對家族而言已形成負擔。雖然泥土牆面的傳統建築保存不易,加上家族成員大多在外發展,留在此處的大多是老人與小孩,但他仍希望可以原貌重建。原貌保存祖先留下的屋舍,尚須凝聚更多家族成員的共識。

龍肚國小黃鴻松老師則表示,鍾家的開拓史是台灣早期生活的縮影,居民利用當地隨手可取得的石頭、泥土來構築家屋,放在現代的眼光看來相當環保自然。而且不只是先民的智慧,這裡還曾經是許多文化創意嘗試的先驅之地,以外人眼光來看相當具有保存價值,盼相關單位共同關注。

(本文作者目前任職於美濃愛鄉協進會)

虎年,山城美濃的花海浪

打造一個現代新農村,外在價值與行銷手法多變,但客家婦女勞動的身影依然、緊實的在地認同亦未變,數大便是美的花海季已成為美濃冬日的特色景觀,多數美濃人樂觀其成,但大家也都記得,從前未有花海…

六個年頭了。大片不同色層的波斯菊花海取代了美濃昔日單純的休耕地景,農曆年節,福安地區和中正湖周邊,遍地花海,為這客家小鎮平添許多繽紛的年味。990225-huahaimei-400.jpg
這個虎年,美濃花海也虎虎生風

除夕當天,許多在外工作的子女歸鄉,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清掃家裡、準備年菜……當地為年節安排的活動尚未開始,但偶然開車經過波斯菊花海時,難免會忍不住停下車,站在漫漫的玫瑰紅、橘黃、白色、深紫色的花叢間,走路或拍照。

02
人們在路邊停車,車窗倒映花海

03
紅色系的波斯菊,於年節總是討喜

我們其實都渴望生活裡,能多一些熱鬧又自然的色彩。又因為是過年,十之八九相機裡裝的都是家族親人的照片,過年的美濃,波斯菊花海成為與家人共享的日常景色。

政府鼓勵民間在休耕地種植波斯菊,不僅可轉以綠肥之用,令人心曠神怡的花海,也創造了絕佳的視覺效果,吸引外地觀光人潮。除夕前一兩天,花田裡便有人駐足、行於不同色層的田埂之間、或在一旁水泥小路上踩著腳踏車漫遊。

順隨人群的流入,路邊也開始有了小攤販,賣醃芭樂、甘蔗汁、棉花糖、烤地瓜……攤販與攤販間閒聊家常,人們看完花便順道買些吃的,一時也頗為熱鬧。招牌還不多,沒什麼障礙物,花田旁時能見夥房(傳統的客家三合院)或新式獨棟房子散落,純樸的農村長出壯麗花田,不管是回鄉的美濃人或外地來的旅客,驚艷惹眼總讓人讚嘆連連。

04
路邊賣棉花糖的小攤販

05
順著不同色層間的小路走,人也沾染七彩朝氣

鄉村過年的氣息濃厚,從年初一起,有連番的活動等待人們欣賞與參與,結合街頭藝人、民歌演唱、花海電影院……等等特別節目,一年比一年更美意濃情。新一代的美濃綻放,一如所有的人過完年就長了一歲,年年有些微不同的變化,美濃正在長大,在地或回鄉的美濃人緩慢適應著這小鎮的長大,包袱也許變多了,卻也有更多的觸角與機會讓世界認識,並認識世界。

除了純樸精緻的自然景觀,美濃尚以濃厚的客家文化和鄉村特有的人情味著名。外地旅客在名產小吃或花海中見證美濃,美濃人則在年復一年如常的歲月中反覆咀嚼著家鄉,新的一年,美濃花海依然很囂張,除夕當日都有不少的在地人漫遊其中,想當然爾年初二以後可觀的人海,塞車是很正常的事。

據聞去年花海的人潮上達二十萬,小農村的觀光乘載力有限,還需要人們珍惜與呵護,攀折花朵或棄置垃圾都可能造成環境與人力的負擔,如果我們看花,能留意到這些色彩存在的意義,同時也在心裡種上一朵花,二十萬的人潮就有二十萬朵花,除了實際景觀的花海,無形的花海還需要栽培,二者之間相輔相成,美濃花海季才有繼續驕傲與存在的理由。

06
初一情人節,花朵種成愛心,舞台搭建在愛心一旁,而節目尚未開始

07
遠山平房合抱花田,多少人駐足欣賞這客家農村的一角

打造一個現代新農村,外在價值與行銷手法多變,但客家婦女勞動的身影依然、緊實的在地認同亦未變,數大便是美的花海季已成為美濃冬日的特色景觀,多數美濃人樂觀其成,「走,去看花!」也成為過年的話題與活動選擇之一。但大家也都記得,從前未有花海時,那些看不見但依舊存在的,土地的容顏與農村的原色。

協力造屋同學會

這樣美好的經驗,當然由使用者來述說,一定更可歌可泣,因為我認識他已經五年了,認識的時候,房子蓋了一半,今年冬至後的感恩午餐會,我終於一睹這個共同創作的全貌,也就是「家」的想像進入夢想實現的完整樣貌。

由於現代專業的分工,建築產業在市場經濟的架構下,區分為土地投資者,狹義來說就是建設公司,是這個產業的上游;建築師與專業技師,將土地成本藉由書面計畫(Paper Work)鋪陳土地與建築物的產值,並由施工業者,也就是營造廠與建築工班,轉換成商品,是這個產業的中游;房屋廣告行銷及室內裝修及購屋投資客或房屋仲介業加上消費者,也就是建築最終的使用者,形成這個產業的下游。

於是對於「家」的想像,往往成為窮盡一生辛勤工作的積蓄來換取,也永不可得的追求,因為想像的源頭是土地投資者決定,決定如何完成是專業者控制,使用者只剩下與仲介者殺價的事,只能決定用幾個月或者幾年的薪水來掙得小小「住」的滿足。

980106-minzohou-400.jpg
2004年旗美社大營造厝味的居家空間上課情形。

然而在南台灣的某個小地方,由於筆者參與了農村社區大學的環境與健康學程的建築教學,認識了一位築夢踏實的學員,是一位協力造屋實踐者。這個經驗震撼了我這個坊間所稱學有專精的建築專業者。

與其說是教了什麼綠建築或者永續發展的住宅設計概念給農村社區的朋友,倒不如說是,從這群協力造屋的朋友身上學到「身土不二」的可能性:專業者可以是協助者,身邊的親人朋友,可以是支持者,而遠道而來的朋友的朋友還可以成為建築創作的體驗者。

PIC2
2009年協力造屋感恩午餐會製作的「爆米香」快樂場景。

這樣美好的經驗,當然由使用者來述說,一定更可歌可泣,因為我認識他已經五年了,認識的時候,房子蓋了一半,今年冬至後的感恩午餐會,我終於一睹這個共同創作的全貌,也就是「家」的想像進入夢想實現的完整樣貌。

從事建築專業工作接近二十年,這樣動人的經驗,真是不多得。我習慣為陌生人設計上百戶集合住宅,從來不知道住進什麼人,也不知道是哪些陌生的建築施工者完成我的設計。使用者最滿意哪個設計,施工者又如何克服技術上的困境,這都是這個專業令人洩氣的部分,明明與人有關的產物,卻又因為專業的分工,時間的壓縮,經濟的考量,你無從得知與接觸幫助你而付出努力的人。

