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蝶祭祈生機再現

雙溪,是美濃的集水區,也是所有美濃人生命的起點。然而對於資本家而言,即使有五條斷層通過人命關天卻仍是取水的規劃用地。黃蝶祭將反水庫意志揉進生態祭典中,十五年來不斷思考,什麼樣的生活才是合理與有價值的?

美濃黃蝶祭自1995年起,今年是第十五屆了。今年,我的國中老師,也是美濃愛鄉協進會的理事長劉孝伸構想了一個主題─「生機再現」。以希望的詞句作為主題,一方面是回應去年整個南部受到莫拉克風災重創的社區能早日重現生機;另外則是希望2000年所提出的「黃蝶翠谷生態公園」訴求有機會在今年得到進一步實踐。

雙溪,是美濃的集水區,也是所有美濃人生命的起點。然而對於資本家而言,即使有五條斷層通過人命關天卻仍是取水的規劃用地。黃蝶祭將反水庫意志揉進生態祭典中,十五年來不斷地透過一場祭典的展演讓社區居民重新思考什麼樣的生活才是合理與有價值的?水庫之外的發展選項為何?

DSC03324
河流就是最佳的自然教室。

6月27日,反對比鱗水庫的一群夥伴來到美濃山下的夥房辦公室造訪,這個水庫由於新竹科學園區的需水而規劃,壩址位於新竹尖石鄉的司馬庫斯,泰雅祖靈賜給牠的子民之地。領隊的新竹荒野的許老師,他表示:「我們其實並非淹沒區的人,真正淹沒區的住民大多已在外發展,僅剩土地在那裡,大多數是同意被徵收的。」

我想他要表示的並非事不關己,而是一種對於反抗是否成功的不確定性,也顯示出國家在思維水庫是否興建,似乎僅限於「只要可以取得淹沒區居民同意」就可以通過的便利邏輯,但比麟水庫會否剝奪子孫的生存環境?離開土地的原住民將來要依靠什麼生計而活?

猶記得3月參加「尊重生命、疼惜河流,台灣水資源政策要翻轉—反水庫、反大型攔河堰的民間聯合陳情」記者會時,新竹尖石部落的原住民提出嚴正抗議:「石門水庫已經讓我們受害過一次,這次我們不會再退讓!」政府可以以國家利益為由強制徵收土地,但人民也有反抗的權利,一個真理不是人多人少、權力大小的比較問題。

DSC03398
生態種子的培訓是每年黃蝶祭的重要活動。

當日與反比麟水庫運動者的座談,美濃出席的有曾經以十數個筆名身份「專職」寫文章回應水資局的;也有在一開始得知水庫計畫即出面要求鎮公所辦說明會的當地士紳;亦有覺得反水庫這麼大的責任僅僅放在「愛鄉」身上太負擔而組織了更草根的「反水庫大聯盟」的建築公司老闆;亦有當時受到召喚毅然辭掉中鋼投入專職的青年;以及將生態、社區意識納入解說教育的退休保險經理……..

這些人反對水庫並非「不要在我家後院」的自私行動,也不是要求回饋金,而是要求一個更公義的社會,更合理的城鄉關係,更有價值的生活型態。

今年黃蝶祭如往常,大批的年輕志工穿梭在各個展場,他們的熱情與南台灣的太陽一樣濃烈,透過籌備祭典尋找自己的與社會的關係,因為這不是一場辦給別人參加的活動,而是辦給自己的一個成年禮,透過這過程,嘗試回答「我」與「美濃」是什麼關係?農村、客家、生態、人文這些不只是一個個的名詞,而是必須被實踐的生命情境。

讀著會問:作者跟他寫的地方與人之間的關聯為何?—John Berger《豬土》

同樣的,我們可以把黃蝶祭與美濃水庫、國光石化與白海豚、竹南大埔農地徵收與新竹科學園區、比鱗水庫與竹科需水、灣寶里的西瓜節與後龍科技園區土地徵收、中科與相思寮…….等等並列,並問這之間有何關聯性?如果當追求利潤變成人們唯一的救贖方式時,土地與自然就必須退到遠遠地一旁。

六月,當苗栗縣政府再次派怪手糟蹋農田時,坐在我旁邊、即將入役的昀臻焦急的打電話到警政署,試圖阻止這一場荒腔走板的劇碼。在泰國KKF學務農的Wada焦急的問我:「黃蝶祭在大埔事件真是顯得薄弱,想辦法如何結合啊!」反中科的青年從北部跋涉到南部來與旗美地區的青年志工們分享其運動;政大傳播學院音樂策展課的同學們策劃了「The Last River」,融合了搶救湄公河、中科、國光石化、美濃水庫的議題規劃出座談、校園裝置藝術以及音樂會……擁有相同靈魂的一群人們總會遇見彼此。

但最近,我們也看到這些對土地的傷害行為,政府幾乎假設了所有人都將到「都市」到「科學園區」發展當作唯一選項,因此也「幫」人民決定了將農村與自然獻祭給資本主義。

美濃的夏日,銀紋淡黃蝶處處飛舞,鎮日沉浸在被山、被農田綠地包圍,然而看這些美景卻帶點淡淡的哀傷,因為你不知道哪一天這些景象終究都會消失。黃蝶祭祈什麼?一個農村、土地、森林、河流生機再現的希望。

今天,嘗試繪畫存在物,是一種攪動希望的反抗之舉。

—John Bergen《另類的出口》

重返美濃,重返農村,重返生活,那裡才是生命該依歸之處所。並且告訴那些不在場的人們,你們眼睛裡頭的事物,邀請他們一起來經歷這段美好吧。

美濃山的希望之樹

埋下樹苗把土填平,此刻的感覺居然很像小酌前把杯子拿出來,酒也已經斟好的情景。西班牙人喝紅酒時,會舉杯說:為愛、為健康、為財富。那我們種下小樹苗後,要說甚麼呢? 或許可以說:為愛、為土地、為生生不息。

