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100分的慈濟,重建的時間壓力

屏東縣府昨(3/12)召開「慈濟長治永久屋基地」說明會,召集慈濟基金會說明規劃方向,也邀請魯凱代表與會;族人希望能有牧師參與教堂規劃。針對日前大愛村引發的討論,大愛村規劃者表示:我認為慈濟的表現超過100分。

縣府:長治永久屋將定案,預定7月底入住

屏東縣政府昨(3/12)召開「慈濟長治永久屋基地」規劃設計配置說明會,除召集慈濟基金會說明園區規劃設計方向外,也邀請霧台鄉阿禮、谷川、吉露、佳暮等魯凱部落代表與會,發表對未來園區的期望。此次負責規劃長治永久屋的設計師,與慈濟月眉杉林園區的設計師相同,都由慈濟建築委員江子超負責。

在該次會議中,阿禮、谷川、吉露、佳暮等代表,都希望未來長治園區中,各部落都可以有獨立的活動廣場與教堂,並希望可以有牧師加入教堂的設計規劃。

甫參觀完慈濟月眉杉林園區的吉露村長則表示,大愛村的房子外觀看起來相當好,但架構並不符合魯凱族生活模式,他希望每一戶永久屋前方,都可以有獨立「廣場」與「工作空間」,如此未來族人舉辦嫁娶活動,或是雕刻、料理時,才有適當的空間。此外,吉露村長也要求縣政府能規劃「公墓」空間,如此已離去的族人才不至於與存留者相隔太遠。

谷川社區理事長表示,谷川社區共有54戶,目前雖僅有31戶申請永久屋,有24戶選擇留在山上,但希望未來用地規劃仍以54戶作為規劃戶數,這樣萬一族人以後想下山,就不用再申請。

990313huiwhi120img_7996-250.jpgIMG_8003
(左)慈濟建築委員江子超(右)與會代表之一:吉露村長

屏東縣長曹啟鴻表示,由於中央希望可以在今年7月底前完成永久屋入住事宜,縣府已感到相當大時間壓力,許多工作也已緊鑼密鼓在進行,如今各部落都想要有獨立活動廣場、教堂,恐怕在用地上無法取得,希望族人見諒。然而,曹啟鴻也強調,他會努力去找公墓用地,但對於許多真的無法落實的項目,他不會騙人,也不會承諾

江子超也回應鄉民代表意見,表示永久屋的興建有其一貫性,如果30公頃的地只蓋700多戶,恐怕都還不符行政院要求,所以無法達成部落代表的期望。他表示,如果各部落可以共用活動空間,那就沒有必要興建那麼多教堂,畢竟永久屋是利用各界捐款所興建,捐款者未必會同意蓋那麼多教堂,容易引起外界觀感不佳。

曹啟鴻強調,縣府對於永久屋規劃絕對非常重視,但希望鄉民可以體諒縣府所感受的時間壓力。「事情都已經快要定案了,希望只要在小地方修正就可以」,曹啟鴻說。

IMG_8009
倍感時間壓力的屏東縣長曹啟鴻。

慈濟:我們已經超過了100分

慈濟基金會建築委員江子超在簡報時表示,慈濟月眉大愛村截至目前為止,已有超過1千人次的觀光人潮,「看過的人沒有不滿意的」。當海地的代表希望慈濟也能在海地蓋一樣好的房子時,江子超還表示,如果在海地蓋的永久屋也和月眉永久屋一樣好的話,很擔心海地總統也會搶著進去住

江子超表示,慈濟為災民所蓋的永久屋,不會只是生活的空間,還包含未來生活、產業的重建。他特別強調,所有災民在入住永久屋時,都會得到88項精美的生活用品,其中包括大型的平面液晶電視。江子超說:「很多人搬進永久屋時,看到電視竟然扁扁、平平的掛在牆上,還認不出來那是電視呢!

日前慈濟月眉大愛村在網路媒體引發熱烈討論,其中也不乏許多批評的聲音。對此,曹啟鴻先是出面緩頰,表示慈濟已經做得很好,希望外界不要要求慈濟可以事事做到100分。然而江子超隨即表示,「很多人覺得慈濟沒有100分,但我認為慈濟已經超過100分!我們有120分!

由於外界對慈濟月眉大愛村的景觀設計批評,主要集中在教堂與「大愛石」部分,甚至也有慈濟志工希望可以就此進行改善。江子超強調,大愛石上的文字都出於災民之手,即便有些文字引發爭議,但每個人觀看文字都會有不同感受,不是每個人都不喜歡;江子超強調:「這些文字好不好,真的是見仁見智。」

由於今日與會鄉民皆非常重視教會設計,也希望可以有教會牧師參與教堂規劃,然而未來長治永久屋的教堂,是否也和月眉大愛村的教堂一樣,都會被擺上門聯與「十在心路」呢?江子超表示,他個人出身天主教世家,他覺得教堂有門聯並沒有什麼不妥,而「十在心路」則都是教育性質,與教義不相抵觸,「對大家都很好」!

霧台教派抵制慈濟,縣長表示無法接受

由於霧台鄉4大教派日前表示要連署「抵制」慈濟大愛屋,曹啟鴻表示,他已經知道這消息,但他個人認為,永久屋的事情都已經要定案了,不能接受教會這時候才跳出來說要反對。曹啟鴻回應:「教會反對我不能接受,不然他們就自己蓋(永久屋)!」

據了解,霧台鄉四大教派將在這兩天展開連署,希望抵制慈濟援建(抵制原因請點選這裡閱讀),並將於15日將連署書遞交給縣政府。屏東縣在「只能修改小地方」的時間壓力下,要如何應對霧台鄉各部落的遷村安置?自稱120分的慈濟月眉永久屋,能在屏東發揮幾分表現?霧台4大教會,又能夠在15日前能夠匯集多少「抵制」慈濟的連署聲明呢?凡此種種,仍有待密切注意。

IMG_8001
(上、下)慈濟規劃的魯凱遷村案。
IMG_8002

1514302181
(上、下)本次魯凱遷村援建與高雄大愛園區規劃,同為建築委員江子超負責。
1514302180

阿禮頭目:我們不是麻煩製造者

對於劃定特定區的行政訴訟的過程,而使得阿禮頭目成為阿禮部落的釘子戶的「製造麻煩者」,也讓願意一起留守在山上的族人,承受了最難以承受之重。

對於劃定特定區的行政訴訟的過程,而使得阿禮頭目成為阿禮部落的釘子戶的「製造麻煩者」,也讓願意一起留守在山上的族人,承受了最難以承受之重。

霧台鄉的阿禮部落,在劃定過程最後選擇留在山上的10戶,只有3戶早已在山下有貸款買屋,而其餘的七戶都只是在山下租房子生活,而為什麼這七戶不願意住永久屋,而只想留在山上?這其實就只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如果連居住自由的選擇權都被剝奪,那麼,在面對下一波「東海豐」永久屋重建問題的阿禮部落的魯凱族人還能有什麼「選擇」呢?

