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重建:推動原力造屋

原鄉災民自力造屋,須由企業界、民間團體謀為造屋經費,由建築師與原鄉災民一同設計建屋形式,謀畫作為臨時住所過渡到部落重建的中繼屋,或為返鄉重建的整體部落重建。自力造屋可使災民早日進入到重建行列增其信心…

編輯補充說明:

謝英俊建築師正在原鄉與族人共同自立造屋,徵求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參與,請點選這裡閱讀更多資訊。

───────────────────────────────────────────────────

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配合政府政策辦理的「莫拉克颱風房屋毀損者,優惠安家計畫」,置優惠方案三擇一:

1.自行租屋者,獲有租屋賑助二年、生活補助金半年。

2. 自行購屋者,享「建購住宅貸款利息補貼」與「生活補助金」半年。

3.由政府安置興建臨時住宅(組合屋)安置或運用現有國防部備用營舍、教育部閒置校舍、 其它閒置公有建築物等資源,並不得再領取生活補助金及租屋補助金,以上所有租金補助或購屋利息補貼,均不得與其他政府租金補貼或購屋優惠方案重複領取。

證諸「九二一」災後重建經驗,「安家計畫」不符受災部落實際現況。「九二一」災後重建時,選擇自行租屋者,大多借助親友家,日後搭建簡易鐵皮屋,至今猶然。選擇自行購屋者僅僅是麟毛鳳爪的公務人員,對大多數的原鄉災民無實質效益。選擇組合屋者,因不再享有領取生活補助金及租屋補助金,大都也因工作無著不定,最後歸建回部落。

值此「八八風災」受創原鄉,估計台東兩百戶、屏東九百四十戶、高雄縣五百戶,原住民各族群多有共享共勞共食的傳統,加以凝聚力強、具備與大自然相處之道,前有邵族部落屋的自力造屋,又有泰雅族「部落廚房」的重建經驗,應可鼓勵原鄉災民自力造屋。

原鄉災民自力造屋,須由企業界、民間團體謀為造屋經費,由建築師與原鄉災民一同設計建屋形式,謀畫作為臨時住所過渡到部落重建的中繼屋,或為返鄉重建的整體部落重建。

自力造屋可使災民早日進入到重建行列增其信心決心,二從造屋萌生族群重建共識,三可由造屋工作積累重建規劃技能、視野,四可以造屋工作積累各家所得,以謀日後重建之利。

政府所為,則是與予原鄉災民自力造屋實惠有利的地權規範,並發放生活補助金,使原鄉災民能安全、自尊的過渡到重建部落的階段。

(作者為泰雅族教師,資深作家,曾參與921原鄉重建工作,本文轉載自「中時部落格─瓦歷斯挖故事」)

980826-photo31-300.jpg

謝英俊建築師在921後和劭族一起實踐的自立造屋(圖片來源請點選這裡)。

我們要一條回家的路!

『我們要求的不多,只求給我們一條回家的路!』。8月24號上午10點,在旗山召開的記者說明會,斗室之間坐滿來自那瑪夏鄉、桃源鄉等災區的住民。他們自88水災發生以來,便每日焦心期盼能夠早日回到部落的土地上…

南方部落重建聯盟88災後記者會現場紀錄

『我們要求的不多,只求給我們一條回家的路!』那瑪夏鄉民生村自教會代表林正氣說。8月24號上午10點,在旗山鎮中正路南方部落重建聯盟辦公室召開的記者說明會,斗室之間坐滿來自那瑪夏鄉、桃源鄉等災區的住民。

他們自88水災發生以來,便每日焦心期盼能夠早日回到部落的土地上重建家園,而立法院即將在未來審議通過的「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不但無法在其中看到對災民返回原鄉的保障,也未見在條例中賦予在地災民自治組織應有的參與災後重建決策過程的權利。

y8241496-0824-400.jpg

災區各部落代表表達公部門在救災與重建措施的失當記者會中,幾位部落組織代表都提到行政院版本的重建條例草案缺乏災民參與的機制,比起921重建條例中保障各個委員會必須至少五位委員名額保留給災區代表,是嚴重的退步。

此外,24日同時是立法院對重建條例草案召開公聽會的日子,部落代表質疑為何公聽會要求災民北上到台北進行,而非直接在災區與災民面對面的進行討論。

『在旗山我看到族人驚慌的眼神,因為族人們坐上直昇機後會去哪裡,他們也不知道,尤其是部落的老人們不希望被拆散。』南方部落重建聯盟的總召集人阿布娪說。由於各部落的住民被分散到高雄地區24處不同的安置中心,甚至有雙親與小孩被安置在不同安置中心的情況,不僅使得部落族人之間失聯,更造成災後重建的相關討論及行動難以凝聚。

「政府救災緩慢,安置災民的過程草率,重建胡亂。」高雄市綠色協會代表李重志表示。

那瑪夏鄉民族村自治會代表李惠民說:「最近幾天政府的人一直來鼓吹族人購屋、租屋,但是我們有錢嗎?」內政部的補助措施在租屋、購屋方面以賑助金大力鼓勵,但不給付任何賑助金給選擇居住在組合屋的災民,忽略了災民們想要回部落重建家園的心聲,並且也突顯出政府對部落文化的漠視。

