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紅色的海洋印記

粉紅海豚出生時體色暗灰,和花紋、瓶鼻寶寶差不多,到了亞成年就轉為淺粉紅,成年則呈白色到亮粉紅,神奇的大海將夢幻的粉紅送給粉紅海豚,讓牠們在湛藍的海洋裡愈老愈浪漫。

粉紅色應該是花,是Kitty貓,是蝴蝶結,是女孩情懷,是距離海洋迢迢遠的瑰麗色澤,而我的獅城預想,卻只有某一處海彎裡的粉紅海豚。 出發前,朋友從我口中得知我是為了親眼目睹粉紅海豚才選擇這一趟旅程,泰半不置可否,但多還以狐疑的眼神,問道:「世界上真的有粉紅色的海豚嗎?」

當然有。圖鑑上有圖為證,還騙得了人?

可是,當我從近海處望向新加坡,只見灰濛濛的陸岸邊緣聳立一架架貨櫃起重機的巨臂,以高密度團團捍衛住這座佔盡海陸地理優勢的小島,我實在無法想像這般人為造作的地方,怎麼會有傳說中的粉紅色海豚。

盛夏的驟雨初停,地鐵、纜車和巴士將我帶到聖淘沙巴拉灣海灘的Dolphin Lagoon。海豚會客時間的空檔,沒什麼遊客佇足,看門的小姐操著字正腔圓的北方口音,說:「剛結束,下一場是兩個小時後……」

「沒關係,」我說。「可以讓我在這裡等嗎?」

「很熱耶。妳可以先去海底世界或者蝴蝶園……」她熱情地指著園區地圖告訴我哪裡販賣的餐飲比較美味經濟。

「我從台灣來新加坡只是想看粉紅海豚」我說。

「妳這麼喜歡海豚啊?」

日正當中,我沒有再回答,不過好心的小姐真讓我進場坐在沙灘上的遮陽篷下休息,同時告訴我,這裡住有六尾粉紅海豚,其中一尾亞成年的海豚是在Dolphin Lagoon誕生的。

「台灣也有海豚嗎?」另一名工作人員走過來問我。

「當然有,」我說。

「是哪一種海豚?」

「Bottlenose、Spinner Dolphin、Risso’s Dolphin……也有Sperm Whale。」

「Sperm Whale!台灣有這麼大的水族館!?」

「都是野生的,搭船出去就可以看見。」我忍不住開始炫耀,「其實台灣西部台中外海一帶也有野生的粉紅海豚,不過沿海工業區的開發對牠們的衝擊很大,並不常見。」

「新加坡也是這樣,現在只剩Dolphin Lagoon還有六隻。」

這六隻粉紅海豚被圈養在一個說大不大、說小也還勉強大的海灣裡,牠們無法游出去,不過縱使可以游向大海,新加坡四周大小船隻忙得不可開交的南洋海域,早已經不是粉紅海豚溫暖的家。粉紅海豚每天有11:00、13:30、15:30和17:30四個上班時間必需出場表演,門票成人新幣19.90元,如果想要和粉紅海豚拍照、共游或者撫摸牠們,都必需預約報名再額外付費。

我已然被咱們花蓮外海的鯨豚寵壞了,對於水族館的海豚表演,還能有多大的興趣?再旋,能有努力不懈的飛旋寶寶那麼感人嗎?再跳,能有船尾浪裡的壯壯瓶鼻那麼撼動人心嗎?我們的抹香鯨什麼都不必做,單單噴氣就夠了。然而,Dolphin Lagoon僅僅二十分鐘的海豚表演,意外的有其特殊之處。

粉紅海豚表演的重點不在於類似雜耍的行為特技,而在搭配訓練師介紹鯨豚這一海洋哺乳動物所做出的一些展示。比方,訓練師會從齒鯨、鬚鯨的分類說起,粉紅海豚會張開嘴巴亮出牠們的同齒型牙齒;訓練師比較鯨豚和魚類的不同時,粉紅海豚會誇張地上下擺動牠們的尾鰭,讓人明白鯨豚尾鰭和魚類尾鰭的差異,會翻上牠們的肚肚,讓訓練師指出母海豚乳腺的位置;訓練師講到許多鯨豚都會發出獨特的聲音和同伴溝通時,粉紅海豚真的就以哨音呼應。短短二十分鐘的「課程」,粉紅海豚像是全自動的教具,或者完全配合演出的助教,牠們的善解人心和失去自由仍讓我於心不忍,不過,對於初次接觸鯨豚的觀眾而言,如此動靜並蓄的演出,應該可以留下相當知識性的深刻印象。

我們的好鄰居花紋海豚老愛用牠們的身體寫海洋日記,隨著年紀的增長,身上出現愈來愈多的灰白刮痕。你知道嗎,粉紅海豚也是用牠們的身體寫海洋日記喔。粉紅海豚出生時體色暗灰,和花紋、瓶鼻寶寶差不了多少,可是到了亞成年就轉為淺粉紅,成年則呈白色到亮粉紅,神奇的大海將夢幻的粉紅送給粉紅海豚,讓牠們在湛藍的海洋裡愈老愈浪漫。