PIC3
2009房屋旁的玉米田的玉米已長成,煞是美麗。

看著所有為朋友圓夢的這群朋友的朋友,朋友的親人,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分享共同協力造屋的美好經驗,分享來自台東的朋友現場製作的「爆米香」,建築設計者、建築施工者、建築使用者、土地擁有者,共同擁有這份喜悅與記憶,旗美社大的建築課程,讓我這個專業建築者反省了許多這個專業剝離於人的部分,也給了我更多投入建築改革的勇氣。

到九芎林,說在地的故事

廣林俗稱「九芎林」,據說古早時代村莊裡種滿九芎樹,但現僅剩下一株居民家戶前的小樹苗,是美濃距離黃蝶翠谷最近的庄頭,也是文學家鍾理和的著作─「笠山農場」故事發源地,紀念館也位於這個小村莊內。

前言

廣林,俗稱「九芎林」,據說古早時代村莊裡種滿九芎樹,但現僅剩下一株居民家戶前的小樹苗,是美濃鎮內距離黃蝶翠谷最近的庄頭,也是台灣文學家鍾理和的著作—-「笠山農場」故事的發源地,鍾理和紀念館也位於這個小村莊內。

因地利之故,每年暑假的黃蝶祭活動總是少不了廣林社區的身影:從早期「健行至雙溪」,居民打頭陣大步邁向黃蝶翠谷,到今年的「單車蝶道」,小小解說員帶著遊客穿梭在社區的巷弄中,找尋那下一個轉彎會出現的驚喜和意外的景色。

社大與廣林熟識的淵源,或許可以這麼說的,一直以來都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但在這一年(2009),關係開始往前邁進好幾大步呢!春天來臨時,例行的社區拜訪來到廣林,這次與社區居民和發展協會幹部們的會面,約好九月開學時,社區內要開設解說員班;接近暑夏之際,社大的稻草工作坊至廣林社區活動中心舉行,每天都配著熱心的阿公送的飲料解渴消暑,一個禮拜後,學員的作品散佈於社區內的大小角落,感動到不行;九月,正值秋高氣爽時,夜晚活動中心的燈悄悄開啟,「說在地的故事-美濃巡禮,細數廣林」,正式開課!

【大小朋友,認識社區一起來】

在社區總幹事溫文相的協助下,我們找到對了解社區有興趣的學員,令人眼睛一亮的是,四位帶著稚氣臉龐的小男生們,坐在最前面聽著老師的講課,上台嘗試解說時,該有的禮貌和大將之風可沒少;平常是自家廚房掌櫃的媽媽們,說起天空飛的或地上長的,那細微的觀察力可謂廣林版福爾摩斯;三位對社區已有基本認識的國小老師,希望挖到更多社區的寶物應用於平日課程;紀念館的夥伴明萱以及總幹事溫大哥近乎全勤的出席率,相信對於了解社區會更進一步;幸運地在學期中,又加入兩位年輕的夫妻檔,社區正需要返鄉青年的力量呢!

短短的時間內,看到社區內不同年齡層的學員同聚一堂,為了解社區而努力著,相信對於社區都是有份期待的。

981228-jiouqyungpic052-360.jpg

社區小朋友和爸媽一起上課,了解更多關於社區的事,小小生力軍值得期待!

【國慶鳥過境,社頂部落行】

籌備這堂課時,除與社大伙伴研擬課程,和社區夥伴們的討論更是不可少,如何引導學員在輕鬆的情境中學習,並從中對於社區有認同感,引發出更多對於社區未來的討論,亦是這堂課所肩負的任務。「觀摩」可說是一個帶有任務卻又不嚴肅的暗樁課程,藉由老師的大力推薦,以及考慮到社區未來的發展走向,故選擇恆春社頂部落為此次觀摩地點。

兩天的觀摩之旅,幸運的我們在午後恆春的天空看到鷹群降落,可惜隔天爬不起來看鷹群起飛;夜間觀察讓我們大開眼界,在黑暗中綻放的棋盤腳花、與林投樹相依為命的津田氏大頭竹節蟲、路上偶遇的龜殼花與青蛇、隱身術相當厲害的澤蛙、以及好不容易找到的螢光蕈,一定要把手電筒關掉才看得到唷!

第二天早上的解說員分享,由部落文化發展促進會蔡總幹事述說部落如何走向今天的種種,部落與墾管處由互相對立到彼此合作的過程,遊客中心外的社區商品,小巧可愛又充分運用社區的素材。

pic 393

遠方的鷹群一有動作,就像發現新大陸般,令人相當激動!

pic 455

夜間觀察時,導覽員正向我們說明待會要注意的事項。

這些的所見所聞希望能夠對學員有影響,哪怕是只有一點點,經過醞釀之後定能有所改變,經營社區本是一條慢慢走猶知箇中甘苦的道路,尤其是培養居民的投入,更是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透過上課分享和交流的方式,引導學員為社區做更多想像和投注更多心力讓社區越來越好。

附錄─小小社區通─社頂部落

社頂部落,墾丁里中的排灣族部落(現已漢化),早期因近墾丁森林遊樂區為鎮內熱鬧的據點之一,後因墾丁大街的興起,故漸漸沒落;過去部落內亦曾出現因抓取虎皮蛙等野生或保育類動物之行為,而遭國家公園管理處取締罰款,這也造成居民和管理處間的對立。

2004年,社頂因其豐富之自然資源有發展生態旅遊之潛力,屏東科技大學陳老師團隊便於2006年進入社區,進行為期三年的輔導計劃(其中一年為無償),期間與居民多次協調和討論,引導社區完成遊程探勘、解說員培訓、成立巡守隊與資源監測等機制,並協助化解與管理處的嫌隙,成功將生態旅遊與社區結合並推展。

(資料參考:http://blog.xuite.net/pheta/ecotour/26726717)

(作者為旗美社大公民新聞寫作班成員)

我在社大學畫的日子-訪旗美社大國畫班毛秋雲班代

毛秋雲,國小老師退休,現在已經當阿嬤了。毛老師的社大學號是9010002,是旗美社大2001年創校之初正式報名的第二人。她算是外省第二代,父親是廣西人,母親是埔里人,均從事教職,可能是受到父母親的影響….

「在畫畫時我只專心想一件事,就是要用什麼顏色。畫畫可以讓整個人放空,心情不好時就停筆。」毛秋雲談到畫畫,如是說。

油畫 (17)
毛老師畫畫時就把生活瑣事、煩惱放一邊,讓自己放空、保持愉快。

毛秋雲,國小老師退休,現在已經當阿嬤了。毛老師的社大學號是9010002,是旗美社大2001年創校之初正式報名的第二人。她算是外省第二代,父親是廣西人,母親是埔里人,均從事教職,可能是受到父母親的影響,所以毛老師小時候就立志要當老師,先生是老師,大女兒也是老師,堪稱是老師世家了!

毛老師的先生是美濃人,當初要從台東嫁來美濃時,一句客家話也不會說,現在可是聽說都流利,大家都以為她是土生土長的客家人呢!