記者會到場的不只是高雄當地的災民,屏東魯凱共和國的代表台邦、撒沙勒指出,許多人以為好茶村是一個原住民遷村居住的好例子,但實際上好茶居民在聖帕颱風後就被晾在安置中心,至今,原地流亡的日子已經兩年多。

Y8241497

台邦表示好茶村正是錯誤政策的受害者

許多民眾或許會有誤解,認為88水災受災居民其原居地現在受天災影響,不宜返回而應該聽從政府的疏導,或者認為現在的災情成因一部分是因為原住民濫墾山坡地。

實際上,寶山村的村民指出,林務局藤枝森林遊樂區對山地的開發才是導致水土保持失效的真正原因,並且村民的生活也因居地大部分受到林務局管轄管而也所限制;而水利署越域引水的建設方針錯誤,也極可能是災情惡化的來源。

長期投入921災後重建工作的蔡培慧表示,目前災民所需要的是一段時間的調適,並且思索部落的未來。目前公部門要求災民必須在短時間內選擇安置方案,並沒有考量到災民目前的情況。事實上,自從風災開始至今兩週的時間,災民仍不斷的在處理全家大小的生計,子女的教育,以及周旋在各種繁瑣的行政程序之中,根本沒有時間好好的思索對於部落未來的規劃。

政府在受災部落需要良好安置,並且族人需要一段時間討論出重建共識的階段,匆匆訂出諸多條例,是否應該重新檢視是否將災民的主體性放在第一位置,是否顧及部落自主的基本權力。

嘉蘭部落的莫拉克過後(1) in,進入

下午四點,曾經協助921地震災民以特殊工法建起組合屋的第三建築事務所建築師謝英俊老師來到組合屋預定地,kama宋仙璋主任拿出了他所繪製部落協議的配置圖和謝老師、鄭校長及鄉公所人員一同討論。基本上,組合屋…

8月17號禮拜一,在南太麻里橋被衝毀後,第一次踏上返家的路。南太麻里橋被水沖毀的大洞已回填上去,幾十台的怪手在河床重新整治河道和給行車人平坦的道路。

夜晚,我在部落的青年會所聽的大家這幾天在部落的種種經過,包括交通中斷當天組成自救會、中央廚房,大家將冰箱理的食物奉獻出來,爸爸們去山上採集野菜蝸牛和竹筍、媽媽們負責中央廚房青年會所的哥哥姊姊妹妹弟弟們挨家挨戶詢問缺少什麼、收集柴火、簡易的傷患幫忙、獨居老人的照顧,有人捐出發電機,提供手機充電跟外界聯絡。

哥哥們說,部落的大家每天一起燭光晚餐,台九線南太麻里橋以南到金崙村以北的路段完全沒有車輛經過,星空很美,大家還一起看了場流星雨。描述得很浪漫,但我知道在路斷後,因為空投物資物不多又必須分給三個聚落,大家過了一段恐慌的時間。

image0017.jpg
紅色區域為這次遭到河水侵襲的區域。

8月18號,跨過了塵土飛揚和機械聲響轟隆隆的南太麻里橋路段,和Lisin在介達國小碰面,協助嘉蘭部落災後的影像紀錄。鄭漢文校長是我們的頭頭,但是他過於忙碌,我們也就不打擾他而在一旁訪問ina[1]們,太陽快把人曬昏,大家躲在樹蔭下搧著風聊天,有的躺在床板上打個小盹。

我們坐在年輕人旁邊,問拿著吉他的他們在聊什麼唱什麼,王韋涵和王濬哲兩個堂兄弟用陶喆的「找自己」即興編了一小段歌:嘩啦拉啦家裡被水沖走了,嘩啦拉啦大家在太平洋當好鄰居,找房子~~~~,哈哈大笑的背後會是什麼?我們心裡或許知道,沒有當場指明。王韋涵說他因為在軍中服役,沒辦法回來收拾自己寶貴的物品,有點可惜。

下午四點,曾經協助921地震災民以特殊工法建起組合屋的第三建築事務所建築師謝英俊老師來到組合屋預定地,kama[2]宋仙璋主任拿出了他所繪製部落協議的配置圖和謝老師、鄭校長及鄉公所人員一同討論。

基本上,組合屋的配置圖以分屬五個不同頭目的家團劃分為四個居住區塊(其中兩家團因人數少合併為一):

Maljivel、Ka’aluwan和Valjulu、Maledep、Tjaluwaway,加上公設的總面積為9874.13平方公尺,初步預計將容納70間組合屋,其實空間稍嫌擁擠。戶外設施預計有廣場、停車場、入口意象、儲水池(雨水利用)、水塔。而組合屋除了族人居住外,尚有會議室(兼接待室)、辦公室、會議室、儲藏室、教室(圖書室)、休閒育樂室、工坊。附屬設施有涼棚、小水池、公共菜園和石灶。

