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公園系列(1)1910-2010

今年嘉義公園闢建一百週年,檢視歷經改朝換代的空間變遷,我們看到公園展現了強大的包容力,忠實記錄這些轉變所留下的痕跡。

在日治時期之前,台灣並沒有「公園」這個名詞,城市裡的園林空間仍以私人庭園為主。日治以後,引自西方的現代化都市規劃理念,由日本政府逐步在台灣落實,「公園」也才首次出現台灣民眾的日常生活當中。

嘉義公園是嘉義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公園,於明治43年(西元1910年)8月26日創建於嘉義市區東側丘陵地原嘉義農會的農場(註:嘉義公園正式開園日期為明治44年11月3日)。嘉義公園也是台灣在日治初期都市計畫中,第一批建設開闢之公園(註:台灣第一座公園為1897年台北圓山公園)。

3-1福康安紀功碑是公園闢建時即�置的史蹟文物
福康安紀功碑是公園闢建時即設置的史蹟文物。

最早在日本政府的規劃中,嘉義公園並非設置於今天所在地點,而是位在鄰近嘉義車站前「大通」(今中山路)北側的土地上。當時之所以於此地設置公園大型開放空間之目的,一方面為鄰近火車站的迎賓公園,另一方面1906年嘉義大地震災之後,公園的開放空間也反映了都市防災避難空間之需求。

但在地震之後,因嘉義市推動市區改正進行土地徵收的需要,為安置原本居住於舊城區內之日本人,此公園預定地改提供給日本人使用。而公園則遷至市區另一頭的東側丘陵地來設置,整體定位也改為以觀光休憩為服務目的。

這個政策上的變化讓「大通」的發展,隨著兩端嘉義車站與嘉義公園的連結,帶動了整個軸線上的區域發展,嘉義市也因此擁有了一個有別於其他都市公園大多是平緩地形發展的形態,而是一個有小溪穿過與丘陵地勢起伏,自然景觀變化層次豐富的公園。

嘉義公園設置的初始,包括了從舊城區遷移來的福康安紀功碑、震災紀念碑等史蹟紀念物,另外就是順應著地勢與環境,所規劃的水池、橋樑…等景觀設施。同年底並擴大公園腹地,增加東南方約一萬六千餘坪的土地,整體工程於明治44年(1911)完成,11月3日正式落成啟用。

在嘉義公園開園之後,1912年阿里山鐵路通車營運,嘉義市的發展也開始突飛猛進,在地居民生活品質的提升,也反映在對公園休閒需求的增加。1916年嘉義廳前闢建道路延伸至嘉義公園,方便市民前往公園休憩。昭和10年(1935)更設置連結嘉義車站與嘉義公園的市內公車,並與1934年開園的兒童遊園地結合,大大提升了嘉義公園的觀光功能。

嘉義公園內的建築,除了具有濃厚日本宗教色彩的辨財天祠之外,在公園內東北側尚有一棟「清香亭」建築,據說日本皇太子曾於此場所用餐,為當時嘉義市著名之高級料理屋。清香亭在戰後一度成為嘉義公園旁「神州補校」的辦公室,閒置多年之後毀於祝融。

日治時期的嘉義公園,其實並不包括嘉義神社與兒童遊園地的區域,且兒童遊園地需另外收費方能進入。在戰後這三個區域則陸續整併進嘉義公園範圍,嘉義公園也改名為「中山公園」,至1997年再改回「嘉義公園」的原名,但長達五十年的習慣,讓很多老嘉義人還是使用「中山公園」這個稱呼。

戰後的台灣,國民政府對於日本殖民時期的許多文化設施,採取破壞或掩飾的方式來處理,因此嘉義公園內具有日本風格的建築與設施,多被毀棄或將日本文字塗抹遮掩。取而代之的,是具有中國傳統建築色彩的孔廟、涼亭等設施開始陸續興建,成為嘉義公園裡新的文化符碼象徵。

陸續置入的紀念碑,各自佔據了公園的某個角落,在嘉義公園走一圈,可以發現各種年代的紀念碑散落各處,組合起來竟也跨越了這城市三百年的歷史。這種歷史的拼貼與空間的零碎感,成為嘉義公園現貌的一大特質。

在合併了嘉義神社、兒童遊園地與鄰近部分空間之後,嘉義公園總計至今已擴充到約26公頃的面積,不過對於使用者而言,仍然可以很清楚的區分出這些區域之間原本屬性的不同。

兒童遊園地大約在靠近民權路與啟明路一側,阿里山森鐵蒸汽火車頭旁的盪鞦韆、溜滑梯與一隻大烏龜,是許多人童年時光的記憶空間。靠近中山路大門入口的尿尿小童塑像,為日治時期所設置,是嘉義公園裡頗具代表性的公共藝術造景。今日一般稱「小西湖」的水池,日治以來歷經數度變遷,曾經可划船遊憩,近年則是市府舉辦集團婚禮的所在。

3-2嘉義公園內的橋與小溪
嘉義公園內的橋與小溪。

嘉義公園小溪蜿蜒,共有五座小橋跨越其上,現存橋樑中有三座為日治時期所建。2002年公園內一座半月形拱橋被管理單位以阻礙水流名義拆除,引發市民團體發起一波守護公園運動,也喚醒市民對這座老公園的關注。

嘉義神社戰後改為忠烈祠,1994年神社主體建築被一把無名火燒毀之後,此地已改建為一座高塔建築,稱「射日塔」,登頂可鳥瞰嘉義市區景貌。神社的附屬建物齋館與社務所,為精緻的日式「書院造」檜木建築,已保存再利用為嘉義市史蹟資料館,搭配至今留存的神社參道,是嘉義市少數具有濃厚日本風情的空間。

今年(2010年)適逢嘉義公園闢建一百週年,檢視這一百年來嘉義公園的空間變遷,歷經改朝換代與不同文化背景的景觀改造,我們看到公園展現了強大的包容力,並且忠實地記錄了這些轉變所留下的痕跡。

註:嘉義公園系列報導可在即將出版的慢漫刊No.6《發現。嘉義公園》裡讀到喔。

收冬氣,與米莎相約在老下午

客家人在稻子收割後,庄頭會作戲酬神,稱為收冬戲。11/28當天正好是山下里作戲,我們請米莎來演出,希望為這個習俗注入新的活力。

image
苗栗‧二灣‧中港溪河床(photo by 阿志)

收冬氣,與米莎相約在老下午

米莎,1984年出生,卻有著超越年齡許多的老靈魂。

認識米莎,是因為今年2月客委會築夢計畫的聚會,她獨自一人到南美洲流浪了兩個月回來,在小小的咖啡館唱了兩首歌,彷彿琴弦連著指尖,把淙淙的河流也帶來了台北!

