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炸一次就知道了─越域引水工程與致災調查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委託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調查甲仙鄉(小林村)、桃源鄉(勤和村)、那瑪夏鄉致災原因,針對越域引水工程影響,將進行「鑽炸試驗」,測量工程是否造成災害的數據。

編按:

本文包含兩部分,第一部份為記者針對當日會議之採訪報導,另一部份為現場參與者針對會議重要發言,進行的逐字整理槁,提供讀者更多資料參考。

12月26日越域引水工程致災調查(攝影/鄭淳毅)。

一、調查越域引水致災影響─將進行「鑽炸實驗」

文/莫拉克新聞網記者 鄭淳毅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委託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調查甲仙鄉(小林村)、桃源鄉(勤和村)、那瑪夏鄉(民族、民權、民生村)致災原因,並在12/26到小林村、勤和村與當地居民進行座談會,報告致災調查進度和了解居民的意見。

不過,這幾天正值聖誕節慶假期,從發函(12/23)到進行座談時間相當短促,且公所週末休假未進行通知,下午參與桃源鄉座談的只有寥寥少數村民。

本計畫主持人為台大土木系名譽教授陳清泉,由營建研究院院長李咸亨教授為大家簡報,另有水利學會秘書長、台科大營建工程學系陳堯中教授、地質技師公會前理事長陳國華 、榮民工程公司謝玉山處長等多位學者專家。

參與座談的居民有勤和村曾正勝村長、同為勤和人的鄉代副主席曾信義代表、兩位位於勤和村上方桃源國中的老師,及幾位勤和村民。

那瑪夏鄉只有民權村長出席。桃源國中柯老師表示,部落相當重視聖誕假期,各處都有團聚歡慶的活動,在此時舉行座談,多數的人都不知道。「所以剛剛下午村長緊急廣播啊,但是大家都在熱鬧,大概也沒人注意到。」

簡報列出雨量過大、土石流、越域引水等八項因素探討致災原因。其中出示那瑪夏鄉歷年颱風過後的空照圖,表示今年莫拉克颱風所崩塌的部分,往年都是完好的,顯示「雨量對這次災情的影響」。另外,小林村上方20林班地,據村民回憶,民國66、67年左右,林木就曾被砍伐。查證林務局資料,確實因在民國68、69年有造林動作而砍伐林地。

對於砍伐天然林地的造林政策,林務局的說法竟是,因為樹木在二十年後製氧的效率就會減低,所以重新造林讓它能提供氧氣。李院長表示,這樣的出發點完全未注意到樹木的水土保持作用,「我們會再做反應。」

越域引水是否為勤和災情主因?將進行「鑽炸試驗」

對於村民最關心的越域引水致災因素,李咸亨院長表示,無論認為有影響、無影響的正反雙方,都可以有理論做根據,最好的方式就是,「我們再炸一次。」

水利工程學會將提出「越域引水工程調查專案」,完全比照施工記錄中,在哪一地段、使用多少炸藥,再進行一次鑽炸試驗,測量震動頻率、波及範圍,確認越域引水對各村受災情形的影響。並希望邀請各村村民三到十人不等,參與試驗過程做監督。「大概我們會用專案申請的經費,比照工程師一天的費用,發給參與監督的村民代表們。」

但因為越域引水工程位於勤和附近的東隧道施工口已被土石掩埋,無法進入,所以將在民族村附近的西隧道施工口進行鑽炸試驗,因為「勤和村到施工口與民族村到施工口的距離差不多。」試驗所得數據可應用在勤和村做參考。

對此,勤和村長表示,雷管使用的數量不同,威力就有差別,不能單看炸藥總量。另外鑽炸地點的深淺、土層鬆軟度、地質不同都有影響,民族村與勤和村的地質情況不一定相同,希望試驗能夠注意到這部分。

柯老師反應,桃源國中一天有好幾次會感覺到炸藥爆炸的震動,「有一次,石頭還飛進我們校園內。」爆破不只在隧道內,還包括河床,請問爆破頻率、次數是否也造成影響?

謝玉山處長回答,一般隧道的爆破,至少要間隔十二小時一次,由於工程所需的河床爆破不在隧道標準規範內,所以會有一天爆破數次的情形。李院長說,小林村民也提出同樣疑問,「炸一次和炸一百次(對地層的影響)有沒有差別呢?」關於這個問題,「會找更多資料研究。」

村長:請水利署先恢復勤和村原貌

村長認為,雖然這次風災是天災,「但是你炸土會鬆,今天鬆一點,明天鬆一點,雨量大時就會整個下來。」除了引水工程炸山、炸河床,施工前對環境的破壞也有很大影響。

「我們勤和周邊本來有很多樹,很茂密,都因為要施工砍掉了,當然雨來了沒有樹去擋。」無論調查結果如何,災害已然發生,水利署應有責任補救對勤和周遭環境的破壞,「恢復勤和原貌才是我們村民要的。」發言取得在場村民的點頭認同。

鑽炸試驗申請可望在數週內通過,應擇期補辦那瑪夏鄉座談會

對於進行「鑽炸試驗」的提議,在場與會者都未再提出異議,因此李院長即表示會向中央提案,申請炸藥,「希望三個禮拜左右,就可已開始。」

然而這次致災調查座談,只有發函甲仙、桃源鄉公所,鑽炸預定地點「越域引水西隧道施工口」所在地的民族村,也沒有村民參加座談會,因此民權村長反應,應擇期補辦那瑪夏鄉說明會,與村民充分溝通。但由於村民現在正慶祝聖誕節,李院長回應,初步將座談補辦訂於2010年1月5日,惟正式時間地點,仍須官方最後確認。

二、調查越域引水會議,重要發言記錄整理

文/參與會議志工鍾昀臻

李咸亨教授報告:

這一整個計畫是莫拉克颱風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三民鄉,還有桃源鄉的致災原因的調查。政府已經聽到災民還有其他人民的聲音,所以用各個不同的角度(水土保持,地質...等)來做這項調查,團隊有國內還有國外的專家學者。

公共工程委員會還有國科會擔心這樣組成的團隊透明度還是不夠,所以除了這些專家學者之外,還有土木技師工會,水利技師工會,水土保持技師工會,大地工程技師工會,應用地質技師工會各派一位代表加入團隊裡面,能夠參與整個調查還有討論的過程。

除此之外,這三個鄉各自派出兩位代表參與此團隊 … 每次開會都需要通知村民代表,讓他們參與和監督開會過程(李教授的presentation powerpoint 檔,內有團隊成員詳細資料,之後再補上)。

有一個問題,今天也是要來徵求大家的意見的,就是鑽炸對每一個村落的影響到底是如何?到底是理論就可以知道怎麼樣,還是不能?因為有一些專家說沒有問題阿,但是其他專家說沒有問題阿。 … 要是量到了(鑽炸是會影響村落的),證據就明白地顯示有,就算理論說不會有關聯(就已經有證據)。 要是沒有量到,說有關聯那一方的人的理論就不對了。

我們這計畫基本是在(明年的)1月31號以前一定要完成,需要完成期末報告,所以真正的答案在屆時就會出來。我們從接受這個專案計畫以來,我們開了很多次的專案委員的會議,還有去拜會一些相關的,曾經被質疑的一些單位,像是:林務局,水利局,中央地質調查所。我們也在上面所提的三個鄉辦過現勘(這些會議和現勘的會議紀錄請看李教授的powerpoint檔,之後再補上)

(中略)……………………………………………………………………………….

我們在跟村民溝通的過程中,有人提到好像都有地震的震動,好像林務局的伐木造林計畫是不是沒有做好?撤村的時間是不是不足?預警系統是不是不好?警察局六龜分局的前分局長─黃泰生,他也曾經在報紙上說明過,他對伐木這件事情的擔心,所以們很認真的去找大家有提出建議的資料。

我們也知道原民會邀請的專家學者初步的安全評估調查(他們還有二次的再調查的報告,但是這個再調查的報告文本我還沒有拿到),把民族和民權村定義為不安全的地方,對於勤和村他們也定義為不安全,民生村認為是安全的,桃源村是部份不安全,那麼小林村呢,這個坦白講,連我都有一點憤憤不平的,因為小林村不列入調查範疇裡面。

所以我私下我跟你們的蔡會長提過說,等我把這個政府交代的事情辦完,我私底下想要做的是小林村,或者是小林村的部落居民在什麼情況下應該也是屬於原民會也需要關心的部落,或是說,你們的村民認為這樣也好,沒有被關心也好,我不曉得。

所以等這件事情一完,我就要研究小林村不被原民會列入關心的部落,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關於這些調查的內容請看李教授的powerpoint檔)。

在88水災過後,村落可以分為兩大項:一項是不安全,政府都認為說,專家學者都認為不鼓勵回去住。有一部分是安全的,還可以回去住,只要再做一些清理的動作就好。那這些不安全的原因是什麼?這是我們要研究的。

目前奧地利(前面所說的兩位國外專家其中的一位,另一位是日本來的)的專家有提到三點:

(1)他是說這一次的雨量是一個影響很大的因素,他會造成獻肚山的大規模滑動,雨量應該是一個很主要的因素。

(2)以他的經驗,隧道的地點距離小林村已經有7公里的距離,所以一般如果他們很適當的控制鑽炸的炸藥量的話,應該是不會有影響,前提是:如果你很適當的控制炸藥量。

所以我們等一下後面會去說明,我們想知道他們有沒有很適當的控制炸藥量?爆炸程序是不是有合乎世界水準?如果有的話,才是真的這些世界級的專家說沒有影響,就是沒有影響。所以這是有前提的。

(3)他認為,現在有爭論,沒有辦法去說有沒有影響,他甚至告訴我們說,你如果要做這個鑽炸實驗,你就要做兩次。就是說,我們要選兩個點,兩個點都炸,你不要說你只有炸一次,結果沒有影響,但是搞不好是那一次炸的不好。所以需要連續炸兩次。

所以我們將來執行計畫,我們會選擇一個下午,分兩三個小時的間距,比如說:1點鐘炸了以後,3:30pm再炸一次。如果說兩次都有影響,那麼那些認為沒有影響的人,你嘴巴就閉上。那如果兩次都沒有影響,那另外一邊的人,不好意思,你們就要認為沒有影響了。當然有沒有影響,還有很多學問,我後面再報告。

民生村基本上可以分為民生一村和民生二村,那民生村基本上和小林村一樣,都有兩條土石流的潛勢溪流,也就是說,這兩條溪流都有可能發生危險。因為這次雨量在民生村是比較少的,所以這兩條土石流都沒有產生嚴重的影響,

勤和村被荖農溪沖下來的土石所掩埋的情形你們從這邊可以看到,深的地方大約有20幾公尺深,所以跟民族村一樣,也跟小林村前面的溪流一樣,也就是說,很大量的土石流把河道都掩埋掉了,

我們把所以科學可以收集到的證據,以及我們跟災民們訪談所得到的資料,我們可以看到大慨有八大原因:1)下雨。2)山崩。3)鑽炸。4) 伐林和造林。5)土石流。 6)土石的淤積。 7)棄土堆。 8)河川直接的水流和淹水(淹塞湖)

(關於這些調查的內容,請看李教授的powerpoint檔,之後補上)。

關於造林的影響:

我們去林務局也特別的查出,在這裡,各位可以看到,這一塊,左邊這邊就是小林村,右邊這邊就是獻肚山甚至是更高的山,所崩坍下來的情形,這裡紅色的範圍涵蓋到林務局藍色的範圍,上面叫做「20林班」,下面叫做「21林班」。

我們仔細去調查,在民國66、67年的時候,在「20林班」的地方確實有砍伐的紀錄,但是他們在68、69年就開始做造林的動作。至於「21林班」,根據六龜分局長所提的描述,民國75年伐林,他覺得伐林非常的嚴重,「21林班」也分為兩個小區塊:分別是「498號」和「508號」,在這兩個區塊伐林,但是林務局在民國76和77年做了造林的動作。

所以目前為止我們收集到很多致災的原因,但是在沒有科學和數據的驗證以前,我們還沒有辦法說,八個原因那一個原因是造成災害的原因。

為什麼會有兩派理論,一派說沒有影響,另一派說有影響?

(1)第一種理論

一有震動就會有震波,然後往外面傳出去,最外面的圓圈叫做「壓力波」(所謂的P波),它傳的速度最快。第二個圓圈他叫做簡力波(或叫做S波),它傳的第二快。那第三快叫做表面波(或叫做R波),它的速度跟S波比較接近。

當你用100分的力量打下去的時候,最快的壓力波只有7%,簡易波佔了26%,表面波佔了67%。地震的時候,量到的R波能量最大。所以越遠呢,就跟我們平常講話一樣,越遠地方的人,就越聽不到,所以就是能量擴散的理論。

所以按照這個理論,我們可以算出來震動的能量在一個地方會不會有影響,例如我們可以算出來,在7公尺的地方,會不會有影響。

(2)第二種理論

第二種理論稱為「震波放大理論」,這個理論還有分為兩個,第一個叫做盆地效應,這個盆地效應最早是在墨西哥被注意到。

在1985年的時候,有一個地震,一般來講,震動應該是越遠的地方,震動就越小,但是那一個地震,離震央越來越遠的地方(墨西哥市),反而是震動越大。學者去研究之後發現,原來墨西哥市和台北盆地一樣,在岩盤的上面有一堆軟土,就好像在一個碗公裡面裝著布丁,只要桌子一震動,裡面的布丁就動來動去的:這就是放大效應。

那台北盆地我們知道會有這個現象,那麼小林村呢?如果小林村是一個盆地,就會有這個現象。那小林村的土壤有沒有厚到這樣大的程度,我們就需要去調查了。

震波放大理論的第二個子理論:應力波路徑效應(?),中央研究院有幾個教授在做個實驗,他們發現說,當地震一樣大的時候,距離震央一樣遠的地方,有個地方就不受影響,但是有個地方就受影響。(關於這些理論內容請看李教授的powerpoint檔,隨後補上)。

西引水隧道全部是用鑽炸的,在東引水隧道右邊的2.2公里是用鑽炸的,左邊2.7公里用TBM(只有鑽的),中間還有一段還沒有做。會影響甲仙鄉和那瑪夏鄉比較多的應該是西引水隧道的鑽炸。

我們隨著奧地利的學者進去隧道口,選了兩個點作為實驗點,我們調出來,當初施工的時候,在國外專家指定的那兩個點,前後10公尺曾經做過的鑽炸的紀錄,然後我們看哪一次用的炸藥量最多,我們就用那個量來做爆炸實驗。我們準備在16個地方(看pointpower檔案的紅點)裝置量地震的儀器,去量說炸出來的時候,震動的情形如何。

在甲仙鄉,那瑪夏鄉,還有桃源鄉裡面有三個地震儀,我們在做鑽炸試驗的時候,我們會啟動這三個地震儀,量做實驗的時候的震動情形。我剛提到有16的點,每一台儀器距離一公里,我們會邀請提供儀器的學校,教授指派碩士以上的學生,每一台儀器都會有學生專家看這個儀器。

另外,我們要徵求這三個鄉的代表,來看這個儀器,以免讓人懷疑數據的可信度。一個儀器會放在獻肚山,因為有專家質疑小林村是因為獻肚山崩塌所造成的滅村。

請各位給我們指教,這個計畫要如何改進。另外,我們也希望甲仙鄉小林村可以推派6-7個代表,可以一起監督這個實驗。

現場參與者發問

劉先生發問:

(1)從天然地形來講,如果獻度山是一個石壁,是否可以用三天4500公厘的雨量去計算,三天雨量大慨是多少重量。還有土方的重量是否可以計算的出來。土方的重量加上雨的重量,是否負荷太大?

(2)小林村的後面是楠梓仙溪,還有8號、9 號橋,8月7, 8, 9號三天所產生的水量,流到村莊,讓土壤泡濕,而無法承受獻肚山還有雨量的重量?

