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劇場的力量《阿元的三角習題》

從演後座談得知,鄉音劇團團員大部分為老師,其中多數則為社區課後照顧班的老師。而偏離市區,以農、漁的傳統產業為主的土城,年輕人口如同許多鄉鎮村落一樣,不斷不斷外流。在土城社區裡,單親弱勢的家庭比例頗高…

前陣子,「好家‧在社區」全國社造展正在花蓮創意文化園區舉辦。在這個為期四十日的社造成果展展場裡,搭了個社區戲院的舞台,每週六日皆會放映社區紀錄片,以及上演各地社區劇團的作品。

我看的這一場是在9月12日下午,由台南土城社區的鄉音劇團演出《阿元的三角習題》。劇情大致是說,娶進外籍新娘之後的阿元,與母親、小孩之間因此產生情感變化,而他又該如何找到情緒的出口。看著台上演員生動自然的表現,演繹一齣外配議題的家庭劇碼,不由得讓人好奇,製作這齣戲的想法是怎麼產生的?又能發揮什麼實質效用?

從演後座談得知,鄉音劇團團員大部分為老師,其中多數則為社區課後照顧班的老師。而偏離市區,以農、漁的傳統產業為主的土城,年輕人口如同許多鄉鎮村落一樣,不斷不斷外流。在土城社區裡,單親弱勢的家庭比例頗高,男性娶進外籍新娘的比例也越來越高,如此一來,家庭勢必成為社區內最常見的衝突場域。

因此,會做這樣的戲,是非常符合現實狀況的。而他們也在製作之初,將團員分為三組,各自針對社區、家庭、學校蒐集相關資料與討論,這也是能夠清楚表達《阿元的三角習題》強調的主題的重要基礎。

團長陳淑英說,在他們演出這齣戲之後,有學校因此正視到這樣的現象,積極開辦課後輔導,亦有社區廟宇發動募款,資助課後輔導班,讓單親、外配家庭的子女能夠享有充裕的教育資源。

現場有人提問,為什麼不在戲劇裡提出解決方案,這樣不是更有效嗎?對此,社區劇場工作者李秀珣回答,社區劇場不是要解決問題,而是拋出議題,讓議題回到人的身上。擔任與談的四張犁文化協會理事長陳玲珠接著說,當你能夠面對,就會勇敢站出來。

換句話說,社區劇場是要把議題拋給參與的每一個人,乃至觀眾,促使大家去思考。當你能主動且真誠地關心每一個議題,清楚自己對這些議題的想法,那麼一旦遇到阻礙、抉擇的時候,你是不會沉默,而是有力量,願意主動站出來表達意見的。

事實上,社區劇場的作用本就不應該是功能導向,為達成什麼目的而做(但也不是說,就完全不能這麼做)。社區劇場的基本立場,在於如何通過社區劇場的共處模式,發掘參與者的自主意識,以及提升對於社區議題的關心,乃至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

就像團長陳淑英說的,人,只要連結在一起,就會有力量。

981007-edb7a039-400.jpg
社區劇場,是凝聚社區內觀看與行動的力量(照片引用自「吾鄉工作坊網站」)

花蓮溝仔尾與我

在96年冬的某一天,聽到溝仔尾快被拆除,情不自禁的難過起來,有天晚上獨自拿著相機來到溝仔尾,緩慢行走每一座這短短的石橋,佇足凝望橋下的濁水、橋墩的字、看著橋,幾家店照常營業招牌依舊打燈,客人依舊上門…

四條線的延伸

南京、自由、成功、福建這兩條平行和垂直線,框出我的成長年代,然,這四條線的延伸,穿過圖形隱約要我拾起原鄉的那條記憶之線,重回這圖形內追思早已深藏的所有故鄉的事物;

然,經過多年以後,停駐腳步於橋面上聞著油膩酸酸的臭味,頓悟圖形存在的原來目的,豁然其平行、垂直、或延伸所蘊含的意義,竟是讓我在重回故鄉後,不致迷路的那幾條無形的線條。

image001image003

南京十自由十成功十福建

980930-gouzaiwei3ima-225.jpgimage007

溝仔尾的古早事

在96年冬的某一天,聽到溝仔尾快被拆除,情不自禁的難過起來,有天晚上獨自拿著相機來到溝仔尾,緩慢行走每一座這短短的石橋,佇足凝望橋下的濁水、橋墩的字、看著橋,幾家店照常營業招牌依舊打燈,客人依舊上門為孩子訂做製服:花女、花中、花工、花農、海星中學、花商…各校制服的字樣(這些招牌從我小時就已掛在那兒);

訂做西裝的店,可說是早期年代富家人、或公務員最少需有一套西裝而需要光顧的店,製作師傅都會在招牌上標明本身的手工來自上海或福州…等。暗夜燈照,店家門口已有客人排隊等著,一碗碗熱呼呼的鹹湯圓(這家在溝上亦是老字號囉!)

image011
image013
96年1月19日晚9:10老字號的蔡家湯圓

那一夜溝仔尾每家店面的招牌,閃爍著最耀眼的霓虹燈,自由街的巷弄裡依舊作息!兩旁店家吆喝著「人客,進來坐,賣吃蝦米?」

image015

微燈閃著老字號的蔡家湯圓之夜,老顧客照常上門,彼此話家常,「人生半百囉!生活歷練的讓人可以平心看待。畢竟,年輕時代在這條溝仔尾上,亦努力付出負起養家活口的責任,如今,兒女也已在外鄉生活,獨留兩老和一隻貓就隨緣吧!」

老顧客提拆除事,但兩老依舊笑臉做生意,貓依舊窩在牆邊,沒說什麼!可是,當我拍下這最後鏡頭時,似乎敏感到他們心中的那股失落和遺憾!

想:天真童年、狂妄年少時光、勇敢青春年代、為家努力的中年,全在這方寸之店安然渡過多少晨昏,經過幾番輪轉,才能平安成就所扮演的每一種角色,所有的歡樂、辛苦全都在這條溝上發生和落慕。

整條溝底從未乾淨過,油膩、髒污的廚餘,也永遠是這兒的特色,然而當年的我們一點都不以為意,依舊以它為生活的軸心,奔跑於此的影像永藏記盒裡。

image017
那一夜閃亮的溝仔尾

溝上二、三事~點滴在心頭

其實,心藏著許許多多的感觸,這兒是我曾經擁有過最多回憶的地方,每次肚子餓,媽媽總是帶著我們往這兒吃宵夜,壽司店的味噌湯更是媽媽的最愛,一直到現在,這家老字號的壽司店照樣屹立著;每當自己走到這家店門口,自然憶起母親喝味噌湯那唯一稍稍奢侈的影像,再看看,多年以來一間間溝上店家的老板,依然露出一致性誠懇、純樸的笑容,招呼在這溝上來去的人。

國小或中學同學,也總是相約在這兒的那家冰果店打牙祭、聊些少女青春的秘密,要不就是暢談理想、抱負、再不就是夢想嫁個好郎君…(哈哈…)。記得有一回夜晚十點多,還躡手躡腳的打開家裡那道木門,溜出去和同學繼續未聊完的「純情青春夢」呢!

