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人「諸藤泰佑」用腳凸歸台灣

其實泰佑5月8日就來到台灣,正式環島前己經從台北試走到苗栗,再搭火車到台中;從台中走到彰化再搭火車到台南,正式用雙腳環島,高雄、屏東、墾丁、大武、金崙、台東、鹿野、池上……他堅持要用走的,要用最慢的方式…

23歲,來自日本九州福岡的『諸藤泰佑』,目前正在台灣徙步環島中。問他為什麼用走路旅行台灣?有禮?的泰佑說:「他很喜歡中文,想要瞭解台灣。」於是用走路的方式環島。

陽光大男孩「諸藤泰佑」

990615shopuhigyuo-225.jpg image

其實泰佑5月8日就來到台灣,在正式環島前己經從台北試走到苗栗過了,再搭火車到台中;從台中走到彰化再搭火車到台南,開始從台南正式用雙腳環島,高雄、屏東、墾丁、大武、金崙、台東、鹿野、池上……接下來一路往北,終點也還是台南,他堅持要用走的,要用最慢的方式好好認識台灣。

民宿女主人小官和泰佑

image

在台東利嘉林道的「有人在家」民宿,女主人小官很高興接待了諸藤泰佑,她說泰佑是朋友的朋友,此刻她的朋友正在日本留學無法親自接待,於是當起了東道主;她和先生帶著泰佑上山看螢火蟲、第二天(6/12)剛好是選舉日,還帶著他去投票所見識台灣的選舉,嚐嚐東河有名的包子。

東河鄉尚德國小投票

image

東河包子

image

泰佑隨身帶了一個睡袋,走到哪裡就睡到哪裡,為了讓泰佑可順利完成徒步行走台灣的旅程,民宿主人連夜製作布條送他帶著走,泰佑也寫下一些字送給大家,旅人開放的心胸和在地民眾的友善心意在此刻緊緊融合在一起。民宿女主人小官說:「很開心認識這麼有心,用腳貼近台灣的日本朋友,也很佩服他堅持要用走的來完成環島之旅,希望他這一路上旅途充滿難忘的回憶。」

在台東認識的家人們

image

戴上布條的泰佑

image

諸藤泰佑目前人在池上路段,接下來繼續往北走,如果在路上遇見他,不要忘記給他一個「甘芭爹」喔!

泰佑給台灣友人的話

image

以上照片提供:有人在家民宿

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從BOT到ROT之定位探討

反觀華山之營運現況,最大的問題是規劃缺乏整體性,也較缺少舊的歷史味道,赤煉瓦倉庫由兩大集團經營,有民間單位,也有政府部門,如何重新思考有效性之公私協力機制,應是未來華山永續經營…

華山創意文化園區(以下簡稱華山)前身為臺北酒廠,成立於1915年,1987年因為臺北市都市計劃以及環境保護政策而遷廠。1997年來自不同領域的藝文工作者組成「華山藝文促進會」,並向臺灣省菸酒公賣局爭取使用此一空間;經由協商後,臺灣省政府文化處於1999年委託給「中華民國藝文環境改造會」(前身為華山藝文促進會)經營管理,並更名 為「華山藝文特區」(黃筠舒,2005)。

981225HUASHAN-400
 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外部廣場,照片來源:組員提供

之後,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簡稱文建會)一度以BOT(Build-Operate-Transfer)模式將華山短暫委託橘園國際藝術策展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橘園)經營;2007年,則以ROT(Rent-Operate-Transfer)模式[1],規劃推動「徵求民間參與投資華山創意文化園區文化創意產業引入空間整建營運移轉計畫案」[2]。本文想探討從BOT到ROT的過程中,文建會對於華山的定位,以及對於華山所產生的影響。

就理論及實務經驗觀之,BOT案的特性為投資成本高、回收期長、風險高、政府需要長期與民間配合。但以先前橘園BOT案來看,僅有1年的時程,時間太短,雖以BOT模式辦理,實際上僅有OT的效益(黃淑晶,2005)。

後續之ROT案,依據文建會的評估,投資廠商需先為空間整建、軟硬體設施建置投入上億資金,預估至少第9年開始才有回收,因此,合約期限為15年(自由時報,2006);相較於之前的橘園BOT案,發現文建會已經較有經驗,改善過往合約太短,且由「廠商自負盈虧」的模式,也更突顯政府願意與民間協商的態度。

此次ROT案,得標廠商是由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賓大飯店股份有限公司及仲觀設計顧問有限公司組成之「臺灣文創聯盟」,可以說是為了此一標案而組成的任務型組織,並且於2007年11月6日正式接管華山[3]

在此提出4項課題與疑問,包括:第一,年限計算方法為何?第二,有關得標者對於華山的經營構想,目前僅能找到很簡略的描述,缺乏完整計畫的說明,第三,文建會之角色定位?是房東(收房租),還是需要監督整體計畫執行過程,不甚清楚,第四,華山營運團隊包括3個不同單位,未於官網或其他管道說明彼此之角色定位及分工模式。

針對以上4點疑議,作者提出建議解決方案如下:

一、 落實決策透明化:有關年限計算回收,以及得標廠商與文建會之權利義務關係應明確說明。

二、 提出永續營運構想:避免華山營運團隊變動,造成工作計畫之不連貫與大幅調整。

三、 強化計畫監督機制:不該只有文建會,亦應納入專家學者(特別是之前曾經參與華山藝文促進會之重要成員),深化政府、民間、學者之三方監督及互動模式。

四、 明確聯盟協力模式:針對聯盟內之不同單位的專長屬性,進行明確定位及分工。

參考日本橫濱赤煉瓦倉庫的活化經驗,該地於19世紀到20世紀之間,擔任進出口關稅事宜的閘口,與華山皆為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案例,主要包括兩個館,一號館為文化創意園區,由橫濱市藝術文化振興財團經營,二號館則是商業設施,開設許多餐廳、酒館和購物商店,由株式會社橫濱紅磚瓦負責營運。

一號館之1樓保存過往文物,2樓則作為展演空間,二號館中則規劃為商家聚集地,不僅保有歷史軌跡,更添加了新的活力,能讓前來參觀及旅遊者,享受到文化、藝術、休閒生活(諸如逛街、吃飯等)之巧妙結合(黃玉蓮,2005)。

反觀華山之營運現況,最大的問題是規劃缺乏整體性,也較缺少舊的歷史味道,赤煉瓦倉庫由兩大集團經營,有民間單位,也有政府部門,如何重新思考有效性之公私協力機制,應是未來華山仍否永續經營,乃至扮演文化創意產業基地之關鍵與挑戰。

參考文獻

黃玉蓮,2005,〈橫濱懷舊散步〉,自由電子報,2005年8月9日,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aug/9/life/travel-1.htm。

黃筠舒,2006,《1945年以後的臺北酒廠—華山文化園區的形成與變遷》。臺北: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

黃淑晶,2005《「創意文化園區」經營管理策略之研究-從加拿大溫哥華葛蘭湖園區看華山「創意文化園區」》。高雄: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附註說明:

[1] 字義為「租用-營運-移轉」,意思是由政府委託民間機構或由民間機構向政府租賃現有設施,予以擴建、整建後並加以營運;營運期間屆滿後,營運權歸還政府。

[2] 參考自由時報電子報刊載之「華山ROT相關背景」一文,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jun/16/today-art2-2.htm。

[3] 臺灣文創聯盟於2007年6月23日正式成立臺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作者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產業學系98年度第1學期「文化政策」課程之「文化資產工作坊」的分組書面報告,除撰稿者外,小組成員尚包括陳毓玲、陳冠丞、朱惠慈、黃麗文、陳姵如。)

到農民市集找幸福

日本面對加入WTO壓力,各地紛紛推動重視「地產地消」觀念的「農民市場」,根據二○○四年統計,常態性農民市場逼近三千個,全年營業額超過一千億日元,其中日本JA農協設立一千五百多個農民市場,由於鄉間…

合樸挺小農–有機農業找出路

「我不識字,不太會講話啦,我的柚仔卻是很衛生喔,絕對沒有噴農藥!」六十五歲的有機柚農「秀紅姐」頂著大太陽擺攤,只要一說起自家的柚子,打開話匣子就是停不了,滔滔不絕就像介紹自己拉拔長大的小孩,表情盡是驕傲與得意。

這裡是台中的合樸農學市集,每個月第二個星期六總是固定聚集一群來自各地的有機小農,擺攤搭棚做生意,有的賣菜賣瓜,有的賣水果,還有原住民帶來自己栽種的葡萄和金針,熱鬧滾滾。看似菜市場,但走近一瞧,卻是多了一分關心土地和支持在地小農的情懷。

「合樸」就是為了共同實踐「合作、簡樸」的生活,也恰好是英文「HOPE(希望)」的諧音,他們強調「農」與「學」同樣重要,發起人陳孟凱說,合樸農學市集不只是買賣交易的場所,也不是農特產品展售中心或蔬果賣場,這是一個教育與學習的平台,也是集結一群農友的小革命。

9801005-gaop1100119-360.jpg

陳家姊妹花 為老母出來賣菜

陳美純和陳季鈴這對姊妹花是市集中出了名的孝女,她們一 家五千金,號稱「五金行」,不是上班族就是家庭主婦,出來賣菜完全是為了安撫八十多歲的老母親。

原來陳家有六分農地,老母親鄧鮮總愛自己下田種菜,不用農藥又衛生,結果種太多了,就連五個女兒都吃不完,只好偷偷送給同事,還自掏腰包佯裝賣菜收入,無意間卻鼓舞了母親,讓她越是得意,勤於農作,女兒平日上班之餘,假日還得回家陪老媽種菜。

最苦惱的是,送菜都送到同事冰箱塞滿了,又苦無銷售管道,在南投市公所上班的陳美純只好找到合樸市集的管道,也逐漸取得有機認證,「我媽愛種菜,卻又不敢賣菜,我們只好來擺攤盡孝道,讓媽媽得到安慰。」