原本在台南念成大建築,後來乾脆放棄學業,選擇自己喜愛的音樂創作,帶著一隻大狗,在台南當了沒有執照的「街頭藝人」,現在住在台東太麻里。

「漂流」是她對自己的詮釋,就像歌裡的河壩、歌裡的雨滴、歌裡的那個人,還有拉到心坎裡的大提琴,真是讓人說不出的感動啊。

聚會翌日傍晚,她回爸媽家的空檔,我載著她去找阿淘哥,這次米莎是以小粉絲的姿態出現,夜越來越深,米莎還沒跟阿淘聊歌,我擔心著家裡的孩子們……。終於~當歌落下,淘哥稱讚說,現在年輕歌手的生活歷練太少,唱不出感情,沒想到聽到了不一樣的聲音。孩子的88,最喜歡蒐集頭份鄉親,米莎是、阿枝姐是、典婉也是,這次出專輯,便邀請米莎「回鄉演唱」。

故鄉是不是一個深刻的記號,我不知道,對我而言的「台北市」,也是三四十年前的老台北了。

客家人在稻子收割後,庄頭會作戲酬神,稱為收冬戲。11/28當天正好是山下里作戲,按傳統習俗,當天晚上家家戶戶都會請客,現在卻很少見,我們希望恢復這個習俗,注入新的活力,找回農村的人情味。

在山下里年年不變的收冬戲,同時,我們也準備了新的養份,歡迎大家來聽歌,等待新的故事一直發生。

image
米莎參加我們在花蓮的光妞滿月party,跟光然在荖溪玩耍(photo by彩雲)

────────────────────────────────────────────────────────

關於米莎

出生新竹湖口,苗栗三灣、頭份長大,之後不斷遷徙移動,現居台東Lalaulan部落,專事文字、詞曲創作及演唱。

時間:歲次庚寅年十月廿三日下晝三點半到五點半2010年11月28日15:30~17:30(包括演唱及影片分享)地點:黎屋夥房【夥房‧心空間】

苗栗縣頭份鎮山下里後湖15-1號(建國路與信東路交叉口東森房屋旁小路進來)

聯絡人:光爸 laivuk@gmail.com 037-595998, 0981127531

費用:免費,但請大家多多支持和推銷米莎的新專輯喔!

(分享會後備有在地特色料理,歡迎大家帶點心來共下「打鬥敘」)

米莎部落格:http://diomira-ic.blogspot.com/

【河壩那人】紀錄片預告:http://www.youtube.com/watch?v=zJ1zPShqcHE

好久不見,台南四草的候鳥

8月底開始有鷸科的鳥,然後是鴴科,接著蒼鷺、大白鷺,雁鴨科小水鴨、琵嘴鴨、赤頸鴨依序出現,最後是最美的反嘴鴴,黑白分明,像花整群灑在水上。

好久沒在四草的濱海公路邊,看到這樣的盛況了,讓人不禁回想起1994年~1996年間,那段剛開始看鳥、認鳥的日子,那時就是騎著單車,背著望遠鏡、腳架、鳥書,在濱海公路及旁邊的小徑,開始認鳥、學習做紀錄的,真是令人懷念的日子啊,連續有幾年,9月至11月,就開始勤跑四草地區,探望這些遠到的朋友,欣賞這種滿天飛舞的鳥群。

過去的觀察記錄中,發現自8月底就開始有鷸科的鳥來報到,然後鴴科的鳥,接著蒼鷺、大白鷺來報到,然後雁鴨科接著來,小水鴨、琵嘴鴨、尖尾鴨、赤頸鴨等依序出現,最後是最美的反嘴鴴,黑白分明的像一朵朵的花,整群的灑在水面上。

候鳥群剛來時會在一兩個大池子群聚,有點像是我們的機場,大家現在這裡聚集,像是在等後到的朋友,大家約好在這話家常,過了約半個月,就散到各個池子去了。

好壯觀的鳥群ㄚ

untitled─1

旁邊魚塭在趕白鷺鷥,也驚動了這裡的鳥群。

untitled-2

想看嗎?地點在濱海公路的第三座橋(海尾橋)北邊一點點,就在濱海公路邊,坐在路邊就可以看鳥,台南人真是幸福阿。

untitled3

盤旋的鳥兒,準備降落了。

untitled4

好 壯觀阿

untitled5

untitled6

停養很多年的魚塭,形成美麗的沼澤濕地。

untitled7

好多好多的鴨子

untitled8

中間左1、2脖子長長的是鴨子中的紳士喔,穿著燕尾服的尖尾鴨。

untitled9

這是赤頸鴨,整隻頭、脖子都是褐色的,額頭上有一塊白色的或鵝黃色的,很好認。

untitled10

水中笆蕾說不定是向他們學的呀,每一隻都翹著屁股,水中吃中西的ㄚ。

untitled11

吉貝小道報(3)有海鮮,那青菜呢?

傑:「我看到賣菜的推車了!」恬:「你把他攔住,我馬上來!」蹬!蹬!蹬! 我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跑趕現場,呼~終於,讓我見到傳說中的賣菜車了。

SHIHUPe0014

傑:「我看到賣菜的推車了!」

恬:「真的嗎?在哪裡?」

傑:「在早餐店這邊」

恬:「你把他攔住,我馬上來!」

蹬!蹬!蹬! 我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跑趕現場

呼~終於,讓我見到傳說中的賣菜車了。

僅此一家,別無分號

吉貝自古漁業資源豐沛,來這裡一個多月吃的海鮮量,比我在台灣一年吃的還多,而且絕對都是尚青ㄟ!不是幾個小時前才剛釣上來的小管,就是下午剛捕到的鮮魚、要不就是早上才收起的帶殼鮮蚵、或直接從水箱抓起來的龍蝦。每一次的好口福,都深覺是大自然的禮讚。

image003
丁香魚、小管是我們最常吃的食物

但,如果要吃青菜呢?