3月4日當天到屏東榮家協助風災重建法律疑問的法律扶助基金會也向阿禮部落的居民表示:「有時候不能只相信承諾,因為『承諾』會變」。所以面對政府應該要清楚有關原住民原權益的問題立即釐清。律師也提到目前ㄧ樣是風災部落的排灣族大社部落,不敢劃定的原因,也是在害怕一但劃定,未來連回去的機會也會沒有。因為政府如果用這樣的法律途徑來徵收,部落就真的什麼都沒有了。

image001

ㄧ次又ㄧ次的會議,只是要爭取想要的「家」,並不是「找麻煩」。

若再從文化的角度來看,整個西魯凱最古老的部落就在阿禮部落。如果沒有那10戶願意留在部落,阿禮部落其實就等同於集體遷村,那到時候阿禮集體遷村,阿禮部落還存不存在?這也是阿禮頭目對於阿禮部落未來發展的隱憂。頭目也提到,如果集體遷村的話,未來兩年、三年再來一個颱風,又有誰可以真的保證,政府會願意再花費心思為阿禮部落的魯凱族人保護這塊這快最古老的部落遺址。

如果今天沒有跟政府講清楚,到時候政黨輪替,鄉長、縣長、總統換人,還有誰願意幫原住民的權益做擔保?「承諾」都可以變,更何況是政黨輪替。

加上之前政府公佈的劃定區域範圍,又並不是阿禮部落族人真實的「共識」,讓願意留在山上的居民背上「麻煩製造者」以及「延宕建計畫」的黑鍋,也再ㄧ次切割部落族人遷村的信心與共識。不過,就算是背上這樣不舒服的名意,願意留在山上的族人,最後還是決定選擇以訴訟的方式來爭取想要的「家」。

這就是阿禮部落的共識─恢復[部分劃定],向政府提出行政訴訟

2月25日晚間,阿禮族人高舉自己的手,全場一致通過,決議以阿禮部落的名義發請連署向鄉長、縣長及中央陳情,要求恢復原有共識;並向政府提出行政訴訟。這就是阿禮部落族人保家衛土的共識。

針對政府將阿禮部落全數圈劃為特定區域,阿禮部落族人於2月25日召開部落自救會議,對於政府未尊重部落的「共識」,所公告結果與1月15日諮商會議上的共識不符,對此表達阿禮部落族人表達了強烈的不滿,以舉手表決的方式全數通過「恢復原有共識」(原有共識請點選這裡)的決議,並對政府提出行政訴訟。

990302njkhuiimage0011-450.jpg

災區劃定特定區域係依據「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第20條第2項規定「中央政府、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得就災區安全堪虞或違法濫建之土地,經與原住居者諮商取得共識,得劃定特定區域,限制居住或限期強制遷居、遷村,且應予符合前項之適當安置。」

而在「與原居住者諮商取得共識」上,阿禮部落自救委員會主席唐輝次(阿禮村村長)說,1月15日在榮民之家召開的諮商會議上,所達成的共識是「部份劃定」:下部落wumawuma居民同意劃定特定區域,上部落balio則是採個別劃定(願意配合遷村者),而非重建會公告的全村圈定為特定區域。

自救委員會之一的柯清雄 (阿禮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也表示,政府甚至很不禮貌地公佈不同意劃定人的姓名,視人猶如罪犯,這些願意留下來看守部落的人應該是部落的英雄才對。

006

阿禮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柯清雄先生

何謂「共識」?在重建會最新一版修正通過的「莫拉克颱風災區劃定特定區域說明書」(98年12月30日修正通過)第三項,提到:『共識原則:政府將充分尊重每1戶原住居者之「居住管理」意見,並納入共識決議,做為特定區域之居住管理依據。』

也就是說在「特定區域已經被劃定」的前提之下,政府尊重每1戶原住居者的意見,作為未來在特定區域內的居住管理依據。

這與特別條例第20條第2項「…經與原住居者諮商取得共識,得劃定特定區域…」之規定有相當大的出入,顯然政府在特定區域的劃定程序上有著嚴重的瑕疵及矛盾,甚至採用「各個擊破」的方式來分化原住民部落的集體共識。

阿禮部落居民古秀慧在部落格上寫了「一封給總統的公開信」,揭開這場家園保衛戰的序幕,重建會也於2月22日在重建會的網站上回應,文中強調一切依法行事,對於如何取得部落共識的過程,隻字未提,至於與居民取得共識的諮商會議等相關會議紀錄卻遲遲未有公佈。

2月25日晚間,榮民之家的信義堂,阿禮族人高舉自己的手,全場一致通過,決議以阿禮部落的名義發請連署向鄉長、縣長及中央陳情,要求恢復原有共識;並以個人名義提出行政訴訟,狀告政府。這就是阿禮部落族人保家衛土的共識。

001
阿禮部落居民,憂心忡忡討論家鄉可能的未來。

004
決定堅守家園,成為重建策略中的釘子戶-包泰德、古秀慧夫婦。

002003
當日與會者─(左) 李重志先生、(右) 黃智慧女士。

005007
當日與會者─(左) 裴家騏 (右)楊江瑛

(本文與莫拉克新聞網共同刊登)

阿禮部落沈淪記-失信的政府,荒唐的勘查

拿著劃定危險區的法令,如同端著木棍在山上趕羊群,根本無關山區安全鑑定,協助部落找尋安全土地重建,而是藉天災以法令脅迫,讓山區部落大量下山。從小,我們被告誡要守法,但最不守法是政府。

990211alibuluochene759-450.jpg
【原本被評定安全的阿禮上部落】

從小,我們被告誡要守法,但最不守法的是政府。

做人,我們被教導要守信,但最不守信的是政府。

在阿禮部落的安全勘查決議中,讓人有著巨大的憤怒!

水災發生之後,山區一片慌亂,對於自然災害的重創,當然應該避險而居。但是對於原住民文化的部落群聚與生活地域,一開始就不斷提出「離村不離鄉」、「建立中繼屋、避難屋」的方向,讓被迫遷村的部落居民,在不離生活地域的狀況下,因應大自然的風險,找尋部落的未來。

部落安全區域劃定的審查,應該是架接在「離村不離鄉」、「建立中繼屋、避難屋」二原則下,審視部落安全,為部落尋找安全居住地。在災害之後的數月間,政府部門一片「家園重建」的允諾,都是答應幫助部落返鄉重建,並且在山區找尋安全區域,強調「離災不離村,離村不離鄉,就近找地安置避難」,來建造中繼屋或進行遷村。

但是,隨著山下永久屋土地取得,以及建造戶數的龐大,尤其慈濟興建的大愛城,根本在先搶建再找人入住的狀況下,所有「離村不離鄉」、「建立中繼屋、避難屋」的原則,完全拋棄腦後,只想將山上部落居民塞進永久屋內,讓大肆建造的永久屋,不會空戶太多形成浪費,讓省事的政府,宣稱人人有屋完成重建。

當捨棄掉「離村不離鄉」、「建立中繼屋、避難屋」的原則,一些澈底失去房屋、土地的部落居民,無所選擇只能入住,一些家園安在心想回鄉的部落居民,卻在劃定危險區的威逼,以及告知「先去住永久屋,回鄉也沒人管。」的利誘下,就是要衝高永久屋的住屋率。