族人希望怪手整地時能夠保留地上原有的大樹及大型石頭作為新居部落景觀及其他用途,我們在新整的地上看見兩棵直聳的相思樹和大石頭,怪手並沒有把他們挖走。謝老師、鄭校長和宋主任認為暫時的新居部落雖然只是居住兩年,但希望還是能夠住得舒服,使用當地建材作為輔助,並且讓族人發揮巧思設計自己的家屋外觀。

鄭校長希望搭配政府災後重建政策由族人自己親手搭建自己的房子又能暫時有份穩定工作,一舉兩得。宋主任說族人是建築高手大部分都有建築勞工的經驗,只要謝老師在工程中教導,一定能夠很快完成組合屋的興建。

image0024.jpg
上圖:新居部落的地籍圖,下圖:宋仙璋主任所繪製的初步組合屋配置圖(含環境空間)
image0043.jpg

王韋涵和王濬哲已先騎車上去嘉蘭,我和Lisin忙完工地的拍攝後便順著山路驅車前往,原本往嘉蘭的路已崩塌,我們只能從陡峭產業道路往嘉蘭方向騎,從高處俯瞰太麻里溪河道大約擴大了七倍左右,漂流木散佈在水流過的地方,包括南太麻里橋面上。

到嘉蘭活動中心正好碰上發放物資及某個單位的救助金,物資堆滿整個風雨球場,年輕人協助將物資平均分給受災族人。我和Lisin來到下部落,景象太令人震驚,我居然找不到我親戚的家,河床上還躺著兩間樓房,有的房子路基已被淘空成為危樓不能住人。小孩子在乾掉的污泥上打棒球,相較於大人的憂慮,小孩好像沒有什麼煩惱似的。

嚴長壽也來了,鄭校長請了大家喝沙士,我和Lisin在店鋪門口跟店鋪主人聊天,她說家裡旁邊已經是河了不能住人了,但也不知道該去住哪裡,這是vuvu的心聲,如此心聲比比皆是。

傍晚,回到介達國小,宋師母說開學在即小孩的教育問題是她最擔心的事,小孩子該繼續讀嘉蘭國小還是要轉學到介達國小,如果繼續讀嘉蘭國小,勢必要有交通車接送小孩往返兩村,這是族人必須再去商討的事。


[1] Ina:排灣語,對母親與母親輩的稱呼。[2] Kama為排灣語,是對父親及父執輩的稱呼編註:

文中提到在部落重建的鄭漢文校長為台東新興國小的校長,災前就積極和族人共同努力部落自立,將校內家長組織起來作木工和布工坊,成績斐然,請閱讀韓良露撰寫的「從「不」工作到「布」工坊、「木」工坊 ─新興國小與鄭漢文校長的故事」

(本文稿費全數捐給嘉蘭部落重建家園募款專戶,更多嘉蘭情形,請閱讀這裡

(作者為嘉蘭重建家園影像協力小組,台東縣太麻里鄉香蘭村拉勞蘭部落族人,國立東華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二年級)

八八水災暨莫拉克颱風災後 「原鄉重建」請願書

莫拉克颱風豪雨造成南台灣山區災難,使許多原住民部落被土石流吞沒,或淪為「安全堪虞」部落。我們不是破壞山林的元兇,卻要被迫安置到平地居住與生活;面對風災後部落恐怕解體的危機,我們不得不為「原鄉重建」…

0828補記:

8月25日在順賢宮進行的(位於內門的災民臨時收容點)「慈濟永久屋說明會」中,縣政府表示,居民如果選擇永久屋安置,必須承諾「不再回到原居住地居住」,縣府也將放棄對原本山林的維護,意味居民必須永久自山村撤離。關心「原鄉重建」的朋友請一起來關注。閱讀當日記錄,請點選這裡。

──────────────────────────────────────────────────────────

事由:

莫拉克颱風豪雨造成南台灣山區災難,使許多原住民部落被土石流吞沒,或淪為「安全堪虞」部落。我們不是破壞山林的元兇,卻要被迫安置到平地居住與生活;面對風災後部落恐怕解體的危機,我們不得不為「原鄉重建」發出吶喊,提出原住民「部落主體」觀點的「原鄉重建」訴求,以期能在自己的土地上繼續安身立命。

澄清:

一、現存原住民部落淪為「安全堪虞」部落,多半是早年政府主導集團移住之遷村計畫,才把原住民遷到危險地帶;或政府主導與縱容的伐木、開礦、道路等等不當開發,才造成原住民傳統領域山河變色。

例如,高雄縣那瑪夏鄉各村落、桃源鄉勤和村,屏東縣霧台鄉好茶村、三地門鄉達來村、牡丹鄉高士村等,都是被政府搬遷到危險的基地,才在今日淪為災區;相反地,舊好茶部落、舊達來部落、舊高士部落,迄今一直都還是基地穩固而安全的地方。

