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與地下水的污染警訊─雲林北港溝皂里探勘

雲林是以農業發展為主的縣市,包括現任蘇縣長在內,大家都以此為傲。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污染已經悄悄進入農田,污染土地,有可能農作也開始受到污染。這裡面有很多的問題,包括農業區為什麼可以允許有工廠?

前言:

雲林縣溝皂里內的皮革工廠造成附近農地污染,居民組成自救會希望政府儘速處理這個問題(更多閱讀請點選這裡)

以下文章為台南社大工作者晁瑞光和社大志工,在溝皂里進行的紀錄檢測,土壤重金屬含量大部分都超標,對農田或消費者都將產生很大的傷害。(12月中旬進行的溝皂里土壤測試報告,請點選這裡下載閱讀)

───────────────────────────────────────────────────

雲林是以農業發展為主的縣市,包括現任蘇縣長在內,大家都以此為傲。

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污染已經悄悄進入農田,污染土地,有可能農作也開始受到污染。

這裡面有很多的問題,包括農業區為什麼可以允許有工廠?

為什麼如此鬆散的工廠及污染防制可以出現在農田?

為什麼工廠可以這樣隨便的堆置物品或溶液,在土地、在水圳上?

既然污染是事實,長期下來,為什麼還可以允許這些工廠在這裡?

污染確定,難道我們要犧牲農地、農民,只為讓工廠繼續存在?

在現勘及採樣的結果,我們看到工廠隨意棄置物件、處理液、廢料、廢水排放,多處土地、水圳、排水的底泥遭到嚴重污染,灌溉的水圳沒有水,所以居民抽地下水,地下水出水口周邊土壤有砷的污染,是否這裡的地下水有砷的污染?或是另有污染源?我們不確定,但若是如此,水圳的灌溉水就變的更重要,應要避免使用地下水。

我們整理所見的現況,在這裡提出警訊,告訴大家。

這是我們採樣記錄的地方,左下角就是小小的溝皂村,村莊的右邊就好幾個皮革廠,

紅點的位置是驗到超過管制標準的地方,橘色的地方還未超過,但數字已經偏高。

981231-chaotueigouzaoli-4501.jpg

點556 農地邊的水圳,發現水圳有一點橘色的水痕。

2-untitled

13益農皮革廠周邊位置圖,紅點的位置是超過管制標準的地方。

3-untitled

點556 這是路邊田地地下水的出水口,對橘色水痕有些好奇,取了石塊、土塊回來做檢測,結果 砷 As 96~331 ppm,土壤管制標準要小於60ppm。我不知道砷是從哪裡來的,也許是地下水有污染。

4-untitled

點557 工廠怎麼可以直將處理液置放在農地水圳的上面!

不會低漏?不會滲出?不會混雜其它污染?

水圳是農田的血脈,如同血管一般,將水帶到各地方,當

然也會將污染帶到水會到的任何一個地方。

5-untitled

點557 這是桶子下方水圳裡面沈積的泥土,取了一個樣本,。

砷 As 92~154 ppm,土壤管制標準要小於60ppm。

鉻 Cr 83~437ppm,土壤管制標準要小於250ppm。

6-untitled

點559 益農皮革廠門口看進去,皮革廠鬆散的置放物料物品,不得不擔心污染的部分。

7-untitled

點558 這是工廠對面的農田的灌溉水圳,工廠將一些廢料就倒在水圳裡,直接取了綠色及黃綠色的兩個樣品回來檢測,不可思議的這東西還真毒!

鉻 Cr 60629ppm,土壤管制標準要小於250ppm。

銅 Cu  3906ppm,農地標準要小於200ppm。

鉛 Pb  1158ppm,農地標準要小於500ppm。

8-untitled

點560前空地,看到隨意棄置的處理液,廢棄物,會不會有污染?

9-untitled

點560 土地上堆置的皮削、廢棄物,鉻 Cr高達 22195ppm,土壤管制標準要小於250ppm。

10-untitled

點561 這裡原來是農地或農舍,現今卻成了物件、物料、處理液的堆置場。

11-untitled

這裡堆置處理液的桶子。

12-untitled

點561 處理液的桶子這樣子丟棄。

13-untitled

點561 處理液是這樣的堆置,地上黑色污泥,鉻 320ppm,超過土壤管制標準250ppm。

14-untitled

點562 這是工廠對面的花生園。

15-untitled

點562 我們在水圳水流入花生園的地方,取了一個樣本,結果:

砷 As 93~521 ppm,土壤管制標準要小於60ppm。

鉻 Cr 土壤管制標準要小於250ppm,這裡還沒超過,但已明顯偏高到 227ppm。

16-untitled

點563 工廠長期將廢水排入水圳的排水中,造成底泥嚴重的污染,工廠來挖除污泥,底泥挖起來放到土地上,放到水圳邊,順水流或挖到工廠裡,隨便的處理,卻是更嚴重的二次污染。

17-untitled

點563 排水裡的底泥,鉻 Cr 313ppm,管制標準要小於250ppm。

18-untitled

點564 排水裡的底泥,鉻 Cr 328ppm,超過管制標準250ppm。

19-untitled

點565 煌典皮革廠放於庭院上的器具,不禁讓人擔心處裡的液體、料件造成環境的污染。

20-untitled

點565 煌典皮革廠於庭園上的處理設備,看不到隔離防護設施。

21-untitled

點565 煌典皮革廠的污水處理廠及排放管

22-untitled

點565 煌典皮革廠的污水處理廠排放管

23-untitled

點574 這是旁邊的蕃茄田,位於工廠邊、排水邊,簡單的說四邊至少就有兩邊是污染炸彈,隨時有受污染之虞。

24-untitled

9天嵩皮革廠及11大勝皮革廠,兩廠之間有一塊梨子園,目前確定梨子園已遭到污染,紅點的位置都是污染檢測超過標準的。

25-untitled

點575 從排水挖起來的一部份底泥,就攤在旁邊的農地上。  鉻 Cr 453ppm,管制標準要小於250ppm。

26-untitled

點576 從排水挖起來的一部份底泥,就攤在旁邊的農地上。鉻 Cr 764ppm,管制標準要小於250ppm。

27-untitled

點577 這是梨園,高接梨好不容易才培植成功,如今污染都要銷毀,損失慘重。

28-untitled

送妳一顆好吃的梨,當妳在菜市場買東西吃時,會不會擔心農作受到污染?

29-untitled

點579 這是梨園後面的排水溝,大雨來時水滿上來,夾帶污染就漫流到兩旁的農田。

30-untitled

點579 這是梨園後面的排水溝。

31-untitled

點579 這是梨園後面的排水溝挖起來的底泥, 鉻 Cr 520~820ppm,管制標準要小於250ppm。

32-untitled

點582 這是工廠前水圳或排水,底泥挖起來放在土地上, 鉻 Cr 753ppm,超過管制標準250ppm。

33-untitled

點584 花生園旁邊是皮革廠

34-untitled

點584 大勝皮革廠對面是花生園,且地勢較低,下雨時水就夾帶泥水流進農田。

35-untitled

11大勝皮革廠內在處理污泥

36-untitled

11後面水圳挖起來的污泥在大勝皮革廠內在處理,問題是之後運去了哪裡?混在一般土壤在拿去填?還是混了有機質拿去做培養土?

