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呼叫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函式的方式不正確。Text Domain 為 twentysixteen 的語言套件載入過早觸發,這通常是由於外掛或佈景主題某些程式碼中的指示器過早執行所造成,而語言套件應該在 init 動作之後才載入。 請參閱〈WordPress 的偵錯功能〉以進一步了解相關資訊。 (這項訊息新增於 6.7.0 版) in /home/204091.cloudwaysapps.com/trdgcdbcqr/public_html/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14
【座談】[趕走糧荒,農民與消費者的共生之路]系列1 – 小地方新聞網

【座談】[趕走糧荒,農民與消費者的共生之路]系列1

「你的有機的豆腐乳是做來自己吃,還是作來賣的?」剛從都市來到鄉下的阿姨問。「當然是自己、鄰居先吃,有剩才拿來賣呀!」皮膚黝黑的有機農夫開朗的回答。簡單、素樸的對話,刺激我們思考:台灣的農業…

〔台灣社會論壇〕 趕走糧荒,農民與消費者的共生之路 系列座談

金融海嘯前腳剛走,通膨又蠢蠢欲動。

無薪假還沒結束,望著縮水的荷包,沙拉油和汽油又要漲價了!

糧食高度依賴進口的台灣,讓我們的農產價格跟著化肥、船運油價起伏。

背後不願面對的真相是──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只剩 30.6%

油價飆漲、盤商炒作、稻不結實、農村再生條例,它們如何影響我們這些小市民的生活呢?我們究竟能否擺脫宿命、扭轉現狀?

想像從哪裡開始,出路就在哪裡。讓我們重新省視農村社會,關係出發,藉由系列座談,探尋台灣農民、消費者的共生出路。

第一場:扭轉農村生計的社會關係

「你的有機的豆腐乳是做來自己吃,還是作來賣的?」剛從都市來到鄉下的阿姨問。

「當然是自己、鄰居先吃,有剩才拿來賣呀!」皮膚黝黑的有機農夫開朗的回答。

簡單、素樸的對話,刺激我們思考:台灣的農業,有多少不是為利潤生產,兼顧社區公益、農民生計、生態保護的多樣化生產模式如何可能?這種生產與生計結合的勞動與交換,又是編織在何種社會關係之中?

980616-dsc01961-360.jpg
在成大舉辦的農民市集上,旗美社大主任張正揚(左)與種稻子的崑濱伯(右)及參與的消費者。

此次論壇將聚焦三個問題:

如何發展以在地社區的公共利益為主的合作經濟?合作生產、生計交換和土地利用間,如何為趕走糧荒、遏止中間剝削效力?

其次,目前的農會、生產合作社等,大多偏向以盈利為主要考量的機構,能否就地改造,為公益服務?

最後,以小生產、小交換、小所有為基礎,將發展出何種小農與社區的多樣關係、組織?

1. 時間: 6/27(六)14:00 -17:30

2. 地點:台大工學院綜合大樓313室(有門禁,可於當天下午1:40有在總圖書館大門口集合,一同前往)

3. 講師:

張正揚:高雄縣旗山區社區大學副主任、有機農耕者。

洪輝祥:屏東環保聯盟理事長、無毒農業產銷者。

冷尚書:清水溝重建工作站總督導、公益合作社實踐者。

主持人:潘欣榮。

4. 報名:免費。將姓名、服務單位寄到twpa@gate.sinica.edu.tw

5. 聯絡人:邱星崴0921760303

6. 地圖、推薦文章詳見http://twpa.ioe.sinica.edu.tw/

場地路線圖:從公館捷運站到台大工學院綜合大樓(工綜館)313室

clip_image002[1]

在〈【座談】[趕走糧荒,農民與消費者的共生之路]系列1〉中有 1 則留言

  1. 小眾對小農
    都市社區對農村社區
    這樣的對應關係的建立
    需要組織起來

    “社區農產共購員的制度” 是時候了
    “農產配送網”也是需要整合沒生意的小貨車

    農運若以全國的社區大學為平台
    社區大學的公民論壇若能醞釀出”社區共購”
    如旗美社大的經驗搭起生產與消費的平台
    這網絡力量因就業需求與讓消費者方便支持
    就能持續形成

    小眾對小農
    都市社區對農村社區
    不只是交易也是生活的交流
    保護農村的人口
    購買本國農產的人口
    才能持續增加

    這樣的合作經濟運作過程
    保留%給社大促其永續

    資本家運用財力創造利潤
    合作家運用機會創造就業

    資本家運用企業壟斷機會
    合作家運用組織開放機會

    主婦聯盟走出一種可能
    農運也是可以創出新可能

    無法參加 但精神支持
    願你們順利展開 祝福與支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