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山鎮程香在日治時期的軍需品工業

岡山的程香里從日治時期至今,一直有重要的工業在此設廠。程香後紅地區就是高雄地區的「聯勤兵工廠」,岡山區的第一間鐵工廠就在此設置,現在則有國際級的螺絲大廠「安拓」和「東徽」在此設廠,說程香是岡山的工業重鎮也不為過。

岡山的程香里,自從日治時期至今,一直有重要的工業在此設廠。不要小看程香,自日治後期,程香後紅地區就是高雄地區的「聯勤兵工廠」,岡山區的第一間鐵工廠就在程香設置,現在則有國際級的螺絲大廠「安拓」和「東徽」在程香設廠,說程香是岡山的工業重鎮也不為過。岡山程香里的聚落,主要位於岡燕路的南邊,岡燕路的北邊都是大型的工業區廠房,這個情形從日治時期就開始。原來日本政府決定向南洋發展,進行「南進政策」後,就開始將岡山建設成入侵南洋的重要軍事基地,當時就在程香設衛星工廠「武智鐵工所」及「豐國鐵工廠」,還有提供軍艦用繩索的「岡山製綱株式會社」和軍用服工廠,程香可說是岡山地區最早的工業區!

從武智鐵工廠到台灣省農工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日治時期岡山被選定為入侵南洋的重要基地,1939年,日軍為產製飛機機體和修護機件,配合生產軍用機械,於程香設衛星工廠武智鐵工所及豐國鐵工廠,此外日治和光復後全省的車牌多由此地產製。

武智鐵工廠位於岡燕路北側佔地遼濶,因此當地人把岡燕路以北通稱為「武智」。武智鐵工廠於光復後稱為嘉義機械廠岡山機械分廠,產品類型多為割稻機、車牌。

國民黨政府來台接收日人資產後,1946年《民報》六月十四日有以下報導:

〈地方通訊〉岡山區岡山鎮後紅里株式會社武智鐵工所,自工礦處調派楊委員季盛監理接收以來,工作頗得順利。前月將同社高雄工場建築物移轉岡山本工敵〔廠〕,並將附近豊國岡山鐵工廠合併,建設一大規模省營鐵工廠,工員可收容一千餘名,予定八月開始作業云。

照一

圖說:1946-06-14民報.晚刊.岡山區岡山鎮後紅里株式會社武智鐵工所

國民黨政府接收後,將武智鐵工所和豊國鐵工廠合併成「台灣省農工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嘉義機械廠」的「岡山工場」,近年由東徽鐵工廠標得,已將全部舊設施拆除,詳情可以參考本書的「東徽股份有限公司」。

岡山製綱株式會社

程香在現在的保五總隊原址,還有一間「岡山製綱株式會社」,也是和武智同期興建的軍需品工廠。程香人俗稱為「草繩會社」。我們很多程香的在地阿伯和阿姆,都曾在工廠裡上過班。戰後被國民黨接收,後來成為民營的「勝益製繩工廠」。

依據自1943年到1951年一直在工廠擔任秘書的張行女士說,這家工廠的廠房非常的大,北到頂紅街,南到岡燕路,東到後紅國小門口,西到大德一路。因為這家工廠專門製造日本軍艦使用的纜繩,每條纜繩都和一般人的大腿一樣粗,而且長達數十公尺,所以自日本運來的機器也非常的巨大,所以製作機器本身就非常的長,所以必須要有非常大的廠房。

出生於1930年的張行女士在岡山公學校畢業後不久,大約在1943年,就到製綱會社作通譯,主要負責日人主管和台籍工人間的翻譯。她還記得剛進去時有些機器還沒從日本運到台灣,由於當時日美已進入激戰,經常有日本貨船被擊沉,早上要開工前,主管還召集大家默禱,祈求機器安抵岡山。

張女士也還記得,由於程香這幾家工廠都是軍用品工廠,所以也成為美國軍機攻擊的目標。有次中餐後休息,她和同伴在籃球場打球,遠遠瞄到的美國軍機以很快的速度俯衝攻擊她們,工廠的牆壁就被機槍掃射出一大堆彈痕,而衝去躲防空洞的她也被嚇到腿軟。她們也曾到附近的竹圍,與民眾一起觀看被炸得碎苦分屍的一條大水牛。

