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豐富生態VS孤單的櫻花公園

台南市政府一片美意,要在巴克禮公園旁種上1000株日本送的河津櫻花。在這麼熱的地方種櫻花?!更因此大興土木,將原有綠意盎然的生態清空…

越來越熱的夏天,台南這裡大大的太陽,連人都受不了,路上停紅綠燈的人,總是會找有陰影的地方停靠,曬一下皮膚就開始發熱,真是熱的受不了!

台南市政府一片美意,很天真的在巴克禮公園旁規劃了一個櫻花公園,要種上1000株日本送的河津櫻花,天啊!在這麼熱的地方種櫻花?!不顧大家的建議,市府一直認為有馴化過了,可以種~因此大興土木,原來台糖的土地,旁邊綠意盎然的水圳,原來生長在這裡的樹,因不是設計者規劃的,所以全部清空重新開始,

目前一期工程已進行一段時間,纖細脆弱的櫻花樹,大家就這樣孤伶伶的站在荒蕪的土地上,忍受烈日的煎熬,沒有其它植物遮蔭,也沒有人為的遮陽,想跑又走不了,葉子還來不及脫落就曬的焦黃乾脆,因此放眼望去只剩稀疏的樹葉與枯枝。

一期工程的問題還沒解決,二期工程還是執意要做,另外靠巴克裡公園這邊,還有日式庭園要動工,這也將毀掉原來的生態核心區,因此我們真的應該好好的重新來看看這裡的工程規劃與環境。如果我是日本人,我一定不希望看到辛苦培育贈送的櫻花樹苗客死異鄉,明年起台南市就有山有水,日本人熟悉的烏山頭水庫、關子領溫泉區,或許比這光禿禿的土地更適合櫻花樹生長,大家應該重新思考,別再虐待植物了。

這是櫻花公園旁原來的步道,綠蔭、小徑,對都市人來說,這裡是世外桃源。

untitled─1

巴克禮公園旁的生命之泉,一條簡單的土溝(水圳),豐富的植物,造就這裡成為巴克禮公園的生命命脈,豐富的生態就源自於這裡。都市中已經看不到這樣的環境,因此顯的特別重要與珍貴,更是我們最好的戶外教學的場所。

untitled-2

櫻花公園一景,一片荒蕪,孤伶伶的櫻花樹,必須在這裡忍受烈日的煎熬。

untitled-3

稀疏幾棵樹有葉子,真是慘ㄚ!。

untitled-4

另一個角度,仍是一片的枯寂。

untitled-5

垂死的櫻花樹。

untitled-6

這是這裡原來的環境之一,豐富的植物生態,都市中的寶。

untitled-7

綠地、小徑,這才是都市中的人最需要的,應該在現有環境的特色上去發揮,小動作即有大效果,人的動線設計,稍微的步道整理,才是最需要的。

untitled-8

這是小鳥種的苦楝樹,是最適合台南市這裡的幾種樹之一,這幾棵樹沒人照護,仍然長得特別好,苦楝樹2月開花,開花時淡紫色小花開滿整棵樹,微風吹過花瓣就像雪花般飄下,一樣很美,冬天時金黃色果實結滿樹,如同金色的光芒在迎接新年的到來。

untitled-9

旁邊的步道竟然被噴了除草劑!多少人是在這裡散步,為了健康來運動,卻不知自己卻暴露在化學藥劑的污染下。

untitled-10

在蘭嶼~海邊找菜

在蘭嶼,地瓜、芋頭是飯,其它的就是菜,各種潮間帶貝類也算是菜的一種,到蘭嶼可以跟著阿嫂們在礁岩地帶找菜,是生活的樂趣。

多尼爾小飛機降落蘭嶼,機翼兩側巨大的噪音平息之後,我用兩個哈欠來打通悶住的耳朵,彎腰低頭走下小飛機,當雙腳踏上蘭嶼的土地,清爽的海水氣息、掠過臉頰的風揚起髮側,鳥的鳴聲合著低沉韻律浪潮,周身感官提醒我~又來到這個熟悉的島嶼。

每個人都會問,去那麼多次蘭嶼,到底都玩些甚麼呢?說「玩」到不如說「做」些甚麼事。在蘭嶼生活於山海之間,有許多事每天都忙不完,不過大部分的事都跟吃會有點關係,像是「去海邊找菜」…..