(3)越域引水持續已經兩年了,它是兩年每天炸山,是不是可以調查這兩年發生的淺層地震和炸山有關聯嗎?還有為什麼之前的像是921地震沒有發生事情,就只有這次的88風災還發生?

陳教授回應:

為什麼之前的天然災害沒有發生事情,就只有這次的88風災才發生崩山的事情?這是因為臨界點的關係。

震波有沒有影響?你提到之前的颱風沒有事情,這次卻有問題,唯一的差別就是越域引水工程。所以我們要實際的去量震動的影響。

溫炳原發問:

今天所講的東西都是很專業的東西,但是在場的人都聽的懂嗎?這些複雜的理論的東西不見得每個在場的人都聽的懂。

我覺得這個實驗是一定要做的,但是實驗內容是很專業專門的東西,我今天沒有能力來挑戰這些東西,但是我要提醒所謂的中立性,客觀性,這不僅僅是學術層面上的問題,還有透明度。

對於這個實驗,我覺得是要做,但是要如何處理實驗的結果呢?如果實驗結果是沒有影響,那結論是:越域引水和小林村的悲劇是沒有關聯的嗎?那假使是這樣的話,我覺得這個推論是有待推敲。因為需要質疑的是:施工單位在炸的時候用的炸藥量是多少,有明確交代嗎?實驗有辦法還原當初工程單位在施工實際上所運作的過程嗎?

關鍵是:工程單位所給的資料的準確度。所以我提醒各位專家是,在下結論的時候,需要小心,要不然就只是在替人家在背書而已。

還有,實驗的過程,是否可以請不同專業的專家(甚至是有法律知識的專家)出席和參與。

溫仲良發問:

你是否有考慮到介質的問題?這牽扯到震波是在表面爆炸還是在地層裡爆炸的問題。

還有,我要提醒的一點是,這次造成小林村的問題是因為獻肚山崩山,並不是因為小林村村民的感受,但是我沒有看到地震儀的配置有配置在獻肚山。鑽炸的震波到獻肚山的時候,是否有放大效應?但是不管有沒有,震波是否是造成獻肚山滑動的原因?

我是要提醒:現在獻肚山已經滑掉了,我們以無法取得當初獻肚山地層受到震波的影響的資料,所以我們只能事後去做推測,但是沒有辦法取得實際情況的資料。

實驗是在一個完美的情況下實現的,但是可以代表實際施工的情況嗎?這裡面牽扯了施工管理的問題,也就是說,當初再施工的時候,它是按造工程管理所規範的要求去做施工嗎?這些也都變成無法取得的資料。

在這些前提下,我們只能去用推測的方式去推測可能性而已,還是可以準確地判定鑽炸會不會有影響?

教授回應:

關於炸藥用量:每炸一輪,所謂一輪就是從開炸到出渣到把支撐做好,一輪炸,譬如說他每次用一輪炸一公尺,它所挖出來的石頭大約是39立方公尺,一輪所用的炸藥量我們都有去查證過,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像你所說的8/7,8/9有沒有施工,據我所知是8/8以後都沒有施工了,因為它炸藥庫都要封存,因為警察單位和礦物局都管的很嚴。所以炸藥的用量,每一輪用多少,這個覺得可以查的到。

所以剛才溫先生所講的施工管理,這些資料是可以要的到的,我們去要,他們不敢說不給我們。也許你們去要,他們會說找不到還是怎樣,但是我們去要,他們務必要給。

理論上,在山裡面炸的震動會比在山表面炸的震動來的小。

魯台營先生的發言:(因內容與先前發表的簡報檔略同,請參閱以下文件)

為什麼反對曾文越域引水?

https://www.dfun.tw/?p=16396

https://www.dfun.tw/?p=15835

(本文與莫拉克獨立新聞網共同刊登)

多方位學習的螢火蟲達人-廖啟生

你知道大自然的雄蜂,在採花蜜時,進得去出不來的窘境嗎?你知道什麼季節的螢火蟲會是最多、最美嗎?你知道腦麻、呼吸困難,那瞬間的生死只是剎那間?一個嚮往自然、愛好音樂、閱遍經書、曾經經歷生死關卡…

你知道大自然的雄蜂,在採花蜜時,進得去出不來的窘境嗎?你知道什麼季節的螢火蟲會是最多、最美嗎?你知道腦麻、呼吸困難,那瞬間的生死只是剎那間?一個嚮往自然、愛好音樂、閱遍《老子》《論語》經書、曾經經歷生死關卡的廖啟生老師,是如何走入教育界?保持何等心態面對他的人生?

廖啟生,出生於美濃偏僻鄉下的農村子弟,受的是草地人的打罵教育,因此養成他奮發不服輸的心態,在小學未畢業時,就立志當老師,脫離種田的生活。民國六○年代,美濃地區風行子弟報考花蓮師專的風氣,而他卻因身體因素,不耐舟車勞頓,毅然報考有木瓜葉校徽的屏師,栽進教育界,達成其志願。

981220-yighuochug-360.jpg

廖啟生老師。

大學時期,因為欣賞一位泰雅族同學的書法功力,因綠際會下,跟著他進入桃園縣復興鄉的泰雅族部落小學中教書。在部落中,他感受到原住民的熱情與飲酒文化。

他提到第一年進入原住民的部落教書,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熱情的學生家長獻上「小米酒」,不好意思拒絕之下,讓他在回家的路上總分不出個東南西北,第二年他學會了大聲說「NO」,心裡想從今後應該可以和酒劃清界線了,但沒想到就在之後的某次學校會議中,就有家長提議「希望下次開會有酒可以喝」,真讓他哭笑不得。

廖啟生老師經過幾次輪調,但有很長的時間都是在部落的小學服務,他在那瑪夏鄉的民族國小服務了九年,直到去年才回到美濃的吉東國小。在民族國小服務期間,「讀經的小孩不會學壞,而且語文能力可以變好」,所以他將讀經文化由平地帶到山上,讓部落的小朋友也接觸到不同的文化。

因為在山地教書,接觸大自然的機會多,加上不喜歡受拘束的本性使然,對鄉野山林、大自然環境生態之觀察參與就成了他的興趣。在那瑪夏鄉服務時,接觸到螢火蟲,於是深入探討,現在已成為解說螢火蟲的專家。

民國八十八年,他也參與玉山國家公園的導覽志工培訓。現在只要談到大自然的景物,他就可以朗朗上口地說上一大段:「你知道梅雨季的開始,正是螢火蟲的旺盛季節嗎?有些樹有『排它性』,只要在它周圍的植物就會活不了?雄峰在採花蜜時,因為腰粗,往往會卡在花朵中,讓看到的人會心一笑;你知道咬人貓、狗,是屬酸性植物,所以姑婆芋的出現,就是酸鹼中和……」。

現在能侃侃而談的廖老師,其實小時候的他是非常內向、害羞的。剛當上老師的他,為補強表達能力,加入了中壢的青商會;當時參加青商會,跟他同為教師的只有二位,他加入此會,有許多同事不諒解,但這並沒有澆息廖老師想學習的心,他告訴自己:「我在這裡可以學習表達能力外,還可以擴展人際關係,感動那些不諒解他的教育人士」,何樂而不為?廖老師不斷的學習如何說話、表達、溝通等課程,由教育界跨到工商界,跳脫侷限的框框吸收更多方的觀念,也累積了更豐富的人生歷練。

廖老師目前也是太極拳教練,因為他從小就體弱多病、有過敏體質,是以藥物當正餐的人;在師專求學期間,他參加跆拳道訓練,在服兵役期間,也因為有練拳的基礎,所以在第二堂的跆拳課,就被指定當助教,因此,奠定了他紮實的基礎。又在其它的因緣下,他又轉進養生太極拳的領域。

P6143610

廖啟生目前是旗美社大「養身太極拳班」的班代外,也是助教。

靦腆、低調、有種修行者的風格、蘊藏著無限的能量、散發著內斂的沈穩氣息,是第一眼見到廖老師的感受。他的言談中讓我們體會到精采豐富的人生經歷,是從多少逆境中的面對及不間斷的學習累積而來。世上萬事萬物就怕「不用心」,只要用心,就能呈現每個人不同的價值。

(作者為旗美社大公民新聞寫作班學員)

高雄縣府規劃的返鄉時刻表

那瑪夏、桃源災區道路、水電陸續搶通,縣府評估已符合災民返鄉標準。十五日縣府宣布,明年1月21日為原鄉災民返鄉日,屆時剩下已不適合居住的那瑪夏鄉民族村、其他村落少數無房屋可住災民,共計不到四百人…

根據報載,原住民鄉那瑪夏、桃源災區道路、水電陸續搶通,縣府評估已符合讓災民返鄉標準。十五日縣長楊秋興宣布,明年1月21日為原鄉災民返鄉日,屆時仍安置在營區將剩下已不適合居住的那瑪夏鄉民族村、其他村落少數無房屋可住災民不到四百人,等候進住永久屋 (中國時報2009/12/16,新聞內容附於文末)

然而,高雄縣受災境內含桃源鄉的寶山村、勤和村、樟山村與阿之巴部落、梅山口村,以及那瑪夏鄉的民權村都尚在等待原住民委員會規劃行程報告部落安全複戡結論;多處需求原鄉重建的中繼屋、永久屋之興建作業,也都還停留在等待官方做遷居地安全評估結論的階段,縣政府要求災民返鄉的政策宣示,是否表示縣府認為上述該等部落都已經是安全無虞了呢?

縣政府原民處長谷縱表示,上述部落雖由中央評估其不安全,但是經由族人於11月19日縣府抗議,與11月25日上抗議之訴求,可以知道部落的人民想要回鄉的需求;況且部落鄉民對於中央政府所安排的「學者專家」會勘部落安全性的反彈顯示,族人認為自己的部落其實是安全的、或是經過補強後可以安全;

同時,桃源鄉、那瑪夏鄉兩鄉鄉長都向縣府表達希望縣府協助鄉民返鄉投入重建的意見,因而縣府認為應可以擬定配套措施協助鄉民返鄉。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勤和平台遠眺(攝影/柳琬玲)

所謂的配套措施,縣府打算運用善款備妥農特產品加工設備,以及協助運送、行銷農特產品,並且將多多舉辦農特產市集,以協助災民恢復生計。然而具體作法呢?原民處長谷縱表示,他會運用自己也是縣政府民間善款委員的身分,建議農業處輔導原鄉成立農產品產銷班。另外谷縱處長也提出,只要道路的條件許可,將盡速協調高雄客運恢復原有的大眾運輸服務。

關於幾間災區的學校,由於三民國中、桃源國中與樟山國小都積極訴求返鄉復校,縣府已經考慮採納校方意見,進行返鄉復校的準備,但是教育處長李戴華表示,最後的拍板定案必須是下週(日期未定)待縣長親自上山確認安全無虞之後方可宣布。

至於僅有15名學童、目前寓居於六龜國小的寶山國小復校問題,由於並無積極爭取復校的民意,教育處長李戴華雲淡風輕表示,寶山村被宣布不安全,沒有1月21日復校的可能性。

由於目前山上災區的道路修復作業中,斷路斷橋都是以臨時性的便道涵管橋便宜處理,其中通往那瑪夏鄉的台21號省道小林段路基尚未穩定;通往桃源鄉的台20號省道的路也僅完修到桃源村路段,勤和村以上路段都還在搶修中,主要依靠壓平的河道行走;至於連接部落至農地之間的農路,也陸續在運用挖土機搶通中;遑論幾乎全數柔腸寸斷的斷橋,儘皆尚未處理。

其中,那瑪夏鄉公所於12月7日才正式遷回原鄉;然而,「中央1200億重建經費還沒下來,原民會也未撥款,『再慢,一旦進入雨季,災情又要來,政府不能等閒視之』」(聯合報2009/12/09)。

顯示縣政府的返鄉政策宣佈的同時,原鄉道路修復、防災作業等事務必須趕在明年汛期來臨之前提早做好準備,真正的挑戰才剛開始。

DSC_8346

(上)河床上的路((攝影/土豆)

(下)怪手與砂石車業者是目前山上最炙手的行業(攝影/土豆)

DSC_8530

(本文作者為八八再造聯盟工作者)

附錄:原鄉災民 下月21日返鄉 文/ 中國時報 鄭緯武 2009-12-16

原住民鄉那瑪夏、桃源災區道路、水電陸續搶通,縣府評估已符合讓災民返鄉標準。十五日縣長楊秋興宣布,明年一月廿一日為原鄉災民返鄉日,屆時仍安置在營區將剩下已不適合居住的那瑪夏鄉民族村、其他村落少數無房屋可住災民不到四百人,等候進住永久屋。

縣府指出,目前陸軍官校、鳳雄營區安置中心災民僅剩桃源鄉勤和村、復興村、寶山村、梅山村、拉芙蘭村等五村八百廿人,另外,仁美營區有那瑪夏鄉瑪雅村、達卡奴瓦村三百六十六人。

社會處長吳麗雪表示,安置在營區年輕人大多回鄉整理家園,有的災民考量孩子就學問題暫時滯留山下,但本學期將於明年一月廿日結束。因此,建議廿一日就讓災民返鄉,關閉鳳雄、陸官、仁美三營區安置中心,只留工兵學校繼續安置不適合居住的那瑪夏鄉民族村村民,以及因房屋毀損未能返家的民眾,人數不到四百人。

原民處長谷縱喀勒芳安指出,原住民部落大多已符合返鄉標準,且安置各營區鄉民大部分已回鄉工作及整理家園,原民鄉鄉長也盼能帶族人儘早返回部落重建。

楊秋興宣布,陸軍官校、鳳雄營區、仁美營區的災民,原則於一月廿一日返鄉,他同時指示相關單位運用善款備妥農特產品加工設備,並協助運送、行銷農特產品,以及多舉辦活動或農特產市集,協助災民恢復生計。

(原文網址如下: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612+112009121600125,00.html

dsc_8466-420.jpg
等待學生回來的樟山國小(攝影者:土豆)

流離那瑪夏─山上上下部落漂浪

八八水災發生三個月後,重建進度顯得混亂,災區的居民分成山上山下居住,面對不同生活實景,唯一共同的處境,就是不知未來方向。以布農族為主的那瑪夏鄉,三個村落三種景況,有如災區縮影,反映重建過程諸多問題。

八八水災發生三個月後,重建的進度顯得混亂,災區的居民分成山上山下居住,面對不同生活實景,唯一共同的處境,就是不知未來方向。以布農族為主的那瑪夏鄉,三個村落三種景況,如同一個災區的縮影,反映重建過程的諸多問題,透過山上山下生活的呈現,讓人清晰災區的真實樣貌。

1-4140955975_df60edef25_o

公視13頻道,在十一月三十日晚間十點,將會播出「八八重建—那瑪夏的山上山下」,報導災後三個多月,部落在山上與山下的不同生活樣貌,呈現一個歸不得、留不下的荒謬景況,讓人知道一群人間流離的部落居民,等待大家的關心。

2-4140955627_ef591eb53c_o
【山下一】

晚間,在高雄縣仁美營區的燈火輝煌,居住在營區的那瑪夏鄉居民,享用專人準備的晚餐,部落居民帶著招呼著孩子用餐,生活像當兵,數著三餐過日子,但是這種三餐供應的福利,能夠維持多久,考驗著政府的財力與耐力。從撤離出來,民生、民權村的居民,住在仁美營區,已經三個多月,每個家庭在大營房內,以鐵櫃隔出生活空間,生活相當克難不便。

一位部落婦女住在失去隱私的房間,衣物隨意掛置,孩子滿屋嘻鬧,每天相同的日子,她覺得意志消沈,面對遷村引發族人的分裂嫌隙,更是讓人悲傷。

另一個收容處所,設在工兵學校,集中安置受災最重的民族村民,在這裡的日子,居民說簡直像坐椅子渡時間的生活,在不同的椅子上,發呆、聊天、打盹或上課,渡過一天又一天的生活。