在那個年代,深夜十二點還在外蹓噠,若被父母抓到,那可嚴重了!一定會被罵的狗血淋頭、還得聽一整夜的訓話;所以,那是我僅有的一次,幸運的是我的「輕功」了得,沒被發現(其實那個少女不懷春呢!)!但,再也不敢挑戰家規。畢竟生於傳統年代的我,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模式,還是選則「乖乖的牌子」吧!

每當看到家庭經濟好點的同學,常在溝上製服店訂做製服,甚至時髦點的女同學更是在這兒訂做一條AB褲、白襯衫…一等到放學她們就躲進廁所,從書包裡拿出來換上,然後,大聲嘻哈的,從我們這些窮學生面前走過,真是羨慕死她們了,更佩服她們的大膽。每次心中都說,下回自己也要來這兒訂做一件AB褲(這個願望始終只是個願望…)

特殊情感的味道~溝裡臭臭的氣味

溝裡的臭水氣味,早已是這裡別具特殊情感的味道了,永遠也驅不走居住在這的人,更甭想驅走像我這樣從異鄉回來的遊子。

那夜的我,靜靜的走在這條溝仔上,短短的幾公尺,竟讓我的回憶又添加了另一番愁緒和糾纏,隱隱牽動這條根,在生命成長中它一直保護著我;不論,我的平行或垂直線怎麼延伸,腳步是快速或緩慢在不同速率的移動間,那漸去漸遠的記憶,總會在這條溝上短暫停留之際,一片片去組合我的出生、童年、少女、青春,種種…過往雲煙囉!

image019
橫在溝上的老橋

今非昔比

情何以堪哪!一條與人無爭的溝,自古至今,默默陪伴來到花蓮一步一腳印打拼的上海人、福州人、閩南人、還有在地的原住民,走過多少風風雨雨,誰知?現在溝上,鐵皮店面在怪手下早已束手就擒,無力抵檔,吶喊再吶喊!已無法動搖那些政治人鋼鐵的心。

「自由街,已名存實亡」,兩旁圍起柵欄、幾家店面落寞卻堅持,溝底水照流,卻沒有了往昔熱情竄流濃濃的古早味,拆除的是純樸、真誠、簡單的言語和文化;地景、歷史的消逝,最是讓在地人傷心和不捨!因為,那是代代傳承最珍貴的生命故事,那是這兒的每一個人努力付出,與多少歲月共處後所存留的酸甜苦辣的滋味啊!

但,這兒的人有著幸運,是天依然愛著這裡,看看湛藍的色彩佈滿溝上天空,好像在告訴這兒的人,過去就讓它過去吧,抬起頭看看天,繼續向前走!

image021

溝仔尾今昔之別。

image023

【紀錄片】颱風過後,你們還好吧0927

馬躍‧比吼,一個從小在媽媽所屬的花蓮阿美族春日部落長大的小孩,更是十二年前到三鶯部落拍《天堂孩子》,十二年後又在同一個地方拍出《我家門前有大河》的紀錄片導演。三鶯部落的拆遷、災區原住民部落重建,和花蓮、東台灣有什麼關聯?

「土地、部落、人,颱風過後,你們還好吧?」

-馬躍‧比吼《天堂小孩》、《我家門前有大河》三鶯部落紀錄片放映、座談會

莫拉克颱風來襲釀成88水災,全台各地災情頻傳,尤其台東、高雄、屏東、阿里山等地皆有原住民部落村毀人亡的消息,即便是不曾親臨現場的我們,也不由自主地留心相關災後報導,更不斷想著還能多為災民們做些什麼?

但也有一些聲音在說

「明明知道颱風要來了,為什麼那些住在山上、水邊的原住民還不撤離?」
「政府早就安排好遷村的計畫,那些原住民為什麼就是不肯配合?」
「土石流會這麼嚴重,還不是因為部落山上種的檳榔樹太多?」

龍王、桃芝颱風侵襲花蓮的記憶猶新,莫拉克颱風過後,鄰近花蓮的台東太麻里亦有多處原住民部落災情慘重,民間也曾在災後流傳著諸如此類的言語;就連花蓮亦有多處原住民部落仍位處土石流警戒區、危險行水區內,很多人疑惑著,他們為什麼還要繼續住在那些危險的地方?

三鶯部落,一個多為謀生而從花東遷徙到台北縣市工作、生活所自然形成的原住民部落,更是一個十二年前台北縣政府一再基於部落位於行水區強制拆除,居民又不斷回到原地自力造屋的部落。

馬躍‧比吼,一個從小在媽媽所屬的花蓮阿美族春日部落長大的小孩,更是十二年前到三鶯部落拍《天堂孩子》,十二年後又在同一個地方拍出《我家門前有大河》的紀錄片導演。
三鶯部落的拆遷、災區原住民部落重建,和花蓮、東台灣有什麼關聯?

長期關注台灣東部文化、教育、社會發展的東海岸文教基金會,邀請您一起來思考!

9月27日晚上七點在現場不僅放映《天堂孩子》、《我家門前有大河》兩部紀錄三鶯部落拆遷的影片,更邀請導演馬躍‧比吼與各位對談,歡迎大家共同關心原住民部落災後重建等議題。

時間:2009年9月27(周日)晚上7點到9點
片長:《天堂小孩》12分鐘、《我家門前有大河》57分鐘
座談:約50分鐘
地點:東海岸文教基金會2樓(花蓮市林森路210-2號)
洽詢電話:03-8334545

Ps.參考資料
﹝關於三鶯﹞公視-獨立特派員 天堂小孩追蹤報導

 

 

 

尋找小農的春天

有機小農是大地與人們健康的守護者,要解決它們的生存問題,不是要讓它們消失,而是要解決市場失靈的問題。這是一個不同思維的農業改革的行動,你我都應該參與,參與者都將從中得利。如果你是家庭的食材購買者…

為什麼要幫有機小農?

有機小農代表的是「健康、可信任和友善環境」。如果能貼近一些觀察有機小農們的生活,就會明白,「我們更需要他們,不只是他們需要我們」。

怎麼說呢?

