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凱族、政府、慈濟,即將舉行三方公開會議

會終,霧台鄉長表示,「縣政府與重建會應該強烈的堅持一個國家一個政策。」同時會將昨日的「共識會議」意見都列入聲明稿裡,與政府、慈濟溝通。也聲明部落將來的遠景是大家的責任,把關則是公部門應該要有的責任。

繼前天(4/14)在屏東縣政府召開的記者會後,魯凱族人所共同聯署的基督宗教團體,也在昨日立即邀請霧台鄉公部門各階級代表來共同商討關於前天在縣政府的決議事項,在會議進行中並同時與縣府通電確認明日將與慈濟來做三方會談。

從三月中旬魯凱族人在連署八大訴求之後,終於在昨日定案於今日(4/15)晚上七點與政府、慈濟在屏東縣文化中心五樓演藝廳做「全面公開的面對面溝通」。

昨日在屏東榮家所召開的「永續家園-魯凱族長治分台遷村共識會議」(以下簡稱「共識會議」),雖由基督宗教團體邀請的「共識會議」,但仍邀請霧台鄉鄉長顏金成,來主持昨日下午的討論議程,各村村長與社區代表皆有參加,擬出屬於霧台鄉魯凱族真正的「共識聲明」(完整參與名單請見文後)。

image001-480
4月14日的「共識會議」,促成了即將在今日(4/15)舉行的三方公開會議。

4月14日「共識會議」討論的議案如下:

(一)部落參與重建規劃可行性(長治電台的空間規劃)

(二)教堂數及取得永久屋的公平性

(三)魯凱部落及文化的獨立性、完整性-德文與達來部落遷至長治電台問題(四)草擬共同聲明

以下為會議概要記錄。

一、魯凱族人的「共識會議」聲明

(1)魯凱族人沒有參與重建計劃,如何落實重建條例精神?

第一個起身發言的鐘思錦牧師就先表示,根據重建條例的精神是居民可以自主參與,但如今卻沒落實在魯凱族人重建計劃中。而八八重建,同樣都是NGO協助蓋永久屋,為甚麼會有不同的標準,是不是也請政府監督?

台邦.撒沙勒教授也表示,重建條例第一條已說明尊重「原住民基本法」,但其實政府已經違反此條款的原則;而第二十條也說明,要尊重社區需求,「教會本身就是部落的需求」,因此不管幾間教堂都是可以談判溝通的,如果沒有跟政府與慈濟溝通,結果只是犧牲族人的權益,再次造成內部分裂的傷害。

(2)沒有土地的族人,未來回部落要去哪裡?

對於此次是集體遷村的吉露村村長巴桂武表示,部落族人因為小孩念書跟工作關係,必須在山下暫時租房子生活。但因八八風災,整個吉露村遷下山後,有些部落族人回來會有沒自己土地的問題,是否也可以在長治分台預留土地給部落的族人,否則以後他們回到部落要去哪裡?

(3)為何會有政府與慈濟不同的永久屋審查版本?

這是目前霧台鄉遷村部落目前普遍面臨的問題,部落族人都是按照中央政府的規定來申請永久屋,但很多申請戶卻沒有通過。族人也表示原先跟公部門溝通過的坪數與戶數,後來也都不一樣。

(4)部落有教會,心靈才能重建。

谷川理事長賴聰明表示,如果教會先蓋阿禮跟吉露部落,那谷川部落呢?他表示:「對部落來說,有教會心靈才能重建,一個部落裡面如果沒有教會,就不像部落。

吳榮標牧師則表示,對於重建,政府只是要求NGO來做,卻沒事先有跟族人溝通,好像是我給你準備什麼你就拿什麼,所以現在才出現許多問題。族人希望是重建一個快快樂樂的部落,而且也該尊重教會的需求。

對於以上之聲名訴求,鄉長表示應將問題歸納好,明天統一提問,但對於長治分台未來也會有德文與達來兩個部落遷入,則表示也是這幾天才知道的事情,明天將會一起提問,請政府說明。

二、部落未來如何重建?

盧天武牧師表示,「經過兩三次的經驗,怎樣講都是『政府的意見』,土地有限、時間緊迫。」牧師也提出三項建議:1.有關分批安置的困難與問題,應要求縣府有明確的計畫書。2.我們要修法申請永久屋的條件。3.如果大家沒有辦法達成共識,就交給部落自行決定,或許會比較好。

杜神父則強調,在長治基地規畫的用途還沒有完全設定之前,應該要把所有的訴求空間全部提出。

而台邦.撒沙勒教授也表示,在現實問題的考量上,建議在重建過程中,由部落組織一個團體,與政府、慈濟成為一個重建溝通的「對口單位」。也希望各部落也不應該獨立作業,而再次造成族人內部的分裂。

柯海燕代表也表態,依高雄月眉農場與瑪家農場的經驗來看,月眉農場沒有溝通就開始動工,建議這次應如同瑪家農場,公共設施及家屋的設計雙方達成共識之後再動工,這樣問題也會比較少。也順道提及,之前縣長也提到要協助尋找公墓用地給部落,這個部份,目前政府也尚未給予回應。

會終,霧台鄉長表示,「縣政府與重建會應該強烈的堅持一個國家一個政策。」同時會將昨日的「共識會議」意見都列入聲明稿裡,與政府、慈濟溝通。也聲明部落將來的遠景是大家的責任,把關則是公部門應該要有的責任。

image003
台邦.撒沙勒教授表示,重建條例第二十條已說明,要尊重社區需求,而「教會本身就是部落的需求」,因此不管幾間教堂都是可以談判溝通的。(圖左一為台邦.撒沙勒教授)「共識會議」邀請與會人員:

屏東縣政府:原民處處長。

霧台鄉鄉長:顏金成鄉長

霧台鄉各村長:吉露村長巴桂武、阿禮村長唐輝次、佳暮村長柯五郎、霧台村長巴山光。

霧台鄉民意代表:杜春生議員、柯海燕主席、巴清良代表、麥秋春代表。

社區理事長:吉露:孫清吉、佳暮:杜明山、谷川:賴聰明。

部落頭目(耆老):

阿禮:包基成、杜信玉。

吉露:羅明財 。

佳暮:禹招捕。

谷川:林秋男、李清光。

牧者:

天主教:杜勇雄神父、杜惠蘭傳教員、杜勇仁修士。

安息日會:吳榮標牧師、許進登牧師、包明堂傳道、柯恩光牧師、柯定明牧師、沙繁雄牧師。

循理會:杜明發牧師、杜達偉牧師、柯彩貞牧師、巴學誠牧師、唐威牧師、羅正吉牧師、杜玉玲牧師。

長老教會:吳淑芳傳道師、洪玉虹傳道師、鍾思錦牧師、陳松得牧師、杜桂月傳道師、盧天武牧師、洪春發傳道師、葉健華傳道師、陳玫君傳道師。

好茶村:台邦.撒沙勒教授。

沒有「一起討論」,如何創造真正的「生命共同體」?