去海邊找菜,也是在蘭嶼的有趣生活之一。

遇上大退潮的下午,與藍色大海交界處,黑色礁岩間點點的婦女在找菜。

在蘭嶼,地瓜、芋頭是飯,其它的就是菜,各種潮間帶貝類也算是菜的一種,這些菜大都是婦女們辛苦一個下午的成果,如果到蘭嶼可以跟著阿嫂們去泡泡水,在礁岩地帶找菜,是蘭嶼生活的樂趣。

990811lanyuio05-420.jpg
↑蘭嶼的阿嫂們趁著退潮,辛勤低身在礁岩岸邊找菜,一邊得注意浪一邊仔細在石縫間尋找。

裝備與工具

去海邊找菜,其實也不是那麼簡單容易的,首先得裝備好自己,頭上戴上遮陽帽(最好是農婦用的那種,兩側有布的帽子),身上可以穿上薄長衣或是袖套,因為這裡的太陽抵上兩個熱度,一個小時就會讓你皮黑肉燙。

穿好上半身,下身就穿可以沾水濕身的褲子,腳踩可以沾濕的鞋子,之前布希鞋還蠻流行的,或者運動涼鞋、浮潛用的鞋子也行,手上最好穿上手套,海邊的黑色礁岩看起來頭角崢嶸,個性剛硬又滑不溜丟,如果不小心跌下去、或是趴下去,尖銳的礁岩一割下去,那就要見血了,慘的要縫上好幾針;還記得每年某位朋友往礁岩一跪,膝蓋馬上跪出一個深度兩公分的傷口,只得去衛生所讓護士小姐用棉棒探進傷口去,哇哇大叫。

準備好安全裝備,再來就是工具,一只網袋和一字起子或是尖頭鑽子,然後整裝出發去海邊,有幾處海邊是比較多收穫量的地點,這就要蘭嶼當地阿嫂帶路了。

石頭找菜

去海邊找菜,真的也不是那麼簡單,通常臺灣的肉雞都市仔一到礁岩,一眼望去是礁岩之外還是礁岩,低頭細探是礁岩之外還是礁岩,經過辨識指點之後,眼界才大開豁然開朗。

原來,這些菜都偽裝的跟礁岩相似無比,這樣的眼力可比色盲辨識卡還要難上幾倍,到處的是孔孔洞洞,這些洞也全都是菜會躲的地方。看到眼前一顆「西細」,心懷興奮的馬上拿出機絲頭猛挖,那「西細」可是如強力吸盤,猛力吸住,越挖越緊,最後只好看著剛發現的小小「西細」搖頭放棄,幾次之後,挖「西細」的功力就晉升了,一看到目標物手腳猛快的在吸盤還沒來的及用力之前把它挑出來,那就是了。

蘭嶼話的「西細」就是笠螺,是海邊找菜的最基本款,這種小貝類就像帶個斗笠一般,也有人說像是蘭嶼女人的尖帽子。再來挖石鱉吧!蘭嶼話稱「安鬧」,石鱉長像實在是很怪異,令人想到史前怪物三葉蟲的縮小版,海邊的石鱉並不好找,它也會吸附在礁岩上,石鱉的吸附力比「西細」強許多,塊頭也比較大,用起子挖的時候,要從側邊挖進,先破壞它的吸附力道,也不能用力過猛,不然石鱉就會肚破腸流,挖過幾個後大致上就能夠掌握訣竅了。