37-untitled

點585東榮國小校門口水溝底泥

38-untitled

這是東榮國小附近的位置圖。

39-untitled

點585東榮國小校門口水溝底泥,鉻 Cr 5542ppm,超過管制標準250ppm。

40-untitled

點586東榮國小操場邊,工廠後面的泥土,鋅Zn2837ppm,超過管制標準2000ppm。

41-untitled

點586 鋅Zn2837ppm,超過管制標準2000ppm。

42-untitled

點587 東榮國小操場邊,工廠後面,工廠會有水流過來這裡。

43-untitled

點587 東榮國小的有機農園,學校已經經營好多年了,開學時孩子灑下種子,學期末時剛好收成,老師帶著學生到到鎮上拍賣,每學期成了學校的重心及孩子的期待,還好這裡沒有受到皮革廠的污染,不然孩子們的夢想就破滅了。

44-untitled

點7 東榮國小隔壁的林旺皮革廠,工廠物品就堆置在路邊。

45-untitled

點589 附近都是農田,背景右邊水塔處就是皮革廠。

46-untitled

點591皮革廠長期將廢水污染物排入排水的水圳,至土壤、底泥都遭到污染,排水旁的農田已遭到水圳的污染。

48-untitled

點589 嘉南大圳排水

49-untitled

點594交叉路口,這是嘉南大圳排水,水流量還滿大的。

50-untitled

點594 交叉路口,是這裡的交通要道,人來人往。

51-untitled

在這裡大家也都過來談,民眾對於皮革廠有很多的意見。

53-untitled

點6 鴻和皮革廠,這裡也都是農地,農地為什麼可以蓋這麼大間的工廠?

54-untitled

6鴻和皮革廠的位置,在衛星雲圖上面看這裡根本就是農地。

55-untitled

點597 鴻和皮革廠的人出來和我們起了爭執,不讓我們拍照,態度惡劣。

56-untitled

點603嘉南大圳排水,右手邊是鴻和皮革廠。

57-untitled

點605嘉南大圳排水匯入頂寮大排的地方,可以看到頂寮大排來自元長工業區烏黑的水。

58-untitled

點605 頂寮大排來自元長工業區烏黑的水。

59-untitled

這是台糖的抽水站,就抽頂寮大排來自元長工業區烏黑的水去灌溉。

61-untitled

點606 台糖的抽水站從頂寮大排抽上來的灌溉水就是這樣子。

62-untitled

點606 灌溉水圳內底泥,鉻 Cr 458 ppm,超過管制標準 250ppm。

63-untitled

點607 花生園抽地下水灌溉

64-untitled

點607 鉻 Cr雖然沒有超過管制標準,但有偏高的趨勢。

65-untitled

點607 鉻 有偏高的趨勢,因為下大雨時旁邊排水的水會淹上來。

66-untitled

參考資料1:常見重金屬中毒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 林杰樑
http://www.greencross.org.tw/toxin/heavy-metal/heavy_metal.htm

(簡單摘錄如下,詳情請上網看)

砷(Arsenic, As)
急性中毒:
食入性中毒:
急性期會有噁心、嘔吐、腹痛、血便、休克、低血壓、溶血、大蒜、及金屬味、肝炎、黃疸、

急性腎衰竭、昏迷、抽搐。亞急性期會有周邊神經炎、指甲上有Mee’s line出現。
慢性中毒:
A.皮膚:溼疹、角質化、皮膚癌、Boween’s disease。
B.神經:中樞及周邊神經病變。
C.血液:貧血、血球稀少、白血病。
D.其他:周邊血管病變、四肢壞死(烏腳病Black foot disease)及肝功能異常。

肺癌、肝癌及膀胱癌的機牽大幅上升。

鉻(Chromium, Cr)
急性中毒:
六價鉻:劇毒及腐蝕性
皮膚:(鉻潰瘍)Chrome ulcer,鼻中膈穿孔,過敏性接觸皮膚炎(吸人),胃腸出血性胃腸炎(食入1-2 公克會致命),

腎:急性腎衰竭(食入, 吸入或皮膚吸收),肺:72小時後會發生肺水腫(吸入大量).
三價鉻:
為身體必須元素,為糖份代謝必要,腸胃吸收困難(<1%)。

慢性中毒:
長期六價鉻暴露可能引起癌症,尤其是肺癌。呼吸系統:氣喘及塵肺症,

參考資料2:

有關  台端陳情雲林縣北港鎮溝皂里地區皮革事業污染環境乙案,本署業轉請本案地方管轄機關雲林縣政府本權責嚴予查處,請  查照。

主旨:有關  台端陳情雲林縣北港鎮溝皂里地區皮革事業污染環境乙案,本署業轉請本案地方管轄機關雲林縣政府本權責嚴予查處,請  查照。

說明:

一、 依據98年12月15日  台端以電子郵件寄送現場勘查溝皂里地區皮革事業污染相關資料辦理。

二、 有關  台端陳情內容,主要有農業專區設置皮革業工廠疑有違反土地使用分區相關規定,皮革業工廠有廢棄物棄置及廢水排放污染土壤、地下水體及地面水體,進而有附近農產品衛生安全疑慮等問題。因雲林縣政府為本案管轄主管機關,本署業於98年12月22日環署水字第0980116632號另函正式請該府相關單位予以查明釐清,如已有涉及違反土地使用、工廠管理、環境保護相關法規者,請其依法嚴處確實改善;如違法情節重大,必要時,請該府採取適當之強制管制作為。

三、 副本抄送前述本案查處管轄機關,有關陳情人個人資料,請依「行政院所屬各機關處理人民陳情案件要點」第18條規定辦理。

正本:   君

副本:雲林縣政府、雲林縣政府地政局、雲林縣政府農業局、雲林縣環境保護局、環境督察總隊中區環境督察大隊

回到我們原本的土地上─梅山口遷居預定地會勘

整個梅山口不到三十戶,有意願遷居到預定地的約有二十五戶。經由村民開會,一致希望遷到與現居地隔了一條馬路的平台。預定遷居地,原本就是部落原居地,過去被國家公園強制遷離,不得以才到現居地。

位於玉山國家公園出入口的梅山口,是玉管處(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管轄範圍,在十一月經專家複勘為不安全後,由玉管處出面,請營建署組織專家學者,在12/29前往評估遷居預定地的安全性(閱讀「梅山口」先前文章,請點選這裡)。

整個梅山口只有不到三十戶人家,目前有意願遷居到預定地的約有二十五戶。經由村民開會,一致希望遷到與現居地隔了一條馬路的平台。

除了就近遷居可維持原來生活之外,居民表示,這塊地本身就是當初大家居住的土地;二十多年前,國家公園在此建設後,強制將村民們遷往現居地,致使住家緊臨著陡坡,「那時候,老人家就覺得不安全。」八八風災後,果然土石崩落,造成其中三戶人家房屋全毀,村民們也都備感日常生活受到威脅,希望能遷回到原本的土地上。