傻瓜黃信義 就算貼錢也要挺

另外一攤,六十多歲的農友黃信義自幼身體虛弱,一度胃開刀割除三分之二,民國七十八年還被診斷罹患初級肝硬化,他就此自行鑽研中醫與藥草;中油退休後就加入太太的務農行列,堅持要走有機栽培,因為他相信,有機農業對身體和環境都有益,他說:「少年時做該做的事情,到了老年就做有意義的事。」

來自嘉義的黃信義目前經營「信儀藥草水果園」,栽培火龍果等農作物,儘管有機栽種成本較高,常被老一輩的長者譏笑為「傻瓜」,他總是自我解嘲說:「我本來就是四月一日生的,所以我是愚人啊!」

黃信義算過,他們一家三口從嘉義到台中的車錢與工錢,在市集一天的收入根本不夠補貼,不過,在這邊做生意,除了感受農戶間彼此合作與支持的氣氛,還可以學習面對消費者,拓展銷售的人脈。

每月一市集 小農們互助合作

這些農友聚在一起,就是為了共同尋找有機小農的出路。二○○六年十月,陳孟凱和一群關心社區和環保工作者共同催生「合樸農學市集」的夢想,包括馮小非、陶蕃瀛、許婕穎與李美雲等人。

原本是科技新貴的陳孟凱,擁有美國電機博士的高學歷,曾任職美國通用汽車等知名大公司,也是國內兩家科技公司的創辦人之一;打滾商場多年後反璞歸真,原本開了一家餐廳,因為協助中寮「溪底遙有機農園」推銷有機柳丁,看到有機小農的產銷困境,才號召協助農民成立國內第一個常態性的有機「農民市集」。

合樸市集每次活動約有六、七百人次,多達二、三十幾戶農友參與,農友們除了繳納營收額百分之十作為公積金,作為推動市集的行政費用,更有人提議自己出資購買帳棚,他們實踐「小農互助」的精神,沒有同業相忌的緊張氣氛,每次市集總是不分彼此協力搭棚,他們追求的,除了拓展有機市場的通路,還希望得到社會認同與肯定。

學習兼推廣 與消費者零距離

陳孟凱說,除了販售農產品攤位,市集也有宣導永續農業和生態環保理念的攤位,包括荒野協會、大地旅人與台灣百合工作室等,還有農民開講與手工廚房,讓農民講自己耕作故事,當起廚師分享如何烹調,除了拉近農民和消費者距離,也增加農民自信心。

推廣生機飲食十三年的傅文忠,旗下擁有十多家加盟店,他曾經是年薪百萬的食品公司行銷企畫經理,如今選擇投入有機產業,他每月固定在合樸市集擺攤賣精力湯,但費用全數捐給市集,一切辛苦只為支持農民推廣有機理念。

傅文忠說,他國小時因為母親罹癌過世,此一打擊深深烙印在他心中,也影響日後轉業,決定投入有機健康飲食,他創業之初幾乎賠本經營,瞭解有機產業擴展的艱困,所以願意當合樸的「志工農友」。

提升競爭力 市場通路再升級

合樸市集如今走過三年,除了市集,也舉辦講座與農事體驗課程,希望能實踐「好好生活、好好務農、好好吃飯、好好讀書」的美好生活目標;陳孟凱充滿信心地說,未來將推出「市集2.0升級計畫」,提升服務品質,包括擺設、包裝與行銷等,也將開發預購取貨系統,擴展平時銷售的通路,這樣才能繼續面對市場的競爭,「我們的小革命還要繼續推動下去!」

楊儒門搞市集 教授帶頭賣菜

近年來,農民市集在台灣北中南各地紛紛冒出,各有不同特色,不僅有大學教授挽起袖子帶頭在校園協助農民賣菜,昔日「白米炸彈客」楊儒門也秉持關心農業的熱情,在太平洋建設公司贊助下,選擇在台北市東區「搞市集」,讓時尚都會區添增了來自產地土壤的鮮味,當令直銷蔬果的香味,以及濃濃的人情味。

壓縮檔

新的「農民市集」觀念從二○○六年逐漸在台灣萌芽,南部的旗美社大遠赴日本觀摩後,在社大發起「旗美農民市集」,雖然前後只舉辦過兩次,不過,這樣觀念種子已經在社大和農運界發酵。

高雄縣政府婦幼青少年館目前定期舉辦的微風市集,不少農戶都是當時一起組織旗美市集的伙伴,南部幾所社大,包括台南市、台南縣北門與高雄市第一社大都曾辦過農民市集,北投社大去年底也發起「北投人吃北投菜」,支持北投十八份地區的在地農業,這也是台北市少數僅存的農耕區。

除了社大零星發起,包括南投縣信義農會、關西農會等農會系統也試圖引進日本式的「農民市場」,宜蘭一群農友最近也自組「友善耕作小農聯盟」,發起小農市集,包括《女農討山誌》的作者阿寶和「穀東俱樂部」賴青松等人,希望社會支持小農實踐友善耕作的理念。

「中興大學有機農夫市集」成立兩年來也逐漸闖出名號,背後推手就是中興大學教授董時叡,他教授農業推廣和行銷課程,十幾年來關心有機農業,不僅是學者,自己也是消費者,他組織有機小農成立市集,也讓學生有機會投入協助農民的行列,儘管沒有申請農委會補助,每星期六的固定市集已經成為台中市民假日的重要去處之一,市集標榜農友全都經過有機認證,還有韓國媒體前來採訪報導。

在台北,出身彰化二林農家的楊儒門相當瞭解當前農村困境,他和一群朋友跑到合樸農學市集等地「取經」,去年七月設立了「二四八農學市集」,目前除了星期五、六在忠孝東路四段的二四八巷弄外,內湖的HOLA賣場每周日也都有市集,還有農友遠從花東或屏東跑來擺攤;

他表示,台北都會區的消費力能幫小農找到出路,目前市集雖然損益平衡,但背後都有企業提供租地和水電,這條路仍是漫長,但卻是值得努力。

公民RSS-婦女、老農投入 帶動樂活觀光

農民市集在歐美行之有年,台灣的「新農民市集」概念,結合有機農業和樂活風潮,在世界各地逐步形成一股新的消費力量,改變人們生活方式,就算金融風暴導致經濟衰退,不少農民市集仍逆勢成長,英國整體銷售量在二○○八年還上揚一八.六%。

9801005-22gaop1100119-360.jpg

日本神奈川縣秦野市農協的農民市場,攤位還貼出農民生產故事與資料,拉近生產者和消費者距離。(農委會農田水利處副處長胡忠一提供)

日本JA向日葵綠色中心

日本面對加入WTO壓力,各地紛紛推動重視「地產地消」觀念的「農民市場」,根據二○○四年統計,常態性農民市場逼近三千個,全年營業額超過一千億日元,其中日本JA農協設立一千五百多個農民市場,由於鄉間主要年輕男性勞動力外流,經營主力多為弱勢婦女和高齡老農,也提供許多地區學童營養午餐。

愛知縣豐川市的「JA向日葵綠色中心」在八○年代中葉逐步崛起,當地婦女輪班推廣自家生產的農產品,從兩坪大的臨時小屋開始,迄今店舖已增加為五處,這群婦女創造營業額達到二十億日元,另外,群馬縣JA甘樂富岡的農民市場也在百貨公司開拓「店內蔬果專櫃」,供貨的農家以退休回農者、高齡者及兼業的家庭主婦為主。

美國曼哈頓聯合廣場綠色市集

美國「農民市集」主要設在大都市的車站或公園附近,從一九九四年到二○○六年,市集數量由一千七百多座成長到四千三百多座,其中紐約市環保局早在一九七六年推行「綠色市集計畫」,扶植地區小型農家,規模最大、最著名就是曼哈頓聯合廣場綠色市集。

市場上有許多農家有開放預訂,也吸引知名餐廳大廚親自採購,部分農家會將當天沒有賣完的農產品捐給慈善機構,成為紐約市遊民食物來源之一。

香港有機農墟

二○○五年四月成立的大埔農墟,是香港第一個以小農為主的市集,目前由菜聯社主導,此外,香港有機農業協會也在中環天星碼頭組織了「中環有機農墟」,結合觀光人潮,讓小農有機會直接銷售有機蔬菜給市民和觀光客,並推廣有機農業對環境保護及食物安全的好處;由於反應熱烈,除了中環假日農墟外,又開拓了周三農墟。

新聞辭典-農民市集

農民市集(FARMERS’ MARKET),另有翻譯為農民市場、農夫市場、農夫市集等,在一九七○年代中期之後,全球化農業貿易逐漸造成環境和社會負面衝擊,加上大型超市系統和跨國農企公司結合,占據農產品通路,引起各地關心農業與環境永續發展人士憂心在地農業文化流失,形成一波「新農民市集」運動。

新農民市集同時結合樂活風潮,不僅是農人聚集自家生產的農產品直接銷售,減少中間商剝削的產銷方式,同時也是社區運動和環保運動者提倡永續農業,支持有機小農,宣揚綠色消費觀念的的重要管道。

新農民市集運動以少量多樣的「小而美」市場型態,除了強調在地食材的消費觀念,減少食物里程,推動有機農業等友善環境等理念外,也重視食品安全、永續農業和保護生態環境等多元價值,希望能促進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對話與學習,建立信任關係,藉以發揮社區集體力量支持小農生存。

(全文原刊載於2009-10-03 第A6版─我的小革命系列,轉載自作者部落格)

海鷗食堂─從電影看見跨文化交流之轉機與危機

食堂的主食是飯糰-相較於壽司、清酒,乃至於影片中出現之燒肉飯、鮭魚飯、豬排飯等,知名度及國際化程度較高之日本食物,是很貼近常民生活之日本傳統食物,因此,也更難獲得理解與接受;小綠嘗試將芬蘭…

前言:

日本新銳導演荻上直子於2006年推出劇情片「海鷗食堂」,全片描述一位日本女子-幸江,獨自於芬蘭(與日本最接近之北歐國家)首府赫爾辛基開設以販售日本傳統食物「飯糰」為主食之小餐館-「海鷗食堂」,並以不同日本人及芬蘭人接續於食堂上演之人生故事,作為電影之主要敘事主題與內容。

