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現代專業的分工,建築產業在市場經濟的架構下,區分為土地投資者,狹義來說就是建設公司,是這個產業的上游;建築師與專業技師,將土地成本藉由書面計畫(Paper Work)鋪陳土地與建築物的產值,並由施工業者,也就是營造廠與建築工班,轉換成商品,是這個產業的中游;房屋廣告行銷及室內裝修及購屋投資客或房屋仲介業加上消費者,也就是建築最終的使用者,形成這個產業的下游。
於是對於「家」的想像,往往成為窮盡一生辛勤工作的積蓄來換取,也永不可得的追求,因為想像的源頭是土地投資者決定,決定如何完成是專業者控制,使用者只剩下與仲介者殺價的事,只能決定用幾個月或者幾年的薪水來掙得小小「住」的滿足。
然而在南台灣的某個小地方,由於筆者參與了農村社區大學的環境與健康學程的建築教學,認識了一位築夢踏實的學員,是一位協力造屋實踐者。這個經驗震撼了我這個坊間所稱學有專精的建築專業者。
與其說是教了什麼綠建築或者永續發展的住宅設計概念給農村社區的朋友,倒不如說是,從這群協力造屋的朋友身上學到「身土不二」的可能性:專業者可以是協助者,身邊的親人朋友,可以是支持者,而遠道而來的朋友的朋友還可以成為建築創作的體驗者。
這樣美好的經驗,當然由使用者來述說,一定更可歌可泣,因為我認識他已經五年了,認識的時候,房子蓋了一半,今年冬至後的感恩午餐會,我終於一睹這個共同創作的全貌,也就是「家」的想像進入夢想實現的完整樣貌。
從事建築專業工作接近二十年,這樣動人的經驗,真是不多得。我習慣為陌生人設計上百戶集合住宅,從來不知道住進什麼人,也不知道是哪些陌生的建築施工者完成我的設計。使用者最滿意哪個設計,施工者又如何克服技術上的困境,這都是這個專業令人洩氣的部分,明明與人有關的產物,卻又因為專業的分工,時間的壓縮,經濟的考量,你無從得知與接觸幫助你而付出努力的人。
看著所有為朋友圓夢的這群朋友的朋友,朋友的親人,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分享共同協力造屋的美好經驗,分享來自台東的朋友現場製作的「爆米香」,建築設計者、建築施工者、建築使用者、土地擁有者,共同擁有這份喜悅與記憶,旗美社大的建築課程,讓我這個專業建築者反省了許多這個專業剝離於人的部分,也給了我更多投入建築改革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