梅山口居民現居地,房舍後面即是陡坡,在無擋土牆措施下,三戶人家的房舍被土石摧毀。


開挖毀損房屋時清出的殘餘日用品。

遷居預定地,專家評估不宜,國家公園卻早已使用中

本次會勘由張逸夫技士領勘,包括成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潘國樑教授、結構工程技師公會吳惠聰技師、大地工程技師公會韓明憲技師、土木工程技師公會朱榮琳技師、建築師公會王瑞吉建築師,及水土保持計師公會、水利技師公會、應用地質技師公會等多位專家,另有環保署、林務局、水保局、地調所、營建署建築工程組參與,原民會、縣政府、鄉公所、玉管處各派技士代表陪同。

當地居民則有梅山村吳進松村長、重建會顏明哲會長、高雄縣重建會張新華委員與數位梅山村民到場關心。

1
張逸夫領勘與高雄縣重建會委員說明此行目的。


會勘結束,在活動中心展開小說明會與居民意見交流。學者表達評估意見。

本次會勘的土地樟山段48-2、44-9地號,共有約0.67公頃大小。現場專家們認為二十五戶要居住在這片土地上太過擁擠狹小,考量開發的安全性,邊坡不能利用,「要扣除30%的地,所剩無幾。」村民們聞言後提出不妨把緊鄰此地塊的44-2地號也納入預定地範圍,就有足夠的空間。

不過,會勘結果,多數專家學者仍傾向不建議做為遷居預定地。

會勘後的小說明會上,成大土木系潘國樑教授首先表示,來會勘之前曾看過此處的衛星影像,「預定地後面有一條潛在土石流,可以看出它曾滑動過,以後不知是否會再度滑動。」另外,「村莊後面都是陡峭的不連續面,不知哪一天會整個下來也說不定。」

大地工程技師公會韓明憲技師則認為,本地塊結構破碎,有水、有地震來都會再破壞,不知道影響會多大,無法保證安全。

結構工程技師公會吳惠聰技師、建築師公會王瑞吉建築師都指出,是否適合居住,與開發的密度、戶數有關。此地塊腹地太小,扣除邊坡不能開發的部分,要提供二十五戶人家居住頗為勉強。

對於村民臨場提出將旁邊44-2地號一併列入遷居預定地的意見,地質技師公會倪肇明技師表示贊同,認為這裡腹地足夠寬廣;但潘國樑教授則認為:「這塊地更不好,就在水保局判定的潛在溪流下游。」部分居民並不認同這個看法,「這裡離河那麼遠。」由於這塊地不在今日評估範圍內,張逸夫領勘表示,要等居民開會討論決定有意願搬去後再作勘查。

從對外交通的考量上,環保署技師認為從勤和村以上往梅山的道路幾乎都走河床,雨季時道路必然會斷,居民要選擇這裡,「要有心理準備,或者可以考慮往山下勤和一帶遷。」

諷刺的是,專家口中這塊「邊坡易崩塌、有潛在土石流可能滑動、腹地太小、不宜安置二十五戶人家」的土地,正由玉山國家公園使用當中,其上建有停車場、步道、餐飲中心。雖然災後沒什麼遊客,餐飲中心仍在延續風災前已動工的內部裝修,村民說,「沒辦法啊,他們說經費已經下來了。」


位於48-2地號,在進行裝修工程的餐飲中心,這塊地專家認為不安全,不適合居民居住,玉山國家公園卻早已使用作為各項行政設施中心。

3
地號44-2上建有遊樂設施,因應專家們48-2地塊腹地不夠的疑慮,居民提議一併將之納入遷居考量地。

居民:專家說的不一定準,我們自己會看

這次雖然是遷居預定地會勘,但專家學者們也順道去看了村民現居地因土石崩塌而毀損的部分。水土保持計師公會李技師另外提出整治建議,認為聚落上邊坡的崩塌要治理,需用擋土牆、分階、整坡,並做好排水系統,最好能在汛期前完成。並建議造林作為緩衝林。

土木工程技師公會朱榮琳技師表示:「我民國60、70年的時候就在這裡跑,那時的開發沒有這麼多。要讓土地休息……我很不贊成再考慮做什麼。」

地調所紀技師則說:「我是80年代有來過勘過玉山國家公園,那時我們不建議蓋(服務中心等設施),可是還是蓋了。」

當地村民說,當初玉山國家公園在此建設施工時,把居民們遷到現居地,緊鄰山腳下,背後就是陡坡,也請過一批專家學者來勘查,「專家學者都說很安全、很安全,老人家就說,不一定喔……」

回憶當時遷居,六、七十歲的Nabu說,「是國家公園要我們遷的啦,不然我們怎麼會住這麼靠近山。」居民說,當初的這批專家學者承諾過遷居後每兩年要來勘查一次安全性,也並未兌現。「都是我們自己上去看。」

颱風過後,村民擔心後方土石崩落的情況,都會自行上山做觀察,「那個土每次下雨後就會有水流出來,不安全啦,我們都很怕。」這個觀察,與專家所說的需整治排水系統不謀而合,然而,「那三間(指這次因土石崩落而倒塌掩埋的房子)後面連擋土牆也沒有。」因為當時的專家說那裡很「安全」,玉管處並未撥經費做任何環境補強措施。

目前因莫拉克颱風造成崩落的土石,至今清理一半後即停工,「那是玉管處發包公路局清的,他們說經費只有這樣。」不足的經費編列在明年預算,居民擔心明年四月汛期前趕不及清理完成,又將為下方住家帶來威脅。

6-1.jpg
專家學者們順道來看現居地受災處。專家所站位置原有兩間倒塌房屋,已清除夷為平地。惟剩下的堆積土石無停止清理,村民擔心明年汛期前無法完成清理,會再造成安全威脅。

要遷大家一起遷,國家公園的地原本就是我們的地

村長對於看似不樂觀的評估結果顯得老神在在,因梅山口居民都相當有共識,要遷居的話,所有人都要一起遷到這塊地上,且如果這塊地都不安全的話,「國家公園(的建築設施)就最不安全啦!」至於專家學者們認為腹地太小的問題,會再召集居民開會討論,把較為寬廣的44-2地塊一併納入遷居考量地。

村長表示,雖然周邊還有一些私人土地也可以列入遷居考量,但「我們不要私人的,私人的地被我們佔了,人家會怎麼想?我們就是要國家公園的地,那以前就是我們的地。」


通往梅山的路,幾乎與河道齊高,雨季來臨時村子的對外交通是否又將斷絕?

千呼萬喚:台灣原住民族部落行動聯盟成立!