除了自己種之外,靠的就是吉貝唯二的菜攤。一間在當地廟宇信仰中心武聖殿的廟埕旁;另一間是固定時間,推著車子走遍全聚落的賣菜車。據說從前只有賣菜車一人獨家,價錢都是自己說了算,直到四五年前廟埕的菜攤出現後,才有了競爭者。

image005

對於賣菜車幾十年的壟斷史,吉貝人有著自己的一套詮釋,只要講到她,屢試不爽的會聽到當地人壓低了聲量說:「你知道這台車幫他賺了很多錢嗎?都買了好幾棟房子了」。彷彿,那些住在古厝裡的人,都曾為他的新房子貢獻了一磚、一瓦。

因為,全吉貝應該沒有哪戶人家沒跟他買過東西的!雖說是菜攤,但也兼賣雞蛋、麵包、豆腐、果凍、黃豆、綠豆等各種非肉類食材。每天下午,就見賣菜阿姨推著車喊著:「要買菜的出來喔!」,嘩啦啦的人潮隨著聲音出現,直到每個人都提著袋子往回走了後,她再往下個定點走去。即使現在有了競爭者,他賣的菜,還是吉貝第一貴。

「但也不能這樣說啦!因為要用勞力,而且直接在家門前就可以買了。」才剛壓低聲量的鄰居,現在又大聲的為他辯護了起來。反正撿來撿去就這兩家,各有各的擁護者。

不過,在這裡賣菜還真是不容易,只要有婚宴,業績肯定下滑;風浪大,交通船不開時,就斷貨無法做生意;還有一些自己種菜的,一到收成時間,厝邊鄰居你一把、她一斤的,也瓜分掉不少生意。所以說,菜販們最大的競爭對手,可能是喜宴的總舖師、還有閒情逸致的種菜居民。

就像是,如果有人送,我們也絕對不用買的。倒不是為了省錢,而是這裡種的菜實在是太.好.吃.了。有機加上剛從田裡採下,只要簡單清洗、川燙過後,才不管你會不會煮,一股甜味兒自然的融在嘴裡,清香香的。

image007
長得飛快的有機小白菜

住在圍牆裡的菜

在賣菜車還未出現,物資缺乏的年代裡,吉貝人靠著做山討海(半漁半農)撐起一家生計。半漁憑藉的是這裡得天獨厚的廣大潮間帶;而半農則仰賴天賜的豐沛地下水。但這兒的種菜景觀卻和台灣有點不同。

為了抵禦強勁的東北季風,當地人善用在地素材,利用海邊咕咾石(珊瑚礁)或黑石(玄武岩),在農田的四周堆疊成牆。為了保留石材自然空隙、促進空氣流通,石材彼此間是不添加任何黏著劑,而僅以石塊間的擠壓與咬合來成形。其使用年限與外觀美麗考驗著推疊者的技術與美學,也形成當地獨特的農作景觀。

因為是種在圍牆裡的,所以稱為「菜宅」,那是吉貝人幫蔬菜蓋的房子。

image009

於是,負責高粱、番薯與花生生長的「旱田」(舉目所及的山坡),與專用來種植綠色蔬菜、蘿蔔、蔥、蒜的「菜宅」,成為孕育當地食物之母。不像現在還有島外的蔬菜可以補充,以前一年三百天,桌上端出的,幾乎清一色都是番薯簽配魚(曬乾的蕃薯細片加水煮),只有冬天才有兩、三個月的高麗菜、大頭菜等少量綠色蔬菜可吃。

現在的旱田多已荒廢,菜宅還有不少人在耕作與經營。隨著東北季風的逐漸增強,

除了住在圍牆裡,有些較稚嫩、剛栽下去的蔬菜還有自己的小套房,被屋瓦單獨圍了起來,細心的照料著,希望能挺過颱風或季風的侵襲。

image011
住在套房裡的大頭菜幼苗

當地人總說,從1980年代觀光業進駐後,吉貝的傳統文化就逐漸沒落了,但在這裡,還是看到不少人仍舊過著半漁半農的生活。每天都可以見到有人順著潮汐拿著魚簍巡石滬、到潮間帶撿螺類、或把自己包得緊緊的到「菜宅」裡種田。

這種世代相傳的生活方式,讓生活的層次變多了。人不再只專注於一件分工細密的小事,而能編織出一套完整的生命之網。要會捕魚、會種菜;要懂潮汐、會疊菜宅;還要知道把收成好的大顆花生挑起來,以備來年再種,以讓她生生不息。而我們也張大眼睛、豎起雙耳,學習、感受那些學校裏面沒教的,與海洋、土地、時令緊密結合的先民智慧。

image013
附近阿婆正挑出大顆的花生準備明年清明再種

(閱讀「吉貝小道報」系列文章,請點選這裡)

大地書房─山歌.文學.鍾理和

「大地書房」音樂文學計畫,起念於鍾理和逝世五十週年,美濃人集結才華與資源,紀念這位地方的文學家。創作人將自己的農村日常與鍾理和的文學場景…

大地書房封面

林生祥與大竹研在2009年作品「野生」中,以兩把吉他的交會,帶出生動的音樂表情、與天衣無縫的旋律節奏分工,將兩人累積多年的默契推至高峰。

但他們並不以此為限,2010年,在鍾理和文教基金會的邀請下,林生祥將自己農村的日常與鍾理和的文學場景及題材連結,以歌謠的形式探索,與四位南方作家:鍾鐵民、鍾鐵鈞、曾貴海、鍾永豐,共同改編、重寫、再生鍾理和的文學故事及場景。

「大地書房」音樂文學的計畫,起念於鍾理和逝世五十週年,美濃人集結才華與資源,以紀念這位地方的文學家。然而,在創作與製作的過程中,鍾理和的角色,已不止於一位被紀念的文學家;他鮮活地生活在不同世代的創作人之間,彷彿唯有透過鍾理和,他們才足以跨越時代地交互思考與對談。這可以說是繼90年代反水庫運動攪動起的創作波濤後,另一波文學與音樂的新浪潮,安靜地自美濃鄉間湧動。

隨著這張專輯的完成與出版,參與「大地書房」的樂人與作家們,將展開一系列的「行世界」巡演與講座,首演在台南的台灣文學館揭幕,並計畫明年春天在中國三個城市、夏天往歐洲延伸文學與音樂的旅程。