就像在花蓮外海遇見飛旋海豚那樣,我衷心期待,有一天在海上也能遇見粉紅海豚。如果相遇,十二點鐘方向就不會是灰黑色的小背鰭,也不會由於距離尚遠而無法判別種類,因為藍藍大海上,只有粉紅海豚擁有如此羅曼蒂克的海洋印記。

img_1033-360.jpg

★粉紅海豚小檔案★

依《台灣鯨類圖鑑》一書所載,學名Sousa chinensis的粉紅海豚還有幾個耳熟能詳的俗名,像是印太洋駝海豚、中華白海豚、媽祖魚、印度太平洋駝背豚、鎮江魚、白鯃等。牠們體長可達2.8米,重250-280公斤,背駝,有彎鉤狀的小背鰭,多發現在印度洋、西太平洋的熱帶到溫帶、近岸較淺的海域,特別是大河河口附近。由於海岸開發,粉紅海豚的棲地受到嚴重破壞,生活飽受威脅,在廈門九龍江口、廣東珠江口、香港水域和台灣中部西濱沿海可以發現牠們的蹤影。

★粉紅海豚連連看★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http://www.wretch.cc/blog/twsousa

[香港]香港海豚保育學會:http://www.hkdcs.org/index.htm

[新加坡]Dolphin Lagoon:http://www.underwaterworld.com.sg

黑潮鮮美的花蓮市集

傍晚來臨時,來到吉安的黃昏市場,黃昏市場就在巷路旁,隨意的擺著攤子,開始走進市集,沒有預先設想的豐富野菜出現,少少許許的,見到苦菜,見到藤心,走到了魚攤,才見到真正的花東在地美味…

 20081008-01.jpg

花蓮的吉安,有著名的野菜市集,

有些已經培植馴化為一般蔬菜,有些還是野蔬姿態出現,

除了野菜, 大為令人驚嘆的還有黑潮鮮魚。

20081008-02.jpg

傍晚來臨時,來到吉安的黃昏市場,

黃昏市場就在巷路旁,隨意的擺著攤子,

開始走進市集,沒有預先設想的豐富野菜出現,

少少許許的,見到苦菜,見到藤心,

走到了魚攤,才見到真正的花東在地美味,

市場裡,魚攤的規模不見的很大,

不過魚的鮮度跟種類真是令喜好烹煮的我,興奮開懷,

尤其是溫暖黑潮帶來的魚種。

鬼頭刀–

幾年前在蘭嶼嘗過一次新鮮鬼頭刀的滋味,

充滿膠質的魚肉,骨頭不多也不硬,煮湯或生魚片都好,

西部甚少出現,偶一次遇見,

魚攤老闆猛解釋這看起來醜陋的怪魚,深怕沒了好身價,

鬼頭刀總是追隨飛魚而來,

飛魚在春天由黑潮北上,到了夏天慢慢接近尾聲,

不過卻在這初秋還見著鬼頭刀,頗怪異啊。

芭蕉旗魚–

多新鮮的旗魚啊!內心這樣吶喊,

輪切的旗魚,色澤都跟以往見到的都不同,

原來新鮮的旗魚是這樣帶 著血紅色的,

芭蕉旗魚在秋天開始,產季已經到了,

只是旗魚Baby也出現在攤上,頗悲哀啊,

魟魚–

已經很久沒見到魟魚了,

小時候印象中,經常吃到用薑紅燒的魟魚,

魚肉帶著軟骨,可以直接咬碎,

也是充滿膠質的美味。

除了這些海潮美味,文蛤跟蜆的鮮度也是一級,也許跟養殖區域有關,

人潮眾多的南邊七星潭外海,遠望即可見的定置漁場,

傍晚時分,魚貨上岸,好鮮者就近買鮮貨,

這些美味,還真想買個爽快宅配回家呢,

越來越枯竭的魚源,魚貨用藥以及中國魚貨來源問題,

看著這樣新鮮的魚貨可真令人感到開心無比。

↓銀亮亮的白帶魚,銀色的魚身加上燈光一照,真是亮啊!

03

↓魟魚切片,西部已經漸少見到這怪異的大型魚類。

04

↓小小魟魚Baby,也抓上市場賣。

05

↓東部獨有的魚類,帶著堅硬的外殼。

06

↓鮮度滿滿的切片旗魚,當令的美味。

07

↓小小鮪魚Baby,也被抓來賣了。

08

↓東部黑潮帶來的鬼頭刀(飛烏虎) , 追隨的飛魚而來。

09

↓輪切的鬼頭刀魚片。

10

↓一整條的鬼頭刀。

11

↓當季的芭蕉旗魚, 年輕旗魚跟旗魚Baby。

12

↓切除尖嘴的旗魚,還是一樣兇霸樣子。
13

阿姨的文物館

回憶起這些片段時,我心想,如果D師可以放下他的書本,走出他的研究室,去部落的文物館看看,去跟阿姨說說話,這時候,在他眼裡的博物館,會是長的什麼模樣呢?