在台灣的農村裡頭,大部分農夫的耕作型態都屬於小農,有機小農們因為食物安全與守護土地的覺醒,開始轉而從事有機耕種。我所認識的他們,大多賦有自然思想,過著意識自由不受強迫的生活。

他們的生活簡單、所需容易滿足,農事順應時令自然而作,不逐利追求產量。在他們的農場,你不會看到舖地帆布防雜草、沒有溫室防蟲、不用費洛蒙誘劑與蘇力菌等作生物防治,減少對作物的過度保護。

「食物的品質,來自於農人的思想」,農人的思想決定其生活與農作方式。有機小農讓作物成長更自然,經過自然汰弱留強、優者生存,供應我們更健康與安全的食物,也用友善的方式對待土地與環境,是友善人類與大地的一群人。

如果農村裡頭的小農們,都能夠轉作有機耕作,並賴以維生,那麼,我相信,不僅村子裡的大人們可以安心地養家,孩子們在小溝裡抓蝦、稻田裡釣青蛙的快樂,也會被找回來的。我一直相信,有一天,農村會回歸到農藥被濫用以前,那安居的樂土、那終老之地。

980720-1-orgsmallfarm-360.jpg
有機小農代們順應自然而作,是友善人類與大地的一群人

有機小農面臨什麼困境?

但是用心的有機小農們,並沒有因此有更穩定的收入,仍然常為銷售收成的作物而傷透腦筋。有機小農因為資本小,種植的作物種類少,產量也因為少用設施而不穩定。多樣性少、產量與穩定性低,是共通的特質,也是導致行銷通路困難的根本因素。

小農產量少,按理講透過一般大通路應該容易收貨,其實卻不然。「大幫不了小」,這聽來十分吊詭,舉一個例子可以明白。

如果你是一個需要500公斤玉米的大通路,你會跟5個有100公斤產量的小農收貨?還是找產量在600公斤以上的大農?找大農是對的,跟小農合作就不合理了,運輸、連絡和品管的成本都會變高。

大通路支持大農場,有機小農縱使品質好,大通路通常不會找上他們。目前的通路市場,以少數大企業經營的通路商為主,在這樣的環境下,小農要找到可以合作銷貨的通路相當困難。這是一種結構性的市場失靈。

小農還面臨另一個困境,那就是認證問題。平均一年至少3萬多塊的認證費用,與產量少的小農收入不成比例,侵蝕掉作物採收的大部份收入。但如果不參加認證,誰能相信,有機通路通常不會找你收貨的。

不認證很難會有通路支持,認証了未必有通路支持,縱使獲得公平的通路幫忙銷貨,花費在認證上的費用也很難回收,真是讓小農們進退兩難。認證與通路是互相連動的二個關卡,讓有機小農的生存面臨很大的困難。

980720-6-marketfailure-360.jpg
市場失靈讓「小」成了障礙,小農們幾乎找不到出路

看不見的小農?

最近政府提出「小地主大佃農」,是要讓無心於農耕的小農釋出土地,透過許多協助方案鼓勵發展較大型的農企業。這確實是改善農業生產效率的一條道路,不過,這是個不公平的政策,政府對於在邊緣掙扎的小農未伸出援手,也許政府沒有看到小農們的困境,也許政府認為小農是農村經濟快速成長的絆腳石、也許政府看到了卻不知如何是好。

另外,有機農業產銷管理的罰則制度,今年就要開始實施,這個政策立意良善,對於食物安全的保障很有幫助,但這個制度也不利於小農的生存,將使得有機通路只敢向有能力加入認證的農人收貨,這將進一步壓迫從事有機耕作卻無力加入認證的小農退場、並使想要轉作有機的小農不敢進場。

很多轉作有機的小農們,只想過著簡單安定、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沒有要成立大農場,雖然他們對於追求經濟成長的貢獻有限,但他們供應人們更好的食物與更友善的對待環境,能夠改善我們的生活品質。他們卻在邊緣掙扎著,我們該想辦法拉一把,幫助他們能夠繼續這樣生活著。現在,政府看似善意的出手,卻壓迫到這群社會弱勢的生存權。

980720-7-gov-360.jpg
政府看似善意的出手,卻把正在邊緣掙扎著的有機小農推離市場

社區支持型農業(CSA)或許是條活路

在面對市場失靈的情況下,我們一味地批判政府不公平的政策,對於扭轉市場於事無補,也許在體制外另闢新市場,才能為小農們開創出一條活路。

CSA(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是一種友善人與環境的食物供應模式,極有可能突破有機小農目前的困境,並成為台灣未來永續農業的典型。CSA的模式,可以讓社區與鄰近的小型農場互相支持,社區可以就近享受到新鮮健康的食物,也縮短了食物長程運送過程的能源消耗。

簡單地說,就是把農場的供給與社區的消費需求,用「小通路」把兩端直接鏈結起來,拋棄傳統「大通路」的市場模式。

要建立一個CSA,可以建立一個資訊平台,讓個體的家戶可以從這個平台,購買住家鄰近、可以信任的的農場所生產的蔬果農產。由於農家就在離社區不遠處,家戶可以就近拜訪農場、參加農事體驗、跟農人成為朋友,了解他們的耕作方式,農場無需加入所費高昂的認證制度,只要能夠提出定期的環境與作物檢驗資料,彼此就能夠產生信任,往往能夠超越跟農人互不認識的認證制度。

推動的過程,有二個關鍵的平台需要被建立起來,第一種,是一個區域性或全國性台、充分且可信任的「資訊平台」,讓消費者可以藉以掌握社區鄰近農場的資訊;第二種,是廣佈於在地社區的「通路平台」,是協助整合不同農場、穩定供應多樣食材的平台,這是為了因應單一小農場經營規模小、作物多樣性與供應量不足的特殊性,才能確保能持續不斷地滿足家戶的日常需要,集結社區的消費力量,支持小型農場的運作。

這二類的通路平台,是整個CSA運作的核心,宜小不宜大,且最好具備社會企業的理念,也就是以支持有機小農為經營目的的小型組織。這類小型通路平台已經在各地紛紛發起,像各類型的農民市集、以及小菜舖子,由於需要整合的供需體系小、運作起來比較有彈性,能夠針對性的協助用心耕作的有機小農,把信任與通路同時建立起來,發揮公平交易商的功能,突破資本市場難容小農的困境。

