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縣北門社區大學在2010年5月16日辦了一個「南瀛鹽景探幽」活動,簡介上寫要藉由實地踏勘,認識鹽田結構,體驗鹽田文化,而且行程中包括了台區、中寮、頂山、青鯤鯓、馬沙溝、中洲、井仔腳、舊埕到蚵寮等地的鹽場,等於涵蓋了整個北門區。
說來慚愧,身為鹽分地帶的子民,但對本地的鹽田文化所知其實相當有限,從小感覺好像就是七股和北門有鹽田而已,哪會有那麼多鹽場可看?基於一份好奇,又見有鹽鄉文史工作室的專家許獻平老師講解,便報名參加了。
從早上8點半集合出發,到傍晚近6點結束,這一整天下來,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原來台灣有這麼一頁波瀾壯闊、可歌可泣的鹽業歷史!很感謝許老師,從頭到尾、不厭其煩、鉅細靡遺的,把所有和鹽業相關的事物,從歷史背景、鹽田結構、作業工法、曬製程序、道具寮房、採集運輸、到鹽工、鹽警、鹽官的行政體系全都一五一十的做介紹和解說,我既佩服許老師的博學廣識,更敬重他的耐心和熱心。
他說南瀛鹽景可介紹的點至少有200個,今天只能安排幾個景點,但是因為他介紹得太仔細了,連安排的景點都無法悉數跑完,實在是太遺憾了!
從明鄭時代開始的鹽業歷史
原來台灣有紀錄的鹽業歷史從明鄭時代就開始了,早在鄭成功來台時,陳永華將軍就在北門一帶教人民製鹽,現在北門鄉的「永華村」就是為紀念他而命名的。日據時代殖民政府大規模的規劃鹽區和鹽田,創立了產製運輸的程序,還建設了鹽田鐵路,也留下許多大小建築物,奠定了台鹽的厚實基礎,也開創的台灣鹽業的鼎盛時期。
國民政府接收了日本的製鹽產業,大致還是因循原來的作業程序,但早期都還是肩挑鹽的採收方式,直到民國76年才開始改用機械採收,這是鹽業的一個大革命,原來的許多設備開始被棄置荒廢,成為歷史陳跡。
也由於台灣的工資昂貴,海鹽採收不敷成本,漸漸不敵便宜的外國湖鹽,台灣的鹽場終於在2002年停產,走到歷史的盡頭。如今只剩下一些遺跡讓我們憑弔和想像當年的風光。
製鹽原來是這樣…
鹽場的規模比我想像的大太多了,從小看到鹽民在一畦畦的鹽田中扒鹽、擔鹽的景象,以為只要把海水引到鹽田中,經日曬蒸發就會有粗鹽結晶出來,其實並沒那麼簡單。
今天我們在許老師的引導下,才見識到鹽田的真正結構,把海水從海堤外引進來要有巨大的水閘門,經由「集水道」分區引到內陸,鹽池又因濃集程度不同,分成「大蒸發池」、「小蒸發池」、和「結晶池」,另外還要有輸送濃縮滷水用的「輸滷溝」系統等。
收集好的鹽要有「鹽堆地」放置,然後用鐵路或卡車運走。本來這些各類池子自從廢棄後都成一片汪洋,根本看不出裡面有分格,以前我經過這些地方,都以為這是魚塭,不知道這些原來都是鹽田。
今年由於苦旱少雨,這些鹽田的積水乾涸了,才重現了本來面貌。許老師教我們看,格子最小的就是蒸發池,通常連續四格,再來是較大的小蒸發池和更大的大蒸發池,車子一面跑,我們一面看,一面數,相當有趣。
鹽田的底部結構分「土盤田」和「瓦盤田」兩種,台區、鹽山一帶的是土盤田,要用「石輪」來壓實鹽田底部,石輪很重,鹽田廢棄後,偶而還可見到留在鹽田中的石輪。井仔腳一帶的是瓦盤田,鹽田用瓦片或破碎的碗、甕墊底。
我們認為瓦盤田生產的鹽應該較好,但許老師說,瓦盤田的鹽水蒸發快,結晶的鹽顆粒不實,土盤田的顆粒較硬,品質較好,這倒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又後來改用機器採收,底土會隨結晶鹽一起刮起來,不能用機器採收的瓦盤田就漸漸少了。
要從集水道或集滷溝將海水或滷水打入鹽田,早期是用水車。在鹽山旁的體驗區,架設了幾個大小水車供參觀的人親自下場踩踏,在井仔腳的鹽場也做了幾個。不過那都是後來造的,應該不是以前留下來的。看似簡單的踩踏動作,若是不得要領,還是很難順利踏動它,不少人上去後,手忙腳亂,就跌跌撞撞敗下陣來。
後來有一位鄉土工程師造了六片扇葉的風車代替水車來抽水,那時候一座座的風車矗立在廣袤的鹽田中,景致一定非常壯觀。不過一旦遇到無風的日子,風車就停擺了,所以後來抽水機出現,這些風車也就走入歷史。許老師帶我們看鹽山北方目前可見的唯一一座風車,小小的,只有四個葉片,不是當年的型制。
以前經過潟湖一帶的鄉野,常常見到在路旁、堤岸或遠方有一座座小小的、破舊的、甚至已經傾圮的小寮房,點綴在平曠的地面,不但不起眼,還覺得有礙觀瞻。今天許老師不厭其煩的指點給我們看,那一個是工具寮仔,是鹽民當年在野外放置各種工具的地方;那一個是修繕寮仔,是專事整修工具的寮房;那一個是抽水馬達房,水車、風車時代過後,就靠這些馬達來抽鹽水。
原來這些破陋的小建築都是當時鹽民們生計上很重要的地方,了解了這些,不但不再覺得它們不起眼、有礙觀瞻,反而覺得它們對這片土地的風情有畫龍點睛之妙,對它們憑添了許多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