對於面臨即將遷村的魯凱族人來說,部落的生命共同體包括傳統文化與信仰。而昨日記者會只邀集鄉公所各階級的幹部,未邀請連署訴求的牧師與族人團體,沒有「一 起討論」的遷村會議,如何創造下山後新的「生命共同體」?

image001-480

4月13日,由縣政府召開的魯凱族永久屋記者會。圖左一為霧台鄉長顏金城,右圖一為屏東縣長曹啟鴻。

4月11日自中國時報《霧臺原民連署,抗拒住大愛屋》一文刊登後,屏東縣政府11日立即刊登新聞對此說明。並在昨日(4/13)在屏東縣政府召開記者會,邀請霧台鄉鄉長、議員、村長以及代表到縣府說明並商討魯凱族人「八大訴求」的決議。縣長曹啟鴻並表示,會將當天到場人的決議於今日告知慈濟。

霧台鄉長事先說明,族人所訴求的八大訴求其實只有七項,如下(以下文字由昨日會議中霧台鄉長手上所拿之商討訴求內容),與3月19日,魯凱族人連署內容之八大訴求相比較之下,其內容意思相近,其描述方式不同,原先的第3、4項訴求,在昨日的文件中並列在第3項訴求中。

4月13日,鄉長提出的魯凱族最低限度(若一定是由慈濟蓋)

(1)預留12間教堂預定地,由居民自主設法興建。

(2)園區入口是由部落藝術家設計,園區內不可有佛教思維的圖騰。

(3)「尊重」連署書的決議

1.住屋由居民參與設計

2.住屋是雙併

3.居民有參與

(4)園區名由部落自己命名,路名是四個部落名。

(5)生活公約由住民自己定

(6)4個部落有自己的活動中心

(7)慈濟僅負責建屋,交屋後即離開。

以下為3月19日,魯凱族人連署內容之八大訴求。

(1)預留四個部落的12間教會用地。

(2)入口意象由部落藝術家自行設計。

(3)居民參與家屋的規劃設計。

(4)家屋的組合改成雙併,不要連棟式一整排的配置方式。

(5)街道等行政區域由居民自行命名。

(6)四個部落有自己的活動中心。

(7)生活自主權由居民自行管理決定。

(8)慈濟只負責建蓋家屋。

魯凱族人遷村持續面臨的問題:

(1)政府與慈濟審查資格為何不同?

會中,各村的村長也起身表達目前各部落的遷村問題,大家共同聲音都表示,災民在永久屋的審查資格上,有很大的變化,若是依照慈濟的審查標準,則有很多族人無法申請永久屋的資格。谷川理事長也希望政府可以到部落向居民再做說明這些「沒辦法交代的事」,否則村民的聲音覺得是不公平的。

阿禮村的自救會總幹事也表示:「永久屋的資格審定,怎麼會是由NGO(慈濟)來定訂,是否是誤會?」

(2)部落切割後,生命共同體怎麼辦?

「部落要去哪裡上教會?」谷川理事長表示,部落有一半的人要遷下去,如果長治分台沒有教會,部落的族人要去哪裡上教會?阿禮村的杜明發牧師也表示,「為了公平還是要留蓋教會的空地,遷村後,把部落打散,生命共同體怎麼辦?沒有教會的空間,如何執行牧師的立場去協助部落人。

另外,對於集體遷村的吉露與阿禮部落,目前尚有部分族人無申請永久屋的資格,而將會變成入住「第二批」永久屋的居民,對於第二批居民,村長也期望瞭解,政府將如何協助部落入住永久屋的第二批居民?

(3)選擇留在部落的族人,怎麼安置?

佳暮村長表示,佳暮村還有部分族人要留在山上,而危險不能居住的家屋是否還要繼續繳貸款?是否還可以自已重蓋?阿禮自救會總幹事也表示,阿禮願意留下來的10戶,目前仍究被劃在特定區域內的問題,政府要如何處理沒有申請永久屋卻被劃入特定區域,並表示,目前10戶居民已提出行政訴訟,來爭取自己留在山上的權利。

最後阿禮部落的唐村長,也在最後補充族人對這些問題的要求,希望在申請永久屋的資格上可以放寬,讓第二批的族人都能申請永久屋。也希望政府安排慈濟與族人面對面的溝通,也讓魯凱族人知道慈濟的做法與想法。

縣長:大家把握特別條例的黃金時期。

對於以上族人所提出的遷村問題,縣長表示,「政府做事有一定的原則,這些原則會不斷的再修正。而慈濟是站在慈善事業的立場在做事,慈濟有他堅持的可愛。」政府會盡可能滿足部落的需求,我們還有空間可以來蓋,2年、3年過了,政府給的設施預算經費都會沒有,大家應該要把握特條例的黃金時期。

縣長也表示,目前遷村最大的問題則是教會,也希望由村長跟牧師談,而因為先前政府已跟教會商討過,不便介入。也或許透過村長跟牧師們溝通,或許他們可以改變主意。而對於教會的預定地,縣長說:「預定地的部分,大家可以協商,我們有沒有辦法找到NGO幫我們蓋教會?我們有多少的機會,請慈濟來幫忙蓋教堂,我們都有機會協商。」

政府:「挨罵事小」,又有災害那要如何做?

昨日霧台鄉長在記者會中先起身表示說:「4月11日對於慈濟這樣的報導消息,感到不好意思,」並先逐一將手中的七大訴求跟在座的族人以及政府官員報告。

對於族人提出之預留四個部落的12間教會用地,鄉長解釋,未來在長治分台還有多大的空間可以怎麼做?大家可以面對面去討論,將來興建中再做協調。並強調,魯凱族人文化、信仰的東西進入後,才逐漸輸入的,也許剛開始達不到族人的想法,但是硬體上一定會先協助族人安置好。

而對於中時《中時》的報導,鄉長則說:「報導的內容應該不是最近的聲音,大家有什麼想法的,好好在這裡談,如果大家有聲音,也告訴縣長。」

隨後,屏東縣長曹啟鴻才起身再次說明這一陣子魯凱族人遷村的情況。縣長表示,不知道為什麼會突然有這樣的變化?特別中央通過的這一批,要趕快讓居民入住!!也說,這樣突然的變化,也有災民擔心是否永久屋的工期會延宕。

縣長也說,大家不要誤會遷村下來的意思,遷村下來,並不是政府要大家放棄,我們(政府)還是希望鼓勵族人回去,而對於回去的族人,縣府也應該要獎勵。縣府也願意協助魯凱族人爭取「祖先留下來的地」。並以農牧用地回覆生機的的方案補償。

至於對慈濟相關的負面報導消息,縣長說:「慈濟不會干涉族人的生活公約,而永久屋不能掛圖騰,也沒有這一回事」他還表示:「不應該對慈濟不公平。」同樣對於部落要求的教會用地,縣長也說:「不要說慈濟,縣政府也沒辦法。而若是慈濟蓋的話,頂多4間,但能不能得到允許,我(縣長)盡量來努力。」

對於4月11日的中時報導,縣長也表示:「有這樣的新聞,感到很奇怪。接著也說,蓋永久屋的工期慢下來,縣政府一定挨罵,重建會也挨罵,總統府一定也挨罵。但挨罵事小,又有災害那要如何做?」最後表示,最後的決議將於今日與上人碰面商談。

魯凱族人:沒被邀請的聲音,就是沒有尊重部落。

在會議中,佳暮村長聲明沒有反對慈濟來蓋永久屋一事,而在場與會的部落族人也沒有不同意由慈濟來蓋永久屋。但部落中還是有其他的聲音想要表達。

昨天只邀請霧台鄉公所各級幹部以及自救會的代表,對於會議結果,陳松得牧師表示感到遺憾,他說:「這樣的決議,仍舊沒有尊重部落族人的聲音。為什麼政府不邀請更多的人一起討論。」也說明在信仰的立場,還是會繼續訴求,持續族人的信仰。

部落的青年蔡敏男則表示:「部落仍有其他的聲音與訴求,不論什麼樣的聲音,都該被尊重,哪個聲音是多數?哪個聲音是少數?目前沒有人知道。公平的方式就是以之前好茶村的例子用投票表決。」

也表示昨天只邀請鄉公所行政體系相關的幹部而沒邀請部落牧長,就是沒有尊重部落。另外,有多少人是贊成慈濟來蓋,應該要由入住的居民自行投票決定?如果不是所有入住的族人所共同的決議,未來更難以預測入住後所產生的生活問題,而誰又可以負責?