「台灣原住民族部落行動聯盟」舉行成立大會,誓言要與官方主控、矮化原民地位的「莫拉克災後重建委員會」抗衡,協助災後自主重建、力爭自主性部落再造運動。成立大會中,出席代表祭出象徵「出征」的山刀,展現出…

八八風災結束4個多月,不但災民中繼安置遙遙無期、特定區域劃設搞得部落雞犬不寧,「國土復育條例」要將原住民「趕下山」的風聲,近來更在部落間傳得沸沸揚揚。眼見原住民此次無論受災與否,其權益受損程度與範圍,都將越拉越大,災區部落遂開始串連各地部落組織,在12月30日成立「台灣原住民族部落行動聯盟」(Indigenous Peoples Action Coalition of Taiwan;IPACT)。

981231-yuangushiuw-480.jpg

在昨(12/30)日的IPACT成立大會中,在場出席代表共同推派八八再造聯盟總召集人理斷牧師為首任IPACT總召集人,理斷牧師亦在當場指定歐蜜‧偉浪牧師為秘書長,誓言未來不僅要幫受災原住民爭取權益,更將推動自主性部落再造運動,拒絕政府矮化原住民地位。

理斷牧師在發表上任感言時表示,「在過去的運動經驗中,我一直是個失敗者,自認為不是當總召的料。但是,如果這是上帝賜予我的使命,那我會盡我一切所能去完成」。他表示,台灣山林受到八八風災重創,許多部落面臨瓦解危機,政府研議中的國土復育條例,更可能會讓原住民永遠失去土地。「然而,即使如此」,理斷表示,「所有的災區部落還是不斷不斷的努力,也多次成功阻擋了特定區域的劃設。今日我們唯有加倍團結,原住民未來才有希望」。

IMG_8939

IPACT首任總召理斷(右)與秘書長歐蜜‧偉浪(左)

IPACT成立大會開始時,有4位寶山村村民率先簽下「生死狀」,誓言要用生命捍衛祖傳土地,隨後並有越來越多出席代表,一起在「生死狀」上簽上自己的名字,宣示自己保衛土地的決心。

成立大會的高潮,現場也再度燃起了狼煙,出席代表並高舉象徵「出征」的山刀,展現出原住民族要與罔顧人民心聲政府宣戰的意志。IPACT的成立目的,不僅要進行全國性組織與倡議工作、支援八八風災及所有部落重建、抵禦入侵、守護山林水土、推動自主性部落再造運動,更明白表示拒絕接受代表性不足、矮化災區人民地位、官方主控不平等的「莫拉克災後重建委員會」之侵權決策。大會最後,IPACT所有出席代表,也現場宣讀其5大主張,包括:

一、 要求政府停止劃定特定區域;立即啟動中繼安置;資訊公開、住民參與、尊重災民選擇等三大訴求,協助部落自主性重建。

二、 強烈反對政府剝奪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權;抗議政府以危險特定區域劃分及國土復育條例之名,企圖進行帝國主義模式的霸佔。

三、 國家應遵守具國際習慣法位階的聯合國原住民權利宣言,尤其是第十條不得強迫原住民族遷離其土地或領土。如果未事先獲得有關原住民族在自由意志下充份知情同意以及商定公正和公平的賠償,並在可能時提供返回的選擇,則不得進行遷離」的規定,維護原住民族基本權益。

四、 自主宣告傳統領域,主張自然主權與土地自決權利,誓死捍衛原住民族祖傳土地!

五、 以土地主人立場,要求政府停止侵害原住民族傳統領域權利,把山林海域的永續家園還給我們,恢復其歷代相傳那孕育萬物及人們的原來面貌。

IMG_8910

寶山村代表簽署捍衛祖傳土地「生死狀」,誓言要為原鄉奉獻生命

IMG_8922

IMG_8997

IMG_9000

在場許多代表也共同簽署這份生死狀

IMG_8914

IMG_8919

IPACT成立大會誓師儀式

IMG_8935

IMG_8925

IMG_8927
在場代表共同宣讀IPACT宣言

代表台東阿美族出席聲援的少多宣表示,祖先的靈魂從不曾離開土地,而是化為對後代的深刻祝福,長伴在子孫身邊。因此,目前還守護在部落的居民,絕不能因為一時輕忽的決定,就割捨掉祖先賜福的土地。

IMG_8943

IMG_8945

IMG_8951
少多宣陸續以吟唱、口簧、鼻笛的演出,用音樂形式吟唱出原住民族祖靈對後代的祝福,以及對土地的重視

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代表黃智慧老師則說,日本政府治理台灣期間,台灣原住民就是因為沒有集結成聯盟,所以才會遭日軍各個擊破。「如今,台灣原住民終於成立跨部落、族群聯盟,共同抵抗外來的不當剝削」,黃智慧說,「主張『自主管理』,在全世界少數民族理念中,可說是普世價值,如今IPACT成軍,總算讓人看到未來台灣原住民的希望」。

IMG_8970
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代表黃智慧,同時也是中研院民族所成員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代表Rebecca表示,現行台灣原住民基本法,其內容遠比聯合國原住民權力宣言要少,保障更薄弱,絕不足以作為原住民捍衛權力的武器。她認為,未來IPACT可望透過國際發聲的形式,在國內推動創制更符合原住民利益的法條。

IMG_8969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代表Rebecca

新竹泰雅族代表阿棟牧師強調,「原住民沒有失望的權力,因為我們生來就是要樂觀」。他認為,政府一再抹黑原住民破壞山林,是非常荒謬的說法;他以司馬庫斯封山自治的成功經驗為例,表示如果沒有原住民死守檜木群的話,這些樹早就被林務局砍光了。

IMG_8972
泰雅代表阿棟牧師

八八再造聯盟執行長伊斯坦大表示:「對原住民來說,風災從來就不是危機,政府才是!」他認為過去原住民有抵抗清朝、日本的經驗,卻沒能在當今民主體制中,成功捍衛自己的權益,原因就在於部落過度相信公務體系與民意代表。他表示,部落中並非沒有優秀人才,但當這些人才成為公務員,甚至是政治人物時,就失去為基層部落族人謀福利的能力。伊斯坦大強調,原住民一定要變得比過去更有智慧、更團結,敢於接受未來挑戰,才能活得有自信、尊嚴,也才能撼動政府決策。

IMG_8975
八八再造聯盟執行長伊斯坦大

此次加盟IPACT的團體,包括八八水災高雄縣原住民部落再造聯盟、台灣原住民政策協會、狼煙行動聯盟、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鄒族青年行動聯盟、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台灣人權促進會、高雄縣旗美社區大學,以及眾多受災部落自救會,共計超過45個,;其範圍涵蓋全台,是台灣第一個跨族群原住民行動聯盟。

IMG_8897

IMG_8894

IMG_8980

IMG_8981

IMG_8978

為了此次IPACT成立大會,許多部落代表都是不辭千里由台灣各角落趕來聲援

IMG_8982

理斷牧師帶領所有代表齊唱「團結就是力量」!

IMG_8954

【與環境對話】票選2009綠世代話題!至0103

如果環境能說話,它會訴說些什麼呢?你又要為環境說些什麼?一場與環境的對話,「2009十大環境新聞票選」即日起展開網路票選,邀請綠世代公民來票選,選出心目中2009年最重要的國內外環境新聞。

要的國內

如果環境能說話,它會訴說些什麼呢?你又要為環境說些什麼?

