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生在海島之上

一旦興建完成,未來的七星潭向南將看不到海岸山脈,花蓮地標美崙山和鯉魚山亦不復見。走在潮來潮往間,我試著想像改變的畫面,思量當我們的孩子再來七星潭,我們要如何用嘴巴描繪曾經的遼闊?花蓮人知道…

時序快要進入12月,天冷了起來,太平洋的東北季風愈來愈強,住海邊的人們夜晚總能聽見明晰的海浪聲。沿著花蓮193縣道,蜿蜒七星潭的月牙形海灣向北,抵達花蓮新城鄉的康樂村。住在這裡,因已繞過空軍基地旁七星潭主要觀光區,不那麼熱鬧紛雜,我偶爾會在生活間隙的空白裡,到就近的卵石礫灘上散步。之於這裡的居民,太平洋等於身邊,因融於生活而顯得理所當然。

981125-xinqitan6c369c5a5-40.jpg
193縣道北端,七星潭安靜而平凡

從最初不知七星潭是一片海,到現在三不五時步行於海岸,看著七星潭從早期只是一個單純的小漁村,到縣政府開始規劃建設遊憩設施如賞星廣場或運動公園等,到民宿和餐廳林立,如今要在美麗的七星潭過夜,那是方便多了。

吸引人的海灣,財團欲收購乃常情,行政院與交通部很早就將七星潭設為縣級特定風景區,有效阻擋他者覬覦的野心。然則花蓮縣政府於今年七月提案請求廢止一九九七年的「七星潭環說書審議公告」,十月底,終確認失效,此後業者興建5公頃內的各項開發行為,不必經過環評,即可就地合法。

渡假村興建的消息已然傳開,花蓮或島嶼其他各處都有小小的行動展開,開發案在花蓮縣政府、業者、民間環保團體和環保署之間來回往復地爭論詰辯,這一片海灣,究竟歸屬於誰?

當地居民的聲音微乎其微,而土地,土地沒有聲音。

吳明益於十一月十一日的中國時報上說:「我們對海的想像就是我們在心理所建構的海的形象,我們看待大海的方式,最終也會影響我們對待海的方式……」

我們要到什麼時候,才能深層理解自己所居之島?當它可能受到影響或改變的時候,自然產生保護它的慾望,進而有更多的動作(傾聽、閱讀、走過),然後改變自己(自覺或不自覺),或者確實發聲以讓更多人知道?

圖二
觀光發展令七星潭景區有愈來愈豐富的規劃,人工痕跡離海於是愈來愈近

人之於災難的感受力和記憶力其實是有限的,短期的慾望通常比長期的理想更能令人們信服。面對多起的開發案(雲林水庫與八色鳥保育、蘭嶼青青草原步道施工、台東杉原海水浴場改建美麗灣渡假村、樂生療養院的拆遷、蘇花高速公路的興建……),久而久之,人們習慣了,再有更多衝擊也趨於消極接受,義憤填膺是短暫的,持久的關注其實需要極大的熱情。

人們偶爾會不知所措,不是不知道能做什麼,而是,你明白這是一個階段,環境正在接受與等待中,但沒有人有把握這主流價值體系的權威──以資本包裝分享環境的美好,什麼時候才會即刻被群起質疑?所謂美好生活的定義,又是什麼呢?

開發案同時存在政治和時間兩種層面,以更有力、更自豪的方式訴說一個島嶼所得到的恩賜,好處主要由外地經濟富裕的社會成員所享有,而代價主要由周遭生活的居民所承擔。

經濟效益令人們考量自我需求的同時無暇兼顧土地的需求,度假村之所以設立,在於背後推動或護航的人,他們的生命經驗裡,也許沒有太多和鄉土建立連結和情感的機會,而輕易倒向經濟取向。所謂「愛鄉愛土」常只存在於多種媒介的宣傳上,不小心就可能過度渲染。人們未必會替後代子孫未來的幸福著想,多數人面對的只有當下。

一旦興建完成,未來的七星潭向南將看不到海岸山脈,花蓮地標美崙山和鯉魚山亦不復見。走在潮來潮往間,我試著想像改變的畫面,思量當我們的孩子再來七星潭,我們要如何用嘴巴描繪曾經的遼闊?花蓮人多知道這些年七星潭變了,然則如果人們從未去過七星潭,變與不變其實也感覺不出來。