2010.10.24(日/Sun)高雄美濃 鍾理和文學紀念館

大地書房文學串連

13:30~15:00 文學導覽(採預約導覽,07-6822228)

14:00~17:30 市集

15:00~16:30 開唱:林生祥+大竹研+早川徹

16:30~17:30 開講:曾貴海+鍾鐵民+鍾鐵鈞+鍾永豐+宋廷棟+林生祥

高雄縣美濃鎮廣林里朝元95號  07-6822228

詳細活動資訊:http://cmcu.ngo.org.tw/或電洽

免費入場

10/24(日)系列活動:

■踩踏鍾理和文學地景:

P6290733

從〈貧賤夫妻〉到《笠山農場》,鍾理和筆下的場景值得您細細去品味,小徑裡除人文外,亦有豐富的生態與農村智慧待您去挖掘,歡迎您一起踩踏小徑進笠山,慢漫走讀作家筆下的文學地景。

時間:13:30~15:00

集合地點:美濃客運總站(自備腳踏車者可於美濃鎮廣林活動中心集合,可至網站下載交通圖)

如何參加:採預約報名,即日起至10/23止,e-mail至chungliher@gmail.com或來電報名

http://cmcu.ngo.org.tw/網站可下載報名表)。

注意事項:

❄活動當日中午13:30於美濃客運總站備有接駁車接送,歡迎多加利用。

❄歡迎自備腳踏腳踏車同行,若無,本會備有自行車供使用(名額有限,請提早預約)。

❄為響應低碳樂活,請自行準備開水、雨具、防曬用品及其他個人所需物品。

❄本活動感謝揚葉飛九芎林工作隊、美濃愛鄉協進會協助辦理。

農創市集:

這是一個適合全家大小同樂的市集,您可以在這裡透過消費與手作體驗,支持在地,領著您認識農村知識,細囜仔可在此發揮創意,體驗自然的野趣。10月24日記得來鍾理和紀念館打逗細~

市集地點:鍾理和紀念館文學步道園區

市集時間:下午14:00~17:30

市集攤位:甲仙愛鄉協會、南洋台灣姊妹會、旗美社區大學、旗美社大咖啡班與小吃班、美濃有機產銷班、潤惠有機農場、揚葉飛九芎林工作隊、烏巴克藝術空間(琉璃珠創意飾品)、那瑪夏婦女工坊(打包袋手工飾品)、桃源香梅、植物敲拓染DIY、手工麵包、天然手工皂。(感謝以上攤位的熱情參與)

不老部落:在傳統與現代間Bulaubulau吧!(下)

偉浪寫道:「都市與原鄉,造作與自然,規矩與浪漫開始在衝擊我與族人和這片山林,一開始新鮮有快樂,慢慢的大家發現這之間差異是有一些。」

編按:本文為作者造訪宜蘭不老部落的紀錄分享,閱讀上文請點選這裡。

看見不老部落,看見偉浪這個人

偉浪體悟到忽略大自然力量將會讓自巳更辛苦,於是他們摒棄化學農業,在部落裡努力種菜,上天要賜給他們多少收穫,就欣然接受,目前的食物鏈已經達到 一個大的平衡,不過,目前每個月平均接待約500名的客人,為了應付遊客用餐的量,有一些食物還是必須向外採購。他也不諱言,客人為他們帶money進 來,讓他們有錢買石油、買物品,同時,也讓他們更有自信。

偉浪介紹二年多前蓋好的三棟『農舍』,也就是他們的住屋,其中屋頂植草最引人興趣,據說植草前後的室溫差達到12℃,施做方法要用柏油紙,做二層防 水,鋪塑膠布防根破壞,用訂做的蜂巢格板,因為其材質可以抗氧化,沒有特意植草,趁四、五月時雨水多,把草跟土一起丟上去,因為屋頂是個極端環境,經過適 者生存的考驗後,最後存活下來的是族人形容為『九個太陽曬不死』的鴨趾草,不用灑水看顧便一片綠油油。

看他說明時充滿自信地的風采,對建築法規的熟悉,以及房屋外觀的風格設計,忍不住問他:『你是什麼背景?』他笑了笑,謙遜地回答說:『我是做景觀設計的』『哦~難怪!』

後來經香格里拉休閒農場的張清來先生介紹,才知道原來偉浪在歸隱山林前是國內知名景觀設計公司的老闆,國賓、喜來登等大飯店都出自他的手筆,這時才恍然大悟,為什麼這林野間的小部落,許多空間及小角落的設計,都讓我覺得有現代化高級旅館的質感,一點也不原住民呢!

P1350272
『偉大的男人』偉浪,在部落裡找到對土地的鄉愁

P1350294
最終在屋頂上存活下來的『九個太陽曬不死』的鴨趾草

回來之後,瀏覽不老部落的部落格,看到偉浪寫的一篇【偉浪的八月八】,文中寫道:

都市與原鄉,造作與自然,規矩與浪漫開始在衝擊我與族人和這片山林,一開始新鮮有快樂,慢慢的大家發現這之間差異是有一些。『略悟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萬物演化定律,把自己轉變成山上的原住民可能會比改變那麼多族人成為城市人還容易生存在不老部落吧。』

一個在大都市事業有成的中年男子,回歸山林尋找他對土地的鄉愁,偉浪的浪漫情懷,到了他兒子瓦歷身上,顯然又是另一種意境。

雜食性物種的極致典範:餐桌上的貴族

瓦歷留學澳洲後回到不老部落,學的是飯店管理和多媒體,目前整個部落對外的網路行銷、聯繫窗口、接待遊客及餐飲規劃都是由他負責。我以為,不老部落 在世俗的成功,跟專業稱職的經理人密不可分,瓦歷正扮演著這個角色;讓我們從在不老部落讓人停留最久的地方——餐桌——看起吧。

從古老的時代開始,食物便有著區分社會的機制,從對食物的掌握,如數量、烹煮方式,可以顯示人的階級,以此衡量人的地位。菲立普‧費南德茲—阿梅斯 拖在《食物的歷史》中提到,『多樣化和品質代表了高社會地位的飲食,這或許也是隨著演化過程而來的某種欲求,是雜食性物種的極致典範。』