【前言─美濃山的種樹行動

由於去年底林務局有意於美濃靈山至旗尾山進行綾線步道工程,擔心若進行水泥施工將造成陡峭的美濃山崩塌,因此在今年的黃蝶祭暖身活動中納入綾線縱走活動,透過實地勘查希望對於工法有實質建議,適逢雨季而納入了種樹的規劃。

美濃山的種樹行動源於2005年,時感於美濃山全為竹林林相,為讓美濃山可以恢復原始樣貌,美濃開始了民間自發的種樹行動,並以不同季節開花的原生樹種為目標,希望美濃山未來有著隨四時變換的美麗風景。2006年金曲歌手林生祥出版的種樹專輯,並將這段樸素動人的行動紀錄在專輯裡頭。

2010年5月30日‧雨天

這天我們來到熟悉的靈山腳下,大家聚集於此的目的是要走訪傳說中的靈山-旗尾山的稜線步道。

靈山,是美濃一個極富歷史意義的地點。西元1736年,林豐山、林桂山兄弟帶領族人,從廣東跋山涉水越過下淡水溪,來到美濃靈山腳下搭寮生活,這是美濃的起點。而靈山步道對於喜愛登山健行的美濃人來說,是一條再熟悉不過的步道,只是大家通常皆至山頂的伯公,喝茶、乘涼、休息過後便緩步下山。

離鄉許久,黃蝶祭的相關活動近年皆未能參與,對於靈山-旗尾山稜線之行很是期待,不光是去過的夥伴大力推薦這條夢幻路線,一方面也因為這是2010年度黃蝶祭系列活動的起跑點。

讓我更驚喜的是當天在集合地點,檢視裝備時發現…咦!怎麼有一棵棵綠油油的樹苗?原來今天不光只是考察稜線步道,我們還要去種樹!

不過因為梅雨鋒面影響天候,滴瀝滴瀝、啪答啪答,忽大忽小的雨勢卻怎麼也沒停過。我們穿上各自的雨衣,在雨中邁開步伐,自雷音寺往靈山頂行去,在靈山頂時也再度向大夥確認是否繼續前行。同行夥伴們一逕的談笑風生,看來是一點都沒有要打退堂鼓的意思。

990625lingsoho82973895a-400.jpg
美濃的山嵐讓人忘卻雨天爬山的不適。

由於雨勢沒有停歇的跡象,我們決定走到人頭山後視情形決定回頭還是繼續行程。靈山,為玉山山脈的延伸,它的位置恰巧在旗山鎮、美濃鎮、杉林鄉交界處。繼續往人頭山前進,此時步道兩側景緻應該十分開闊,往右能見到山下的楠梓仙溪蜿蜒流過,往左可欣賞整片美濃平原開展眼前。而綿綿細雨讓步道沿途雲濃霧重,俯瞰視野不佳,只能欣賞雨中幽靜的山林之美。

不久便來到人頭山,三角點處附近是個平台,在這裡要進行此行的重要任務—種樹。找尋植樹地點前,先關心一下之前陸續種下的樹苗,有些樹苗已經長大不少,有些樹身則被蔓延的樹藤壓住,大致上樹苗現在都長得茁壯,因此伙伴臉上不禁露出滿意的笑容—「種下一棵樹就是留下一個希望,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機會,也不要放棄」。

探望過先前植栽的小樹後,我們也準備種下希望樹苗,這次我們帶了原生種的台灣欒樹、用途廣泛的無患子、還有原住民會拿葉子煮湯喝的鹽膚木。邊拿鏟子挖洞,邊將樹苗從盆中取出,不知怎麼著,這時生祥【種樹】悠揚的旋律徐徐的在腦海傳唱起來。

種給蟲兒避命 種給鳥兒歇夜 種給太陽生影仔跳舞

種給河流聊涼 種給雨水轉擺 種給南風吹來唱山歌

埋下樹苗把土填平,這時候聯想到吃東西可能有點奇怪,但此刻的感覺居然很像小酌前把杯子拿出來,酒也已經斟好的情景。西班牙人喝紅酒時,會舉杯說:為愛、為健康、為財富。那我們種下小樹苗後,要說甚麼呢? 或許可以說:為愛、為土地、為生生不息。

遠從台北來的志工鍾錦培種下鹽膚木
遠從台北來的志工鍾錦培種下鹽膚木。

種樹的夥伴合影,有龍肚國小老師、廣林社區夥伴、旗美社大��
種樹的夥伴合影,有龍肚國小老師、廣林社區夥伴、旗美社大等等。

在人頭山上討論是否繼續往前,在沒有人想要半途而廢的情況下,繼續往前。但是接下去的路途才是考驗的開始,需要垂降的陡坡、只容一人通過的巨石、因雨鬆動濕滑的土坡……這些都不斷的考驗自己的體能,平常磨練不夠的我中途已經開始軟腳,回想當時不禁想替自己喝采,我們全都堅持走完了全程。

當旗尾山的涼亭由模糊變得清晰,我也攀著盤根錯節的樹根爬上坡,踩上涼亭側坡的混凝土階,突然一切都開闊起來。站在涼亭外,雲霧突然被風吹散,奔放開闊的景色霎時躍入眼簾,良田綠疇與錯落其中的屋舍,在雨中融合成一體。回首望向所來徑,因雨而未曾散去的嵐氣,讓此刻仍然雲霧縹緲的金字面山,更顯層峰疊翠,有一種空靈的美感。

下山時雙腿隱隱作痛,身體痠痛且疲累的我卻能感受心靈的滿盈。八八風災後,陸續出現許多關懷自然的議題,但許多廣泛的討論或許都比不上一回實際的行動。這次活動透過身體的實踐,再次體認人類在自然裡的渺小,更讓我和人頭山上的小樹產生了一個連結,希望小樹能順利茁壯,變成能和光影跳舞的大樹,樹下綠蔭涼風、樹上蟲鳴鳥叫。