進入戰爭的最後期,由於工人都被空襲到怕得不敢上班,工廠還強迫徵召附近庄頭,如五甲尾,的人來支援纜繩的生產。

日本戰敗後,岡山製綱會社被認定為日產,被國民黨政府接收。張女士還記得日人主管接到命令後,氣急敗壞摔桌痛的樣子,因為這都是他們的心血,卻因為日本戰敗而被充公,任何人都會心有不甘。張女士則堅守崗位,外省籍主管來後也請她繼續服務,張行成為主管更換後最重要的員工,仍要協助翻譯。張女士直到1951年嫁給蔡勝治老師才離職。

曾吉雄先生則表示,他是在國小畢業後曾去工廠上了兩年的班,每天的工作就是把已經從樹上撥下來片狀的黃麻,利用工具弄成一絲一絲的。然後再纏在機器的兩端,然後機器把黃麻絲扭成一條繩子。戰後由於軍事用的繩子需求量減少,改作各式各樣用得到的繩索,包含用黃麻製造,漁船用的非常粗的纜繩,每條纜繩動輒數十公尺,

但是在塑膠尼龍繩出現後,逐漸取代了各式草繩,後來工廠關門,東半邊被王金平標去成為現在的住宅,西邊成為保五總隊的基地。

照二

岡民營勝益製繩工廠生產增加工資提高 19531106 工人報

程香交通要道-岡燕路

岡燕路是岡山和燕巢之間最重要的交通要道。始於岡山路舊省道,大致以東西向,在還沒有一號國道岡山交流道前,經過岡山交流道,再到現在的186縣道,終於燕巢街上。此條道路由日人開闢,後來鋪設台車線….

岡燕路是岡山和燕巢之間最重要的交通要道。始於岡山路舊省道,大致以東西向,在還沒有一號國道岡山交流道前,經過岡山交流道,再到現在的186縣道,終於燕巢街上。此條道路由日人開闢,後來鋪設台車線。台車被公共汽車取代後,成為縣道,現在仍是岡山燕巢間的主要道路。清治時期程香交通

清朝政府一直以消極的態度治理台灣,在其統治期間,各庄頭間的交通都是以「由人走出來」的路,作為交通方法。即使到了河川,橋樑也相當少,車馬要過河,除了少數寬闊河岸有橋,多要車馬涉水而過。

阿公店溪自程香附近進入平地,而程香也是自燕巢瓊林進入岡山的首個庄頭。現在的觀音橋,是日治時期才蓋好的,原名叫「程香橋」,在這之前,岡山和燕巢間都沒有橋樑,也應該無法通行,必須到大遼北邊的下庄仔,經1800年(嘉慶五年)由清朝歲貢生許名揚所建的「竿蓁林橋」(又名大寮橋),越過阿公店溪到岡山街。「竿蓁林橋」在1889年(光緒十七年)時,由林懷恩重修之後,長二丈,寬四尺。

日治時期:台車.程香橋

台灣進入日治時期以後,日人以近現代化的方式統治台灣這塊殖民地。為了便利物資的載運和販賣,開始在台灣各地作交通建設,和清政府的態度完全不同。

1929年八月二日《台灣日日新報》有以下報導:

〈岡山燕巢間交通利便〉高雄岡山郡岡山燕巢間,昨年度初架設之程香橋,同年雨期,被洪水汛濫流毀。元岡山庄長,及燕巢庄長,曾再三盡力向官廳申請認可,著手再造舉初渡式,架設費,一萬餘圓,其後道路又復擴張。今番烏樹林製鹽公司,敷設輕鐵,費用約略三萬五千餘圓。開通之日農村旅客均告利便。

依以上記載,觀音橋原名為「程香橋」,於1928年興建。但當時的程香橋就有兩條,我們可以參考日治時期地圖,位於右上方,應是現在較小條的觀音橋,供台車軌道行走。另一條大致呈南北走向的,是給人走路用的。

岡山燕巢之間的台車線,依《岡山鎮誌》記載,是由「蓬萊株式會社」興建,負責人是燕巢人陳坤及宜蘭人黃再壽,主要功能是搬運原料甘蔗及紅糖外銷,於昭和四年(1929)年鋪設。除載運甘蔗紅糖外,還兼營客運,對燕巢岡山二地交通貢獻甚多。

據朱金碖女士表示,她的父親就是擔任推台車工作的工人,據她看過父親推台車的經驗,由於岡山到燕巢是上坡路線,她父親都必需很辛苦的坐在車後方,用一根棍子推台車。至於燕巢到岡山,則因為是下坡路,只要台車上軌道,就可以很輕鬆的順坡滑到岡山。

