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再生條例》的美麗與哀愁(2)大進社區經驗分享

這個過程我希望很多人認為《農村再生條例》有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但對農村總是一種關心與開始,我還希望《農村再生條例》大部分都不錯,但是有問題的部分可以跟一些前輩、專家、老師可以大家好好的想該怎麼控管好…

前言:

本文為「第六屆農村願景會議」中,「農再條例大家談-《農村再生條例》的美麗與哀愁」座談會的的記錄整理系列文章。

《農村再生條例》的美麗與哀愁(1) 請點選這裡閱讀。

主持人:

很謝謝我們的理事長,一般來講法條是很枯燥的,但是理事長把它講的很嚴謹,那中間參與的過程還有他的經驗,讓各位可以快速的認知與了解,其實我們社大也非常的用心,接下來我們找三個真正在做的社區營造的朋友,來分享一些他們經營的一些經驗,我們先由大進社區的張文仁理事長,來分享一下你的經驗。

從2007至今的大進社區經驗分享

主講人:張文仁(宜蘭縣冬山鄉大進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我先自我介紹,我是宜蘭冬山鄉大進社區發展協會的理事長,我是張文仁。

其實,要說社區的經營,我算是幼稚園科的,我是從台北打拚回來故鄉的孩子,我家也有很多甲的地,剛好中山社區的隔壁,就是香格里拉的山腳看過去那一大片地的其中一戶就是我家。

其實我今天來這邊只是想分享,在九十六年到現在這段時間,大進社區所發生的一個小過程跟一個歷程。

大家看到第一張投影片後一定覺得很懷疑,這盞路燈這樣閃,其實只是一個心聲的表達,我想表達的是大進村的心聲,以往,我在這離鄉背井的當下,就看到大進村一片美麗的山河,為什麼我會離家?因為沒賺錢,沒有辦法我維持我自己一個人的生活,所以離家,離鄉背井很辛苦我流浪也有十多年了,但是為什麼表達這心聲,以往對政府我非常沒有信心,不管是對哪一黨在執政,我以在農村的心情來講,我對政府永遠都是抱著失望的心情。

是一盞路燈,以我的前途跟未來都是這樣的感覺,沒什麼好的建設,建設就算有也是七零八落,完全就不是我們要的,但是不要的卻是像山一堆,大進社區是一個很可憐跟悲慘的地方,需要的是機會跟關心,大進社區完全沒建設,但是做壞的、做大型的垃圾場,變廁所的都裝潢的最多,

再來,納骨塔,有聽過吧?現在還在抗爭,我們是用命在跟它抗爭,來就要跟它拼了,再來,連政府部門去到那也要騙你抽你的地下水,這是我們隊員去巡邏時才去阻止他,那插下去就都沒救了,所以這個心聲就是說,以往大進社區我相信很多做社區以往叫做「憨人」,其實都不是憨人,是太呆板了,是呆板不是憨。

開始參與培根計畫

所以說,民國六十九年很多的簡單的機會,很幸運我去看到的那個水保局舉辦的「培根計劃」,只是我們總幹事在網遊時去看到的,無聊時上網看到那個培根計劃,我就想說「政府是瘋了嗎?我這些事都沒做完還做吃的,做什麼培根?」

我還以為它把我當瘋子,那個我沒興趣,三餐都吃不飽還做培根?結果他說不是耶!它那個要上課啦,我就仔細來看,看一看覺得還不錯耶,正好我跟林主秘我們多多少少都有認識,就想這個到底是要做什麼,他就跟我們講個大概,我們就覺得很好玩,就上班的時候大家聚一聚,說無聊就來上課好不好?結果大家都答應!

去上了以後就根據我們自己需要的課程,例如說課程對我們社區未來更有幫助,那我們盡可能上課,那老師也可以自己選的,不錯喔,老師的課一上再上,我們都上不煩耶,因為都講到我們的心聲去,所以我們就有興趣啦,那如果說的我們沒有興趣喔,那一定打瞌睡的啦!真的不誇張的啦!