我們種下的小樹是一個希望,正如同黃蝶祭的初衷,透過祭祀儀式省思人與大自然的關係,進而使得好山好水永續存的希望。

(本文作者為美濃後生會、美濃愛鄉協進會會員)

早安!靈山腳下

儀式完畢,收拾。寧寧的阿姨提醒我將香蕉分給伯母共享,這是傳統的做人道理。伯母分了二條香蕉的福氣,也回贈祝詞:「雙雙對對,萬年富貴。」我們也把福氣吃下,並直接將香蕉皮丟到山上任它腐爛。伯公壇旁的山邊…

早安!伯母說:「農家人按早起,提款機應該要七點就服務。」還差十五分鐘八點,八點到,郵局鐵門拉開,提款機開機的速度依然很慢。

990623-0cf691390ec6-400.jpg
富含有機質、清澈的山澗水

端午節,連日的雨水將山的容顏洗的很乾淨,襯著湛藍的天空。住在山下的人家就著山澗流下的水勢洗著晨起採摘的豬菜[1],以及趁著好陽光趕快將衣物洗洗曬曬。三歲小女孩寧寧搬了一張板凳,拿著鏟子、容器在坑裡玩水。坑裡的清水是靈山的山澗水,有機質豐富,蜻蜓低飛不時將尾部點入水中產卵;還有大肚魚、蝌蚪,樹葉下有許多浮游生物是牠們的食物。

七月,美濃活動多,有笠山文學營、黃蝶祭;七月,美濃的雨水、颱風也不少;今天一早便是想邀在文學館任職的寧寧的阿姨去敬伯公[2],祈求伯公保佑活動順利。

洗菜、洗衣、玩耍都在這條山澗水,堪稱生命之水
洗菜、洗衣、玩耍都在這條山澗水,堪稱生命之水

供品是芭蕉、木瓜以及番檨,都是自家產。加上二盒餅乾,以及寧寧阿姨自家雜貨店販售的香與金紙。開基伯公壇前已經坐定三個在閒聊的伯母,其中一位說七點就來伯公壇前聊涼,悠哉的吃著鄰居送的一顆粽子,伯公旁的坑溪裡頭有另一名婦人取香蕉葉將蝸牛的黏液洗淨。

唱喏。燒經。等待。

一隻攀木蜥蜴膨起喉嚨伏地挺身,伯母逗弄寧寧來看這有趣的畫面,口唱童念:

山狗太[3]

[4]古怪

看到人哩搖搖擺擺

有一日分[5]我抓到

一片[6]滷鹽一片曬

儀式完畢,收拾。寧寧的阿姨提醒我將香蕉分給伯母共享,這是傳統的做人道理。伯母分了二條香蕉的福氣,也回贈祝詞:「雙雙對對,萬年富貴。」我們也把福氣吃下,並直接將香蕉皮丟到山上任它腐爛。伯公壇旁的山邊有許多花木,聊起誰種的,寧寧的阿姨回說,大概是隔壁這戶人家吧!你知道這田以前是我們家的。她回想以前說,以前這塊田是種竹筍,我妹妹最愛跟我媽一起來筍田。但也被蚊子釘得全都是皰,每次都是我幫她抹鹽與酒消腫。

洗衣服順便做瑜加
洗衣服順便做瑜加

喔!黃家的小朋友被蚊子咬不是塗萬金油,而是抹鹽。

天湛藍,山油綠,水沁涼,心開懷。農村的清早毋需多言,儘管去感受。


[1] 客家人稱地瓜葉為豬菜。

[2] 客家人稱土地公為伯公。

[3] 山狗太:攀木蜥蜴

[4] 按古怪:真調皮

[5] 分:被

[6] 片:邊

曾氏兄弟籌組生產合作社,為農民找產品出路

當個農民最辛苦的地方是全年無休,只有遇到下雨才會休息,但曾氏兄弟樂此不疲,而有機稻田是未來的趨勢,現代人注意養生,農夫有責任去種植無毒稻米與蔬果來供應市場需求,並要感動那些一直使用農藥的農民去改變…

一群愛好故鄉土地的好朋友,放棄高薪回鄉,從事無毒及有機農業生產,改變農事耕作的型態,自產自銷,造就一份光榮及踏實的事業。

曾欽明、曾仲民兄弟倆從小在農村長大,當兵退伍後各擁有高薪的公務人員身份,因感念雙親年邁及家裡農田無人管理,兄弟倆辭去高薪的工作,回鄉擔負奉養雙親及當個農業經營者。

美濃山明水秀,是非常道地的農村型社會,曾氏兄弟愛這片土地,把自家農地改變成無毒種植,從稻米到蔬果種植,一步一腳印的開發,並用理念感化同村農民,加入他們的行列。現在這個團隊成員不但是農民身份,也是行銷高手,改變了傳統農村經營的模式,邁向一個新的里程碑。

990618-shiugh23111bbadaa5-4.jpg
當我們前往拜訪曾欽明先生時,他正忙著試駕新型的曳引機。

數年前曾先生發現一些大的碾米廠,碾出的米有滲入石灰情形,徵得雙親同意,自家開設家庭式碾米廠。那時候小型的家庭式碾米廠要在大碾米廠環伺的環境下生存,著實不易,但他們堅持替村內農民做碾米的工作,從他們銷售出來的白米,粒粒都是精華,沒有滲入任何不良物品,做出口碑,在這些因素下,曾氏兄弟一面到農改場接受輔導,一面將自家農田改變成無毒稻田。從米的種苗選擇、農機使用、碾米技巧,包裝,配送等等都是自己來,業務的範圍甚至擴充到授課及代耕。