程香的第一條街道「程香路」,也是在日人開設岡燕路後,才開設的道路,不然以前的程香,是由林投樹包圍起來的一個庄頭。

民國時期:觀音橋

進入民國時期,岡燕路的交通由於汽車逐漸方便,台車的利用越來越少。高雄客運公司開始營運後,岡燕路的台車車軌於1961年拆除。而改名觀音橋的程香橋,在1955年十月,有重修一次的工程記錄。[1]

當時的觀音橋為鐵絲吊橋,因年久失修,不堪荷重,縣府為配合戰時軍車之運行及產業之進出,由南龍營造廠謝龍波得標,修築了長四十米,寬三米的水泥橋。在1970年代,由於高速公路國道一號的建設,岡燕路被岡山交流道阻斷,於是在1976年六月,建立新的觀音橋,自此觀音橋成為兩座。舊觀音橋依舊使用,現在的橋梁是1977年重修好的,目前主要利用來前往燕巢瓊林村;新觀音橋建於南邊,讓要往燕巢的岡山車輛使用。

clip_image001老一輩的程香人,仍記得以往尚未拓寬前,岡燕路是條兩旁種著木麻黃的「綠色隧道」。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4

clip_image005

clip_image006

clip_image008


[1] <阿公店溪鐵絲吊橋.業經招標興建>1955.05.16《商工日報》

南竿介壽村最長的一夜

今年(2008)一月二十日晚間約八時,在馬祖南竿介壽村的新街發生火警,一口氣燒燬廿七棟民宅,三十個家戶流離失所,可說是地區有史以來最大的火災;由於新街一帶兩排老舊木造建築相當密集

今年(2008)一月二十日晚間約八時,在馬祖南竿介壽村的新街發生火警,一口氣燒燬廿七棟民宅,三十個家戶流離失所,可說是地區有史以來最大的火災;由於新街一帶兩排老舊木造建築相當密集,火勢快速延燒,加上風勢助長,而且引燃住家瓦斯桶後發生爆炸,之後一發不可收拾。村民接連聽到二十幾聲的瓦斯桶爆炸聲響,一下子兩條街都陷入火海,消防隊趕到後也全力搶救,火勢也快延燒到街口,幾棟新蓋的水泥房也受波及,由於一時火勢過大,加上道路狹窄消防車無法駛入,無法有效救火,火場一連串爆出瓦斯桶爆炸聲,人員根本無法靠近;後來動用怪手,從民宅隔壁進入,開出防火巷,才保住街口的房子。

雖沒有重大人員傷亡,但廿七棟民宅付之一炬,財物損失一時難以估計;對介壽居民來說,二十日這晚,是「最長的一夜」。

清理火場湧入許多的軍人
清理火場湧入許多的軍人

山隴舊街在四○年代整條街燒火,五○年代也發生一次,民國七十年除夕夜,馬港舊街也發生一場大火,並有人員傷亡,這些都是悲慘的往事,以聚落保存的角度來看真的是很可惜,許多老房子都有近半各世紀的歷史。

火場殘存的樑柱
火場殘存的樑柱

在山隴新街一場大火,吞噬了街道兩排木屋,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在這不幸事件發生後的隔天,我就打算用照片記錄一些被大火燒過後還殘存的一些建物,就發現,在此次大火中燒掉背面的漁船修理廠,上面的對聯很有趣也很貼切,保養重於修理,修理重於購置。這兩句話見證了馬祖過往發展漁業的島嶼,以及那物資缺乏且交通不便的年代。相對的讓我思考在這樣群落式的建築群中,因該用預防重於搶救,搶救重於新建來思考,木造房舍要加強防範火災的發生以及基本第一時間滅火配備,避免釀成嚴重傷害。

漁船修理廠正面
漁船修理廠正面

迄今,我想安置災民暫度難關已經不是問題,如何協助居民重建才是考驗;除了現代建管法規問題外,受災的介壽新街燒掉的地上物與土地產權多數不一致,在接觸聚落修繕案也才了解,馬祖其實早期有許多地主,以租土地給住戶興建房舍並每年收取一些租金,以前或許是一袋米或至今每月約數百圓的租金,只要房子沒倒或沒有拆除多半持續租賃,所以可以住上百來年地主也無權討回,在山隴這樣算是馬祖的黃金地段實在是有點不可思議。

當然,現在地上物燒掉了自然地主有權將地權收回。面對這樣的問題,我想如何整合二十四戶受災戶意見與地主共同協調重建事宜或其他解決方法等…因該是目前要進行的,政府適時介入給予必要的協助。溝通是最費時的工作,期待山隴新街與災民能夠早點重新站起來。

(本文作者為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文化資產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馬祖居民)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