找這些菜的同時,也要注意浪的狀況,低頭鑽研在礁岩上,總是顧不到後面的大浪捲上來,挖菜的時候,盡量不要太靠近浪擊的地方,並且找當地熟識地型的人一起陪伴,千萬不要一個人行動。

除此之外,一種寶螺「咕魯魯」、有觸鬚的螺「估發然」、石蚵、蠑螺、海膽,還有各式的海菜,

最有名海菜的就是鹿角菜,生產在寒冷季節,以及綠色細絲的海菜,另人驚艷的是,跟沖繩一樣蘭嶼也有海葡萄,海葡萄可以生吃,口感跟滋味都很不賴。

這些各式各樣的潮間帶生物,有些帶有毒性,因此怎麼說還是要有蘭嶼人帶著辨識比較好。

涼台上剝菜閒聊時光

找回來的菜,處理起來也真不是那麼簡單,「西細」算是比較簡單的,泡淡水之後,川燙調味就可以了。處理「安鬧」可就麻煩了,泡水之後要用粗網袋用力搓揉,把裙邊跟泥沙去除,然後再一個個剝去鐵甲硬殼,剝起來很花時間。

在過去的年代,拿著一盤「安鬧」就在涼台一邊聊天一邊剝,一邊看顧著小孩,涼台上也因此發展出分享食物的傳統文化,每戶每家都能分享這些菜色,美好的分享文化則隨著擁有冰箱及商業販售模式漸漸消失。

現在,則會看到阿嫂們把處理好的「安鬧」弄成一包包在農會超市門口賣,包裝大約15公分的封口袋「安鬧」大約賣個一百元,在東清(依然美樂)部落的黃昏市場也見到有販賣,不管是「西細」或「安鬧」,從下午的潮間帶一一細尋到處理好,這些都是費時的手工菜。

去海邊找菜,也是消暑時光。

炎熱的時候,跟著去海邊找菜,趁機會泡著冰涼海水,一邊挖著石頭上的蚵吃,就不覺得天氣很熱了。這樣的找菜時光大概可以消磨掉一兩個小時,加上剝菜處理的時間,非一個下午不可。很快的剝好菜就是晚餐時間了,餐桌上大家享用辛苦了一下午的一小盤成果,配著地瓜、芋頭,嗑吸著「西細」一邊開懷吃飯,有時候連著晚餐後在星光銀河陪伴下,繼續吃著「西細」聊天,伴著青蛙呱呱,吹著涼風的夏夜真是舒爽無比。

04
↑潮岸間各式的螺貝,都有各種不同的處理方法。

06
↑「西細」是最常見的,小小的調理好之後就像瓜子一樣的吃。

05
↑「安鬧」石鱉也是最常見的,形狀讓人聯想到史前生物三葉蟲。

02
↓「咕魯魯」、「安鬧」石鱉、蠑螺、海葡萄。

03
↓石鱉先泡淡水,再用粗網袋揉搓去裙邊、洗泥沙,再剝除中間的硬殼。

輕裝簡從,小林獻肚山初體驗

八八水災過後就一直想到「獻肚山」一窺究竟。從平台向上攀爬,巨石頻頻阻路,越爬越高,視野也越好,終於我們看見了五里埔。

八八水災過後就一直想到「獻肚山」(註1)去一窺究竟,但萬事未具備一直未能成行,當聽游永褔師兄說五月一日曹永清老師準備前往勘查時,我就滿懷期待,原本擔心當天滿滿的預定行程,很怕無法隨行,因為知道這一趟若沒去,大概就沒什麼機會再上去了,還好,天從人願終能排除萬難順利出發。

因為沒真正爬過大山所以根本沒什麼裝備,也以為沒什麼,像平常爬山一樣,只揹著便當與水就走了。哪知?好戲在後頭呢!

