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秀明農法(2)土壤的承載量

試問如果讓您來進行稻穀的「自家採種」或所謂的「採種」工作 ,您會怎樣來進行,是不是也會一樣『就直接從集中到廟埕晒的穀子,選擇一袋作為日後 「 鹽水選」的種子來源。』這樣的過程您有發現什麼瑕疵嗎?答案是既然要留種….

嘉義地區一群年輕人及退休教師,以日本秀明自然農法種稻(不施肥、不噴灑農藥、自家採種、自己育苗),如今進入第三期,面積也從 6.8 分地擴張到近一點四公頃的規模。
「嘉義秀明自然農法水稻田」位於嘉義市玉山路底的左側圍牆路底前左側工寮,平時以洪雅書房為探討據點,2008年的一期(台語稱:早冬)稻作,除繼續以自家採種的台梗九號稻種為主要插秧苗源,而且,種植面積首次擴增到近一點四公頃的規模!因此,在自家採種的育苗工作上面臨嚴苛的挑戰!

這是嘉義秀明自然農法家戶手工育的苗,每株苗4-5片葉才下田插秧。

jiayi42--P1100490

下圖為一般農家叫的秧苗,苗為機械插秧而進行高密度的播種且2-3片小葉即進行插秧!難怪沒有農藥與肥料是不行的!

jiayi42--P1230480

由於歷經2007年的兩期育苗經驗,這群新農夫的育苗結果並非完全成功,今年第一期的育苗雖然從2007年12月23日至今的苗埕上的苗之培育過程,幾乎都有按照叮嚀事項來進行,可是,仍然許多的苗發育不是很健康或甚至多數枯死!

於是在台北淡水大屯溪實施多年秀明自然農法的陳惠雯、黎旭瀛夫婦及日本滋賀縣的秀明自然農法老師中村先生等人,群聚洪雅書房的空間來進行座談,並一一比對育苗程序,試圖找出病因與問題所在。

會中有了幾項程序上的要求調整,其一是將鹽水選後的種子進行攝氏55度的溫水消毒5分鐘更改為攝氏60度持續進行七分鐘的調整。如此的繁複工作是為了要將種子的外殼及周邊寄生的有害病菌殺死。相較之下,外面育苗場是如何來殺菌呢?多數仍以農藥來取代這繁複的工作!

其二是「苗埕」需確實打平,以利進水與排水,更重要的是要讓穴盤每一處都平均接觸水份,穴盤土壤不再進行炒土(為了將穴盤中土壤裡有害病菌殺死), 由於,將種子置入穴盤的人力施行過程,是場人力大戰,需要大量手工人力!因此,會中建議可以購買特殊機械方式,以進行節省大量時間與人力。

最後,還有一項是這群新農夫們把一個「理所當然」要會進行的常識竟然做錯了!而且這步驟竟連「長者」與所有參與的伙伴們也都忽略、忘記,這件事就是「自家採種」的步驟。

試問如果讓您來進行稻穀的「自家採種」或所謂的「採種」工作 ,您會怎樣來進行,是不是也會一樣『就直接從集中到廟埕晒的穀子,選擇一袋作為日後 「 鹽水選」的種子來源。』

這樣的過程您有發現什麼瑕疵嗎?答案是既然要留種,當然要每一期都選擇最優良(完整、健康)的種子來留種,如此歷經一期期下來,種子才會越來越健康;這樣的道理講了許多次,可是真正在落實的時候,卻不知不覺被忽略掉,因為忘記:「水稻的每一穗中並非每一穗種子都是最健康的,有的受寒害、有的是風害、雨水、生病… 」,於是如果可以比割稻機提早一天用人工去選擇最漂亮、健康的稻穗把它割下來,額外分出來晒與裝,最後再透過鹽水選(除去重量輕者)來進行淘汰的工作,這才是完成「自家採種」的目的與使命。

當講完這些後,許多人(尤其老人家)才直呼應:「對!對!對!以前自家選種、採種、留種、育苗,就是這樣!」

這是我們喪失的工法,這工法是水稻種植智慧與文化的傳承,可惜,如今的稻農真正還會或仍有在進行自己育苗者有多少呢?當大家都依附秧苗場提供的苗時,當這已變成理所當然的交易與配給的時候,我們是否已忽略苗與這塊土地的關係!

當一味改採農藥與肥來相輔進行插秧時,當我們都不知道每一珠秧苗是幾片葉子、每一叢我們是插了多少珠苗的時候,每一叢之間的間距是否太小了!難怪我們一點都不關切土壤的承載量,更不會去想怎樣進行可持續性發展的農業是什麼?更重要的是「自家採種」的差別 、「苗 」的差別都變的沒有差別與沒有意識的時候,這難道不是件可怕的事嗎?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