這種拿著劃定危險區的法令,如同端著木棍在山上趕羊群,根本無關山區土地的安全鑑定,協助部落找尋安全土地重建,而是藉由天災以法令脅迫,讓山區部落大量下山。

在山區裡大搞雞飛狗跳的部落大迫遷中,政府完全喪失信義與法律程序。


image

【2009.12.09的阿禮上部落勘查行程】

阿禮部落是一個讓人關注的地區,不僅因為它遠,更因為在阿禮部落可能發展出生態部落的典範,建立人山的新關係,未來可以提供其它部落觀摩學習。

但是幾度安全勘查,讓人痛斥政府的荒唐失信。

阿禮部落,九月間第一次勘查結果出爐,在道路不通人員無法上山下,就依著空照圖,看著滿地土石泥濘,做出整個部落不安全評估,經過下山的部落居民抗議,有些地區表面覆蓋土石,只是因為村落排水設計不良,造成土石沖刷地面,並非地基危險。

在許多部落居民抗議中,指責政府根本未進災區,怎麼做出安全評定,紛紛對勘查結果質疑!災後三個月,道路陸續搶通,專家學者上山勘查,但是時間有限,並未做嚴謹的地質探勘,就以短時間目測做出結論,甚至忽視部落個別區域的安全程度,做出和第一次勘查相差不多的結論。阿禮部落面臨一樣的狀況,專家學者到下部落查看,上部落道路未修通,原本不打算進入勘查,在居民強烈抗議下,才進入上部落看看,一樣給出不安全的結論。

十二月,到了第三次安全勘查,在未告知居民會同勘查下,負責山區土石流災害的水保局,以及負責河道沖刷的河川局,帶著重勘的學者自行上山,遭到部落居民的驅趕抗議。經過緊急協調後,必須公開行程,會同居民一起勘查。阿禮部落居民,為了讓懶得走路的官員,有條好路可走,還花了一段時間,修通下部落到上部落的道路。

image
【阿禮上部落不建議劃設危險區的官方評估表】

專家學者進入,發現已經清理掩埋土石的上部落,其實地盤堅固,周遭林蔭圍繞,除了部落邊緣因為建築地基的不當施工,造成房屋龜裂的問題,整個上部落沒有地層滑動、土石流威脅的安全問題,當場做出不劃定危險區的意見,同意居民返鄉居住,並且文件上附註修通道路,以利居民交通。

學者專家的最後決議意見,白紙黑字的官方文件,原來在政府眼中只是廢紙一張,一到山下全不認帳。

原本阿禮上部落保留,彰顯的意義,除了一個生態社區的開展,更重要是在原鄉重建中,政府能有部落分區的細膩思考,仔細評估部落安全與不安全區域,為部落留鄉做最大努力,而不是一竿子人,全都趕下山住進永久屋。

image
【阿禮上部落註記維持交通通行的字句】

阿禮上部落的居民,還高興在法定程序中,獲得法律的保障,可以安心返鄉重建,卻沒想到過年期間,新年還沒過完,政府無故推翻勘查決議,二月八日在官方重建網頁上,又是玩偷偷公佈的鬼把戲。

阿禮部落全數劃入危險區,完全顛覆第三次勘查的決議,讓一個法律程序,就在不知何人決定的密室討論下,推翻專家學者評估決議的法定效力,自行更改決議內容,公告阿禮部落全數劃入不安全的危險區。更離譜是,政府部門不僅違反勘查結論,讓安全變為不安全,甚至對於重建條例中,要求必須與居民協商的保障,竟然就以列出未同意遷居的住戶名稱,作為結案的公告。

整件事,雖然只攸關阿禮上部落十多戶居民的權益,但是卻是嚴重的法律背信與人權侵害。

image
【負責部落劃定不安全區的重建會綜規處張恒裕處長】

如果阿禮惡例一開,是否意味所有專家學者判定的勘查結果,到山下都可任意更改,不僅污辱專家學者的信譽,更糟是誰賦於行政官員,能有如此超越法律程序的權力,恣意妄為更動決議意見。

再者,部落遷村議題牽扯都是個人私產問題,憲法上對國民的財產權與住居權有絕對保障,因為安全理由可以協助避難遷居,但是在評定安全的情形下,如何以所謂想遷村居民的部落協議,強迫不遷村居民離開已經評定安全的家園,放棄財產與住居權力。

遷村協商,政府應該是與不想離山的居民協商,而不是只選擇下山的居民協商,違反安全評故,以及想要留山居民的意願,做成離鄉結論。如果如此行事,以後是不是就在永久屋區內,不斷召集進駐居民開會,要求山上住居者下山住進永久屋,在山下決定山上的命運與權力。

就像居住城市社區,在大樓、土地沒有居住風險情況下,如何說是社區開會形成共識,要求個別住戶放棄財產搬家,住進寄居的永久屋。這種侵害人民權益的行為,在城市根本不可能發生,為何面對山區部落就是目無法紀,這樣操弄危險區範圍,脅迫人民離鄉,無異國家惡行,就連共產國家都不敢如此行之,為何自由台灣竟在山裡上演。

災後半年,原鄉家園重建幾乎停頓,家園重建被挪移等同於永久屋重建,外界一直將永久屋當箭靶,認為政府只想找人塞進永久屋區,讓永久屋不會閒置太多。但是實際上這種強化收容政績的行為,這只是迫遷的一部分原因,更大原因是政府根本無心或無力原鄉重建,只想用最省事最快的方式,來完成重建。

所謂的危險區,越來越無關災害地區的實際安全狀況,而是依交通地理來區劃。簡單說,「返鄉至道路修通的盡頭,以上清空」,以及「大部落無法動,小部落全數清空」二項標準,彷彿成為一種遷村準則,在現今的劃定危險區上,霧台鄉的霧台以上清空下山,桃源鄉的桃源以上清空下山,以及如那瑪夏鄉等大部落多數返鄉,許多小部落安排遷村,都呈現這條劃分的標準。

這樣的劃分法,相當粗糙,無關部落居住安全,而是以修路的難易,作為部落能否居住的標準。

這種重建心態相當不義,部落安全應以部落所在地,仔細勘查作為安全評估標準,山區道路破壞山體,可以降低道路等級,維持基本人車通行,不能因為不願修築道路,而變相脅迫居民放棄財產,離鄉下山的道理。更可惡是不願修路讓部落返鄉,卻是大修山區觀光道路,以利觀光入山,如信義鄉的山區高架道路,如太魯閣廣開山區隧道道路,甚至阿里山公路的限期搶通,都可以看見這條差異的標準,觀光開路一切好說,部落回鄉無路可行。

image
【不願修復道路,阿禮上部落由安全變不安全的主因。】

阿禮上部落,劃定為安全區,至今遭到更改,最大的原因,不是部落不安全,而是政府根本不想修復居民回鄉的路。

重建至此,極度荒謬!