980720-3-csafarm-360.jpg
 讓社區居民和鄰近農人們在一起,運用社區的消費力量,直接支持有機小農

在小菜舖裡,找春天

從事了十幾年的城鄉規劃與研究,深刻的體認到,真正能守住農村這塊美好的土地的人,是「農人」。要讓農村再生,得先讓農人再生,而農人要生存、必須有公平的通路,幫他們把用心種的食材賣掉。農人需要的是一個公平的通路商,不是一個批判能力很強的知識份子,批判政府能夠使我們自己發光,農民的問題卻依然存在。

我們於是發起共同購買,與住在鄰近的朋友們一起向附近村子的農人買菜,由於是有機栽種、當天鮮採的食材,十分地美味,且大家時常一起下田採收,跟農人成了朋友,彼此間的信任關係很好,吃的很安心。不久,更多朋友喜愛這樣的買菜方式,加入了我們的共同購買,購買的力量逐漸累積。

當累積的消費力量,開始對有機小農產生了幫助,我們決定進行一場CSA的實驗,成立了一個小菜舖子做為通路平台。透過這個平台,我們努力呼朋引伴,穩定與擴大消費力量,再把這力量引導到小農的身上,當小農需要幫忙銷菜時,我們就有能力幫得上忙。

我們不斷地讓父母帶著孩子跟我們一起下田,去看食物的來源、去認識農夫、去發現泥土裡頭有那麼多的驚奇,一來建立信任、一來讓孩子從親近土地的快樂中愛上農村,有一天,他們會為了守護那快樂,而為守護農村發聲。

我們幫有機種植的小農做檢驗,用「以物易物」的方式,由菜鋪子支付檢驗費用,農人們再用生產的食材抵付。我們已經有一群消費者支持,由於是有機栽種,只要透過檢驗,確認食材純淨沒問題,就可以幫忙銷貨。我們已經開始這樣作,如果實驗順利的話,也許可以解決小農面臨的通路困境。

我們設計了「不一樣的漂鳥」,為農村尋找天賦農人,提供一個師父帶領、一片乾淨的土地,讓有心回歸農村的人學種田,收成之後由小舖子負責銷售,用真實的景況試煉自己,是否真的適合成為農人。

我們也開始實驗「新莊園經濟」的鄉村經濟模式,建立小型生產者之間的互助連結,我們跟小農契做黃豆、交給年輕豆匠合作製作豆腐等豆製品,一方面為農人增加銷路、另一方面支持有能力的年輕匠師,讓小型的生產者,透過菜舖子一起牽手互助。

我們深深地相信,當各地都發起這樣的小舖子時,當大家選擇小舖子購買食材的時候,到了那一天,有機小農的春天就會到來。

980720-4-support2-360.jpg
小舖子與有機小農互相支持的模式,在各地遍地開花,也許小農的春天就會到來

你我可以做什麼?

有機小農是大地與人們健康的守護者,要解決它們的生存問題,不是要讓它們消失,而是要解決市場失靈的問題。這是一個不同思維的農業改革的行動,你我都應該參與,參與者都將從中得利。

如果你是家庭的食材購買者,請你選擇有機小農供應的的食材,那對你的健康很有幫助;如果你是一個具備農村改革理想的知識份子,你可以發起一個小型通路平台,這是非常有挑戰性且可以實踐的舞台;如果你是一個擁有政策資源的農政人員,請你支持或輔導小型的通路平台的發起與運作,也想辦法分擔檢驗與認證的重擔。

如果我們都開始這樣做,讓這微小的力量持續下去,一定會為農村帶來希望。

1216468808
共同購買是建立社區支持型農業的起點,也是消費者與農人共同的需要

(本文作者為成大都計系博士班候選人,「大王菜舖子」老闆)

方寸之間無限可能─篆刻藝術家曾清風

望著他盈滿笑意與熱誠的臉龐,突然好感謝我的這份工作,讓我不斷與土地上的人民相遇。最後,援引曾大哥一段話,說明篆刻在他心中的意義:「印面之內,以一種有情、有致的方式呈現出來,小小方寸間充滿時間的古樸…

二月中某一天,結束普查的夥伴一回家就無比驚奇的告訴我,今天遇到奇人,他們攤開兩張印有精美篆刻圖案的紙捲,我靠近一看,篆刻內容包羅萬象:觀音、佛祖、老人家(老人家的皺紋栩栩如生)、山水畫、政治人物、玉里的特色寺廟協天宮…

980629-fangcun-360.jpg
image003image005

夥伴接著跟我說,這些拳頭大小的篆刻圖案,其實都只有一個印章大小,是為了方便展示與保存,才刻意放大印刷於紙面上,我感到不可思議,這樣漂亮而別緻的線條,怎麼可能只有一個印章大小?詢問店名以後,在自己計畫深度訪談的名單中列下了:曾清風的「清松篆刻藝術中心」。

四月中,風和日麗的早上,我們再度來到玉里進行深度訪談,在鎮公所民政課要到一些資料後,即前往「清松篆刻藝術中心」。曾大哥聽完我們的來意後,突地從櫃子中拿出一箱印章,印章很大,篇幅大概有A4紙的一半,他就著四個角分成四部分沾上印泥,將圖案拓印在紙上,很謹慎的按壓。

image007
image009image011

我看著看著,不由自主的聯想到,當我們到鄉間拜訪地方人士時,對方會說坐阿坐阿,並拿出茶葉沏茶…的動作。我原本以為這是客人要的,沒想到他印了厚厚一疊,要給我們,曾大哥還在每一蓋有印章的紙間加上白紙,他說這樣比較容易保存。

然後他神祕的說,要蓋一個「自稱」給我們,待章印從紙面離開,我探身過去瞧…哈哈哈哈哈,四個字:後山野人。

image013

我們的訪談就在曾大哥拼命印東西與我一直叫他去檢查視力(因為有些印章真的細緻到太誇張了)的愉快氣氛中進行。

曾清風大哥,民國46年生,花蓮縣玉里鎮人,民國66年開始經營印刷廠,並利用業餘時間,投入篆刻藝術的研究。期間曾經參與青少年及成年輔導觀護工作,並獲得當時總統李登輝先生的召見。

民國84年,成立「清松開鑑印坊」,專門從事篆刻、藝術雅章及毫芒雕刻的創作。曾大哥為教育部重要民族藝術藝師,他的作品於民國87年受韓國印科全國聯合會邀請參加「國際印章聯合大展」,為全台唯一代表;中國大陸更曾高薪聘請他到對岸參與航太科技,因其不可思議的眼力與手法的穩定。

image017image015

問及篆刻的學習過程,曾大哥輕鬆的說:「自己摸阿。」,窺及大哥作品的多樣,我相信一定下了一番很大的功夫,甚至是把自己整個浸淫在這門藝術裡面。例如其中一個老太太的作品,讓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篆刻本身不大,但老人家的皺紋、髮絲都清晰可見,甚至還有一種「歲月」的感覺,好像面對鏡頭想笑,卻又笑不出來…曾大哥說,所有的作品中,人物最難刻,因為要抓住對方的神韻還有比例。