當孩子們看不見我們曾所見的,他其實無法理解土地所經歷的痕跡,以及島民的權利。

866223fb730c-400.jpg
海上可見定置漁場,海天合遠處山脈的景致極美,然岸上也有不少垃圾

公民素質與環境教育並不是環保口號就能詮釋的信念,也不是一種理想,而只是日常生活裡一種普遍的態度──人人愛物惜物,樸素簡單地活。

當我們生在一座海島之上,人與海洋的關係,到底要什麼樣的成長背景,才有辦法生養敬畏與感恩的土地倫理?如果七星潭曾予花蓮人豐富的感官經驗,餵養眾多旅客疲憊的心靈與身體,聽聞七星潭事件後,除了沉默、哀傷或者憤怒,我們是否有,更多思考或行動上的選擇?

後來就發現,有些事物你一直以為它沒變,其實它恆常處在一種緩慢的幻滅中。生活便利快捷的結果,人們能在短時間裡滿足部分需求,付出的代價卻是更多欲望、以及不可逆的生存環境。一如《七星潭事件2─走吧!陪我去走走》影片所呈現的,如果這海島得了癌症,我們咬牙而無法否認,那麼就一起靜靜化療,把握僅存的美好良善,用我們的方式,靜靜地守護,以及陪伴。

圖四
島民的權利

七星潭毋須蓋度假村,這是愛它以及謝謝它的方式。

不然其實也是,靜靜地記得,當我們生在海島之上。

【相關資訊】

1. 美麗七星潭-七星潭渡假村討論資訊平台

http://sites.google.com/site/meiliqixingtan/

2. 搶救七星潭連署官方網站

http://qi2530.blogspot.com/

【延伸閱讀】

1.七星潭事件2─走吧!陪我去走走 (慈大傳播站)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46552

2.自然美豈能獨佔? (2009-11-11 中國時報 【吳明益】)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1+112009111100436,00.html

3.「當我們在『議』起-」花蓮區公民記者聚會後續報導 (東海岸文教基金會)

http://space-east.blogspot.com/2009/11/blog-post_10.html

一分鐘搶救七星潭!

美麗的七星潭,是花蓮人的回憶,更是所有到花蓮遊憩的朋友必停之地。你曾經獨自在這片美麗的海灣駐足嗎?2009年10月30日,環保署通過花蓮縣政府提案,廢止了七星潭唯一的保護屏障~

美麗的七星潭,是花蓮人的回憶,更是所有到花蓮遊憩的朋友必停之地。

你曾經獨自在這片美麗的海灣駐足嗎?

或者背著吉他向七星潭哭訴那個男孩/女孩離開了…

你曾經與親友一同踏著七星潭的浪,丟幾個小石頭歡笑嗎?

或者只是一群人夜宿七星潭,躺在礫石床上傾聽七星潭歌唱…

2009年10月30日,環保署通過花蓮縣政府提案,廢止了七星潭唯一的保護屏障~《86年七星潭風景區開發建設環境影響說書審議公告》。此一動作讓七星潭門戶大開!七星潭沿岸天然景觀生態、遊客及周遭居民安全岌岌可危!

許多在地居民憂心的指出,近幾十年來七星潭海岸線退縮快速,居住安全勘虞。加上考量全球暖化造成海水面上升以及風暴愈來愈強的趨勢,七星潭除加強聚落區海岸護堤外,其它非聚落區惟應強化海岸保安林的防風定砂和防潮功能,土地只應低密度利用,建築線應儘量向內陸退縮,而不是短視觀光開發近利,興建愈來愈大的飯店和渡假村,並要求政府建造愈來愈高海堤,與海爭地,圖私人利益,卻要納稅人買單。

搶救全民的、自由的、絕美的七星潭!

發起團體:搶救七星潭聯盟

現在,請加入全民連署,用一分鐘搶救七星潭!