不老部落在餐桌上所呈現的藝術,無疑地,也是一種典範。

偉浪致歡迎詞時說,要大家來這裡體驗原住民的飲食文化,要注意!他指涉的其實是這個文化的現象:要讓客人吃飽喝醉,不是指文化的內容物。

首先,一人份1800元的餐費,在台灣社會絕對屬於奢華時尚;烹調耗時,需要煙燻三天的苦花魚乾;從前菜、主餐到餐後甜點的次序講究;滿綴鮮花,五 顏六色的擺盤裝飾;裝飾桌面,要價上萬的傳統泰雅織布;樸拙的原木餐桌及手工竹製餐具;搭配菜色風味更換的小米酒;來自遠方的食材,如綠竹筍上的飛魚卵; 送餐必定女士優先的餐桌禮儀;席間的娛樂節目:射箭及泰雅歌舞同樂;整整超過三小時以上的用餐時間,以及瓦歷母親胡璦玲特製的伴手禮:苧麻粿……等等

所有這些精心設計過的細節,讓訪客成為餐桌上的貴族,享用了難忘的一餐,而其中泰雅文化佔最多份量的地方,就是整體的文化包裝。

P1350225P1350383
(左)原木製作的餐桌,鋪上傳統泰雅手工織布,竹製餐具也是手工的(右)油煎絲瓜上搭配麵線的創意料理,擺盤裝飾的美感,是標準現代化的美食饗宴

P1350492P1350247
(左)用餐間也安排了射箭體驗活動(右)部落裡也販售自釀的小米酒當伴手禮

傳統與現代的連結:泰雅手工織布

不老部落做到讓遊客心甘情願把money帶進來,這是世俗的成功;在另一個層面上,他們實踐著身、心、靈結合的生活方式,這才是真正帶給他們喜樂的泉源。

偉浪表示,織布文化對泰雅族很重要,只有女性可以織布,不會織布的女性就不能黥面,黥面象徵美貌與智慧,沒有經歷這項儀式的女孩也無法成婚。織布是 一件很辛苦的事,傳統的地上機,要坐在地上腰挺直呈90°,婦女白天有其他工作,無法織布,要等到晚上其他事都告一段落的時候才進行,支持她們的力量,是 為了讓家人溫暖的心情。因此,學習織布除了技藝之外,也是訓練一個人有愛心、耐心,同時也長智慧,因為編織的圖案,必須在經緯線交錯之前就先預設好。

不老部落裡的家族,包括偉浪76歲的岳母,以及他的二位小姨子都在傳授傳統織布,後者使用的是荷蘭人引進的改良式機器。他們鼓勵寒溪部落的孩子假日 來學織布,完成的作品掛上自己的名字,就放在織布工坊販售,收入全歸他們所有,港澳、歐洲來的遊客,很喜歡這種具有民族特色的飾品,曾經有個小女孩一天內 賣了8000元之多。

往昔織布是為了溫暖,現在織布則是為了溫飽。偉浪在他父親去世後寫下『自己頭上只剩下大自然這個爸爸,又要每日當土地的爸爸照顧祂,好讓祂照顧全部的族人,讓不老的傳說勇敢的走下去。』在傳統與現代間的連結,仍能不忘初衷,才是感動人的地方。

P1350315
寒溪部落的孩子來這裡學織布,掛上自己的名牌販售,收入也歸他自己

瓦歷:你說Bye-bye我也聽得懂

在Bulaubulau時,偉浪帶我們參觀了瓦歷的房間,從室內設計、書架上的書籍到主人收集、擺設的物品,完全沒有一點關於泰雅族的聯想,是標準 的數位資訊時代接受全球化洗禮的世代。我期待不老的傳說在瓦歷身上會有更精彩的發展,因為我們無法不面對現代化伴隨來的一切,而一味地護衛傳統,無論好與 壞,總該有不捨與割捨。

回程時搭瓦歷開的車,行至寒溪吊橋,他讓我們下車步行。同行的人問他:『再見的泰雅話怎麼說?』他回答了,但也補了句:『你說Bye-bye我也聽得懂啦!』畢竟,他是個在台北長大的孩子啊!

旅程結束了,想到多年來政府所主導的原住民部落營造,不老部落給我的發想,到此刻還在進行中……

想看更多不老部落的照片及影片請至作者部落格瀏覽

http://blog.ilc.edu.tw/blog/blog/2226/post/9373/113972

不老部落:在傳統與現代間Bulaubulau吧!(上)

在香茅水解渴,以及享用小米醃製的烤豬肉配小米酒的迎賓禮之後,偉浪開始帶著我們Bulaubulau。

2010年9月21日,中秋節的前一天,和宜蘭縣博物館家族協會的一群朋友,進行了一場不老部落的學習之旅。原以為,走訪的是遺世獨立的化外之地,體驗的是傳統泰雅文化,結果,一切都超乎想像之外。

P1350233
品嚐用小米醃製的烤豬肉配小米酒,從迎賓活動開始便超乎想像。

寒溪:一個下雨滴滴答答的地方

早上十點約在大同鄉寒溪派出所前集合,前來接駁的是偉浪(泰雅語,本名潘今晟)和瓦歷(潘崴)父子,偉浪雙腳直接踩著土地,臉上盡是笑容,眼神散發著光采,讓我在心裡偷偷決定要坐他開的車。

結婚快卅年,台語帶著台北腔的偉浪是個泰雅女婿,他說岳父、母叫他偉浪,泰雅語是『偉大的男人』之意,他自嘲是酒喝太多,『胃荏荏』(台語uī-lám-lám,荏,虛弱、沒有元氣之意),並表示自己是部落裡唯一不具泰雅血統的人,但是講話最大聲、最臭屁。

因為凡那比颱風剛過,偉浪說平時走的路壞了,要繞道而行。沿路,他自我介紹並主動為大家解說,氣氛輕鬆愉快。他介紹位在海拔400公尺的寒溪村泰雅名叫Stacis,意思是一個下雨滴滴答答的地方,呼應了這裡因地形而多雨的氣候。

那不老部落呢?bulaubulau的泰雅語是隨處走走之處。可別誤會當地族人真的只來這裡隨處走走,因為不老部落並非傳統聚落,而是六年前,在偉浪的推動下,一群人共同創造的新部落。

Lokah su:不老部落到了!