此部電影值得研究之處,除卻著重於探討個人性之自我追尋歷程,亦引發觀賞者,持續思索以「飲食」為核心之異文化交流課題。

紙上看電影

首先,海鷗食堂的主人-幸江,係帶著家學淵源之合氣道,以及對於日本傳統食物的熱愛,獨自來到距離相當遙遠的不同國度;選擇芬蘭的原因,主要是認為「樸實而美味的食物,芬蘭人會懂得品味」,諸此主觀認定,則來自於日本人與芬蘭人都喜愛「鮭魚」,因為有著相同喜好,應該也會有類似的飲食品味。

不過,事與願違,芬蘭人並不這麼看待這家小「食堂」。一開始,完全沒有客人光顧,幸江只能不斷把店裡整理的一塵不染;有3位芬蘭中年女士經常會結伴走過店門口,然而,關注焦點主要在於討論幸江的身材與年紀,並對於店裡頭的食物感到不解與好奇。

第1個步入食堂的,是一位熱愛日本文化的芬蘭青年─Tommy,因入內點了一杯「咖啡」,並詢問「科學小飛俠」的歌詞,而與食堂結下不解之緣,並成為可以永久免費喝咖啡的貴賓;

第2位與食堂發生關係的,則是為思考自身人生課題而來到芬蘭的日本女子─小綠,因背頌及抄錄「科學小飛俠」的歌詞給幸江,因緣際會成為幸江的室友,並參與食堂的工作;接下來,則是原本於此開設咖啡店之芬蘭中年男子(簡稱「咖啡男」),步入食堂內,教導幸江煮咖啡之「神奇魔法」。

小綠因食堂門可羅雀而苦惱(Tommy常來但是只喝免費咖啡),是故自作主張採買了芬蘭的本地食物:麋鹿、鯡魚、螯蝦,建議作為飯糰的新食材,以提升芬蘭人對於飯糰的接受程度;不過,經過實驗證明(Tommy也參與試吃),幸江仍然覺得飯糰還是以梅子、鮭魚及鰹魚口味,最為道地與可口。

雖然實驗失敗了,小綠也深深感到歉意與挫折,但是,卻激起幸江製作「肉桂捲」的想法。沒想到,本來只是試做,卻因飄散出來的香氣,吸引了前述3位在門前徘徊之芬蘭中年女士,終於步入店內,並點了「咖啡」及「肉桂捲」;自此,海鷗食堂的生意,開始逐漸興隆起來,除卻咖啡及肉桂捲,也開始有人點「燒肉飯」、「鮭魚飯」、「豬排飯」等餐點,但是,還是沒有芬蘭人對於飯糰感到興趣。

接下來,第3位日本人-正子出現了。與小綠一樣,同樣來到此地思索人生課題;因行李遺失,只能在附近閒逛,來到海鷗食堂點了一杯「咖啡」後,成為食堂的常客,最後也在食堂幫忙。

中間有一段小插曲,是一位丈夫無故離開之芬蘭中年婦女(簡稱「傷心女」),幾次徘徊於店門口,終於步入店內,並要求要喝烈酒,卻因酒醉而被大家送回家中,也因此,與眾人成為朋友。

截至目前為止,幸江希望推廣的主食─飯糰,除上述之試做活動外,始終沒有獲得重視及關注。

後來有一次,正子談起對於芬蘭的印象,是因為在電視上,看到芬蘭舉辦「空氣吉他比賽」、「背老婆比賽」、「擲手機比賽」、「三溫暖耐熱比賽」等,認為芬蘭是個無憂無慮、什麼也不必想的國家,正當與幸江及小綠討論為何如此,Tommy插話表示:是森林的緣故。

聽了Tommy的說法,正子決定去努克西奧國家公園逛逛,參天巨木讓正子非常感動,回到食堂後,點了一份「飯糰」─這是食堂第1次有人點飯糰,滿屋子的客人看著正子吃飯糰,正子雖有點尷尬,但是,還是露出淺淺淡淡的微笑。

之後,傷心女又來店裡,道歉並點了「咖啡」及「肉桂捲」,同時,詢問日本有沒有可以詛咒人的「法術」,眾人教導其用稻草製作人偶,並以鐵釘釘入偶身。

傷心女如法炮製後,感到非常開心,並與3位日本友人相約出遊;當日眾人回到店內,卻發現咖啡男因想取回店原本屬於他的咖啡機而闖入,經過一番爭鬥而收場;之後,幸江表示肚子餓了,3位日本人自動且熟練的做起飯糰,並與2位芬蘭人一起享用,這是第2次有芬蘭人嚐到飯糰-而且是美好的感受。

經歷此番事件,咖啡男為表達歉意而致贈麝香貓咖啡豆給幸江,分享過程中,小綠問幸江,為何要以飯糰作為主食,幸江原本僅回答,因飯糰是日本的傳統食物,後來才又接續表示,其實是因為無法忘懷小時候由父親親手製作的飯糰。

劇情進入尾聲,傷心女的丈夫,又重回懷抱,因此,來到食堂對眾人表示感謝,並點了「飯糰」(也有其他人點)─這一天,海鷗食堂終於客滿。

影片最後來到幸江、小綠、正子3人在討論彼此表達「歡迎光臨」的方法,並在幸江的「歡迎光臨」聲中話下句點。

文化交流之動態演進

這是一部很生活化的電影,導演嘗試運用一種含蓄、曖昧,又帶點魔幻寫實的手法,來探討每個人如何面對及思索自身人生課題的方法與過程。當然,因為場景設定於芬蘭,且係由日本人開設之小食堂,也免不了碰觸到跨國食物之文化交流議題。

食堂的主食是飯糰-相較於壽司、清酒,乃至於影片中出現之燒肉飯、鮭魚飯、豬排飯等,知名度及國際化程度較高之日本食物,是很貼近常民生活之日本傳統食物,因此,也更難獲得理解與接受;

小綠嘗試將芬蘭之傳統食材,與文化背景截然不同之飯糰融合在一起,自然也行不通;除卻咖啡以外,還是要仰賴肉桂捲將一般芬蘭人吸引入內-這原本是幸江最不願意採行的做法,但是,卻也因此突破芬蘭人的心防,並打開日本與芬蘭之接觸及交流的管道。

在咖啡、肉桂捲、燒肉飯、鮭魚飯、豬排飯之日益獲得好評,主角飯糰卻總是無人聞問;突破點卻意外的發生在正子由努克西奧國家公園回來以後。箇中值得玩味之處很多,可姑且簡化為接觸異文化之後的反動效應;亦即,當日本人正子親身體驗芬蘭人所引以為傲的森林資源,則自然而然的想起,自己最熟悉與最親切,而且是遠在異鄉的芬蘭也可獲得的文化事務-飯糰是再適合也不過的載體與媒介。

經由諸此歷程,正子建立起自身與母文化的連結與認同意識,並經由實際「吃」飯糰的過程(或儀式),開始讓芬蘭人接觸獨特性之日本飲食與生活文化。

然而,最強烈的震撼,還是在眾人因應咖啡男事件,而引發之身體與情感之強大衝擊後,幸江決定製作最為熟悉與親切的飯糰,來調節與釋放諸此壓力,兩位芬蘭人,亦於滿懷疑問與不解的狀態下,全程目睹飯糰之製作過程,並實際進行品嘗,也因此導致傷心女在丈夫回到身邊後,選擇以吃飯糰來展現對於日本文化的感謝與接納,並帶動其他芬蘭人的理解與嘗試。

981001-wun2huajiao1-400.jpg
日本飲食由食器、食材到料理方式,皆呈現出濃濃的日本文化意象及內涵

電影之後

總而言之,文化交流是處於雙向或多向之動態演進過程,當幸江一廂情願想將飯糰文化推薦給芬蘭人,最後卻仍得仰賴咖啡與肉桂捲這樣的國際食物,來突破彼此心防─有接觸才有機會創造相互理解與交互學習之可能性;然而,如果幸江沒有對於自身母文化之深厚情感與堅定意識,卻也可能在芬蘭人接受燒肉飯、鮭魚飯、豬排飯之後,逐步向芬蘭人的口味與品味靠攏,並放棄原本想推介與推廣飯糰文化之原始初衷。

目前許多弱勢文化想經由跨文化之互動及交流過程,展現自身之文化特色及重要內涵,但是,卻往往在面對強勢文化的過程中,喪失對於自身文化之自信與認同;特別是在未經充分評估、衡量與準備的狀況下,即由外部機構或團體導入旅遊服務產業,亦將快速改變及摧毀原本已經相當脆弱之民族文化,這是鼓吹及推廣跨文化之交流過程中,必須深切省思及審慎預防之重要課題。

參考資料

荻上直子(導演)(2009)《海鷗食堂DVD》。臺北:昇龍數位科技公司。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日本安曇川的傳統簗漁技法

這種傳統的漁法,珍貴在於是看似簡單的事物,包含著歷史的智慧,那是一種經驗的累積,運用生活周遭的物件,理解魚類的特性,發展出來的文化模式。安曇川的簗漁法,在2006年被日本水産廳選定為漁業漁村歴史文化財産…

編按:

本文為資深記者munch 於「漂浪。島嶼」部落格中的「日本見學」系列文章之第六篇。感謝作者同意轉載,本系列尚有其他精彩見學記錄,請移駕「漂浪。島嶼」繼續閱讀。

980730-antancuan-3db4a44_40.jpg

對於文化,有形的物件保存艱難,無形的技術消失更快,就像一棟老房子,木石磚瓦還能在歲月中殘留,但是蓋房子的技術、物料,可能一失傳,就永久消失。

在日本安曇川,看見一個傳統漁法被保留延續著,江面上美麗的河水,流動著千年的感動。

2-3770418556_5d8994b868_o

簗(やな)漁法,一種利用細竹編織柵欄,圍在河道上,捕捉魚類的傳統漁法,盛行在滋賀縣琵琶湖流入的河川內。

特別是安曇川,以簗漁法(竹簣漁法)捕捉河裡的鲇魚(香魚),在千年之前,提供給京都最古老的上賀茂神社,成為皇室御廚的指定食物。

這種有著千年傳統的捕魚方式,就像影片所見,漁民組合利用當地盛產的竹子,編成一片片的竹簣,在河道的特定地點,先行設置河床基礎。等到每年三到八月間,琵琶湖的鲇魚順流而下,到下游產卵,漁民就開始進行捕捉作業。