學校附近的部落裡,有個公部門蓋的「文物館」,挺大間又挺雄偉的水泥三層樓建物。第一次看見時,心裡充滿了不以為然:「ㄘㄠ~邦查哪來的圖騰柱啊!」。
既然是文物館,就收羅了不少的「文物」。展館的二、三樓,收藏了沒有電動機械前的各種農具、獵具,許多從來只有聽聞過的,或連聽都沒聽過的器物,都是第一次在此瞧見。
眾多展示品裡頭,我很喜歡一種用草編織的席子,乍看之下,還以為是風雅的竹簾,其實是農人披在背上,用來在田間工作時,遮蔽花蓮驕陽的好物,質輕又通風。農場的初子阿姨也有一件,我也很想要一件,只是詢問可以去哪買?或者如今還有誰製作?都沒有人知道了。

文物館還展示著邦查的「傳統服飾」,比起斑駁的農具、獵具,它們是新織成的,被穿戴在西方白人身材的假人上頭,脖子還掛帶著鮮豔的塑膠串珠。排灣的學弟阿良,問起在一旁照料文物館的阿姨:「以前的邦查,有長這麼高嗎?」。

那是我第二次見到阿姨。第一次是J來花蓮玩耍,要帶J去吃飯途中,想說順道帶她去文物館逛逛。那時阿姨在門口掃除,我們打聲招呼後進去。
當時一樓展示著前不久部落辦的樹皮布工坊,成員所製作的樹皮器物、掛畫,看起來十分質樸。阿姨放下了掃帚,走到我們旁邊來跟我們介紹。說「介紹」其實也還好,跟都市裡的博物館或國家公園裡,解說員批哩啪啦流利地給出一大串的說明,相差很多。

dscn2326-360.jpg
部落長者對外地年輕人解說舊時生活器物與現代社區居民創作。

阿姨說,這裡頭也有她的作品。我想像著一群老人家,用著粗粗的手指拿著針,聚精會神地把絲線與小飾物縫在樹皮布上頭的畫面。

我們之間沒有太多對話,阿姨跟我們,都有些害羞跟緊張。我禁不住問阿姨「可不可以摸」,阿姨笑著說:「可以啊!」,之後阿姨又回到掃除工作。一樓走了一圈後,阿姨問我們,要不要到二樓去看看呢?我想J應該是餓了,而二樓我也上去過很多次了,就謝絕了阿姨的邀請。然後阿姨跟我們說,9號部落有巫師祭喔。聽到「巫師」我眼睛亮起來,問了阿姨才知道,部落這,一直都還有巫師幫大家治病,阿姨自己前一天不舒服,也才請巫師幫忙。

我們準備要離開時,阿姨叫住我們,請我們在來賓簿上頭簽名,阿姨說,上頭要看,這樣他們才會讓文物館可以繼續運作。

第二次見到阿姨,是颱風的前一天,我帶學弟們去,阿姨一個人在打掃,我要帶學弟們上二樓,阿姨說,今早她做防颱準備,把門關上了,於是帶我們從內側樓梯上去,還幫我們把展館的燈都打亮。我們走在樓梯間,有淡淡地剛拖過地板的漂白水氣味,我們有些不好意思,跟阿姨說,不好意思把她剛拖完的地踩髒,阿姨直說:「沒關係啦!」。

會寫下這一段,是想到了上週在某個課堂,D老師說了他對博物館的不以為然,特別是把生活器物收藏起來,而在那裡的器物跟生活也沒了關連。在D師說完,我說了還有一種博物館,是一群人,就是要把某些東西藉由「博物館」的方式「展出來」。

DSCN9564
豐田村的「天送伯文物館」。裡頭都是阿伯收藏舊農具跟生活器物。

回憶起這些片段時,我心想,如果D師可以放下他的書本,走出他的研究室,去部落的文物館看看,去跟阿姨說說話,這時候,在他眼裡的博物館,會是長的什麼模樣呢?

不過後來轉念又想,那本來就不是D師在做的事情,那是我做的事情,包括把遇到阿姨的故事說出來,那些都是我要做的事情。

【教育】禪光育幼院徵求課輔志工

禪光育幼院收容破碎貧困家庭的兒童和青少年(18歲以下),自民國65年創院以來已服務六百多名院生;目前安置了62名院生,其中約40人就讀國中和國小、10人就讀幼稚園。本院將在近期內為4~15歲院生……………

財團法人佛教私立禪光育幼院  課輔志工召募※為什麼需要課輔志工?

禪光育幼院收容破碎貧困家庭的兒童和青少年(18歲以下),自民國65年創院以來已服務六百多名院生;目前安置了62名院生,其中約40人就讀國中和國小、10人就讀幼稚園。本院將在近期內為4~15歲院生開設教育輔導課程,於週間下午和晚間進行,除輔導孩子完成回家作業、另進行補救教學和才藝教學;但因人力不足,很需要新血輪參與。歡迎居住在花蓮縣、對於幼兒與兒少教育輔導有熱忱或專業的朋友,加入禪光課輔志工的行列,體驗孩子成長所帶來的感動。

※禪光育幼院將為課輔志工提供:

1. 每次服務時,為志工投保平安險。

2. 新城火車站往返本院的短程接駁。

3. 學生參與社會服務時數(每次2小時)。

※誰能當志工?