車子一路往上坡開,來到一處地方,偉浪說從這裡開始是屬於不老部落的傳統領域,其他部落的人不可以進到這範圍內採集、狩獵。他也深富心得地講著路邊的一片竹林,這裡原本就有野生的竹子,可見這個地區適合竹子生長,所他們便在周邊擴大範圍種植,竹子果真長得漂亮又好吃。達爾文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不老部落只是基本常識。

車子再往上開,偉浪將車暫停,讓我們遠觀樹林下的段木香菇。寒溪地區的香菇種植始於日據時代,日本人為看管林材及銅礦駐守此地,發現這裡的氣候適合種香菇,便引進種植技術,有好長一段時間,種香菇是本地原住民的重要經濟來源。南澳地區目前也還有用柴火烘烤的段木香菇,香味跟口感跟一般太空包、機器乾燥的香菇真的很不同。

看見部落的集會所(La-ga),該下車了,Lokah su(你好)之聲此起彼落!集會所前是一塊平坦的台地,是部落最中心的地方,他們都在這裡舉行祭典。往昔泰雅部落的集會所是集中年輕人施以教養、訓練的地方,現在是他們招待客人的場所。

P1350218
傳統部落的集會所,現在成了招待客人的地方

P1350206
段木香菇也成了不老部落吸引遊客前往的季節性產物

不老部落的由來:從還我土地運動開始

偉浪回溯過往,向我們這群客人解說不老部落的由來,原來是七戶人家協同經營的原住民保留地,共十公頃。

在此順便補充一下原住民保留地的歷史,台灣從清康熙開始實施『番地保護政策』,可說是原住民保留地的濫觴,日據時代,日本政府為了箝制原住民,以奪取豐富的山地資源,1928年制定森林事業規程,將土地區分為三類,其中,「番人所要地」或稱「高砂族保留地」,由原先的一百六十六萬公頃縮小到只剩二十萬公頃左右,臺灣光復以後,更名為「山地保留地」,面積略增到二十四萬公頃,1990年修改為『山胞保留地』,1994年才稱為『原住民保留地』。

偉浪指出,寒溪部落的泰雅族人是在日據時代,被日本人從舊金洋趕下來的,傳統生活領域被收為國有,對原住民的生活及文化衝擊相當大,原本經濟上依賴的香菇種植也無法繼續,造成民怨。1988年,李登輝擔任總統期間,台灣九大原住民族代表發起『還我土地運動』,政府因而陸續擴編了一萬六千九百零六公頃的土地做為保留地。

偉浪表示,1994年,那時候原住民只要設籍在自己的故鄉就可以分到地,一個人大約五、六分地,大小視土地可利用之價值而定,地形越陡峭就分得較多。看見這個契機,偉浪向族人提出聯合共同經營休閒農場的構想,並提出申請,但是縣政府沒通過,他笑說,人家大概以為他這個台北來的漢人是要來炒作土地的。

偉浪認為沒有政府資源的支持,反而讓他們更團結,就這樣,他從台北帶來資金,七戶人家有三戶回到部落定居,一些人回來工作,領很低的薪水,重新學習跟土地一起生活。

第一件功課是種植傳統作物,也就是小米,為什麼原住民有小米文化?一定是因為山地的環境適合它們生長,又是一例適者生存的常識。為此,他們舉辦播種祭,凝聚大家的向心力,而且果真是豐收的一年。

部落養雞哲學:讓一切都是發自內心而做

在香茅水解渴,以及享用小米醃製的烤豬肉配小米酒的迎賓禮之後,偉浪開始帶著我們Bulaubulau。他表示,部落裡的地形大抵都依照原貌去發展,即使有建築設施,也不特意去改變地形,連養牲畜的地方,也是依循這個原則。

只見到處都有雞隻在樹叢花木下穿梭、覓食,偉浪指出,最初雞是圈養的,後來決定放掉,因為以前的人都是這麼養的,看似簡單的道理,可是付出代價才領悟到的。剛開始,他都去羅東買小雞,一次買50隻,回來通常沒多久就陣亡,便再去買50隻,買到老闆以為他的養雞場規模不小,說明原委後,老闆勸他要用飼料餵雞,而且要打針、吃藥,不然很難存活。

為什麼以前族人養的雞不用打針、吃飼料也活得很好?偉浪決定放棄工業化生產的小雞,跟部落的人買了二窩母雞孵的小雞,而且讓牠們吃自己生產的東西,廚餘、牧草加上釀酒剩餘的酒粕等,秋天時鼓勵牠們去菜園吃蟲,順便為菜園增加有機肥,一舉兩得。

原本的二窩小雞,現在已經繁衍到數不清有多少隻了,母雞會自己找地方生蛋、孵蛋,而且存活下來的個個都是身強體壯,偉浪形容,在外面淋三天雨也不會變成落湯雞,更重要的一點是,唯有讓母雞帶小雞,才能抵抗天敵。什麼天敵?偉浪說鳳頭蒼鷹會捉小雞,牠俯衝而下捉取的速度之快,往往僅在眨眼之間,只有母親奮不顧身保護孩子的親情才能與之對抗。

讓一切都是發自內心而做,是不老部落的養雞哲學。母雞帶小雞的親情給人不少啟發,一對同屬智能障礙的叔姪,在部落裡找到安頓自己的一方天地,一同工作、彼此照顧,發自內心的感情讓他們相依為命,見證愛是生命之所以存在的最大意義,沒有階級高低、愚庸聰慧之別。

P1350268
在不老部落,雞怎麼養也是一種價值觀的體現

(文章待續)

從心認識農業─彎腰生活節!1016-17

彎腰耕耘是農夫面對作物、天與地的謙卑,整個十月天,讓我們重新「從心」認識農業、土地、食物與你我的關係,展現綠色消費的力量!

彎腰耕耘是農夫面對作物、天與地的謙卑,

十月,時值「寒露」,天氣微涼是稻子黃熟準備收成的季節;黃熟的稻穗彎腰回報農夫的辛勤,

2010彎腰生活節,包含:彎腰小農市集、Bow to Land 音樂會&紀錄片放映、夏耘。農村草根調查青苗發表會、「農業˙土地˙我們共同的未來」系列講座,

整個十月天,讓我們重新「從心」認識農業、土地、食物與你我的關係,展現綠色消費的力量!