現代社會的人注重養生,有很多退休公務人員會到鄉下租一塊農地,親自體驗農事活動,因無法天天在農村,就會徵求曾氏兄弟代其管理,農田或蔬菜果園,生產時再回來採收或請曾氏兄弟代其銷售。目前最大宗的除稻米之外,蕃茄是另一大宗產品。

據曾先生說:早期美濃地區租農田一年只要五千元租金,種一季稻米就要休耕養地,最多加一季雜作,現在因管理要領改變,不但增產而且品質因此更好。如果農忙期要臨時僱工人協助,女工每天八百元,男工每天一千兩百元的開支。但因為地方農會推動小地主大佃農政策,原本是農會為了活化休耕地所推出來的良善政策,卻因為當地農民不瞭解政策內容,並對政策產生誤解,使得部分地區租田地的行情每分地已漲到八千到一萬元,這造成原承租人的抗議,使得該政策只好暫時喊停。

當個農民最辛苦的地方是全年無休,只有遇到下雨才會休息,但曾氏兄弟樂此不疲,而有機稻田是未來的趨勢,現代人注意養生,從事生命第一線的農夫有責任去種植無毒稻米與蔬果來供應市場需求,並要感動那些一直使用農藥經營的農民去改變種植方式。因此曾氏兄弟要自組農事合作社,未來方向要與本地農民,共同找到好的行銷管道,多樣化經營,自產自銷創造出一種生機,目前曾氏兄弟有強而有力的七人小組,期待成立會員三十人的目標,在此祝福他們達成目標,讓消費者也能分享他們的成果。

曾氏兄弟及張先生於採訪結束後,留下合影
曾氏兄弟(圖中、右)及合夥籌組合作社的張先生(圖左)於採訪結束後,留下合影。

曾欽明先生接受旗美社大小地方觀察員培訓��員的採訪,說明自己返鄉繼承農�的心路�程
曾欽明先生接受旗美社大小地方觀察員培訓班學員的採訪,說明自己返鄉繼承農業的心路歷程。

(本文作者為旗美社大「小地方觀察員培訓班」學員)

推動社區共購-支持有機小農

社大是一所學校也是一個社群,在推動共購的脈絡下,我們看見距離影響購買、便利性影響購買但並沒有因為價錢影響購買,所以開始思索走入社區(社區共購)接近人群(農民市集),漸漸的希望開出不同的花火。

88風災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快動作的發起『一人一袋米』運動與微風市集發起的『一人一藍菜』運動後,逐漸看見消費者支持的驚人力量。

南部災後過了八個多月,高雄縣與屏東縣的災區補助計畫皆開始落實實施,但熱衷於有機農業推廣的孟佳又開始煩惱,初次投入有機農業耕作的小農的生計與生存問題,所以我永遠是在有機農業課程裡分享時,當個打醒大家倚靠政府銷售的劊子手,因為往往一眛的投入卻常常造成產物要賣給誰?包裝問題與品質不穩定等等的的問題;

過去高雄第一社區大學二年多的支持美濃與甲仙有機小農的共購經驗,在累積問題、處理問題與解決問題就花了我們半年的時間,慢慢地農友們開始意識到問題未解決會影響消費者的持續購買意願,開始積極處理問題點;慢慢地社大的共購體制開始邁入穩定期。然而,社大共購班可以長期支持是因為有著課程經營、城鄉交流、農村參訪等連結關係,但如果沒有這些關係與脈絡,回到購買經驗與消費行為上,一次的失誤購買可能就會留下不好的購買印象。

990522shooiudsc09579-400.jpg

農家小舖店面場景(1)

DSC09582

農家小舖的成立讓有機小農邁入專業接單與服務的里程碑

現在,社大的共購體制轉由讓高雄縣微風市集農友共同出資經營的『農家小舖』處理共購訂單,開始邁入農友接單、專業服務與拉近農友-消費者直接對話的里程,過去孟佳擔任一個問題傳話筒,現在有個小舖的誕生,由農友自己擔任小舖負責人對於產品的品值採取高標準的自我把關,落實『健康的飲食、優質的生活產品』、『公平交易、對等的產銷關係』與『關心土地、關懷弱勢』三大宣言。

近日台南市社區大學也與農家小舖共同推動師生共同購買的行動,逐漸形塑社群關係的共購網絡。因為穩定的共購體制,也開始讓孟佳投入社區共購的推廣,四月,孟佳將『社區認購~社區支持型農業』的講座列車開出學校,前往三民區的寶華社區與立德社區。

農家小舖: http://www.farmshop.url.tw

寶華社區屬於高雄市績優社區,過去推動的社區營造業務有信義房屋社區一家的「清淨寶華-社區總動員」計畫、文建會的『澄照街路底公有地規劃為寶華社區入口意象 』、衛生局的『健康營造中心』與社會局的『社區關懷據點』等等,今年社大更積極協助寶華社區打造『寶華社區共購聯盟』,

陸陸續續將在社區內的大樓辦理六場說明會並帶領社區居民前往美濃潤惠農場參訪,預計一個月固定辦理一場農民市集,未來朝向一個禮拜一次為目標。現在的寶華社區活動中心已經可以看到展櫃以及來自高雄、屏東的有機農產品,甚至也積極找尋社區產業希望透過推動社區共購的平台嘉惠社區居民。

DSC09529

立德社區民眾熱烈參與第一社大發起的共購活動

立德社區屬於三民區但鄰近第一社大,過去社區推動環境與河川守護甚為積極與重視,而社大長期的共購經驗也慢慢地影響社區對於食材的選購要求,去年社區更運用閒置空間整地自己種植無農藥蔬菜,今年五月社區嘗試性的展開第一次的共同購買,透過總幹事的登高一呼,訂購量驚人更讓孟佳確立社區共購推廣的持續力。

社大是一所學校也是一個社群,在推動共購的脈絡下,我們看見距離影響購買、便利性影響購買但並沒有因為價錢影響購買,所以開始思索走入社區(社區共購)接近人群(農民市集),漸漸的希望開出不同的花火。

每一個社群都可以參與共購行動,例如辦公室、大樓、學校、社區等,因為唯有更多的社群參與支持,才能打破傳統上存在於生產者與消費者間的階級式剝削關係,建立透明公開、相互尊重、平等對話、互惠互助的支持家庭與生產者關係。

(本文作者為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專員/共同購買發起者)

我們怎麼看待老聚落?