民族村村長說村落受災嚴重,居民想回家都回不去,慈善團體鼓勵他們遷村下山,但是遷到那裡?如何重建?山上房屋土地如何處理?根本沒有一套完整方案,在山下的生活,有三餐,有照顧,但是不等於家園。

3-4140957477_163dcebed8_o
【山上一】

在山上,那瑪夏鄉民權村,許多村民在災難發生時,就沒有撤離下山,在山上過著集體共食的生活。一群部落婦女,合力製作包子,那是山上一天的晚餐。她們說從災難後,大家拿出家中食物,以及外界救援的物質,就開始自己煮、一起吃,渡過困難的時光,雖然沒有營區的三餐供應,常常有斷炊危機,但是生活在故鄉,心裡總是踏實。

走上街道,土石流的侵襲,讓許多房舍受到傷害,一棟屋子鐵門拉不上,屋主就以紅繩綁在門口,阻攔外人進入。進入清理過後的房屋,家中依舊十分零亂,處處是泥巴水漬的痕跡。屋中仍有泡水過的霉味,為了留在山上,也只能忍受的居住。

來到村落旁大排水溝,村民氣憤的指責,災害會發生,除了過大的雨量,公共工程的設計失當,將排水溝封蓋,興建停車場,一旦大水從山上下來,挾帶的土石、樹木,堵塞排水孔道,溢出的土石流,就往民宅沖刷,造成民權村,多數房屋結構沒有受損,卻是家家滿屋土石,家俱家電全遭損害。

鄰近的民族村就受害嚴重,原本村落旁的小小野溪,沖出大量土石,將行政區域的鄉公所等公共建築毀壞,附近的房屋變成殘垣斷壁,墊高的河床讓整個村落非常危險,回到山上的居民,看著毀壞的家園,變成無家可歸的災民。被迫遷離家園,已經變成民族村民無奈的選擇,但是卻不知未來生活如何安排。

4-4140955279_0377893846_o

【山下二】

為了幫助受災居民,重新學習技能,面對未來的生活,營區開辦有機農業的課程,讓那瑪夏鄉民前來學習。應邀前來的老師,都是從事有機耕作多年,盡心的教導部落居民,學習有機種植的技術。

對於部落居民,有機農業是新的種植觀念,雖然聽不太懂,大家還是有所期待,更希望答應協助的企業,能夠幫助購買。但是這樣的課程,搭配著搬入永久屋居住的規劃,讓居民在山下種有機農作,回到山上就沒有這樣的協助。

授課老師調查有多少居民,願意下山種植有機農作,課堂中的學員有點遲疑,他們不懂課程的規劃,為何不能幫助他們,回到故鄉從事有機種植,只能遷往山下才有協助。

一位學員覺得,課程根本沒有思考返回原鄉的產業重建,只是想將有機種植和選擇永久屋綁在一起,為何不能協助他們回到山上種植有機農作,幫助部落產業,也照顧山上土地,一個二全其美的方法。

5-4140956711_b4e84ef5cc_o 

【山上二】

當山下居民還在學習有機耕作,山上居民已經開始搶收,災後第一批收成的農作。開著車子,找來部落中的親戚,民生村的居民上山採苦茶子。越過處處崩塌的農路,來到無農藥化肥的苦茶樹林裡,熟練的採收苦茶子,這些都是成是高價苦茶油的果實。部落居民說,山上早就在種有機,太多森林產物根本不必農藥化肥,按照四季時間採收就行。

在山上,部落居民分種許多作物,一年的總收成,足夠養活一家人。收成苦茶子的部落農民表示,一年各種作物輪流收成,價錢如果沒有太差,家庭可以有五十萬的收入,提供小孩唸書,幫助一家人生活,其實已經足夠,這也是他們不願離鄉的主因。對於搬到山下從事有機耕作,山上居民認為小面積種植,加上是短期作物,收入不夠養家,不如留在山上守著田園。

但是留下與離開,必須做最後的部落安全評估,這已經不是山上居民所能掌握。

6-4141714034_5053ff453f_o

【山下三】

一場討論部落安全的會議,在山下營區內展開,負責調查的學者,以高科技立體圖,分析山上的地質情況。根據高空航照圖顯示,一場豪雨讓每座山,像是貓抓過的痕跡,留下一道道土石崩落的裸地,崩落處多數是自然野地或次生林,局部是開墾農地,因此不能將災害歸咎部落,但是部落有些地方,離危險地區太近,一旦發生災害,都有可能造成傷亡。

根據綜合分析,專家初步歸納那瑪夏鄉,民族村不安全,民權村有條件安全,民生一、二村安全的評估結論。

但是在居民之中,意見非常不一,有人希望將村落列為不安全,能夠分配永久屋搬到山下,也有人希望回到山上,要求學者必須重新評估,無論同不同意遷村,大家都有共同的憂慮,擔心政府收走部落土地,讓他們永遠無法回去。

面對居民意見不一,政府也只是強調再溝通、重新調查,最後就會劃出禁建與限耕的管制區域,甚至以禁止游泳的比喻,說明政府不會強制居民搬下山,但是可能道路不修、水電不通,居民要住必須自負風險的態度。這個消息宣布,引發大家的驚慌,擔心從此失去回家的機會。

7-4140958415_be395fe025_o

 【山上三】

山下召開決定部落命運的會議,但是山上居民根本無從參加,因為下山的路,非常危險,而且遙遠,於是常常只有營區內的聲音,政府根本聽不見山上居民的想法。

在那瑪夏鄉民生村,部落評定為安全區域,居民多數回鄉重建,村中生活仿如無災時刻,但是毀壞的道路,讓他們根本像一群被遺忘的人民,不受關心在山上過著生活。

他們依賴八八專案提供的家園整理工作,領取工資維持生計,但是能夠維持多久,大家都沒有信心。部落裡有想法的人,覺得這種零工,只是撒錢,根本不是有計畫的原鄉重建,想要快點恢復正常生活,但是毀壞的道路,讓他們進出相當不便,加上不知部落未來如何規劃,讓他們連房子都不敢修,害怕政策一變,所有心血都是白費。

幾個月的時間,看著受損的觀光區都快速通路,通往部落的道路,卻是修路遲緩。部落居民決定,集體前往維修的公路段抗議,要求給出完善修路的時間表。至少讓菜能送下山,至少讓族人方便回鄉整理家園,一位民生村民表示,就算要廢村搬遷,也要修好路,讓車通行,方便居民將傢俱家電、私人物品搬運下山,他們不可能丟下財產,就搬進永久屋裡。

8-4141716326_771b8ce90b_o
【山上。山下】

三個多月,重建政策依舊混亂,唯一清晰的是永久屋的重建模式。換句話說,政府只是政策法令上,協助擁有善款的慈善團體,規劃永久屋的重建方案,一種以永久屋數容納災民人數的有限重建方案,對於一旦住不進永久屋,必須回鄉重建的部落居民,沒有計畫,也沒有預算,甚至他們早已不是永久屋的照顧對象,不是政府眼中的樣板災民。

在災後,媒體的報導熱度降低,一般民眾根本不知災區現況,政府熱衷政權保衛的選舉,對災後重建更是冷漠至極。在九二一之後,重建的討論,在媒體版面時段,在政府高官口裡,都還能維持熱度一年,但是八八水災,對災區的關心冷的太快。一位部落居民說,外面的人一定以為我們過得幸福快樂!

十一月底,在災後的一百多天,二百多位來自災區各部落的居民,無分山上山下,都齊聚到行政院進行抗議,山下居民要求政府必須提供中繼安置,不能讓他們一直住軍營,山上居民要求政府提出計畫,不能只進行永久屋的重建計畫,必須將原鄉重建的思維,也列入重建方案之內。

幾位代表進入行政院,得到的答案竟是政府沒錢,無法提供太多的中繼屋安置,只能選擇永久屋,或是回到原鄉等待重建,整個重建進度緩慢混亂的情況,沒有獲得妥善解決。有關心重建的人士批評這是台北觀點,有部落牧師痛斥這是種族岐視,但是真實的狀況是政府無心,只想用最快、最簡單的方式,讓八八痛苦記憶快點過去!

8-4141715382_84feecd22c_o

【部落漂浪】

我猜想,大概在2012總統大選時,政府應該會拿出一堆華麗數據,宣布重建完成,然後八八水災和九二一一樣,從台灣的歷史畢業,留下許多流離人間的不平心魂。

一場災害,讓許多部落四分五散,直到現今,山下的居民在營區徬徨,山上的居民在部落絕望,他們不清楚整個重建方案,倒底會將他們帶向何方?一場水災可以毀壞家園、四處逃難,但是荒謬的重建工程,卻是讓人悲傷、徹底絕望。

災後百日遊行吶喊:我要回家

11月19日,包括八八水災高雄縣原住民部落再造聯盟、六龜鄉新開部落、桃源鄉寶山村、勤和村、那瑪夏鄉南沙魯村、瑪雅村等自救會代表,昨天聯合召開記者會,要求縣政府讓自救會代表參與重建決策…

前言:

11月19日,包括八八水災高雄縣原住民部落再造聯盟、六龜鄉新開部落、桃源鄉寶山村、勤和村、那瑪夏鄉南沙魯村、瑪雅村等自救會代表,昨天聯合召開記者會,要求縣政府讓自救會代表參與重建委員會決策,在原鄉蓋中繼屋,及加速搶修山區交通、水電、等生活機能。

除召開記者會,來自各地約400位族人,也從鳳山教會遊行高雄縣政府,以默哀、狼煙、吟唱的方式,表達「想要回家」的心聲。

這次遊行活動主要的訴求是:

我們要決定權

我們有權決定部落的未來,我們要進入高雄縣重建委員會參與決策。

我們要回原鄉

營區是難民收容所不是中繼屋!

我們要在原鄉蓋中繼屋、永久屋,離災不離村,傳續文化生命。

我們要生活

儘速搶通台20線、台21線及藤枝林道,恢復部落原有生活機能;

學校不滅校、不減班,二個月內完成學校安全的補強工作。

我們要求高雄縣政府在遵守原住民族基本法的前提下,以人為本,以生活為核心,須尊重在地居民與多元文化特色,保障部落/社區參與,積極協助原住民族進行回鄉重建的工作。

1119遊行運動,各媒體報導,請點選下方新聞閱讀:

(1)88再造聯盟今遊行 訴求回原鄉(20091119中國時報)

(2)88災民燒狼煙 楊秋興允助返鄉(20091120中國時報)

(3)八八原民上街頭 蛋洗縣府

(4)原民上街吶喊:我們要回家(2009/11/19 聯合晚報)

(5)原民怨 心有千千結…(20091120聯合晚報)

(6)「想念山上…我不要住永久屋!」(20091120聯合晚報)

當日活動集錦(攝影/旗美社大工作人員土豆、88news記者柳琬玲)

DSC_6279

出發前的祈禱(攝影/土豆)

PB196048

隊伍走在鳳山街頭(攝影/柳琬玲)

DSC_6290

出發(攝影/土豆)

DSC_6344

沿路發傳單(攝影/土豆)

DSC_6361

(上)曾文溪越域引水工程無限期停工(攝影/土豆)

(下)越域引水問題始終未解(攝影/柳琬玲)

PB196020
DSC_6373
(上、下)寶山部落拜請了祖靈一起來遊行(攝影/土豆)

DSC_6390

DSC_6378

(上)魯凱青年來聲援(攝影/土豆)
(下)都是兄弟姐妹-魯凱族來聲援(攝影/柳琬玲)

PB196116

DSC_6416
(上)新開心聲(攝影/土豆)

(下)新開部落要求縣長承諾(攝影/柳琬玲)

PB196083

DSC_6429

勤和人列隊走出來,村長笑了(攝影/土豆)

DSC_6466

(上、下)那瑪夏鄉民(攝影/土豆)

DSC_6268

DSC_6467
DSC_6470
孩子(攝影/土豆)

DSC_6473

抗議啦(攝影/土豆)

DSC_6480
向縣府前進(攝影/土豆)

DSC_6500
在異鄉的街頭 呼喊(攝影/土豆)

DSC_6550

縣府 我們來了(攝影/土豆)

DSC_6593

給我中繼屋(攝影/土豆)

DSC_6650

上帝不准我把祖產讓給你(攝影/土豆)

DSC_6661

悲(攝影/土豆)

DSC_6705

部落長老表示,「燒狼煙」在部落有三大意義:包括代表部落還有生還者;部落是安全的以及喚回在山下的族人回家。煙是原住民和祖靈共通的語言,當想念祖靈的時候,夜晚便會生起火,冒起煙,煙會把原住民身上的味道帶到祖先的地方,祖先聞到了你身上的味道會尋著煙飄來的方向而下。

此次遊行,受災部落在遊行終點—高雄縣政府廣場燃起狼煙,將「我要回家的決心」傳達給madai ngaz (布農語老祖先之意),告訴madai ngaz我們沒有棄守家園,我們正努力排除阻擋我們回家的障礙,因為只有站在自己的土地上,原住民才能有尊嚴的生存、文化命脈才得以延續!!

DSC_6733DSC_6755

(左)吟唱- nakulumahim 我們要回家(攝影/土豆)

(右)邀約祖靈相挺(攝影/土豆)

PB196012DSC_6782
憤(攝影/土豆)

DSC_6867

行動劇:「羊秋猩」將原住民災民像掃垃圾般逼向慈濟「大礙屋」作「資源回收、再利用(攝影/土豆)

PB195999
控訴政府的殖民政策(攝影/柳琬玲)

PB196132
現場準備了原住民的要求,希望高雄縣長簽字承諾,縣長楊秋興在紙上逐條寫下意見,照片上的手寫體,即為縣長的承諾或意見。 (攝影/柳琬玲)

以下為承諾書分段細部,比較可以看清楚(提供:南風影業張育瑋)

DSC06801

DSC06802

DSC06803

DSC06804

(本文與「莫拉克獨立新聞網」共同刊登)

留在山上是災民,住在營區是難民

高雄縣政府最近打算終止部分營區安置,引發災民反彈,因為回家的路尚未通,族人對訪鄉後的生活問題感到憂心,而且明年雨季來臨是否又要到處搬遷?因此最近營區流行一句話:「留在山上的是災民,住在營區的是難民」。

高雄縣政府最近打算終止部分的營區安置,引發災民反彈,因為回家的路尚未通,族人對訪鄉後的生活與看病照顧等問題感到憂心,而且明年雨季來臨是否又要到處搬遷?因此最近營區流行一句話:「留在山上的是災民,住在營區的是難民」。

上週五(11月13日)那瑪夏鄉長夫人到營區去「布達」終止安置的消息,要求民權、民生村民限11月30日打包回鄉之後,本週一晚上(11月16日)由高雄縣政府社會處安排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返鄉說明會,社會處長吳麗雪與原民處長谷縱現場說明;呼頌鄉長則因為參加鄉代表會議之故,僅派公所幹部黃先生出席。

對於縣府要求居民在11月底就要返鄉,營區的災民普遍的心聲是:「等路通了再來說」。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高雄縣社會處長吳麗雪(攝影/柳琬玲20091116)

OLYMPUS DIGITAL CAMERA

聽仔細現在官員想把我搬到哪裡去(攝影/柳琬玲,20091116)

目前那瑪夏鄉瑪雅(民權)、打卡魯瓦(民生)兩村安置仁美營區人數共423人、157戶,其中有較高比例的是老人、小孩。民族部落與民權部落都尚在等待原民會部落安全複勘結果,官員表示11月25日會公佈。

那瑪夏留在山區的鄉民,粗估瑪雅(民權)村約170人,打卡魯瓦(民生)村約300人,山上山下的重要交通道路台21線,目前正加速趕工中,希望趕在月底之前,可以簡易便道形式恢復通車。鄉公所代表黃先生表示,鄉公所正全力接水當中,電話線路已經恢復,電力方面在民權民生村都沒有問題。

原民處長谷縱表示,民族國小、民權國小都已因為土石流問題無法使用,民生國小則是因為交通問題,規畫留在平地至1月底,他承諾「會比照建山與高中返校模式」,不過據記者了解,高中國小回到山上前半個月都還供共水不足。

至於就業部份,目前那瑪夏鄉有150個由原民處提供的家園重建就業人力,會再向勞委會爭取將目前在幫大樹鄉公所作臨時工的名額轉回山上,只是以之前高中村經驗,機會不大。就醫問題,要依靠民生村與民權活動中心的醫療站,以及衛生所的巡迴醫療。

社會處長吳麗雪表示,她考慮社福團體的建議,願意給村民1個月的時間準備,「所以和縣長說好,12月7日大家才回家」。且針對需要繼續留在平地的特殊需求者,共有44戶、91人因為孩子還在平地的災校上課,可以繼續留在安置地點,若為租屋者可以延到1月底,「所以租金與生活賑助金發到1月中」。

返鄉後的生活機能是否解決?

