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號:一流票價不入流對待?

有旅客在沒有電扶梯可搭的情況下,忍不住在月台抱怨甚至大聲開罵,但這樣的情緒反應得不到花蓮火車站員工主動前來處理或說明;旅客只好自行到花蓮火車站服務台投訴,無奈只得到台鐵員工冷冷地回應說…

5月13日一位自美國留學回國探親的吳小姐,在台北搭乘1086次太魯閣號回花蓮,11點42分火車準點進入花蓮火車站第三月台停靠。

隨身有二件超過20公斤與一件7公斤行李箱,外加肩揹背包的吳小姐,站在第三月台眼睛不停搜索電扶梯在哪裡?當另一位遊客告知她沒有電扶梯時,當場讓吳小姐傻眼,因為將近30個階梯的樓梯她不知如何是好?無奈的她只好二手提著行李箱,一次又一次上下六趟才將行李全部放到走道,此時的她早已氣喘如牛、香汗淋漓了。

原本以為厄運已經結束,沒想到往第一月台出口的電扶梯拉起修繕中的黃色警示線無法通行,這時候的吳小姐望著上樓階梯眼淚都快掉下來,因為她實在無力再拉行李上樓了!

9800603-trainhualian-360.jpg
旅客辛苦拉行李搭車情景(98年5月23日攝)

號稱『觀光大縣』的花蓮,這幾年在地方政府努力推廣觀光政策下,每年來花遊客破百萬,但位居門面的花蓮火車站卻讓民眾飽嚐自己拉行李的苦頭,這樣的待客之道,花蓮火車站是否該檢討改進?

96年太魯閣號列車正式加入北迴線營運,短時間的搭車優勢立刻讓民眾趨之若鶩,週一至週五平日就有16班次往返,六日更增加到22班次,但是太魯閣號的上行(花蓮往台北)或下行(台北往花蓮)停靠月台卻讓民眾吃足苦頭。

花蓮火車站目前有三個月台,第一、二月台左右二邊皆有電扶梯,但是電梯故障率高常無法使用,而第三月台左右只是一般樓梯沒有任何電扶梯。太魯閣號停靠站全部在第二或第三月台,假日期間每天上、下行22班次,就有超過10班次停靠第三月台,旅客得走樓梯。

有旅客在沒有電扶梯可搭的情況下,忍不住在月台抱怨甚至大聲開罵,但這樣的情緒反應得不到花蓮火車站員工主動前來處理或說明;旅客只好自行到花蓮火車站服務台投訴,無奈只得到台鐵員工冷冷地回應說:「停靠在第幾月台跟調度有關,沒辦法!等第四月台擴建完成之後問題就會解決啦!」。

這樣的回答讓人不禁懷疑,花蓮火車站員工是否認知到鐵路局是服務業,火車站是花蓮的門面?如此的回應讓人對公務人員產生厭惡,更對台鐵官僚、老大的服務品質不敢苟同。

image003
鐵證如山!二班太魯閣號皆停靠在第三月台(98年5月23日攝)

暑假旅遊旺季眼看就要到了,無論國內或外國旅遊團與旅客將一波接一波的到來,台鐵這種吃定顧客的服務態度讓人氣憤,不知道台鐵當局是否了解搭車民眾的無奈與痛苦,願意儘快想辦法解決問題?

倘若台鐵擔心無法籌措電梯營繕工程的龐大費用,其實,目前失業率如此高,台鐵或許可以考慮僱用年輕力壯的青年,在月台協助有需要的旅客拉行李,或是將列車停靠在第一月台方便旅客上下車,相信會使乘客們對台鐵花蓮站有更高的評價。

縣市長選舉即將到來,不知道眾候選人在高喊建設大花蓮、給我ㄧ條安全回家路…等政策口號的同時,也別忘了先給小老百姓更人性化的搭車方法,別讓乘客們用一流票價,卻換得台鐵不入流對待,公車、捷運尚有博愛座,眾候選人及台鐵長官們,也請發揮博愛精神,改善在花蓮火車站上下月台時的行李拖運問題,解除民眾得要自己拉行李上下層層階梯的痛苦吧!

image001
真不懂!第一、二月台明明還有軌道可停靠車,台鐵為什麼偏要停在沒有電扶梯的第三月台!(98年5月23日攝)

(本文作者為「花蓮公民新聞課程」學員)

在〈太魯閣號:一流票價不入流對待?〉中有 16 則留言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意志堅定要解放(消滅)中華民國是世人皆知的事,但是這個問題不必在此版面討論!
    台鐵月台內沒設置殘障通道與便利行李輸送者頗多,是台鐵應該盡速檢討改進的,中華民國這方面人才很多,期望多加利用!