客家聚落、夥房、菸樓需要保存,不在於歷史久遠或具有地方特色,更不在於因為被縣政府文化景觀調查列入名錄,而在於聚落民眾如何看待這些物件。如果僅停留在「物」的層次,這些物件很快地會因為地震受損或年久失修….

號稱大高雄地區百年最大的2010年甲仙地震,造成許多房屋受損,尤其是甲仙、杉林、美濃等地區的傳統客家夥房、菸樓有不少受損,這是第一個層次的物質性受損。更進一步的第二層次受損是文化景觀面向,居民基於經濟考量而簡便地以鐵皮覆蓋房子,或者改建為鋼筋混凝土建築,從而改變了傳統聚落的風貌。第三層次的受損是聚落風貌解體,即許多菸樓因為菸業結束而失去功能,在地震受損後就可能被拆除,使得美濃菸業文化景觀因而消失。

這三個層次的文化受損看起來都因為地震而導致具有文化價值意涵的客家夥房、菸樓受損。然而,這樣的思考僅僅侷限在「物」的層次,所以僅看到房屋崩壞、鐵皮覆蓋、改建RC、拆除老建築等現象或行為。然而,真正會使客家文化受損不在於建築受損,而在於文化崩解,及關於客家文化之價值理念(人與天)、社會運作(人與人)、環境掌握(人與物)、生命成長(人與自我)等四個層面議題的處理對待,及關於對待客家文化是否具有自覺、愛惜、才智、與豪情壯志等情懷、認同、與認知。

990519shiol1170098-400.jpg
美濃吳家夥房及菸樓以鐵皮屋修繕

L1170119
美濃鍾家菸樓震災受損

客家聚落、夥房、菸樓需要保存,不在於歷史久遠或具有地方特色,更不在於因為被縣政府文化景觀調查列入名錄,而在於聚落民眾如何看待這些物件。如果僅停留在「物」的層次,這些物件很快地會因為地震受損或年久失修而在時間洪流中消逝。如果聚落民眾能在「天」的層次看待聚落、夥房、菸樓,則這些物件承載著人們生活文化中最重要的價值理念,就像神像此物件承載著宗教信仰一般,將是聚落民眾願意珍惜的對象。

如果聚落民眾在「人」的層次思考生活中的社會運作,就會將重建受損廟宇(如杉林鄉樂善堂)當成是凝聚地方向心力的社會動員絕佳機會,而不是沈重的財務負擔。

而更積極地以「物」的議題來思考環境掌握議題,則不在於逕用RC取代傳統建築,或拆除了事,而會積極地討論,傳統建築面對地震的優異點何在,否則多地震的台灣如何撐過百年?而這次地震會受損,不見得是傳統建築不耐震,而是因為人們平時對老建築的日常管理維護不佳。就像老車W123會有問題基本上不在於自身的機械性不佳(否則何以還有許多老車能在路上跑),而在於使用者沒有好好保養(例如定期更換機油、濾心、火星塞,或使用樣態是否造成積碳等)。當然,更積極地想,在當今科技水準的基礎上,如何讓原本耐震的傳統建築更加精進呢?

如果以「我」的層次來進行生命發展面向思考,則需先問,為何客家聚落的人們不斷外移?2010/3/14People Post公民新聞平台報導「2010年3月因潮州沿線鐵路電氣雙軌化要被拆的屏東竹田西勢百年祖堂及伙房」。記者的感想是:

真的很誇張耶!屏東縣政府如此重視六堆客家文化,卻放任台鐵鐵路電氣雙軌化工程強拆西勢火車站沿線整排的客家中堆伙房,難道說政府蓋的客家文化園區與客家文物館比較重要,那真正屬於六堆客家當地老祖宗所蓋的聚落老屋就可以亂拆了嗎?這不是本末倒置,自相矛盾嗎?[1]

可是,問題的關鍵點與其罵縣政府顢頇,更應該看到「雖有部分居民抗議~但沒辦法~重點是裡面都沒有居民了,所以鐵路局拆的是南下右側整排客家中堆伙房,南下左側因為都是有人住的住家,爭議性大,所以只好拆古屋。」[2]也就是說,當聚落的人們不住在其中,縱然沒有被拆除,此聚落的生命力已然逐漸消失(原住民部落如好茶舊社亦如此)。因此,如果此聚落無法具有令人生命發展的力量,人們就會遺棄此地,此聚落也就此衰頹。有些地方以藝術村來重新發展,或以社區營造來重振活力,都是處理人與自我關係議題的重要努力。

若要保存傳統聚落,就需在人與天(價值理念)、人與人(社會運作)、人與物(環境掌握)、人與自我(生命發展)等四個層面系統性地解決所面對的問題,否則,一昧地歸罪於縣政府亦無濟於事。


[1]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52334[2] 同上。

保留南柵門渡船口,找回洪氾平原

美濃環保聯盟林英清表示,台灣河川的問題出在管理,森林才是水的故鄉,不是把水泥高牆築起就可以治水。而82年美濃溪由於水庫案「升」為省級河川,後改至中央所管,美濃河道整治向來都有美濃水庫洩洪道的疑慮存在…

 「就算是古蹟也可以被撤銷,旗山卵石護岸就因為妨礙治水被撤銷古蹟」;「你們應該承認美濃去年莫拉克沒有淹水的那麼嚴重應歸功於河岸整治工程」。七河局工務課長許朝欽在三月四日主持「美濃河道整治請保留南柵門等沿線古蹟」民間社團座談時如是說道。

990505hechuazhrli-400.jpg
治水築高牆?河道比路面高!汛期來如同帶狀水庫!