對於面臨即將遷村的魯凱族人來說,部落的生命共同體包括傳統文化與信仰。而昨日的記者會中只邀集鄉公所各階級的幹部,縣長會中表明由村長向牧師轉達會議的結論。

未邀請連署訴求的牧師團體,沒有「一起討論」的遷村會議,如何創造魯凱族人下山後新的「生命共同體」?長治分台永久屋是否由慈濟蓋,是鄉公所的各階級幹部與縣政府一起決定就算數,還是入住永久屋的居民自己也擁有投票表決的權利?

截稿前,記者接到電話,今天下午兩點,共同連署的牧師團已在今天一早立即邀集各村長及鄉公所各階級代表商討昨日會議的各項疑點。對於魯凱族未來遷村的議題仍在持續變化中,而今天下午牧師團體以及其他未被邀集的族人又會有什麼樣不同的聲音呢?記者將繼續追蹤做後續報導。

魯凱青年行動小組:我們有義務將訊息告訴部落的族人

魯凱青年行動小組在4月6日邀集四個村的族人之後,得知目前仍有部分遷村的族人不知道政府已將「八大訴求」變成與慈濟秘密的「九項決議」。決定在霧台鄉連續三天的鄉運中,用青年的力量,將這個訊息告訴部落的人。

魯凱青年行動小組在4月6日邀集四個村的族人之後,得知目前仍有部分遷村的族人不知道政府已將八大訴求私自決議成九項決議。決定在霧台鄉連續三天的鄉運中於4月11、12日兩天的鄉運,用青年的力量,將這個訊息告訴部落的人。

在族人提出八大訴求而不被重視之後,縣政府與慈濟對於永久屋興建所提出的九項決議,你是否能同意呢?政府有尊重部落部落的八大訴求嗎?魯凱青年行動小組對政府所作的九項決議也提出質疑。今天不但將之前相關的政府決策新聞張貼在路旁,也用問卷的方式讓部落的人瞭解實情,問卷中也用勾選同意或是不同意以及是否有其他的意見的方式讓族人表達自己的聲音。

也許這次魯凱族人這次用力表達的聲音,已開始受到關切,記者今天在霧台的鄉運也巧遇佳幕村的柯信雄,他表示今早也接到慈濟的電話關切,期望可以安排時間了解實情以及族人的訴求

此次沒有受到天然災害的神山社區魯凱族人巴勤發,同樣也不同意政府用如此的決策態度對待自己的族人,看見一群年青人回到部落,用行動來支持部落,很開心的對年輕人說部落需要你們這樣的人。而今天來到神山社區一起參加鄉運的好茶族人也表示,魯凱族人不要太溫柔,否則外面的人聽不到我們的聲音。

990412ownuhihimage001-420.jpg

魯凱族青年小組將許多資料貼在鄉運的場地上,讓族人有知道的權力。

image002

部落的族人協助用魯凱語解釋縣政府對族人所作的九項決議訴求。

image003

來參加鄉運的吉露村柯金龍,也簽署不同意政府所決定的九項決議。

image006

魯凱青年行動小組拉法告(圖左一),用行動告訴部落。

image005

魯凱族人的八項訴求,至今仍未獲得政府正面的回應。透過展示,讓族人知道。

附錄:魯凱的問卷內容

政府有尊重部落的八大訴求嗎?

我們魯凱族聚居的霧台鄉,在這次莫拉克風災中受創最為嚴重,在八個部落當中,除了霧台及神山兩個部落無立即危險之外,大武、佳暮、阿禮、吉露及伊拉等部落地基遭到嚴重毀損,位於隘寮南溪的好茶部落,全村更被淹沒在土石流中。

過去半年多來,我們的族人,信任政府的誠意和能力,願意在安置所中配合等待,希望政府早日解決有關遷村與重建的各項問題,讓族人看見部落的未來。日前,四個部落已共同決議在長治分台興建永久屋,但是對於協助援建的慈善單位我們仍希望可以進行進一步溝通,以協調出我們需要的居住空間。

於是魯凱族霧台鄉宗教及社會各界的共同聲明,提出了八大訴求,並做了連署的動作,在3月14日星期天的「重建與遷村聯合禱告會」中,魯凱族人決定在3月15日將前四天發動連署的399份連署書送到縣政府,

3月15魯凱族人到縣政府陳情尊重部落意見的連署行動,3月18霧台鄉公所在屏東榮家召開與部落協調說明會,3月19魯凱族人再到縣政府協商討論出八項底限訴求,縣府允諾將與慈濟進行溝通,如果慈濟可以接受族人訴求,就請慈濟援建,如果慈濟不接受,就請其他NGO協助,而縣府將於星期一(3月22日)告知族人協調結果。

到了3月22日,族人們依約來到縣府瞭解溝通結果時,才赫然發現,屏東縣府竟已於3月20日與慈濟會談,會議中未將族人八項訴求完整陳述,反而與慈濟協商出九項決議,在3月22日「告知」族人這些「決議」,讓族人大感錯愕。

你知道你要住進怎樣的永久屋嗎?對於未來部落共同要生活的環境,我們提出了八大訴求,政府和慈濟聽見了嗎?
族人提出的八大訴求:

1.預留四個部落的12間教會用地。

2.入口意象由部落藝術家自行設計。

3.居民參與家屋的規劃設計。

4.家屋的組合改成雙併,不要連棟式一整排的配置方式。

5.街道等行政區域由居民自行命名。

6.四個部落有自己的活動中心。

7.生活自主權由居民自行管理決定。

8.慈濟只負責建蓋家屋。

縣政府與慈濟作出的九項決議

1、以實際居住者及其代表為單一溝通窗口。

2、對永久屋興建(家屋及公共建築)之建議以不影響興建期程為基本原則。

3、前項建議,由縣政府與鄉公所協調各方意見,求同存異,必要時由使用者表明意願作為減項興建之依據。

4、本案以完成家屋為優先並以實際居住者意願為考量;公共空間部分可待部落共同討論後決定。(如採預留空地方式)

5、前項之居住者意願調查由原民處及霧台鄉公所協助進行(如外牆粉刷裝飾方式等意願調查工作)。

6、未來家屋或基地內設施可以以工代賑或尋求政府補助等方式開放住民參與。

7、公部門及公共建築,其配置數量需求由公部門主政協調(如活動中心、衛生所等)。

8、災民永久屋審查結果相關事宜依政府與NGO共識協商確認。

9、針對永久屋興建有關不實及負面消息,由公部門(鄉公所)統一發言澄清。

在族人提出八大訴求而不被重視之後縣政府與慈濟對於永久屋興建所提出的九項決議,你是否能同意?