一場與環境的對話,「2009十大環境新聞票選」即日起展開網路票選,邀請綠世代公民來票選,選出心目中2009年最重要的國內外環境新聞。
投票網址 http://test.ngo.org.tw/vote/enews2009/

自即日起至2010年1月3日截止的環境新聞票選活動,已邁入第九年,今年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中華電信、中華電信基金會、神腦國際、神腦科技文教基金會主辦,吳尊賢文教公益基金會、公視PeoPo公民新聞平台、台灣立報、得來明公司、國際厚生數位科技公司協辦,於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展開,期待透過全民上網投票,選出國內外十大環境新聞,提供來年來環境保護相關議題之參考與追蹤。

根據聯合國的報告指出,全球暖化比過去預測的還要嚴重,依照燃燒石化燃料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推算,2050年左右氣溫極可能升高2至3度,屆時歐洲阿爾卑斯山滑雪勝地有70%不再白雪皚皚;缺水人口將達20億,有20%到30%物種瀕臨絕種;在最嚴重的情況下,全球人口將有五分之一受洪水影響,有更多人因為營養不良、疾病、熱浪、旱澇而死亡。

在台灣,則可由莫拉克風災夾帶的巨大雨量造成的八八水災,看出環境對人類的影響。這些都屬於環境議題,因此這個時代也被稱為綠世代,環境議題成了綠世代不得不面對的現實。「綠世代(Green Generation)」代表著不分黨派、不分族群、不分階層與年齡,人類全面發起正面的政治與社會運動,邁向永續生活。

環境議題相當廣泛,簡單的說,包括環境本身的變化如生態變遷訊息;環境對人的影響,如環境污染傷害人體健康的生態浩劫;人類對環境的影響,如人類因排放溫室氣體造成暖化。此次初選的30則新聞,是從《環境資訊電子報》一年來上千則國內外環境新聞,依據影響層面、報導數整理出來的。從「環境執法」、「環境正義」到「生態保育」,都是今年環境議題的主軸。主辦單位期待透過網友票選,排出國內外十大環境新聞,作為未來環境保護相關議題之參考。

年度環境新聞回顧活動如今已邁入第9年。環境資訊協會自2001年起,每年透過回顧當年重要的國內外環境新聞,再次省思環境問題與我們人類之間的關係。也透過對新年度環境議題的前瞻,點出值得關注之議題,展望新環境議題的未來。

投票網址 http://test.ngo.org.tw/vote/enews2009/

又見灰渣?台南縣安定農田污染鋅超標9倍!

12月4日我們到安定鄉現勘一塊土地,這裡本來應該是農田,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了這個樣子,環保局說這裡被傾倒了煤灰,但我們現場看到的並不只如此。那是一個非常奇怪的地方,地面灰白色看似土塊……

台南縣安定污染現勘  

12月4日我們到安定鄉現勘一塊土地,這裡本來應該是農田,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了這個樣子,環保局說這裡被傾倒了煤灰,但我們現場看到的並不只如此。

那是一個非常奇怪的地方,地面灰白色看似土塊,看起來是砂質的成份,有白色的灰,有點結塊,但踩上去就破碎粉掉,兩個大坑洞像是沈澱池,坑洞的斷面有著一層層的紋裡,比較深的地方有灰黑塊狀物,打碎後是很細的粉末,到底是什麼?

目前我們還不知道,但可以確定的是一眼望去看到的這些,我們測了16個樣本,結果鋅都超過土壤管制標準1.5~9倍,超過農地管制標準5~32倍,這塊地的周圍都是農田,風吹雨林,灰渣就很容易跑到農田、土地、地下水去了,將造成更大的土地污染,甚至污染農作,台南縣環保局應當要有積極做為才對。

放眼望去農田變成了這個樣子,農田為什麼可以變這樣?到底填了些什麼?

981230tainananding-420.jpg

這一塊問題土地的位置,在178縣道東側,港口村東北,安定工業區南邊。

2-untitled

這一塊農田的位置,在178縣道東側,四周都是農田,污染物會四處擴散。

3-untitled

大片的土地填成這個樣子。

4-untitled

旁邊全都是農田,怎麼辦?

5-untitled

地面灰白色看似土塊,看起來是砂質的成份,有白色的灰,有點結塊,但踩上去就破碎粉掉,經檢測鋅含量全都超標。

6-untitled

有的地方是這樣灰黑色的塊狀物,地表上有一層白色結塊的東西。

7-untitled

鋅Zn  土壤標準要要小於 2000ppm  農地標準要小於 600ppm

8-untitled

【甲仙】燒焿記錄片發表會0109

拭乾淚水與汗水後,我們依然為家鄉守護著。災後四個月,在地文史工作者游永福先生與本會的志工夥伴們,完成了甲仙街區導覽摺頁及燒焿記錄片兩份文化記錄成果。懷著感激的心意,邀請您與我們一起沐潤在土地文化的芬芳裡!

深掘文化沃土 樂見甲仙重生

~「甲仙街區導覽摺頁」暨「燒焿記錄片」發表會

拭乾淚水與汗水後,我們依然為家鄉守護著。

災後四個月,在地文史工作者游永福先生與本會的志工夥伴們,完成了甲仙街區導覽摺頁及燒焿記錄片兩份文化記錄成果。(閱讀紀錄片相關過程,請點選這裡)

懷著感激的心意,邀請您與我們一起沐潤在土地文化的芬芳裡!

時間:99年元月9日(週六)上午十時

地點:南橫三星旅客服務中心(甲仙鄉林森路98號)

現場並有縛焿粽及甲仙街區導覽等體驗行程,欲參加體驗者請洽:

許淑卿小姐,電話:07-6754099,07-6752818

寶山國小陳情:何時可以回家?

只有十五名小學生的寶山國小,共有十位家長,幾乎個個都是「家長會委員」,約有七、八位都到場關心參與,向高雄縣府教育局陳情,希學校能儘速原地復學,讓孩子有完整布農與山林教育。

縣府日前決議1/21為災民返鄉日,災民們返回原鄉,同時山上的學校也配合復校。但寶山村的寶山國小,一直未接到明確指示可回鄉復校,家長憂心回到山上,孩子可能必須留在平地,因而奔走聯署,並請到八八再造聯盟總召理斷牧師,於12/28陪同大家前往縣政府教育處陳情(寶山國小情形,請點選這裡閱讀)。

只有十五名小學生的寶山國小,共有十位家長,幾乎個個都是「家長會委員」,約有七、八位都到場關心參與,寶山村林居全村長也陪同前往,由教育處游淑惠副處長與委員們接洽。
 02150009-480
大人小孩都想念的寶山國小(圖片引用自「桃源鄉寶山國小資訊網」)


寶山國小的聯署書,除了所有家長都簽名之外,還有支持復校的村民們也幫忙聯署。

家長:學期將盡,沒有人告訴我們怎麼做

目前寶山國小的家長們為照顧暫遷往六龜國小念書的孩子們,都在六龜租屋居住。由於田地、工作在山上,幾乎天天往返於山上山下崎嶇難行的道路。現正值道路施工作業進行之際,跑這麼一趟的時間更難以掌握,居民表示:「正常是四十幾分鐘,不過我們最高紀錄是三小時。」

除了往返不便之外,山下房租、衣食等生活開銷也是一大困擾。「這裡喔,每天一睜開眼睛就什麼都要錢。」在山上,有自己的房子,自己親手種下、想吃隨時可採摘的蔬菜、自己的園子和收成,「山上,我們兩三甲地就可以過活了。」「山上有很多工作,割草啊、採梅子,六龜沒有適合我們的工作。」