連署訴求:

1.七星潭的美要由全民分配,不可由財團掠奪獨占。
2.要求花蓮縣政府核看守全民財產,保障全民進出七星潭海岸自由。
3.請花蓮縣政府公開《新訂七星潭風景特定區計畫》內容,提供全民意見參與。

關鍵連結:搶救七星潭連署搶救七星潭串聯貼紙 搶救七星潭聯盟美麗七星潭協作平台

急徵!守護七星潭志工-報名請將名字、聯絡電話、E-mail資訊寄至lovehualien@gmail.com信箱,謝謝。

1.網路連署志工:連署書(現在修正中,預計11/25開放下載,屆時請上連署網站下載),邀請各位關心七星潭的朋友將其列印出來,與周遭親友同事宣傳,簽名連署支持七星潭後,寄回花蓮信箱(信箱地址近期公佈)

2.街頭連署志工:我們將於11月27-11月29日於舊鐵道商圈進行街頭連署,預計時間為16:00-21:00,請有空的朋友一起加入連署志工的行列,不用三天都有空,只要有心就算只有30分鐘也可以。

3.活動志工:我們打算在七星潭籌備一些活動,時間可能在聖誕節或跨年時,目前都在討論階段,如果有興趣一起參與的話也歡迎加入唷!

東海岸文教基金會 江珮瑾
Tel&Fax:03-833-4545 Mobile:0910951113
Add:970花蓮市林森路210-2號 Blog:http://space-east.blogspot.com/

aa1

何止七星潭─東部海岸線的瘋狂BOT

這些東部海岸線上的開發岸,最讓人擔心與氣憤的有三個層面。首先,在生態上,一些地區屬於未開發的自然環境,甚至被列為生態保護區,沒想到從觀光據點變渡假中心,大型的開發建設,對於海岸與海域生態造成重大危害….

很累!那種一擋再擋的環境運動,真的很累人。

一群人拼個半死,還不知能不能擋下一件毀壞環境的開發,但是另一頭冷氣房內,卻算計著好幾件開發案,而且隱密的積極進行,等到發現又是一陣疲憊。開發就像膿瘡,不找出發炎部位根治,拭膿很辛苦。

花蓮七星潭BOT案引發關注,這個開發案原本是幽靈老案,如今不甘消沈,在這個當家換人的時刻,突然復活快速推進,環說書審查通過,東部海岸線巨災即將來臨。

981119-muqixintan-450.jpg

問題是,從杉原海岸到七星潭,東部海岸線上何止這些開發案,目前東部海岸線上已經提案規劃、招商審核或動工開發的BOT開發案,從宜蘭–蘭陽溪出海口、砲台山、南澳農場的渡假山莊或國際旅館,花蓮–南北濱公園、七星潭、磯碕、靜浦(還有機場規劃)的觀光旅館、石梯遊憩港,台東–棕櫚海濱、三仙台、八仙洞、小野柳、都蘭灣、杉原海岸的渡假村或國際旅館、以及杉原遊艇港,外加綠島朝日溫泉BOT、帆船鼻國際旅館等等。

沿著東部海岸線,就有將近二十個的BOT案蠢蠢欲動,密度之高讓人咋舌,這還沒算縱谷線上那些大大小小的溫泉區BOT,以及林務局的遊樂區BOT,整個東部海岸線淪入開發的風暴之中,極力推動是觀光局東管處,以及三個地方政府的建設局、觀光局或工策會,大大小小開發案讓這些自然海岸線,即將聳立許多的人工建築。

2-4114977939_c66815f481_o

這樣的開發現象,有著一定模式,一些知名的景點,在東管處或地方觀光局接手後,先設計一些觀光設施,提供遊客親近,接著開始找規劃公司,進行調查評估,然後在大力推動下,BOT迅速成案進入公告招商,並且常常利用分區、分期建設,讓開發面積變小,避開環評,再慢慢增大建設規模,東海岸知名景點幾乎透過這樣模式,一個又一個景點規劃BOT案,交給財團經營。

對於這些開發區域,其實在觀光旅館、渡假村等大型開發案進入前,許多地區已經設有商店、露營區委外經營,如東部磯碕海水浴場、黃金海岸三仙台觀光事業、八仙洞專賣店、三仙台專賣店、台東小野柳企業管理顧問公司等,這些公司都因經營不善,有著欠繳權利金的紀錄,還被觀光局向法院要求強制執行。諷刺的是,經營不善的問題,竟然變成開發規模太小,需要更大的開發案來吸引遊客。