ÿ

ÿ 不同意

ÿ 其他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落:

姓名:

電話:

魯凱青年:不是部落發現的太慢,而是政府隱瞞實情

魯凱青年行動小組表示,遷村族人共同連署的八大訴求未得到政府正面的回應。站在族人的立場,是有義務將這個聲音告訴大家。日前小組已共同決議將在4月11、12日鄉運時,擺攤設點,將族人的權益告訴大家。

近日,霧台鄉魯凱族部落的族人,在瞭解高雄杉林慈濟園區「大愛石」以及入住永久屋所簽訂的「生活公約」隱憂,近來又得知公部門與慈濟「秘密會議」的九項決議。部落青年決定透過魯凱青年行動小組趕緊在4月6日邀集阿禮、吉露、佳暮、古川四個村的居民共同討論並了解部落目前遷至永久屋的情況。

在會議中要入住永久屋的族人才得知族人所共同連署的八大訴求,政府已透過內部會議與慈濟私自決議成九項決議。並表示,部落的重建,有些過程根本沒有機會參與,政府與慈濟私自決定的九項決議也根本不知情。

吉露村:風災之後,族人流離失所,自救會形同虛設。

吉露村的族人在風災之後,有些族人都分散寄居在各親戚家中,沒有一個共同聚會的地方,更不用說要集中部落的人來開部落會議。吉露的柯金龍說:「其實大部分的人都還不知道遷村的情況,都只有自救會知道。吉露村的自救會形同虛設部落會議的決議可以說是無效

也表示,部落裡不了解行政體系運作的老人家也害怕拒絕慈濟後,就沒有永久屋可以住。老人家的擔心,年輕人可以理解。不過重建過程政府,沒有跟部落說明族人的基本權力,又有誰可以理解?

而在得知入住高雄杉林永久屋的生活公約條例後,柯金龍則強調:「未來進入到長治分台居住的管理,社區管理委員會只能有部落的人,畢竟那是我們自己要居住的地方。」

阿禮村:政府怎麼可以自行決定「九項決議」!!

阿禮村的族人則表示,這個過程都沒有被告知,所有的事情我們都沒有參與到,怎麼可以決定九項決議。鄉長沒有將部落的聲音發出去是不行的,應該要讓所有遷村的族人,徹底清楚的瞭解部落遷村的狀況。

阿禮村的巴敏雄表示,最早屏東縣政府到部落說明遷村的情況時,有說明給慈濟蓋的話,就可以七月底交屋。若是給世界展望會蓋的話,就不一定了。但是他說:「永久屋到時候誰要蓋,都是大家有權利去選擇的。」政府怎麼可以自行決定給慈濟蓋。也表示沒有公開的會議,不能代表遷村居民的聲音。

說到當時阿禮部落要遷村時的狀況,部落的老人家曾經告訴敏雄這樣的話。他再次轉述部落老人家跟他說的:「其實住進永久屋,我們(部落老人家)也不想爭取什麼,老人家也說的很白,我們(部落老人家)都是一半踏入棺材的人,未來要生活在山下的,是你們(部落年輕人)這群中生代的族人。」

990408lshuiih480-thumb.jpg
阿禮部落的馮麗惠:不能因為魯凱族的民族性較溫溫馴,就這樣對待我們。圖左為阿禮部落馮麗惠,圖右為阿禮部落的巴敏雄。

魯凱青年行動小組:集思廣義,發動部落意識。

部落對八大訴求還是有聲音,就表示對於遷村的共識,部落的族人還有很多得不清楚。魯凱青年行動小組成員之一的好茶村青年,蔡敏男表示,政府將部落對慈濟提出的問題,都丟給鄉公所,但卻沒有尊重部落的意見。當初要遷入瑪家農場的好茶村也是透過投票來表決族人心裡的聲音,也支持未來遷入長治分台永久屋的族人站出來表達自己的聲音。

魯凱青年行動小組表示,遷村族人共同連署的八大訴求未得到政府正面的回應。站在族人的立場,是有義務將這個聲音告訴大家。日前魯凱青年行動小組已共同決議將在4月11、12日鄉運時,擺攤設點,將族人的權益告訴大家。

image003
圖左為好茶村蔡敏男,政府將部落對慈濟提出的問題,都丟給鄉公所,但卻沒有尊重部落的意見。

佳暮族人:不需要用政府的權力跟部落的災民拉扯。

柯信雄是英勇的「佳暮四英雄」之一,參與救援,災後他也全程參與重建過程,與大家一起面對遷村議題,柯信雄表示:「我們只想要一個安定的家,要給誰蓋,大家面對面坐下來談清楚,不需要用政府的權力跟部落的災民拉扯」。

日前魯凱族人聯署提出八項訴求,希望能夠進行「有尊嚴的自主重建」後,屏東縣政府除了與霧台鄉長及慈濟舉行「秘密會議」,並擬出九項決議外,並沒有針對族人提出的八項決議,給予正面的回應(請點選這裡閱讀)。

除了發起行動的牧師,一般的族人如何看待這場重建爭議呢?以下文章專訪佳暮族人柯信雄,救災時期,他是英勇的「佳暮四英雄」之一,參與救援,災後他也全程參與重建過程,與大家一起面對遷村議題,柯信雄表示:「我們只想要一個安定的家,要給誰蓋,大家面對面坐下來談清楚,不需要用政府的權力跟部落的災民拉扯」。

990408jiamuzuimage001-420.jpg
安置在屏東榮家的族人表示:我們只想要回歸到原點,要政府聽到我們希望的是什麼?我們最需要的是什麼?把問題恢復到原點,重新決議。

目前已得知屏東縣政府預計在今年7月底前,將蓋在長治分台第一批的永久屋盡速趕工完成。如今已經邁入4月,也還沒得到族人遷入永久屋遷村共識。除此之外,魯凱族人也擔心,重建過程時間一拉長,反而「忽略掉真正要解決的問題」,甚至加入一些不必要的爭議,受害的還是住在安置中心的災民。

柯信雄表示目前看到政府自己與慈濟簽定永久屋的安置計畫根本沒有尊重部落族人的意見忽視族人所希望的八項訴求而私自決定九項決議折磨的是誰折磨的還是我們住在這邊(屏東榮家)的族人

「在這邊(屏東榮家)也八個多月,八個多月,沒有家的生活,沒有工作,沒有自己的生活模式。就好像沒有靈魂的肉體一樣,就好像行屍走肉。那我們還要維持多久?我們的想法很單純,只想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

有了家才會有聚落,有了聚落才會有文化。時間一個一個拉長,生理病、心理病的症狀一一浮現,族人也一個一個走掉。短短的幾個月,部落不知道走了多少族人。」

柯信雄強調:「我們只想要一個安定的家所以給誰蓋或是要誰蓋這都是可以大家一起共同決議的不需要用政府權力跟部落的災民拉扯。」

image003
屏東榮家新開墾的小米田,是魯凱族婦女平時一部分的生活

image005
擁有適合的空間,做部落的事情,才是我們想要的生活。

另外,據他瞭解,族人發出的訴求,最大的問題,就是在於溝通方面。跟公部門的溝通方面是彼此沒有共識的,鄉公所沒有扮演好溝通的橋梁。而鄉公所再將問題帶到縣政府時,最初的問題有可能就變質了。

部落的核心人物,是否真的將族人的聲音帶出去?而把問題帶到中央的時候,可能問題就己經不一樣了。只要核心人物沒有把訴求的聲音帶出去,那就沒有聲音了。

而政府在重建的溝通上因為族人只接收到公部門單方面的聲音因此就容易被牽制住只能被牽著鼻子走除非公開化把公部門找來把NGO組織的團體找來民眾也找來這樣大家一起討論然後把我們的想法通通提出來一起整合答案自然就會出來

柯信雄表示應多做溝通,可以解決不必要的問題,若政府仍然一意孤行,自行決定要慈濟來興建長至分台的永久屋,而忽略與永久屋住戶的溝通。最基本的問題都還沒有解決,政府與慈濟就要急著蓋永久屋,那將來還會衍生出什麼樣的問題?

