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潮書寫10】沒有鯨豚的「賞鯨」

賞鯨也許該更名為「航海」,而航海所能寫下的故事就不僅只是鯨豚而已,還有那無法盡訴如同大洋般的無限神秘與變化莫測,海上的事誰也說不準,但我相信每一次的航行都是大海最好的安排…

賞鯨在台灣已超過十年,大家對於這個名詞並不陌生,但對於賞鯨的詳細情況,就不見得有充分的了解與正確的觀念,有些人以為賞鯨公司在海上圈養了一群鯨豚,還有些人以為鯨豚始終出現在固定的海域,所以只要搭船出海就一定能看到。

但實際的情況並未能盡如人願,因為海上的鯨豚沒有被誰餵養,活動的範圍也常超出賞鯨船所能到達的海域,畢竟在台灣賞鯨的地點是世界第一大洋,且航行途中要恰巧遇到鯨豚到海面上換氣,同時剛好被我們銳利的雙眼看到,加上賞鯨船靠近時,鯨豚尚未離開,一連串的天時地利人和,終於達成了賞鯨的目的,這麼看來,賞得到鯨還不是件那麼容易的事!

10出海
出海

所幸東部擁有得天獨厚的海洋環境,而夏天又是花蓮賞鯨活動的高峰期,高達九成以上的發現機率,奠定了它在賞鯨界中屹立不搖的地位,看不到的情況雖不多,但難免還是會遇到鯨豚缺席的時候。

面對這種情形,不少的賞鯨人都難以接受,因為「賞鯨」一詞顧名思義就是要看鯨豚,怎麼會有沒鯨豚的賞鯨呢?那不就像吃蚵仔煎沒有蚵仔、牛肉麵沒有牛肉,怎樣也說不過去!難得的一次賞鯨之旅,卻看不到所渴望的鯨豚,於是滿心的期待換來一場空,輕則大失所望,重則感到受騙上當,更激烈的則發誓不再賞鯨,當場宣洩不滿情緒,甚至要求退費。

或許就是受限於「賞鯨」一詞,所以大部分賞鯨公司遇到沒有鯨豚的狀況,都會給予遊客一張賞鯨卷,讓賞鯨人下次還可以再出海一次,以平息民怨。

在賞鯨船上擔任解說的工作已有數年,解說的內容也不只是侷限於鯨豚,還包括了海洋環境及途中所見所感,只是賞鯨人對鯨豚的過度執著,常導致忽略了航行中其他可能的各種事物。

以賞鯨一趟所需的時間來看,約莫二至三小時,扣除航行和尋找鯨豚的時間,能夠在海上發現鯨豚,做近距離的觀察與互動,其時間往往不超過半小時,我們當然在乎那短暫的接觸,但若因此而放棄了其他和海洋可能的關聯不免可惜!

航行途中可還有許多值得用心去感受與體會的地方,就像一段不起眼的漂流木,在其之上與之下都充滿了無限生機,附著在上的貝類透露出它的流浪歲月,而其下陰影則是海洋中的一處流動休息站,提供了許多海洋生物在此歇息。

一面在海上起伏搖擺的旗幟與無限延伸的浮球,訴說著討海人如何在這廣闊的大海,找到豐收之地。

一群南來北往的候鳥是陸上賞鳥人渴望的稀有鳥種;一片幻化的雲彩,在海風的吹送下將成為上岸的甘霖,每一種景象都藏著一段動人的故事,正等待著誰用心觀照。

10遙望清水大山
遙望清水大山

又或許航行不一定風平浪靜,那何不看船長如何切浪而行,在起伏的浪濤裡,讓船保有最平穩的姿態;何不在海上迎接第一道東北季風,看鋒面如何把平靜的海面翻湧成浪,由北漸南;何不欣賞冷暖氣團的激烈交鋒,在空中凝結成霧,茫茫大海焉然而生;何不乘風破浪,如水手般地勇敢寫下屬於自己的航海時代。

就如同登山一般,登頂固然是重要目標,但錯過了一路的風景,就算站上峰頂,也只剩居高臨下的一種角度,又怎能完滿!賞鯨也許該更名為「航海」,而航海所能寫下的故事就不僅只是鯨豚而已,還有那無法盡訴如同大洋般的無限神秘與變化莫測,海上的事誰也說不準,但我相信每一次的航行都是大海最好的安排,賞鯨能否有滿滿的收穫,一半來自自然,一半來自自己,沒有鯨豚不代表就不能精采。

10海上作業船隻
海上作業船隻

(作者為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資深海上生態解說員)

(閱讀更多「黑潮書寫」系列文章,請點選這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