家長們認為早已習慣山上的生活,始終是要回到村子,但屆時若孩子回不去,是心頭牽掛,若讓孩子住在六龜勢必無人照應,帶在身邊回到山上,「交通問題呢?有沒有人解決?」

這些疑問,校長方面並無表示過任何意見,縣府教育處也未關心,「現在已經快要放寒假了,小孩子我們當然會帶回去。但是沒有人告訴過我們,開學之後會在哪裡上課?」

安全問題的考量,希望比照桃源國中、樟山國小

理斷牧師表示,寶山國小校園並未受損,建築物結構完好。寶山村雖被專家評估為不安全,但也沒有立即的危險性,既然寶山村民都訂為1/21返鄉,那麼國小隨之復校也十分合理。

游副處長回應,能夠了解家長們想回到山上的心情,且「回原校復課,這樣的前提是存在的。」但是考量寶山村被評估為不安全因素,必須有一些配套措施才能夠回到山上。

理斷牧師認為,「我想我們家長來到這裡,都是放掉今天的工作……沒有人喜歡自己住在不安全的地方。」樟山國小、桃源國中同樣也有「不安全」疑慮,而配套措施是政府本身應盡的責任,不能因為「不安全」的考量,就讓孩子們留在不熟悉的地方。

對此,游副處長表示,縣府週四(12/30)將有一場會議,討論回鄉的避險措施,教育處會將家長的心願和寶山國小的安全問題反應,商討寶山復校的避險配套措施。


家長委員們與教育處游淑惠副處長溝通目前面臨的問題。

讓孩子回家、認識土地

寶山國小的十五名學生中,有兩名跟隨保母媽媽住宿。校方將孩子安排在附近的小旅社,住宿環境簡陋不便,家長們也認為不適宜,只是「那也許還是(附近一帶)最好的了。」多數的孩子跟隨父母在六龜暫時租屋居住,但在六龜國小校園中仍有不適應問題,家長表示「畢竟多少有些寄人籬下的感覺。」

「孩子的安置環境不好,也沒有人關心到這一點。」理斷牧師指出,「教育是每個環節都很重要的,這就讓孩子有不好的印象。受災的應該得到更好的照顧,但是沒有。」

就教育觀點出發,也不應在風災發生後,將孩子帶離生長的土地,而是應教孩子面對災難,「透過風災,讓孩子對生態有所體驗。如果把他們直接拉到下面,他們就不會知道。」

游副處長對孩子的安置問題代表教育處致歉,表示此為教育處疏失,將盡速出面處理。並認同「生態教育」觀點:「以後養山、護山,還是要靠你們住在山上的人。孩子要了解他居住的土地。」

一位務農的媽媽表示:「我覺得我們原住民對土地的使用還可以啦!像我們耕作都會看坡度的情形……大的樹就不去砍它。」這些對土地的認知必須傳承,「小孩子也要了解,認識土地,學習應付天災……不是去對抗它,是要了解自己生活的環境。這些都需回到家鄉才能做到。

副處長:沒有廢校問題

對於家長委員們憂心寶山國小地處偏遠、學童人數少,是否有廢校疑慮,游副處長表示,「原住民的學校成立,都有它法律的保障。」不需擔心偏遠小校的資源受擠壓,亦無廢校疑慮,這點希望家長不用擔心。

那麼復校後續情況,何時可得明確說法?游處長表示:「這不是教育處能決定,我們會和縣府、重建會討論。」寶山復校問題,仍待持續關注。

(本文與莫拉克新聞網共同刊登)

(本文作者之工作費用,由樹谷基金會贊助)
樹谷基金會LOGO

銅鏡社區 [打鬥敘],熱鬧非凡

本社區的關帝廟已有200餘年的歷史,過去每年農曆10月半都會在關帝廟舉辦拜拜,而且家有男丁出生者會在這一天做「新丁粄」(紅龜粿)來廟裏拜拜,拜完後分送村民享用。但隨著工商社會,大家都上班,都用…

苗栗縣三灣鄉銅鏡社區於12月1日舉辦「十月半大家來打紅粄」,及「鬧熱打鬥敍」活動,這項象徵傳承及加強敦親睦鄰的活動,在該社區的關帝廟前廣場,社區居民熱烈參與,約120人參加。

活動從早上10點開始,在關帝廟前廣場做「新丁粄」,下午則進行一場別開面的「疊紅粄」的競賽,競賽成績出爐後,隨即集合拜關帝爺,而最後的高潮在晚上6點舉辦「鬧熱打鬥敍」的活動,社區居民對這項有意義的活動,除積極的參與外,也希望能持續辦理。

社區理事長林秀風表示,「本社區的關帝廟已有200餘年的歷史,過去每年農曆10月半都會在關帝廟舉辦拜拜,而且家有男丁出生者會在這一天做「新丁粄」(紅龜粿)來廟裏拜拜,拜完後分送村民享用」。但隨著工商社會,大家都上班,都用買來拜拜,許多中生代都已不會做新丁粄及紅粄,因此「社區請來長輩教中生代如 何做新丁粄,以象徵客家米食文化的傳承,也希望這個有意義的客家文化不要失傳」。

981230henrenao-400.jpg
銅鏡社區婦女一起製作新丁粄(羅福貞攝)

除傳統的新丁粄及紅粄的製作外,活動還舉辦創意紅粄的競賽,社區執行長陳雪霞小姐說,有別於傳統的紅粄,特別鼓勵居民發揮自己的創意,製作出各種形狀的紅粄,別有一番趣味。

因此早上10點開始,社區居民集中在廟前廣場由年長的長輩,教導中生代的婦女印新丁粄,並在下午舉辦疊紅粄的競賽,競賽在緊張又趣味十足的氣氛下分3組進行,晚上並分別頒發各組前三名的奬品。

image003
疊紅粄趣味競賽頒獎(羅福貞攝)

晚上6點開始,由社區居民每戶準備一道菜「打鬥敍」的重頭戱上場,全社區有40 戶,除兩戶因有事無法參加外,其餘全部到齊,另外大銅鑼圈的居民也有部分主動前來參與,廟前廣場聚集約120人共同用餐,男女老少或站、或坐集中在此享用 每一家送來的美食,相互品嚐並閒聊,有些還當場詢問美食的作法,大家臉上都洋溢著笑容,鬧熱非凡。

image005
社區居民「打鬥敘」,男女老少品嚐美食(羅福貞攝)

在親民技術學院推廣部上班的邱紅姬小姐,上班要到晚上十點,但為了今天這項有意義的活動,特地請假回來參加,眼看大夥享用著美食,她卻拿著相機捕捉鏡頭,「她說這些記憶會是未來美好的回憶」;同時也表示,如果可以的話,以後每年春節時,可以用每戶訂桌的方式,讓許多在外地工作的年輕人及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 時,大家有機會共同來聚餐,將會更熱鬧。

(苗栗社大公民新聞寫作班學員)

聽‧見 / 相思寮

當晚有的,除了音樂表演之外,就是來自各地的高科技受害者,將他們的經驗與故事分享出來,而阿公阿嬤則是靜靜地「聽」。對我來說,這是很特別的經驗,因此一豪那句「學會觀照他人,才懂得觀照自己」,又冒上我的心頭。

1230補記:緊急徵求相思寮徵收普查志工

相思寮目前已進入行政訴訟程序,因人手不足,急需朋友幫忙作徵收普查的工作!
至少停留2日留宿相思寮。有意願協助普查的朋友請聯絡 許同學 0986-611914  感謝!