親愛的朋友,邀您一起來支持小農耕作,綠色消費~

Let’s bow in gratitude to land,nature and farmers!

image

一、彎腰小農市集 開市時間:

10.16(六)14:00~17:30

10.17(日)9:00~15:00/

台灣大學蒲葵道(新生南路麥當勞對面側門)

彎腰小農市集是你與各地友善小農交會的橋梁。八八水災重建區及各地堅持友善環境耕作的農友,將帶來他們辛勤耕作與加工製造的各式農產品,歡迎你來認識這些可親、照顧環境的農友,發揮綠色消費的力量,一同打造跨越城鄉的綠色幸福網絡。

農友攤位包括:宜蘭大宅院(新鮮農產、熟食、手工藝品)、土城彈藥庫(無毒蔬菜、果醬、米苔目)、屏東綠農的家(芭樂、木瓜、鳳梨釋迦、冠軍茶等)、美濃好食(有機米、地瓜冰棒、野蓮、客家粿、野上野下文創商品)、美濃食堂(現場食材大匯煮)、灣寶(地瓜、豆仔乾)、相思寮(南瓜、白蘿蔔)、后里(馬鈴薯、紅蘿蔔、高接梨、花卉)、二重埔湧泉麻糬、雨林咖啡、雲林四湖吳家新米、溪底遙學習農園各式醋飲、喜願小麥、台東歷坵小米、桃源香梅、彰化溪州(野生稻、芭樂、小盆栽)。

台大學生會(八八水災影像展)與自然保育社(保育理念推廣、永續海洋「到此鮪止」展)也將和農友一起鬥陣擺攤。

image
二、Bow to land音樂會&紀錄片放映

開唱時間:10.16(六)傍晚小農市集結束,約莫17:00/

台灣大學蒲葵道(新生南路麥當勞對面側門)

Bow to land音樂會邀請了巴奈、農村武裝青年、老林家樂團、諾努客走唱隊…等長期關注農村與農業議題之樂團,在向晚微風中,以最自然且真誠的方式,透過音樂傳達對土地深深的眷戀。此外,晚會也將播放陳韻如導演所拍攝之歷坵部落農友復耕紀錄,以及許文烽導演拍攝之二林相思寮農友群像,透過影像的力量,讓大眾看見農友堅持耕作的努力。

四、「農業˙土地˙我們共同的未來」系列講座

你或許從來不知道,手上的華盛頓蘋果,是靠石油澆灌出來的?

你或許從來沒想過,在地口味的牛肉麵,是道道地地的舶來品?

從綠色革命以來,「石化農業」與「自由貿易」牽動我們日常生活飲食的各種習慣,逐漸主宰我們餐桌上的菜色,然而,這種過份依賴化肥、農藥與石化能源運輸的生產模式已遇瓶頸,極端氣候與石油危機不再是遙遠的噩夢,而是我們必須即刻面對的民生問題!

請來理解農業、土地、食物與你我的關係;請來認識現實,面向問題,共尋解決之道。

台灣農村陣線與台大學生會共同辦理彎腰座,並與學界、NGO串連,十月份推出十一場農民農村農業及農鄉文化講座,我們期待你的加入、你的討論、你的行動。

系列一:台大彎腰講座

10/11 19:00~21:00 台大共同教室 205 彎腰講座1:彭明輝老師 石油能源與糧食安全

10/14 19:00~21:00 台大共同教室203 彎腰講座2:徐世榮老師 土地政策

10/15 18:00~21:00 台大共同教室104 彎腰講座3:郭華仁老師 種源保護暨牛糞傳奇台語版放映

報名網址:我要報名(請按我)

系列二:NGO農業講座大串聯

政治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週一晚上19:00)

10/04林明賢 國際非營利組織實務 10/18蔡培慧 台灣農業與農民運動、10/25廖本全 開發與土地正義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週四晚上19:00)

09/30 黃仁志 土城彈藥庫經驗–都市農村發展的可能 10/07 舒詩偉 青芽兒雜誌的經驗與思考

10/14 江育達 當搖滾樂遇上農村 10/21 趙 剛 談陳映真的小說 <鄉村教師>

社區營造學會(週六上午09:30)

10/23 Elizabeth Henderson 社區支持型農業

完整資訊─請上彎腰生活節網站:http://bowtoland.blogspot.com/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浩然基金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夏耘。農村草根青苗發表會)

主辦單位:台灣農村陣線、台大學生會、友好農產

協力單位:台大學務處課外活動組

以「雞屎」為名的老洋樓

在安平的王城西聚落,有一棟美麗而古雅的建築,記得年幼時曾多次從古堡的一端瞥見它的寧靜身影,當地人都叫它做「雞屎樓仔」。

100_6503
【從安平古堡望向王雞屎宅的後方】

在安平的王城西聚落,有一棟美麗而古雅的建築,記得年幼時曾多次從古堡的一端瞥見它的寧靜身影,當地人都叫它做「雞屎樓仔」。彼時能興建「樓仔」的家族多有一定的經濟能力,看著它特殊而多變的豐富外觀,令人不禁遙想當年生活在這宅院內的情形。

100_6507
【王雞屎宅正門】

「雞屎樓仔」真是個有趣的名稱,怎麼有人會如此稱呼這棟老屋呢?其實是因為這棟宅第的興建者是王雞屎先生,他在日治時期經營鹽業貿易致富後,鳩工興建此宅,歷時一年多時間,花費三萬日圓,於昭和十二年(西元1937年)一月五日落成完工,為當時安平最豪華宅邸之一。

100_6515
【被現代建築包夾的窘態】

然而,於日治末期正逢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當局為防止此宅目標過於顯著,成為盟軍轟炸之對象,因而強制將此宅塗上柏油,現在在這座宅第的部分牆面仍可見黑色的塗抹痕跡,所幸王雞屎宅並沒在大戰中受到嚴重損傷。隨著時代的演變,王雞屎宅鄰近區域逐漸蓋起一棟棟現代式的住宅,使得周邊空間感顯得較為緊迫,新道路的鋪設,也令整座宅第低於周邊道路,儘管如此,王雞屎宅的完整保存為當時時代背景留下珍貴的見證。

100_6527SANY1395
【門柱與天花板的藝術裝飾風格語彙】

SANY1353100_6451
【藝術裝飾風格的室內裝修】

100_6444
【使用閩南傳統的綠柚花磚】

100_6455100_6414
【左─受日式風格影響的和室空間,右─埃及棕梠葉柱頭是受到異風風格所影響】

古意十足的老樓仔,在落成當時可是十分摩登的建築,是為了彰顯主人的地位,王雞屎宅運用了大量藝術裝飾風格(Art Deco)的建築語彙,如門柱的折疊線腳裝飾、立面收邊的階狀硬邊處理、天花板的放射狀裝飾等,甚至連室內裝修都參雜了藝術裝飾風格的氣息。除此之外,閩南傳統建築語彙的使用及日式風格、異風風格的影響,造就了豐富多變化的樣貌。