毛老師小時候就對美術有高度興趣,每每看到有人畫出美麗的圖畫就超級羨慕,小時候手就很巧的她,超喜歡作美勞勞作。考上師專選系時,二話不說,就只選美勞教育系。

從第一個學期加入社大到現在,已經九個年頭,選過陶藝、拼布、國畫、油畫,對美術的喜愛,由此可見一斑。她說選課時第一個考慮的就是興趣,再來就是時間,假日的課一定不選,就是為了把時間留給家人。

「以前在學校玩過,但覺得玩得不夠…」,對陶藝一直有深厚興趣的毛老師,在社大報名的第一門課程就是陶藝課,這也是她跟先生共同的興趣,她記得有一次夫妻兩人甚至一起捏陶到半夜三點多呢!現在女兒也是美術老師,就是小時候受到她的影響,而她也刻意栽培女兒走上這條路;談到這一段,毛老師笑著說:「我不要女兒當國文老師,因為我先生就是教國文的,他改學生的作文最後連自己都退步了…」。

「以前在師專學得很廣,書法、刻印…通通都學,但學得不精;畢業後就很想學國畫、作手工藝」,所以社大開國畫班時,毛老師就報名參加,還當了班代。上過社大國畫、油畫班的她,覺得這兩班各有「風情」。

「油畫班的張美蓮老師很熱心、活潑,不會限定學員的畫風,可以畫得很自由,像以前在師專,老師都規定要『平塗』,但我很『散仙』,就最怕畫水彩……油畫可以改,比較自由……」;「我很喜歡劉鳳祥老師的畫,很寫意。」她也談到劉鳳祥老師會在課堂上改同學的作業,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直接從別人的經驗中學習,所以她每次一定站在老師的身旁,仔細觀察老師的每一個筆法。

PB086274
上國畫課時,毛老師一定仔細聽老師給予同學的意見,從中獲取經驗。

毛老師說在社大最大的收獲就是認識朋友,讓生活變得很充實,也讓她可以朝著興趣走,彌補了以前學習的遺憾。「興趣很重要,但堅持也很重要。」也許就因為這樣,所以毛老師在畫畫的領域中,找到了她的一片天。

(旗美社大公民新聞寫作班)

農村中的藝術表現?以美濃禾桿再生工作坊為例

每當回到農村,常常會被問到的是藝術家到了農村可以做些什麼?農村有沒有藝術?農村需要藝術來提升生活品質或觀光產值嗎?諸如此類的問題。似乎大家都期待著用藝術來改變「人」,改變「生活」,改變「產值」或者其他…

每當回到農村,常常會被問到的是藝術家到了農村可以做些什麼?農村有沒有藝術?農村需要藝術來提升生活品質或觀光產值嗎?諸如此類的問題。

似乎大家都期待著用藝術來改變「人」,改變「生活」,改變「產值」或者其他,加上近年文建會藝術進入社區、進入空間的政策施行,使得全台各個社區團體都想分一杯羹,想用「藝術」來改變生活空間,而各縣市地方文化館也有樣學樣,也不管自身館舍的特性、資源與執行能力,紛紛提出藝術家駐館這樣的計畫內容。

暫且先放下「藝術」是什麼的疑問,這個問題太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讀與說法。所以我們再回到最根本的問題,生活是什麼?農村生活的樣貌長什麼樣子呢?農村的特性與傳統在哪裡?最後再談農村與藝術之間的可能性是什麼。

農村的生活傳統

在美濃,水圳是農村生活中的重心。水圳像經脈般的遍佈美濃土地,婦人用水圳的水洗衣、洗菜;農人用水灌溉;年輕人在水圳玩水,作息在日常生活中就和水圳息息相關。因此客家人在農作時也在山邊、水邊唱著自己的歌,述說著生活的甘苦,既豪邁又細膩。

然而伴隨著農業社會的演進,山歌也逐漸在生活中遠去。客家人的信仰「伯公」,在美濃就有3座「里社真官」伯公,這是掌管水的伯公,通常都坐落在重要的水路旁,可見美濃對「水」的重視。

客家藍衫,植物染在染色時需使用大量的水,因此藍衫結合了農作習慣、植物染、當地裝飾圖樣,就成了美濃非常具代表性的傳統服飾。水圳孕育了稻作,稻作豐收富裕了農村,生產了米與禾桿,而當地幾乎每位農人都會用禾桿編織草繩,這也是農人從小做到大的一項技藝,編織草繩似乎是自然而然就該會的能力。

農作收割時,美濃有一項「交工」的傳統。交工簡單說就是我幫你,你幫我,我們再一起去幫助別人。

這項傳統也是源自於農村生活的特殊習慣。在早期,每戶人家耕作的面積都很大,收割總是家族總動員的大事,所以也會有人手不足需要幫忙的農戶,因此就相約今天一起收割我們家作物,明天收割你們家,以此類推,就形成了特殊的合作模式。

美濃山勢迎風,所以常會有午後雷陣大雨出現,在每戶人家曬穀時,當快要下雨或飄雨的時候,左鄰右舍都會吆喝大家去搶收稻穀,所以也加助緊密了交工的關係。

禾桿再生

這些生活中原本習以為常的作息,在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已經慢慢快要消失不見了,但這卻是非常重要的傳統,也是很多人嚮往的生活模式與人際關係。而禾桿再生工作坊就是試圖回到最初的生活樣貌,從插秧、收割、打穀、曬穀都回到人工的方式,讓年輕人體驗農作的過程,吃最健康有機的稻米。

稻米生產後所剩下的只剩稻稈,稻稈通常是沒有利用價值的,最後只能當作飼料餵養牲畜或在田裡放火燒燼,還可以讓養分再回到大地。但稻稈除了放把火燒了,還可以有什麼用途呢?

源自於勞動所生產出的剩餘品,和生活中的連結是什麼?或是如何再讓它回到生活中?因此就出現禾桿再生這樣的工作坊,並邀請藝術家駐村,來對當地社區產生一點刺激與漣漪。

1590785288

1133051833

▲從插秧、收割、打穀、曬穀都回到人工的方式

藍衫、編織、黃蝶

一枝草一點露,

稻農日夜辛勞耕耘獲得豐實的香穗。

一條繩一顆心,

而我們數十隻手在一萬多分鐘裡共同編織一片美麗的幻夢。

自日本留學歸國的藝術家李朝倉,帶領學員一起編織草繩,這是一個夢想的實現。要在短短5天中透過不到10人的學員完成150條長短不一的草繩,草繩上用不同顏色的緞帶纏繞,遠看就像是一個巨大客家藍衫的圖樣,一條條的草繩從這棵樹連結到另棵樹,懸掛在空中就像門簾般。

在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屬於自己記憶的地方。透過共同的互動與勞動,使得彼此對環境的情感和記憶產生連結,他們將自己的故事與生命放進了草繩,在這個地方,在這個時刻。

就像一首美麗的詩句,將人帶入黃蝶翠谷產生浪漫的故事。黃蝶谷的涓涓流水、熱帶母樹林裡的蟲鳴鳥叫、社區伯伯用葉子吹奏的小調,混合成一幕幕溫暖和諧的立體實境聲像。風的味道,傳來淡淡的記憶痕跡,是黃蝶吧~黃蝶會再回到她的所在。