村民紛紛質疑回鄉後的生活機能、安全性、交通與用水問題,官員也同意冬天缺水,會是公所需要克服的難題。問到用水、醫療的問題,都不在社會處與原民處可以解答的範圍內,鄉長又缺席,導致現場不滿,紛紛炮轟「你們能作主嗎?」

村民發言質疑,當初他去應徵大樹鄉公所的臨時工時,勞委會承諾是可以做6個月,如今卻提早叫他解約回家,很不誠信。且當時許多人領取租屋補助時,都以為可以住兩年,所以都繳了押金簽了約,如今要提早解約,損失誰來負責?吳麗雪處長當場回應:「當初都有發押金補助,這兩個月的押金補助直接送給房東就好了」。

村民:「我們好像被趕來趕去,一下子讓我們住佛寺,一下子讓我們住營區;現在又趕我們回去。請問如果家裡有孩子在平地讀書,是不是又要換營區住了呢?」

吳麗雪處長:可以留在平地的這44戶,要住哪哩,有待討論。

村民:「水沒有解決,學校也沒有動工,產業道路(指農道)也不通,到底回去怎樣生活?」

村民:「如果搶通的是石頭路,一下雨就沒有路了,怎麼辦?」

村民:「山上的人都說我們不想回家,其實我們不是不想回家。請問現在回去的話,山林還不穩,明年雨季咧?又要動用直升機嗎?」

村民:「為什麼不給我們時間思考,不給我們中繼屋?」

村民:「建議杉林月眉的地很大,趕快蓋中繼屋,讓我們住三年,好嗎?」

(群起鼓掌)

社會處長吳麗雪表示:

「不蓋中繼屋是中央定調的,包括風災中三天內要將兩、三千人遷下山的事,也是中央的命令」意指她僅是命令執行者,很無奈。「現在營建署、農委會、經建會都還沒有劃定特定區域,包括民族村也還沒有被劃定,所以沒有遷村,只有房屋損毀,才有永久屋」。

她呼籲在場鄉民:「先回家去思考,等經建會、農委會來勘查,再來討論怎麼辦嘛」。

南盟執行長紹文當場指出:

「阿里山、霧台、台東都有中繼屋了,只有高雄縣沒有;而且遷不遷村和永久屋有關係,和中繼屋沒有關係。中繼原本的定位是安置,難道高雄縣政府要結束對災民的安置嗎?如果不是,就給中繼屋。」

社會處長吳麗雪表示:「路通了,請大家回家,就是結束安置啊」。

村民:「總統承諾,可以養我們兩年,橋通、路通、有水、有電,才讓我們回去;結果,三個月就趕我們,騙我們嘛」。

社會處長吳麗雪表示:

「家裡房子垮掉了,可以繼續住營區,如果願意,可以簽永久屋,明年房子就蓋好了;租房子的人,可以租到有永久屋的時候,如果沒有資格申請,是因為營建署出來的資格很嚴,不過只要有居住事實又住山上,就可以住永久屋」。

她表示近日縣政府正全力研究如何建請中央放寬永久屋申請門檻,建議大家都踴躍去爭取永久屋。

但是究竟研究多久會有結論呢?

吳處長搖頭:「我也不知道」。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急的老奶奶有點不好意思地說:我回去沒有房子住了,怎麼辦?谷縱處長鐵口直斷:「那你就留下來」。

由於大家的攻擊砲火猛烈,且對於道路未通就逼村民回鄉很是憤愾,社會處科員趕緊喊話表示:「等到路通了,再請公路總局、衛生單位等相關單位一起來辦第二次返鄉說明會,但是請各位村民再過半個月就要打包回家」。

因為大家已經受不了官員的說話反覆,聽到等路通之後再辦說明會,沒有細究公務人員口中「半個月就要打包回家」的涵意,就紛紛起身離去。

他們的三不一沒有:不能怕、不能哭、不能選擇;沒有家

我們習慣出門前對家人說:「我出門囉」,在夕陽西下返回家中時說:「我回來了」。「回來」,「回」到原「來」的地方,一個有象徵意義、有實體物、有熟悉的面孔、熟悉的地方。家的定義與價值,並不是來自於坪數裝潢…

前言:

本文作者為輔大生命力新聞網的記者,在民族村進行的訪談,在本文中,作者刻意隱去受訪者的名字,因為部落內已經有太多的爭議,作者期望單純的紀錄「人」的感受,因此採取這種模式,與關心部落的朋友分享。

如果組成家庭是每一個人生命歷程必有的章節,有個家,象徵的是什麼?

我們習慣出門前對家人說:「我出門囉」,在夕陽西下返回家中時說:「我回來了」。

「回來」,「回」到原「來」的地方,一個有象徵意義、有實體物、有熟悉的面孔、熟悉的地方。

回家,就像呼吸一樣自然,不必多加思考,無庸置疑的,家的定義與價值,並不是來自於坪數、裝潢、設計,是歸屬感,透過這份歸屬感,定義出自己,分出族群,凝聚群體,看見文化。

住在燕巢陸軍工兵學校的民族村的居民,人口組成以布農族為主,族人說,與其說是民族村,不如說是民族部落。

88水災至今,族人們從家裡逃往平台,當救難人員與物資開始進入之後,又被安排到臨時安置所,現在的工兵學校,是族人們的中期安置所,卻在安置所內找不到安心,因為他們必須在這裡決定以後的「家」要在哪裡,以後的「生活」要怎麼繼續下去、孩子的教育、部落的文化……,

更重要的是,「未來」在哪裡?又或者,未來該以什麼方式走下去?

image001

關於下一步怎麼走,根據10/29在營區內召開的會議統計,大概有八成的族人希望到永久屋居住,也已經簽了切結書,一張薄薄的A4紙上,簽了名、蓋了章,就是確定了要離開相伴幾十年、甚至一生的山林,而其他的決定要回山上的族人,談起那一晚簽切結書的會議,他們說,「我們說好要互相祝福」,無論是離山而居,或是與山相伴,都還是自己的族人,不會變。

無論要到山下住永久屋的族人,或是想要回山上的布農人,橫亙在心上的考量都是「生計」。

過去在山上習慣的耕作方式適用於平地嗎?在有一處可以「安身」之後,族人們必須開始思考「立命」的問題,對於房子、生活、文化,一位族人這麼說:

「給屋子非常的簡單,但有沒有考量到文化?我們人數少,下山很容易被同化掉,產業方面,我們在山下要靠什麼?原住民做農比較怕投資,所以我們種出來的農作物比較差,所以我們比較適合在山上做有機,鴻海有說要收購,我也相信,可是價格問題呢?」

在沒有人可以保證收購價格是合理並且穩定的之前,下山的生活充滿了更多未知數,他們感謝提供這些方案的企業、團體,也知道各界都有心想幫助他們站起來,但他們想了解更多,希望得到更確定的答案,

如果最後政策拍板定案的是,山上可以繼續耕種,但在住進永久屋之後,山上的房子就必須放棄,那族人們勢必得在永久屋與山上來回往返,這對族人而言,又是一筆開銷,如果作物的價格不如預期,這筆開銷就從「投資」變成「負擔」。

image002

想回山上的人,考量的也是生計,原住民的生活很簡單,「在原鄉,你有看過乞丐嗎?」一位族人在與總統接觸時,直接問了總統這個問題。原住民重視分享,也習慣分享,整個部落的族人都是自己的親戚、朋友,看到這家生活比較有困難,大家就會開始幫忙想辦法,絕不會讓族人生活無以為繼。

到平地之後,生活開銷一定會比在山上大:

「在原鄉一個月收入兩萬塊,一個家庭就可以過很好的日子,我問過一些在平地工作的年輕人,一個月三萬塊是勉強打平自己的生活,如果有家庭有小孩的,多的都要留給小朋友,在原鄉的話很多地方都可以省很多,但到了山下,三萬塊能不能維持一個家庭的開銷?」

當自己的家庭生計都成問題時,又怎麼有餘力去顧及其他族人?

事情發生的那天,根本來不及穿鞋

問族人們,土石流來的時候,他們正在做什麼時,一名父親說:「我們都在準備過父親節啊,準備烤肉」,災難來得又急又快,這個爸爸一手抱一個孩子,拔腿就往上頭的平台跑,那一個瞬間,孩子的體重、房子裡有多少家當都不是他所考慮的,

身為一個父親,一個兒子,腦中只有一個念頭:「保護家人」,跑到民族平台之後,才發現自己沒有穿鞋子,將懷中兩個孩子放下之後,才感受到雙臂以抽筋來表達抗議,才開始意識到,家,變了。

民族部落中,至今仍有十多名族人下落不明,土石流瞬間帶走一切,留下的,是一片殘破,連痕跡都找不到,族人們只能透過記憶,憑藉著對那片土地的依戀,逐漸找出家「原本的位置」,問他們:親友們目前還好嗎,

一位族人這樣回答我:「我親戚他們家現在在小港」

我以為,是到小港與親友同住,但布農人接著補了一句「房子被沖到小港去了啦!」,我們才意會到,這句話的背後代表著多沉重的失去,接著又是一句「我嬸嬸一家人都沒有逃出來」,一句又一句的失去,在對談之中卻聽不到太多的情緒,失去的悲傷,就這樣從山上,一路帶到山下,當然,還有恐慌。

一開始聽到政府的承諾,我好高興我是中華民國的老百姓

帶著一身的疲憊與哀慟,布農人開始往山下撤離,身上有傷,心裡也有,來不及跟失去的親人告 別,也來不及好好地跟山說再見,很慌、很亂,天災來得突如其來,現實問題也來得又急又快,不僅僅是必須思考自己失去哪些,更大的未知數是:「我還剩下什麼?」

image001

「想回去,是因為生活模式跟過去一樣」,一位想回家的族人這樣說,對於重建,他認真地說:「社會大眾會幫助我們,也會看著我們不足的地方」。無論是選擇回山上,或者是永久屋,大家都想靠自己的力量在社會的關注下站起來,

但莫拉克風災至今,將近三個月的時間,每天都有不同的消息傳出,甲得知A資訊,乙得知B資訊,丙知道的是A+B。

根據部編版字典上的解釋:「政策,泛指某一團體組織為達到設定目標所採取的方法、策略。」

三個月下來,目標、方法、策略,就跟月亮一樣,初一十五不一樣,外界各有解釋,受災的人們也像看著頂著喜帕的新嫁娘,特別的是,這個羞答答的新嫁娘叫「政策」,姑娘不下轎,迎娶當然也無法繼續進行。

「我直接問縣長,今天如果我們住進永久屋的話,我們會不會失去山上任何一塊東西,縣長說不會啊!都還是你們的,那時候,我很高興我是中華民國的老百姓,之後來的意願書要我們簽,我覺得很奇怪的是,在我們還在恐慌的時候就丟這些給我們。」

頭七那天,族人們拿著布條,總統的隨扈問他們有什麼事,他們問總統一樣的問題,「總統說:ok啊,都還是你們的,院長也說,當場我們都很高興」,之後的幾次場合,也都得到這樣的答覆,卻沒想到中央重建條例公布後,一切又開始充滿變數,回家的路愈來愈難走。

來不及怕,也來不及哭的族人們,驚魂未定的同時就必須同時思考:意願書、調查表、中繼屋、永久屋……這些連相關單位都還沒有統一說法的名詞,充斥在他們的生活中,想不想回山上變成「我們能不能回山上」,回家,變成疑問句,而且,這個答案必須讓別人來定義。

政府官員你要很清楚,要下來跟我們聊,聽聽我們的意見想法

「還在不明確時,我們應該是要先知道先清楚了解住進永久屋的好壞得失,清楚了解,回家是不是會比較好,我們會失去什麼得到什麼,在非常了解情況下再做選擇也不遲。」

在回家與否之間,每一個布農人心中都面臨這樣的拉扯,對山上都還有思念與記憶,有些人因為小朋友教育的問題而選擇下山,也有人被這次的災難給嚇壞了,卻也同時存在著「三五年後可以回山上」的想法,

目前的資訊是,山上可以回去,但土地會被降限使用,「第20條說:建地所有權都是我們的,但會遭受很多限制,但沒有明確說明,如果我們住進去了,之後才說限制,那我們一點反應的機會都沒有」。

image002

「政府官員你要很清楚,要下來,跟我們聊,聽聽我們的意見想法,互相溝通,達成最好的共識,而不是說條文就這樣,然後要我們直接這樣作。」

有一棟房子可以住,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但除了住之外,還有許多面向是應該被思考、討論的。族人們其實清楚條文跟政策並不能夠真的面面俱到,也無法同時兼顧所有人的需求,但在這個政策被訂出來之後,有許多細節應該要再被檢視,透過對談之後達到共識,無論是想回山上或者是要住進永久屋的人,都有自己的考量。

他們可以選擇要不要回山上,卻一直得不到一個肯定的說法,縣府人員到營區內作永久屋的居住調查時,手上拿的名冊,很多名冊上的人名都是這次災難者往生者的名字,在有關單位都還沒有「同步更新」所有資訊與資料時,誰也不能肯定的告訴大家「是或不是」,一個部落的年輕人說:「我們比較喜歡是跟不是啊!」

一個肯定的答案,卻是誰也都給不起的。

我常講,我先回家啦,我希望三五年後你們也能回來

最近一次針對居住的問題開會時,最後的決議是多數人要搬到永久屋居住,他們說好了要相互祝福。決定回山上的人,就像是先回去幫大家守著山、守著家,然後,在山上等著族人們,「回家」。

想回家或是想要中繼屋的族人,不希望自己被定位成是政府的「麻煩製造者」,願意住到永久屋去的族人,也都還把山放在心中,在想家的時候,有個寄託,可以回憶。

想回山上的人則說,「今天如果這整個村莊遷離到永久屋,山上沒水沒電,政府不會供應,政府也不會開山上的路啊!」而這也是他們目前所想到的辦法。

「只要想回家,一定可以找到方法」。

山上會斷水斷電嗎?高雄縣災後重建委員會第6次會議紀錄

原本原民會對永久屋的解釋:「接受撤離獲配永久屋之民眾,仍可保有其原鄉土地所有權,惟不得住人,僅得作為部落共同文化資產,其用途得由部落討論決定。」但高雄縣府傾向「凡被劃入危險區內的部落,採取斷水斷電措施」

前言:

最近那瑪夏鄉民族村民想回山上的族人,聽說一個訊息:如果部落中多數人要遷居山下,那麼山上的房子就會斷水斷電,房屋上封條。

原本原民會對於永久屋分配的解釋是:「接受撤離獲配永久屋之民眾,仍可保有其原鄉土地所有權,惟不得住人,僅得作為部落共同文化資產,其用途得由部落討論決定。」,但縣府認為,原民會的說明,讓山上房屋的使用權陷於模糊,亦有分配到永久屋的居民認為,如果可以有人不下山,還能使用部落的房屋,對搬下山的人「不公平」,縣府目前則傾向,「凡是被劃入危險區內的部落,山上採取斷水斷電措施」。