一開始往上走都還是OK的,沿路曹老師跟姚木榮先生會邊走邊研究往哪邊走才上得去;看見不同的植物、樹幹,甚至化石,都會先跟我們介紹一番。而就算崩塌石堆真的不是很好走,沿途往上爬都還不是很大的問題,只是在走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左腳一直無法踩正,走起來相當不順。不過,已上山了也沒退卻的餘地,又因一路發現新事物而分散了自己的擔心。

崩塌區的湖泊
崩塌區的湖泊

在這一片都是大、小石頭的崩塌區域,看到第一個有泉水滋潤而長滿大莞草的平台時,我是雀躍的,像是發現新大陸一樣。「大莞草」我這輩子都沒看過,讓我覺得很特別,一叢草長中間,旁邊像蜘蛛一樣伸出去好多隻腳,每隻腳就定在土裡再長出新的個體,想想等它佔滿整個山頭,將是多麼壯觀。

像蜘蛛的大莞草原
像蜘蛛的大莞草原

曹老師說崩塌區有湖泊時,我還蠻訝異的,他問我們要不要看?開玩笑,當然要看囉!老師說不知道還有沒有水,因為一直都沒下雨。不過還不錯,這崩塌土石撞擊出的湖泊不但還有水,周遭也已長滿了白埔薑及山黃麻等先趨植物。在滿布岩石的崩塌地來講,這幅景色就像沙漠的綠洲一般,看了讓人充滿希望。

從平台向上攀爬,巨石頻頻阻路,我也頻出腳滑的狀況。而越爬越高,視野也越好,終於我們看見了五里埔。在綠油油的草木之間,紅十字會建蓋永久屋的一束束鋼筋醒目得有點突兀,但願雨季來臨前,小林的朋友們來得及入住。

麻竹叢涼�
麻竹叢涼蔭

繼續往上走,新事物也越多。有約一個人高的生痕化石,也有半個人高的放射狀生痕化石。而在崩塌石堆中,有一塊大岩盤凸立於其中,岩盤很長,外型像極了恐龍的脊背,由下往上看,非常壯觀美麗;它的岩壁,也被下垮的岩盤磨擦得非常光滑。

山羌腳印
猜猜是什麼動物的腳印??

快!快!猜猜這是哪種動物的腳印?山羌的腳印耶!我很懷疑,山羌跑到這麼多岩石且是鳥不生蛋的地方做什麼?

由於無路之路的確不好走,大夥評估狀況後,決定在崩塌坡與大竹溪南坡稜線上的麻竹叢涼蔭下提早享用午餐,此地海拔約1200公尺。一路上來,崩塌地的地形與地貌皆已大略了解,所以餐後略事休息,便即下山。

往回走的路上,因為我腳步不穩,所以游師兄不時提醒我不要急,要一步一步踩穩才走。沒想到踏上了風化頁岩的時候,我還真的滑了一跤,跌到屁股好痛。而滑跤當時,坡上的方形石塊又往我頭上滑了下來,殿後的師兄看見的當下一定非常擔心,以他的角度來看,像砸到我的頭,還好上蒼體諒我只輕輕的砸在我的肩膀上。站起來之後我拍了拍屁股,提醒自己一定要小心,因為往下滑就可能摔落山谷了。

戰戰兢兢一路走了下來,才發現湖泊有兩個,而且是相鄰的,之前一直沒發現,可不知怎麼的當時並沒想拿出相機拍下這張照,現在想起來又後悔了!真是的。

輕裝簡從走了這一趟,讓自己很挫敗,原來無路覓路的登山活動還真不是那麼容易!不管體力、裝備與常識等等,都要齊備。還發現自己爬坡爬得蠻辛苦的,我想也該減肥了吧!如此,要挑戰南橫三星的心願才有可能達成呢。

註:「獻肚山」位於甲仙鄉小林村第9鄰到第18鄰旁 ,原本海拔為1600公尺左右,經八八災後崩塌,目前僅高約600公尺

(資料來源:苦勞網http://www.coolloud.org.tw/node/44556)

(本文作者為甲仙愛鄉協會的工作人員)