傳統的簗漁法的捕魚方式,漁民先在河床上建立堆石基礎,底部設有插孔,先以粗竹、木棍管為立柱,竹竿為橫樑,搭好一個架子,再一片片放上細竹編成的竹簣,然後鋪設稻草或布片,利用水流的力量,將稻草或布片壓制在竹簣上,擋住河水,

彎弧形的欄柵設計,除了像水壩一般,有著緩衝河水沖擊的力學思維,更重要是利用香魚逆流而行的特性,在兩端開設河水出口,引誘香魚向二端的集魚區游去。

3-3770417726_1d1e817431_o

當香魚沿著柵欄上溯,游到河道兩端,漁民會設置孔目適當的漁網,只讓香魚游入,沖進集魚區內,香魚就落網入袋。

這種傳統的漁法,珍貴在於是看似簡單的事物,包含著歷史的智慧,那是一種經驗的累積,運用生活周遭的物件,理解魚類的特性,發展出來的文化模式。

安曇川的簗漁法,在2006年被日本水産廳選定為漁業漁村歴史文化財産,成為一種進行保護的文化資產。

如果嚴格計較,其實一些物件已有改良,像立於河面的塑膠管,或是擋住河水的帆布,都不會是千年之前會出現的物件。

但是,這些小變化,並不妨礙文化財指定,代表文化意象的竹簣,依舊被運用著,更重要是技法的方式,完整的被保留下來,並且為生活所用,這才是重要的無形文化財觀念。

4-3769617929_9b65fd5784_o

生活生計的文化,而非表演展示的文化,成為保存無形文化財,最不容易的事。

這種連結連結生活的文化景觀,其實也富有高度的生態意義,因為漁民靠河吃飯,他們是真的要捉魚來賣,不是表演給觀光客看,於是河流的潔淨,關係漁獲的多寡。

他們申請漁權抓魚,漁場是他們的飯碗,自然成為河流最佳的守護者。

5-3769619369_0f578905fd_o

幾十年來,安曇川上游的琵琶湖,長期面臨工業污染以及優氧化問題,不僅破壞湖區生態,也影響下游多條河川,環湖區域的民眾,驚覺問題的嚴重,恢復琵琶湖生態,成為重要的環境運動。

6-3770417976_900e6e3482_o

日本攝影家今森光彥拍攝的著名影像詩記錄片《里山》系列,從2000年《人與自然的共生》、2004年《生命循環的水邊》、到2008年《生命回歸的森林》,就是以社區旁郊山的觀念,拍攝琵琶湖畔的生態,意指一個自然美好的生態空間,呈現一種天人共生的和諧自然環境。

現今每年七月一日,滋賀縣訂為「琵琶湖日」,環湖的居民都加入湖區環境整理的工作,縣府也將解決污染源,放養原生物種視為重要工作。

在安曇川,看見一個千年傳統的感動,也體認到文化的保存,不只是生活的實踐,更是整體環境系統的良善互動。

7-3770419788_60c741a6e2_o

能夠看見這麼美好的傳統生活文化,必須感謝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丘如華老師,如果不是她的的細心規劃和良好交情,安曇川漁法不是隨意觀光的地區,更不會體驗特別的傳統技法之美。

附上剪接的影片,有助瞭解簗漁法的樣貌。

【交流】半農半X交流會-與塩見直紀有約0726

半農半X的夢想,是許多人存在於靈魂的渴望,每個人都希望能創造有價值的人生,這也是改變自己及改變台灣的契機!當我得知塩見直紀即將來台灣的消息,立刻與安排行程的朋友聯繫,希望能邀請他來苗栗,感謝正揚協助…

兩年前,身邊的朋友經常提到塩見直紀的「半農半X的生活」這本書,還說裡面提到的生活方式很像我主張的手工生活,直到好友柏仲送我這本書,才有機會真正認識「半農半X」。

當我看到封面的「順從自然、實踐天賦」,就知道這正是我想要實踐的理想生活,一種以自己為主角,又與土地緊密連結的生活,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是我近幾年最感興奮的時刻,我的腦海不斷浮現客家農村的新圖像,尤其是桃竹苗的丘陵地帶,很適合發展成半農半X的社群,而不是一味開發成科學園區或科技園區。

去年開始在苗栗縣社區大學開課,我便以「半農半X的生活」做為討論教材,結合在地生活的經驗,希望能在家鄉逐步實現像綾部一樣的理想家園。

之前我曾透過這本書的中文譯者蘇楓雅小姐與塩見直紀聯繫,希望可以到日本拜訪他,後來因故取消行程,但也因此與楓雅結為「網友」,並且有機會與台灣其他的讀者交流,我發現半農半X的夢想,是許多人存在於靈魂的渴望,每個人都希望能創造有價值的人生,這也是改變自己及改變台灣的契機!

當我得知塩見直紀即將來台灣的消息,立刻與安排行程的朋友聯繫,希望能邀請他來苗栗,感謝高雄旗美社大的正揚協助在緊湊的行程中,排出一個下午的時間,讓我們有機會與塩見直紀當面交流,也感謝苗栗社大的文祥、日嘉大力支持和協助,以及皓如自願擔任口譯,在此邀請各位朋友於一期稻作收割後,來苗栗頭份的黎屋夥房坐聊,和塩見直紀及各地朋友一同分享您的半農半X生活!

980713yanjianzhji-360.jpg

半農半X交流會–與塩見直紀有約

時間:2009年7月26日下午3:00~6:00

地點:苗栗頭份黎屋夥房【夥房‧心空間】(苗栗縣頭份鎮山下里後湖15-1號)

聯絡人:光爸(黎振君) laivuk@gmail.com 037-595998, 0981127531

歡迎大家準備一道餐點或點心來分享,如果是自家手作的更好喔!

夥房地圖

徒步走天下–宮田祐次

有一張娃娃臉的宮田祐次,來自日本神奈川縣橫濱市,家裡共有4個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三,父母是一家石油進口貿易公司CEO高階主管,他在6歲還是幼童時,有次看到地球大氣層破洞新聞,小小腦袋瓜竟開始關心起環保議題。

26歲日本青年宮田祐次為了宣揚環保理念,立志徒步走天下,2007年11月30日從中國福州出發,預計2012年行抵倫敦奧運會場,和他的精神導師Paul Coleman會合,共同向世人宣揚環保理念。

980520-09061-360.jpg
26歲日本青年宮田祐次為了宣揚環保理念,立志徒步走天下。(蘇福男攝)

有一張娃娃臉的宮田祐次,來自日本神奈川縣橫濱市,家裡共有4個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三,父母是一家石油進口貿易公司CEO高階主管,他在6歲還是幼稚園童時,有一次看到地球大氣層破洞新聞,小小腦袋瓜竟開始關心起環保議題。

宮田大學就讀日本慶應大學主修「綜合政策」,由於深感日、韓兩國在地形上是如此接近,但兩國國民卻因歷史緣故,彼此的想法卻如此的遙遠,讓他想更深入了解韓國人看待日本人的心理,因此留學南韓延世大學,主修「心理學」。

前年底他從媒體報導得知,英國環保行動家Paul Coleman為了宣揚環保理念,18年前孑然一身、赤手空拳徒步走天下,成為全球第一位環保苦行僧,宮田深受感動,決定以Paul Coleman為導師,並開始吃素,以走路體會大自然的點滴,宣揚環保觀念與態度。

和其他年輕朋友一樣,在行動之前3個月,宮田內心也曾感到害怕、徬徨和猶豫不決,家人也因擔憂一路上的安全而深表反對,宮田先跟隨精神導師Paul Coleman參加環保義工活動,克服心中的恐懼,更加堅定信念,再以實際行動說服家人。

2007年11月30日他從中國福州出發,身背20公斤的行囊,以8個月時間,走過上海、南京等沿海城市2200公里,隨即轉赴南韓、日本沖繩等地,一年多來已徒步4400公里,過著苦行僧的生活,沿途靠著許多熱心民眾提供食物和住宿,解決最基本的民生問題,不過有時也會面臨「山窮水盡」的窘境,他曾有2、3天只有水喝、露宿野外的經驗,但宮田並不以為苦。

4月21日宮田抵台,從台南市出發,預計以3個月時間環台一周,4月28日上午宮田行至高雄縣樹德科技大學,與上百名同學暢談環保志業,並與通識教育學院院長王瑋琦共同種下一棵阿勃勒,並以地球日的earth jump跳躍姿勢,宣示為地球環保盡更大心力,宮田的傻勁令同學相當感動、疼惜,主動捐出身上2000多元零用錢,供他當盤纏。

0906-3
宮田祐次與樹德科技大學師生共同種下一棵阿勃勒,並以地球日的earth jump跳躍姿勢,宣示為地球環保盡更大心力。(蘇福男攝)

在宮田祐次的大背包,除了幾套換洗的衣物外,還有地圖、指南針、隨身硬碟、數位相機、筆記型電腦和無線麥克風,宮田將沿途所看到的景象拍下,每天PO上部落格與關心環保議題的民眾分享,並作為所到之處宣揚環保理念的活教材。

0906-2
宮田祐次的大背包,除了幾套換洗的衣物外,還有地圖、指南針、隨身硬碟、數位相機、筆記型電腦和無線麥克風等裝備。(蘇福男攝)

他表示,來台短短幾天,卻明顯感受到台灣人民熱情、友善的態度,他在高雄愛河目睹規劃完善的步道,和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都是當今節能減碳最好的示範,台灣人想為環保盡點心力,讓他深受感動。