怠惰的政府,根本不是盡最大的能力,保障部落在傳統領域永續發展,根本也無關國土保育的完整規劃,而是赳結在觀光利益與部落生存之間,向觀光利益傾斜,不願得罪大部落,而挑著最遠、最小的部落,不願修路,強迫下山,一堆人送進永久屋,當成偉大的重建政績。

阿禮部落從安全區評定,無由變更為危險區要求下山,為了讓居民同意離鄉,放出先簽結同意住進永久屋,回山也沒人管的風聲,卻不明言日後斷水斷電無路上山,居民從此與家園別離,這種行徑不是光明政府所應為,更不是以守法自譽的馬政府,應有的守法作為,誰陷政府於不義,讓民眾怨恨,這樣的官員,無異是國家信譽的摧毀者。

半年來,重建步伐,充斥著官員完成交辦工作的心態,體恤受災居民的同理心全無,甚至更將人之本性的戀家愛鄉,視為阻擋工作的仇人。可憎的公務員心態,能不能將受災居民視為親人,想想她們返鄉求生的微薄心願。

阿禮部落沈淪記,沈淪的不是部落,而是決定部落命運的國家機器,違法妄行玩弄部落,讓原住民族走上淚的旅途。

阿禮部落由安轉危的變更,如同災後重建的縮影,影響深遠,讓人心驚,萬分憤怒!

附贈:

災後半年的成果記者會召開之後,看看官方「莫拉克颱風災後家園重建計畫」,寫的和做的差多少!!!

延伸閱讀:

一封給總統的公開信─魯凱阿禮的心聲

(本文轉載自「漂浪。島嶼」部落格)

屏東的中繼避難:政府不幫,我們自己來

屏東目前有中繼避難需求的部落有霧台鄉阿禮部落、大武部落、谷川部落以及來義鄉來義部落,由於遲遲未見各級政府回應,部落代表成立了「中繼屋推動小組」,並親至縣政府提交陳情書,希望有所回應。

屏東縣目前有中繼避難屋需求的部落有霧台鄉阿禮部落、大武部落、谷川部落以及來義鄉來義部落,由於遲遲未見中央級地方政府對於中繼屋需求做出回應,在霧台愛鄉協會、世界展望會以及謝英俊建築師的協助下,屏東地區有中繼屋需求的各部落代表成立了「中繼屋推動小組」,並於1月25日親至縣政府提交陳情書,希望縣政府可以對於我們的中繼屋需求做出回應。

IMG_6520
霧台鄉長說明來訪的目的(攝影/羅紀彥)。

IMG_6523
愛鄉協會執行長杜素芳說明推動避難屋重要(攝影/羅紀彥)。

目前屏東縣有中繼屋需求之部落狀況如下:

(一)霧台鄉大武部落:

雖被判定為安全部落,但其連外道路修繕情況不良,每逢雨季就無法上山,再者,長者難以忍受路途的顛簸,長期待在山上求醫困難,考量到汛期來臨之後居民可能會需要長時間待在平地避難,居住在部落的一百多戶居民需要在平地有一安穩的避難處所,而目前居住在榮民之家生活機能不便利、居住品質不佳,居民之心難以安頓,因此希望可以爭取在長治分台興建中繼屋,解決眼前的安置問題。

(二)霧台鄉阿禮部落以及谷川部落:

雖被判定為不安全部落,但其分別有17戶及33戶決議不遷至平地要留居原部落,留居山上的居民仍要面對汛期來時部落可能的危險性,因此,需要在平地興建中繼避難屋,以解決汛期來臨時之避難問題。

(三)來義鄉來義村

雖被判定為不安全部落,但村民經部落會議決議不遷村,則要面對汛期來臨時部落有潛在的危險性,需要協助避難、安置的問題。村長表示希望可以取得來義高中對面的土地作為興建中繼避難屋之地點。

(四)以上部落在這半年來面對中央及地方對於中繼避難屋的消極態度已做最壞打算,若還是一直無法得到有關單位的支持,皆不排除自購土地,直接與世展會接洽,請其協助興建房屋,但請地方政府協助公共基礎設施之建設。

IMG_6528
來義鄉族人要求興建避難屋(攝影/羅紀彥)。

針對以上部落的需求,縣長的回應如下:

(一)大武部落需要有避難屋基本上縣政府是贊成的,但是避難屋的產權是縣政府的,汛期一過就完全不能居住,水電和生活費也都要由部落居民自己負擔。但是在長治分台有兩年以後土地又可能就要被收回的問題。

(二)部落不安全,就勢必要遷村,而同一個部落裡面有多種不同的聲音、分成很多不同的想法,縣政府很難一一滿足大家的需求。部落選擇不遷村,將來大家要自己負擔責任!

(三)來義高中對面的土地是台糖的土地,要取得需要由內政部去購得,但內政部只願意協助永久屋基地的購買而不給中繼屋,要用莫拉克風災的錢來買土地蓋中繼屋是不太可能的。此外,縣政府認為那裡的面積不足以容納得下來義部落的所有人。縣政府傾向於在忠誠營區增加組合屋,或是尋找新的營區提供臨時避難之用。

(四)關於自購土地一案,縣政府認為似乎是值得繼續討論的方式,關於基礎設施的協助,要看縣政府的能力能不能協助解決,等確定地點之後,縣政府會評估需要花多少費用,並與居民討論可以如何解決基礎設施的問題。

關於興建永久屋和避難屋的位置,縣長傾向於在長治分台蓋避難屋,而腹地較廣大的東海豐蓋永久屋。居民對於哪一個慈善團體來協助興建房屋一事也很關切,縣政府表示,他們沒有權利決定誰要幫居民蓋房子,但他們建議的方式是,由慈濟去蓋東海豐的永久屋,長治分台的避難屋由世展會做,沿海地區的避難屋給紅十字會。

長治分台可能只能有兩年的租用期,仍舊不能完全解決居民等待部落修復這段漫長時間的安置問題,因此有些部落已經開始認真思考用貸款、募款等方式來自購土地以興建避難屋的可能性。眼前政府對於中繼避難政策仍舊不願意鬆綁的情況下,似乎只有這一條自立自強的路,才能讓心裡害怕流失家園的有安穩的踏實感。

IMG_6539
縣長表明縣政府的態度他們建議由慈濟去蓋東海豐的永久屋,長治分台的避難屋由世展會做,沿海地區的避難屋給紅十字會(攝影/羅紀彥)。

(本文與莫拉克新聞網共同刊登)

劃定特定區域? 佳暮、谷川還在討論中。魯凱0122進度

莫拉克風災過後五個多月,屏東縣霧台鄉各部落都在進行劃定特定區域的協商,大部分的部落可能傾向劃定特定區域,以取得永久屋,吉露已經同意劃定,但是佳暮與谷川部落都還在討論中。

莫拉克風災過後五個多月,屏東縣霧台鄉各部落都在進行劃定特定區域的協商,大部分的部落可能傾向劃定特定區域,以取得永久屋。日前吉露部落、阿禮部落的下部落均已同意劃定特定區域,但佳暮與谷川部落都還在討論中。

佳暮部落有三種聲音,一為同意劃定特定區域;二為原地重建,因為部分區域狀況較好,無安全顧慮;另外一種則是希望秉持「離災不離村」的原則,在家鄉附近重建。此三種意見尚需要村民們經過討論才能夠決定。

谷川部落方面,雖然該部落被認定為安全區域,但因為河床升高,有潛在的危機,加上政府告訴村民,即使劃定特定區域,山上的房屋也不會拆除,讓村民覺得在山下有一個永久屋似乎也是不錯的選擇,因此對劃定特定區域保持樂觀的態度。