1. 年滿十八歲。

2. 具有志願服務熱忱。

3. 足夠的愛心和耐性。

4. 教育程度高中以上(歡迎大專在學生)。

5. 可自行往返禪光育幼院(地址:花蓮縣新城鄉新城村仁愛路17-2號,新城國小附近)。
註-本院位置較為偏遠,志工須自備交通工具往返、或自行搭火車至新城站再由本院人員接駁,不便之處尚請見諒。

※如何報名當志工?

1. 來電、E-mail或傳真,索取「課輔志工召募簡章」,或至本院網站首頁下載。
電 話:(03)8612-555
E-mail:fairypigirl@yahoo.com.tw
傳 真:(03)8612-556
網 址 http://www.zenlight.org.tw
聯絡人:社工組 潘先生、陳小姐

2. 詳填第3頁「志工個人資料」後,E-mail或傳真至「禪光育幼院社工組收」。

3. 通過禪光育幼院社工組面談或電話訪談者,即成為本院志工。

4. 報名截止:民國97年9月30日下午5時(本學期無法加入課輔志工者,亦可報名擔任長期志工)。

————–禪光育幼院感謝您!並期待您加入我們的大家庭—————
禪光育幼院基本資料

地址:(971)花蓮縣新城鄉新城村仁愛路17-2號

電話:(03)8611-698、(03)8612-555

傳真:(03)8612-556

E-mail:ami.a611698@msa.hinet.net

網站 http://www.zenlight.org.tw

郵政劃撥帳號:0641 6661(戶名:禪光育幼院)

立案字號:(89)府社婦字第059965號

統一編號:9481 2298

簡史:

本院創建於民國65年,今年十月將歡度32週年院慶。創院過程篳路藍縷,院舍土地經多年努力方陸續承購完成,遂至民國79年7月方才正式獲得政府立案。

多年來,本院依循佛家慈悲喜捨的濟世精神,本著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慈悲胸懷,無償收容孤苦無依的孩童,卅多年來已經照顧、安置了六百多位遭逢家庭變故、貧窮或家庭功能不彰的孩子,不僅協助孩子們順利成長、得以自力更生,更協助了許多危機家庭度過艱難時期。

組織願景:

一、重視院童養育及教育:
建立正確良好的認知習性、加強知識及能力的培養。院生因多來自家庭功能不健全的家庭,容易產生兒少年行為問題;本院透過身心靈之輔導,使兒童和青少年身心健康、人格正常發展、培養獨立生活能力,預防因家庭功能缺乏可能產生的社會問題。

二、協助家庭重建:
育幼院的孩子雖來自破碎家庭,最終仍須回歸家庭,其家庭重整是重要的課題。透過親職教育協助院生家長解決家庭中影響正常家庭功能運作的問題,採漸進的方式協助恢復應有的家庭功能。

三、建立社區化機構:
與社區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讓本院融入社區,鼓勵院生參與社區活動,使育幼院成為開放性的組織。

四、提供多元化服務:
凝聚工作人員的工作熱誠及信念,共同提供院生快樂成長的環境。

照顧模式:

家庭式教養(以6-8人為一核心單位),建立類似家庭般溫馨、親密、互動的依附關係,以培養完整健全的人格、進而滿足其心理需求,並關心每個孩子的性向及能力之個別差異,適時給予輔導與協助,且維護其與原生家庭的應有關係,期未來能對社會有所幫助並能貢獻自己所學及能力,以達「今日我以禪光為家,將來禪光以我為榮」的歸屬榮譽感。

乘太魯閣號遊花蓮 ,fun輕鬆!

花蓮聯合豐年節7月11-13日在美侖田徑的活動雖結束了,但是各個部落豐年祭從即日起至9月15日陸續登場,大家如果對原住民文化有興趣不仿利用暑假安排個時間,到花蓮體驗更貼近原汁原味的部落豐年祭……….

日前因為工作之便,有機會陪同ㄧ批北、基、宜地區電台節目主持人走訪花蓮,我們一行人於7月10日上午10:50在台北車站搭乘舒適平穩的太魯閣號前往花蓮作為期三天研習及參訪活動行程,這次參訪內容主要以1.無毒農業2.觀光3.文化三大主題,輔以專題講座,配合花蓮縣政府暑假期間推出的系列活動,串連出三天豐富行程。到花蓮旅遊,搭乘太魯閣號其實是很不錯的選擇,不但可免去自己開車勞頓及塞車之苦,又可沿途欣賞山海美景,可說是一舉數得。太魯閣號為台灣鐵路管理局2006年引進之傾斜式特快電聯車,今年2月間開始行駛花蓮彰化區間;原臺北花蓮間的自強號最快行駛時間約需2小時30分鐘,搭乘太魯閣號只需2小時7分,從花蓮彰化也僅需4小時7分,已成為西部民眾赴花東地區最佳的交通工具。