結束台灣行腳,宮田計畫今年走完越南,然後從亞洲走到中東、歐洲,預計2012年行抵倫敦奧運會場,和他的導師Paul Coleman會合,共同向世人宣揚環保理念,宮田祐次的部落格:http://yoyoyuji.spaces.live.com/

東徹教授演講─社區營造與觀光經營

我們對「觀光社區營造」的期待,第一是能「活化地方」,第二是可以「發現地方的價值」,試著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平常覺得很普通的事物。例如我們有很清徹的水質,也許對我們來說很普通;每天吃的家常菜可能也很平常…

前言:

這篇文章是旗美社大公共論壇系列講座–「由下而上的社區營造與觀光經營」的演講記實,主題為「內發的社區營造與觀光的角色」,內發的意思就是社區自發性的、類似於台灣社造的「由下而上」精神。遠道從日本來的東徹教授,和大家分享社區營造與地方觀光業者如何結合,並分享日本的成功案例與失敗的經驗。

另外本次講座也與高雄縣導覽協會合作舉辦。該會會員以觀光旅遊業者、民宿餐廳業主、有機農業生產者、導覽人員為主。近年推動農村旅遊與農事體驗休閒事業,盼藉由日本經驗的分享,促使推動農村旅遊事業與社區營造精神能夠相互修補,而非各自發展,並期待未來能更進一步許下共同的願景,創造在地特色,維護農村文化永續發展。

主講:東徹教授(日本大學商學院)

翻譯:張瑋琦老師(實踐大學觀光系)

主持:賴鴻進(現任高雄縣導覽協會監事、美濃人字山莊民宿主人:曾任高雄縣導覽協會總幹事)

記錄:涂裕苓(旗美社大工作人員)

時間:98年5月4日上午09:00-12:00

地點:美濃湖美茵民宿

0519-dungche-320.jpg
主講人:東徹教授(日本大學商學院)

以地方為主體的「觀光社區營造」

首先,「觀光社區營造」的定義是什麼?基本上有幾項要點,(1)以地方為主體的;(2)將地方所擁有的資源如自然、歷史、生態、文化等等加以活化;(3)因為發展觀光,所以重視交流;(4)要讓地方充滿活力。

但其目的不只是利用和消費資源,而是下述二個目的:(1)強化我們的意識;(2)讓在地居民都活得幸褔有活力。最後的結果就會讓地方活化起來,不單是指硬體上的活化,而是一種精神上的活力和自信。

因此,再回顧一下,「觀光營造」就是透過觀光把社區營造起來。「觀光振興」就是活用地方資源,和其他地方的人可以互相交流。「社區營造」以地方居民為主體,讓在地人可以幸褔快樂,這是「觀光社區營造」最主要的目標。

我們對「觀光社區營造」的期待,第一是能「活化地方」,第二是可以「發現地方的價值」,試著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平常覺得很普通的事物。例如我們有很清徹的水質,也許對我們來說很普通;每天吃的家常菜可能也很平常,但對外人來說可能會覺得特別,這些都是很好而獨特的觀光資源。

接著,是「地方的認同」,透過社區營造去強化我們的地方認同,去思考什麼是我們自己獨特的特色。

在日本有很多的地方都在做觀光社區營造,原因第一種是在工業化中被淘汰,或是經濟發展遲緩的社區,也因此保留了很完整的自然、歷史文化,正好是觀光社區的發展基礎;第二種是抵不過時代潮流而漸漸沒落的傳統產業,因此上述二種社區型態就是重新認識自己,思考自己的社區,開始實踐觀光社區的概念。

大型觀光的失敗

其實,用觀光來營造社區並不是很新的概念,但是早期會希望透過大規模的投資、硬體建設或是想辦法吸引大量的觀光客前來。這種大型觀光發展都是希望創造巨大的經濟效果。盼藉此方法創造就業機會,提高地方所得、帶來豐厚的稅收。

然而,事實證明追求利益的投資是沒有意義的。大工廠創造大量的工作機會,大型觀光只是把工廠換成飯店罷了,那和早期的工業化並無兩樣。地方上普遍認為大飯店可帶來工作機會,讓異鄉子女回鄉工作,大家期望大投資能取代低收入、高勞力的舊產業,因此大家所得提高、稅收增加、公共建設更完善、生活便會更美好。這就是大家對這種大型觀光的想法。

但,上述那樣的美好還需要很多很多的條件,首先是大量的資金,還有專業的技術、知識;例如蓋飯店的技術、接待客人的技術等等,然而這種大型觀光所需要的條件,我們地方上真的都具備了嗎?想做大型的觀光,卻沒有相關條件,變成只好依賴外來的企業開發,這樣就稱「外來型開發」。

不具在地思考的「外來型開發」

「外來型開發」:期待外來的技術、資金、經營的Know-How等等進入社區並期待他們開發,由政府主導或是外來大企業經營投資的模式就是如此。在1987-1991在日本也是以此種方式開發,但結果是失敗的。原因如下二點:

(1)外來資本家不會想要幫助地方企業,因此賺來的錢也會流回外地,不會留在本地。

(2)大規模開發對當地的環境破壞是相當巨大的,因為目標是要吸引觀光客前來,因此自然不是真正的自然,而是能讓觀光客消費、玩樂的自然,真正的自然對企業來說不重要。

例如一大片的沙灘也許是生態教學的好地方,但對大企業並沒有意義,他們會想引進一些海上活動或是強調讓國際觀光客來消費的場景。

觀光客大量進入地方,帶來的大量淡水需求、巨大垃圾量等問題,大企業是不會考慮的;另外地方對於大企業也完全無法掌握,例如總公司周轉困難時,馬上就把在地方的投資中止,而地方一定完全不知道;又或地方舉辦活動,也得不到大企業的贊助,他們會推辭說要向總公司申請才可以。如果有一天,大企業突然停止營業,龐大失業率的問題是因為地方對其依賴已經很深了。

失敗所以重生

1987年的大量失敗例子讓日本檢討思考另一條道路,也就是「觀光社區營造」。日本從2000年開始漸漸關注此發展方向,事實上這些成功的社區早在1970年代就進行觀光社區的營造工作了。

因為在大企業投資的年代裡,他們都是當年在工業化競爭被淘汰的社區,但在現代卻是觀念最新、營造最好的社區,而社區營造是永遠沒有終點的,所以不要以為自己已經落後了,也許繞了幾圈,最後面的就是最前面的了!這些成功的社區並不是為了營利而進行營造的。而是為了讓居民活的更好,讓生活更幸褔。

002

  「觀光社區營造」的發展方向:

1. 以地方民眾為主體

2. 除了帶頭者外,必須還有其他居民參與。領導者必須有召喚的能力,帶大家一起加入才行。

3. 地方居民要有意識的保護地方風情。

4. 活化地方特色,有意識的讓外人來看在地特色。

想了解別人怎麼看待當地?如何創造遊客和當地居民交流的機會是很重要的。

觀光社區營造的概念: 

1. 內發的社區營造

是集合地方上的居民經營的民宿、山莊,共同學習,互相啟發。大家聚在一起共同規劃願景、有共識地認同喜歡的目標,非領導者個人的目標。不依賴他人(政府、外來者),用自己的力量朝向大家的願景發展。要注意的是,並非完全拒外來的合作機會,但要先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並非完全聽命外來者,而是自己掌握主導權。

2. 永續的觀光社區營造

早期希望大量的開發帶來巨資的效益,現在是希望能有永續性的經營和追求。如果我們這代把所有資源耗完了,就沒有東西留給下一代,我們要思考留給下代的可能性,這就是永續。並非子孫一定要按照我們的方式。而是我們要留給他相當多的素材和資源,可以讓他自主發展的更好,更有希望。

永續的觀念:如何讓未來無限發展的可能性保留給後代,讓他們也能思考、發展。

地方的永續:例如早期菸草的產業沒落了,但還保留農田,那麼後人可以思考要種其他的東西。但如果農田沒有了,就什麼也不能做了!

3. 宜住宜遊的社區營造

要讓地方的居民住來舒服,很有樂趣。就會吸引很多人來看。因為有人要看,所以當地人就會想要做的更好,那地方上就會更有活力了。要讓地方更有樂趣,一個良好的社區營造氛圍就出來了。

在地居民、觀光客都快樂的社區營造

日本長野縣的「小布施社區」因街道很有特色,所以把街道整理的更乾淨了,居民會自發整理庭院、家門。有些觀察團到了以觀光社區營造的社區詢問怎麼做到時,當地民眾會生氣並覺得困擾,他們會回說:「如果是為了吸引觀光客就別做了,我們是為了自己而做的」。

他們並不是為了發展觀光,而是為了自己的地方。是先做了很久的社區營造,而不知不覺有人來觀光,造就了觀光人潮。

地方居民和觀光客共同感受到環境的美好和樂趣,社區就會更有活力。觀光社區營造讓大家快樂的原因:

(1)當地居民是當地環境的受惠者,所以感到滿意、快樂。

(2)地方覺得自己的居住地很美好,所以感到滿意、快樂。

(3)對於社區的事務可以參與,表達意見,也會感覺到滿意、快樂。

在日本有很多社區民眾表示社區營造是一件快樂而且有趣的事情。剛開始可能大家是責任感、使命感,較沉重。但投入之後,會因為沈浸在一起討論、工作的樂趣中,而覺得有趣。只有使命感和危機感是不能永續而且是很沉重、辛苦的。一定還有成就感、快樂、樂趣,才會持續的投入。

發展觀光三要件:住民滿意、遊客滿意、交流很重要

過去我們只注重觀光客的滿意度,只想吸引更多的人潮,都忽略了地方居民的感受,不曾考慮他們是否感到困擾。但是這二方的交流是觀光社區營造的重要因素。以前台北的遊覽車到民俗村看美濃的文物後馬上就驅車離開,對於居民的生活、長相完全不知道,也不覺得重要。然而地方、觀光客的連結是未來的走向。

在地居民自行討論、決定呈現給觀光客的面貌和內容,透過集思廣義與思考、便會努力、會愛惜,而這股力量就是觀光魅力。地方居民若不覺得地方有什麼好看的,外人也不會覺得這地方很棒。即使沒有大飯店,遊客在當地的餐廳、民宿裡看到居民有活力的交流、居民大方地和他們打招呼,他們便會覺得這地方很有意思。