其實在高雄那瑪夏鄉、桃源鄉等地已有不用劃定特定區域也可以申請永久屋的聲音,政府對此已經鬆綁,但是沒有告知屏東縣的居民們,雖然我們有將消息告訴大家,但由於沒有得到政府的承諾,大家還是傾向尊重政府目前的決定。

好茶部落一○七戶通過永久屋申請

好茶部落大部分居民已通過永久屋的申請,共申請一百七十七戶,通過一百○七戶。

由於申請永久屋須有土地所有權狀等證明,但許多居民屬於分戶,也就是一個家庭中有好幾個家庭,部分家庭不符合資格。另外一種情況則是在原住民部落中,許多居民都直接在農田旁蓋一間屋子居住,土地非法定建地,無法取得土地所有權狀。

部落中加蓋的房子很多,族人也未向政府單位報備,加上政府官員沒有調查,使此種情況成為公開的秘密,也成了通過申請的困難。

可是這只是初審,還有第二階段、第三階段,未來還是有爭取的空間,因此還是會努力讓大家都可以申請到永久屋。

好茶部落的另一個好消息是二月一日開始部落族人的伙食費可以得到政府補助。因為兩年前好茶部落就因八一三土石流衝擊而住在安置中心,當時伙食供應一兩個月就結束了,兩年後因莫拉克風災再次受創後,卻依舊維持自己負擔伙食費的方式。

我們發現二次受創卻沒有受到該有的對待,看到住在其他安置中心的伙食都由政府安排,覺得似乎不甚公平。因此寫了陳情書,邀請民意代表,到內政部陳情,也得到了回應。

但是族人們要開始負擔安置中心的電費了,因為外界的捐款已經用完,未來安置中心的電費需要族人自己負擔。

魯凱青年行動小組正式運作

魯凱青年行動小組已於日前舉行「內部青年共識之夜」,正式宣佈魯凱青年行動小組開始運作,目前正召集部落青年參與行動,近期也將舉辦「魯凱青年論壇」,希望讓年青人得以發聲。

「魯凱青年你能做什麼?」是魯凱青年論壇暫定的標題,主要希望能夠聽到更多年青人對部落重建的想法,而未來青年都可以參加重建工作。

由於莫拉克風災發生後,許多青年到各地工作、求學,因此將大家找回來是一大困難。現在正好是寒假,過不久年假也將到,此時召集大家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趁此激發大家的想法,否則假期結束,大家分散各地,再聚集討論就有困難了。

莫名的信念─阿禮下部落遷村,上部落留鄉

今天,「管重建的」中央及地方官員,大陣仗的到安置所舉辦「特定區域」劃定諮商會議。阿禮居民當場要求完成劃定作業,有49戶簽字同意遷村在平地取得永久屋,房屋被允許放農具,不准居住或過夜。另外15戶拒絕遷下山。

前言:

昨日(1月16日)重建委員會至霧台鄉進行幾個部落的「特定區域劃定」,其中阿禮部落確定有49戶居民遷村,另有上部落15戶居民確認留鄉,以下為上部落居民古秀慧的紀錄(更多瞭解,請點選這裡閱讀)。

———————————————————————————

今天,「管重建的」中央及地方官員,大陣仗的到安置所舉辦「特定區域」劃定諮商會議。會後,阿禮居民當場要求完成劃定作業,有49戶簽字同意遷村在平地取得永久屋,原鄉完好的房屋被允許放農具,不准居住或過夜。另外15戶拒絕遷下山。

「建地、建物還是你們的啊,政府也沒有要徵收,你們到底在想甚麼?」「這些動作只是一個程序向上頭交待嘛。」「取得永久屋後,政府久了以後沒有那麼多精神管你們回不回去山上住啦。」來自會場外諸多的點化、暗示淺顯明白,真叫我們心中五味雜陳。

不知道是很牛還是很漿糊?最後,還是沒能頓悟,堅持選擇連我們自己都不明白的道理─名正言順,理直氣壯的留居阿禮。

泰德說:「不管我們這樣的決定吃不吃虧,現在,我的心裡很踏實。」

15戶堅守家園的傻瓜,要為阿禮部落新的里程繼續奮鬥。莫名的信念,讓我們不能也不准在得失上想太多,撩下去吧。

1-1562683992

(本文轉載自「sumugu’s blog」)

孤寂的山中之國-魯凱阿禮感言

昨晚,將入睡恍惚中聽到泰德喃喃的說:「秀慧啊,為甚麼我們的日子總是在不安中喘息…」為了遷村問題,泰德像隻困獸般,風吹草動都讓他感覺危機四伏。意識如水擺蕩著,向繁華平地傾斜的人口,讓我們深感無力。

前言:

政府推動「劃定特定區域」的政策,將永久屋的取得與遷村合在一起,在部落內部引起許多震盪,也讓族人之間的關係面臨緊張考驗。

作者為屏東縣魯凱族阿禮部落媳婦,阿禮部落有兩部分,下部落於災後決定遷村,上部落則打算原地重建,延續災前推動的生態部落,希望在山上永續生活。

但部落內部因政策與推動者的作法,讓作者以及其他族人感受到莫名的關係變化,這不單是在阿禮部落面臨的情形,也是許多部落在八八災後持續面對的內部張力。

以下文章轉載自作者部落格,除有近日心情感想外,以及阿禮上部落族人希望推動的生態家園,更多阿禮部落與作者的訊息,請點選這裡閱讀。

孤寂的山中之國

每雙周逢二開自救會,我和泰德會從阿禮匆匆下山,最近,在安置所我們總是感覺熱絡的老人家變冷漠了,中年的哥兒們打招呼顯得客氣簡短。有人傳說我們的立場影響其他想遷村的人取得永久屋的權益和進度。還好這個遷村意願操作方式已從多數決,改成依個體戶行使自主權,很欣慰有了這個尊重少數意識的作法,也為我們從害群之馬的罪名中解了套。

昨晚,將入睡恍惚中聽到泰德喃喃的說:「秀慧啊,為甚麼我們的日子總是在不安中喘息…」為了遷村問題,泰德像隻困獸般,風吹草動都讓他感覺危機四伏。

那是我們聽到巴代表在他的家裡招集上部落第三、第四鄰的鄉親,宣揚部落遷村發展理念,是他一直積極推動及信仰的部落遠景。上部落未被標定為危險特定區域,我們可以名正言順的留下來,想要擁有永久屋的居戶也有選擇個別被劃定特定地區的空間,令泰德不安的是事情還在操作中演變。

意識如水擺蕩著,向繁華平地傾斜的人口,讓我們深感無力。因為,我們完全沒有優渥的表面條件挽回流失的心,而我們也鮮少以長篇道理意圖說服鄉親改變意念,撤離以來,遷村議題在阿禮不似其他族群的災區般風風雨雨,大概是阿禮沒有經濟農業的發展環境好眷戀,而我們推動的生態產業路途遙遠,鄉親無法想像和等待,也不符通俗社會追求的質與量吧。畢竟,人各有志。

就讓我們為阿禮人永遠守護台24線的暢通吧!