  2. 電梯/電扶梯/無障礙設施趕緊落實!老人越來越多了.不方便的(身障/孕婦/抱嬰兒者) /無關政治/

  3. 一流票價?太魯閣號比起自強號,並沒有多貴一毛錢,若真是”一流票價”,是會比自強號貴!若真如此,公路客運的使用者受到的,是末流的待遇!

    比自強號還貴的收費
    比區間車還慢的速度
    --公路客運

    以及車輛老舊,服務差,司機開車時又喜好橫衝直撞,急衝急剎,寧能想像台鐵的列車這樣嗎?

  4. 致”台灣2300萬中國人”:
     到底是台灣vs大陸,或是台灣vs中國,不是你說了算,也不是我說了算,我們就來看看2300萬台灣人怎麼說,請參考下面所引述民進黨所做的民調—
     民進黨主席游錫(方方土)近來頻拋出國家認同議題,引發社會討論。根據民進黨民調中心的民調數據,顯示台灣民眾近十年來在國族認同光譜上,已逐漸往「台灣人認同」一端靠攏。

     民進黨民調中心針對台灣民眾的國族認同調查自一九九五年迄今,共累計七十七次民調資料。

     從民調趨勢來看,台灣民眾在國族認同的光譜上,逐漸往「台灣人認同」一端靠攏;二零零四年總統大選後,民眾在「台灣人認同」的共識已達六成以上,「中國人認同」維持在一成八至二成,「兩者皆認同」的比例則下滑至一成五以下。

     民進黨民調中心表示,台灣民眾在國族認同上的變化,第一個階段是一九九六年第一次民選總統,這個時期,民眾在國族認同上最大的改變是,原本「台灣人認同」及「中國人認同」的比例各佔三成左右,轉變為近半數轉向「台灣人認同」,且「台灣人認同」的比例遠超過「中國人認同」。

     民調中心指出,第二階段為二零零零年總統大選,這個時期,台灣民眾在國族認同上更趨向「台灣人認同」,穩定維持在五成以上。

     第三階段為二零零四年總統大選。民調中心表示,二零零三年九月民進黨拋出催生新憲等議題後,民眾在「台灣人認同」的比例再向上攀升至六成以上,「中國人認同」的比例維持在一成八至二成,「兩者皆認同」的比例再下滑至一成五以下。

     民調中心發現,民眾在國族認同上變動較大的時期,都發生在一九九六年、二零零零年及二零零四年三次總統大選期間,其中又以一九九六年民選總統後的改變最為劇烈,「台灣人認同」的比例已遠超過「中國人認同」。

  5. 台灣v.s.大陸這才是對等用法
    只有台獨暴民才會用台灣中國這種混淆是非用語
    自由報一向以扁帝台獨用語
    引用文章版主得更用心辨別.

    您不稱中華民國而用”台灣”
    那就請稱對岸為”大陸”
    台灣v.s.大陸這才是對等用法

    您用”中國”大家會搞不清你講台灣地區還是大陸地區
    畢竟兩邊簡稱都是中國

  6. To:Alex

    關於台灣的事,各國的網民都可以分享他們國家在經營社會議題的經驗,但至於….參與及批判就留給我們自家人也許會比較好些。

    昨日的狀況吳先生,一連就回了好多封台灣何時回到大陸祖國的懷抱,台灣是大陸其中一省份等等問題,我想小編可能是不希望這裡有其它國族的色彩,或則更多因為這樣的事情演變成本土人與外來者國族認同上的對立意識形態。
    所以事情沒有所謂政治檢查或者白色恐怖那麼的嚴重。

    僅供參考

  7. 那被刪去了留言內容,可以從google上看見部分,那部分的內容和小編所陳述的符合。

    我想從幾個角度來看:
    首先,我不認為「請您不要針對台灣的國家地位發表言論,因為這是對居住在這個島嶼的人之不尊重表現」或「不是住在台灣的人,似乎不應該干預台灣的國家定位」是合理的,因為留言者只是在發表他對台灣的國家定位的「看法」,作為一個享有言論自由與認同言論自由的國家,基本上應該容許這些言論的發表──不管發表者是不是居住在台灣,就如同農再議題不該只是居住在農村的人才有資格關心一樣。