所以,要先認識我們的社區,再來好好的琢磨,如何讓社區發光。當找出了優點、優勢,再好好親切的傳達出去。別人快樂,我們也快樂,這就是「觀光交流」。不只觀光客快樂,地方的居民也會覺得開心。

而觀光真的會帶來消費和金錢,但日本有句話,如果只把觀光客的臉當成錢,那麼這樣的觀光就沒有樂趣,也會完蛋的。因專業這二個字在日本來說,是從事這份工作,「錢」不是首要考慮的項目,那才叫「專業」。

所謂的觀光,可分為「被觀光」和「觀光」二方,特別是經濟發展高的國家前往經濟發展較平緩的地方,很容易會有問題,被觀光者就很容易覺得不舒服。例如台灣原住民部落就會有這些問題,像有些外地人參觀石板屋,就讓原住民覺得自己像動物園裡的動物,既然如此,建議乾脆就別發展觀光。

換句話說,我們應該要有那種家鄉是很值得、很歡迎觀光客來看的自信。因此想發展觀光的社區,最重要的是在地的人,喜歡展現自己最美好的一面,那樣才能有更好的觀光發展。

日本的觀光定義:「光」是指地方的優點和美好,觀是感受,讓別人一起分享感受地方的美好,就是所謂的「觀光」。最近日本也有人說是「感光」,用心感受別人的優點,就是觀光的真正意義。

隨興又深入的著地型觀光

「著地型觀光」:是指自行前往的旅客,並非事先規劃完整行程,而是到現場與當地人交流,詢問後決定旅遊的行程。所以私房的景點,是要和當地人交流後才會得知的,這是著地型觀光的特色。

早期日本的觀光便由旅行社全數安排好車子、行程、食宿,雖然方便,但最後經營也是失敗。如果我們自己知道自己的優點,那麼可不可以自己來發展、安排,相關的產品和行程呢?

「著地型觀光」興盛的原因: 

(1)地方居民開始意識到過度依賴旅行社是無法有一個好的社區營造的。旅行社的套裝旅遊,

是在最短的時間看最多的東西,卻是走馬看花,不能深入。

(2)觀光、旅行客人的需求改變了。因為早期旅行社的套裝行程是方便、便宜的便利產品,隨著個人旅遊經驗越多,便越會覺得套裝行程制式又無趣。於是個人旅遊、自助旅行的人增多,對地方旅遊的需求會更深入更強烈,更希望和當地人交流,此類遊客的特性:1)旅遊行程豐富2)個人旅遊居多3)盼和當地有更多交流。

(3)交通工具、通訊連絡也多樣化了,例如每戶幾乎都有汽車,更能自由的移動,網路發達也讓資訊更易取得。

若想發展「著地型觀光」應思考的要點:

(1)資訊獲取、交通接駁、引導、網路登播等訊息,遊客是否能輕易取得呢?

(2)民宿是重要的資訊傳達者,行程安排、連絡,讓遊客充份體會地方風情。

(3)私房景點或行程的推廌會讓遊客想再來訪回流。

(4)旅行社仍可合作,可有穩定的客源與人脈。

注意事項:

1. 地方居民的參與,應自覺是社區營造,不是為了賺錢。

2. 需要地方組織、企業、NPO、學校、在地行政者,一起合作會更容易組織起來

3. 形成互助體信的組織,互相幫忙、互相啟發,這可說是社區大學的角色。社大最重要的擁有社區以外的網絡,因此整合能力、引發居民參與企劃的能力,這就是社大應做的事情。

4. 把地方構想轉化成商品,需要know-how的技術和知識。無論是產品、觀光導覽等等。

5. 地緣的組織整合,外部資源引入都是資源。

農村的「著地型觀光」

把著地型觀光聚焦在農村上討論:

1. 農村為什麼是觀光的地方?誰會來農村觀光呢? 

※ 都市裡喪失某種感覺,想找回感覺的人們。

※ 豐富又素樸的食材產地與傳統的飲食文化是引吸他們前來的魅力。

九州的大山社區的例子很有趣,居民希望可以發展賺錢的農業,只為了能去夏威夷旅遊,於是先建立了「去夏威夷」的共同願景,真的達到了以後,便發現社區營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於是後來便發展了「農民直賣所」。

觀光客也很喜歡買他們的農產品回去,大家都覺得自己的農產種的最好,在直賣所裡,農產品的價格是由農民自己決定的,也因此有些小小的競爭,有更好的想法,可以一起發酵,也一起成長。

※ 想來農村體驗,想看田園景觀的人。農村是順應自然韻律的地方,可讓人感覺到季節變化,這是住在都市無法感受的,對他們來說是特別的。

農村也是生產食物的地方,是人們的最根本生活需求的展現。農村重視地緣關係、互助合作、人與人的關係,是一個互助型的社會。(上述為農村特性,也是他們會前來農村的原因。)都市的生活雖然便利,也大量的消耗能源、資源,人際關係疏離冷漠,沒有錢就什麼事也不能做的社會。

2. 農村觀光遇到的問題:例如想去擠牛奶,但遊客會覺得牛隻很臭,內容的規劃可能要思考很多可行性。

3. 主要課題:

(1)發展創造著地型的體驗

(2)讓民眾成為導覽員,有一個學習的制度和組織

(3)短期的民泊(homestay):住在農戶家或是農場裡,日本有地方已在做Farmstay了,所謂民泊(宿)不是另外蓋好的漂亮房子,而是和農家一起住,一起吃農家平常吃的東西。不是觀光事業的營利者

(4)成立「粉絲俱樂部」,讓想到某地旅遊的人加入會員,安排當地的食宿、居民交流,不是當成客人,而是朋友,就能做更深度的導覽。

(5)民宿業者要更努力傳播當地的食材、文化、季節感,才能滿足遊客的需求。歐洲已有些地區意識到農業與旅遊必須共存。支持地方的農業或在地的產品,即使多花一點錢也沒有關係。因為觀光客真的想看的是地方最特色、最極緻的東西。還有農村也不提供非當季的食材,什麼農產品在什麼季節都吃得到,那是在都市才有的機制。

 建立在地品牌

最後,未來的新觀光是一種生活型態的觀光,遊客就是看地方的日常生活,想看看別的生活方式,看看農村的生活作息,不是為了百年古蹟、珍貴的食材,而是看傳統的生活、產業,在現今已經快要消失的生活型態。原來的環境因為不同族群的遷入,不同的文化,造就了現在的地方風情。

最近日本在談地方品牌,我們也許可以思考美濃是不是可以變成一種品牌?想到美濃就會想到怎樣的品牌代表意義?農村景觀?客家文化?美好的大自然?如果建立了一個這樣的品牌,所創造的效益是客人的回流,對於當地美好印象的建立,是觀光發展上來最好的幫助。

003

交流討論

問題一:理想的觀光模式會因為旅遊者越來越接近完美。但要如何提昇旅遊者的水準和品質?

回應:

我們無法設立篩選客人的關卡,但就像進入高級的餐廳,客人就會想換件好一點的衣服再進去,如果社區也做得很好的時候,遊客來的時候就會自我約束;對外也要有很強烈的訊息:這就是我們社區做的觀光!讓遊客知道這裡是什麼樣的社區,就會有一個自然淘汰機制。以下舉幾個例子:

1.日本「伊萬里社區」,遊客一下巴士就會看到「這裡是社區」的牌子,並非觀光區,請遊客自重。這裡是社區民眾的社區,不是大家可以任意使用的地方。就會珍惜、好好注意自己的行為。

2.會讓人亂丟垃圾的地方是本來就有垃圾的地方,要先把區域整理乾淨,就不會有人敢隨意亂丟垃圾。要明白讓大家知道這樣的訊息。要清楚而強烈。

問題二:社區與觀光結合的發展基礎,在組織的過程中是民間或是政府主導或策動,日本的經驗是如何?

回應:

在日本有很多是社區營造的領導者選上了鄉長,於是便引進了鄉公所的資源,可以說日本的公部門資質很高,當然也有公部門進入後社區營造便失敗的例子。當然日本每個社區發展營造的契機還是有很多不一樣的狀況。

茅草屋下的堅持-訪美山町北村

「工作是人生實現夢想的重要過程」他說。你當初怎麼能放下一切回到故鄉?每當有人對中野先生表露佩服之意,他便會連連搖手,說,這沒什麼、這沒什麼。對他來說,他只是想過自己的生活罷了—用很細心、很緩慢的步調。

美山町北村,與岐阜縣白川鄉、福島縣大內宿並列為日本三大「かやぶきの里」(茅草屋之里),位於京都府南丹市,離京都市約兩個小時的路程。

從不停歇的時光之流,到了這裡緩了,慢了,靜了,滴滴點點,最後匯集成日本地圖上一顆美好的傳統之珠。

980429-image0023-360.jpg

小小的北村,僅有50戶人家,多半是江戶時代中末期興建的民宅,依山蜿蜒而築,遠遠望去,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其中38戶仍然使用茅草製作屋頂,即使是後來為了觀光而蓋的餐廳、商店,也堅持使用茅草屋頂,並且只有待在村落外圍的份—可不能打擾居民的生活啊!

發展觀光與維持生活,在這裡是並行的:三間民宿,是以茅草為頂的百年民宅;為遊客而設的招牌,是溫暖質樸的手工木造品;想買東西嗎?唯一的商店只販賣在地產品、使用最質樸的包裝。在台灣,開發觀光資源的同時,往往很難維持原本的鄉村風貌,美山是怎麼做到的?

clip_image004
民宿またべ

clip_image006
指引道路的招牌

clip_image008
販賣土產的商店

clip_image010
黍穗

clip_image012
美山「北村きび工房」生產的米餅(烤過後吃,像麻糬),有白餅、梔餅、黑豆餅等各種類。

clip_image014
美山的納豆,平常總是買超市裡的小盒裝納豆,好久沒看到稻稈包裝了。

clip_image016
各式地酒。

clip_image018
也有仙貝和糖果。使用竹籃、竹簾讓人很舒服。

clip_image020
美山的米。「味自慢(味じまん)」的喔!

clip_image022
手工製作的布拖鞋,我買了粉色的當室內拖鞋穿。

不變的真理:危機就是轉機

帶著這樣的疑惑,我們拜訪了「茅草屋之里保存會」會長、民宿「久や」老闆中野忠樹先生。

北村的三間民宿:とみや、久や、またべ,除了またべ是從別處移過來的茅草屋,前兩家分別是180年、130年的建築。

clip_image024
民宿久や。

clip_image026
民宿とみや,屋簷下是什麼器械?