希望遷村的鄉親能在平地發展得很好,找到他們要的生活品質及生命價值。而我們留在山上寥寥釘子戶也能受上天眷顧,平安的擁有美好的山居生活和奮鬥的力量。

只是,我們真的很感傷,為這孤寂的山中之國,悠悠史詩裡的人兒。

12-1562683991

天馬行空話重建

八八水災的當頭棒喝下,危機也是轉機,更讓我們認知地球資源不能予取予求。我們有信心建立一個節能減碳綠生活的典範社區,在生活機能、土地利用、地形特質、區域氣候、保育政策、國際環保趨勢及社區安全監控等等切身問題,再再都是居民今後應該更嚴謹配合與面對的新生活概念。

未來,除了公部門的基楚安全建設是社區的重建項目外,我們知道與大自然共舞是山居生活的常識,這也是過去一年多來我們一直努力營造的部落產業內涵,在屏東科技大學森林所美惠老師的團隊輔導下,取得林務局計劃性的持續支援,推動「社區林業計劃」生態保育休閒產業營造,以建立生態、生計、生產三生一體的山居部落的發展模式。

留在阿禮約4分之一的16戶居民,將形成更緊密的生命共同體,「留下」是一種對山林的依戀,是對生活質量取捨的堅持,也是對魯凱族在阿禮的先祖先賢們山居精神的仰慕與不捨。我們也將在這樣的願景下,維護自然資源,兼顧實用與美學,形塑部落產業。永續經營生態休閒產業,重新站起來。

天馬行空話重建,寒冷的夜晚,我們一面烤火,聊著山上的阿禮要如何永續經營。

一個夢幻生活圈於是成形─

1.環境綠美化:在地植物全面美化社區居屋周邊環境。

2.生態解說培訓:山林知識的解說能力培訓

3.共同生活機制:如部落共同廚房、飲用及灌溉水資源共管機制…以減少能源的浪費

4.生態教室:畫面、標本、影音、書本畫冊出版、模型設置…..對外開放及經營生態知識體驗及教學。

5.生態工法全面整頓:集取及清裡水災坍塌之落石用於水土保持、石階路網、圍籬、建築….. 找回山城因地制宜的生活特色。

6.在地植物資源應用:野菜、養生植物、染料、編織…應用於生活上及產品創意研發。

7.傳統文物館:

8.山林樂團:提供傳統歌謠欣賞,建立生態產業人文方面的深度。

9.農藝品展示小舖:小而雅的風格小舖,形成部落特色之一。

10.太陽能設施:在平日解決基礎電能需求,如照明、手機充電、熱水供應等等生活機能。颱風季更可以讓我們在自我防災機制裡,以最快的速度維持安全應變能量及恢復基礎生活作息。

11.資源回收屋: 垃圾減量、分類回收、再利用….

12.農特產品:酒窖設置,紅肉李露集中釀製,塑造在地味的農產品牌。

13.接待家庭整修:

14.戶外裝置藝術:魯凱傳統家名識別設置,教堂的在地印象、涼棚石桌椅設置….等

15.生活文化建構:推動友善、悠閒、知足的山居慢活風格。

16.居屋綠建築改善計劃:採光、通風、作息空間的環保設計。

17.節能減碳生活實踐:如日常器皿的選用及資源回收再利用的習慣。

11-1562683990

樹林裡自生了四季蘭。

魯凱生命共同體─包基成先生重建提案

觀諸當今政府之重建政策,皆以劃定特地區域,令族人放棄原鄉土地,迫使遷居平地為優先考量。族人當以「原鄉不棄,文化不滅,魯凱永續。」為基礎,凝聚共識,思考對我族人子孫最有利的永續營生之道。

前言:

包基成先生為阿禮部落的頭目,魯凱重建聯盟副召集人,同時為內埔崇文國中主任。近日在魯凱重建聯盟中,提出了一份完整的魯凱族各部落重建架構草案,日前已經重建聯盟內部通過,也將和各部落繼續開會,以及請鄉長代為向中央提案。

在這份重建草案中,詳述了魯凱族預計與自然相處的模式,重建的方式,族群文化的活化模式,88新聞網詢問魯凱青年工作者後,經同意刊登於此,希望能夠讓更多關心部落的朋友瞭解魯凱對族群與環境復育的想法。

魯凱族部落重建聯盟 提案表no1─魯凱生命共同體

提案人包基成魯凱族部落重建聯盟 副召集人,霧台鄉阿禮部落自救委員會 委員)

事由:

因應八八水災所帶來對魯凱族的空前災難,請 以大格局大思維規劃西魯凱霧台鄉八個部落(谷川、神山、霧台、吉露、阿禮、大武、佳暮、好茶)從災難中重建再起,復興族群文化之道。

草案說明:

一、 規劃理念:「原鄉不棄,文化不滅,魯凱永續。」

觀諸當今政府之重建政策,皆以劃定特地區域,令族人放棄原鄉土地,迫使遷居平地為優先考量。族人當以「原鄉不棄,文化不滅,魯凱永續。」為基礎,凝聚共識,思考對我族人子孫最有利的永續營生之道。

二、 重建型態:「母子臍帶相連之生命共同體」

霧台鄉傳統領域是西魯凱族人的母親,八個部落當中,有三個部落(神山、霧台、大武)留在原地繼續發展,其餘五個部落中,好茶村確定將重建於瑪家農場,另外四個部落(阿禮、谷川、佳暮、吉露)是否遷居鄉外或留居鄉內,尚有許多可能性。

無論居於何處,各部落與霧台鄉先祖傳來土地之間仍為「母子臍帶相連之生命共同體」關係不變。

、 空間軸劃分「重整復育圈」與「中繼生活圈」

(一)重整復育圈:留在原鄉傳統領域部落之重建目標,設定為「重整復育圈」。

(二)中繼生活圈:離開原鄉另尋新居地部落之重建目標,設定為「中繼生活圈」。

四、 時間軸劃分:「颱風汛期」(6~10月)與「平常時期」(11~5月)

(一)當颱風汛期來臨,位居「中繼生活圈」之部落可提供「重整復育圈」避難照顧之功能。

平常時期,位居「中繼生活圈」之部落將成為「重整復育圈」部落之生計產品的包裝、展示與對外聯繫窗口。

(二)「重整復育圈」又可規劃為「自然生態復育區」、「傳統產業復振區」以及「文化資產保護區」。平常時期,位居「重整復育圈」部落將照顧看守在「中繼生活圈」部落族人之土地家園,利其仍可回鄉工作。如此方可兼顧族人安全與復育,生計與文化雙贏。

image001
大武部落現況(圖片提供/賓拿流)。

image003
佳暮部落現況(圖片提供/賓拿流)。

image001
吉露部落現況(圖片提供/賓拿流)。

image003
阿禮部落現況(圖片提供/賓拿流)。

預計實施辦法

一、重整復育圈:

(一)三生一體:

(1)自然生態復育區(生態)

配合農委會林務局與部落居民共管機制,規劃以工代賑再造「山林守護天使」的就業新方案,擬定「治山、防洪、造林、疏濬等國土保育專案」,解決當地居民生活安置就業與原鄉部落自然生態復育的兩大問題。

(2)文化資產保護區(生活或文化)

原鄉部落不乏千百年古蹟古物,建請文建會與原民會調查現有文化遺產列管,寬列預算派駐專業人員或居住地保管(擁有)者,妥善維護與保存,進而結合自然生態深度的旅遊網絡。

(3)傳統產業復振區(生產)

