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的影像行動─海馬迴。港

「海馬迴。港」影像行動誕生了,四部關於高雄港周邊環境的紀錄片,蕭立峻和幾位高雄在地的年輕朋友組成海馬小組,為高雄的海馬迴奮力一戰!

海馬人登陸高雄打游擊!腦部結構中控管記憶的海馬迴和地圖上的高雄港竟有十二萬分的形似,人腦一旦失去海馬迴,也失去記憶的功能。台大生物系畢業的「海馬迴。港」策展人蕭立峻表示,在文化遺產不斷流喪的高雄港周邊,這似乎也是一種提醒,酷似海馬迴的高雄港,又該如何面對它的文化記憶呢?

從這一個小小的概念出發,「海馬迴。港」影像行動就這樣誕生了,四部關於高雄港周邊環境的紀錄片,紅毛港、舢舨船、五金街和高雄港站(打狗驛),蕭立峻和幾位高雄在地的年輕朋友組成海馬小組,為高雄的海馬迴奮力一戰!

990827haimahuiee824f3-45.jpg
影片劇照(圖片提供/海馬迴。港影像行動網站

「海馬迴。港」影像行動,是由四部以高雄港周邊的文化景觀為題材的紀錄片,〈港岸舢舨船〉、〈三十八股的倒數〉、〈紅毛港〉和〈誰的公園路〉,以及海馬小組的狂想短片所組成。

〈港岸舢舨船〉呈現了在徵收過程當中政府的立場與態度,〈三十八股的倒數〉透過打狗驛荒廢的現狀提問,我們該如何看待我們的文化遺產?〈紅毛港〉在幾個精簡的鏡頭中,描繪出只有紅毛港聚落獨有的生活感。〈誰的公園路〉處理人民如何回應政府決策,進一步讓大家去思考,是誰來決定市民生活的環境與空間。

海馬小組除了策展人和四位紀錄片導演之外,打狗驛古蹟指定聯盟和豆皮的電療俱樂部是主要成員。基於對在地文化的關切,海馬小組成軍,在行動發想的過程中激盪出一部全長八分鐘,由四個段落組成的狂想短片。

擔任短片服裝設計的視覺藝術家袁于芬希望這部爆笑短片,除了緩和紀錄片的嚴肅之外,也能讓大家輕鬆的理解文化記憶的重要性。即將前往英國留學的王冠人表示,都市規劃需考量環境原有脈絡,由財團壟斷的經濟發展模式不該是唯一的選擇。高師大跨領域藝術所研究生徐敏思則認為,雖然紅毛港、五金街和舢舨船的消失已成既定事實,但這些案例也能讓民眾進而思考,我們想要一個什麼樣的都市環境。

高雄市近幾年來的發展多側重於都市重劃與更新,於是許多高雄既存的文化印記便默默地被犧牲。文化創意產業的源頭還是文化,文化不僅僅是一個概念,它還是一種生活的方式,一種產業,一種建築。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生活空間呢?高雄港在高雄的城市發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高雄在不斷都市更新之下,舊有的記憶被一掃而空,海馬迴逐漸喪失它的功能,而這真的是我們要的嗎?海馬小組深切的希望這個游擊放映行動能喚起人們一些,關於生活和未來的想像。

〈海馬迴。港〉影像行動採取打帶跑方式播映,為了因應戶外的游擊放映行動,四部紀錄片皆有短片版本,8月26日至8月29日播映內容為短片集。

首映場8月26日晚間七點在豆皮文藝咖啡館。

8月27日晚間在城市光廊。

8月28日晚間於文化中心。

8月29日下午於美術館,晚間於電影圖書館外側。

8月30日和9月3日至5日四天除了短片集之外,會加映原紀錄片。

8月30日晚間於打狗驛月台播映,加映〈三十八股的倒數〉。

9月3日在忠孝國小操場,加映〈誰的公園路〉。

9月4日在旗津渡船頭,加映〈港岸舢舨船〉。

9月5日在明鳳三路跟明鳳十街口,城隍廟旁公園,加映〈紅毛港家變〉。

相關訊息請上網站http://blog.roodo.com/hamasen2010,FACEBOOK海馬迴。港影像行動,

或聯絡策展人蕭立峻0911370736。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