一進入久や,就是個溫暖的炕。此時梅花正當盛開,雖是三月卻感受不到半點春意,大夥兒圍著炭火,將熱茶一杯杯傳下去,摩挲著瓷杯暖手,用熱氣蒸熏凍得僵硬的嘴角。

clip_image028

「噯,好特別的茶!」暖流下肚,大家無不驚訝的咂嘴。

「嗯,好好喝喔!」

一旁的中野先生顯得靦腆,聽到稱讚時害羞的笑了—這不是日本常見的煎茶,而是他親手摘採、熬煮而成的草藥茶,祛寒活血,很好的。

小小舉動,透露主人細膩體貼的待客之道。

clip_image030
「茅草屋之里保存會」會長、民宿「久や」老闆中野忠樹先生

中野先生1953年出生於美山町北村,家裡原本就經營民宿。年輕的他並沒有繼承家業的打算,在外地當國小老師,原本打算60歲屆齡退休後,再回鄉繼承民宿,但那時中野媽媽已經80歲了,「那時她已經年老體衰,而且萬一等不到那個時候呢…?」,帶著這樣的擔憂,他四年前提早退休,回到家鄉。

1993年,美山町北村被國家指定為「重要傳統聚落保存地區」,原因有兩個:一、茅草屋頂保存良好,與山坡地、農田、河流等景觀交融的極為和諧。二、景觀具有日本故鄉的代表性。日本目前有87個像這樣的傳統建築物保存區,在選的過程中,往往會遭到很多當地居民的反對,但美山卻是100﹪贊成,這是非常特殊的現象。

1970年大阪萬國博覽會築起太陽之塔。那個年代每個人都做著太空夢,高高抬起頭,看星看月看宇宙,瞇著眼也想看清太陽的真相。北村的年輕人爭先恐後離鄉,誰想在土裡土氣的茅草屋裡住一輩子?人越走越遠,村莊面臨了「限界集落」(註)危機,居民們隱隱約約覺得不對了,召開村民會議,討論怎麼挽救人口日益稀少的家鄉,卻茫茫然毫無頭緒。

1973年,日本文化廳進入美山町進行文化資產調查的工作,發現這裡的茅草屋保存完整,尤其是北村,於是鼓勵居民投入文化資產保存。北村居民具有高度的危機意識,認為如果不把握這個機會,村莊就會走入歷史,於是同意被列入「重要聚落保存地區」。除了北村,當時美山另外兩個村落也是文化調查的對象,但都不願意列入保存,因而不像北村有今日的發展。

保存聚落劃定的區域是整體的,從建築到山、水、石、土等自然物都列入保存範圍,更改需要有政府的需可,但只管外觀,內部則全由居住者決定,可依其需要而更改。現在想來,當時的居民真的很有遠見,也很有勇氣。

列為文化財的茅草屋頂數十年就必須翻新,日本政府會補助一半的維護費用,地方政府支付四分之一,另四分之一則為屋主個人支付。列入保存給了北村發展的契機,居民們運用家鄉的特點,開始發展觀光,目前北村一年的平均觀光客數量為27萬人,春夏秋是旅遊旺季。

除了實質上的收益,許多都市人來到北村,最後是帶著「回到心靈故鄉」的喜悅離去:「好漂亮的茅草屋!」、「你們能住在這樣美麗的地方,真是太幸福了!」透過這樣的肯定,許多居民慢慢有了自信,以身為美山町北村居民為傲。

clip_image032
美山太美了,同行夥伴忍不住畫起圖來

從前他們是怎麼想的呢?男人千方百計到都市去,媽媽禁止女兒嫁給農村男人,認為沒出息。「我年輕時也很討厭這裡,」中野先生笑:「討厭茅草屋、討厭農田,所以一有機會,我就跑到都市當國小老師了。」因此他對故鄉一點也不瞭解,反而是退休後才開始學習。

「回來的時候很多人罵我是笨蛋,」中野家還有三個在唸書的孩子,失去穩定的收入,要怎麼養家?「不過我就是決定要回來。」他安安穩穩的跪坐在褟褟米上,雙手交疊,放在膝頭,顯得雲淡風輕。

日常生活也是被保存的一部分

成為「傳統聚落保存地區」,只是個開始,如果只保存了景物與建築,充其量只是個電影佈景罷了,真正的景觀保存是從居民的日常生活中點滴建構而成,沒有「人」,談什麼保存?中野先生一邊經營民宿、一邊務農,承襲祖先的傳統,保護山林、保護茅草屋,維繫人與人的關係。

傳統來自於日常,這需要劍及履及的努力。

clip_image034
家家戶戶都有個炕,彷彿回到明治維新前的日本。這是民宿またべ的早餐。

clip_image036
許多觀光客湧入美山町北村,欣賞每年兩次的消防放水,都是由這裡出水的!

白川鄉合掌村聞名全世界,因而湧入大批觀光客,土產店林立,太過商業化,嚴重干擾當地居民的生活,造成觀光公害。北村居民認為絕對不能步上白川鄉的後塵,為了凝聚居民共識而成立的「茅草屋之里保存會」,就在傳統生活與觀光之間找尋平衡,發展「美山的哲學」,以「維持北村原貌」為基礎,作一定程度的規範。如停車場、商店與餐廳須獨立於聚落之外、商店必須賣具有美山特色的產品、餐廳外面不能插旗子…等,他們很清楚,如果太朝向商業發展,反而會喪失特色,令人討厭。

不是為了做生意,而是將村民的需求擺在第一,反而成了絕佳的篩選機制。北村只有三間民宿,最多能容納40個客人。百年老民宿,住起來可沒有看起來那麼舒適,所以只有氣味相投的客人才會住下來。(中野先生過謙了,根據我那一晚的經驗,民宿真的很棒,食物非常好吃,酒更是好喝!)

clip_image038
看!民宿晚餐!多豐盛的雞肉壽喜燒!

目前餐廳、土產店、民俗資料館、民宿またべ等都是由「有限公司—茅草屋頂的故鄉(株式會社—かやぶきの里)」統一經營,這是由村民集資,於2000年成立的公司,創造了七個返鄉年輕人的就業機會,另有三十個臨時工,幫忙農產加工、手工藝品製作等等,一年營收高達一億五千萬日圓。扣除個人所得,盈餘捐給保存會作營運之用,冬天觀光客很少,許多公共事物都需要靠前三季攢下來的錢來繼續推動。

年輕人返鄉,對村民來說也是一種動力。土產店的第一任店長是個甫從大學畢業的年輕人,居民們都很擔心,紛紛說:「這麼有出息的年輕人竟然回來了,要是這個商店經營不好,害他以後沒工作了,那就是我們的責任了啊!」於是非常努力的投入村莊營造。

這段故事真是太可愛了!我閉上眼,想像村民們熱情而焦慮的臉,忍不住笑了。

clip_image040
村落一角發現的小小雪人。是哪個村民的可愛創作?

一個地方需要有風土交會,「風」的人,就是外來者、進來幫助社區的人;「土」的人就,是深耕者、為了自己社區努力的人。除了內部的社區營造,北村也透過公司辦理體驗行程、承辦京都府「山村遊學」等活動,與外界交流。

歡迎光臨茅草屋之里

現在中野家最小的孩子已經上高中了,每天由北村通車上學;老大在大阪工作;老二就讀京都大學。

你不怕民宿以後沒人繼承嗎?我們問。

中野先生想了想,搖搖頭,「工作是人生實現夢想的重要過程。」他說。孩子有自己的人生,不一定要回鄉繼承民宿。保存聚落的人不一定非得要是當地人,即使是外地人,只要他真心喜歡這個地方,就可以進來。出生於農村的人,沒有義務要為農村負責。

你當初怎麼能放下一切回到故鄉?每當有人對中野先生表露出佩服之意,他便會連連搖手,說,這沒什麼、這沒什麼。對他來說,他只是想過自己的生活罷了—用很細心、很緩慢的步調。

限界集落:げんかいしゅうらく,意指一個地方高齡化、人口外流現象嚴重,65歲以上人口佔了50﹪以上,因而造成婚喪喜慶、祭天敬神等地方共同事物難以維持的現象。1991年由當時任教於高知大學人文學系的大野晃教授提出。

蕃薯交流會─記鹿兒島農事體會

日本不只有東京和大阪;台灣也不只有台北而已,位於邊陲地帶卻有著高度自尊的鹿兒島鄉親們,藉著「番薯交流會」讓外國人看見他們,他們有輝煌的過去,創造現代化的日本,現在提供全國的肉類、蔬果,扮演重要的角色。

編按:

作者是前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執行秘書,目前在日本留學,本文是作者前往鹿兒島參加農事旅遊行程之體驗心得,對台灣現有剛起步的農事體驗旅遊而言,日本鄉間的類似活動安排,有很大的啟發意義。

前言:

春假期間前往日本的邊陲地帶–鹿兒島,參加2個禮拜的農事體驗homestay。主辦單位「番薯(からいも)交流會」寓意深長,報名表上就先聲明這不是以旅遊觀光為目的的homestay;而是為了讓外國留學生了解日本不是只有大阪或東京這類的大城市,「田舍」(鄉下)也是日本的一部份。