這場座談由美濃愛鄉協進會、美濃環保聯盟、美濃農村田野學會、美濃愛鄉文教基金會聯合發文,要求七河局重新規劃治理法線,避免損害已有百年歷史以上的南柵門渡船口以及東門庄頭伯公等沿線古蹟。七河局包含規劃課、工務課等多位人員列席參與,並邀請文化局、美濃客家文化中心共同與會。七河局攤開工程圖,依水橋、美濃舊橋、南柵門、東門庄頭伯公等順序討論。

clip_image002[12]
工程是百年的責任,更要審慎考量。日人精神,百年工程。

由於美濃舊橋強度與高度均符合規定,沒有改建需求,且與水橋同樣已列為縣級古蹟,因此並不會受到影響;東門伯公雖以列為古蹟,然拜壇部份仍在河川治理法線內,可能會被切除。而南柵門渡船口由於沒有古蹟的護身符,工務課長許朝欽說那就得依水利法,但地方提出這樣的聲音,而且面積不大,可以回去算算看治理法線是否可以閃得過;

但他也語帶「提醒」表示旗山卵石堤防雖於96年5月 10日被公告為古蹟,但由於「妨礙」河川治理,七河局提出告訴,法院於97年12月判決水利署勝訴,八八風災之後已不具古蹟身份,但整案還在監察院中審查。為此高縣文化局王小姐相當憤懣,雖口口聲聲表示可以協調,但七河局凌人的姿態卻令人不能認同。

clip_image002[6]
三洽水字會合? 流率流速精算?

美濃78歲的畫家曾文忠老師說,南柵門渡船口在過去扮演重要的經濟角色,過去從此處將運貨物運至東港並轉運至大陸交換,見證著美濃第一街永安街的繁榮歷史;阿彌陀佛碑則是他的父親倡議設立,保佑擺渡平安之意,已經與美濃的生活密切相關。

clip_image002[8]
阿彌陀佛碑

clip_image002[10]
南柵門渡船口

美濃環保聯盟林英清表示,台灣河川的問題出在管理,森林才是水的故鄉,不是把水泥高牆築起就可以治水。而82年美濃溪由於水庫案「升」為省級河川,後改至中央所管,美濃河道整治向來都有美濃水庫洩洪道的疑慮存在,並建議應將河川管轄回復地方所有,創造社區共治而不是中央集權。

美濃先民依背山面水的紋理興建家屋,沿美濃溪建立第一條永安街,永安之名即取「永久安居」之意,建庄二百七十年來未聞淹水,若是淹水區歷史上早有明證,但淹水紀錄卻是從94年6月從連日豪雨開始一路至今。

因此美濃農村田野學會溫仲良提醒七河局需注意美濃這幾年的淹水其實與河道整治有關,過去金瓜寮、手巾寮(即國道十號終點)一帶即為天然的洪氾平原,從94年12月水規所《美濃溪治理規劃報告》開始,美濃溪由南方平原一路往上游整治,淹水區域也一路往北,恰有不謀而合的時間性。

當日經過二個多小時的討論,一個多月以來,也曾接獲不少民眾反映,包含一位林姓民眾表示,針對河川整治曾多次遞交陳情書與七河局、水利署等多個單位十年,然一直未獲滿意答案。美濃水患自救聯盟發起人邱國源則表示,美濃淹水問題歸因於三個因素:

(1) 旗山溪床高於美濃河床約9米,對美濃溪形成倒灌效益;

(2) 手巾寮農場等天然滯洪池的消失;

(3) 堤防不斷地水泥化與加高阻隔水流往洪氾區補注。

因此美濃水患自救聯盟也支援旗山社團監督河川治理工作,林英清表示,未來也希望旗山可以支援大樹,透過點的連結將民間監督的力量連結起來。

永安老街沿美濃溪而建,沿線的文化景觀與古蹟保存與美濃溪流整治息息相關;而美濃淹水也與中圳埤面積縮減、堤防阻隔溪水往天然滯洪池補注等相關。整個永安老街與美濃溪的整治應整體規劃,政府相關部會能跨部會溝通,不應切分工程、文化各自獨立與競爭關係,然這些都有待社區居民更多的參與、討論,以居民的生活經驗形成更大的力量連結,才能撼動「專業者」僅以工程治水的傲慢思維。

(本文作者任職於美濃愛鄉協進會)

【美濃野食節】賞野菜0424-25

每年的四月到六月,春天到初夏的季節,是最適合吃野菜的季節。尤其清明前後,在雨水的滋潤下,野菜新發的嫩芽特別誘人。以前,民間相信在春天的季節多吃一點野菜,可以在忽冷忽熱又連綿細雨的節氣裡,起到很好的身體保健作用。

image
住在農村,吃野菜!並非是風雅的野趣,也不僅是因為綠色高纖、健康的理由而食用,吃野菜是每天發生在夥房餐桌上的事,只是因為野菜不起眼,加上沒多大經濟價值,以至於沒什麼人談論。

每年的四月到六月,春天到初夏的季節,是最適合吃野菜的季節。尤其清明前後,在雨水的滋潤下,野菜新發的嫩芽特別誘人。以前,民間相信在春天的季節多吃一點野菜,可以在忽冷忽熱又連綿細雨的節氣裡,起到很好的身體保健作用。

2010 美濃野食節

4月24日(六)、4月25日(日) 