生產之農特產品,諸如:小米、甘藷、芋頭、紅藜、紅肉李、愛玉子、龍鬚菜(佛手瓜)、咖啡……等傳統產業,該生產區原生態工法列為安全區者持續經營維護,不再大面積濫墾、濫伐,列為不安全區者嚴禁復耕或栽植。

(二)配套措施:

(1)嚴密控管機制

制定部落公約對原鄉部落之居民,尤以工代賑方案之工作人員採績效責任淘汰與激勵制,強化復育工作效能。另對濫墾、濫伐者依據相關法令處以嚴厲之處分。

重大公共工程發包修建,應成立「災後環境勘查與環境工程監測驗收」委員會,成員包括部落大頭目、部落長老、幹部代表、專家學者與政府代表一干人組成,為社區安全與工程品質,此委員會應以公正超然的立場審慎勘驗,且公部門應予法律公權力,杜絕偷工減料之弊端。

(2)緊急應變指揮中心

每年雨季6~10月份訂為「封山重建月(或重整復振期)」,颱風警報「族安預警機制」啟動,勒令長居原鄉部落之族人全數撤退至「中繼生活圈」之住屋,設置「平地區急難指揮中心」與「部落緊急救援中心指揮站」,建置部落與都市雙向聯絡網,成立之緊急應變指揮中心,相互支援、調度或提供救援物資,原鄉僅留緊急應變中心特定人員留守,以維持生命安全。

(3)生態旅遊願景藍圖

為落實魯凱族「分享主義、共產文化」之理想,達到國家森林資源全民共有、共管、共享之願景,在原鄉部落重整的經營管理上,民宿經營業者建立民間企業或慈善團體認養制度,並草擬「原鄉部落生態環境認養要點」及『部落果園農場認養手冊』,讓慈善團體、民間企業得以順利執行其相關之認養工作,發展結合自然生態、人文關懷與文化探索的深度旅遊網絡,以維持民宿經營業者基本的收入,解決原鄉產業復振生計的難題。

二、中繼生活圈:

(一)基本需求

(1)安全第一:配合「永久屋」政策,建造安全、穩固、耐久的房舍。

(2)就業為先:考量居民多元就業的發展,兼顧生計需求與生涯規劃。

(3)部落機制:維持魯凱部落型態,避免分崩離析,散居異鄉,而遭致村毀、鄉滅、族亡之途。

(二)配套措施

(1)型塑魯凱族語言巢

西魯凱霧台八個部落五分之四的人口幾乎在平地工作,魯凱共和村之興建,離鄉背景流離各地的族人必能匯聚在一起生活,自然型塑「魯凱族母語語言巢」,魯凱共和村內只要達成共識皆以母語交談,甚至鄰近的魯凱部落–三地門鄉的青葉部落、瑪家鄉的美園社區,也一併納入語言巢的教學系統,設立新小學或托兒所或幼稚園,實施三語(母語、英語、國語)教學之本位課程,深信母語可以復振且能永留傳,期達「母語不斷,文化不滅」的終極理想。

(2)返鄉尋根探源之旅

配合年度三節(春節、小米祭、聖誕節),規劃返鄉尋根探源之旅,融合部落文化、自然生態、傳統領域、傳統祭儀宗教儀式等課題,舉辦多元親近原鄉、認識原鄉、關懷原鄉,進而保護原鄉的具體行動方案,期使下一代的孩子不忘本–知道真正的故鄉原來在這裡。

(3)三合一返鄉重整運動

推動部落「文化、信仰、生活」三合一返鄉重整運動,在道路安全、氣候穩定的前提下,鼓勵在都會區工作者週休假日返鄉,帶領全家人回家整理住屋,清潔環境,蒔花、種草、植樹,美化環境,一起參加主日崇拜,一起關心部落年邁的長輩,一起安慰鼓勵在地替我們看守整建家園的弟兄姊妹,並提供必要的協助與服務,此乃當下急迫該做的事。

(4)共和村擬定「部落公約」

透過「部落公約」之建立,強化居民與部落生命共同體的使命感,不只是部落再造運動,更經由公約之建立發展部落之自治運動,保存優良傳承更是不斷革新進步的動力。

(5)文化中心草擬「遊客守則」

中繼生活圈設立「遊客服務中心」,目的希望能經由行為管制,使要前往「重整復育圈」參加生態旅遊的遊客,做行前解說與訓練,達到原鄉部落自然恢復穩定之生態環境,同時限制遊客之破壞和干擾,教育自己也教育遊客,以深度的關懷,回鄉歸人的心情回饋部落,使其自發性地維護部落生態環境和傳統領域自然保護區。

(6)單一窗口對外發聲:為增加部落與政府部門之互動與意見交流之功效,經由部落會議決議之事項,依據部落會議組織章程,委由「民意代表」對政府相關部門提出建議案,並由監督委員追蹤其發展結果與辦理成效。若為民間企業團體或社會慈善團體,則交由「公共關係」負責人與之接洽或提出建言。

(7)重整經費籌措

經費拮据是部落發展最大的問題,應依據部落公約籌募資金,經費來源包括:居民奉獻、公益團體樂捐、擬計畫向公部門爭取、或部落公共營業收入盈餘………。

如果有一天,「中繼生活圈」也能設立諸如九族文化村或原住民文化園區的舞台,暫定名為「魯凱文化園區」召回各地傑出的魯凱藝術家進駐本共和村,世界僅有的以魯凱之名的文化村,發展魯凱本位的文化技藝節目表演或展示,結合「重整復育圈」原鄉生態旅遊是否也可以自籌財源呢?

暢通交通路網

(一)母子臍帶相連之生命共同體:

本提案「重整復育圈」一如重症病患,亟待療傷止痛的母親,而「中繼生活圈」一如初成胚胎,更需哺育滋養的嬰兒,母子二體之間的臍帶連絡網即是台24線公路及其支線,

(二)台24線公路務必保持暢通

聯絡「重整復育圈」與「中繼生活圈」的重要交通幹線,台24線沿途之谷川、神山、霧台、吉露、和阿禮五個部落的公路保持暢通,另支幹線通往大武、佳暮乃至舊好茶的路網亦能修建搶通。

備註

這是最黑暗的時代,也是最光明的時代,魯凱族人在世界上僅有一萬一千人,如果大有為的政府,參與重建委員會掌握主導權的領導人,都無法拯救正面臨亡族、毀鄉、滅村噩運的少數民族,我們還能期待什麼呢?