至於其他未被遷村卻安全堪虞部落,如三地門鄉大社村、德文村,霧台鄉的佳暮村、去露村、阿禮村等,則多與部落周圍原始林被不當伐木、採礦、開路等,所造成的水土保持不良有關。

二、然而,在原住民鄉各部落緊急安置暫告段落的此時,我們認為最重要的事情並不是追究過往政府疏失或責任,而是積極面對未來「部落重建」的課題。

因此,我們感謝各級政府和民間各慈善團體,在第一時間的救災和緊急安置過程中的協助;但「部落」復建、重建或遷村,是攸關族群生存與部落發展的重要課題,我們並不希望「原鄉重建」工作,只被當作「個別災民與災戶」的安置,或急就章地草率處理。

三、由於原住民與大自然相依存的生計、文化特殊性,面對部落恐怕無法復建與重建,而可能得再次「遷村」的沉重課題。我們認為:

任何原鄉重建與復建計畫,都應考量「部落土地情感」和「原鄉生計重建」面向,以部落為主體來思考重建工作。因此,針對原住民災區重建,需以「部落重建」為主要的思考範疇,才不會讓原住民部落瓦解,迫使遷移後的原住民淪為都市裡的新難民。

訴求:

一、以部落為主體,由政府提供資源協助,儘速召開各部落重建會議。

部落是原住民社群自我保護的基地,也是原住民與自然相依存、與社群協力互助的分享平台;部落,是原鄉重建的主體。因此,政府與民間慈善團體資助的各項「安置」與「重建」計畫,應考量部落整體生活;打從一開始選擇安置和重建基地開始,就應該要讓部落參與,使「部落會議」發揮功能,符合部落生活之需要。

換句話說,未來不論重建基地選取、重建部落規劃、重建家屋設計、重建部落施工等等,都應回歸「部落」主體來思考,才可能開創出符合部落真實需要的重建方案。

二、部落重建基地之選擇,應以部落傳統領域土地為優先考量。

原住民部落迄今還有許多耆老,依然熟悉部落傳統領域土地的範圍,也知曉哪些土地是平坦的、安全的、適合部落集體生活的基地。因此,重建基地應該以部落為主體,審慎評估與選地,讓部落耆老與年輕人透過現場實地踏勘與部落會議,來決定部落要「定居」與安身立命的土地;

即使這個傳統領域土地現今已淪為國有林班地或私有土地,政府都應主動、協助部落取得「新部落」之居住土地,並應考量族人未來的耕地、獵場、神聖空間等需要。至於該部落要在原部落復建、在原部落傳統領域內就近重建,或要搬離原鄉到靠近山邊的平原地居住,也都該透過「部落會議」充分討論後決定之,而不能僅由資源提供單位與行政官僚體系或民代逕自決定。

三、重建規劃設計施工,應以部落主體協力造屋,來營造新部落。

部落的需要,部落最知道!空間營造專業者、水土保持專家等等,應作為部落重建的協作者而非主導者,以提供「切實符合部落需要」的規劃設計,尊重部落在地知識技能。

事實上,原住民最熟悉自己的山林土地,並具備生態知識,知曉山林環境的安全與風險。部落的原住民(尤其耆老)本來就有規劃、設計和自力造屋的能力;只有透過自己參與規劃、設計、施工過程,才可能建立深刻的土地情感,並搭建出自己喜愛的家。

因此,部落重建的規劃、設計與施工,都應以部落為主體,透過自力造屋與協力方式(可採「以工代賑」模式),來營造在地生態與文化特色的新部落。而重建完成前的短期或中期安置住居,居住空間大小與機能亦應符合部落生活所需之品質。

四、部落重建規劃設計,應允許就地取材以營造在地性的民族風貌。

原住民部落自古與大自然依存,營造多就地取材,屬於在地性的生態工法與綠色建築;因此,重建即使採取現代建材的建築結構,在規劃設計上也應考量部落公共空間(如部落神聖空間、祭典儀式空間、跳舞場等等),並鼓勵就地取材,使其不受既有法令規定限制,而能結合現代建材與就地取用的自然建材(例如石材、林木、竹材等等)以營造出具有在地風貌和原住民文化特色的新部落。

此外,也應以「生態部落」的宏觀視野,引入太陽能、自動給水系統等能源自主取向之規劃設計,使其符合節能減碳的時代趨勢。

請願發起單位:

大社急難運轉中心、大社社區發展協會、達瓦蘭人文關懷協會、三地門(地磨兒)部落青年自救會、南方部落重建聯盟、那瑪夏鄉達卡努瓦自治會、桃源鄉勤和自治會、高雄縣原住民婦女永續發展協會、高雄縣原住民婦女成長協會、高雄縣卡那卡那富文教發展協會、嘉義縣山美社區發展協會、台灣原住民基層教師協會、屏東縣平和社區發展協會、屏東縣原住民永續發展協會、原住民同志口述歷史工作小組、綠色行動聯盟、高雄縣保育人員工會、全球邵族之友會……

(正擴大連署中)

魯凱共和國或是魯凱平地村?