曾大哥的芒雕藝品須靠15倍的放大鏡,才能夠欣賞其表面的圖文風采;他還雕刻天師尺、八卦章、印面多達十面的印章、迴文詩、風水畫…顯見他對於民俗地方文化以及語文的濃厚興趣與所付出的努力。

image019image021

曾大哥說,當初會從印刷業轉行至篆刻藝術,是因為「著作權」的關係,民國83年,他刻了一個觀音,卻惹上著作權的爭議,於是憤而決定要創作「沒有人學得來的東西」,強調作品的「不可複製性」,並認為篆刻要以「圖」的概念而非「字」的概念進行,因為圖可發揮,而字有其限制。

篆刻其實是一項古老的中華文化,必須要了解金石的原理與具備書法的基礎,將印文和雕刻技術於方寸之間安排妥當;毫芒雕刻更是一門講求定力、耐力、恆心的獨特藝術。

image023

image025image027

但今日社會多將其侷限在「治印」的實用面;傳統篆刻的鑑賞專家,評量的標準也仍多停留於刀法、篆法、章法架構等技術層面;工藝美術的環境太過強調「師脈傳承」,沒有去「拜師學藝」,甚至無法取得業界以外的比賽的資格;加上社會普遍對「傳統工藝」存有偏見,認為「純藝術」比「工藝」高級;西方藝術又比傳統藝術更高一層;我們見到、聽到的常是頂著傲人學位的學者專家發言,

曾大哥說:「如果真的想闡揚與保存傳統工藝,為什麼不多聽聽基層「匠師」們的故事?」

他認為以上種種因素在在使篆刻的水平停留在民國五六十年,也令篆刻藝術不易傳承。而要重新開創篆刻的生機,必須替其創造市場,並融合新科技,可以使用電腦雕的就用電腦雕,然後比較「幼」(台語)的部分,再藉由人工補充,注入生命力;以傳統為基礎,不斷改革、創新;藝術也必須結合產業,放下自我的觀念、情緒,以印面的意境來創作;不要太主觀,大哥說:「宏觀,才能微觀。」

image029

我們由早上聊到炙熱的中午,捧著一疊厚厚的資料與滿滿的謝意準備離開,曾大哥說,以前只要有人喜歡,他甚至會送印給對方,但現在眼睛不行了,不敢送了。他說,他的理念是希望將一些美好的事物留給下一代…望著他盈滿笑意與熱誠的臉龐,突然好感謝我的這份工作(以及編採的興趣),讓我不斷與土地上的人民相遇。

最後,援引曾大哥的一段話,說明篆刻在他心中的意義:

「印面之內,以一種有情、有致的方式呈現出來,小小方寸間充滿時間的古樸和空間的渾厚,因其溫潤的光澤、古雅的韻味,而引人玩味,這就是篆刻藝術。」

image031

店址:花蓮縣玉里鎮泰昌里博愛路49號

電話:038 883 018

網址:http://www.cscarve.net/

(曾大哥說,許久沒更新,這是他兒子國中的時候架設的網站,他兒子目前已是東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的學生了。)

Email:server@cscarve.net

【講座】活水人生─花蓮志工學習創造生命意義

「活水人生」系列活動講座於六月份還有6/20、6/27兩個場次,整個活動將持續到九月中旬。講座還有九場,均採個人報名;小團體還有七場,採團體報名,若無團體報名再開放給個人報名。各場次的講座及小團體尚有餘額…

花蓮生命線舉辦「活水人生志工心理關懷服務系列活動」(簡稱活水人生系列活動)自三月底開辦以來,吸引不少花蓮當地志工參與。

這月份第一場「志工自我激勵」研習課程於六月十二日晚上展開,地點在花蓮生命線舉行,由花蓮高中輔導主任蔣素娥老師主講。主題是「勇敢愛自己-自信、自在、自我肯定」,共有三十六位花蓮縣志工參加。

蔣素娥老師透過幾位花蓮藝術家的故事及兩部影片分享,引導學員思索自己的人生意義,並了解生命的意義無法假手他人,只能由自己去創造,參與的學員均深受啟發。

「活水人生系列活動」是由財團法人應柴秀珍女士紀念基金會提供經費,花蓮生命線主辦的一個志工成長活動,活動從三月底持續到九月中旬,內容包含「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人際溝通與學習」、「家庭關係的成長」、與「自我激勵」四大主題。

志工除了要面對生命的各種難題之外,還要將額外的時間與精力,貢獻在服務人群上。志工服務時,可能面臨許多挫折或創傷,如被拒絕、服務對象去世、重大事故等,因此志工也需要學習一些自我調適的技巧,來讓自己的志工生涯更長久。而「活水人生」志工心理關懷服務便是針對志工可能碰到的議題,設計課程來為志工充電。

蔣素娥老師首先請一位學員朗誦一篇花蓮藝術家鄭惠美的散文,內容是描寫作者在為生命的意義感到苦惱的時候,就會到花蓮海邊,寬闊的海洋總能讓她得到紓解,並且產生往前走的力量,讓她得以堅持理想,不斷找尋生命的意義。

接著又分享了另一位位在地花蓮藝術家郭娟秋的生命故事,她喜歡畫大山、大海,在將這些元素轉換成抽象的線條之際,也是在探索未知的自己,她認為每一個未知都有無限的可能性。從他們身上,我們得以看到他們經由創造自己的生命故事,而熱愛著自己的生命與土地,並肯定自己的選擇。他們的故事,激勵了學員,讓學員也想要嘗試創造不一樣的人生。

接著老師引用「意義治療法」創始人Frankl的故事:他在納粹集中營裡失去父母、兄弟、妻子及孩子。在嚴重打擊之下,Frankl開始懷疑他的人生究竟有什麼意義?最後,他領悟到:「雖然我的生命看起來已失去了活下去的意義,但『讓生命產生意義』是我的責任,因為人有選擇的自由,我可以選擇讓它產生意義,而不是由別人來賦予意義。」這段話道破了生命的意義必須靠個人自己去創造,無法由別人左右。

蔣老師分享了兩部影片,一部是《楢山節考》,一部是紀錄片《造機人。《楢山節考》是敘述日本《楢山》這地方,因為窮困而有將老人送上山的習俗。影片中透過兩個老人面對自己生命終點的態度,啟發學員思索該如何讓自己的生命活得有尊嚴、有意義。