夏天馬祖的暖風,歡迎光臨

穿越海盜屋與曲折的巷弄,志工隊員們走出芹壁的迷宮,繼續北竿的旅程。雖然蚊子多,機車的車胎漏氣而且快沒油,似乎沒消除她們的興致。

談到馬祖給妳甚麼印象?是很冷、很遠、還是聽不懂的福州話呢?讓這群暑假來馬祖當志工的大專學生來告訴妳。來自輔英科技大學護理系的十五名女學生在教官的帶領下來馬祖兩個禮拜,服務之餘也來一天北竿之旅,所見所聞滿是人情味。

缺乏交通工具是這群師生的困擾,南、北竿公車照表每半小時才有一班,而且路線不見得一樣,錯過了可得山路「行軍」。隨團護理師柯富蓉說:所以我們搭便車。不論是軍車還是民車,只要有迫切需要,女同學們就在路邊邊跳邊攔,也遭受了少數司機的白眼,可最後還真的有鄉親幫忙呢!

教官林麗香說:我們上禮拜五(七月二日)從北竿回來已經三點半多,錯過了停靠福澳的公車,一群人走啊走的,來到清水村附近,拼命攔車;幾輛軍車呼嘯而過,駕駛阿兵哥的表情好像被我們嚇到,結果有一輛廂型車停下來問我們去哪裡,載我們其中四、五個人回仁愛村。後來又有一輛小發財車靠過來,不過十幾個人好像真有點太多,司機大叔是邊載邊罵,但也不停笑著說:沒辦法。

從高雄來的她們說:在大城市除了公車和計程車,很難有司機理你─除非像在墾丁,搭便車已經成為習慣了,馬祖就是不一樣!

990716yunc154f3270e59-450.jpg
輔英科技大學香海社健康照護組的同學。

電視新聞說馬祖有黑店,這群女生可不這麼認為。來到芹壁,她們推薦地中海民宿的老闆娘,熱心又慷慨,每一杯特調冰沙只收九十塊錢(原價一百二),還超量供應,最重要的是,女同學們說:風景好美,民宿外面就是藍藍的海洋,一座島像烏龜一樣蹲在那邊。

穿越海盜屋與曲折的巷弄,志工隊員們走出芹壁的迷宮,繼續北竿的旅程。她們在塘岐村租機車時,也享受近乎半價的優惠。隊輔謝欣陵回憶,其中一家老闆,每部開價五百元,加滿油,被我們富蓉學姊還有大家一起殺價,最後無奈地說:兩百五;還聯繫其他三家要他們也提供這個價位。

小朋友的熱情也讓她們大開眼界,柯富蓉說:小朋友才帶幾天,看到我們就抱上來了,跟我們到處跑,不肯走呢!

雖然蚊子多,機車的車胎漏氣而且快沒油,似乎沒消除她們的興致。海、空交通不便似乎在笑聲中拋在腦後,離開馬祖的前幾晚,有一天半夜跳電,她們都跑出學校宿舍看星星,夜裡仁愛村缺少光害,她們的馬祖回憶也多了星光燦爛這一段;旅程總有結束的一天,但是她們的生命裡永遠有馬祖夏天的暖風,和島上直率溫馨的人情。

02

03

04
來自高雄輔英科技大學的十六名護理系師生,志工服務之餘也來一天北竿之旅,走訪芹壁、后澳與塘岐等地;無論是在北竿旅行或在南竿當志工,所到之處無不有鄉親溫暖的協助,小朋友的熱情也讓她們印象深刻。

(作者為連江縣社區營造中心「小地方觀察員培訓班」學員)

【台東】在地樸素─秀明農夫市集0724

這是在地、樸素、家庭的農夫市集,沒有華麗的布置與精采的活動。只是希望讓更多朋友,直接面對親自耕作的農夫,聞到新鮮的味道。

我們是生根在台東的壯年專職農夫,共同以純淨的「秀明自然農法」無農藥無肥料栽培農作物,除了草葉堆肥,不用任何化學或有機肥料,更不用任何化學或有機之防治病蟲害資材,純然信任土地與植物的生命力。