慈濟基金會聘請的建築師形容未來的『魯凱共和村』將是典範聚落,會中有地方人士表示現在的霧台部落及想要根留家園的族人怎麼辦?建築師很自信的說,「沒人想繼續留在沒希望且生活困頓的山區部落」…

0908 補記:

(1) 魯凱族已經在9月5日召開民族會議,會中決議文請點選這裡閱讀。

(2)關於魯凱好茶部落遷村計畫最新情形,請閱讀「永久屋計畫系列-2 瑪家農場與屏東縣的部落難題」。

 0830補記:

8月27日晚上,魯凱族好茶部落遷建推動委員會召開村民大會,以101票對10票的壓倒性票數,婉拒慈濟基金會興建平地永久屋的美意,將繼續爭取醞釀兩年的瑪家農場遷村用地計畫。大仁科技大學觀光事業系主任台邦‧撒沙勒從旁觀察這場會議。他說:

「一貧如洗的好茶部落婉拒慈濟美意,正是打了一場魯凱族的民族保衛戰,雖然魯凱族貧窮,卻不能失去民族,這需要勇氣,也需要決心。」

當日詳細情形,請閱讀苦勞網之「投票拒慈濟,爭取遷瑪家,好茶部落要作自己的主人」。

延伸閱讀:「房屋有了,原住民不見了」,文/高有智。

──────────────────────────────────────────────────────────

各位魯凱共和國的朋友:

我今天(8月20日)參加了屏東縣長曹啟鴻在中央廣播電台長治分台舉行的會議,會中縣長邀約慈濟基金會與霧台鄉幾位受災部落的代表討論未來霧台鄉安置的問題。

根據會議內容,屏東縣政府將規劃中廣長治分台為未來霧台鄉永久遷住的地方(注意這不是暫時安置!),朝著建立一個新的魯凱共和村為目標。這個住地所有人為國有財產局,基地面積共18公頃。

縣政府初步規劃先讓好茶部落177戶優先進駐,再逐步讓其他部落(阿禮73戶、吉露39戶、大武136戶、佳暮107戶、谷川45戶)總共400戶約1500位居民跟進。縣長考量必須照顧原住民各部落的獨立性和特殊性,因此傾向透過公園、滯洪池或其他綠地區隔各個部落,同時也保留部分空間以作為未來公共空間如學校、活動中心或其他重要文化設施的預留地。

另外,縣長也提到未來部落的耕作機會,所以也要在附近尋找適合的耕地(約10公頃),以便照顧約 2000位村民的耕種需求。

縣府基本上想藉由大規模的移住和定居計畫,逐步讓原鄉部落的農業轉型甚至消失,以便回復山林的自然狀態,還給山林休養生息的機會。這整個遷住計畫跟佛教慈濟功德會長期推動的環保理念不謀而合,因此主動認養,從經費到施工全由慈濟基金會負責,村民無須負擔,唯一的條件是住屋不得買賣。

慈濟基金會聘請的建築師形容未來的『魯凱共和村』將是一個涵蓋綠建築與生態工法的典範聚落,有信心提供村民一個舒適、安全又理想的家園。

會中雖有地方人士表示現在的霧台部落及想要根留家園的族人怎麼辦?

一位建築師很自信的說,等到大家看了他們蓋的房屋,就會自然跟進,因為『沒人會跟自己過不去,想繼續留在沒有希望且生活困頓的山區部落』。

我因為自己不是好茶的受災戶,沒有立場在會中表達意見,也基於尊重部落族人的原則,只能默默的在旁記錄這場可能決定魯凱族『根留家園』還是『山地平地化』的歷史關鍵時刻。

我知道當慈濟將『人道』及『關懷弱勢』的口號擺在前面的時候,所有的文化保存、傳統領域、在地發展等議題都只能投降!我也知道,當縣府說我們尊重部落意願沒有強迫遷村時,山上的村民絕對沒有人有足夠能力抵抗政府的美意。

30年前,當我向童年成長時的故鄉揮手告別時,我以為我還會回來!但事實是,我自己及我的後代將永永遠遠回不到『埋葬肚臍的地方』。

今天這場討論會,霧台鄉長顏金成及所有的村長都選擇缺席,我知道他們都很掙扎,因為他們必須決定我們魯凱族到底是『魯凱共和國』還是『魯凱共和村』?

一個擁有27,880公頃涵蓋高山、森林、湖泊、河流、聖地、祖靈及野生動植物的王國,還是一個擁有30公頃『美輪美奐』家屋的集合式村落。

當魯凱共和村確立之後,所有通往魯凱共和國的道路及橋樑將不再維護,因為政府會有更好的理由放棄對原鄉部落的投資。那些一心一意想要為部落服務的公職人員及民意代表將會失去戰場!因為政府將會找到合情合理的藉口將鄉公所、代表會、衛生所、派出所、國民小學等機關裁併。

當山林遠去、聽不到野生動物的呼喚時,魯凱族引以為傲的獵人文化將更為式微!附著於山林地景的古老神話與美麗歌謠將從此不再傳唱!