當大家看見那位掙扎、不願上山就死,被五花大綁的老人,被兒子推下山的那一剎那,學員們齊聲發出驚呼!嘆息老人不願面對自己生命已到盡頭的現實,竟落得如此下場;也相信將來他兒子若回想到這一幕,將會是多麼愧疚。

反觀另一位自願上山就死的老人,堅定地、莊嚴地端坐在那,等待天神的降臨,也換得兒子滿心的敬愛與懷念。同樣是死,結果卻是那麼迥異。

另一部影片《造機人》則是記錄了一位先生,將自己的生命奉獻在公園裡教人造紙飛機,帶給人快樂,也令自己的生命洋溢喜樂及滿足。

透過這些故事,老師指出生命的意義是無法教導的,因此她希望透過別人的故事,讓學員了解愛自己、尋找並創造生命的意義,只有透過自己才能做到。

學員們表示,在這一堂課中獲益良多,特別是兩部影片帶給學員們許多啟發與深思。也有學員分享,這堂課讓他更肯定擔任志工在他生命中,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讓他更有動力繼續從事志工的事業。

「活水人生」系列活動講座於六月份還有6/20、6/27兩個場次,整個活動將持續到九月中旬。講座還有九場,均採個人報名;小團體還有七場,採團體報名,若無團體報名再開放給個人報名。各場次的講座及小團體尚有餘額,歡迎有興趣的花蓮縣志工報名參加。課程活動內容及報名方式請上花蓮縣生命線網頁下載活動計畫

(http://hllife.womenweb.org.tw/Activity_Show.asp?Activity_ID=8368)。若有任何疑問,請電洽(03)8362995吳小姐。

(本文作者為「花蓮公民新聞寫作課程」學員)

華東橋下坡彎道,大車橫行霸道

記者經常由花蓮的中美路往華東橋至休閒碼頭,觀察到由華東橋下坡路段大型車是無法轉往中美路通行的,因而多直接開往港口路,也因為是下坡路段,大卡車多橫衝直撞,往來雖有看見交通號誌,卻沒有實質運作,甚是危險。

花蓮的中美路往花蓮休閒碼頭的路上,經過華東橋經常可見由美崙工業區方向而來的大型車輛呼嘯而過,對於遊客或當地民眾造成交通安全的隱憂。

0622-huadung-360.jpg
此為華東橋,來往多有類似圖中大型車經過,旁邊為腳踏車專用道

記者經常由中美路往華東橋至休閒碼頭,觀察到由華東橋下坡路段大型車是無法轉往中美路通行的,因而多直接開往港口路,也因為是下坡路段,大卡車多橫衝直撞,往來雖有看見交通號誌,卻沒有實質運作,甚是危險。

經由記者長期觀察並詢問經常往來載遊客賞鯨的船家,該路段上坡車輛多由中美路轉往華東橋時,必須特別注意下坡路段是否有車輛經過,或是否由港口路方向駛來的大卡車,然而對於賞鯨遊客或外地朋友不熟悉,往往容易忽略而經常險象環生,令人捏把冷汗。

clip_image004clip_image006
中美路以及港口路交叉口,有設置紅綠燈,卻都只是閃燈警告,容易讓人忽略危險性。

clip_image008
大型車輛下坡路段直接衝往港口路

據記者所知,前幾年便曾有車輛由中美路轉往華東橋,與大卡車相撞,駕駛送醫後不治,該路段為碼頭觀光休閒要道,然而也是工業區運載大理石或砂石、油罐車等必經之路,直接通往港口路至港務局,在暫時無法修改規劃替代道路的情況下,道路安全是不容忽視的。

該路段亦有腳踏車專用步道通過,雖有護欄隔離,若發生無可避免的交通事故,也沒有人可以保證不會波及到正在享受沿途風光的樂活族,花蓮的大卡車或砂石車經常帶給觀光客不好的感受,除了空氣汙染之外,爭先搶快維及安全已經不是頭一遭,如何減緩這段下坡路段的行駛速度,減低交通事故的發生,應通知相關單位多重視

clip_image010
轉彎處多視線死角,貪快容易造成事故發生

當地居民及商家建議可啟用已設置好的紅綠燈,寧可安全遵守交通號誌,讓來往大型車輛能多加注意放慢速度,一方面能使來往車輛以及單車族能有安全的用路空間,另一方面也能降低沙塵飛揚,雖不能完全避免空氣汙染的情況,卻能讓用路人有好的感受,並使生命更有保障,以上是當地民眾的建議,相關單位可多方參考,如何讓花蓮的觀光品質更加提升,交通方面行的安全也是基本的服務。

【生態】花蓮綠色生態體驗營0705-0708(0618報名截止)

於暑假期間,帶領高中職及大專學生走出戶外、參訪花蓮保育現況,認識花蓮的自然、生態環境,實際體察生物多樣性,體驗花蓮山海溪谷自然之美及親眼目睹特殊地質地形產生的豐富生物樣貌。並學習如何尊重生命…

第十二屆花蓮綠色生態體驗營–生物多樣性的保育教育宣導活動

活動目的

於暑假期間,帶領高中職及大專學生走出戶外、參訪花蓮保育現況,認識花蓮的自然、生態環境,實際體察生物多樣性,體驗花蓮山海溪谷自然之美及親眼目睹特殊地質地形產生的豐富生物樣貌。並學習如何尊重生命、愛護大地,進而以行動去保護它。

指導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主辦單位:花蓮縣環保工作促進會

活動時間:98年7月5日至98年7月8日

招生對象:全國高中職及大專學生

預定名額:40名

費用:2000元(總經額4000元,林務局補助2000元)

報名截止:98年6月18日止

花蓮綠色生態體驗營活動流程、內容與講師內容,請點選這裡。

報名辦法及手續,請點選這裡

花蓮縣環保工作促進會

電話03-822-2933   傳真03-823-3119   地址97062花蓮市中美十街787

Emailrayhope@ms67.hinet.net   jilai07@yahoo.com.tw

小鳥站在石頭上講故事

慢慢地,學生們的採訪所得讓他們對於鳥踏石仔村有了較為具體的描述。梁惟婷說:「鳥踏石仔村是一個很古老又有鄉情味的地方」;薛家杰則形容「那裡的人應該很會抓魚、蝦子、螃蟹。那裡是很多礁岩的海岸,應該很美麗。」。

明恥國小的公共藝術

一件公共藝術作品的完成需要耗費多少心思?什麼樣的公共藝術既能符合所有人的期待,又不減其作為公共藝術的價值?問問花蓮市明恥國小師生,他們是如何與藝術家攜手打造述說學校歷史的公共藝術吧!