但這樣的決定,也等於封鎖了想要回部落的族人的機會,也與中央原民會原有的政策設計並不相同,而按照重建綱要計畫中的分區圖,幾乎所有的部落都被劃為「危險區域」,原本原民會是採取「居民自主投票」,「表決認定危險或遷村與否」,現在縣府若打算依綱要計畫中的範圍劃定,那麼部落的命運恐將會完全不同。

以下先刊出「高雄縣災後重建委員會第6次會議紀錄」,提供所有族人參考,我們也將繼續瞭解各級政府對這部分的具體解釋與作為。

高雄縣災後重建委員會第6次會議紀錄一、時間:中華民國98年10月22日(星期四)下午4時30分

二、地點:縣府大樓3樓簡報室

三、主席:楊 主任委員秋興(縣長) 記錄:郭玉梅

四、出(列)席人員:如簽到名冊

五、主席致詞:略

六、本縣重建委員會工作總報告:略

主任委員裁示:

(一) 永久屋係由政府提供,其興建經費高達一、二百萬,故永久屋分配條件之訂定以及取得永久屋者,其原居住地的土地與房屋等處理原則,必須謹慎處理,中央於作成正式決定前,應與縣府充分溝通,請原民處向中央相關部會反應本府意見。

另基於保護鄉民安全之立場,對於原居住地房屋雖未毀損,但因位於不安全區域,而配有永久屋者,本府認為其原居地房屋之土地所有權仍可保有,惟房屋所有權不應再歸私人所有,否則無法避免民眾於領得永久屋後,仍又回到原居住房屋居住,造成不安全性依舊存在之問題,本事項亦請原民處向中央表達本府立場。(原民處)

(二) 河川區域外已流失之私有農地,若政府於附近進行堤防或護岸復建或新建工程時,可協助無償背填回復,若政府未進行該項工程地區,民眾可向公所提出自行回填回復之申請,經公所審核同意,縣府原則上亦會同意。(水利處、農業處、各鄉鎮公所)

(三) 有關農地流失者,可否比照休耕給予補助,請農業處查明,若中央尚未規範此部分之處理方式,請建議中央速予規定。(農業處)

(四) 高屏溪及旗山溪河道因土石淤積而縮減,應強制疏濬,惟河床涉及私人土地部分,中央係以地上物補償或比照休耕給予補助,請水利處查明。(水利處)

(五) 因道路尚未搶通而無法提報災損之鄉鎮,請公所針對道路已搶通之村里,於一週內將災損調查提報縣府,俾利縣府呈報中央核撥相關補助金。(各鄉鎮公所)

(六) 本縣重建綱要計畫請計畫處辦理委外作業,並請各局處先行草擬部門重建計畫,以利後續整體規劃。(各局處、計畫處)

七、專案報告:略

主任委員裁示:

(一) 小林國小之重建位址原則上擇於甲仙鄉關山村中興國小舊址。(教育處)

(二) 考量那瑪夏鄉民生國小仍有潛在危險,請鄉長協助就遷校事宜考量可行性。

(三) 有關那瑪夏鄉民族村設置紀念公園案,請專案呈報文建會研議辦理。(文化局)

八、重點工作報告:略

主任委員裁示:

(一)有關杉林鄉月眉農場永久屋之開發計畫,先行審核圖說,俟土地變更完成再核發建照。(建設處)

(二)下次會議邀請公路總局第三工務段及水利署第七河川局列席本縣重建委員會議,分別報告本縣省道修復及河川砂石疏濬辦理情形及預定進度,請工務處及水利處聯繫,往後之會議公路總局第三工務段及水利署第七河川局均請列席。(工務處、水利處、計畫處)

九、提案討論

(一)提案單位:工務處

1. 案由:本處辦理莫拉克風災租金補貼,有關房屋座落於危險區域內案例能否適用乙案,提請討論。

決議:租金補貼條件仍以符合安遷救助資格為原則。

2. 案由:有關本縣重建推動委員會第3次會議紀錄指示向中央反映租金補貼發放之道路搶通日後一週為止之規定不合情理乙案,經內政部營建署函釋,研提方案請討論。

決議:

提案報中央重建會有關因道路中斷無法返回自有住宅者,租金發放期限延長至道路搶通後次月為止。(工務處)

3. 案由:小林村申請月眉農場組合屋,經核有5戶戶籍不在小林村之受損房屋,能否配予組合屋乙案,提請討論。

決議:

本案5戶如經查核於他處確無房屋,且組合屋仍有名額,原則上同意配予組合屋。

(二)提案單位:建設處

1. 案由:莫拉克颱風房屋毀損戶現勘申請機制因已過88水災2月多,再加上房屋毀損證明書有效期限為99年2月28日。為使房屋毀損戶申請流程更為簡政便民且縣政更有效率,建請同意本案所研擬申請流程並訂定申請截止期限。

決議:

(1) 毀損戶現勘申請期限為98年11月30日,12月1日起不再受理申請,但道路不通地區排除在外,另案提送本縣重建委員會個案處理

(2) 莫拉克颱風房屋毀損戶現勘申請流程如下:

(階段一)由各鄉鎮(市)公所受理申請:

發文公告週知限於98年11月30日截止收件,12月1日不再受理申請。

(階段二)由各鄉鎮(市)公所將受理申請案件整理造冊交由縣政府建設處辦理現勘。

(階段三)建設處現勘結果統一造冊資料函送公所公告(含毀損戶及非屋損名冊),不再另函個別通知所有權人現勘結果。

(階段四)建設處開立毀損證明書,俟【永久屋審查機制】啟動後,於審查當時發給各建物所有權人,且現勘房屋無毀損者不再開立或發文通知。

2. 案由:莫拉克颱風房屋毀損戶永久屋申請聯合審查機制

內政部營建署業於98年10月20日假本府召開「研商『民間團體興建永久屋之申請資格與分配』相關事宜」會議,俟會議紀錄核定後,速啟動辦理本府聯合審查機制,請相關單位屆時配合辦理,俾利推動本業務。

決議:照案通過,並請嚴謹辦理。

十、委員提建

(一) 沈 委員茂松:

屏東縣政府針對配有永久屋者,要求其原居地房屋不得居住,僅得作工寮使用,並限制所有改建,且不提供水、電,此項作法建請參考。

主任委員回應:委員提建與本府想法原則上方向一致。

(二) 許 委員中立:

1. 農地流失可否自行回填部分,仍請考量通水斷面之需要,預留相當寬度之洪水與土砂流動使用。

主任委員裁示:

河川區域外已流失之私有農地,由政府於進行堤防或護岸復建或新建工程時,無償背填回復,若政府未進行該項工程者,則可向公所申請自行回填,請公所於審核時,參考委員提建妥予審核。(各鄉鎮公所)

(書面意見)

2. 縣府開發之土地適宜性查詢系統相當好,建議多供大眾使用或府內多加應用。(請計畫處參辦)

3. 高、中度環境敏感區辦理演練或宣導,可同時向中央相關單位爭取經費辦理。(請農業處、消防局參辦)

4. 各級政府有關重建需求,請重新彙整(要先檢示確實需要),並統一列入重建委員會辦公室,以利向中央爭取經費。(請專案辦公室參辦)

(三) 林 委員錫耀:

1. 有關行政院重建會作成決議:「經鑑定為危險地區,如經溝通後仍不願撤離者,則應告知該危險地區亦不得供人居住,土地並降限使用。」既已限制居住,溝通只是手段,最後目的就是一定要居民撤離,另居民若不願意入住政府免費提供之永久屋,亦不可能花錢於他處購買房子,所以可能又回原居地居住,此項決議效用未能真正顯露,屬不實際及不可能之作法。

2. 有關行政院重建會作成決議:「接受撤離獲配永久屋之民眾,仍可保有其原鄉土地所有權,惟不得住人,僅得作為部落共同文化資產,其用途得由部落討論決定。」,此項決議執行不易,原房屋可能名義上為工作室,實際上仍為居住之用,萬一再釀災,誰應負起責任?

善心人士捐款及政府花稅金興建永久屋之目的,是為讓重建區民眾遠離危險,若配有永久屋者仍回到位處危險區域之原居地居住,違反安全立場及公平原則,會引起社會很大爭議,所以縣府堅持原居住地房屋未毀損,但因位於不安全區域,而接受撤離配有永久屋者,原居地房屋所有權應拋棄之原則是正確的,縣府意見應充分讓中央了解,並尋求一致做法。

社會處回應:

呼應委員提建,如:民族村目前有10~20%堅持不入住永久屋者,因行政院重建會所作上述決議,而認定不申請永久屋者,仍得回原鄉居住,並獲得包括申請永久屋者資產在內的所有原鄉資產,鄉親的過度解讀需要釐清。

主任委員裁示:

重申原居住地房屋未毀損,但因位於不安全區域,而接受撤離配有永久屋者,雖得保留原居地房屋的土地所有權,惟房屋所有權應拋棄之原則,另行政院重建會所作上述決議執行上會有漏洞,請原民處向中央相關部會反應本府意見,有關永久屋分配條件,中央於作成正式決定前,務必與本府溝通及研議。(原民處)

(四) 盧 委員友義:

1. 學校興建者,除環境及硬體合乎生態、環保、綠建築外,軟體內容除在地文化外,應加入森林小學之內涵,以合乎原民重視自然環境之精神。

主任委員回應:

將依委員提建,朝森林小學方向興建,作為生態典範學校。

2. 未來重建會要求公路總局及七河局代表列席,希望重建會能先行彙整道路及水利的問題,提供給上述單位研議,能於重建會提出解決方案。

主任委員裁示:

可以的話先行彙整道路及水利的問題,提供給上述單位先行研議,委員如有任何意見亦歡迎提出。(工務處、水利處)

3. 居住永久屋與山上住居的問題,縣府應強力要求中央政府決策前要與縣府充分溝通,否則未來執行出問題時,原住民會歸責於縣府。

4. 建請各單位之提案,應以政策性為主,執行性之提案請另由其他會議討論。

主任委員回應:

因考量經縣級重建委員會議通過之提案,中央較能予以重視,故若涉及向中央建議之執行事項,仍宜提出提案,但若屬本府可自行協調事項,請另由其他會議討論。

(五) 徐 委員力平:

天台山組合屋已完成50戶,請縣府多加宣導,以使有需要災民能申請入住。

主任委員裁示:請加強宣導。(工務處)

(六) 丁 委員澈士:

行政院重建推動委員會第7次委員會議決議之「全國治水會議」第(八)項:有關斷橋重建,採取山路河橋共治之原則,本原則無異議,惟跨越河川之任何結構物【可能有經濟部水利署、自來水公司、農田水利會、鐵路局、高速公路工程局、文建會(如高屏溪鐵路橋)、台灣中油、國防部(如左營軍港在高屏溪取水)】,涉及那麼多單位,在河川上建構,最主要的是,河川是一體系,上游設施會影響中、下游河防安全,下游設施亦會上溯而影響上、中游之水流,為避免如后豐大橋之落橋,而涉及水利署之河床堤防安全,與自來水管線在河床設施而造成互推責任,建議應由「行政院重要河川流域協調會報」或「高屏溪流域管理委員會」協調、審議、諮詢及追蹤管考功能確保成效。以上建議建請提到本會第7次委員會之結論追認。(書面意見)

(七) 王 委員立人

本會議提案如:永久屋申請聯合審查機制案,卻未見該機制之說明,建請各單位考量提案提出之必要性。

主任委員裁示:

往後之提案,如涉及向中央建議之事項再予提出,請各局處於提案時務求周延。

(八) 那瑪夏鄉鄉長伊斯坦大.呼頌委員:

1. 依行政院重建會作成以「離災不離村、離村不離鄉」原則,協助居民於原居住鄉內經鑑定之安全地區,協助其興建永久屋之決議,建議是否可於那瑪夏鄉內尋求安全地點興建永久屋。

主任委員裁示:

請提供地點以供勘查,但若於那瑪夏鄉內興建永久屋,則需考量交通問題,農作物無法順利運輸,恐影響生計。(建設處)

2. 請原民處向勞委會爭取擴大就業計畫,提供鄉民以工班方式整理農田及農作物之工作,而不要只是打掃清潔環境。(原民處)

原民處回應:

目前原民會之專案計畫仍有名額,請公所提報計畫以便向中央爭取。

(九) 茂林鄉代理鄉長許 委員正忠:

1. 建請儘快針對居民選定的2處興建永久屋地點進行安全性鑑定。(建設處)

2. 若夫妻擁有並分別設籍於相鄰2戶房屋,如何配住永久屋?

主任委員裁示:個案處理。(建設處)

(十) 六龜鄉鄉長代表昝 秘書希三:

1. 有關本鄉提報興建永久屋地點,六龜鄉不老段0935-1地號及土壠灣段0479-01等10筆土地之安全性鑑定,敬請儘速核定。(建設處)

2. 另該10筆土地內有土壠灣段0479-01土地之9筆為私人土地,是否可請中央及縣府補助價購,供慈善團體(法鼓山)興建永久屋,以安置災民。

主任委員裁示:

若提報興建永久屋之地點經鑑定安全,並取得中央重建會同意興建永久屋,請公所負責協調地主,而由縣府配合價購,另法鼓山願意興建永久屋,縣府樂觀其成。(地政處)

3. 有關新開設置紀念公園或紀念碑由內政部核定5,000萬之經費辦理,惟土地是否得由5,000萬之經費內價購,否則該地區實無公有土地可供興建。

主任委員裁示:

假設於崩塌原址設立紀念公園或紀念碑應無徵收土地問題,惟如何設置,仍請文化局與文建會研討,另居民對本案如有其他想法可讓縣府了解。(文化局)

4. 如奉核定購置私人土地興建永久屋及紀念公園,敬請縣府協助本所辦理土地變更。

主任委員裁示:

本案如取得中央重建會同意,縣府將協助公所辦理土地變更。(建設處)

(十一) 甲仙鄉鄉長代表曾 秘書海星:

1. 本所贊同小林國小於中興國小舊址重建,惟五里埔至中興國小交通車經費應逐年編列。(教育處)

2. 建請於鎮海軍公墓上方土地建蓋公祠。

執行長回應:

日前已作成決議,請居民選定適當地點後,由縣府協助建蓋。(民政處)

3. 建議以石磯谷入口處作為永久紀念碑設置地點,並將再與居民溝通。

主任委員回應:尊重居民意見。

(十二) 桃源鄉鄉長謝委員垂耀:

1. 建議公路局至本委員會議報告。

主任委員裁示:

由工務處連繫邀請公路總局南區工程處,於下次會議針對道路修復,包括目前進度、預算編列及重建期程,作一專案報告。(工務處)

2. 目前七河局正進行桃源鄉勤和村之河川疏濬工程,建請七河局順便利用河床土石施作蛇籠。

主任委員裁示:

提請行政院重建委員會辦理。(水利處)

3. 本所於8月下旬提出的重建需求項目,包括吊橋、部落安全基礎建設及簡易自來水等,中央何時可以核定,建請儘速給予回覆。

主任委員裁示:中央預算尚未通過,俟通過後才會陸續核定。

(會後聯繫鄉長表示,本案係為建議縣府將歷次會議決議事項辦理情形附於會議資料供參,計畫處就此案已答覆鄉長,自本(第6)次會議起,業依其提建辦理。)

十一、居民代表提建

(一)那瑪夏鄉民族村代表林清章先生:

1. 是否未申請永久屋者,仍能於原居地居住或興建,且土地不須降限使用?如果是這樣的話,對於申請永久屋者並不公平,另有關委員提出原居地房屋不提供水、電的意見,建議依各部落需求個別辦理。

主任委員回應:

未申請永久屋者,位於危險地區之原居地,政府不同意興建房屋,然若位處安全區域者,因係屬民眾權利,得依法申建。另委員提出原居地房屋不提供水、電的意見與縣府想法原則上方向一致。

2. 有關獲配永久屋之民眾,其原鄉房屋得作為部落共同文化資產問題,建議私人產權回歸私人所用。(原民處)

3. 感謝縣長為民族村爭取設置紀念公園,惟設置地點若涉及私有土地,請縣府考量徵收問題。(文化局、地政處)

4. 本村接獲公文指出,配有永久屋者,其原鄉房屋將進行拆除,是否確有此項決議?