980821-49af68e374ee2-400.jpg

魯凱文化從此只能在平地作為史蹟憑弔?(圖片引用http://benztony.pixnet.net/blog/post/26569166)

重建應尊重部落主體精神

災後十日,我除與台東縣原住民友人聯繫,也走訪高雄縣、屏東縣山區部落,見識慈善團體的善心暴力,及其以資源挾持原住民「部落」的重建動向。姑且不論高雄縣「災民」認定竟以「搭直升機撤離」與否為依據的荒謬…

0822編輯說明:

這篇文章轉載於蘋果日報,該報原下的標題為「重建應尊重部落主體精神」,小地方編輯轉載時,根據作者內容,更名為「慈善團體的「善心暴力」,漠視部落主體精神」。

經讀者Max留言後,編輯決定將標題更名為與蘋果日報相同的「重建應尊重部落主體精神」,更名的原因和考量,寫在下方回應欄內,僅此說明,也歡迎讀者針對文章內容或標題,持續給予意見指正。

───────────────────────────────────────────────────────────

八八風雨造成南台灣土石流災難,尤以原住民部落為甚;而在救災、安置暫告段落時,更棘手的「重建」課題卻已淪為各級政府與幾大慈善團體政治協商下的版圖瓜分,但無視「部落」主體的真實需要。

災後十日,我除與台東縣原住民友人聯繫,也走訪高雄縣、屏東縣山區部落,見識慈善團體的善心暴力,及其以資源挾持原住民「部落」的重建動向。

姑且不論高雄縣「災民」認定竟以「搭直升機撤離」與否為依據的荒謬,也暫且不論「山上等於危險」的悖論;以我曾學習地質學、民族學、城鄉規劃,及參與九二一震災後部落重建、二十餘年原住民部落文化再生工作經驗,深知不脫離原鄉山林而立基生態法則,並以「部落」為主體的永續發展,才是原住民生存重建的憑藉。

但幾大慈善團體,不論慈濟秉持財大組織力強的募款動員力對揚言欲購地興建永久屋,或紅十字會在王清峰部長率眾要屏東縣泰武鄉、來義鄉長等接受其組合屋善心等,顯示的不只是民間團體的壓力、地方政府的無能與無奈,也凸顯整個原鄉重建完全漠視「部落」主體的事實。

首先,高雄縣那瑪夏鄉的原住民「部落」在此次災後,被當作個別災民安置在一、二十個安置所,乃無形摧毀部落重建的社群連結基礎;而屏東縣各鄉則在集中安置狀態下,其重建也一樣得面對「集體遷村」與否的課題。然而,多數的組合屋與安置計劃,都忽視了「在地生計重建」與「原鄉情感連結」面向,因此即便快速擇地興建組合屋,也未必符合部落需要。

考慮原民生計問題

其次,此次風雨成災不同於地震(除坐落於斷層帶之外的多能就地重建),過往被政府遷村過的部落,新部落災情遠比舊部落嚴重(如屏東縣霧台鄉新好茶整個淹沒、三地門鄉新達來地層滑動);因此,安置可能不是兩、三年,而是一住可能至少五到十年,才能在法制、既有生計條件基礎上,重建新的永續「部落」發展基地。

第三,「部落」是原住民「社會性自我保護」的組織,扮演了協力互助、社會照護、福利分享等功能;在歷年災難中,遠在外界救援進入前,便多是依憑部落團結的力量,才度過一次次危難。因此重建不該淪為個體家屋的思考,而應以「部落集體重建」為思考。

在上述重要原則下,如何提供面積較大、較舒適的中繼住宅,以至少五到十年以上的時間來思考部落重建,當比急就章的臨時安置組合屋重要。加以原住民自古以來即有「自力造屋」的本能,必然可以透過「以工代賑」的方式,興建自己的部落和住宅。

因此,不論臨時安置或永久基地何在,重要的是得提供一種能自力興建、建材可拆卸重複使用、居住品質良好並具公共空間和生計土地,才是原住民「部落」重建的關鍵。

否則,被迫藉機搬遷下山而失去山林的原住民,一旦少了部落分享與生計的屏障,必然很快就淪為都市流動的新難民,製造更多的社會問題!在此企盼各慈善團體,得正視「部落」主體、聆聽部落聲音、思考原鄉生計來提供重建計劃,才不失其善心善行。

(作者開南大學觀光與餐飲旅館系助理教授、多樣生態文化工作室負責人,本文轉載自0821蘋果日報)

980821-1248345376-360.jpg
部落不斷的在災難中學習自治互助,外來援助團體應尊重受災者之主體性(圖片引用自「台東地區莫拉克風災部落訊息通報區」)

那瑪夏居民想回家

韃虎進一步表示,「就算要遷村,也要回到舊部落!」居民並非不希望在安全的地方居住,但重建與安置需要考量原住民的文化與切身需求。那瑪夏鄉居民希望政府看見原住民生活方式與所需條件,災後重建過程…

0821補記:

那瑪夏鄉族人散居在高雄的組合屋中,0821從順賢宮那瑪夏民權民生村組合屋會議中得知民族村可能的壞消息:

關於民族村的安置,縣長提出兩種安置方案,包括以宗教團體支援興建的鋼筋水泥空屋安置(已接近永久安置)、或自己租屋(部落居民將四散)。

沒有第三種可能性?意見領袖打亥聽聞後心情低落。

關於安置方案近日陸續「出爐」,但似乎在講求效率的迷思之下,部落自己的聲音變得微弱、渺小。

這裡面反映的是人與自然價值觀以及生命權、居住權等的多方角力與拔河,請大家持續關注部落重建的後續行動。

0819補記:那瑪夏那邊目前已經找到才藝課輔志工,其他的安置所仍有需求,可以幫忙的朋友再請留言,感謝!