(本文與莫拉克新聞網共同刊登)

總統要看到八月八日完工,是否看到了災民的無奈?

瑪家農場永久屋日前已開工,屏東達瓦蘭部落重建看似有進度,但因核准永久屋的戶數,與實際部落戶數差異甚大,部落將被拆成兩半,加上政府要求7月底一定要完工,部落也無法繼續再猶豫,族人對未來憂心忡忡。

前言:

由世界展望會於瑪家農場興建的永久屋,已於3月18日動土開工, 屏東大社達瓦蘭部落,也是預計進住的部落之一,部落重建看似有進度,但因核准永久屋的戶數,與實際部落戶數差異甚大,加上政府要求7月底一定要完工,導致 部落即使不願意被拆成兩邊,但現在也沒有時間可以猶豫,因為族人如果持續待在營區,生活機能各方面都無法順利進行,讓達瓦蘭部落族人陷入分離的難題中。

990402dashewimage001-400.jpg
3月18日瑪家農場的動土儀式。穿著傳統服飾為入住的排灣及魯凱族人、圖中央者為屏東縣副縣長鍾佳濱。

遷村過程遇到的難題

(1)遷村用地無法自行決定

在尚未遇上八八風災之前,達瓦蘭部落實際上就已自覺所處環境的危險,已經向屏東縣政府提出遷村至「青山」(離部落不遠之處)的計劃,但遲遲未得到政府政面明確的回應。至八八風災重創部落後,達瓦蘭部落的排灣族人在內部達成部落共識,提出一個「整體部落移動遷村」的計劃,再度向屏東縣政府提出,想要遷至「青山」的行動。

但是縣府表示:「你們這樣的整體遷村,還自己選地,並不符合八八條款的規定,用地和誰可以搬去,這是政府安排的,不是你們自己可以決定的」,而政府為達瓦蘭部落安排的,就是原本好茶遷村的預定地─「瑪家農場」,在這六公頃的土地上將同時承載174戶的達瓦蘭部落、霧台鄉好茶村177戶、瑪家鄉瑪家村132戶災民,並需預留北葉部落居民的建屋用地。

(2)因政府審核方式,部落將被拆成兩邊

風災過後,達瓦蘭部落清點過所有部落總戶數總共是245戶,但是部落中早期有一些建物,沒有登記到使用執照,例如說石板屋,因此實際登記者只有174戶。因此政府也只肯承認174戶具有「申請永久屋的資格」,其他將近80戶因不被政府承認,將無法遷入未來瑪家農場永久屋。

對達瓦蘭來說,遷村,就是一個全部落的移動,而這也是部落整體的共識。而今,瑪家農場只預留174戶的永久屋空間,那剩餘的達瓦蘭排灣族人要去哪裡?達瓦蘭部落重建委員勒格艾表示,這樣的遷村模式,談不上是一個部落,反而是將一個完整的部落主體,切割成兩半,遷村的過程就像是在趕豬群一樣,先把第一批趕到瑪家農場,剩餘的第二批在找個地方趕過去。部落曾經反映這樣的「安置」方式會影響部落的發展,得到政府的回應卻是「文化歸文化,我們只負責重建」。

(3)申請永久屋的方式,彷彿如犯人般「無奈」

除了申請人數與部落人數不符合,申請永久屋的過程,也讓很多族人感到不舒服。受災戶的居民得拿著牌子站在自己家屋面前,讓縣政府的人拍照存證,有「相片存證」後才能申請永久屋的資格。達瓦蘭部落災民的感受卻感覺形同犯人被管制般,需要人證、物證,人贓俱全才能拿到申請的資格。

(4)就因為馬總統要看到」,7月底一定要蓋好

勒格艾也表示:「達瓦蘭部落遷村安置過程,政府省略部落其他沒有資格申請永久屋災民戶數的問題,所有的行證申請過程不斷的在趕,就是為了趕在8月8日馬總統要下來。」先前制訂安全堪虞來緩和被劃定的衝突,現在又因趕工程進度而忽略達瓦蘭部落整體性以及其他無法申請的住戶的問題。

歷史上,魯凱與排灣的「整體部落遷村」

其實,位在屏東的排灣族以及魯凱族部落,一直都有整體部落遷村的歷史遺跡與紀錄,但在那些早期的過程,是部落自主以及達成共識之後,全村才一起動員遷村的行動。

同樣遷入瑪家農場的好茶部落在1979年期間準備從舊好茶部落遷至目前已被洪水掩埋的新好茶村部落,也是經過全村協商同意之後,才整體遷村下來的,遷村過程未曾見過部落拉白布條跟政府抗議。

而如今,已達成共識之達瓦蘭部落,卻在族人有全體共識之下,眼睜睜看見自己的部落被切割成兩半。達瓦蘭部落的勒格艾表示,在八八風災政府運作的過程太過於「自主」,雖然政府是拿著「尊重原住民」的口號,來協助災民安置,卻仍究抵擋不住官僚體系運作風格與部落概念相衝突的問題發生。

中央整合災區的事情,政府以及民間團體各方處理協助事情的立場的確不容易,但八八風災要處理的是「受災戶」的問題,怎麼會是因為要趕在今年八月八日要完工,而如此被「對待」,讓部落族人實在無法理解。

社會大眾看大愛 (5) 愛無罣礙

在協調會上,慈濟基金會營建委員堅持要規劃在距離台糖畜殖場不到五百公尺的基地上興建,但居民反對,會議中親見該委員離席致電重建會政府高層,數日後推翻該次會議的決議。這般行事作為,不僅失禮,簡直蠻橫。

編按:

魯凱災後遷村過程中,原本有意遷往「台糖東海豐農場」,並由慈濟基金會援建,但基地規劃過程和結果,與當初和魯凱族人理解的差異過大,於3月2日正式破局,魯凱族選擇基地面積較小的中廣長治分台作為遷村用地,並以399份連署書,表達「自主重建」的心聲,雖然未獲縣府正面支持,但族人仍繼續努力中。

本文作者因緣際會目睹「東海豐基地協調會」過程,聽見當日慈濟規劃單位之發言,作者與妻子也固定每月捐款慈濟基金會,希望以親身經驗,回應近日諸多對「大愛現象」的討論,感謝作者分享。

親眼目睹規劃過程的感受

在東海豐安置基地會勘協調會上,慈濟基金會營建委員堅持要規劃在距離台糖畜殖場不到五百公尺的基地上,因現地確實異味難聞,重建會會議主持人採行參與現地會勘霧台鄉親意見,決議改於台糖所提供另一塊遠離畜殖場的基地。會議中卻親見該委員離席致電重建會政府高層,數日後終而推翻該次會議的決議,重歸原案。這般行事作為,不僅失禮,簡直蠻橫。

還幸,本案終經預定安置災民代表連署陳情而得定案於長治電台。但此一折騰又耗費了一個月的時間。接著又看到該委員在長治基地協調會再次有欠酙酌的發言,以及景觀顧問對大愛村入口意象和「大愛石」所流露出的罣礙,諸多感慨,因以為文!拙文難登大雅,但真心希望慈濟大愛能形諸無形,曲成萬物而不遺!阿彌陀佛!