地點:美濃客家文物館

主辦單位:高雄縣美濃鎮農會07-6833309

企劃執行:美濃農村田野學會

野菜之所以「野」

「野菜」之所以「野」,是因為這些菜蔬都長在野外,不用特別照顧或撒種,就能生長,它們也普遍帶有各自特殊的口感。

有些野菜帶著苦味,但咀嚼後會有甘味;有些則是帶著特殊怪味,可是農村人們都知道哪些可以吃,哪些吃了有什麼療效;或者也有因為性喜水岸環境,採摘後離水不久就會凋萎,需現採現食不能久存…。總之,大部份的野菜都有無法擺放市場的性質,難以產生經濟效益,也就沒人大量種植。

可是「野菜」之所以「野」,也正是因為這些菜蔬都有強韌的生命力。只要水土陽光適合的角落,一場雨之後就會自己長出來,而且採摘不完。在農村,通常都是傍晚忙完農事要回家以前,農人便會隨手在圳溝邊、稻田邊、香蕉園裡採摘野菜,十多分鐘便可以採到一整把,而且種類不少。

如此,晚餐便有現成的食材,不用跑去市場買也不用花錢。通常農人不會也不需要多採,因為大家知道這些野菜很會生長,每天採每天有;並且又非常依賴水土,一旦離開生長環境便馬上凋萎,所以不耐久放,採多也沒用。這就是野菜的特質!

從救荒到嚐鮮

對於四處生長的野菜,農民普遍形容它們很「賤」。所謂賤者,當然是指野菜不珍貴,到處都能長,不用特別去照料,只是因為口感並不大眾化,加上容易凋枯,沒法運輸拿到市場賣。這些因素造就了野菜特殊的生命性質:只要水土對了,就會拼命冒出頭來生長,不論水底或圳邊;可是如果一離開原有的水土,馬上就凋萎,讓市場捉摸不到!

許多人來到客家美濃,一想到的地方食物特產通常就是粄條、豬腳、冬瓜封,不然就是客家小炒、薑絲炒大腸、或是炒野蓮。許多朋友來美濃作客的時候,會驚訝於怎麼家常的餐桌上看不到以上菜餚,甚至連粄條都看不到。外地的朋友誤以這些有名的菜餚是日常家庭的飲食,面對這些誤解,通常我們只是笑笑地回應,「那有人把觀光特產拿來每天吃的!」

很多客家美食其實通常不是家常食物。一般所看到的,大多是年節祭祀的時候,將供品的食材拿來料理請客時才有的,就是所謂「吃拜拜」。也正是因為節慶拜拜,家族裡包括外地遊子都回來,供品豐盛又人口眾多,所以才有這些魚、肉和封菜類的豐盛菜餚。這些料理烹調較繁複、配料和食材也多,可能就是因此才特別被注目,而成為一般人眼中的客家美食吧!

但是就日常的生活而言,每天要吃的常民食物,可就沒有這般講究了。話雖說如此,卻反而吃的比較健康、新鮮、而且帶了點「野味」。以前物資相對缺乏的年代,在農村裡並不缺乏食物,田野裡長著許多能夠被食用植物。在遇到天旱或連續降大雨的時日,具有強韌生命力、很「賤」的野菜,反而成為人們度過荒年的救命恩人。

在農村,只要具備充分的「生活常識」,從食物到醫療都可以透過土地上所生長的植物來維持,可以說,只要具備豐富的植物常識,在農村裡過生活一般都不成問題。這裡所說的「常識」,是因為這些知識都會透過口耳相傳,讓每個人都能夠學習到,而且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野蓮」就是一個最具有在地風土特徵的一種野菜。老一輩的人記得以前人們曾經說過這種植物可以食用,於是把這樣的常識傳給了下一代。野生在中圳埤(即中正湖)的野蓮,是莕菜(或寫成「荇菜」)的一種,在菜荒時期,也就是美濃當地人所說的「夏秋天」,沒有栽培蔬菜可以吃的時候,人們就會到中圳埤裡採野蓮來吃。

昔日的救荒菜「野蓮」,今日已成為外地友人來美濃時,必定要嚐嚐鮮的一道在地佳餚。「野蓮」與其他客家節慶菜餚,一同構成了美濃特殊的飲食風味。

春食野菜找鮮味

基本上,野菜都有一些特性,讓野菜與一般我們常見採購食材的市場中,已經規模經濟種植的蔬菜不同。這些特性主要是口感較不大眾化,有些味道偏苦、或者有著特殊的氣味,許多人可能無法習慣經常食用。

另外,野菜普遍有著只存在特定食用的部位,需要經過細心的挑選或調理後才能煮食,這種需要許多勞力投入的食材往往不具備經濟價值,所以鮮有人願意進行規模性的種植生產。再者有些性喜水岸的野菜,採摘後離開生長環境,很快的就會凋枯,需要現採現食才能吃到鮮美的風味,無法承受多日的運輸和保存,以致於也無法拿到市場上來賣。

這些特質,讓野菜之所以為「野」―無法上得了市場的檯面,也就讓野菜的角色介於市面蔬菜與野草之間。在無人願意種植的情況下,讓野菜保有了原有植物的特性以及它和土地的關係:自由生長在與水土完全契合的環境之中,保留了生命中的「野性」和自然的生命力。也由於少了人為因素的干擾(例如肥料或農藥),多了一分純淨!

對於野菜食用的認識,是農村中食物的重要來源,也同時是醫療保健的一環。在取得野菜(或其他野食)的行為當中,則是農村生活裡的重要樂趣,這些過程都是農村建立植物知識的重要方法和基礎,也體現農村與自然生活的態度。到農村來,別忘了多體驗一些屬於這裡的常民生活,理解農村裡頭對於自然知識的態度。
image

【城鄉交流的產物市集】0517-23

城鄉交流,所以我們友善土地.購買在地食材,了解安全用藥,支持無農藥產品 時間:5/17~23(每週一~五)晚上六點~九點 地 點:高雄第一社區大學校內中廊(前金國中內)農產品產地:美濃、甲仙、彌陀、那瑪夏、大樹、內門 市集產物:無農藥蔬菜、安全用藥水果、酵素.醋.醃製品等……….