雖然被視為農業的另類,但幾年下來,農作物展現出大自然生命的純淨本質,種植的蔬果或農產加工品具有獨特的香味與口感,農地上也開始出現多樣與多元的生物。

990713xiomi1793752935-450.jpg
新鮮日曬的台東鹿野感恩米(照片來源請點選這裡)

日日在農地上耕耘,沉浸於農業生活的喜悅,也感受到農地的大自然生命喜樂。四年來,我們幾個農夫持續進行全家大小的月聚會,互相分享技術、快樂、經驗與農作物,我們很盼望讓更多在地的朋友,一起分享我們的感受、發現農業的美好,因此自兩年前起,每半年舉行一次台東的「秀明自然農法農夫市集」。

這是在地、樸素、家庭的農夫市集,沒有華麗的布置與精采的活動。只是希望讓更多在地朋友,直接面對親自耕作的農夫,摸到、看到、聞到、更品嚐到新鮮採收的農作物。可以一起談天,聊聊耕作心得、對社會的想法、環境的感受、土地的思維,當然,也可以只是單純的逛逛、打發時間。

我們的攤位只有台東的七個農夫家庭,與二個遠自花蓮來分享的農友,將有稻米、當季水果、自用之少量蔬菜、酵素等加工品。我們都是親自耕作的小農,沒有很多樣且數量很多的農作物,晚到的朋友也許向隅,只好先說抱歉!

除此之外,幾個農夫的好朋友,從事自然或藝術生活的工作,如運用植物的資源染、自然材、手作陶藝、非洲鼓、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等,我們也邀請來分享。

最後,我們邀請兩位也以秀明自然農法務農的朋友,遠道而來義務贊助活動:

第一位是「我的幸福農莊」等書作者的陳惠雯女士,演講「食在自然」。

第二位是獲得2009年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獎的「好客愛吃飯」樂團,團長陳冠宇與主唱小美,將在市集結束後,一起與農夫同樂,作小品演唱。

我們的市集沒有任何政府或民間團體協助,只有「誠品台東故事館」基於社會責任熱情協助,主動提供寬敞舒雅又便利的場地讓我們舉行,也主動幫忙宣傳。

竭誠歡迎台東或外地的朋友闔家光臨!

日期 / 時間:2010 年 7 月 24日 (週六) / 早上 9:30 下午 13:00

地點: 誠品台東故事館 (台東市博愛路 478號) 後方院子

09:30 -13:00 【秀明自然農法 農夫市集】農夫耕作的農產品展售 * 自然與藝術生活分享:資源染、自然材、手作陶藝、非洲鼓、荒野保護協會等 誠品後院
11:00 – 12:00 【自然講座】 – 食在自然 演講者:陳惠雯大屯溪自然農法教育農莊、秀明自然農法協會理事長、《我的幸福農莊》、《食在自然》、《幸福餐桌》作者) 誠品2樓藝文空間自由入場
13:10 – 13:40 【自然演出】– 小品演唱演唱者:「好客愛吃飯」樂團團長陳冠宇與主唱小美 誠品後院*自由入場

聯絡人:林義隆 / TEL:0916-146102

319旅行事誌-林雹古厝

清理綠化後的古厝沒有佔滿空間的電腦輸出圖樣,更沒有古厝的解說高手,古厝自然融入社區文化景觀中,清淨地、安靜地等待一天天的衰落……。

990712hioountitled-450.jpg

首次拜訪台南山上鄉「林雹古厝」是在2006年的年底,正是履行台灣319鄉鎮計畫的高峰期,當時候的古厝殘破雜亂,雖可從屋構形體理解古厝的建築特性,但落差的心情,一直提不起「勁」書寫。