愛無罣礙 才能究竟大愛

內人每個月會在我微薄的薪水中,匯撥一點點到慈濟功德會,算算也有十來年了。每當災難發生,不論在世界的那個角落,慈濟的藍衫軍,總能在第一時間,到達災難現場,展開濟世救人的工作,總覺得與有榮焉。可是當我耳聞目睹慈濟基金會主事者的托大發言,以及月眉大愛村入口意象和大愛石之設置後,終於明白為什麼許多原住民會對慈濟的大愛感到怕怕!

慈濟在短短不到五十年的時間,積集了全台最大的資糧,發展成眾多慈善團体中的山姆大叔。既已成大有,尚請莫忘:放下罣礙,才能真正究竟集萬千大眾之慈心而成的大愛!

120分的慈濟 做到太超過了

屏東縣政府3月日1 2召開「慈濟長治永久屋基地」說明會,慈濟負責說明規劃構想的營建委員在會中夸夸而言:「很多人覺得慈濟沒有100分,但我認為慈濟已經超過100分!我們有120分!」

他還特別強調:所有災民在入住永久屋時,都會得到88項精美的生活用品,其中包括大型的平面液晶電視。大型的平面液晶電視耶

對照聯合報3月18日一篇災民抗議永久屋縮水的報導,慈濟基金會秘書處專員簡東源說:「永久屋的安置慈濟與政府均定調為救濟而非賠償」。的確,災民安置是政府與各慈善機構攜手合作的救濟工作,做到80分,足已,120分?太超過了!!

老實說慈濟未免給得太超過了!88項精美的生活用品,如果是給鍋碗瓢盆,爐米油塩,甚至是電冰箱,我認為都算是合理的救濟。然而大型的平面液晶電視可是奢侈品耶!我捐款了十來年,家裡可還是守著十幾年老舊的東元電視,相形之下,災民果然是有福之人耶!(我的感受當然是酸的),可是還有紅十字會、世界展望會也正全力協助政府蓋永久屋,那麼入住那裡的受災戶是否也都該比照提供?要是紅十字會和世展會財力無法提供呢?政府給嗎?給了,不也是花了我等的納稅錢嗎?

大愛村若有委員口中這麼完美,又何須違反佛戒,用這種引人貪念的說法來鼓勵受災戶入住呢?為什麼不能以普世之心,與諸善並進?捐助每一社區活動中心一台不才是合情合理的救濟嗎?

大愛形無 刻柱勒石 太沉重了

月眉大愛村入口處,迎面的是四根刻著佛語(?)的高聳木柱,然後是隨處可見,雋刻著所謂災民感激之心的「大愛石」。據聞主事的景觀顧問表示:「災民受到慈濟的協助是事實,今天有人很想要表達他們對慈濟的感激,所以才要把這些文字刻在石頭上,天經地義,沒有什麼不對。」營建委員則強調:「這些文字好不好,真的是見仁見智。」

我非佛中人,但我想如果慧能祖師看到這般景像,必然也會長頌佛號嘆道:木柱本非樹,大石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事惹塵愛。」阿彌陀佛!何忍教那些歷經傷痛,離鄉背井住進大愛村的災民,日日年年觸景傷情?大愛無形,才可以彌綸天地,才可以曲成萬物而不遺。畢竟慈濟的品牌,已可以形諸無形。立柱刻石,徒然予人圈地牧民的印象和口實,也匡限了大愛的範圍。何妨放下沉重的大愛柱石,多種些既能證道,也能鎮道的菩提樹,這樣豈不更加功德無量?!阿彌陀佛!

有幸參加2月初歡喜入住的儀式,排場不算豪華,但總統與行政院長親臨,自然官蓋雲集而顯得十分盛大了。節目的進行緊扣而專業,連世界各國大愛村住民的祝賀影像也備妥放送。這般的場景,我真的對慈濟的財力、物力還有影響力佩服得五体投地,但總覺得仍有些不妥。

三百桌圍爐飲宴的同時,慈濟基金會誇示了她的功德。可是,可是當穿著灰色居士服,列隊送完最後一道拼盤的災民小妹妹,和我們一同用餐的整個過程中,我沒有看到她臉上有一絲的喜樂。我不忍心問她!

「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有大而能謙,必豫。」

這是易經依天地萬物嬗遞變化順序所歸納的卦象,意簡而明。慈濟也者,是千千萬萬有濟世慈心之「同人」,以涓滴心力匯聚而成的「大有」,如是才成就了慈濟的「大愛」。有大之後不可以自滿自傲,必須更加虛謙以持盈保泰,這樣才能「必豫」-施與受者同享安樂。相對的,益而不已必決,潰決了會成為另一種災難!

我一位厠身藍衫階級的阿姨問我:慈濟大愛村廣受世界各地所歡迎,何以國內興建卻諸多逆障?之前我不明白,如今耳聞慈濟基金會主事者滿盈的發言,目睹月眉大愛村歡喜入厝所展露出慈濟愛「大」的驕滿。或許答案在其中矣!

真正的愛,是不求回報,無庸掛念,更無需排場,如是而能予人無以名狀的感動,永遠銘記在施與受者的心中。形諸於外的愛,終會予人以虛假的認知,也會造成受惠者難以承受的重。

佛字,弗人也,因此諸佛誨訓世人必也去除我執,才能究竟涅槃。有慈心未等於佛心,但佛心必然是慈心。我認同上人濟世的佛心而長期認捐,滄海之一粟,怎麼幫都是有緣人,都是隨喜。感謝慈濟基金會諸善菩薩,替我等「同人」盡了棉薄的慈心,但是千萬無需掛記要求大愛村的災民們日日感恩念德,若然他們就不會成為上人口中的「有福的人」。再說這種掛記著要人感恩念德的心,是罣礙,也是一種嗔念。

佛的誨示不也是說:嗔念一起,善業也就沒有了。阿彌陀佛!

990325guai1514302181-450.jpg
(攝影/鐘聖雄。慈濟園區立柱)

魯凱0324決議:八項訴求未取得共識,就拒絕慈濟。

魯凱族人尚未接到縣府口頭承諾安排魯凱族人與慈濟會談的通知,今天(3月24日),魯凱族人也共同再度開會討論決議,如果慈濟仍然不接受這八項訴求,更換NGO組織的決定,將是堅持不變。

3月22日(星期一),屏東縣政府告知魯凱族人與慈濟討論的九項決議之後,至今還沒接到要如何討論未來長治分台規劃空間使用上調配的消息。不過,霧台鄉公所已經接到屏東縣政府的公文,將於明天3月25日 (星期四) 上午十點在長治分台,進行基地會勘的作業,一旦會勘的行政流程跑完,也就意味著即將進入房屋興建的過程。

令人好奇的是,蓋房子的過程,需要雙方同意,才會有進行基地會勘的動作。現在魯凱族人連署的八項訴求,至今尚未得到雙方達成共識的結果,又如何進行基地的會勘?