DSCF3344

R0020875

▲用草繩與布編出客家藍杉的圖像

筆者在這次的工作坊中,主要帶著兩位社區媽媽共同創作。第一個想法是透過走進社區,一起和社區的民眾共同編織草繩,並將自己編織的草繩蝴蝶裝飾在自家房屋外面,如此邊做社區踏查邊共同完成一件事,並將黃蝶祭典的熱度漫延至社區深處,讓更多人對黃蝶祭的意義產生認同。

最後並將經過路線畫出形成一幅草繩編織黃蝶的社區地圖。但這樣的想法並未實際完成,轉而改向由學員來創作實驗不同草繩的編織法,並將作品沿著進入黃蝶翠谷的路線做裝置。有趣的是,其實每位學員都很有自己的創造力,也帶動了其他人一同創作。

R0020898

▲用不同的方法編出草繩蝴蝶

來自甲仙的素人工藝家王文明,則是帶著自己的孩子與美濃後生會成員共同創作一件「復育」主題的作品。以竹支為骨幹,鋪上稻草束、草繩、樹葉,將黃蝶與蛹的意象呈現。最後由後生們彩繪象徵破繭而出的小蝴蝶,是祈福也是紀念,別具有意義。

R0020903

▲復育-蛹與蝴蝶

農村與藝術

藝術在一般人心中總是遙遠且模糊的事情,或是難懂的抽象圖像語言產生與生活的距離。就好像常有人會說藝術只要離開美術館或畫廊,就沒人會知道她在說什麼,也跟多數人一點關係也沒有。

在一個農村的地方場域中,它所形構出來的是地方獨特的日常生活方式與人際互動關係,它也會產生地方獨特的節慶、音樂、舞蹈等具體形式的藝術表現方法。

而藝術在解釋上有種說法是「藝術是經由一群人共同完成一件事」,而這樣也恰好是這次工作坊的中心思想,透過稻稈這樣的素材,集結了社區的民眾,共同為了黃蝶祭典而做一件事情:讓黃蝶祭典跟更多人產生關係,讓黃蝶祭典跟生活產生連結。如此而已。(但是產生的能量卻是非常巨大的。)

DSC_9849

▲美濃黃蝶祭

美國現代哲學家與教育學家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認為藝術是一種得到圓滿的感覺經驗(Consummation)。經驗是一種單一、動態、完整的有機整體,而經驗的交互作用與變動性是非常多元的,這些產生經驗的情境、內容、關係都是來自於「生活」。

所以在農村中的藝術當然是源自於生活中。而藝術家角色其實也只是到美濃生活一段時間,並且和居民一起共同做一件事情,而這件事對每個人都是有意義的事,或是能夠被賦與意義的事。她是一種經驗的交流,過程隨時都是變動的,這樣的過程才是最可貴的經驗,而不在於最後生產出的東西。這就是藝術在農村扮演的意義與角色之一。

由此可知,藝術她不一定要有具體的形體出現,她的美是深根在參與共同行動的人心中。

八八災後 美濃有機米產銷班

從事有機近六年以來,一年一年的風災越趨厲害,今年的蟲害更是嚴重,我時常思考大自然給我們的啟示,人生應該持守正確與善良的事情,即使成果不是顯而立見,但有一天總會開花結果,也許後半輩子…

颱風來臨前今年夏季以來,只有一個小颱風影響台灣,到八月初仍然高溫少雨,往年夏季常見的美濃午後雷陣雨出奇的少,我不覺深深擔心天候異常,將有大乾旱發生。

稻子發生黃葉,從最早插秧的卓加山的稻田開始,慢慢蔓延到啟尚哥、大相、傑興、玉玲的稻田,開始我以為是某種病害。我走到稻田旁,拔下稻株仔細檢查觀看,竟然是二化螟蟲蛀進稻桿裡造成黃葉乾葉,往年只是後期與少數發生的二化螟蟲,今年提早與大規模發生。

班員急了,頻頻問我怎麼辦?颱風來了,或許會吹走他們吧?但我心裡想者,颱風吹襲過後,葉片互相磨差受損,是容易感染白葉枯病的。

颱風降臨

這次颱風從台灣北部通過,我想美濃的風向應該先偏西北再轉西南,產銷班農場照例作了防颱準備,將會受到風雨侵襲的東西收拾好。星期五下午風雨開始,這天晚上輪到我值夜,風雨吹襲的聲音讓我不得安眠,半夜我就開車回家,一路上風強雨大,沒有其他車子,一些路樹已經傾斜,到處散落樹葉枝條。

風雨咆哮

風雨一直持續,掛心著產銷班農場,星期六下午小心開車前往,到了產銷班農場就聽到風雨夾雜著另一種特別大的聲音,原來是溫室的塑膠帆布被掀開,在風中翻滾,劈哩啪啦好大聲,心裡著實罣礙凝重。

穿好雨衣雨鞋巡視,卓加山也來察看他的田區,步行到溫室區察看,對面的大樹倒塌下來,壓垮了第七棟溫室與路旁的電線桿,路旁停了一台車輛,被台電的高壓電線壓住,這台車應該是王哲輝的,打電話向王哲輝詢問,他在早上六點多來溫室,那時剛好大樹倒下來,還好他的人沒有受到災難。

980928-gu3wunchan3-360.jpg

溫室的塑膠布被掀開,蔬菜被大雨損害

颱風滯留

星期天風雨持續吹襲,氣象報告這個颱風滯留了。下午我再開車前往產銷班農場,台電工程人員冒雨搶修,路樹已經鋸開移到旁邊,我前去觀看詢問,電線桿與電線已經架好,但是風雨仍然強勁,他們不敢冒險爬上電桿通電。

風向已經轉為西南,但仍不比先前的西北風來的弱小,溫室又有幾棟遭強風吹壞塑膠布,在風中整片地翻滾咆哮,訴說著這場劫數。

往返了幾次產銷班農場,途經自己農場的香蕉園,看著他們泡在水裡、傾斜、折斷,也無可奈何。家裡三合院的的瓦式屋頂吹壞了一角,屋內有些地方漏雨或滲水,煙樓內到處潑雨,果樹樹枝折斷,這次颱風是這麼的強勁與持續。

產銷班農場的溫室遭路樹壓毀
產銷班農場的溫室遭路樹壓毀

風雨停歇

星期一下午風雨終於稍歇。產銷班農場地勢較高,沒有淹水,溫室一棟遭到對面路樹壓垮結構,自設的電線桿也遭壓斷,電表損壞,五棟的塑膠布被掀掉,黃克賢與王哲輝所種的葉菜與瓜果幾乎全部損失;水稻的葉子被吹的撕裂,受風面則逐漸枯萎;黃克賢露天種植的蔬菜與玉米全部損失,家扶中心小朋友種的玉米也全部損失,這些小朋友最擔心玉米,一來就喊叫著玉米沒得吃了。

我自己農場的香蕉,折斷與倒伏而無法收成的總計約有五成以上,其他健在的也變得產量降低。遠在大寮的班員王文海,水稻農地全在高屏溪河川地,包括承租給鳳山產銷班陳家成的農地,不是遭到洪水侵蝕沖走,就是淹水覆蓋泥土與漂流木,他告訴我好幾天都睡不好,但他仍達觀的說,比起山區受到土石危害的災民,這樣的損失其實還算小。