我也打瞌睡過,我從台北回來之後,陪我們船長,我們船長就是社區總體營造優秀的社造員,我是陪讀的書僮,因為我是天天都去上課,直到有一天我重感冒,到上課的地方後還是頂不住去吊點滴才沒陪他的,事後一路走來,有個心情就是希望能改變我們的社區,我不是那麼有能力的人,但是我希望我們的社區,可以變的比較有希望,

所以說對上課的過程,我們很認真,我們從來都沒有說因為這個課無聊、枯燥而不要上,越上越有心得,因為要慎選課程,選對東西是適合自己的,光是林教授的課,我就上過好幾次,我們大家都對他的印象很深刻,他能夠針對我們社區的問題,去提出我們的需要跟他的看法,讓我們有個概念,再來,培根計劃給我們最有經驗的感覺就是上完課大家回來,大家就分組做社區的資料調查。

4838391-2078760
大進社區美麗的生態池,由村民自力打造。記者邵冰如/攝影(圖片引用自聯合晚報)

調查後才知道社區有很多寶藏

其實我們看到社區的未來,以前為什麼不好是因為我們社區裡面有很多人才,有興趣的人也很多,但是你社區都沒有整體調查社區裡面到底有什麼好的東西,值得保存跟發展的方向,但是也很多不好的東西到底要怎樣去控制,不要給它繼續或是如何改制,這些都是資源調查的過程開始分組,這是我們自然資源的調查,跟我們的村長一起,我們就開始做資源的調查,其實我們就會發現大進村的美在哪!在香格里拉的附近就是了。

各位不曉得有沒有看過,這邊美景在大進村也有喔!不是中山才有瀑布喔!我解釋的再清楚一點,這是兩個瀑布,但是很少人知道,因為它很原始,但是我沒有好好的整體的去規劃,就算有好的建議、周全的計畫我也不希望對外開放,這是我們的小埤仔溝,各位看到的這是山泉水,我如果沒去調查我也不知道這溝的水是那麼的清澈,裡面的魚很多,

再來,這個是我們的小埤仔湖,小埤顧名思義我的隔壁是大埤,大埤就是梅花湖啦,小埤這個地方就是我們大進村發展史的起源地,都是在旁邊那片山居住起的。

大家都聽過四方林,為什麼四方林?因為一整片都是山林,所以叫做四方林,也叫做小南澳,為什麼叫小南澳?因為是大南澳那邊泰雅族的狩獵區,只打獵的地方而已,你如果在這地方砍材之類的,動物會跑光光,就沒有了狩獵區,所以泰雅人當然會殺你,所以那時候就會被出草,所以大進村的歷史沿革是因為發展是非常困苦的,但也造就了很多美麗的地方。

這張投影片也是在大進社區,我相信很多地方我們沒有去發現而已,其實,發現之後知道很多不好的地方,有房子沒人住。很有趣的地方。

下一張叫做「有路沒人走」,如果世界已變得有路沒人走,有厝沒人住,有米沒人種時這個世界就是要消滅的時候,地球就要消滅啦,現在已經到了有路沒人走了!

再來,其實這些我小時後都看過了喔,這很美麗,我都在那遊戲的地方,現在都變成這樣了呀。

再下一張,只是,裡面其實有很多寶貝喔,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我去上網看過,世界有很多國家用石片蓋房子,它號稱世界只有三個地方有,就只有澳洲、中國大陸跟台灣有喔,用真的石片、石板蓋房子,我家後山一般引水到地上灌溉大概都要六公里,都用石片,可見石片生產有多豐富,這款的都不能去破壞,要保存,這很值得的,

我們下次也要用這個包括排水管我也要用這個,這個好整理又不會塞管,哪裡不好我如果馬上看到就可以馬上建設,壞掉就再放一片上去就可以了,這是真功夫,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很多人在說石頭屋,我們家也是石頭屋,我們是石板,我們田地很多,田裡挖到處都是,你要幾片就砌幾片,大的可以拿來填石頭,小的切一切可以拿來蓋屋頂,

我讀到高中的時候還在住這個石板屋裡,就是有一個窗子,讀書時都躲在那念書,這是我的經驗啦!我也沒幾歲只是頭髮比較少而已,我四十幾歲而已喔!