台灣鐵路管理局近年來為了與高鐵區隔市場定位,積極創新,開發新旅程,今年暑假就與中華民國國際青年之家協會攜手合作,推出「2008台鐵FUN暑假-搭台鐵,住YH,壯遊臺灣」青年自助旅行特惠專案活動,鼓勵國內所有15-30歲的青年朋友們以儉約環保、節能減碳的方式旅行探索台灣。

clip-image0023-360.jpg

太魯閣號列車(取自台鐵網站)

有機、無毒分不清楚

大部分消費者對於平日購買的所謂有機或無毒農產品,心中總存有疑慮及不安,不確定自己以高於市價所買到的農產品是否真的有機、無毒,為了讓消費者能安心食用這些農產品,透過花蓮縣政府的協助安排,我們實地走訪當地「無毒農業」示範戶佳豐農場,去了解整個產銷過程,場主李家豐親自為我們解說農場從種植到收成的嚴謹過程,會場也備有現採的百合、小黃瓜、玉米、青椒、綠豆湯等蔬果供大夥兒品嚐,每嚐一樣大家就直呼讚!好吃!香脆!清甜!甚至連到戶外參觀菜園,大家都忍不住先抓幾塊在手上細細品味。

行程中也特別邀請到花蓮「無毒農業」幕後推手花蓮縣動植物防疫所廖志毅所長,為大家說明無毒認證標章及整個檢驗機制流程,強調花蓮縣政府為了提供消費者安全無虞的農產品,每年挹注龐大檢驗經費來為消費者把關,而在地農民對自己農產品質的堅持所作的努力,也實在令人感動。

花蓮縣政府近年來一直積極推動農產品不噴農藥、不施化學肥料、不含抗生素的「無毒農業」政策,經公開票選無毒農業商標,凡經檢驗合格農產品,頒予無毒農業標章認證,建立特有品牌,讓消費者吃得安心,吃出健康。因此「花蓮無毒農業」標章,是花蓮縣獨創的有機農業品牌,農業局在建立無毒生產機制及檢測標準時,也將農、漁、畜、牧等產品納入產銷管理,讓花蓮無毒農業的適用範圍更加擴大,嘉惠更多農民。這個品牌的建立是透過花蓮政府的認證,產品保證安全無虞。花蓮縣政府農業局透過徵選的「無毒農業」示範戶,將其無毒農業採用生產透明化方式,提供產品完整履歷供消費者瞭解整個產品的生產過程。

clip_image003
花蓮無毒農業標章

clip_image005
會場備有現採的蔬果供大夥兒品嚐,大家直呼讚啦!

途中經過獲選為農委會96年十大經典農漁村之舞鶴地區,大夥兒下車參觀茶園、咖啡園及品茗喝咖啡。舞鶴村早年即以「天鶴茶」打響茶產業知名度。如今,花蓮縣瑞穗鄉的舞鶴台地,不僅洋溢茶香,近年來更找回日據時代的咖啡產業,結合現有的咖啡創意,打出「舞鶴咖啡」的新品牌,成為東台灣產業的新寵兒。來到舞鶴台地,可不能錯過品嘗此地盛產的烏龍和金萱,還有茶農開發的茶凍、綠茶餅、綠茶酥、綠葉巧克力等茶製品,當地並以茶入菜,研發美味清爽的特色茶餐,提供給遊客最優質又豐碩的休閒旅遊。

clip_image007
茶農粘阿端小姐詳細為大夥兒解說茶樹種植及採收情形

玉溪地區是花蓮縣最大的糧食生產地,玉溪米向來受到國內民眾好評,為了瞭解玉溪香米的產製過程,我們一行人也特別走訪玉溪農會的「無塵精米工廠」,這座耗資新台幣6,500萬元的觀光無塵精米工廠於97年4月15日全新完工,整個產製過程都以公開透明化方式進行,民眾可以現場目睹到米從產地送到無塵精米工廠後製作成一包包的米的一切作業流程,下圖為玉溪地區農會龔總幹事文俊解說玉溪「無塵精米工廠」產製過程。

clip_image009

暑假到花蓮觀光,可以說充滿歡樂與驚奇,不論上山下海或玩縱谷,白天夜晚都可體驗不同的花蓮風情。先談談花蓮的晚上,花蓮縣政府為了怕來花蓮玩的民眾覺得「好山好水好無聊」特別規劃,從7月5日至8月23日每晚7:30~9:30於花蓮縣壽豐鄉舉辦「鯉魚潭水舞嘉年華活動」,活動中安排有全國最大、罕見的水幕電影及水上煙火表演,花蓮縣政府更規劃免費接駁公車,由市區來回鯉魚潭間,方便民眾前往觀賞水舞活動。