風災後水稻蟲害

經過颱風吹襲,二化螟蟲的確被吹走減少了,以為就此可以安然成長與收穫,然而水稻葉子一天一天發生乾枯狀,這下子白葉枯病來了,但啟尚哥卻說是捲葉蟲,我前往察看,確實是捲葉蟲大量發生,多到我難以想像,啟尚哥、傑興與大相努力噴灑液肥與蘇力菌進行補救,卓加山已經放棄,打算不要收割了,他是較為消極的,我知道這次他心裡又產生創傷,我與傑興有機會就給他安慰與加油。

風災蟲害過後的稻穗產量減少
風災蟲害過後的稻穗產量減少(稻株近照)

黃克賢所種的玉米等蔬菜受風災而損毀
黃克賢所種的玉米等蔬菜受風災而損毀

災後溫情到

高雄市第一社大的孟佳知道風災的損害後,連忙發起一袋米活動,邀集消費者購買稻米協助農民復原,很快的產銷班與農民的稻米就銷售完了,只剩一些預留的庫存。接下來協助高雄縣有機農民重建的一籃菜活動,交由微風市集接手。行銷產銷班農產的潤惠事業行,也發給損失最嚴重的契作戶王文海一筆慰問金,金額不大,只是代表一個關懷心意。

災後再出發

從事有機近六年以來,一年一年的風災越趨厲害,今年的蟲害更是嚴重,我時常思考大自然在給我們一些啟示,人生應該持守正確與善良的事情,即使成果不是顯而立見,但有一天總會開花結果,也許後半輩子或下一世,或者我們的下一代。這種良善的事情與人生,需要ㄧ群人的攜手互助,各自饒益身心。

我個人的力量有限,無法即刻廣泛帶動農村有機的發展與照顧消費者的食品安全,但透過每個個體的一一投入支持,積沙成塔,相信會更有力量與前景的。在此誠摯呼籲支持美濃有機米產銷班與微風市集的其他農民,購買健康營養的有機米、蔬菜等產品,為我們在地的農民打打氣,也為自己的健康加分。

網站:http://www.rhorganics.com/yellowpage/index.html

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mnrh

如預訂購產銷班產品請洽邱德森或卓美芳

電話07-6812604 傳真07-6815476

E-mail:info@rhorganics.com

『一籃菜認購計畫』:請電話微風市集-志鵬0975300515

(作者為美濃有機米產銷班第一班班員)

[ 山腳下音樂會] 的社區動能

身著粉紅T-shirt美濃後生會的後生們,頑皮地逗弄著孩童嘻笑追逐,鄰居阿伯、伯姆則是害羞地散落於座位末排打嘴鼓,或坐、或站,觀眾彷如潮汐般地逐漸漲滿,我望向舞台旁的吳新洪大阿伯,笑呵呵地靜坐在藤椅上,淘氣的…

第十四屆美濃黃蝶祭甫於七月十八、十九兩日圓滿落幕,但我認為今年黃蝶祭無論在規劃、執行層面上,確實可以作為一種思考的參照面向──亦即身為美濃後生的我們如何重新扎根於在地社區,注入後生的現代創意思維、另類實踐。

並且,透過美濃黃蝶祭的實際作為,我們逐一地檢視地方民眾的獲得,以及自身的學習、吸收──我認為如此的思考反芻是必要的,不斷問題化的動態過程,是後生返回地方進行實踐作為的謙卑姿態,而如何避免知識份子或是返鄉後生對於社區行動、農村勞動所過度膨脹的浪漫想像,則是後生從事社區行動需要追索的問題,如何深化影響、而非淺廣,如何讓地方認識我們、而非我們認識地方。

980807-gala112-400.jpg

雙溪、黃蝶、反水庫,我們對於「美濃黃蝶祭」還能產生何種想像?

事實上,第十四屆美濃黃蝶祭和廣林社區發展協會的溫文相大哥密切合作,在籌備期間透過其在地人視域的調整,逐漸將活動的核心意義聚焦於廣林社區的常民生活,並且,迤邐鋪展開廣林社區內的阡陌、巷道作為活動的場域空間;

從「單車蝶道」的社區深度慢遊、製作社區路線手繪地圖到「山腳下音樂會」的夥房演出,美濃後生們開始真真切切地走入社區,進而觸及社區「回饋」最為實際的課題,尤其,如此以地方為本的在地思考,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放下知識分子的姿態,以及後生返鄉的浪漫想像,反而更加明瞭回歸庄頭、向庄頭學習的重要意義。

2

夥房不只作為展演空間

時序入夏,已然邁入步調緊湊的美濃黃蝶祭籌備會議期間。晚間八點,於八色鳥協會的木長桌緣邊,負責統籌美濃黃蝶祭的後生們,提出在廣林里(九芎林)凹下的「吳屋九兄弟夥房」舉辦音樂會的構想,事實上,美濃曾多次在居住人口密集的博愛街陳屋夥房舉辦過類似的音樂活動,諸如第六屆美濃黃蝶祭的「好山好水演唱會」、第九屆美濃黃蝶祭的「夥房音樂會」以及旗美社大的公共論壇等等,透過「夥房作為一塊展演空間」的思考起點與經驗累積,究竟能夠提供我們何種社區行動的基礎?以及,如何讓我們反身地思考到傳統和現代之間的可能性?

凹下、夥房、九芎林,三者交疊著歷史時間的斑駁曲線、一高一低的「凹下」地形空間感,以及「九兄弟」背後映照出的柔性故事,更加浮凸出「吳屋九兄弟夥房」的立體性,一種揉合時間、空間和故事的溫柔輪廓──凹下的吳屋夥房是九芎林少數型制完整的客家建築,三進式合院伸展出兩側橫屋,哺育了十一位後代子孫,其中的九位男性,地方居民常稱之為「九兄弟」,每逢過年時節夥房禾埕前聚集著吳氏宗族子孫,好不熱鬧。

異於陳屋夥房位於熱鬧的美濃鎮內,凹下的吳屋九兄弟夥房則是靜謐地坐落於九芎林庄頭,緊偎著青翠蓊鬱的茶頂山系,每逢日落的臨暗時分,緩慢的農村作息悄悄地將闐黑披掛於整座庄頭,獨留路旁的燈光微亮,宛如一幅怡然自樂的桃花源寫照。

的確,對於一位以活動優先的規劃者而言,位於廣林凹下的吳屋夥房顯得過於偏遠,外人不易發現所在之處,但是換個角度思考,在「夥房作為一塊展演空間」的先行思考下,我們更應該深入夥房和地方庄頭的親密關係,對於夥房內的代代子孫和地方居民而言,它不只是一塊展演空間,是宗族的祭祀和日常空間,更是地方居民尋聊、打嘴鼓的生活空間。

音樂․夥房․社區

臨暗,在山腳下、在吳屋夥房的禾埕上,我們開始燃起熒熒燈光,準備展開今晚的「山腳下音樂會」。大專後生們早已手持著閃爍指揮棒,佇立於廣林社區各個重要路口召喚人潮、疏散交通,而國、高中志工們三五成群地圍坐,「阿伯、伯姆來聽歌啊!」晚間七點用過晚餐的社區居民,順著指揮棒閃閃燈光的指向,魚貫地走入緊鄰畦田旁的狹仄小徑,山腳下傳來幽遠的陶笛聲,燈火通明、人潮湧入,我們愉悅且自在。