這件歷時已屆滿一年的設置案,從老師們規劃讓小學生親訪社區的教案開始,到藝術家帶領學生參觀花蓮市區公共藝術作品,深入了解公共藝術表達內涵,再經過藝術家創作規劃,學校師生和評審委員會的投票下,終於在今年5月中完成最後決議,自兩件修正後的設計圖中擇一敲定,結果由「小鳥站在石頭上」出線,預計在7月中施作完成。

980610migchguoxiao-360.jpg
明恥國小四年級學生由藝術家帶領下參觀花蓮市區的公共藝術作品

受邀設置該公共藝術案的藝術家黃錦城、陳逸堅,是以明恥國小所在地花蓮港百年多前聚落「鳥踏石仔」為創作方向,這與該校前年所設計至今推廣「海洋教育」教學活動,讓學生能了解家鄉的地理環境、生態與人文歷史的目標一致。

這項教學活動主要設計者是教務主任陳明華,藉由回憶過往、蒐集故事來促進親子互動,激發學生愛鄉、愛土、愛校的情懷;除此之外,又培養了一群小小公民新聞尖兵,即訓練學生訪談的基本技巧、操作攝影機、數位相機等資訊媒材,完成一份屬於該校師生的鄉土紀錄。

學生們的採訪紀錄由陳明華主任彙整為一段感人的「尋夢鳥踏石」故事,讓藝術家得以從學子們採訪得來的具體共同記憶「白燈塔」出發,以擬人化的方式結合象徵在地自然生態、文化以及歷史圖像,希望透過作品趣味生動地呈現鳥踏石仔的「記憶拼圖」。

訴說鳥踏石的藝術與歷史

明恥國小創立於民國29年,原名「花蓮市港國民學校」。藝術家黃錦城說,花蓮港所在地以前是「鳥踏石仔村」,是花蓮市最東邊海岸的聚落。鳥踏石仔其實是一塊大礁石,在花蓮築港以前,礁石上常有海鳥群集。

日據時期因為日本政府決定開發花蓮,因而在鳥踏石仔漁村北側開築花蓮港,1979年鳥踏石仔漁村在政府推展花蓮港第四期拓港工程下,劃設港內岸邊為禁區,全村面臨搬遷的恐慌,雖經過5年多的爭取,最後村民仍不得不全村搬遷放棄家園,「鳥踏石仔」遂成歷史。

該案作品以「鳥踏石仔」為創作發想,並以當時守護漁村的精神象徵「白燈塔」為主體意象,又為配合該校新建物牆面與建築師的規劃,因此創作了多幅以磁磚貼面的彩繪,在與評審委員會討論後,有兩幅開放全校師生投票,包括「小鳥站在石頭上」和「鳥踏石舞曲」。

「小鳥站在石頭上」以活潑鮮明的幾何色塊勾勒鳥踏石仔的漁港景色,重現過去白燈塔佇立海邊,散發出和煦的光芒,引導漁船入港,守護鳥踏石仔村民的樣貌。兩隻站在石頭上的可愛小鳥,在一旁吱吱喳喳的說著昔日鳥踏石仔漁村的故事。

birds on rock_bb
花蓮市明恥國小公共藝術視覺模擬圖一「小鳥站在石頭上」

「鳥踏石舞曲」則以明快鮮豔的色彩、趣味的擬人化手法,描繪「鳥踏石仔」一群不起眼的花鳥昆蟲等生物的舞會,其中,記憶裡的白燈塔正彎腰與站在海中石頭上的小水鳥對話。

鳥踏石舞曲03 
花蓮市明恥國小公共藝術視覺模擬圖二「鳥踏石舞曲」

明恥國小校長何麗香說,有趣的是在學生票選部分,302票中由「鳥踏石舞曲」以2票勝出,但在老師的投票部分,卻是「小鳥站在石頭上」獲得17票以2票勝出,加起來票數完全相同。最後在審委會綜合考量下,選擇了「小鳥站在石頭上」。黃錦城表示,可能是因為兩幅圖面都詳細介紹了創作理念,而公共藝術戶外教學也收到效果,最後學生們的決定已在於個人喜好。

公共藝術設置的精神在於強調與在地文化、使用者之互動,因此在該案設置過程中,透過師生們的共同參與,使得這件作品更具意義和故事性。

尋夢鳥踏石─培養孩子作為社造種子

「媽媽說,現在的自行車步道下去之後以前是一整排矮房子,住的幾乎是漁夫,門前皆有漁網,夏日時都會有陣陣的魚腥味。朱鵬安的媽媽跟我媽媽小學是要好同學,媽媽說小時候放假都會去找朱鵬安媽媽玩,他們家就住在亞士都下面,也就是一整排矮房子的最後一間,房子旁有一片似小山丘的田園,望海風景非常美,媽媽也常在田園裡採了些蔬菜帶回家,還有到海邊玩水,跟現在的港口是不一樣,媽媽說以前的海邊比較好玩也比較美。」

前年還是明恥國小5年級學生的林依凡,寫下了這段媽媽的童年記憶。

孩子們的鳥踏石仔記憶拼圖

當時,明恥國小有70位5年級生參與了這項主題叫作「尋夢鳥踏石」的海洋教育教學活動。他們在受過老師教導的基本採訪訓練後,開始進行對於社區歷史片段的採集,採訪對象包括家中長輩和鄰居,結果令人欣喜,許多孩子的祖父母開始緬懷早已遺忘的過往,並驚訝地回應:「這孩子怎麼會問這個?!」

為了讓學生們了解家鄉的地理環境、生態與人文歷史,教務主任陳明華精心設計了一個故事人物——在鳥踏石仔村長大的女孩阿湘,他並且以文學的手法營造情節和故事性,提升小學生對整個活動的興致。陳明華說:「講歷史太沉重也太刻意了,可能造成學生做作業的壓力;但是從一個故事說起,孩子們就開始發揮想像力,勾勒女主角的生活背景。」


(左)陳明華為學生講述鳥踏石仔家鄉地圖(右)學生們分組討論採訪技巧

慢慢地,學生們的採訪所得讓他們對於鳥踏石仔村有了較為具體的描述。梁惟婷說:「鳥踏石仔村是一個很古老又有鄉情味的地方」;薛家杰則形容「那裡的人應該很會抓魚、蝦子、螃蟹。那裡是很多礁岩的海岸,應該很美麗。」曾威傑也說,「鳥踏石仔村是一個隨時都可以玩水抓螃蟹讓人開心的地方。」

陳明華主任說,在採訪的單元開展時,孩子們都覺得很好玩,並且交換了彼此的心得,他們與同儕相互溝通,共享活動的樂趣,更藉此機會靈活運用各類工具書籍、電腦網路,以蒐集資訊、組織材料、廣泛閱讀。