SANY1389
【戶外可愛小巧的衛生設備】

100_6502
【女兒牆裝飾細部】

常常有人會形容這棟洋樓住宅是巴洛克風格建築,其實這是有點貽笑大方的說法喔! 王宅外貌主要為西洋風格所主導,由各種不一樣的樣式語彙所組成,又因興建於1930年代,深受現代主義的影響,呈現出來是一種趨向於過渡的風格,特別的是其整體規制宛若傳統民宅,這樣西方與傳統的結合又有些閩洋折衷風格的趣味,在安平地區是十分特殊的住宅,日治時期於台灣各地興建的洋樓住宅多有這般特色,雞屎樓仔是頗具代表性的之一。

SANY1288
【王雞屎宅後棟外觀】

SANY1384100_6490
【左─王雞屎宅內部以磨石子工法製成之階梯,右王雞屎宅神明廳的陳設】

由於年輕一輩的外移,王雞屎宅內僅有王氏耆老居住,由於管理上的疏忽,許多珍貴的古物泰半都遭到盜取,現階段王宅並不開放外界參觀,著迷於此樓仔魅力的人們,就只能在外圍細細品味老宅的風華了。記得在遊玩古堡之後,別忘了順道來欣賞這歷經繁華歲月的「雞屎樓仔」。

吉貝小道報(2)這裡郵局長得不一樣

「妳是郵差嗎?」我問。「也算,也不算」她草草的回。「那出去送信需要穿綠色制服嗎?」我追問。「大家都認識我,穿什麼制服啊!」….

image001

繼今年夏季在日本瀨戶內海,面積0.6平方公里,人口不到60的犬島上,造訪了小巧可愛、服務親切的一人郵局後,來到吉貝,這個面積約3.1平方公里,人口約一千六百多人的土地上,我起了好奇心,很想看看,吉貝的郵局是什麼樣子?

郵局不是都長一樣嗎?頂多大小不同,能有什麼多大的差別?這可能是一般人的疑問。但我知道,這裡不一樣。這裡的早餐店,吐司上培根擺歪的時候,會有人大手一伸,把等下自己要吃的培根擺正;聽著內用客人點餐,忙不過來時,老闆會喊著:「小黃瓜現在沒有了,你要不要自己從冰箱裡拿出來削一削」。

走在路上,你得跟很多人打招呼,有些初次見面的公公婆婆還會邀請你來家裡坐坐抬槓;睡覺、外出,大門從來都不用關,門壞掉了一陣子,除了我們兩個外地人外,沒人覺得需要費心修理。

小小村落,生活緊密的很,我想像,這裡的郵局是不是可以直接坐在裡面看報、吹冷氣、喝茶、聊天,一邊寫匯款單、一邊講隔壁鄰居小八卦,小小郵局,小小的訊息發送站。

終於,那一天,因剛好要寄信,問了當地人後,我跑了一趟郵局。

嗯~他不是一棟獨立的建築物,也沒有所謂可以看報、喝茶的公共空間,精確的說,他其實不是郵局,當地人都叫他「郵局代辦所」,設在某一戶民宅裡,唯一可資辨認的意象是:庭院前的綠色郵筒。

image003
要寄信或掛號,走進房子左手邊的小房間,感覺那是房子主人特地騰出的工作空間。每天下午四點到五點收件,其他時間,就去送信或是做自己的事了。

「妳是郵差嗎?」我問

「也算,也不算」她草草的回。

「那出去送信需要穿綠色制服嗎?」我追問。

「大家都認識我,穿什麼制服啊!」

對ㄟ!這裡大家都認識,已經不需要這種形式的東西了,況且,阿姨也分不清楚自己到底算不算郵差。在彼此都認識的情況下,有些大宗郵件,她自己不好送的時候,會打電話叫主人來拿。

image005

長期以來,吉貝依侍的就是這樣的代辦所,由郵局外包給當地人,一個月一萬多元的微薄薪資,擔負著原本應由郵局駐點的任務。但代辦所只負責收、發信。 「如果要刷本子或匯款怎麼辦?」我好奇著,只見當地人輕鬆自若的回應:「就去馬公啊!」。舉凡什麼要寄鐵牛運功散給當兵兒子的急件(吉貝寄信會比馬公晚個一、兩天),或要匯款、存錢、刷本子的,通通得去澎湖本島辦理。

image007
送信前,先將信件依照路線分類

凌晨五點、六點發,早上十一點回的貨船,負責島上郵務與各種物品的補給;每天兩班的交通船,則運送居民往來於吉貝與赤崁間(澎湖本島離吉貝最近的港口),在吉貝,除了旅遊季載運觀光客的快艇與私家船外,當地人不管要買土司、辦事情還是回台灣,都得搭乘交通船前往,海象不佳、天氣不好,船不開的時候,一切就只能等待。船是拉著吉貝和澎湖本島的一條線,在這裡,船代表的是比車更多的便利與自由,擁有一台小船的掌控感絕對比一部賓士或BMW大上好幾倍。

image009

「如果要領錢呢?」我又好奇了起來。經附近阿姨的指引,島上的提款機就設在代辦所斜對面的角落上,不過,這裡的提款機可是會「關門」的,前陣子颱風天要去領錢時,整個提款機扎扎實實的被四根螺柱與壓克力板給鎖了起來,好不容易等到颱風過後,螢幕上竟出現「鈔票用罄」四字,趕快找其他提款機嗎?不行、不行,這是全島唯一的一個,只能等天氣好,船開的時候,乖乖等著鈔票從本島運過來。

image011
會關門的24小時提款機

當我們在台灣,以為澎湖的物資、交通不是很充足與方便的時候,對於吉貝,這樣一座離島中的離島而言,馬公”本島”,卻是主要的物資補給與事務處理站;當我們在吉貝抱怨船班、物品種類少的時候,其實她已經是澎湖較大的有人島中,數一數二方便的了。

從中心到邊陲,總是可以發現再更邊陲的故事。

本文與「生活在吉貝」部落格共同刊登

(閱讀「吉貝小道報」系列文章,請點選這裡)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