身著粉紅T-shirt美濃後生會的後生們,頑皮地逗弄著孩童嘻笑追逐,鄰居阿伯、伯姆則是害羞地散落於座位末排打嘴鼓,或坐、或站,觀眾彷如潮汐般地逐漸漲滿,我望向舞台旁的吳新洪大阿伯,笑呵呵地靜坐在藤椅上,淘氣的眼神觀賞著舞台上進行的演出。

3

4

5

6

此次「山腳下音樂會」邀請了農村武裝青年的阿達、美濃子弟黃瑋傑和老林家樂團,以及情感細嫩、歌聲婉約的邱俐綾,三人演唱前彼此向觀眾分享了自身的創作歷程和歌曲心情,透過麥克風輕輕唱起一首首輕鬆的客家新民謠,搭配上清新的吉他、鮮明跳躍的鼓聲,讓阿伯、伯姆舉起雙手,伴隨著節奏起伏拍起手掌,後生們則是搖擺著身體輕舞;

在燈火光亮的吳屋夥房、在安靜的九芎林庄頭,「山腳下音樂會」在邱俐綾的安可聲緩緩落幕,我們彼此感動地細語著:「阿伯、伯姆都有看到最後的演出喔。」

終於,我們明白夥房作為一塊展演空間,雖然可以輕易地交集著更多的理論對話、思考撞擊,無論是社區行動、教育學習或是農村勞動,任何社區營造相關理論和實踐皆可適當地分析、處理夥房空間的展演意義,但是,我認為我們必須更加警覺到活動規劃、執行者的不同位置,如何精準地掌握在地居民對於吳屋夥房的空間熟悉感與認同的集體意識,才是「山腳下音樂會」最為關鍵的核心課題。

7

8

9

10

(作者為美濃愛鄉協進會成員)

有機小農的生存之道

在2007年以前,「有機」還不是法律規範的名詞,在不標示農委會的認證前提下,小農自主發展出多元的生存空間。這一群獨立自主的小農,在制度面缺乏輔導與保障下,以及大型農企業、通路商的夾縫中、自力尋找、建構通路。

旗美社大在今年(2009)春天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公共論壇,以「不走驗證的有機小農如何生存?」為題,邀請清華大學社會所碩士葉虹靈前來分享其論文研究心得。另外則邀請前主婦聯盟台南分社經理葉杏珍、屏東里港有機酪農業的鄧崑海先生擔任回應人。

另一方面自2009年8月1日開始,政府立法規範註明「有機」須經政府輔導之認證單位驗證通過,否則將面對行政罰鍰等種種不利於小農的限制,因而本次公共論壇吸引許多關切有機議題的學員、農友前來參與盛會發表意見,以下是本次論壇的紀錄:

980804-dscf2866-360.jpg
葉虹靈解釋她的問題意識來自於:「如果走「有機」已經是一種另類的選擇,那麼走有機又不走驗證,則是另類中的另類,這些制度規範之外的農友如何生存?」她為了解答此疑惑,葉虹靈訪談許多獨立有機農業生產者經驗。

葉虹靈首先回顧一些數據,有機農業是在官方主導下產生,民國76年於農改場試行,84年政府選拔農友試作,在台灣發展約20年歷史,民國98年官方公布總面積約2382公頃,佔全國農地總面積則不到0.5%。

有機政策不明、驗證制度明顯不利小農

葉虹靈指出一個弔詭的現象,有機農業經常被媒體報導,但實際數據佔比例卻很少,而官方投入的資源並不多,實際上只有一位技正、一個組長在負責,然後政策的定位也不明,官方究竟將「有機」定位為「食品安全」或「農產品類別」並不清楚。

即使如此,有機農業在國內慢慢擴大下,官方還是定下認證制度與驗證標準,一開始的認證單位是農業改良場,然而國外是由民間執行,於是農委會逐漸將認證業務移交民間機構,也就是目前六間民間認證機構。

認證制度開始時分為有機與準有機,準有機允許階段性使用化肥農藥,以便從慣行農法到有機的農友有調整期。而認證標章也依認證單位與政策變化而先後出現紊亂的系統而造成消費者辨識上的不便。一開始用民眾熟知的CAS系統,而後改為OTAP,而後因CAS較具知名度又改回CAS。

農藥殘留檢驗的部分也是反覆,一開始是5%,後來因國內輿論譁然,又改回0%。另外,不同驗證機構的系統各不相同,對驗證人員專業素養的要求也不一致,屢屢傳出驗證失誤,造成市場上消費者對驗證制度的疑慮從未停止。這些制度上反覆改變的過程反映農委會對有機的標準、或者標章缺乏一致的標準。

獨立小農在夾縫中走自己的路

在2007年以前,「有機」還不是法律規範的名詞,因此在不標示農委會的認證前提下,小農自主地發展出多元的生存空間。這一群獨立自主的小農,在制度面缺乏輔導與保障下,以及大型農企業、通路商的夾縫中、自力尋找、建構通路。

在葉虹靈訪談的案例裡,每個小農的有機路走的都不容易,許多農友提到一些基本條件:

一、土地必須是自己的,因為養土至少需要五六年,如果不是自有土地,那辛苦培育的土壤地力終究難保。

二、基本的經濟能力,因為發展有機需要長時間的經營才能回收,沒有足夠的資本、家庭支持與心理準備很難撐過往往長達五六年的成本投入期。

三、社會網絡的支援,有機的路需要很多支持,例如提供諮詢的農改場、或資深農友的意見交換,這些無形的資源在關鍵時刻往往發揮極大的作用。

拜訪台東夏耘農莊林一隆大哥
獨立小農都有一群類似粉絲的消費者在宣傳口碑(圖左二為台東夏耘農莊的林義隆大哥)。

葉虹靈也整理出這些在驗證制度之外,獨立小農的一些共同特質與秘訣:

1. 有別於大型通路、這些獨立小農都有一群類似會員(粉絲)的消費者在支持,奠基於對生產者的信任、願長期支持為生產者的信心根源。

2.推動實作觀摩、現場教育消費者,消費者在農場的實作觀摩中,除了學習有機農產品知識,並透過親身勞動體悟生產者的理念,維持雙方的長久互惠關係。

3.第一線面對消費者,推廣有機知識與理念的能力,有機是以追求健康的生活與環境為理念,聚集有機的消費者以健康食材為回饋

4.積極的自主學習,善用各種資源、建立有機小農的專業能力與推廣魅力。

5. 誠信比獲利重要,是建立口碑的基石,消費者對有機的支持並非一般主流市場通路,而是奠基於對生產者的信任,因此對小農與農產品的道德水準要求極高,這也是獨立小農作有機事業最重要的資產。

59450015.tif
獨立小農們認為推動實作觀摩、現場教育消費者是推動有機事業、與消費者建立互信的重要機制。

展望獨立小農的有機路

展望有機農業的未來,面對規範「有機須經認證」的新法,葉虹靈回顧國外的經驗提到,外國的有機農業是從民間自主的社會運動開始,國內則是由官方介入、主導有機事業的發展,如今政府壟斷「有機」的標準卻不利於小型生產者、擠壓獨立小農的生存空間。