於是,東部可以算得出的旅遊景點,都可能變成BOT案的私樂園,往後騎單車旅行,想要隨意逛景點,都可能變成處處消費進場,或在只能在高牆外懷想興嘆。

3-4114977261_8985968d0c_o

這些東部海岸線上的開發岸,最讓人擔心與氣憤的有三個層面。

首先,在生態上,一些地區屬於未開發的自然環境,甚至被列為生態保護區,一些地區早期進行觀光建設,也是以低度開發,建造涼亭、步道、廁所,以便利遊客為主,沒想到從觀光據點變渡假中心,大型的開發建設,對於海岸與海域生態造成重大危害。

更諷刺是,七星潭後面有空軍機場,平常朝機場拍照都會有事,遇上 BOT案,竟然可以蓋上高層飯店,讓平日嚴禁觀測的軍事基地一覽無遺,真的是資本優先、經濟第一。

4-4115746454_b5165d7b00_o

第二、在景觀上,國內一直缺乏文化景觀的文化資產觀念,就是對於一個特殊的地景,必須保持它的原始與完整,國外就常以峽谷或海岸地景申報為文化景觀,成為國際知名觀光地區,根本不會去蓋上任何人工建築,破壞景觀完整原始。

在東部的海岸線上,彎曲綿延的海岸,加上層層疊影的山巒,就是具有自然地景的文化價值,都足以成為文化景觀的文化資產,搞不懂為何要聳立那麼多建築,破壞珍貴的地景。

第三、在權益上,這些觀光景點,可能原本都是原住民的傳統領域或文化發源地,被收為觀光區,低度開發作為觀光景點供遊客旅遊,基本上還在一個開放及共享的態度上,但是最可惡之處,在於這些BOT案,不會只是蓋棟旅館或渡假村,自己在自己區域創造遊憩價值,而是將觀光景點整個佔據,築起圍牆讓遊客不能自由進出,甚至成為高消費旅遊的私人樂園。

這種蓋旅館兼圍海灘的惡行,早在許多地區發生,以BOT將國有地轉私營,無異剝奪人民親近國土的自由權力

5-4115745756_d78b4237bd_o

對於東部發展觀光,大家都樂見,對於財團願意投資,其實也是美事一樁,但是一旦BOT案建立在破壞生態、毀壞地景,以及獨佔國土的惡行上,實在令人憤怒與厭惡。

七星潭開發案,值得大家關心,應該全力搶救,但是更大的海岸線破壞問題,更是值得大家即早因應,那種知道一個搶救一個的行動真的很累人,到頭來還是必須徹底要求政府,在東部觀光發展的中長程計畫中,必須兼顧生態、景觀與公義的問題,不能找到地就想送財團BOT,讓東部海岸從此沈淪在開發的破壞中。

6-4114978177_73bef03a3c_o

一直在想,政府應該積極輔導,讓社區居民自己經營、守護家園附近的觀光區,讓利益落回在地,而非築高牆的財團,如果非得BOT,這些開發案應該離海遠一點,用自身的休閒設施結合被保護的地景,吸引想住的遊客,而不是官商勾結,強佔一個又一個的風景美地,建起富豪私樂園,隔絕居民、遊客,服務少數人,以國家土地營造財團的私利。

7-4115745526_3fc682f169_o

濱海大開發,何止七星潭一地,東部海岸線的瘋狂BOT,即將來臨!
8-4115799170_8bcd6baf30_o
9-4115799050_12191f2a6f_o

(本文轉載自「飄浪。島嶼」部落格)

政府,我有問題!

七星潭,我想懂妳,既然政府聲稱合法擁有管理妳的權力。那麼,政府應該最瞭解妳。而我是繳稅給政府讓它施行管理權力的人,那麼我就有權利要求政府釋放與妳相關的資訊。

 1111編註:關於七星潭的議題與背景瞭解,請點選這裡閱讀:「自然美豈能獨佔?」

七星潭,我不懂,筆直的道路通向何方?

981110-qixingtan-ge0-360.jpg

該向下滑或右彎?