執行長回應:

貴村所接獲公文係本府函轉內政部公函,而有關原鄉房屋必須拆除之規定業已修改。

主任委員回應:

獲配永久屋者,原則上原鄉房屋所有權必須拋棄,不得居住,至於是否拆除,政府會裁量,或考慮徵收,但不會強制徵收。

(二)六龜鄉新開部落莫拉克災後重建協會潘理事長星貝:(書面意見)

1. 營建署已於98年10月14日請專家學者會勘,已納入安全考量新開分址不老段9035、9035-1、不老段1005、1005-1、1007、1009地號等土地,提供作為永久屋之興建田地,請重建委員會及專家學者現地會勘第2次,儘快讓新開居民有安全的家。88水災至今兩個多月,居民徬徨,請楊縣長及重建會委員、專家學者幫忙。(建設處)

2. 133道路請儘快協助完成。(工務處)

3. 新開部落居民因農地流失無法耕作,又政府之職訓及就業名額未保留給新開居民而影響生計,建請協助解決。(勞工局)

(三)桃源鄉勤和村重建關懷自救會劉總幹事行健:

1. 建請水利處立即為本村進行河川護堤、護岸修復補強工作,自本村桃源國中段至本村曾江清水理事長住屋段進行堤岸修復補強工程。(水利處)

2. 建請農業處立即進行本村「東川溪」整治工程,以確保本村之安全,及水土保持國土保安之工程。

主任委員裁示:請農業處會勘評估辦理。(農業處)

3. 本村預備道路及相關民生設施復建之作業

(1) 建請儘速協助本村恢復交通、水、電等基本民生設施。(工務處、建設處)

(2) 建請加強本村未來避災之措施作業,以及預警系統設置、演練。(農業處、消防局)

(四) 桃源鄉梅蘭村代表張新華先生:

建請儘快針對彰山部落作安全鑑定。

原民處回應:

業已提報原民會辦理,惟因道路尚未搶通,仍未排入勘查行程。

主任委員裁示:

行文行政院重建委員會,請公路總局儘速搶通道路,俾利進行安全鑑定作業。(工務處)

(五) 甲仙鄉小林村自救會徐梓潔女士:

1. 建議位於五里埔興建永久屋地點上之古厝不列入土地徵收範圍。

地政處回應:古厝已排除於土地徵收範圍內。

2. 請提供以國土保育為先之區域重建綱要計畫資料供參。

主任委員裁示:請計畫處提供資料。(計畫處)

十二、臨時動議

社會處提案

案由:有關那瑪夏鄉南沙魯村經建設處比對64戶於申請永久屋恐無法有相關證明文件,後續處理情形,提請討論。

(編註:永久屋申請後於10月29日進行,僅有40幾戶通過申請)

決議:

(一) 提請中央重建會同意採本府以下建議辦理。

目前情形 戶數 建議協助方案
1. 尚未繼承或為向國有財產局承租之土地,且有水電證明 26 協助民眾儘快辦理繼承或請國有財產局出具土地同意使用或租賃證明。
2. 為親屬提供土地或向國有財產局租地,無電費證明者(係向鄰居接電) 26 *土地所有權部份:1.國有財產局租賃者請國有財產局出具土地同意使用或租賃證明。2.親屬提供者請民眾出具土地使用同意證明(建請營建署制定統一格式)並向法院公證。*電費證明:

鄰居親友提供者請出具證明並向法院公證。

3. 只有電費證明(1人表示向人購買未過戶資料都遺失;1人表示土地是兄所有,但兄已過世;1人表示沒有) 3 1. 土地世兄所有但是其兄已過世,仍可向現有土地所有之親友出具土地使用同意證明(建請營建署制定統一格式)並向法院公證。2. 另兩人無法提具證明恐無法申請。

(二) 請法制處協助設計法院公證之格式或協助民眾前往法院辦理相關公證。(法制處)

十三、散會:下午7時10分

981103-84050661114-1b1f4-40.jpg

( 攝影/munch,引用自作者部落格。未來民族村是否會成為荒煙蔓草,目前還不知道。 )

(本文轉載自「莫拉克新聞網」)

那瑪夏大逃亡─奔逃的部落人生

跑回山區的那瑪夏大逃亡,不斷展開,政府該悟澈,山下無能遷村安置,就該將重心移回山上,協助山區的部落,找到安全的居住位置,進行永續和諧的山居型式,讓原住民不只是文化的代表,更是自然生活的世界楷模。

作者為資深線上記者,從九二一至今對偏遠鄉鎮及部落特別關注,本文為八八災後的系列報導,特別針對還有很多村民沒下山的那瑪夏鄉民權民生兩村,以及想回家的族人未來將面對的情勢,感謝作者提供稿件。

1-4055656157_47a31844a4_o-4.jpg

「路通,可以回家了!」

一句話語,在二個營區流竄,工兵學校的民族村民,以及仁美營區的民權、民生村民,開始興奮起來,找來各種可以上山的交通工具,在光輝的十月,逃出營區。

一個多月的軍營生活,沒有不好,三餐專人煮食,不時安排電影播放,甚至還有熱心人士前來關懷捐款,被供養的生活沒有不好。但是以鐵櫃隔間的營房,失去隱私,簡單的換洗衣物,算是全部家當,就算再好的生活照顧,任何人也住不習慣,因為那不是家,不是有著生活記憶的家園。

2-4056397498_cd56f2af9d_o

帶著孩子住在營區的媽媽,在黑板前粉筆槽放著盥洗用品,一個提袋就是全部家當,簡易的折疊桌讓孩子寫功課,累了就到軍床上休息,一早醒來就是告訴自己要堅強,然後等待八八專案分發工作。看在眼裡心裡傷悲,那一位媽媽不是希望讓自己舒舒妥妥、漂漂亮亮,當了災民卻就一切無力。時間久了,她覺得像寵物鳥,關在一個舒適的牢籠裡,日漸失去力氣。

另一棟大樓的村民,父親生著病,從一下山就落寞無語,唯一的言詞就是問著,「什麼時候可以回家?」,但是父親想上山,孩子上學在山下,他在走與留之間,難以選擇。

當路通,可以回鄉!在官員帶著媒體前來宣布居民回鄉重建之前,許多那瑪夏的村民,已經開始陸續回鄉。媽媽帶著孩子回去看看,村民則送爸爸回到山上依親,更多的人帶著行李,離開營區。

3-4056399834_2ec5562eb6_o

回鄉的路,相當遙遠,一條從甲仙繞南化走山區產業道路,進入那瑪夏,走過的村民說那是一條魔鬼的路,路小又陡相當危險。

另一條則是從嘉義大埔進入茶山,再由茶山接往那瑪夏,道路情況相對良好,但是依舊要通過二個河床,以及二個崩塌地和一個連續髮夾彎的陡昇坡,更重要是路很遠,原本從那瑪夏到旗山只要一個鐘頭,現在從高雄到嘉義進那瑪夏,繞路走足足要四個小時,

但是,許多村民要回家,因為他們知道山下再也住不久。

4-4055656639_f48f835e9e_o

遷村的議題,一開始講了很久,大家想山上景況很慘,鄉公所都毀了,大概那瑪夏鄉註定要遷村,整個鄉會消失在台灣地圖之上。但是一連串的高高低低官員來訪,大大小小會議之後,原本還在擔心遷村地點如何選擇,山上產業如何處理,到後來才發現根本沒有遷村一詞,官方文件上精確的名詞是「災民安置」,只有受災的居民才能接受安置。

災民,必須以家屋毀損作為認定標準,一些天真的那瑪夏鄉民,以為當初搭直昇機下來,被登記收容就算災民,但是面對認定程序的一堆表格,才發現那只是當初配合官方救援統計人數的媒體大戲,在災民認定的法定程序上,根本不具任何意義。

5-4055657969_965ffb923b_o

那場山裡的逃難大戲,民生村民回想起來都想笑,民族村受災嚴重,災民不斷被接運出來,但是民權和民生村受災並不嚴重,許多村民原本不想走,但是斷水斷電、物質缺乏,大家才想下山,卻發生山下官員要求無災別下山的事件,到後來耳語不斷,山下有的吃,還能分捐款,以及搭直昇機才算災民,大家心想當災民才有補助,一窩蜂的搶上直昇機,下了山就沒路再回去。

到現今才瞭解,原來不是所有人都是災民,為了簽與不簽吵成一團,甚至部落感情嚴重撕裂,根本是一場荒謬的鬧劇。

因為不是下山的所有人都能接受安置,甚至受害最嚴重的民族村民,擔心山下永久屋的安置問題,在一連串簽署意願書的風波後,歷經幾場討論會,最終解決方案漸漸明朗,慈善團體蓋的永久屋區,只能收容一部份災民,更多的災民,政府鼓勵領取生活補助去依親或是租屋,甚至還有絕對優惠但是還不起的低利購屋貸款,成為解決災民安置的終極方法。

6-4056398844_eb5b98504d_o

從整村行動的集體遷村,切割成一部份的災民安置,再分散成個別家庭找出路的災民處理,這種集體、部分到零散的消失手法,九二一震災後用過,政府只是將責任分段卸責,其中一個潛藏的指導原則,就是盡早讓災民離開消失,別在收容所、組合屋讓媒體聚焦報導,當災民不見,災害就成歷史。

永久屋還在吵,時間又得拖,但是宣布族人可以回鄉政策會很快,桃源鄉的居民,已經敲鑼打鼓送回鄉,接下來就是那瑪夏鄉,再接續應該是霧台鄉,隨著部落安全說明會的判別,區分出居民安置的分界線。

劃為不安全、無法居住的部落,算是政府難以逃避的責任,將會被認定為災民,安排住進永久屋,或是鼓勵依親、租屋。其他地區,無論安全或有條件安全,只要道路修通,山上房舍沒有問題,大概都是鼓勵回鄉,再依照後續頒定的土地使用原則,規範住居以及農作的許可。

7-4055656379_c212df3478_o

十月中旬,原民會孫大川主委親自主持的說明會,明白宣示政府的處理態度,一些擔心山上不安全的居民,還希望政府能審慎評估,讓有條件安全的民權村,也能劃為災區,讓居民也能接受安置。主委好意的想辦法爭權益,但是身分認定、道路修通、以及地區劃定,早已不是原民會的權責。他委婉的告知,在部落安全說明會之後,接著就是災區土地審定劃分的問題。

災後二個多月,山區不斷被清理,損害狀況日漸明朗,民族村緊鄰野溪旁的三個鄰,房屋嚴重毀損,民權村在公路靠山一側,堆積大量土石,民生一、二村則是沒有損傷,依照房屋損害的認定標準,民生村、民權村,甚至民族村的一個鄰,都還可以住人,但是現在可以住,未必代表未來就安全。

8-4050661114_1b1f414734_o

民族村受災戶一直希望,村落上方的民族平台,能夠作為遷村考慮地點,甚至擔心上方土石堆積的民權村,也希望遷往高處平台,但是目前完全不在考慮之列。簡易的家屋清理,以及道路搶通工程,不斷在山區進行,但是那只是給居民一條回家的路,以及能住的房子,至於存在的危險,依舊存在。

受災的居民想辦法安置,沒受災的居民回山居住,已經是清晰的災後政策。近三個月來,政府的重心一直放在山下災民的處理,對於山上部落的重建,根本沒有計畫,甚至在一開始想像性的讓部落離山、讓山林養息,卻發現根本無力集體遷村後,乾脆讓居民回山,一切依舊。

9-4055700403_ccedfd8030_o

部落婦女說,山上的人都很認命,前來幫助的人,她們都會記得。災後不久,曾有一群國軍上山清路,沒多久媒體說國軍搶災民食物吃,嚇得整個部隊不敢再吃居民的食物,啃乾糧吃罐頭每日上工,居民看了傷心,氣起來國軍不吃,居民也不吃,那一晚山上部落裡,掉著淚水一起吃飯。居民說,災後的冷與熱,她們都知道也感激。

到了現今,山下的居民發現政府根本沒有遷村打算,開始回山清理房屋,準備回鄉居住。但是新的問題開始出現,留在山上的居民,不滿住在營區的居民吃飽喝足、獨享捐款,住在營區的居民,認為不能遷村,就是山上居民一直抗拒,猜忌相疑的氣氛,在居民回鄉的時刻瀰漫著。

10-4056399134_f63962346d_o

回到山上的居民,發現山上行政、生計、教育整個停頓,居民靠接濟物質生活,賺的也是八八專案的零工錢,山上的產業,在許多連接果園的道路坍塌中斷後,根本無法採收,就算採收運出來,也是不敷成本,大家忽然發現,政府沒辦法遷村,要居民回鄉,但是對回鄉之後的重建,根本沒有對策。

這是政府矛盾所在,也是長期的山林治理的問題。面對山區部落,早就沒有長期的規劃,重心始終放在風景區、商業集中地的觀光建設,部落就是建造一些消耗預算的景觀平台、文化館、農產中心,形成少數人有錢,多數人困頓的部落樣貌。

一旦災害發生,根本不分災害之因,一股腦就是要大家下山,不願附近找地遷村,改善居住環境,或是從根開始輔導居民從事護山的農耕、造林或休閒產業,問題是離鄉遷村困難重重,政府作不到,又只能消極的讓居民回鄉,再以道路不修或慢慢修理的方式,變相脅迫居民下山。

中橫梨山是一個例子,十年來不修路脅迫下山的方法無效,如果未來看不見願景,誰願背井離鄉。

11-4056398634_587c703b9c_o

在民族村,已經有居民上山整理房子,就算屋後就是河床充滿大石,也是打算搬回來居住,因為許多人說不會年年大雨,還有心想颱風季先躲開就好,更重要是就算分到永久屋,也不知道山下能夠作什麼工作。這樣的決定,讓人擔憂,為何沒有較好的對策,就讓居民用生命和自然對賭?

三個月來,政府只是忙碌山下災民的安置工作,所謂災後重建,根本看不出對於災區,一套長遠而完整的政策,除了端著山區保育的禁止、限制管理政策之外,根本沒想過如何讓山與人共生共榮,陪伴一些有想法的原青社團,創造新的山居模式。

12-4055657717_b7ed4e9e0f_o

這也是目前重建中最糟的問題,政府只醉心山下結合企業、慈善團體的終極屋重建實驗,打造一個完美的災後收容新市鎮,卻忽略更多不想或無法參加實驗的居民,陸續回到山上,等待下一步的生活開展,一旦所有重建資源集中在政府劃位、慈善團體建設的空間裡,真實災區所在的部落,就像轟炸後的巴格達城,居民開始苦悶,這裡是不是已被國家遺棄的廢墟。

於是,逃亡成為部落的季節景觀,災難逃下山,災後逃回山,年復一年,從這個部落到那個部落,倖存的部落,就作為台灣的原住民文化特色,歌照唱、舞照跳,然後等待下一次的逃難。

13-4056441702_e1ab9ae298_o

營區裡,跑回山區的那瑪夏大逃亡,不斷展開,能走的大概都會回鄉,畢竟再好的三餐照顧,不會是生活的實景。到此時,政府也該悟澈,山下無能遷村安置,就該將重心移回山上,開始去規劃協助山區的部落,找到安全的居住位置,進行永續和諧的山居型式,讓原住民不只是文化的代表,更是自然生活的世界楷模。

14-4056397292_3a1ce032eb_o

在那瑪夏的歸鄉路上,看見來往的車隊,載著村民,逃下山,跑回家,開始一個奔逃流離的部落人生。

(本文轉載自「飄浪。島嶼」部落格)

山上的民生村人:山上的怎麼還不回家?