雖然魯凱族人尚未接到3月22日鍾佳濱副縣長,會議中口頭承諾安排魯凱族人與慈濟會談的消息。但是在今天(3月24日)上午十點,魯凱族人也共同再度開會討論決議,如果慈濟仍然不接受這八項訴求,更換NGO組織的決定,將是堅持不變。

同時,針對3月22日縣府單獨邀請霧台鄉長與慈濟會談,並產生出九項決議的事件,今日牧師群也與鄉長當面溝通,鄉長表示,未來類似場合,將會通知牧師出席,明日的現場會勘,鄉長也會邀請牧師至現場,瞭解實際情形。

也許外界好奇,魯凱族人還沒住進慈濟蓋的「家屋」,為何有這麼多不舒服的聲音,也許是誤傳,也許是個人觀感的問題。今天記者親自到高雄杉林大愛園區,去參觀園區內的建築物。在「家屋」的部分,的確在品質上提供了災民不錯的居住空間。也訪問到了今年2月就搬進去的桃源鄉災民,住戶也回應,在「家屋」的部分住的很舒服。但是,看到大愛園區內景觀區的「大愛石」,就無法說那只是網路上的「誤傳」了。

image001

魯凱族人不是因為慈濟蓋的「家屋」品質不好,所以拒絕慈濟。

image003

如今放置在高雄杉林園區的「大愛石」,已經不是「誤傳」。

不過,魯凱族人連署所要爭取的八項訴求中,並沒有訴求「家屋」品質蓋的不好,所以拒絕慈濟蓋。而是慈濟是否願意接受魯凱族人的八項訴求,族人也能夠共同參與家屋的設計討論,爭取最基本的「尊重」。

附錄─魯凱自主重建之八項訴求

(1)預留四個部落的12間教會用地。

(2)入口意象由部落藝術家自行設計。

(3)居民參與家屋的規劃設計。

(4)家屋的組合改成雙併,不要連棟式一整排的配置方式。

(5)街道等行政區域由居民自行命名。

(6)四個部落有自己的活動中心。

(7)生活自主權由居民自行管理決定。

(8)慈濟只負責建蓋家屋。

(詳細情形請點選這裡閱讀)

屏東縣府:「政府是慈濟的媒人」。魯凱自主重建生變

3月22日,牧師們依約來到縣府瞭解溝通結果,赫然發現,屏東縣府竟已於3月20日,單獨與慈濟和霧台鄉長在高雄靜思堂會談,不但未將族人八項訴求完整陳述,反而與慈濟協商九項決議,讓牧師大感錯愕。

魯凱「自主重建」橫生變數

回顧上週霧台鄉魯凱族四個遷村部落的發展狀況,3月15日魯凱族人到縣政府陳情尊重部落意見的連署行動,3月18日霧台鄉公所在屏東榮家召開與部落協調說明會,3月19日魯凱族人再到縣政府協商討論出八項底限訴求,縣府允諾將與慈濟進行溝通,如果慈濟可以接受族人訴求,就請慈濟援建,如果慈濟不接受,就請其他NGO協助,而縣府將於星期一(3月22日)告知族人協調結果。

到了3月22日,牧師們依約來到縣府瞭解溝通結果時,才赫然發現,屏東縣府竟已於3月20日,單獨與慈濟和霧台鄉長在高雄靜思堂會談,沒有任何鄉長以外的魯凱族人知道這個訊息,且在當日會議中,縣政府不但未將族人八項訴求完整陳述,反而與慈濟協商出九項決議,在3月22日「告知」牧師這些「決議」,讓牧師大感錯愕。

與會牧師群當場向縣府表達:「我們知道了,但是我們還沒有同意」的聲音,表示將把這訊息帶回部落,進行討論後在回應。

在這幾次的會議中,縣政府不斷表示,3月25日(本週四),慈濟的規劃團隊就要交出長治分台的規劃圖,準備審查通過。面對這個情勢,爭取自主重建的魯凱族人將如何面對,而未來要入住長治分台的魯凱族人,真的準備好了嗎?

img_4643-400.jpg
鍾佳濱副縣長邀請魯凱族人至縣府,溝通3月20日在與慈濟決議的九項條件。

縣府、慈濟、鄉長單獨會議後的九項結論

根據昨日副縣長鍾佳濱出示的3月20日(星期六),在慈濟高雄靜思堂,由鍾佳濱副縣長所主持的「屏東縣中央廣播電臺長治分台永久屋基地興建配置協調會」之會議記錄,共有九項決議,以下為當日會議參與者及會議記錄:

「屏東縣中央廣播電臺長治分台永久屋基地興建配置協調會」

一、時間:99年03月20日(星期六)下午15時

二、地點:慈濟高雄靜思堂

三、主持人:鍾副縣長佳濱 紀錄:陳秋香

四、出席者:客家事務處古處長秀妃、原住民處蔡副處長進文、霧台鄉顏鄉長金城、慈濟江委員子超、慈濟黃麗香師姊、慈濟王慧芝師姐、慈濟江淑清師姐、陳詩萍師姐

五、會中決議:

根據下列原則,屏東縣政府依霧台鄉公所之提議委託慈濟興建永久屋:

1、以實際居住者及其代表為單一溝通窗口。

2、對永久屋興建(家屋及公共建築)之建議以不影響興建期程為基本原則。

3、前項建議,由縣政府與鄉公所協調各方意見,求同存異,必要時由使用者表明意願作為減項興建之依據。

4、本案以完成家屋為優先並以實際居住者意願為考量;公共空間部分可待部落共同討論後決定。(如採預留空地方式)

5、前項之居住者意願調查由原民處及霧台鄉公所協助進行(如外牆粉刷裝飾方式等意願調查工作)。

6、未來家屋或基地內設施可以以工代賑或尋求政府補助等方式開放住民參與。

7、公部門及公共建築,其配置數量需求由公部門主政協調(如活動中心、衛生所等)。

8、災民永久屋審查結果相關事宜依政府與NGO共識協商確認。

9、針對永久屋興建有關不實及負面消息,由公部門(鄉公所)統一發言澄清。

屏東縣府對與慈濟共議之「九項決議」說明

在3月22日,縣府與牧師的會議中,副縣長鐘佳濱就強調政府是慈濟平地的媒人,所以在星期六會議中也是很努力替霧台鄉民爭取各項意見的要求,牧師詢問,是否有將魯凱完整八項訴求轉告慈濟?鐘佳濱表示說:「街道名稱本來就是鄉公所與當地政府來共同商討命名,生活公約有可能是大家認知上的誤解,所以對這個部分就沒有納入星期六做為開會的決議中。

至於訴求中的「四個部落的12間教會用地」,副縣長則是以口頭承諾說:「對慈濟來講,蓋幾間都沒差因為只是空地預留下來,教會這個部份是政府與部落自己再另外討論的,教會用地的預留會跟NGO團體去協調用地的空間調整,因為慈濟規劃案裡本來就沒有歸劃教會的部份,所以這個部份也不用跟慈濟談,跟慈濟講幾間沒意義,又不是慈濟要蓋給部落。」

在居民訴求的「房屋不要連棟,希望雙併」的部分,鐘佳濱表示,住宅的設計本來就是雙拼的,所以這個部分也不用再跟慈濟確認,而族人訴求「參與家屋規劃」的部分,副縣長轉述慈濟的說法是:「如果魯凱族人要參與的話,請推派有建築背景的族人出來溝通」。

至於四個部落要自己設計自己部落的入口意象沒問題,但是長治分台畢竟它是一個整體的基地,畢竟只有一個入口,而整體的規劃是由慈濟團隊進行,所以也是要讓建築師一起參與入口意象的設計。

至於3月19日居民提出的訴求第八項─「慈濟只負責建蓋家屋」。鐘佳濱則說:「我沒有直接拿給慈濟看,因為我想回到一個互相的心態。」

從鐘佳濱整體說明來看,3月20日縣府單方面與慈濟進行的會議中,並沒有如其承諾的,將魯凱完整訴求交給慈濟,反而主動作了篩選與詮釋,讓參與牧師群十分錯愕,雖未當面有激烈回應,但對於政府如此「逆向操作」的溝通模式感到十分失望,認為政府僅顧著做「慈濟的媒人」,卻辜負了族人的期待。
img_4639-400.jpg
盧牧師向副縣長表示政府這樣逆向操作的溝通模式,必須先回部落跟村民討論才會有下一步的決定。

魯凱族人的疑問

(1)何謂「求同存異」的決策?