clip_image011

clip_image013
「鯉魚潭水舞嘉年華活動」水幕電影及水上煙火表演

至於白天的花蓮,可去的地方就更多了,以市區來說,由於白天天氣熱建議到石雕博物館吹冷氣看展覽涵養藝術能量,在那裡可以欣賞台灣本土藝石之美,很多收藏家都不吝提供自己收藏價格不菲難得一見的玉石供民眾欣賞,下圖即是現場展出的觀音佛相玫瑰石及渾然天成的含苞待放小品。

clip_image015

clip_image017

至於花蓮的晨昏則建議到新城鄉太平洋沿岸的七星潭騎腳踏車吹海風,那是花蓮縣唯一的縣級風景區,以自行車道為主規劃旅遊動線,晚上這裡則是一個不錯的觀星景點。或到位於花蓮港內才興建完工的鳥踏石漁場館,緊鄰太平洋,面向花蓮港,遠眺中央山脈的山雲景緻更襯托其獨特的海洋風情,白天欣賞漁船進出港、出海賞鯨,夜間在此吹海風,賞夜景喝咖啡也是不錯的選擇,賣場目前縣府正在招商中尚未進駐,但可以進去參觀賞景吹海風,想喝咖啡就自己帶囉!

clip_image019
新完工的鳥踏石漁場館

另外,縱谷的玉里赤科山、富里六十石山金針花季亦將於八月一日開鑼,滿山綠野渲染成金黃色花海,黃橙橙的一片煞是好看,由於金針山氣候宜人,白天賞景,夜間觀察滿天星斗,隔天看日出,建議入山時間是下午4-5點,可以找當地民宿住一晚,充分享受大自然晨昏的變化及有如人間仙境般的美景。

本次參訪行程最主要的重頭戲是參加原民文化盛會「2008花蓮原住民A DA WANG聯合豐年節」開幕,花蓮縣境內有阿美族、布農族、太魯閣族、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塞德克族六大族群,每一族都有其特殊文化樣貌及祭儀,多元而豐富。

平常我們只是看到豐年祭唱歌跳舞熱鬧的表象,其實豐年祭在原住民來說,深具文化傳承的義涵。「A DA WANG」的意義,就外觀而言是原住民部落意象,就功能而言有瞭望、守護、團結、責任之意,就目的而言1.凸顯原住民部落的具體意義象2.具登高望遠、開闊視野和胸襟之意。活動主題〝頭目領導部落青年承擔責任 婦女真情相隨〞,開幕活動更是充分展現多元的原住民傳統文化及技藝,包括布農族如天籟的八部合音、太魯閣族人爬上精神堡壘展現神箭手百步穿楊射山豬絕活,現場看了叫人驚嘆不已,最特別的是131個頭目分別帶領部落內6男6女千人齊唱始祖之歌,將阿美族的淵源用歌舞充份展露,在響亮歌聲中彷彿時空回到攸遠山林,亙古情懷、感動人心。

而活動最高潮在最後的千人大會舞,謝縣長與全場男女老幼不分族群大家手牽著手盡情跳舞,場面極為浩大震撼,我們參訪團成員當然也要下去給他感受一下囉,我看大家是跳到欲罷不能,原本約好9:30回飯店休息,現場的歡樂氣氛個個舞到忘我,回到遊覽車上大家情緒還High到不行!花蓮聯合豐年節7月11-13日在美侖田徑的活動雖結束了,但是各個部落豐年祭從即日起至9月15日陸續登場,大家如果對原住民文化有興趣不仿利用暑假安排個時間,到花蓮體驗更貼近原汁原味的部落豐年祭,豐年節活動相關訊息請上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局網站:http://booth.cm-media.com.tw或電話:03-8234531、03-8227171~282-6查詢。

clip_image021
千人大會舞結束後大夥兒情緒High到不行留下這張歡樂大合照

遇見大王

大王賣菜的宗旨之二是 Buy fresh !大王愛惜農人,也體貼消費者,不惜重資買來冷藏車,每週出貨日清晨親自到農場批菜,讓現採的蔬菜直接進入冷藏車,讓農人省去預冷及運送的設備,也確保農家……

緣於黑潮基金會的鐵馬影展,五月底,偶然走進花蓮大王的菜舖子,喜見夢寐以求的菜販子!一見如故,因為這人的做法竟是自己在心底蘊釀、期待已久的想法!從重視環保的包裝、體貼農人與消費者的用心,到採購在地農產的堅持,都像一盞盞燈,點亮農業與土地的希望。其實,阿寶今年最大的行動目標,就是希望能推廣「縮短食物里程、減碳消費」的觀念,而這樣的目標,除了消費者普遍的覺醒,就是需要像大王這樣的菜販子。大王不是天生的菜販子,做生意的天賦和阿寶不相上下,這從他做了許多不是人做的事可以看出。

為了環保,他們用回收的肉粽藺草綑綁蔬菜,嬌嫩的葉菜往往搖晃到顧客家已經勒傷,成把綑綁也讓略多於一般有機商店的量看來少了些;殘留的肉粽氣味更讓人懷疑蔬菜的新鮮度…一再客訴道歉,甚至流失部份訂戶後,不得已改用透明塑膠袋,頓時讓蔬菜的質感與值感倍增!然大王對小小塑膠袋不能釋懷,堅持回收清洗再用,但洗過晾乾的塑膠袋殘留斑斑水漬,花蓮水石灰質特高,情況尤甚,疏菜看起來的鮮亮度又降低了…