如何親近前方的妳?

image003

妳是否怕吵,所以不願大車載人來?

image005

是否要人緩慢接近,

所以讓坡既陡又急?

image007

為何我看見拉下鐵捲門的餐廳

高低參差的房子

聽見妳的歌聲

卻不見妳?

image009

莫非有人

有人靠妳維生?

image011

是漁民嗎?

那為何架上的是

殘破的網?

image013

是民宿、飯店或小吃嗎?

image015

為何船駛上了路

二十四小時的店家開在小雜貨店旁?

image017

為何我仍未見妳?

莫非妳是屬於誰的寶藏?

image019

是社區居民、單車族、機車族的?

image021

是政府的還是財團的?

image023

不懂

為何我見了妳

卻不敢也不能奔向妳?

image025

莫非妳的歌聲是溫柔的提醒

告訴我

妳會在無意間爆發致命地激情

image027

莫名地

我敬畏著妳

卻不敢赤足

虔敬地走向妳

因為我害怕

踏下被妳掏空的

那最後一格階梯

image029

我害怕

自己會跌向滿地的木屑與碎玻璃

image031

只能小心翼翼地走向妳

聽妳歌唱

聽妳反覆吟唱著

那好長的一支歌

不知聽了多久

若非太陽曬的人發暈

不然誰捨得離開妳?

image033

臨別前再看你一眼

才看見

妳在岸上

譜的曲

image035

這是妳送給人們的廢物或禮物?

所以船和推土機在岸上

等著領

image037

人們回送妳的又是廢物或禮物?

妳以砂石與馬鞍藤覆蓋

代表收下?

或拒絕?

image039

不懂

如何與妳唱和?

莫非我

未曾真正面向妳?

image041

不明白

如何為妳的長調

伴奏

只好不停追問

何時才能懂妳?

誰能懂妳?

image043

七星潭,我想懂妳,於是我面向海洋,同時對政府發問。

既然政府聲稱合法擁有管理妳的權力。

那麼,政府應該最瞭解妳。

而我是繳稅給政府讓它施行管理權力的人,

那麼我就有權利要求政府釋放與妳相關的資訊。

政府,我想問:

「既然民國86年中央政府交通部觀光局通過「七星潭沿海風景區開發建設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之審議公告,開發計畫必須先通過環境影響評估才能變更地目,

為何民國96年初花蓮縣政府卻通過派帝娜公司投資的「七星潭濱海渡假村」開發計畫?」

「為何民國98年7月14日以〝行政程序未完備〞為由,計畫廢止「七星潭海岸風景特定區」的公告,企圖讓七星潭〝在開發範圍低於五公頃以內不必進行環境評估〞,如此一來,是否表示計畫開發中,面積4.45公頃的七星潭渡假村可不受環境影響評估限制,變更地目後即可動工?」

政府,我不明白,是我誤會什麼了嗎?

請你解釋:「為什麼我覺得你打算讓大家的七星潭變成財團私有的財產?」

政府,我不明白,如果你不希望我誤會你,為什麼我以明確的信件主旨「七星潭風景特定區計畫」,明確的信件內容:

「為瞭解花蓮縣崇德至七星潭沿海地區之現況與發展規劃內容,敬請提供《新訂七星潭風景特定區計畫申請書》暨《新訂七星潭風景特定區計畫政府政策評估說明書》各乙份,裨研讀後提供意見予貴單位施政或審議參考,感謝。」──

索取即將審議的《新訂七星潭風景特定區計畫申請書》暨《新訂七星潭風景特定區計畫政府政策評估說明書》,都沒有半個人能提供我想要的訊息呢?

現在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人兒阿!

如果你跟我一樣關心、想要懂七星潭,

請用你自己的方式,

或參考我的方式,

持續對政府有禮且堅定地發問:

請解釋你是不是企圖讓七星潭成為財團私有的財產?」

上網寫信給:

花蓮縣長http://www.hl.gov.tw/mailbox/Mail.asp

營建署長http://www.cpami.gov.tw/web/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281&Itemid=140

環保署長http://forum.epa.gov.tw/EPASPS/SPSB/SPSB01001.aspx

參考資料:

A.98年10月31日–公民新聞報: http://www.peopo.org/peoponews/post/45233

B.98年11月2日–公民新聞報: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45305

C.2009年11月1日公視晚間新聞: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45604

D.七星潭事件.危機來襲: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44617

E. 美麗七星潭-七星潭渡假村討論資訊平台http://sites.google.com/site/meiliqixingtan/

我怎麼成了賣魚人?