然而,個別生產者卻缺乏集體行動(介入政策)的基礎,這個情況對小農的發展是十分不利。期待未來由小農生產者、學者專家、以及關心有機農業的知識份子與消費者共同面對,建立一個非官方、由下而上「有機的」草根知識體系,匯聚為改革的社會力量。

第二部分:回應與討論

葉杏珍女士回應時提到,我們應釐清檢驗值放寬的觀念,5%是放寬檢驗的誤差值,這是為了機器本身存在的技術性問題。任何科學的檢驗都必須容許合理的誤差值,如果農委會擋不住媒體的批評而更改標準,則變成媒體主導驗證制度。

此外,1986年開始民間如主婦聯盟已開始討論有機的概念,到1991年民間消費者保護基金會都有推動有機概念,因此無法認定有機農業是官方主導才開始,事實上,只有認證制度是官方由上而下為主導。

DSCF2874
葉杏珍強調,除了要關注有機農業的農友之外,也要關心慣行農業的發展,畢竟「有機」與農業與農村是一整體的。

建立對等、實務之上的對話基礎

葉杏珍認為官方主導的認證制度,將會扼殺有心投入有機認證的小農,走驗證的有機農業將會變成另一個主流體系,而另一部份不願意走驗證制度的則會走自己的有機路。葉杏珍提出懇切的建言,未來是應該把認證與有機驗證作出區別,才不至於因為錯誤的政策主導而扼殺好不容易發展出來的有機事業。

此外,葉杏珍仍希望關心這個議題的學者專家或知識份子都能夠投入生產,或與農友有共同的生產經驗,如此才有對話的基礎,否則,僅只是關心有機農業的學者專家對這個議題發言,在對話上是不對等的。葉杏珍強調,除了要關注有機農業的農友之外,也要關心慣行農業的發展,畢竟「有機」與農業與農村是一整體的。

無論「有機」或「慣行」,農民始終是弱勢

農友鄧崑海大哥在聽完葉虹靈的報告之後,首先為產銷體制裡農民的弱勢位置發聲,他認為農友耕作的再努力與付出的心血、成本再多,在整個產銷的位置裡終究是最弱勢的一群人。他同時提到,消費者必須認清「購買有機的目的」,而生產者則必須自我檢視「為什麼要種有機?」。

必須釐清生產端跟消費端的認知差異,雙方必須認真與誠懇的去面對生產端與消費端的差異,才能讓有機農業裡面的消費者與生產者都能夠達成合理的互惠。

鄧崑海語重心長的說,使用農藥第一個受害就是農民,各界在討論有機農業議題的時候,其實處境最可憐的是慣行農法的農友,因為大部分農友都是在明知農藥有害身體與土壤,卻又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實施這樣的耕作方式,這是我們必須嚴肅面對的的事實。鄧先生認為知識份子對有機農業的關注是重要的力量。

有機路是為了實現土地與人的倫理

他提到自己退出慣行農法的理由,就是想要實現一種土地倫理,除了是對土地與環境的責任之外,也是對於社會倫理的實現。農家小孩成長長大後無法陪在家人身邊,辛苦栽培孩子卻是去為大企業家、大財團賣命,農家孩子長大之後離開家鄉、沒辦法孝順長輩,造成農村社會倫理的崩解。

鄧崑海認為農村應該要能把年輕人留在農村。他感性且貼切的描述:「…我覺得小孩子陪在我身邊長大,不學壞,比較起來,不會比讀到博士去大公司上班,操壞身體還要差。」

DSCF2883
鄧崑海農友

提到驗證制度,鄧崑海氣憤的痛陳驗證制度與費用的不合理,有時候一整車的香蕉拿去賣掉就是驗證的費用,他希望有更多人討論這個問題,因為如果沒有社會各界的關注,政府不會面對這樣的問題。他重申,台灣是非常適合發展農業的地方,有最優秀的農民,卻養不起兩千三百萬人口,糧食自己率即將跌破30%,這是台灣的悲哀。

DSCF2861

在鄧崑海先生感性的談話之後,緊接著綜合討論,現場的朋友踴躍的舉手發言。現場農友提到縣政府「微風市集」的發展經驗模式值得慢慢關注。張瑋琦老師認為葉虹靈研究的案例都是發展相當成熟的農友,大部分農友要建立支持的直接消費網絡很不容易,大部分仍是要回歸到主流市場通路。

另外,在有機市場內,某些走驗證的有機農友也會排斥未經驗證的農友,造成有機農業之間的惡性排斥。另外農友提到WTO貿易談判中,以犧牲農業、開放農產進口為籌碼對農業造成的犧牲與傷害。但是大體上,農友相信隨著經濟蕭條對農業發展的大趨勢是正面的,返鄉務農的人將會越來越多,我們不能輕易對農業與農村喪失信心,農業的重要性,在經濟衰退的時候才會逐漸被看到。

更多關於有機農業管理辦法的文章,請閱讀:

(1)有機大戰來臨─我的有機,你的商機

(2)保障小農的有機栽培權─對有機管理辦法的修正意見

森林裡的年度記事-美濃黃蝶祭

九年前第六屆黃蝶祭舉行前三週,我剛成為從台北都會嫁來的美濃媳婦。第七屆時,大腹便便懷著哥哥,在報到與義賣區協助。鄉間蹲點,農村學習。在社區工作的我們,確實需要一個溫故知新、看看過去、想想未來的魔性時刻…

眼見客廳的時鐘已經指向上午九點,趕緊幫小朋友們準備好水壺,提醒他們戴上帽子,我們一行三人迅速啟程,預計前往「美濃黃蝶祭」的舉行地點——雙溪熱帶母樹林園。

今年是「美濃黃蝶祭」第14次的舉辦,每年舉行的時間約莫都在七、八月暑假期間。美濃黃蝶祭是臺灣最早的社區生態祭典,從一開始強調「反對興建美濃水庫」的顯性主張,這些年隨著地方社區文化與農村發展運動的推動,黃蝶祭的主題也每年創新。今年落在「復育」兩個字。

我問小朋友,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哥哥歪著頭想了一下說:「妳先跟我說,『復』是什麼意思?」

「復,就是『又』或『再一次』或『重新再來』。所以復育是……」

「我知道了,『復育』就是再把它生育出來!」

意思是很接近了。雖著車子在山腳下的緩慢前進,一路上看到許多騎著單車前往黃蝶祭的社區友人和遊客。我們家弟弟還不會騎雙輪的腳踏車,一下子也借不到適合小小朋友的協力車,於是我們還是只能用開車的方式前往。

我於是在車上跟小朋友聊到為什麼要把黃蝶復育起來,而黃蝶是遇到了什麼「困難」,所以我們現在要「復育」她們。我跟小朋友們說;如果十幾年前在黃蝶翠谷建造了一個大型水庫,那麼,我們接下來要去的母樹林已經變成水底了。還好,現在暫時沒有要蓋美濃水庫——

「可是我還是沒有看到黃蝶啊?」弟弟問我。

「黃蝶翠谷是以前美濃的小學生們最常去戶外教學的地方,因為不像今天大家都有好的交通工具,小朋友常常就是騎腳踏車到黃蝶翠谷去郊遊。但是因為十多年前有人聽說要在那裡蓋水庫,所以竟然就把母樹林大量的鐵刀木砍掉,改種很密很密根本沒辦法結果實的果樹,想要偷偷賺政府的錢,所以黃蝶的幼蟲要吃的鐵刀木樹葉就越來越少,當然黃蝶也就越來越少了。」