────────────────────────────────────────────────────

編註:

那瑪夏在佛光山的安置中心,需要有民眾願意協助擔任才藝課輔志工或提供閱讀資源,請與青年組負責人趙憶忠聯絡。

───────────────────────────────────────────────────

莫拉克侵台邁入第10天,家園受創的部落居民被安置到山下避難。即將開學、家園卻尚未恢復,部落居民公開求援,他們急須外界提供課輔志工與書籍、師資,在開學前接續孩子的被中斷的學習、安撫受驚的心靈。他們盼望在開學前能進駐到安置場所,提供學童轉移注意力的輔導課程。

受土石流威脅的那瑪夏鄉部分居民目前安置在高雄佛光山,但仍有7百多位居民沒有下山。那瑪夏鄉布農文化發展協會總幹事韃虎‧伊斯馬哈單‧伊斯立端表示:「留在山上的居民很清楚自己的選擇,會自己負責。」

走入佛光山的福慧家園,是那瑪夏鄉與桃源鄉部分居民的安置場所。聽聞政府要居民遷村,居民很擔心。桃源鄉高中村布農族居民伊斯坦大‧伊書說,高中村算是受創較不嚴重的,許多居民都不願下山,村長擔心土石流再爆發、懇求居民離開,居民才下山,但現在族人還是希望快點回家。

居民不願下山「是擔心政府之後就不開路,我們就回不了家」;被安置在平地的部落居民個個驚慌或恍惚,他們說:「下了山,我們就不是『居民』,而是『難民』。」三民國中教師葉一萱指出,原住民離開部落,幾乎不受任何法律保障;加上部落被安置到平地後,必須面對部落分散的狀況,對原住民來說,等同另一種毀滅。

葉一萱說,小朋友快開學了,雖然目前那瑪夏鄉的南沙魯(民族)、瑪雅(民權)、達卡努瓦(民生)3個村落的國小學童,已確定分配到平地的學校、國中生則到普台中學暫讀、高中以上學生可回到原學校就讀。但原住民部落間的凝聚力強,孩子被分散,形同家族和村落被分散,對原住民後續重建與心靈輔導傷害很大。

居民到佛光山安置所已一周。佛光山的師父對原住民很禮遇,盡量滿足需求,但佛教並非原住民傳統信仰,原住民面臨極大的生活適應挑戰。

「老實說,能吃一周的素食已經很厲害了。」葉一萱知道吃素是迫不得已,也是對安置所的尊重,但這對居民並非最好的安排。佛光山雖設有心靈交流站,希望撫平居民受創心靈,但語言不通,平地人都很少會去告解,何況是原住民?

目前居民面臨政府「擬遷村」的宣示,已召集在安置所內村落的村長或長老組成「佛光山安置所自治會」,希望在安置所先回復正常生活軌道,開始討論往後重建問題。

目前村民打破村落界限,將安置所視為一個團體,將居民分為婦女、保安、松年會、社青與青年會等。社青及青年會負責各年齡層學生的課業及活動;婦女會及保安組負責環境清整、劃分吸菸區、維護安全及生活秩序;松年會則肩負文化傳承,包括教導族語、練習報戰功等。

葉一萱說,安置場所無法完全滿足居民災後心理輔導需求,轉移注意力是最重要的事。目前居民考慮參考九二一災後,教導孩子課業或才藝輔導等方式的做法;但面臨師資不足的窘境,急須社區大學、各界志工提供書籍、師資,在開學前兩周安定學生的學習和心靈。

葉一萱感嘆,目前安置所難以穩定民眾浮動的心情,想回家的心情愈來愈強烈,畢竟沒有重建,就沒有生活經濟來源。政府雖然開放災民以工代賑,但葉一萱說,「居民的交通工具都在山上,路也沒搶通,政策根本無法落實。」當務之急,還是應該讓居民快回部落。

韃虎進一步表示,「就算要遷村,也要回到舊部落!」居民並非不希望在安全的地方居住,但重建與安置需要考量原住民的文化與切身需求。那瑪夏鄉居民希望政府看見原住民生活方式與所需條件,災後重建過程,不能少了原住民的聲音。

若有民眾願意協助擔任才藝課輔志工或提供閱讀資源,請與青年組負責人趙憶忠聯絡。

DSC00917
部落的孩子在這段其間需要陪伴與照顧

(作者為現上記者,本文轉載自「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部落格)