因城鄉交流,所以我們友善土地.

購買在地食材 ,了解安全用藥,支持無農藥產品

時間:5/17~23(每週一~五)晚上六點~九點

地  點:高雄第一社區大學校內中廊(前金國中內)

農產品產地:美濃、甲仙、彌陀、那瑪夏、大樹、內門

市集產物:無農藥蔬菜、安全用藥水果、酵素.醋.醃製品等

※預購農產品:

1.甜玉米50元/ 約3條
2.水蜜桃450元/8粒、400元/10粒、350元/12粒、300元/約15~17粒
3.有機米200元/2公斤(白米/糙米)
4.玉荷包270元/3斤、450元/5斤

※預購辦法:需先至辦公室付費後並領取訂購單,於5/17(一)起晚上六點後領取。洽詢電話:07-2518200 劉孟佳小姐

指導單位:教育部、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承辦單位:高雄市社區大學促進會
執行單位: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
協辦單位: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共同購買班、南台灣志工社
城鄉交流之友:美濃有機米產銷班第一班、甲仙蔓花生家族、創世紀有機農場、那瑪夏水蜜桃農友、楊家玉荷包農場、木柵有機農場、蕙心有機農園

作客他鄉的巴西移民路

在聖保羅聽到的移民故事,幾乎都是到巴西落腳後從「提包」開始的,所謂的「提包客」(Sacoleiro),就是提著包包挨家挨戶兜售批發來的商品的商人,商品項目琳瑯滿目,起初剛到巴西的移民,幾乎都做過提包的生意…

按:本文作者為美濃客家子弟,2009年與客家電視台攝影團隊前住拜訪在巴西的台灣客家移民,並將此次攝影的故事節錄成紀錄片,訴說客家年輕人遇到的異國風情並於客家電視台播出。

在台灣常常一直聽到身邊的長輩都提到巴西的事情,腦袋一直在想像他們描述的情景與我對巴西的想像。從來沒想過自己會有一天穿過地心那一頭到達巴西。回想起自己曾經花了三十二個小時在飛機上,其中還不含轉機等待時間。繞過大半個地球到達南美洲的巴西。因為要在美國轉機那時候又正逢墨西哥爆發新流感疫情,人人自危,大家說巴西治安不好路上會搶劫,加上美國超嚴格安檢,且要在飛機上坐這麼久,途中真的有折返回去的念頭。

歷經三十幾個小時的飛行,加上跨越這麼多時區,看自己的手錶也已經搞不清楚是轉機國家的哪一個時間了。只知道到達聖保羅已經是當地時間晚上十一點多了。通過第一關長時間的飛行,接下來就是要調整時差,更困難的是巴西語言是葡萄牙語,英文行不太通。特別感謝巴西停留十天接待的台灣客屬崇正會的叔叔伯伯和阿姨伯母的招待,在語言不通的巴西,聽到客家話格外的親切,不管聽到哪一個腔調的客家話因為人的求生本能,所以我都聽的懂了。

短短停留不到十天的時間,這是主要目的除了在巴西觀光外,最重要目的是要去訪問台灣客家巴西移民的故事。

那個年代當初會毅然決然離開自己生長的台灣土地到這南美洲大陸來,是因為對當時台灣的環境感到不安,而那時很多人都在說巴西是一個生意好做、賺錢容易的地方。

9904048-yiminbae002-360.jpg
當時載著夢想航向巴西大陸的船

或許很多人看到現在的他們,會覺得巴西移民生活過的很好,但是這些是他們那時候花了非常大的勇氣,有著不為人知辛酸歷程,在異鄉打拼的才有現在的成就。光聽他們在述說從台灣來到巴西這段過程,真的令人難以想像,我這一趟光搭飛機轉機就要花上兩天。不敢想像以前的人還要搭一個多月的船來到巴西(Santos),甚至有的人要先到別的國家在輾轉來到巴西的,何況有的還帶著小孩,到了目的地連自己要到哪裡落腳也不知道。

或許那時候他們就只為了一個單純的想法-「去那裡生活會更好」,就啟程踏上了移民這條路。

為了追求夢想當然就是要靠自己努力的實踐。要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生活下來真的很不容易,一切都要從頭開始。

在聖保羅聽到的移民故事,幾乎都是到巴西落腳後從「提包」開始的,所謂的「提包客」(Sacoleiro),就是提著包包挨家挨戶兜售批發來的商品的商人,商品項目琳瑯滿目,起初剛到巴西的移民,幾乎都做過提包的生意,要冒著被買家賒帳和批貨時被查貨沒收的風險,靠著賺批發買進和兜售的價差來賺錢維生。在那時候提包是中國人的專利行業。

clip_image002[7]
假日裡巴西通往郊區的快速道路車潮

中國人真的很有生意頭腦,在賺了錢之後當然就從事其他利潤更好的行業。所以在巴西也可以看到許多台灣人開的禮品店、餐館…….等等。有趣的是台灣許多做生意的店家假日會營業,注重週末假期生活的巴西人,每到假日的時候市中心的店家幾乎都是休息的,市中心路上也沒什麼人潮,發現通往郊區的公路上都是要去渡假的車潮。

clip_image002[9]
MOGING現年八十八歲菇農游老先生

聽了這麼多故事,最令我感動的是,一位在(摩及)台灣移民村從事磨菇種植業的游老先生,他述說當時先帶著她女兒之後有了落腳地方後,再把一家人接到巴西,說到他和女兒在巴西那一段,眼淚就不停的落下來,記得他一直說下輩子如果再投胎他不要再過那一段生活,不然他也不要當人。可見那時候移民的生活有多麼的艱難困苦。但是樂觀的游老先生還是不斷的鼓勵我們,要勇敢去實踐自己的夢想。

(本文作者為美濃愛鄉協會工作人員)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