我一面在車輛管制點外找停車處,督促小朋友注意雙向來車,一面也加快腳程,因為祭蝶儀式就要開始了。步行至母樹林園的這段路,我就對兩個小朋友說:

「其實,好幾年來,大家都有想要復育黃蝶。所以你們看路邊有很多小株的鐵刀木,都是很多社區的阿伯去種下去的。但是今年的二月份天氣太熱、三月又太冷,其實不僅影響到阿嬤的農作物,連黃蝶也受影響了。不然,每年的七月和十月,黃蝶應該都多少有的。而且,就是因為黃蝶被人類欺負,所以才有黃蝶祭啊。這個『祭』啊,是真的要拿香跟黃蝶的祖先說抱歉,因為她們生活的地方被我們人類破壞了,所以她們才會生活地越來越辛苦。」

我們三個人小跑步地從管制點往山坡上跑去,一路上超越了好幾位認識的老朋友們,大家也一面打招呼。抵達熱帶母樹林園門口時,遇見美濃愛鄉協進會理事長劉孝伸老師,他已經換好祭儀的服裝,正等著黃蝶祭主祭團貴賓的抵達。

高雄縣長準時於九點半到達後,身著改良式儀式藍色長布衫的主祭團近二十位成員,就在由美濃後生會所組成的「毛毛蟲旗隊」引導之下,穿過由旗美社大所編的草繩簾幕許願區,到達設置於母樹林中的主祭臺。

980803-ritual-360.jpg
 第十四屆美濃黃蝶祭祭儀

我們跟著主祭團隊伍後面走進母樹林,然後鑽到一堆攝影機的後面,可以將祭典看得很清楚。我對黃蝶祭儀一向很感興趣,因為在美濃留鄉的工作經驗裡,曾擔任過第三、四、五屆的祭儀規劃主持以及第六屆黃蝶祭的執行秘書。我與小朋友們並排站著,想好好跟他們說明祭典中的含意。

在草編簾幕結上「許願卡」
 哥哥在草編簾幕結上「許願卡」

不過我的招數有限,小朋友們一旦知道旁邊有好玩的攤位,他們就不願意陪我一起看這個融合客家傳統三獻禮和生態保育觀念的祭典了。黃蝶祭邀請了許多環保、生態、社區社團,參加「生態嘉年華」,每個單位的攤位都擺放著看板、DM、或體驗學習活動。

就在正式祭儀進行到中途時,小朋友們催促著我要去「玩」生態遊戲,作為一個母親,這時候雖然很想繼續在祭儀觀眾區裡,但還是隨小朋友之意,開始了我們另一趟黃蝶祭的森林之旅。

我們先在諸羅樹蛙的攤位前停了下來,站長從他的手機裡播放樹蛙的叫聲給我們聽。老大聽得很仔細,甚至還學了起來,知道第二級保育類的叫聲有什麼特殊點。然後小朋友捉著我的手,繞過觀眾區後端,到達另一長排包括鳥會、蝶會、環保社團與社區社團等的攤位。

我們看到一個關於蛇類保育的攤位,站長讓大家可以觸摸無毒青蛇的皮膚,哥哥原本不敢,我趕緊慫恿一下讓他有這個體驗;弟弟則怎麼樣都不願意,倒是對桌上義賣的爬蟲小圖鑑很有興趣,隨手就翻了起來。

生態嘉年華區在園區主要的水泥步道上,兩旁都有高聳的樹木,遊客穿梭其中,雖感擁擠卻覺得十分熱鬧。我們看到更進園子裡有很多小學生在排隊玩闖關遊戲,同樣年齡的哥哥急著也要去加入他們。那個區域是由龍肚國小師生設計的「森林教室」,以相當創意的五個關卡,分佈在森林的幾個不同的角落,包括樹下、棧道旁、石梯上,是黃蝶祭活動中國小年齡學生最愛的體驗區。

黃蝶祭生態嘉年華相當熱鬧發現五色鳥!
 (左) 黃蝶祭生態嘉年華相當熱鬧  (右) 哥哥發現了五色鳥。

「森林教室」依路線順序,第一關是「遠離家園」,參加者站在一個圓圈的中心點,要將手上桃花心木帶有翅膀的種子吹出圓周以外,要讓小朋友體會「會飛的種子」。第二關是「捨近求遠」,將手上麵包樹的落葉,用擲紙飛機的方式,投出一公尺遠,讓我們體會「好大的葉子」。

第三關是「投椰問路」,龍肚國小從其他地方帶來三顆乾燥的椰子,要參加者朝向前方五個保特瓶方向滾去,撞倒三個就算過關,是一種大果實的生態遊戲。

第四關「百步穿針」用的素材則是鬼針草,能讓鬼針草黏上前方約兩公尺T恤上畫的圓圈區塊就可以通過,藉此讓我們體會鬼針草沾上人類衣服的移動能力。最後是「心想葉成」,用的是兩片葉子來「擲筊」,出現一正一反則過關,這讓小朋友們可以辨別葉片的正反面。

森林教室:百步穿針森林教室:心想「葉」成
(左) 森林教室─百步穿針 (右) 森林教室─心想「葉」成。

每個遊戲都非常有意思,一面排隊還可以看到其他小朋友們對於自然的熟悉度,也看到很多親子隊一起參加。我們家還在讀幼稚園的弟弟原本有點猶豫,認為自己一定不會過關,但我讓他先從「百步穿針」開始,關主是從美濃後生會時期就一直是美濃生態與農村教育尖兵、目前在龍肚國小服務的二馬,他很有耐心地引導弟弟慢慢投擲鬼針草,從一開始完全不會投中標的物,到投中之後還能巧巧落在圓圈區。有了一關通過的信心,弟弟接下來就有過其他關的極高意願了。

森林教室:投「耶」問路
弟弟在玩投「耶」問路

領了過關的紀念品(鍾理和紀念館英文解說紀念書籤),我們折返到嘉年華區,哥哥嘗試了一個利用天然的石頭、植物色澤的沾水畫畫遊戲——毫無意外,我就知道他又要畫恐龍了。之後我們跑到稻稈體驗的旗美社大攤位,旁邊還有杉林愛鄉協會的葫蘆展售。一路下來,有好幾站都是以前反水庫運動時期的老朋友,見到哥哥弟弟都不免大聲打了招呼:

「啊,妳的小孩喔!小朋友,你們幾年級了呢?」

九年前第六屆黃蝶祭舉行前三週,我剛成為從台北都會嫁來的美濃媳婦。第七屆時,已是大腹便便懷著哥哥,在報到與義賣區協助。隨著工作重心的轉移,加上育兒以及之後的學位進修,每一年總是在黃蝶祭舉行的規律中,才能一口氣見到那麼多的老朋友們,他們很多人更是從第一屆開始便一直參與至今,大家都在重新溫習著十多年下來曾有的吶喊及熱情。

鄉間蹲點,農村學習。在社區工作的我們,確實需要一個溫故知新、看看過去、想想未來的魔性時刻——美濃黃蝶祭就是其中之一。

禾稈DIY體驗
今年新增的禾桿DIY體驗

(作者為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班、美濃「兩代米」媳婦)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