前言:

中科四期在各方爭議下強勢開工,12日前(26日)舉辦動土典禮。因中科開發涉及強制徵收相思寮居民土地,由關心人士組成的「相思寮後援會」在前一天舉辦「平安在哪裡?全國高科技受難者祈福晚會」,串連包括竹科、RCA、霄裡溪、中科三期等高科技受害者,表達反對徵收與強力監督的決心。

本文為當日活動參與者寫下的觀察與心情,更多當日報導,請閱讀:

中科三期殷鑑不遠 四期續動工 高科技產業受難者再添一筆

中科動土 相思寮痛苦

中科二林園區動土,抗議群眾遭擋

中科彰化基地動土,馬英九主持動土

981229-shengxyu86054-4501.jpg

我是彰化溪洲人,今年30歲了,從來也沒去過二林。2009年12月25日,我和朋友特地驅車由台北南下前往二林相思寮,但不是去開聖誕節Party,而是去參加由相思寮所舉辦的「全國高科技受難者祈福晚會」。

史瑞克說的很有道理:「洋蔥是有層次的,妖怪也是。」我認為相思寮的故事,也有非常多的層次,所以請容我在這邊叉題,回憶一件往事,然後我們再回過頭來討論相思寮的祈福晚會。

我記得以前參加管樂團與合唱團時,指揮常常告訴我們,不能只顧著演奏/唱自己的樂句,還要時時將耳朵打開,聆聽其他聲部的樂句,這樣整體的演出才會協調,觀眾才會聽得開心。大學畢業後,我不再參與樂團演出,其後誤打誤撞地投入樂生保留運動,經常忙著和朋友討論樂生議題,在網路或報紙上書寫相關的文章,或是在街頭大聲呼喊「保留樂生」的口號。

前陣子我去參加TIWA主辦的國際移工「還沒休假」大遊行,赫然發現三鶯部落竟然也到場聲援,於是我利用會後短暫的時間和三鶯自救會的江一豪聊了一下。

「怎麼最近三鶯很常聲援其他人的活動?前陣子秋鬥我還能理解,這次竟然連移工大遊行都來了?」

「三鶯會來有2個原因。第1個原因,是我們很感謝各界長期的聲援,所以只要別人也需要我們的力量,我們也都會盡量回報。

第2個原因比較複雜;沒錯,移工和原住民通常都是社會勞動力的底層,會互相搶飯碗,所以在就業市場中存在競爭關係…今天移工走上街頭,原住民也因為種種原因走上街頭,這之間存在必然,也有偶然。然而無論原因是什麼,如果弱勢者之間都無法傾聽彼此,團結的話,有什麼道理要那些主流的人聽我們個別的訴求,甚至還要聽懂呢?

所以我認為,學會觀照他人,才懂得觀照自己,弱勢者之間就是要互相聆聽學習、聲援,才能更讓主流價值聽見自己的訴求。」

其實,「聽」的道理我過去在樂團中就懂得了,只是我一直沒想過這道理在弱勢發聲中也是一樣。一豪所言「觀照他人,才能觀照自己」,實在太有道理,也讓我開始檢討自己過去是否說得太多,而聽得太少。

image

三鶯、撒烏瓦知、崁津部落於秋鬥中的遊行隊伍

image

三鶯部落於移工大遊行中的聲援隊伍

image

最近剛因為年初三鶯總統府「落髮行動」,違反集遊法,被判拘役10天的江一豪

好了,本文好不容易要回題

事實上,那天相思寮的活動名稱是「全國高科技受難者祈福晚會」,但說是晚會,其實活動從下午就開始了。下午的活動,主要是由相思寮後援會的博任、小八,還有相思寮村民帶領我們這群外來者進行導覽,瞭解相思寮的基本背景,還有與中科四期徵地的爭議何在。

晚上的活動,則是由樂團演出以及「其他資深高科技受害者」的經驗分享穿插組成;換句話說,這場晚會的主軸,是讓相思寮各位阿公阿嬤,瞭解其他地方抵抗「高科技暴政」的經驗。

包括RCA受難者、工殤協會、反中科三期的后里鄉農業與環境保護協會、關心霄里溪污染的新埔愛鄉協進會,都有代表來到相思寮,為這些過去根本沒想過會走上街頭,和科技財團還有政府對抗的農民加油打氣,也分享自己的經驗,提供相思寮日後抗爭參考。

當晚,這些遠道而來的朋友們分享了很多寶貴的經驗,然而這不是本文重點,所以在此就不多加著墨。(苦勞網的陳寧寫了很優秀的報導,這麼熱門的文章我如果抄襲一定會被發現,所以還請大家移駕到這裡閱讀當晚活動內容)

本文的重點,其實和上面寫的那麼多話息息相關。事實上,12月26號,也就是晚會的隔天,就是中科四期的動土典禮;屆時總統馬英九、行政院長吳敦義、副院長朱立倫等,都會來到現場參加破土儀式。(當日報導請見胡慕情:中科動土,相思寮痛苦

照理說,我以為相思寮後援會應該會大規模動員關心群眾,在前一晚舉行熱情慷慨的晚會,然後就是所有來幫忙的群眾協助阿公阿嬤製作抗議布條等道具,後援會進行明日行動沙盤推演,接著就是所有人「誓死保衛相思寮」之類的守夜活動。

可是這一切都沒有發生。

當晚有的,除了音樂表演之外,就是來自各地的高科技受害者,將他們的經驗與故事分享出來,而阿公阿嬤則是靜靜地「聽」。對我來說,這是很特別的經驗,因此一豪那句「學會觀照他人,才懂得觀照自己」,又冒上我的心頭。

我必須很坦白地說,其實相思寮阿公阿嬤講了一下午,對於我瞭解相思寮與中科四期爭議的始末,幫助非常有限。當然,我並不是說阿公阿嬤純樸熱情的聊天解說不好,也絲毫沒有看輕的意味,或認為弱勢抗爭就是非得要滔滔不絕講個不停才是好。

只是,相對於我這幾年四處採訪的經驗,經常遇到口若懸河的受訪者,相思寮阿公阿嬤生澀的解說,則在可愛純樸中,流露出抗爭才正要起步的氣息。

說起來,我真的覺得相思寮的抗爭條件,其實非常地不好。首先他們不是少數疾病患者、不是原住民、沒有特殊的被隔離經驗、所處地理條件對於主流媒體來說,遠到好幾個不行,而且也沒有一堆藝術家在這邊駐村,更沒有發展觀光或是有機農業。

說穿了,相思寮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他們就只是一群再普通、純樸不過,只想安穩走完人生的老農民,而他們的對手,不單是高科技污染廠商、為財團服務的政府、醉心於「發展」與「高科技」迷思的多數島民,還有冷漠的群眾。