番薯交流會之名即為彰顯日本人在過去戰爭、貧窮之時,幸有蕃薯得已解決食糧不足的困境,那捱過苦日子的精神。相似的故事背景,讓我想起阿公阿嬤及爸媽曾訴說著「古早古早蕃薯吃到飽」的陳年往事。福佬話說「蕃薯毋驚落土爛,只求枝葉代代湠」,它果真扮演了繁衍生命的重要角色。然而,日本版的情結又是如何?帶著好奇心報名了這項活動。

鹿兒島的農家

風塵僕僕搭船抵達九州最南端的鹿兒島縣志布志市,一下船就受到面帶自信的小學生太鼓隊的歡迎式的震撼;猶記自己小學時的表演多是被動員得心不甘情不願,舊照片裡怎麼也找不到那種全心全意的專注臉龐。

980416-soma-11-360.jpg

Homestay的前田家族來接我回家,那是位於深山林內的一處台地,有點像電影「末代武士」的場景,住家以田園樹林相隔、一簇簇地聚集著。

前田爸爸跟我說這兩個禮拜的行程:到別的交流會員家幫農、畜牧場見學及參加飲酒會、祭典等;我狐疑著,前田爸爸不是「會社員」嗎,難道不用上班?原來他是現實版的悲劇小人物,去年年底新聞紕漏TOYOTA創業以來首次出現赤字,他被變相裁員了。

Homestay的行前通知一直強調著農事體驗可能會很辛苦,但仗著曾「遊戲田間」到宜蘭的穀東俱樂部幫忙 (也許對青松兄而言,我是來亂的,哈),在菊花種苗場的溫室蹲了幾天,倒也不覺得累;工作暫歇時我向花卉場主人智子女士問道,「有請人嗎?那麼多溫室一個人怎忙得過來?」,「有,但我只請得起計時薪的歐巴桑,我二兒子對花卉也很有興趣,但收入不夠,無法支薪給他,只好離鄉到都市去打拼。」智子女士略顯無奈但一派樂天地說著。

這與台灣農家的情形相仿,自家的工錢賺不到,只是換口飯吃。事實上,智子女士或可歸為「新農民」,她在20年前偶然參加縣府舉辦的德國花卉農業見學後,竟一頭栽進花卉栽種的事業。但現今,她仍覺得日本政府對農村的輔助仍不足:「德國上班族每年可以請一次假到農家幫忙學習呢!」

2.菊花栽a
菊花栽培

3.縣府一周一次來給志�女士做技術建�與指導
縣府一周一次來給志子女士做技術建議與指導

另外也去了前田爸爸的親戚家幫忙,把韓國草割成一塊塊四方形,然後九枚為單位用塑膠繩綁好;偶遇落雨,就到溫室裡拔蕃薯欉、紅蘿蔔欉的雜草,這是一家較大的農場,請的是月薪員工,除了一個比較年輕阿伯(45歲),因漁業資源匱乏,原本工作的公司倒閉而失業才轉進農場;其餘多是在農場已工作2, 30年的長者。

980416-soma-4-360.jpg

這一天開始覺得吃力,因此,開始期待工作完可以在「風呂」泡澡。傍晚時分各戶人家炊煙裊裊,精確的說,家家戶戶到附近樹林撿柴薪,是用來燒「風呂」的熱水。小時候台南的鄰居也都這樣做,而今,大概只有屏東里港的阿公阿嬤家才看得到。
5.炊煙裊裊、泡澡去
炊煙裊裊、泡澡去。

不管是小農或農場主人,一如台灣的農村景致一般:工作者多是中老年人。炊煙、老人、神秘的山林、荒原,與台灣的鄉下相差無幾。

回鄉?孤女的願望?

還參觀了青果批發市場、養豬場、養牛場。青果批發市場遭遇超市以及大賣場財團的的通路壟斷,交易量在20年內逐漸下滑,原本青果會社有13名員工,現在只剩7名。會社職員別府先生說:「以後不知會怎樣,可能可以撐到我退休;但就算我兒子想做這途也沒機會了吧。」似從他的話語裡,嗅到一種不管是人口或行業都逐漸在縮減、消失的氣味。

980416-soma-6-360.jpg
青果批發市場。

參觀時,常逢人便問:從學校畢業之後就一直待在家鄉嗎?是否曾經出外,出外之後又為何要回鄉?「在都市待久了不習慣,還是自己的地方好。」、「在都市雖然也蠻習慣的,長子必須侍奉父母親,所以也就回來;在這裡收入少,但開銷也低,所以還過得去」。

這些答覆總讓我想起台灣的父母親們的時代。事實上,我父親年輕時也是因為就職容易的關係而到了台南;現在卻不時說著,退休後想回到里港種菜。《孤女的願望》這樣唱著:「請借問路邊e阿伯,繁華台北要對叼位去?」農村破敗後,紛紛湧進大都市當女工、住在多是紡織廠的公司宿舍,常常無眠無日的加班。

而這也正是前田媽媽的經歷,她的生命中確實曾上演孤女願望的橋段,少女時代離鄉到紡織廠工作,後來公司考量成本而將工廠整個移到台灣。沒錯,是台灣!《孤女的願望》的時代背景,也和日本經濟發展變遷有著密切關係。

但已在鄉下的失業者怎麼辦?被裁員的前田爸爸才55歲,身體依舊健壯,也想過投入種稻的行列(他的田現在租给別人耕作),但他80歲的老母以「做無夠通吃」反對著;我試著把自己對於政府不該放棄農業的想法跟前田爸爸交換意見,但他竟認真地告訴我,「我當然擔心糧食自給率、農村破敗的問題;但,日本是個沒有天然資源的國家,若要在經濟上領先世界各國,唯有靠不斷精進的技術,也因此政府把大量的資源投在工商業。」這跟台灣的說法一模一樣,政府的作為從30年前的「工業扶植農業」,到現在以「工商業殘殺農業」,都是用這種理由來欺騙農民。

回鄉,回鄉,我的問題好像問錯了。誰又不想回鄉呢?但誰又能夠回到一個似乎被遺棄的所在?

勞動者也有精神面的生活

小農可能賺不了什麼錢,但也許源自於日本社會的職人傳統,也或許以農耕民族自居,不管是種稻、種花、養雞、養牛,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工作感到驕傲,且國家還有計畫性地派遣他們到國外見習。除了智子女士,岩手先生也曾到美國研修一年、學習養牛的技術;現今則每年接待外國人(多是東南亞)來日本研修。

7曾到美國研修養牛技術的岩手先生
曾到美國研修養牛技術的岩手先生。

明治維新後,日本開始大量翻譯歐美著作,然後轉傳到亞洲其他國家;在農業上,似乎也扮演相同的角色,學習新知識、創造新技術,再把新技術轉傳到亞洲其他各國。NHK就常放送日本人到東南亞等國家,幫助開發水源、建立灌溉渠道等紀錄片,來宣揚日本在科技上的種種優越。我的理解是,若沒帶著自信、胸襟與歸屬,難以做到大量吸收新知而創造,並且樂於傳授他人。

其實,參加者的報名費host family一毛也收不到,甚至還得自掏腰包、出錢出力。用台灣的邏輯來想,這種「吃飽太閒」的工作是「何mih苦」?跟前田爸爸的前同事出遊後,我才稍微理出脈絡。勞動者的他竟有拉小提琴的嗜好?!也許是認識的人不夠廣,在台灣時很少聽到勞動者這麼有閒情逸致;聽說另一區的一個花農host family的媽媽,其嗜好是看小說、寫俳句,這不是我們對於所謂中產階級的想像?

記得在歡迎會上,就有人提到:「對於日本人來講,一個物品不僅僅是技術而已,技術得以精進,是因為有精神支撐著;若只是把東西看成東西本身,技術上當然無法超前,創作也無法展開。」可想而知,每個host family,都希望在短短兩週間能夠帶給自己更多文化衝擊,最少也滿足自己精神充實的渴望。

事實上,也有很多人是因為曾到國外研修、曾參加home stay,所以也自問是否有「能力」把所處的地域文化說成完整的一套,並且接納文化上可能有天壤之別的的外國人成為家族的一份子。

8自動化米絞(碾米廠)
自動化米絞(碾米廠)

9自動化米絞(碾米廠)
自動化米絞(碾米廠)。

仝款番薯,無仝運命

的確,去homestay前,對日本的印象是到處都有電車,男生全都是上班族、女生全都是OL,僅僅是從日劇而來的大都會印象。然而,我在鹿兒島看到燒柴水的浴桶、洗脫分離的舊式洗衣機,生活水平洋溢著簡樸古風。

聚會場所不是居酒屋、飲酒會多在居家進行;地域認同極強,在自己人面前絕不說「東京標準語」、雖地處邊陲,卻以身為鹿兒島人、薩摩藩人為榮;集體主義性格明顯,Home stay家庭某種意義上是代表整個社區接待我們,而非個人行動而已,所以地方人士對於行程的意見也很重要;頭人文化濃厚,聚會中年長者講話時,其他人都是默默地聽著。

10.序大講話,大家注神廳
序大講話,大家注神聽

11.接待外國人,大家鬥相挺
接待外國人,大家鬥相挺。

日本不只有東京和大阪;台灣也不只有台北而已,不是嗎?位於邊陲地帶卻有著高度自尊的鹿兒島鄉親們,藉著「番薯交流會」讓外國人看見他們,他們有輝煌的過去,創造現代化的日本(維新三傑有兩人出身鹿兒島),現在也因提供全國的肉類、蔬果而扮演重要的角色。

台灣又是如何呢?哲學或精神力的基礎是什麼?哪天這個社會可培育出有人文氣息的勞動者,而非「書讀不好、只好去做工做農」的氛圍?現在正值世界不景氣之時,許多人被裁員,銀兩不足以生活而轉入「草地」、以雙手掙得生活所須的食糧。農村,也不知幸或不幸,就這樣一直穿著「工商業救火隊」的衣服。

不管台灣或日本,番薯似乎正代表著農村的命運,有飯吃時,不會想到它;沒飯吃時才覺得它重要。「蕃薯交流會」讓外國人看見日本農村,而台灣的蕃薯仔,要怎麼讓自己人看見農村呢?

980416-soma-12-360.jpg
圖左一為作者。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