五點多天剛亮,聽到窗外遠方傳來巨大起重機的引擎聲,我跳下床,偷偷親了可愛菜菜子胖嘟的小臉,換上衣服、穿上長靴雨鞋,趕緊出門,起重機正從分魚場開往海邊,七星潭的定置漁網準備起網了,魚就要上岸。

這幾天,第一道冷鋒來,定置漁場的老闆娘來電通知,說今年的捕魚季正式開始了,讓我想起,去年大約也是這個時候開始賣魚的。

最近,又有一些新朋友問「為什麼賣魚?」, 一個從事城鄉規劃的人,怎麼跑去賣菜?這是我老媽永遠不能懂的奇妙,居然還賣起魚?

有一回,溪底遙的小非也這樣問,我說「我得想辦法活下去,那是菜舖子的重要支持」

不過,說真的,穩定菜舖子的收入並不是賣魚的初衷,那是我後來才發現的。

9810261-1656141482-360.jpg

5年前,我剛搬到花蓮,就住在離七星潭海邊不遠,每天窩在電腦前面,

埋頭寫著城鄉永續發展的各種可能途徑,到了下午總是腸枯思竭、大腦當機,

索性關機,帶著小冰箱、騎著腳踏車,到七星潭,等待黃昏時的鮮魚上岸。

「七星潭」不是潭,是一處小漁村的地名,一個靜謐地令人忘神的小村子,

在半天高的中央山脈下,在廣闊而純淨的太平洋左岸,溫暖黑潮,就沿著海灣向北流向日本,

魚群喜愛在溫暖的黑潮裡、為這個小村子帶來豐富的漁產,自然發展成一個小漁村。

只要留神看海面,會看到定置漁網,那是一種環保的傳統漁法,當黑潮北流衝撞到清水斷崖,

大多魚群右轉向東繼續洄游太平洋,少部份左轉向西進入七星潭海灣,再少部份進了定置漁網。

村子裡的漁人,用這樣順應自然、不過度的漁撈方式,每天供應在地居民當令的新鮮海魚。

晨曦日出與黃昏日落是定置漁網起網二個時段,這是收穫的時刻,

懂門道的老饕與魚販們,早在岸邊等待,等待剛乘著浪尾衝入海中的舢板船,

載回自網中撈起的海魚,定置漁網就佈設在離岸邊不遠處,像這樣的野生活海魚,

因為極度新鮮,十分搶手。

2-1656141483

3-1216468863

那時,我是老饕,我也在海邊等著。

魚上岸是令人精神緊繃的時刻,船一靠岸,每個等待的人都故作鎮定地快步走回分魚場,

感覺這時候若有人心急奔跑了起來,就會引起所有人的緊張、就要跟著跑起來似的,

因為分魚場才是真正的戰場,當魚從大桶子卸到平台上的那一刻,理性是派不上用場的,

抓緊在手上的就是你的,不僅要卡得住好位置、夠悍、也要有過人的好眼力,出手要準,

沒什麼時間讓你思考「這是什麼魚?」,魚販們有時爭得厲害,抓住同一條魚、吵的面紅耳赤。

所以,在賣魚之前,我已經練得一身好功夫,是個十足專業的「搶手」。

4-1216468864

5-1216468866

漁村對我們家很重要,因為我愛吃魚,到村子可以買到剛上岸的新鮮海魚。

我們家的寶貝菜菜子,也非常喜愛吃魚,應該在媽媽肚裡時,就一起愛上了吧,

莉婷以前不愛吃魚,搬到漁村附近之後,才發現,新鮮海魚的滋味如此好。

菜菜子愛吃魚頭,我總會努力槍大尾些的回家,這樣可以取得大魚頭跟魚下巴,

對剖之後淋些鰹魚醬油放冰箱醃一個小時,在烤箱烤個十分鐘,

這些最鮮嫩的部位,滋味非常地誘人。

現在,菜菜子才一歲多,已經知道分得出好魚,最愛海鱺魚與紅甘,

她還會在嘴中挑出魚刺,以後一定也是個很會吃魚的老饕。