宅配用的紙箱,大王不辭勞苦從果菜市場買來回收舊箱,依菜舖子的需要一個個裁切改裝。大王美感品味不差,極力讓每個回收的紙箱看來素雅大方,這除了審美心思,更要許多時間裁切搭配,我看著角落一堆裁好與未裁的紙箱,正煩惱這人一天能睡幾小時?幸而大王接著說,好朋友給了他善意的建言:菜舖子的貨色一流,但包裝襯不出價值感!大王豪氣,立刻買來一批各種尺寸的包裝箱,設計了大方的菜舖子標籤,目前他最得意的加工項目是在小箱加裝手提繩,方便客戶提取,大箱用他自行研發的鑿洞器敲出箱側的孔洞~~這些家庭手工要等試出最合用的尺寸大批訂做之後才能以機器取代。

吹毛求疵的大王在需要柔軟襯墊的水果(如水蜜桃)盒內,還堅持不用一般雜紙裁成的碎紙絲,定要回收的牛皮紙裁成,這項市面買不到的東西只好自己生產,在找不到合用的碎紙機的情況下,身懷六甲的大王太太每天用裁紙刀切紙絲,切到午夜…
大王只賣有機蔬果,而且十公里之內就足夠的,決不到二十公里外取貨,不論價差如何。Buy local 是大王賣菜的三大宗旨之一。

大王賣菜的宗旨之二是 Buy fresh !大王愛惜農人,也體貼消費者,不惜重資買來冷藏車,每週出貨日清晨親自到農場批菜,讓現採的蔬菜直接進入冷藏車,讓農人省去預冷及運送的設備,也確保農家不會提前採收降低新鮮度。雖然不吝惜冷藏車,大王卻堅持不做冷藏庫,如此必可貫徹不囤貨的決心。將農人的產品鮮美完整的呈現給消費者是大王自許對農夫最大的責任。

vegi-360.jpg

大王提供新鮮的蔬菜

1216468804
堅持理念的大王菜舖子

大王努力想拉近消費者和農人、土地的距離,又怕消費者的造訪干擾農場繁重的工作,於是三不五時要充當導覽解說員親自帶人到農場參觀體驗。支持農夫是大王賣菜的宗旨之三。

基於這三大宗旨,我認為菜舖子不能大,但要多,要遍地開花似的開出許多菜舖子才好。可是當大王太太莉婷抱著他們剛出生四個月的小女兒菜菜子,說起他們無心插柳開始賣菜的故事時,我不禁急了!

原來為了支持有機小農,也為了自己的健康,他們經常親自到有機農場採摘新鮮蔬菜,「順便」也幫朋友帶一些,然後,越來越多人加入共同購買的行列,有時採菜回來再一一分送完畢,兩人已累癱不想煮飯,只好隨便找家餐廳解決,朋友正開心享受有機餐的時候,這對夫妻竟為了支持有機而吃了非有機的一餐。長此以往這感覺總不太是滋味,菜舖子於焉開張。大王不是生意人也不想因此賺錢,大王太太卻著急了:為了理想很好,可是也不能不賺錢。我更著急,等這樣的菜販子等太久了,如果不賺錢,怎能生出第二、第三個菜舖子?

大王的菜舖子才開張幾個月,目前美中不足的是,訂菜的客戶還是以外地居多,花蓮本地的訂戶並不足以支持菜舖子的營運,buy local而不能 sale local 對減短食物里程而言是一種遺憾,這也是我寫這封電子報的原因,希望花蓮的朋友能注意到這家新開的菜舖子,如果您有花蓮的朋友,也希望幫忙轉寄。

在地消費能節省運輸的能源,新鮮(當令)的消費能節約冷藏的電力,近距離購買也提高包裝材料回收再用的可能性。Buy local 可能不是最方便最便宜的,卻是一種十分友善環境的消費方式。

大王的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cutenana0704
(本文轉載自「寶蓮園」)

網址:http://www.love-mountain.com/

想念takomo

南瓜靜靜的躺在我的桌上,就像小星星。我突然感到我手上抱著的不是一個小南瓜,而是一顆人與人連結的小星星。透過它,我使更多人認識了takomo和我們的關係。 當我再抱著這包小南瓜時,我第一次感覺到……..