本文為那瑪夏鄉達卡奴瓦(民生)村村民大會(2009年10月24日)記錄, 目前住在山上的民生村人已經表決「不遷村」,也丟了一個問題問山下的民生村民「為什麼不回家」?山下的民生村民,除了少數…

前言:

本文為那瑪夏鄉達卡奴瓦(民生)村村民大會(2009年10月24日)記錄, 目前住在山上的民生村人已經表決「不遷村」,也丟了一個問題問山下的民生村民「為什麼不回家」?

山下的民生村民,除了少數幾戶想住永久屋,其他都想回家,沒有考慮過遷村,重點是放在何時回家。以下為村民與政府溝通回到山上的經濟、教育、安全等問題,及後續加強處理的計畫。

本文整理過程中,縣長已到現場訪查,並鼓勵民生村人回家,文末附有有網友靜然提供的中央社新聞報導,請參照閱讀。

DSCN4480

【高雄縣那瑪夏達卡奴瓦(民生)村村民大會】

時間:2009年10月24日10:00-12:30

地點:高雄縣燕巢鄉仁美營區餐廳

與會官員:內政部陳科長、高雄縣原民處谷縱處長、那瑪夏鄉鄉長、鄉民代表會會黃主席、民生村村長、鄉民代表江明德

與會村民:約80位

紀錄者:康椒媛

以下為發言紀錄

村長:

如果不開會,會造成大家的病,你們沒有發言過,因此把那個氣悶在心裡頭,沒有發洩,所以在9月17日,為了我們鄉的罹難同胞,我們開了一個追思會議,讓大家一起發洩,你提出問題,你盡量罵我沒有關係,但是遠一點罵我,不要靠那麼近,也不要丟東西,你丟東西的話,萬一把我打傷了,將來我們就法院的傷害罪,也不太好。你用口水罵可以,沒關係。

10月19日,我們在山上開了村民大會,提出來幾個問題,提出來之後,因為為什麼要提出來?提出來不是說針對某些人,只是我們相互改進的空間。有則改進,無則嘉勉。所以,我很快地將兩次會議跟各位報告。

(1)外面是不是很快樂,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在外面,不願意回去?

(2)重建委員提出,比方達卡奴瓦村,我、第4鄰的鄰長、二村的長老、第8鄰鄰長、鄉內的重建委員,大家都說將一切的責任和問題託付給我們。

(3)鄉公所應該到各村去接受申請案件。

(4)上次,一貫道的一萬塊轉給許文德,我是說因為退回去了,沒有講說轉給許文德,你不應該退回去,但是那個錢大家也領到了,戶頭上,是從這個戶頭到那個戶頭,那些人很多人去看,有在場,第4鄰的鄰長高貴興、江素英、林明傑、許文德4個,都有在場,整個的作業就是那裡的簿子一百萬,到這邊一百萬。

(5)台21線要不要做?

(6)自來水最好是由我們全村來做。

(7)很感謝你們把狗放出去,剛好那個時候是鬼月,七月份,我一個人在那邊睡覺,我是很怕鬼的人,那個狗每天在我的周邊地區巡邏,幫我巡邏,幫我趕鬼。

(8)我們的電力儘快通,9月19日,我們才有電,12日青山段就有電了,我們那個時候幫忙去拉,然後到了民權,再到我們這邊。

(9)有人說,漂流木可不可以申請?現在已經截止了。

(10)掩塞湖我們有去拍,那個掩塞湖不要爆破、不要弄掉,明年的時候,我們回去一下,端午節的時候去划船,划到對岸。(這個構想是開玩笑的)

(11)青山段的水管已經陸陸續續運上去了。

(12)有人建議,我們現在是重災區,各項問題,相關機構應該主動到我們重災區受理,有些已經有做了。

(以下是10月19日村民大會,提出的問題)

(13)我們現在河床的便道能不能變寬,或是鋪設水泥?

(14)目前的供水系統,情形是怎麼樣?自來水公司已經簽了,已經放水了,昨天有放水了,很多水漏出來,可能是你們沒有關,所以昨天阿標管自來水的,他就一個一個把你們碼表附近的開關關掉,所以你們回去的時候,請阿標打開一下。我們現在有劃分區域,一塊區域同一條這樣子拉,再分,但是要做,我們也不知道你們家裡要怎麼拉,所以要等你們回去

(15)另外,台21線是不是要進行搶修?10月8、9日,我去甲仙參加他們的協調會,他們要開始做了,前天到臺北的時候,剛好遇到幾個小林的受難家屬,我們有問他們,21線有沒有在做了?已經做到隧道,他們部落的山後面,所以可能這些路,連同交通部長所講的,可能12月13號以前,就可以通了。

(16)農地現金救濟申請辦法,我們農業課要儘快辦理。

(17)我們村內,不管說在裡面或在山上,有些人提出來,要當一個代言人,全盤狀況要很清楚,你才能擔任代言人,像媒體找我的話,我要先講說「你不要急,我要問清楚再告訴你」,所以我們不能隨便亂發言,當然你是有心,但是全盤狀況要了解之後,再發言。

(18)鄉的辦公室,既然是民權是不安全,為什麼還要做臨時辦公室在那邊?為什麼不放在民生?有人說我們大觀教會借你,沒關係。現在我們長官有全盤考量,作業上該怎麼做。

(19)溪旁邊,設計的人如何疏濬,我們部落是安全,但是有條件性,他們今天在那邊看。

(20)我們要做簡易自來水,要不要跟民權做一樣的簡易自來水?我們不要自來水公司,變成兩個村,各派管理員。鄉長跟秘書也特別指示我們,儘快我們由下而上,儘快呈到自來水公司。

(21)鄉內農路哪時候通?哪時候全部通?11月底。

(22)以前反而是有吊橋、水泥橋,還是要做,我們長官在這邊,將來是附件工程。

(22)擴大就業要公平,要以家庭為困、弱者為優先,我看有75%朝這個方向,但是很多擴大就業,六個月是原民會,三個月是勞委會,有人做一做又不做了,增加困擾,已經核定了要做又不做,這樣怎麼公平?

(23)現在有電了,反而是空運的發電機,如果不是委託他人用錢買的,或者他是從物資中心、或假借名義要縣府某人來送的,麻煩鄉公所全部做個調查,查清楚這些發電機,因為大家都知道那個發電機從直昇機下來到這邊,這邊誰拿都很清楚,如果拿回來了,但集中在各村辦公室,然後做個保管,以備將來當成我們以後的戰備使用的裝備。

(24)鄉內的各機關到底要設在哪裡?

(25)我們的道路、電力、水利、權利、農作物的損害申請結果,是怎麼樣?

(26)衛生所為什麼不願意在民生的衛生室?既然有這麼好的衛生室,只有巡迴醫療上去,所以民生國小要回去怎麼辦?要跑那麼遠的路,我們應該自力救濟,建立重建聯盟,發覺問題,藉媒體發表重建計畫,使有心人士、慈善團體、專家學者、政府機關,伸出援手,協助我們村重建。

(27)物資要平均分配。

(28)山上土地的部份,很多損害的、被流失的、被沖毀的,我們辦理的人員都沒上去過勘災,這也是很大的問題。

(29)鄉公所為什麼會在外面?理由說,是不是網路?請問這個調查,申請勘災搶救、搶修、通電、重建供水系統等等,也要用網路嗎?

(30)三民國中為什麼不要去整理?是不是不想回去了?

(31)國小哪時候回去?

(32)郵差能不能一個禮拜上山一次?因為所有的信件都放在營區,那租房子的、在山上的也看不到重要的信。

兩次會議,總括起來:

我們在10月11日到台北,鄉長、縣長和總統看山坡地的危險區,縣長指示現在有路了、有水、有電,在11月初,大家就可以回家了,而且山上鄰居都希望早點跟各位團聚聊聊天,回到過去,說說自己的文化歷史。

我們應該感謝全人建立的祭典,恢復成有水有電。

感謝鄉公所,要不是莫拉克,像各級機關爭取了不少的就業機會。

目前村內就業人員總共134個,9月份我們幫大家搶修,整理家裡、社區環境,10月份整理了民生國小,支援民族村清理土石流,支援茶山的行善團建了一個橋,像關山的行善橋,人民團體這樣子建立,不經過政府建立,我們都去支援做水泥橋。

我們現在從茶山到民生的道路,民權的第二替代道路,我們都砍好了,所以回家的路都很乾淨。

11月份我們就開始做農業的重建,除了技術性農產品的分類集中,其餘的以鄰、鄉、各戶為主,合作的農工方式「今天在我家,明天在他家,後天在他家」,我們這樣子去整理家園,一方面做八百塊的工作,一方面把農作物做起來。使得明年有收入,但是要排時間去整理。

這邊呼籲大家,請各位早日動起來,今日你不做,問題還是在那裡。原住民最大的作法,就是要落葉歸根,為後代將來著想,不要被莫拉克因素,斷送歷史悠久的疆域,我所謂的疆域,就是我們那瑪夏。

大家都在一起了,問題會發現很多,我們把問題一一解決、處理。

現在村內的人都在簽署自來水,希望在這裡的的也是有簽,鄉公所有跟地區管理處說「能不能自來水給我們優惠」或者是不收錢,給我們先使用幾個月,但是沒有人答覆,沒有人回函,都到處互推啊。所以我們要做簡易自來水,後面有一張遷不遷村的紙,等一下鄉公所會跟各位報告。

你要遷還是不遷,你要寫還是不寫,看你個人,幾戶在山上的,總共簽了572張,但是有些人還沒簽到,我大概統計,572個人不遷村。因為村長是奉命執行,我們就這樣子做。

民生村村長

法律顧問:

但是法律是很多、也很深奧,我只能簡單地就遷村問題的法律,提出來說明一下。今天我要講的,最主要這次颱風非常厲害,災害產生遷村問題,憲法規定人民有居住、遷徙的自由,要不要遷村,權利在於我們自己,任何人都沒辦法干涉,就是總統也不能違背憲法。這點我特別提出來說明。

但是我們遷村有個問題,是蓋永久屋,據說要蓋在杉林月眉,離鄉很遠的地方,大家不要被永久屋的美好名義所矇騙了,我也去請問了,永久是幾年呢?這個沒有定,這是一般的解釋,我看過行政院、縣政府的會議,我們這個永久屋是不實的。

我們不要被美好的名義所蒙蔽了,永久屋並沒有土地,並不是屬於你的,這怎麼叫永久屋呢。假如地不是你的,如果颱風的話,永久屋壞了,要蓋的話,根據土地法,還是要地主同意。我要出賣、承租、轉租都不可以,再來呢,以前法令還沒出來,現在有八八重建法出來,住永久屋,原來的房屋就要查封、不准再住。

假設遷村的話,山上的土地就要降限,假設說這個地是農牧用地就變成林地,而且還一樣最主要的是,道路也要降限,比方台21線也有可能降限變成農路、不開墾了,這是法令裡面刊出來的。

遷村有這麼多的規定,遷村有三種考量:經濟、文化、政治問題。

經濟,你要衡量這個房子要賣能賣多少錢?最實際。假設能夠賣100萬,永久屋蓋起來有50萬,那你為什麼不賣100萬,剩下來自己蓋永久屋?

你搬出去,能不能生活?靠什麼生活?在我們本鄉,你可以到山上,拿個鐮刀就可以取野菜,也可以生活。貨比三家不吃虧,大家應該要比一下,不要一下子就貪,現在法律有規定喔,就是不能夠回去。

文化,在鄉裡面,各方面文化都與外面不一樣。遷到杉林是平地,布農族的文化到那邊,可能會不一樣,生存會比較困難。

政治,在鄉裡面,鄉公所可以照顧你,有工作需要,可以向鄉公所求援。在杉林或月眉,鞭長莫及,是否真的可以照顧到你?

有些人跟我講,這次重大災害不遷怎麼行?現在我舉個例子,讓大家知道。民國48年八七水災,彰化淹水淹到八卦山,難道彰化就有遷村嗎?高雄有賽洛馬颱風,高雄也是一塌糊塗,我是高雄人,那時我嚇得半死,難道高雄就有遷嗎?沒有啊。921大地震,難道每個就有遷村嗎?所以我們要知道,大的災情不一定要遷村。

剛才村長講說危險地帶,但是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是絕對安全的……

村民:

現在是說明會,還是說明大會!聽你那個話,好像沒有政府,政府的話都是假的嗎?那就沒有馬英九,沒有總統了,那就是沒有政府了嘛!

村民:

廢話少說,我們還有很多意見!

村長:

大家不要意氣用事!現在我們要聽大家的意見,剛才綜合概括的問題,你們回家的問題,我們要怎麼相互配合,我們要怎麼去做,大家集思廣益,把它提出來。

簡單扼要,前面講過的話,後面不要再重複了。可以答覆的,我們答覆,可以回去做的,我們回去做。

村民:

村民大會的意思,就是要聽聽我們村民的意見,不過,從頭到尾,原來不是。那瑪夏鄉是我們生長的地方,誰願意離開?大家都不願意。這是逼不得已,這是上天的指示,所以我們要了解這一個,誰想離開我們那瑪夏鄉。

我在那瑪夏鄉有很好的土地,也有很好的家,大家鄉處在一起,每天都是快樂,為什麼我們今天要臨時安置在這個地方呢,也不是我們的決定,是上天指示我們來這邊的。

那瑪夏鄉的情形,我們從村長那邊聽到了。不過很多地方,是不是做到,還不曉得,我們現在最困難、最難過的就是我們的路,現在我們的路是便道,不是農路,我們希望的是公路局真正開了台21的路,我們才要等這個路。

我們要坐車、開車到那瑪夏鄉,要4個小時,不會開的要5個小時,如果有一天我們生病,或是怎麼樣,還不是在半路死掉。直昇機不可能每天載我們,所以山上的村民不要誤會我們這邊,我們這邊也是天天很難過,晚上都睡不著覺。

你們要想想,回到家沒有自來水、沒有飯吃,也沒有地可以開墾,我們的地都流失了,都沖走了,我們的農舍都沒有了,上級要考慮到。

我是沒有資格到永久屋裡面的啦,可是你不要講永久屋的事情,這是政府和慈濟的愛心,他的大愛,但不是大家都可以住進去的,所以你不要一直講那個。馬英九鼓勵我們進到永久屋的,政府的話都是放屁的話,那要聽誰的啊?要聽我們老百姓?所以我們不能講政府的話都是放屁,那就不要政府了嘛,是不是這樣子。

如村長所講,11月中要我們回到山上,但是我有打電話給議員,縣長沒有講過要我們回到山上這句話,今天議員沒有來,暫時,我們不要回去,如果不得已,我們還是要到外面租房子,我們的孩子在這邊讀書,我們並不是不想回家,要給我們一點時間,半年的時間,我們才會考慮回到我們的山上。

村民:

我們民生到底算不算是災區?

村民:

我是民生二村的,馬總統有說要放寬條件,可是我的房子已經被沖走,我去辦的時候,條件上處處為難我,像戶口上是以戶口來算,可是我的房子確實已經沒有了,可是我要辦很難,像我申請安遷費,很多問題,我重複辦,還找村幹事蓋章,蓋很多章,到現在安遷費還沒收到,一個半月了。房子沒有的,要優先,這個問題請處長幫我。

村長:

等一下一併報告。

村民:

我們也很想回家,誰不想回家!像現在天氣又不穩定,那我們的小朋友呢,交通又不方便,像我說難聽一點,我在這邊幹什麼?為了小孩子,為了我的爸爸媽媽,我本身又不會開車,你們以為每個老師都願意回部落教課嗎?你們有問過老師嗎?