到漁村買魚,已經成為生活儀式,除了得享美味,還有更超越的滿足。

從坐在海邊等待、刺激的搶魚時刻、上桌的料理手工,到家人吃得高興,

對我而言,買魚是一整個享受的事。

我是個雞婆的人,這等好事,當然藏不住。

每次,有朋友遠道而來,一定帶他們到七星潭定置漁場搶魚,然後晚餐一起享用新鮮。

於是,愈來愈多的好友要我幫忙寄送海魚,連許多買菜的朋友也要求,

就這樣,非常戲劇化地,菜舖子開始賣魚。

6-1216487627

7-1216487629

8-1216487626

就這樣,我成了魚販,得為更多朋友準備海魚,不只家人。

五點多天剛亮,聽到窗外遠方傳來巨大起重機的引擎聲,我跳下床,

偷偷親了可愛菜菜子胖嘟的小臉,換上衣服、穿上長靴雨鞋,趕緊出門,

起重機正從分魚場開往海邊,七星潭的定置漁網準備起網了,魚就要上岸。

有人說,我對食材新鮮的堅持,就像是日本電視節目”料理東西軍”。

其實這種精神,就是菜舖子的文化,「我們因為享受,所以分享」,

和賣菜一樣,都只是我們生活的延伸,與大家一起分享。

時令進入後秋,定置漁場開始忙碌了起來,

海水溫度下降,更多魚群游入溫暖的黑潮洋流,是一年當中最豐收的季節,

如果你來花蓮,別忘了去那兒體驗一下搶魚的驚奇,搶條好魚享受美好的晚餐。

嗯!這就是花蓮。

(本文與「大王菜舖子」部落格共同刊登)

貧窮的溫度裡,踏實漂流 之1

當貧窮背包旅舍開始開張迎客,碩又應徵了一份麵包車司機的工作,開著麵包車跑各地偏遠村落,賣出車上的麵包。「麵包車司機,是我夢想已久的工作,它非常深入、貼近人的生活,它像一把鑽子,可以鑽探我所不知道….

打造窮背包的家

年輕還在學校讀書的時候,什麼也還來不及理解,許多知識和資訊就都從書本裡吞嚥下去,硬生生的,不需要理由。

近兩年前,有一個叫碩的男生,因前一份紀錄後山的電視台工作,他探訪了半個花蓮。結束工作以後,他一個人騎車到東岸,單純地想要到花蓮大港口部落裡找間房子住上一段時間,卻在花蓮七星潭的雜貨店門前,看到一張租屋單子,沿193縣道穿越墓仔埔,右拐進北埔一條窄細的小巷裡,一間平房荒蕪地佇立在那裡等待。

如今,他一人租下這平房,已經一年餘。

當初找了大學同窗好友一同來整理房子,好友正逢考上研究所後的空窗期,好友說:「我只是想住海邊而已。」那時候日子經常是到海邊撿拾漂流木、到路邊尋找廢棄家具,建築系背景的他們要整理房子並不難,碩把地板都上漆了,臥室邊角畫了一個深藍色的尾巴,不知是大翅鯨的還是抹香鯨。自己釘木架、做床板,把空心磚的圍牆都打掉,兩人在上邊蓋了一個像蘭嶼野銀村的涼台。

981009-chufenghua-400.jpg

屋外的涼台

在空蕩蕩的小房子裡敲敲打打許多天,嘗試用25歲的力量改造一個居所,工作時期屋裡屋外總是凌亂不堪。置換身體到另一處陌生所在,住在海邊,學會和環境相親相愛,然後思考應該如何謀生。

「雖然現在住在這裡,我還是覺得自己在旅行。」碩那時是這麼說的。

夏天到了,兩人到一個基金會做海洋鯨豚解說員的培訓,因經濟問題總是省吃儉用;夏天走了,好友也因為研究所開學而離開,碩想把平房當做分享生活的媒介,因位於193縣道上的4.5k處,他叫它「193的4又2分之1」,一個貧窮背包旅舍便成形了。