這次在完成「台南水道水源地」紀錄後,順道折返到山上村聚落走走,有點像拜訪老朋友的心情,轉進去「林雹古厝」看看現今的模樣。古厝依舊安然存在,景況令人欣喜;去年(2009)山上社區發展協會利用社區改造的機會,取得古厝各所權人的同意,進行清理與綠美化工作,讓荒廢的古厝,恢復簡潔的生機。

每一幢古厝的發跡過程,多少都有一些軼聞,「林雹古厝」的傳說當然也充滿無比趣味,當地留有「有錢雹叔公,無錢落仔雹」的諺語,見證了林雹從窮困到致富的人間冷暖。

若從洗石子裝飾工法軒亭立柱柱式幕府風格的脊頭簷線推敲,興建年代可能在1930年中期,格局為傳統三合院,正廳前設置氣派的「軒亭」,裝飾充滿官府式樣,不是坐擁百甲的鉅富仕紳,就是擔任過「保正」(村長)的職務,用以彰顯在地方上的社經地位。

image
2009年12月社區環境改造整理後 (右護龍山牆脊頭以對稱說螺旋迴紋裝飾極具特色)

「林雹古厝」順勢建於小坡地之上,位向坐北朝南,磚木結構,正廳採穿斗式屋架正身面寬為五開間左右護龍三開間,宅邸受限於地形,基地面積並不寬闊。林雹古厝外飾以洗石子為主,整體色澤趨近平光淺綠,為日治「國防色」的代表,左右護龍山牆脊頭以洗石子對稱螺旋迴紋裝飾,側簷口向內各斜凹45度,上塑以細小球體構成鏡面圖飾,山牆色澤因歲月風化更顯溫潤,極具特色。

「林雹古厝」正廳設「軒亭」採四披水的鬼瓦屋頂,與傳統正廳傳統紅瓦屋頂迥異立柱柱頭上彎拱與角錐型式據說與台南州廳長官官舍的迴廊柱式相仿,成為喜歡傳統建築人士探索的焦點。正廳山牆馬背則仿日本幕府脊線風格,大尺寸的門楣雨遮,窗台封簷板顯露富豪的氣勢。

正廳採三關六開門門樑上以「林」字窗櫺台度下以鑲畫手法的洗石子工法,精緻細膩與左右護龍墀頭上花草相呼應,均具見匠師在設計與施工的巧思。

清理綠化後的古厝沒有佔滿空間的電腦輸出圖樣,更沒有古厝的解說高手,古厝自然融入社區文化景觀中,清淨地、安靜地等待一天天的衰落……。

█ 請參考延伸閱讀:

山上國小鄉土踏查-林雹古厝
安定美學工作站-林雹古厝
山上社區發展協會林雹古厝

山青稻美水圳豐-五福圳單車道

氣溫漸漸的升高,割稻機為已經飽穗的農田理個清爽一分平頭,這是中部的夏至風景。白鷺、黃鷺熱鬧的來參一腳。周圍感染著豐收的心情。

990710daomidpouop-400.jpg

氣溫漸漸的升高,割稻機為已經飽穗的農田理個清爽一分平頭,這是中部的夏至風景。

看著大雨還沒來,快速有效率的完成收穫,白鷺、黃鷺熱鬧的來參一腳。周圍感染著豐收的心情,土地公廟大樹下的老農們,精神高昂的閒聊著,話題圍繞在下一作哪一位、哪一區田地將要休耕,水稻田中參差了一座座鐵皮工廠,這是在中部越來越不單純的田園景色,永春重劃區與協和重劃區陸續整地開始,在台中盆地已經所剩沒有多少稻田了。

越過大肚山的西側平原地,還有一處幸福可貴的農田風景,靜靜伴著綠山與水圳,一路是稻香熟成飽滿的耀眼黃綠色,單車小道蜿蜒輕騎過,展開眼前的是一幅幅幸福而感動的台灣稻田美景。