提案人連署:

黃智慧(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 董事,魯凱族部落重建聯盟 顧問 )

1867849906
魯凱是山的族,對環境與自然有自己的想法(圖片引用自「魯凱共和國」2008狩獵祭出發宣言)

(本文與莫拉克新聞網共同刊登)

魯凱─阿禮部落的微光心願

在魯凱族的霧台鄉阿禮部落,包泰德與古秀慧夫婦在災後決定回到山上,想以行動重建家園,展現部落守護山林的決心。他們以簡單的生活方式,開始修補受傷的部落,也想讓外界知道,戀山的人是如何離不開山林

1-4136165666_2d8e60de7a_o

危險的道路,阻擋不了回鄉的心情,簡單的生活,表達山居適意的心境。在魯凱族的霧台鄉阿禮部落,包泰德與古秀慧夫婦在災後決定回到山上,想以行動重建家園,展現部落守護山林的決心。

當他們以簡單的生活方式,開始修補受傷的部落,其實也想讓外界知道,戀山的人是如何離不開山林。也許離開喧囂的城市,遁入深山的寧靜裡,在綠光晨曦的沐光中,終可明瞭,山是一個國度,如何鎖人心魂,讓遠離的族人,思念著山裡的悠然生活,於是歸鄉。

公視13頻道,在十一月三十日晚間十點,將會播出「八八重建— 阿禮部落的微光願望」,在災後重返霧台鄉最深處的阿禮部落,報導一對夫婦返鄉的簡單生活,以及他們所傳達的愛山信念

 2-4136163332_6fc7f92e6c_o

八八水災驚恐的時刻,阿禮部落裡的包泰德夫婦,自願和幾位留下,收拾好家園再開始撤離。在離開的時刻,夫婦倆人哭了!他們擔心這一趟下山,從此就再也不能回到家鄉。

進入榮家的安置環境,一切方便,但是倆人十分難過,部落居民不斷召開會議,討論部落的重建方案,但是冗長的會議,部落居民永遠不能清楚政府重建政策的全貌。重建方案的不確定,讓思鄉的包泰德夫婦,感到相當困擾,心中決定先行返鄉,回到部落重建自己的家園。

3-4135402737_f610b2b830_o
幾次翻過中斷的山路,回到部落查看,包泰德夫婦發現房屋沒有損壞,就帶著行李回到山上。

4-4136163016_7810378945_o

災後三個月,位於霧台鄉最深處的阿禮部落,聯外道路終於搶通,但是道路狀況十分危險,吉露部落之後的山路,必須通過十多個髮夾彎,再步行進入部落。一路上,搶通鞏固的工程依舊進行,一些部落居民陸續返鄉,探望離開許久的故鄉。

5-4135403705_b87865c705_o

進入部落之後,下部落所在位置,受災情況相當嚴重,許多聯絡道路都坍塌。

6-4136166944_7846a451d9_o

包泰德的家園位於上部落處,沒有太大的災情,回到家中的古秀慧,忙著整理民宿的環境。面對沒有電的環境,生活相當不便,雖然有一台柴油發電機,但是為了怕破壞山中的寧靜,也只有在看新聞瞭解山下情形時,才讓它運轉發電。

古秀慧是新竹客家人,嫁給包泰德後,就搬到部落居住,她喜歡山上的生活,覺得生活在山上很自在,三個多月住在榮家,每天關在房裡悶悶不樂,覺得失去生活的意義,看著先生也是無語落寞,夫婦倆人就決定回鄉,就算過著原始生活,心裡也甘願。

7-4136165992_8427210072_o
回到熟悉的家,讓人覺得自在,夫婦倆人就和幾位居民,成為阿禮部落的管理人,幫著山下居民巡視家園,查看部落的實際災情。在阿禮部落,區分為上、下部落的居住區,在祖先選地居住時,就已區分安全與危險地區。包泰德表示,上部落是最早的居住地,下部落的地名就是開墾地,祖先用來種植農作。

8-4135406659_9f8cc6de88_o

阿禮部落的情形,其實反映著原住民各部落的問題,就是原始居住地大都安全,但是人口的增加,常常會讓部落擴張,居住到原本不安全的地區,災難來臨就容易受到重創。如果再加上後期公共工程設計不當,一旦排水順著馬路引入部落之內,長期下來就可能造成地質改變。

9-4135404291_6125f0249f_o

阿禮部落在遷村問題之外,另一個有關文化保存的議題,也是讓部落居民十分擔憂。在部落的頭目祖屋內,保存大量珍貴文物,從裝飾華麗的禮刀到歷史久遠的帽飾,樣樣都是重要文化資產,並且每件都有深遠的故事。

10-4136164930_65ca88df64_o

家屋的管理人包基成主任,指著架上的古壺,表示這些古壺歷史久遠,壺口上有許多缺口,都是以前嫁出或離鄉的族人,在缺口上取走陶片作為信物,等待改日歸鄉,拿出陶片對上缺口來相認。

11-4135404575_bbd7f963aa_o

祖屋內的文物,在部落的傳統習慣中,必須留在祖屋,不能隨意遷移。八八水災的發生,讓許多族人都離鄉下山,未來如何保存,成為部落憂慮的課題。一整屋魯凱祖文物,訴說著一個部落的久遠歷史,不能移動祖屋文物,像是古壺的故事一般,在破碎的土地上,等待族人歸來。

12-4135407247_3e73fafac9_o

回到部落,包泰德靠著八八重建專案工作賺錢,工作一天,在黃昏的時刻回到家中,馬上又必須出門找尋食物,張羅晚餐的菜肴。他到房屋旁的空地,拔取佛手瓜,採集的食物,交給古秀慧製作晚餐,請來返鄉的居民一起共享。

13-4135405463_5ed13f6968_o

在沒有電的生活裡,晚上燃起營火一起聊天,包泰德夫婦說起災後返鄉的心情。包泰德說他們想過,到山下只能進到工廠工作,以前就是做不慣才回山上,如今要在下山工作,實在是很痛苦,夫婦倆寫信給政府,希望能夠留在山上,保護這片山林。

伴著火光的搖曳,包泰德撥弄著吉他的琴弦,深情的歌聲,迴盪在夜靜的山谷中,充滿著思鄉的情懷。

14-4135405095_0e3eab114b_o

其實早在災害之前,阿禮部落就朝生態部落發展,自許成為南部的司馬庫斯,讓部落與山林能夠和諧共生,包泰德和古秀慧,成為部落中重要的推手。對於部落一旦評估為不安全,可能降限使用,包泰德夫婦覺得沒什麼不好,阿禮部落早在十多年前就是人口外流,山林回歸自然,他們也能習慣簡單的生活。

15-4135403989_4466d60e93_o

幾年來,屏東科技大學的陳美惠老師,協助阿禮部落走向生態社區,對於阿禮部落進行生態保護,認為能夠開創一個部落和山林共生的典範。她深知包泰德夫婦的決心,也希望能夠幫助他們,覺得讓愛山的人留在山上,其實對於保護山林,也是一件好事。

或許在原鄉重建的規劃上,打破部落整體安全評估的思維,細膩做分區評估,找出部落安全地區,降低居住區域面積,並且加入考慮居民意願,讓愛山的人留在山林,以低度使用的方式,經營生態部落,保存山林生態與部落文化的共生。

16-4136165292_0d1a87c7e5_o 

一場災難,讓許多部落族人流離在土地之上,在遠山的阿禮部落中,點燃一盞微光,告訴世人,一個部落想要守護山林的重建心情。

17-4136166230_60ed33a86c_o

遠山相隔,網路不便,古秀慧上個網,必須越過崩塌地,到三公里的公路旁收發訊息,但是無論如何,留言鼓勵她們吧!這一對愛山守家的深情夫婦。


古秀慧的
sumuku ‘s Blog

(本文轉載自「飄浪。島嶼」部落格)|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