麵包車像一把鑽子

然則當貧窮背包旅舍開始開張迎客,碩又另應徵了一份麵包車司機的工作,開著麵包車跑各地的偏遠村落,賣出車上的麵包。

「麵包車司機,是我夢想已久的工作,它非常深入、貼近土地上人的生活,它像一把鑽子,可以鑽探我所不知道角落;也像一把刀,剖出一幅幅各行各業的人生百態。」他說。

為了賣到一定的量,碩經常凌晨才拖著疲累的身體回家,睡得晚了,起床沒多久又開始開麵包車,反覆播放著麵包車的歌曲沿街叫賣,不管是檳榔攤、卡啦ok店、賣草仔粿的、或是修理卡車頭的,在不同時段,都成了碩的客人,碩偶爾會賣麵包兼送野薑花。

他說:「野薑花的花期大概三天,就像我的麵包一樣,保鮮期三天,也許花謝時他們又會想要買麵包了。」其實他更確切的目的,是想多分享一些美好事物,就如同花蓮這片土地帶給他的。

文一:開麵包車的路上 (2)

開麵包車的路上

那時候每天都賣到晚上十一點,才緩緩從木瓜溪以南開回市區,這並非努力,而是工作的現實之處:麵包沒賣完,自己還得貼錢。當點完貨騎回海邊的居所時,早已凌晨時分。此時「193的4又2分之1」遇有客人來訪,因為並不容易見到彼此,一切悉聽尊便。

「麵包車像為我在花蓮的生活下了註解,一場夢想世界的現實之旅。」最終碩仍因麵包車業績的壓力而結束了麵包車工作。

喜歡現在的樣子

回到193,因緣際會在就近的漁場打工。漁場就在家門外不到百來公尺的距離,碩說:「我在這裡住了半年多,這時刻才真正認識了漁場。」

海風蕭瑟的時候,屋裡屋外都是冷空氣。夜裡,碩會把門關起來,溫暖包圍簡樸的客廳,貓咪仰躺在枕木上的歇息,昏黃的小燈,襯著花布座墊很好看。屋外海潮聲分明。

「你喜歡,現在的樣子嗎?」我問。

「喜歡啊!」他不假思索。

那一陣子,他經常要在清晨五點就起床,和漁工整理糾結凌亂的定置漁網,看怪手拉起朝陽。日出在太平洋的遠方,漁工們站在大海面前,浪起浪落,等海腳頭一聲令下,推膠筏入海,接應海上作業的船隻,拉下漁獲,推上岸買賣。

碩的工作是拿攝影機紀錄他們,天還沒亮的時候,大家站在大海面前,等待推出膠筏的一瞬。每天每天,海腳頭一個聲音下,幾個人推著膠筏就往海裡衝去。

文一:清晨,東昌定置漁場 (3)

東昌定置漁場的清晨

冬天的海很冷,浪頭打下,穿透防水衣襲上肌膚,褲管總是全溼。膠筏推出去後,有人順勢跳了上去,運載漁獲回來。

碩抱著攝影機追隨他們,紀錄漁場工作尋常的一幕,紀錄平凡。在這裡,從未有人看望海上的日出,之於他們這是必然的背景。土地上的人民,生活是日復一日的必然,辛勞堆積起來,是厚重與踏實。

橙黃色的塑膠箱子被送上岸後,直接就地開賣,碩常順勢去買魚。

「多少錢?」魚放在秤上,碩問漁工。漁工沉默了一下,說:「拿回去吧!」

就因為住在漁場旁,碩擅長處理魚的食材,客人也因此常常能吃到新鮮的魚,這是住海邊的權利。海洋在此,之於年輕的他而言,早脫離了那些美和詩意,每天在漁場內看捕魚宰魚吃魚,用身體勞動去見證大自然適者生存的食物鏈,感受海洋之母生生不息的循環。跌跌撞撞卻腳踏實地參與海岸生活,比起當初在學校裡或在電視台工作時,都更加真實。

(「貧窮的溫度裡,踏實漂流之2,已經寫好了,請點選這裡閱讀)

延伸閱讀─193的4又2分之1 http://coastline193.blogspot.com/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