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那比之後,縣市合併之前:高雄都水岸的想像

在災後的第5天,實際騎單車踏查愛河沿岸,發現有建築物也開始裝起了水閘門,這在屏東林邊淹水地區常見到的設施,是否意味著高屏也有著類似的「以地方為基礎的文化、生態和經濟實踐」…

在莫拉克風災屆滿週年(2009年8月8日)之後的九月十九日,凡那比颱風造訪台灣,高雄地區除了原來莫拉克風災所造成的重建區域之外,這次連高雄市區也受到凡那比風災的影響,愛河19日河水暴漲,河水漫溢河岸週邊區域,高縣市交界的高市三民區一帶,更是水深約100公分,讓高市一夜之間也經驗了水鄉澤國的災難感受。

pic1
災後的第5天,實際騎單車踏查愛河沿岸。

顯然老天爺在台灣行政區域縣市合併這件事上,也表達祂的看法。高雄必須提早因應縣市合併的議題,尤其是對於災難社會的因應,縣市邊界重新界定的同時,也要考量自然邊界的地理意涵。

Escobar在其2001年發表的〈Culture Site in Place:Reflections on Globalism and Subaltern Strategies of Localization〉文章提到:

無論「全球」如何打造地方與區域世界,重要的是學會看見以地方為基礎的文化、生態和經濟實踐,是重構地方與區域世界的另類視野與策略。在社會層面上,有必要考慮能夠使防衛地方-或者更精確的說,地方的特殊建構,以及這所導致的地方重組-成為可實現之計畫的條件。(Escobar,2001)

pic2

pic3
愛河沿岸有建築物也開始裝起了水閘門

既然高雄縣市合併,官方說法上,係為了全球競爭力,那麼這樣的企圖,在面對災難因素的推波助瀾之下,經由相對弱勢處境來重構地方,必須展現出其反制全球化的積極作為。

在災後的第5天,實際騎單車踏查愛河沿岸,發現有建築物也開始裝起了水閘門,這在屏東林邊淹水地區常見到的設施,是否意味著高屏也有著類似的「以地方為基礎的文化、生態和經濟實踐」,其「重構地方與區域世界的另類視野與策略」就是建築物裝設水閘門設施?暗示高屏未來也可以縣市合併在這「地方的特殊建構」,成為防衛地方的計畫實現條件?

就參與高雄縣市合併的公民觀點,筆者更贊同芬蘭地理學家Anssi Paasi 在〈Territories, Boundaries, and Consciousness〉文章提到他的觀察,意即「區域化」,除了只是政治地圖上的一條線外,還涉及了「概念或象徵性外形的形構」。(Paasi,1996)

pic4
筆者手繪與河流共生的可能建築元件概念或象徵性外形的形構。

因此筆者試著勾勒一個想像,一個與河流共生的可能建築元件的思考,試著代替醜陋的水閘門想像,作為相對弱勢反制全球化負面效果的「重構地方與區域世界的另類視野與策略」公民看法,企圖提醒參與縣市合併的高雄都的公民,我們有權利表達我們對高雄「概念或象徵性外形的形構」的思考,諸如地圖、景觀、地標及其他各式各樣的想像,建構地方的象徵,使地方成為人群生活的重要部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