在縣府與慈濟的決議中,有一項是「由縣政府與鄉公所協調各方意見,求同存異,必要時由使用者表明意願作為減項興建之依據。」,鍾佳濱特別解釋「求同存異」的意思是說:「依照居住者的意願,不同的就不要蓋,自行處理。如果慈濟想的,跟部落居民想要的實際上有落差,如果勉強別人接受,這沒道理。」

回到當初魯凱族人連署的立場,一開始政府就自行跟慈濟簽約興建長治分台,也沒有跟部落討論,是否就合理?

在一連串的與部落溝通,為的就是讓部落與NGO團體間的誤解與衝突減緩,但是在3月22日縣政府邀請的魯凱族人雙方晤談的會議中,並沒有邀請NGO團體(慈濟)出現,要如何讓部落與慈濟之間,有機會討論出「求同存異」的共識?

(2)忽然冒出的村長「部落會議」共識說?

縣府表示,3月18日的會議中,已經有阿禮、佳暮、吉露三位村長表示,村落已經召開「部落會議」,族人「有共同意願接受政府指定的NGO團體」來協助興建用永久屋。但根據深入瞭解,村長口中的「部落會議」,是在3月17日,也就是3月18前一晚,才緊急召開的會議,但是幾乎沒有多少族人知道這個訊息遑論參與,等於由村長和少數人直接做了上述宣稱。

另外,而霧台鄉遷村的部落,目前還有谷川部落的居民,也尚未同意是否由政府決定的NGO團體來興建長治分台的永久屋?按照這樣的情形,古川部落的村民該如何「求同存異」?

(3)政府說自己是慈濟的媒人,但卻未安排婚嫁雙方見面

若政府又說自己是慈濟平地的媒人,但3月20日與3月22日的會談中,似乎沒有見到媒人安排兩方面對面坐下來好好談的動作,反而是在3月20日與3月22日個別晤談,儘管會議看似公開,卻僅邀請霧台鄉長一人列席,從公所職員到鄉內各級人士,無人知情,更無邀請399份連署書中任何一人與會,鄉長當日言論,是否能代表霧台鄉遷村災民一致的想法

3月22日結論:「我們知道了,但是我們還沒有同意」

會議的最後,副縣長補充轉述慈濟當天開會的意思說:「慈濟也有慈濟自己的感受,所以慈濟特別要求要列入第九項,因為是這一陣子也許大家對外面的傳言,有一些誤會,可是還沒釐清之前, 就在網路上PO文,心都涼了,都不想做了。雙方還沒有充分的了解,造成外界的誤會,感到很遺憾。」對此,牧師回應,從3月15日部落的連署,至昨日的溝通方式,無法面對面溝通的會議,難道魯凱族人沒有遺憾?心也不凉?

針對慈濟對這部份的回應,杜神父表示:「我們也不太希望跟慈濟有衝突,但是有一個部分是,慈濟是否理解什麼叫『部落文化』,長治分台的永久屋不是開墾區,是一個霧台鄉魯凱族人的部落,部落文化呈現的是什麼?魯凱族文化所呈現的絕對不是現代化呈現的那種方式。杜神父也表示,跟慈濟溝通過很多東西,也很希望慈濟的設計者,能夠去看看什麼叫做部落?真正的部落生活樣貌是什麼型態?我們的要求,只是期望未來長治分台的樣貌是一個『魯凱族原住民的故鄉』。」

對這個部份副縣長也一再解釋說:「其實原因有二,第一個原因就是,生活經驗的差異、文化生活的差異。第二個原因就是,我們『白浪』的習俗,建築物路衝的問題,也就是風水的問題。那也有可能就是設計者不自覺的考量,就是這樣會產生不自覺得『盲點』。」

副縣長也立即表態,「將來有機會,可以將慈濟設計團隊找來,霧台鄉這邊也找部落自己有學建築背景的人,『因為專業對專業比較好講話』。並且轉述慈濟的立場是一個決策的系統,規劃長治分台的慈濟團隊建築師也是蓋過許多大案子的,也知道每個人的需求也都不一樣。所以未來跟慈濟的討論是以家屋優先,跟慈濟有關的政府出面來跟慈濟討論,跟慈濟無關的, 縣政府與部落自己在來內部討論。」

針對建築背景,有鄉民會後表示,魯凱族的確有建築專業背景的族人,確實有專業的立場做專業的對談。但是,慈濟在長治分台規劃的團隊中,是否也有深具魯凱文化與宗教涵養的規劃人才?

儘管縣政府的立場已經很清楚的告知牧師們關於星期六的決議,但牧師們也一再強調,昨天的會議,他們只是知道星期六決議的內容也了解,但並不代表同意,這份資料,他們必須還要帶回部落跟村民討論,才能告知縣政府最後的決定。

在這幾次的會議中,縣政府不斷表示,3月25日(本週四),慈濟的規劃團隊就要交出長治分台的規劃圖,準備審查通過。面對目前情勢,爭取自主重建的魯凱族人將如何面對,而未來要入住長治分台的魯凱族人,真的準備好了嗎? 魯凱的未來仍充滿變數。

魯拉克斯:我們自己縫的傳統服

魯拉克斯部落位於台東縣金峰鄉壢坵村,在金崙溪流域的原住民部落,居住的族群主要是排灣、魯凱族,「魯拉克斯」在部落的意思裡,是樟樹林邊空氣清新之地,因此也有「樟樹的家」的稱呼。近年來,在多元文化的衝擊下…

魯拉克斯部落位於台東縣金峰鄉壢坵村,在金崙溪流域的原住民部落,居住的族群主要是排灣、魯凱族,「魯拉克斯」在部落的意思裡,是樟樹林邊空氣清新之地,因此也有「樟樹的家」的稱呼。

近年來,在多元文化的衝擊下,地方各團體舉辦許多恢復傳統技藝的活動,希望能找回族人對於自己文化的認識,最近鄉公所和縣府辦理了「貼布繡編織研習文化活動」,希望能找回社區婦女對部落傳統文化及技能的認識,讓部落重拾既將遺忘的文化傳統。

990323lulakes-400.jpg

這次研習活動金峰鄉公所委請致力於推動傳統文化技藝的-『羅沙工藝坊』沙美智老師,做為研習的講師。研習活動為期一個月的時間,部落家事推廣班的學員,非常認真縫製著自己心愛的「傳統服飾」。所有成員,多半是社區的老vu.vu及婦女。她們利用農忙閒暇之餘,把幾十片的圖騰沿著邊,一針一線的縫製。雖然看是簡單的動作,但卻是需要花費時間及耐力才能完成。

image003

在結訓活動上,沙老師把每套服飾交給所有學員的當下,她們心情既興奮又感動,因為這是她們這些日子以來努力的成果。

此次活動,讓部落族人們能夠重拾那即將遺忘的傳統技能與對文化的信心。縣府及公所將持續開辦此類似之活動課程,讓文化繼續傳承,亦期盼所有族人能踴躍參與。

image005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