第一階段資料彙整後,陳主任邀請了本身就是明恥國小校友的民政里里長林志鵬、校長何麗香,親自講述家鄉的過往,原來故事女主角阿湘本尊就是校長阿香,她的故事受到了學生的熱情回應。

培養社區營造的種子

親身了解社區的故事之後,學生們開始進一步思考陳主任拋出的一個問題:花蓮港的開發到底好或不好?「當然,老師們都沒有給標準答案,完全讓學生自由發揮,當時也引起廣泛討論。」陳主任這麼說。

這項教學活動也間接帶動了學生的家長,孩子們的父母找出了塵封已久的照片,提供給學生認識過往,也有阿嬤拿出同學會私房照,開始講述以前的故事。後來,該教案成果報告提供給有心成立鳥踏石仔發展協會的社區人士,漸漸地匯集成一股力量,希望能找回鳥踏石仔這一段失去的記憶。

「希望孩子們能作為社區營造的種子,成為守護家鄉的解說員,把歷史傳述下去,相信小小的種子有一天會發芽,鳥踏石的故事將會在他們心中永遠流傳下去。」陳明華主任以這樣的信念持續灌溉著。

02孩子們的鳥踏石仔記憶拼圖01
陳明華主任(左)設計多項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們成為社區營造的種子

穀災現場─水稻空包彈持續蔓延

雖獲農委會給予災害補助與稻田與植株清理費用,農民還是大嘆補助金額連成本的1/3都不到。而且還告訴他們執行時要將僅剩的稻穀都一併和植株「完全清理」,等於是要農民將僅存的一、二成稻穀倒進田裡…

受今年天候異常影響,不僅日夜溫差大,夜晚氣溫仍偏低,使得東部水稻發生罕見不稔實災情;原本應該是一整片綠油油的稻田,現在卻變成淡黃色,葉片呈現枯萎狀,因為在部分水稻孕穗期,日夜溫差太大,才會導致抽穗不良。裡面通通都是空包彈。

980605emptyrice-360.jpg
從照片中可看出部份稻穗直立,部份稻穗彎曲

嚴重的「稻公─水稻徒長病」

農民俗稱「稻公」的水稻徒長病由病原真菌所引起,在花東地區田間相當嚴重, 罹病的稻株劍葉平伸、結穗不飽滿,甚至不稔實成為空穗,嚴重病株到中後期還會乾枯死亡。

這種病害近幾年來在台灣各地區水稻苗床及本田都日趨嚴重,尤其在花東地區更為猖獗,推究原因,可能是田間禁止焚燒殘留稻稈,病菌隨罹病殘株留存田區土壤,密度逐年升高,導致採種田普遍發病,稻種帶菌率隨之增高,種子如果未經適當消毒,秧苗即會普遍罹病,插秧後在本田又再遭受土壤中的病菌感染,使得水稻徒長病發生日趨普遍而嚴重。

花蓮玉里鎮到富里鄉原本是稻米產量最大的產地,不過,最近卻像感染新流感一樣,有300多甲地的有機水稻及糯米,罹患三合一病症,就連耕種40、50年的老農夫也從來沒看過,趕緊向花蓮農改場派專家到現場會勘,只是一時也找不出病因。就因玉里鎮和富里鄉部分稻田出現不稔實症災情,所以花蓮米倉二期稻作收成恐大受影響。

縱谷地區98年一期稻作「空包彈」情況嚴重,農委會專案給予每公頃8000元的災害補助金,另有稻田與植株清理費用每公頃12000元。本期稻作受低溫災害損害率超過20%的農民,可以備妥土地登記簿謄本、身分證、印章及相關證明文件,前往所在地的鄉鎮市公所申請。縣府將迅速彙集資料,辦理履勘及複查工作,儘速將補助款發放給受災農民。

雖獲農委會給予災害補助與稻田與植株清理費用,農民還是大嘆補助金額連成本的1/3都不到。而且還告訴他們執行時要將僅剩的稻穀都一併和植株「完全清理」,等於是要農民將僅存的一、二成稻穀倒進田裡,這樣做是浪費糧食,誰願意這樣做?!在農民的心裡,浪費糧食是會遭天譴的。所以「完全清理」的做法讓他們陷入痛苦,這一點政府應該考量到。

不過花蓮縣縣長謝深山體恤農民不捨稻田耕除,決定自籌財源加倍彌補損失,縣府決定再加碼每公頃八千元補助給受災農民。

病症從南花蓮向北部蔓延

原本以為只發生在花蓮縣南區的水稻不稔實情況,沒想到逐漸在北區顯現。花蓮縣政府農發處處長陳德惠,昨天到吉安農地察看,發覺「空包彈」的情況嚴重不輸南區,由於北區的水稻比南區晚約二十天播種,所以這種「空包彈」情況顯現得比較晚,有些外表漂亮的稻穗,其實裡面都空了。不少北區農民可能至今還未察覺自己的水稻已出現不稔實情況。

image002

以下照片是在北區吉安鄉稻田還未開花的情形

種植台梗十六號的吉安農民葉森源說:「我每天都過來看,覺得很奇怪,不明白為什麼今年的稻穗都不下垂?」原本稻穗長出來十天之後就會開始下垂,但這次已過了二十天了,稻子還是直挺挺,一摸之下,才驚覺稻穗幾乎是空的,成了名副其實的「空包彈」,沒有重量當然不會下垂。

他自己預估,到收成時可能只能收到兩成。糟糕的是,他的稻田是「採種田」,是將要供應水稻種子的田地,一旦採種田普遍出現空包彈情況,擔心連吉安今年的二期稻作種源可能都會有問題。

image003

以下照片是吉安農民葉森源拿著他田裡的稻穗做比較

另外一位種植台梗四號的農民張清昌說,他的稻田情況也非常嚴重,大約有九成都是空包彈,幾十年來從沒遇到過這種情況,所以沒想到自己的稻子裡面竟是空的,剩下的也應該是無法出售的碎米,損失慘重。

花蓮縣政府農發處處長陳德惠呼籲農民趕緊察看自己的水稻情況,一旦出現兩成以上的空包彈,就可以向鄉鎮農會提出補助申請。目前農委會的受理申請日期到六月十日截止,符合補助的受災農民請儘快在期限內,向受災地鄉鎮市公所提出申請。

立委傅崑萁在今天「6月5日」帶領上千受災農友前往台北,向農委會抗爭,要求提高補助,來降低農友的損失。

(本文作者為「花蓮公民新聞寫作」學員)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