02
石頭瀨橋,往鐵道鑽下去的橋。

快活綠田

這條位在台中縣清水鎮的五福圳自行車道,起點可以從清水老廟紫雲巖開始,雙手合十保佑旅途平安之後,由廟埕左側巷子進入,騎上短暫斜坡之後,展開一座奇特的橋中橋景緻,海線鐵路在這裡拐了大彎靠著山而行,騎著單車一口氣鑽鐵道下石頭瀨橋而過,火車橫過時特別有趣,繞過土地公廟大樹邊,鐵道伴隨右側而行,沒多久景色開始了一片廣大的稻田。

第一站是泉和製線工廠,這座老厝與橫山、火車構成的場景,三代人百年來門口埕持續著曬麵線,這家老麵線廠的麵線也是值得一說,粗麵線的口感相當Q,煮過再泡冷水之後當夏日冷拌麵吃,相當滑順,因為是用傳統的製麵做法鹽份會較多,水滾下鍋前,要把麵線洗一下水來降低鹹度;除了麵線也有Q勁乾麵條,價格非常實惠。

0304
(左)紅磚老厝的百年麵線工廠。(右) 平坦的單車道,是好騎又經濟的柏油馬路。

老厝荷花綴田間

單車順著水圳時而跨越時而蜿蜒,水量豐沛激流的水聲,充滿涼快氣息,這條水圳水源取自大甲溪,從清水開始灌溉著大肚山西部平原一直到沙鹿附近。騎到這裡,偶而會看到火車從橫山下緩緩而過。 到了廣澤尊王廟,停車休息一下,順便坐下來欣賞眼前這座唐式私人宅邸,這個地方單車道分為兩線,可選擇左線再右線折返。

休息好了從前方左側小路騎去,繞過路邊一座小小土地公廟,就來到下湳里趙宅,夏天老宅前荷花盛開,曾被票選歷史景點,接下來的路程還有三座老厝古宅可欣賞,騎到這一段心情有著一種很快意的騎乘享受,稻田、老厝、流水交錯,田間每個小彎都相當精彩。

05

06
莒光號鮮豔桔色畫過綠景中 每個彎,黃綠色飽滿耀眼

小站小村

單車道的後段來到台中港火車站,這個小小站銜接了台中港支線鐵路,過去舊稱「甲南站」,過了小車站來到客庄,客庄現在看來是個邊緣小村落,清朝時期則是重要的交通要點,因位於大甲溪畔,這裡設了官義渡,配置有橫渡大甲溪的渡夫與竹筏,當下雨溪水暴漲之時,商旅客則需投宿在此過夜等候,因而得名「客庄」。

終點站水泥巨物

客庄小村前進不久,出現一座迴轉旋繞的高速公路,水泥巨物突兀座落在水田之中。平常行走於高速公路上,少有機會站在這底下仰頭望,從不知道水泥立在土地上的建築有多麼龐大一個,在這條稻色欣榮的單車道最後,諷刺的是一座水泥高速公路的震撼結尾。

騎到這裡,可以看看水圳的取水口,往潭雅神的登高單車道挑戰去,或是折返往回騎,然後來上一碗清水小鎮美食。

旅行備註

●五福圳自行車道全長大約10公里,沿途都是平坦路況,夏日注意防曬。

●欣賞曬麵線場景,需在上午十點左右,要觀賞下湳里趙宅荷花盛開景象,也是早上適宜。

●行程建議從歷史建築的清水火車站開始,下車後左轉光華路,先步行到清水國小(清水公學校)逛逛這座百年老校,再右轉清水街到林清月車行租單車,這家堪稱是海線最早的單車店,經營傳承了三代。租好單車後,往文昌路的清水旅行的店,讓當地文化社區工作者吳長錕帶您深入認識這個清水小鎮,清水的各種美食、高美溼地的生態與鰲峰山的地景特色,無不瞭若指掌,行程開始前可以在這裡先獲取單車道路線資訊及老闆內行的清水小吃。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