980410-4838391-2078761-36.jpg
石板屋不但重現先民文化,也打造大進新地標。記者邵冰如/攝影(圖片引用自聯合晚報)

社區居民參與創造奇蹟

各位請看一下,這要消失的先民文化,這在大進村有喔!就是起火堆,我簡單的起起火堆還可以一邊烤番薯喔,但是這不好燒,目前為止我們村裡的阿木兄真的很厲害,他有辦法為了燒這個就戒酒了,因為要顧火燒八天,而燒法並不是傻傻的就這樣一直燒,這都需要控制,他有辦法控制火的大小,但是方向並沒辦法控制,因為風會吹,

有時看了你會笑死,你去看他燒,當火勢太大時它會破掉,啵一聲,你如果聽到啵~啵~啵那就是無法控制火侯,但是有的地方控制好後,燒八天還要再讓它冷四天,很可怕,他常常都會明明就燒的很漂亮怎麼還會破?原來是不小心就打盹了,喝酒喝到想睡覺沒有顧火,沒有去控制,所以壞一大堆,這就是他的經驗,他的經驗也讓他成功戒酒!

但是你看這都是沒有上釉的,自然色這麼漂亮,其實我們發現到這區很多好的,也有壞的,這是大家都在那裏討論,結果若是沒有去行動就都不會成為主意,都只是理想、夢想而已,所以這就不要講了,真正的會做的,人家說要成功是要用做的,做多做少都是要做,這是我們的觀念喔。

你看!我們這樣做,這是在蜜餞行旁邊,各位去蜜餞行應該都有看過,這土地都樹林很凌亂大馬路邊這樣能看嗎?結果那是我們一個理事的家,他說只是找個示範點而已沒什麼動機,只是稍做改善才不那麼難看,也順便跟別人示範說很亂的地方我也可以把它用乾淨,這都是他們家自己動手去用的,建材都完全是就地的,然後他們也想說不要用水泥就用土粉加水,他的樹都沒有去移動到,只是環境上的改變就變得很美。

再來,我覺得應該把我們路整理一下,這不用任何計畫,這都是我們當義工去做的。下一張,各位聽過紫色花道嗎?紫色花道就是代表大進村的紫色野牡丹,現在已經種二年了,當花全部都活起來的時候,各位來大進社區會發現紫色花道真的有可能是身為大進村未來的一個代名詞,

現在大約種了四萬株,這四萬株都是我們村莊裡分成好幾期,一期一期的去種,都是自己兼工去種的,種好要澆水、拔雜草、施肥,這過程都要居民自己動手做,要做的過程是大家都已經商量過的,甚至是為什麼要種野牡丹這當然有經過大家很多的意見溝通,提出來表決大家同意要種的。同意要如何種,何時種都是大家同意的不是我說了算的。理事長是最小的不是最大的,是只負責一樣就是-「做好大家的意思」。

這個地方就是一個閒置荒廢的地方,但是以前我小時候人情味就是我們的標誌,所以說到處都有奉茶的亭子,但這只是我們要回味要把它的意義跟精神和人情味找回來,利用閒置空間把它整理好後做一個奉茶的亭子,這奉茶亭都是用在地的建材蓋的,完全沒用到一隻釘子,都是用藤去攀藤,

藤不好處理,都是老一輩的人在教我們,蓋的時候怎麼蓋呢?都就地取材,有在村的老師傅教我們蓋,這我爸也會蓋我有住過,這雖然是很簡單蓋起來的沒有什麼,但是路過的人很多都會在那休息,像前陣子下大雨在那躲雨休息到杯茶喝,這樣就很爽了!

大家可能覺得示範社區應該拿了不少錢,我在這跟大家報告九十七年度到現在七、八樣工程製作費都五十萬到八十萬左右的都有,這次外面的營造廠估四百五十萬都還不敢做,我八十萬就做起來了,但是我花了多少工程日?一百二十八天,一天二十小時這都不用錢,自己要的自己想辦法,

這個過程我希望很多人認為《農村再生條例》有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但對農村總是一種關心與開始,我還希望《農村再生條例》大部分都不錯,但是有問題的部分可以跟一些前輩、專家、老師可以大家好好的想該怎麼控管好是比較重要啦,但是農村要發展是要改變的。

(本系列待續)

在〈《農村再生條例》的美麗與哀愁(2)大進社區經驗分享〉中有 2 則留言

  1. 您好我柱八寶,現在台北工作.曾聽藍細川兄稍微提起你們做社區營造的經過當然沒有你用寫的這麼詳細 然美中不足的缺少幻燈片的配合不然就生動多了 也很早就想回鄉向你依一樣經營社區環境的保護 然總是因現實與經濟的不許可,遲遲沒回鄉引為缺憾.哪天有回去.如方便的話再去拜訪您 .
    李東星敬上
    0939572613
    2011.11.08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