    但是,如何分辨「純粹發表看法」或「對網站進行灌水或挑釁的攻擊」?從留言者連續在幾篇文章當中發表這樣的言論,我想或許應當指責的是留言者並沒有欲理性地進行討論的誠意,我想,小地方網站
    應當很可以有這種「有話好說」的主張──畢竟過去網站在面對爭議時,並不怕爭議,只希望能好好講清楚,在農再議題上,也希望支持或反對者都能夠把自己的想法講清楚。所以,我以為理性討論的誠意是一種禮貌,缺乏這種誠意的留言則是一種失禮,而我也以為這會比以「非台灣住民不應對台灣國家定位發表言論」而刪除留言要來得合理。

    最後,我或許能理解避免衝突的用心,因為常常很多網路討論區都無故變成了政治版──並且內容以政治口水偏多──而失焦,這有時候是一件無奈的事情,這不是說應當避談政治,而是,所謂的政治、或說是關乎台灣益處而有待深化建構的工作還有很多,但我以為許多人都只著重於藍綠、統獨的這些「熱門話題」,一遇上這些議題就熱血沸騰。但農業呢?文化呢?環境生態呢?以後者為例,前執政黨在環境議題上的輕忽,其得到的批判有比支持者的疼惜愛護多嗎?唉,環境這關乎台灣根本的議題常常只是大家嘴上說說,發生災難的時候感嘆一下罷了,分析討論的內容,它絕對仍舊是冷門議題。而農業亦然。

    所以,我或許可以體諒管理員不願小地方淪為膚淺的政治版,但這更需要網站瀏覽者的自覺與支持,當大家都願意聚焦在那有價值的內容上時,有時候無禮的挑釁叫囂就失去意義了。

  8. alex:

    其實,在是否刪除吴彬留言的時候,我有想過,雖然這些留言與文章內容毫不相關,是不是要留下接受「公評」呢?

    但是,因為吴彬的留言內容,恐怕會讓很多人抓狂,一個極端總是容易引發另一個極端,很多網站的版面就在這過程中徹底淪陷,所以我作了這個決定。

    我的作法可能不盡然是對的,但是絕無政治檢查的意味,如果任何人真的想要討論議題,不論他的言論內容是什麼,只要在小地方的關注主題範圍內,且不涉及惡意人身攻擊,絕對都不會被刪除或更動,這一點,也想再度向您以及所有的讀者說明。

  9. alex:

    因為已經把吴彬的留言刪除了,所以沒辦法恢復「史實」,以下只好聽任我的「一面之詞」囉。

    吴彬的幾個留言大致意思是,台灣的農村與中國沒有差別,日本人留下的建築本應拆除,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應當回歸…,我認為這些留言一方面與內容無關,另一方面,不是住在台灣的人,似乎不應該干預台灣的國家定位,這是一種對人的尊重,因此作了上述留言,並且作了刪除的動作。

    我不清楚alex為什麼希望我刪除您的留言,先作上述說明,我們再繼續討論囉。

  10. 我沒看到吴彬的言論,所以不能對其言論作任何批評。

    但小編的「針對台灣的國家地位發表言論」就是「對居住在這個島嶼的人之不尊重表現」的說法。是在說明這個島嶼並無國家的資格都嗎?

    若小編願意收回「針對台灣的國家地位發表言論,因為這是對居住在這個島嶼的人之不尊重表現」的說法。

    我也願意請小編刪除我的留言。

  11. 我不知道吴彬發了甚麼言。

    但是小編的「針對台灣的國家地位發表言論」就是「對居住在這個島嶼的人之不尊重表現」的說法,已跡近「政治檢查」。

    如果吴彬留言有何不當,理應理性辯論或者請他移駕他方,但直接以政治性手段處理,但小編的說法彷若白色戒嚴時代來臨,真是可笑。

  12. 吴彬,你好:

    因為住在地方的人不同,所以會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特色,並且和其他地區有內在的不同。

    我想台灣的地理風土或許和福建會有蠻多相似之處,但因為住民長久以來的文化不同,還有對每個人的意義不同,使得台灣與福建之間有了很大的不同。

    小地方非常歡迎各種交流的意見,但請您不要針對台灣的國家地位發表言論,因為這是對居住在這個島嶼的人之不尊重表現,因此我將您其他涉及這方面的言論作了刪除,請您見諒。

  13. 我們有個身心障礙的老師到花蓮上課,拄著拐杖上下樓梯時摔倒過兩次。想起來真是讓人憤怒!

  14. 我看了報導,想知道所謂調度是有何理由,但發現文中作者並未深入訪問中高級台鐵員工,或者是鐵道專業者、乃至於鐵道迷,以了解調度的來龍去脈。實為可惜,使報導並未完整。

    車輛調度是門專業,希望有網友可以補充這一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