災民自治,暫時在安置所[過日子]

即便政府單位仍無章法、仍然不知所措,但是受災戶、民間團體已開始思考未來的問題,政府單位必須持續學習這件永遠學不會的事情:聆聽民眾需求。那瑪夏鄉的土石流成災,村民認為主要因素在於「曾文水庫越域飲水」…

「到安置所已經第三天了,現在大家要把心情冷靜下來,討論學生以及居民安置問題。各鄉各村要互相支援、自立自強,本會定名為:佛光山安置所自治會。」

那瑪夏鄉民權民生等村撤到平地,進入佛光山安置所已經第三天了,前兩天尚處於驚魂未定、適應環境的狀況;然而,接下來要面對的問題卻是兩週後開學、學童就學的問題,而生活呢?

除了佛光山提供的飲食及暫居空間外,所有的「生活」還在山上,又面臨政府「擬遷村」的宣示,卜袞很快地下了決定,召集了安置於佛光山所有村落的村長或長老,組成了「佛光山安置所自治會」,希望大家能夠先在安置所逐漸回復正常生活軌道,並能開始討論往後重建的問題、傳達給公政府。

8月15日晚上八點半,各村村長及長老聚集,在短短的兩小時左右,已完成了組織分工:松年會、婦女會、社青會、青年會、保安組等,並打破村落界限,將安置所視為一個團體、一個大家庭。

社青及青年會主要負責各年齡層學生的課業及活動,例如國高中生加強英語及數學、國小依照低中高年級安排課程,並有球類及趣味活動。婦女會及保安組分別負責環境清整、劃分吸菸區、維護各角落的安全及生活秩序;松年會,則肩負起重要的文化傳承:教導族語、練習報戰功等,同時松年會也擬定了每日作運動、每週固定時間作禱告的規範。

會議進行後,佛光山的師父亦回應了自治會需求,提供視聽教室作為禱告、學生上課的空間;當然,面對師資的不足,亟須社區大學、各界志工能提供書籍、師資,使學生的學習不間斷。

(質疑:社會處規定不能舉行公開宗教儀式?在浮動不安的心情之下如能有所寄託,或能迅速恢復鎮靜。此規定未免過於多此一舉,且安置所僅有民生物資,也不可能舉辦公開而盛大的宗教儀式)

0816-p8154604-360.jpg
在佛光山安置所的朋友自發地召集組織自治會。

P8154620
分組討論在安置所內的環境維護及生活事項。

安置所的問題在於「僅提供安置」,政府部門進駐卻處於被動狀態、發給補助申請宣導,卻無法有所規劃進一步穩定民眾浮動的心情、使安置生活開始出現重心。

目前各村落都有分別安置的情形,各安置所的訊息也開始能夠有所溝通,卜袞希望佛光山安置所自治會成立的消息能傳到各安置所,希望各安置所皆能成立自治會自救會,第一步組織安置所、思考如何在安置所過日子,接下來討論如何回去重建家園、向政府提出明確的想法,而非任政府遷村遷鄉。

想想新好茶村,已經兩年多了,依舊生活在安置所,不僅回鄉路遙遙無期,遷往何處?會不會只遷往安置所?

「就算要遷村,也要回到舊部落!」韃虎老師說。舊部落有大平台、有更安全的生活環境。「土石流已經滅了一次村,不要讓遷村成為第二次的滅村」。

遷往何處?遷村後是否能有自己的學校?原住民法保障即使部落僅有一名學生,都還是要開班開課,遷村後這個條件被取消,學生是否就會被安插到漢人學校、文化失去傳承?整村的人能否住在一起尚且維持內部組織(想想自治會是依照原住民文化組織的)?所有的「生活」都在山上,拔離了長久的居住環境,文化還能如何存在?究竟要如何遷村?

目前那瑪夏鄉的民生國小開學後暫時於旗山鎮鼓山國小就讀,三民國中則於普門中學就讀,並有宿舍。而學生就學尚有一問題,民權、民生二村因氣候已漸趨轉好,部份留在村裡的人已暫無撤離的必要,但是開學後村裡的學生如何上課?

通勤勢必面臨交通問題,村民又不願意離開家鄉,而留在村裡的村民,其實已經開始接水,政府單位是否看見原住民生活的方式與所需條件?在漢人認為無水無電的條件,其實原住民知道水源在何處,有水就能開始生活、極低的基本的物質要求就能開始生活。

即便政府單位仍無章法、仍然不知所措,但是受災戶、民間團體已開始思考未來的問題,政府單位必須持續的學習這件永遠學不會的事情:聆聽民眾需求。

當然,那瑪夏鄉的土石流成災,村民認為主要因素還在於「曾文水庫越域飲水」工程,使地表的水消失了,經常性的炸山使得土地開始鬆動,大雨不斷沖刷,還能不土石流嗎?如今該工程也隨之消失,然而越域引水造成的後果與問題仍然要持續追蹤。

政府單位何時才能確實體認原住民生活的方式,何時才能學會聆聽?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