村民:

現在上山,經濟能力也是有困擾,現在政府若說沒辦法再開墾土地的時候,原住民要怎麼辦?還有小孩子的事情,小孩子遷到山下,家長很辛苦,回去都沒有規劃行程,民生國小搬回去要花費五個大貨車的物資,遷回去可以啊,問題是小孩子要急救或營養午餐從哪裡來,從山上要下來的問題,是最重要的。我在這裡,代表民生國小的家長。

村民:

為什麼這麼急著把我們弄回去?為什麼不等小孩子念完半學期再回去?他們才剛剛適應,又要回去。

村民:

我是代表民生國小農場的,最近看到小朋友好不容易適應在那個環境,好不容亦有很安穩的心,現在我們立刻回到民生國小,他們的心情又會怎麼樣?為什麼一直調來調去?是否可以給我們明確的答案,在這邊一學期,讓他們有一個緩衝的心情。

我們之前有開一個家長會議,大多數的家長都是願意留在這裡一學期。

村民:

如果回去的話,這裡的零工工作會繼續嗎?

村民:

像我們的農業道路,從剛才我一直在聽,如果沒有弄好,我們回去能做什麼?沒辦法去工作啊,就算有小貨車,但是路被沖走了啊,還是等路修好,回去工作。

江代表:

聽了這麼多,你們有沒有發覺到,是不是縣級以上的機關單位,應該感覺的到最大的問題,災區的環境是否能儘快改善,有些地方可以克服的我們會克服,但是有些地方改善得太慢,我們也知道鄉公所的能力有限,所以我這邊就直接請縣級單位了解以後,能不能很快地、用心照顧我們這些災區。

DSCN4448醫療怎麼辦?

讀著會議議程2讀著會議議程1

孩子的教育怎麼辦?DSCN4475

(以下為長官回覆)鄉長:

台21線現在已經在搶修,從小林上去,但是12月13日是便道先搶通,讓鄉民進出方便,一定在期限內完成。至於台21線的搶修進度,目前就還不知道。

總統以前全部都答應,但是公務人員還是要依法辦理,雖然總統說好,但是他沒有下這個公文,只有嘴巴,空口無憑。還有很多問題,我在這裡跟各位澄清,如果沒有政府,怎麼會將各位安置在營區?要感謝慈善機構,為什麼不這樣子想呢?

大家只說一直要靠政府,為什麼不想想自己以前生活的能力?難道一輩子就在軍中嗎?事實上,我們帶給他們很多困擾,每天都在擔心,只要長官一來,是不是要陪著,萬一當中我們又有人出事情,那個長官就完了,他又要被調職了。我們有沒有這樣子想到?

大家要互相了解,你們在營區也不方便。大家多忍耐,政府有為大家著想,只是執行快與慢,徹底不徹底,總統講的話當然有效,但是沒有公文,我們沒辦法依照他所指示的去辦理,還是要依法辦理。

縣長是說,我們那瑪夏,因為房子還好好的,所以他說一定要先回去看,看完之後沒問題,他會下達指示,你不回去也沒有關係,就到外面租房子,這是個人的權益,沒有人敢阻止你。

租房子,每一個人也有生活補助費,為什麼一定要在營區?營區也要感謝他們,不是要趕走各位,真的是有限。慈善機構看到我們,也是一直協助我們,但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一直照顧我們,我們觀念要改過來。

專家真的有來鑑定了,民生村是安全的、有條件的。一村,靠近馬雅村的要野溪整治、水土保持,將來造林,我們要自己知道要好好保護,我們不要任意地去破壞。

前幾天,行政院重建委員會開會,提到造林補助能不能提高?有這樣的計畫,一年可能提高到12萬。

安遷費給社會處答覆,你的房子倒了,我不知道為什麼會不通過。

11月30日以前,永久屋申請完畢,以後要補申請,真的全倒或半倒,縣政府頒發毀損或不堪居住證明,才可以擁有永久屋,所以你要登記的時候,第一個要考慮家裡是不是真的全倒或半倒,因為我們還要去復勘,復勘完之後由縣政府來認定,還有一種是工寮,已經用房子申請永久屋,工寮就不能申請了,除非什麼房子都沒有,你可以申請。

你有資格擁有永久屋,不管在杉林還是回到自己的鄉裡面蓋永久屋,會有封條你不能進住,得到永久屋很嚴格,進去住都是違法,甚至政府會斷水斷電,申請永久屋就是認定不安全,本來是鑑定變為林地,所以不能在那邊耕種、蓋房子,你本來是有權狀、建地的,以後就變成林地。

只要你有申請永久屋得到的,你就不能再回到那瑪夏鄉蓋房子,除非你要用自己的錢去蓋,但是要蓋在安全的地方,但是那個土地一定要在農業用地,在林地會拆。

我們沒有辦法發覺問題,就沒有辦法解決。你們口口聲聲說,鄉公所,為什麼我們的農路沒有開,事實上,農損的、流失的補助,為什麼還沒有,承辦人員用自己的印象去辨識地號線,還要去看,你們說你就不要去看嘛,就全部結到損失、被掩埋、土石流,各位你們這樣講容易,承辦人員就要跑法院,將來以後被查到有勾結,我們都要跑法院,他的職責範圍一定要公平公正,所以承辦人員一定要依法辦理。

「我們明年再回去可以嗎?後年回去可以嗎?」可以啊,可是你明年、後年回去的時候,水蜜桃現在被土石流這樣弄了,奄奄一息,需要地主去管理、施肥,明年就有收入了,各位在這邊游手好閒,你的農作物怎麼辦?明年我們都沒有收入喔。

後年回去管理、整理的時候,水蜜桃全部死光光了,還要重新重,重新重還要等幾年?我們的觀念要改過來,明年4月觀光課還是會舉辦一系列活動,就是要把我們的經濟復興起來啊,如果各位都沒有回家,那我們怎麼辦?

明年再回去也是一個問題,我們就提早回去解決,更重要的是,我們發覺到問題,鄉公所馬上提報計畫,像重建委員會有1200億的經費,如果我們沒有早一點解決這個問題,錢沒辦法撥下來,被其他鄉鎮都申請完了,3、4年我們回來再申請,沒有錢了。都輪不到我們那瑪夏了。

學校就交給家長、家長委員會、會長,趕快召集委員,你們所提出的問題,我們趕快交到教育處,就按照教育處的決定,營養午餐鄉公所也會協助各位。

你要回家,谷縱處長也很用心,要準備車子,接各位回家。桃源有幾個村、學校也回去了,自己回去,用自己的雙手重建家園,在鄉裡面的鄉民都很辛苦,幫各位整理家裡,都已經好了。但是,不是說很完美,至少我們的家裡都可以住。

至於鄉公所,縣府的中央重建委員會、中央的重建委員會、各部門的、自己本鄉的都要開會,就是為了我們將來的生活,要解決我們的問題,如果鄉長躲起來,不就沒辦法來解決我們問題嗎!鄉公所的員工,你看今天禮拜六,課長、承辦人員都來了,為的是要解決我們的問題。

往青山段我們要設一個哨,反正看到不是那瑪夏鄉的,不管是誰,就檢舉,警察就去訪問,尤其是他的小貨車蓋起來的,那個就是有問題。

路雖然漫長,但是會有規律,一定要大家共同。

我有交待課長,我們要提報就業人員,一方面農作物,我們明年就會有收穫了。

黃主席:

其實我今天也不曉得要開居民的座談會,我在山上,聽到村長廣播,早上和代表從山上下來,慢一點,很抱歉。

我們在代表會當中,下來後我們開了兩個臨時會,針對這些問題有做提案,由鄉公所轉交中央或縣府,尤其是台21線,無論怎樣都不可以封殺掉,我們共同努力爭取的便道,雨季完或許可以通,雨季來或許會沖毀。

沒有台21線,那瑪夏鄉可能就沒辦法繼續生存下去。請各單位幫我們反應一下,一定要繼續重建出來。

關於要大家遷回去,畢竟離鄉背井到這邊來居住,有很多慈善機構幫助,但畢竟是臨時的,無論是住1、2年,我們總是要回到部落去,不如早一點回去,除了說少數的人,土地、房子被沖垮,對他們來講,回去真的是非常困難的難題,大家都有自己的土地、農作物,拖久了對自己的不利,大家要想看看。

另外,這段時間還是颱風期,叫我們回去也很不方便,颱風來1、2個禮拜又要遷回去,等颱風季節過去、天氣穩定一點再要我們回去。

學校問題,我們代表會也是非常重視。也聽到要回去和不願意回去,到這個學期學讀完以後,要回去下學期再回去,剛好這個雨季也過去了,遷回去也比較適當。也不會造成家長的困擾,雖然路通了,講難聽,就是一個便道,不是路。

每天學生有100多位,一天的糧食也是非常地多,每天都下來買,誰要來負責?

關於其他的問題,我們站在民意的立場,當然會相挺鄉親所提出來的任何意見,來督導我們公部門,完成大家的心願,尤其是農路的問題。

社會處:

安遷救助,如果籍在人在就比較單純,比方人在籍不在,會有證明的問題,這次只要有村里長、鄰居協助證明的話,應該還是可以審理,剛才這位村民如果需要查詢是否做處理的話,我們做個案處理。

陳科長:

回山上工作的問題,早上跟鳳山服務站蔡科長聯繫,今後在這邊工作的臨時工,那瑪夏鄉公所繼續堤計畫,讓大家接續工作。

營區安置部份,按照重建條例第九條,民國99年到101年,會彙編列生活重建中心的預算,一方面幫助住民,一方面由社福團體繼續協助各位,包括秩序的建立、醫療等等,回山上陪伴鄉親。內政部會繼續依據重建條例第九條,設置生活重建中心。

營建署提到永久屋3個基本條件,八八水災以前一定要設籍在那個地方,拿到災損證明,災損證明有3項基本條件:災損證明、遷村戶、原住地的安遷戶,確實上已經不堪居住,戶籍設在那邊,符合這些條件,就可以申請。

谷縱處長:

今天聽大家的意見,大家其實都想回。但是回家的路上,還有憂慮。

返鄉重建,縣政府的立場,有水、有電、路通了、通訊好了,就會鼓勵大家回家重建,但是前提是,你的村莊安全了,就會要你們回去。

縣長很重視道路的問題,前天的重建會,9月27日,台20線剛剛通到勤和,一個月後好像一直沒有進度。台21線在小林這部份,考慮到還有家人埋在裡面,公路局就沒有考慮從那邊過。從後面過。

縣長決議,公路局都要到重建委員會做專案報告,報告高雄縣原鄉省道什麼時候才可以完全好。

學校復課的問題,在月中的時候,建山、高中的中國小回去,之初也有很多疑惑,小朋友的醫療、營養午餐等等,這個我會跟教育處講,一定要跟我們的校長、老師、家長一起了解,要把憂慮降低,也許無法消除,讓小朋友回去能夠很順利。

就業的問題,沒有問題。原民會就轉過去回家重建,勞委會由公所提計畫,原則上一戶都會有一個人,桃源鄉現在回去都這樣,有時候一戶兩個人,手工藝也是轉回去啊。我們希望大家回去以後,開始整理自己的家園,田裡的事,互相整理整理。

我去過那瑪夏鄉,除了民族,民權、民生都整理得很乾淨,我去民生的時候「很漂亮」,只是沒有看到人。

那個發電機,一定要請鄉公所清查、照測,這個要因應我們未來防災,要分配好,每一村都有發電機,現在茂林鄉的人都沒有出來,我們去過好幾次,在他們的活動中心,吃的都放在那邊,電池、手電筒都準備好,甚至鄉公所購買無線電,各村都要有無線電,我們也找消防局一起開會,這個都要結合。

衛生所這部份,我會再和衛生局講看看,未來對那瑪夏鄉怎麼處理。

今天我還是覺得說,大家都想回家,只是時間點在哪裡?這個還可以再溝通。

目前那瑪夏鄉,水、電都通了,大家對道路的認定都不太一致,縣長本來排後天(26日)上山,還在確定中。他要上去全部再看一次,再跟相關單位做討論。

大家對未來要有信心,這不是官方的立場,我們的家被颱風沖毀,可能一時沒辦法回到原來那個樣子,但是要有信心!我是南投來的,我的家裡經歷過921、賀伯颱風、桃芝風災,我跟大家一樣,桃芝風災發生的時候,我在台北,聯合晚報出現陳有蘭溪跟阿里不動溪的村落淹沒,我著急隔天就衝回去,走了6、7個小時要進去看。

家人好好的,我經歷過,心裡也會難過,我爸爸的地本來是斜的變平,我們都是信上帝的人,挪亞方舟,雨水都撤退了,我們要走出去。上帝會給大家更豐富。

鄉長:

掩埋的要用怪手去挖的,到鄉公所登記。

結論

夏副主委:

很抱歉,主任委員另外有公務,指派我來向大家問安。他對各位的問題及生活非常關切。

第一個在議程裡談到安不安全的問題,民生村是安全的,如果大家還有疑慮,鄉公所可以重新申請,報到我們那裡來申請復勘。

對於64個部落,還有原鄉部落沒有做安全鑑定的,或是未來你們希望遷村到這個地方也還沒有做鑑定的,鄉公所趕快做調查,報到縣政府來做彙整,中央指派相關人員來做鑑定。

環境改善問題,我們原民會也編了特別預算,有七項計畫,包括道路計畫、部落裡面基礎工程重建計畫、供水系統計畫、產業重建計畫、將來發生不安全部落的遷村計畫、土地流失的復耕計畫等,各位的問題將來會透過這些計畫處理。

農路問題,我們在98年度與今年,有打通原鄉動脈的計畫,農路的經費已經有了,就請縣鄉最好規劃和調查,農路修復的工作。

鄉長有談到,在重建委員會,院長提到提高原住民的造林獎助金,院長請農委會趕快研究,對於未來我們山上地區造林、護林、保林的工作,交給部落原鄉的人來處理,農委會也積極在做這個研究。

土地部份流失怎麼辦,會裡提到土地地籍調查及土地流失以後的復耕計畫,我們很快就會核定下來,會召集縣鄉討論如何處理。調查到底流失了多少,流失部份要從哪裡來補足?我們與其他相關單位:林務局、國有財產局協商,提出部份公有土地,來彌補足不足土地。我想今天重要問題,縣鄉都做了重要的說明。

附註:

文中提起高雄縣長楊秋興將於26日上山,確認部落是否安全以及回家的時間表,2009年10月27日的中央社新聞,說明了縣長在造訪那瑪夏之後,政策的新動向。

以下新聞由網友靜然協助提供,感謝!

楊秋興:鼓勵安置災民返鄉 上山發救助金

(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高雄縣27日電)高雄縣長楊秋興昨天視察那瑪夏鄉八八災情時,有鄉民反映「在山下會變懶」,要求協助被安置的民眾回鄉。楊秋興今天表示,慈善團體可到山上發放救助金,鼓勵鄉親返鄉。

楊秋興昨天率同縣府相關單位主管,搭乘四輪驅動車輛繞道台南縣到那瑪夏鄉視察災情與重建情形。有民眾指出,被安置的鄉親會變懶,要求縣府協助返鄉,參加重建工作。有些婦女更建議「不要供應安置營區鄉親食物,他們就會回來。」

楊秋興等人發現民權國小及三民國中校舍遭土石流侵襲,受創嚴重。民權國小砂石已堆到2層樓高,民族國小只剩下行政大樓與幼稚園,教室、老師宿舍與操場在野溪土石流沖刷下全部流失,滿目瘡痍。民生國小校舍還算完好。

縣府社會處表示,那瑪夏鄉民族村遭土石淹沒,全村決定遷村到杉林國中邊永久屋,420多名民眾暫時被安置在燕巢鄉工兵學校營區;民權、民生村有近450人安置在大樹鄉仁美營區。

楊秋興今天在縣府主管會報中表示,台21線甲仙鄉小林村到那瑪夏鄉「錫安山」的便道預定12月初完成,那瑪夏鄉聯外交通才會更順暢。

他表示,「那瑪夏鄉民要求『山下的』快回山上重建家園。」因此,慈善團體發放救助金時就到山上發放。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