因此,在此刻,對相思寮的阿公阿嬤來說,先用心聆聽其他弱勢、苦難者的聲音,會比起忙碌地說個不停,會更有幫助。

為相思寮祈福,也願這塊土地上所有的人,都能體切阿公阿嬤平凡而卑微的心願。

「學會觀照他人,才懂得觀照自己。」

image

距離相思寮老遠外,就能在路上陸續看見中科四期動土典禮的指示標誌

image

動土典禮前日下午,現場正在進行採排。

image

恐怕是高科技金鏟子

image

工人忙著貼字,紅底金字,好不喜氣洋洋

image

動土典禮現場的LOHAHAS看板

image

中科四期園區規劃模型,特別為不知道會不會來的友達留了塊地,政府真是超NICE的

image

回頭看看距離動土典禮約一公里外的相思寮,在斗苑路上拉起了長長地抗議布條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進入相思寮的路上,搭起了帆布棚

image

秋鬥的時候,這布條還很乾淨

image

如今上面已寫滿祝福、聲援的簽名!

image

別哭,相思寮。

image

image

image

平日,相思寮阿公阿嬤就這樣坐在三合院晒穀場中閒聊

image

image

很認真地在閱讀新聞稿內容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村中景致,說實在和我老家沒什麼不同。

image

天黑後,雨棚不知何時掛上了「告別式」的布條

image

但晚會開始了,來參與的樂團有主音、農村武裝青年、老林家,還有莫名其妙上台的黑手吉他手楊YO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新埔愛鄉協進會的陳金進大哥,恐怕是在場最資深的環境鬥士

image

前RCA員工,因為喝下公司宿舍有毒飲用水,導致罹患乳癌的大姊(抱歉我忘記名字)

image

當晚也安排了守護燭光儀式,為所有高科技受難者祈福

image

平常夜裡應該都很寧靜的相思寮,那天夜裡顯得特別熱鬧

image

特地從外地趕來相思寮聲援的民眾、學生,雖然不多,但很叫人感動。

image

image

image

相思寮的阿公阿嬤們,未來抗爭的路絕不可能好走,祝福你們,我以後會常去二林看你們的!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

失落的塔羅留溪─高中村與興中國小1229

高中村目前實際居住人口約為七百多人,約有八十人從事八八零工。由於早年的遷徙歷程,讓這裡成為布農、南鄒、漢人、排灣、魯凱等各族群雜處的聚落。部落曾努力復育塔羅留溪,可惜隨風災埋於土石中。

一、流失農地與溪流的高中村

農地流失待補助、長期就業需輔導

高中村的洪虎傑村長與部分村民,趕在九月中旬時就已先回山上,與國軍一起清理村落內的土石流,並連絡水、電的修復,為村民做好返鄉前的準備,村長說:「我是想,不先上來的話,如果村子裡路又不通,水電又不通,怎麼說服人家回來重建?所以很多人回來都很驚訝,怎麼村子好像都沒事一樣。」


洪村長談論村子水電、道路、就業問題逐步邁入正軌的的重建過程。

現在的高中村,供水供電已大致正常,農路也搶通得差不多了,目前苦惱的問題是農地毀損或流失的,申請補助不易。

「他們分很多,很細,說法都不一樣。」,村長表示,旱地歸農務課、林地是林務局,作物的損失要找農糧署。有的人靠收桂竹筍維生的,竹林天然生成,算是林地,就不在補助之列。老園子裡的梅樹有三、四十年的樹齡,後來卻被劃為林地的情形也有,「去申請補助還會被罵,怎麼可以在上面種東西。」

土地的使用現況,是世代耕作、靠山吃山的自然演變結果,法令規定和地塊劃分卻是後來才加諸其上的框架。「所以說,我們原住民在山上會碰到很多麻煩。」村長簡單總結連日來尚無結果的奔波。

高中村目前實際居住人口約為七百多人,約有八十人從事八八零工。由於早年的遷徙歷程,讓這裡成為布農、南鄒、漢人、排灣、魯凱等各族群雜處的聚落。因只有原住民身分才可透過原民會申請八八零工,情況特殊的高中村村長特別向原民處反映:「不要只有原住民才能做啊,那些入境隨俗的漢人怎麼辦?」後來還是透過勞委會,為本地十多名漢人安插了性質差不多的「擴大就業」臨時工。

這些工作畢竟仍屬短期,以往鄉公所定期舉辦的就業輔導,因風災暫時停辦,村長希望趕快恢復,「我是特別希望我們年輕人可以有工作做。不要讓一些年輕人沒事做,就會馬拉桑(醉酒)。」


各族雜處的高中村裡,布農族、南鄒族是主要人口,學校的族語教學也是「雙語並行」。

災前成功復育塔羅留溪,心血隨八八土石流走

高中村在七年前,認養附近的塔羅留溪,與鄉公所攜手合作展開護溪行動。一方面是為了阻止溪流繼續遭受毒魚、電魚者的破壞,一方面也配合茂林風景區帶動觀光發展。經過多年復育,溪流恢復往日生態,看得見苦花、高身鯝魚、馬口魚等特有原生魚類,也創造了約一百名的就業機會。往年雖也曾有遭遇水災、魚群被沖走的經驗,但最後仍再度復育成功。

「白天有公所的巡溪員,晚上就是我們輪流固定派兩個人去顧那個魚。」村長說:「因為我們的魚太笨了啦,丟麵包屑給它它就過來,很好抓。」護溪行動是村民們的共識,也是大家的驕傲,「我們都很喜歡,外面來的遊客看到也很欣賞。」

可惜莫拉克颱風過後,塔羅留溪被土石覆蓋,河床墊高,河道的走向和面貌都不復舊觀;無水流過,村民口中「我們的魚」更早就深埋在近二十米的土石之下。「都沒有了啦,白費我們的心血了。」村長相當遺憾,未來如何再營造聚落共同的目標,是高中村重建的一大難題(關於塔羅留溪護溪的過程,請點選這裡閱讀。

河床墊高了近二十米,溪流已,溪流已面目全非。

凝聚村子共同心血的護溪行動已成過去。

9

二、先穩定孩子的心:興中國小

興中國小自10/19復校以來,至今已兩個月,蕭興宗校長回憶倉促復校的情形,得面對堆積校園的土石流,校園也早被村民們飼養的豬、狗等動物占領。「我本來是想說,那隻豬我們拿去烤肉招待大家,他們(村民)說不行,說這隻是誰家的,這隻又是誰的。村子很小,他們都認的出來。」

當時許多高中村的家長因在平地租屋或找工作,未及跟上山,不少孩子都託給山上的老人家、親戚照顧。「我們那時都想,學校百廢待舉,老師也分身乏術,所以都跟家長說,盡量能回來就回來。」

現在,高中村民都已還鄉,學校的事務也慢慢上軌道。校長表示,目前仍希望以先穩定孩子們在風災中不安的心緒為主。「我們辦了許多的活動,盡量讓大家開心一點。」

12/23高雄佛教會來到興中國小辦慈善會,並發放物資給家長和孩子們,興中國小也邀請同樣已回到山上復校的建山、桃源兩校參加。由於聖誕節將至,全校師生在前幾天已忙著布置校園,在早晨慈善會開始前的空檔,先行舉辦了燭光祈福的小聚會。

佛教會舉辦的慈善會活動發放物資,家長領取米、衣物等生活用品。


小朋友穿著鄒族傳統服飾觀賞台上的表演。

校園內師生一起動腦筋動手的聖誕布置。

(本文作者之工作費用,由樹谷基金會贊助)
樹谷基金會LOGO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