我從花蓮光復馬太鞍溪旁的takomo,帶著幾個才採下來一、兩天的小南瓜,坐上區間車,再轉搭擠滿了乘客,再把它們放在腳踏車的提藍,送回了自家。

01 我在takomo拿著嬌小可愛的南瓜
我在takomo拿著嬌小可愛的南瓜

雖然它們是小南瓜,但都很結實、很多水份,所以每一個都「斤兩十足」!雖然背著行李、拿著大衣、又跟人擠來擠去,但每當我看到這些漂亮的小南瓜時,我總感到很溫暖和高興。

5月16日,紀彥開車載著我、lisin和阿荊去takomo。是他近年常去的地方,也是他論文的田野。其實我早就想去takomo了。因為他常常都說那裡會讓人感到很舒服,又跟我說和老農的接觸的片段……。

去年七月,我參加了青輔會的遊學台灣,第一次接觸到馬太鞍和馬太鞍的阿美族人。我感受到他們對人的熱情,聽著導覽員的精彩介紹,好像每一塊石頭、每一顆星星都被他講活了。事隔快一年了,我為我可以再到光復感到興奮。雖然當天我有點不舒服,但我還是滿心期待著……。

紀彥跟我說,takomo是馬太鞍以前的世耕地,但由於它旁邊的馬太鞍溪築起了堤防,便把世耕地便和馬太鞍分開了。對我這個在城市長大的小孩來說,不要說甚麼世耕地,我還土地是甚麼都搞不太懂。去年暑假跟一群香港朋友在台灣進行環島,才開始慢慢的重新去思考土地是甚麼這個問題。在城市生活久了,我只知道「地」是鋪上黑漆漆的柏油。然後我再問他甚麼是世耕地,我記得去年認識他的時候,他有跟我說過,但我後來忘記了。 他說這是以前阿美族一直有在耕作的土地,有點似傳統領域。不過土地並沒有一直屬於他們,後來不同的政權侵入這裡後,便把土地變為國有。後來經過一些事情後,有些族人回來這裡耕作。其後又有和政府作了一些抗爭。我聽著、聽著,我突然感覺到,原來一塊土地可以承載著那麼多的故事。

我們在山興把Namoh接上車,他們輕鬆的談著在部落裡的事。我不知道要如何插話,就坐在位置上靜靜的聽著。

我看著兩旁的田野,我想,takomo應該離我們不遠了。

車突然在顛簸的小路上停下來,紀彥在司機位大叫著前方的一位農夫,然後Namoh飛快的下車跑過去。他是takomo世耕地權益協會理事長林新平先生。紀彥、lisin和Namoh習慣的跟他說:nga’ai ho。我知道這是阿美族問好的族語,是上次參加遊學團裡學的。我有點不太自在,不知要怎麼辦才好。林先生身穿一件深色的汗衫和沾上很多乾泥巴的長褲,而長褲是套在水靴裡的,水靴也有很多的泥巴。他拿出一些桌椅讓我們坐下。然後他熟練的拿出他的香煙,Namoh跟他要了一根,然後說了一下今天在弄的東西。又指著他後方的收稻子機器,說著:「你看,他又回來了!」

我的不自在,在林先生的自在下一點點消失。看著他,細眼睛的他,臉上總帶著笑容。他認真的看著、聽著紀彥和lisin的活動設計,又輕輕的提了一些意見,我感到一股溫暖從心裡升上來。我感覺他甚至比我的爸爸更加親近,更加溫暖。

紀彥和lisin是為了530的塔古漠世耕地進鄉團工作坊[1],再來這裡跟族人談細節上的安排的事情。林先生還是滿高興看到有外來的年青人願意來關心這片土地,還問要不要叫所有的幹事來這裡帶大家作導覽。他的熱心,使我知道其實他很希望可以幫上更多的東西。

後來我們又再去拜訪另一戶農民。下車後看到有個faki(阿美語裡的叔叔)坐在火爐前吃著玉米,有個fayi(阿美語裡的阿姨)看到我們一群年輕人來,便在廚房裡端出一盤玉米,熱情的叫我們趕快吃。因為,等會要吃晚飯了。

我有點被他們的熱情嚇倒,有點來不及反應。理智上跟我說拿玉米吃掉它便對了。
雖然有點困惑,但我還是拿了一根很短的玉米來吃。淡米黃色的玉米棒還沒有放在口裡,便已傳來誘人的香氣。我好久沒有吃水煮玉米了。我有點急的把它們吃下去。好結實、清甜的玉米阿。那個faki問我們:「夠鹹嗎?剛剛才放鹽巴的。」我心裡很感動,因為這些玉米是為我們煮的。

玉米剛放下,fayi便領我們進屋內吃晚餐。我看到一桌八道菜,六道都是用南瓜煮的。我從來都沒有見過南瓜的菜式可以是這麼多變的。我們有點七手八腳的幫忙拿椅子、分配碗筷。還是屋內的fakifayi們手腳比較靈活,他們三兩下功夫便把東西弄好。此時,我們還沒有安定的坐下來。

我們吃著吃著,看著電視機的日本動漫《灌籃高手》,我們都笑說著這是我們年輕人的集體回憶,fakifayi們則說他們現在也很喜歡看。桌上的菜很快就被清光了。香甜的白米飯,配上水煮南瓜、炒南瓜、涼伴南瓜…真的非常好吃。沒有想過南瓜可以用來涼伴。它的味道有點像香蜜瓜,帶點清甜。但卻非常有咬感,很爽脆。小山丘似的涼伴南瓜,不消一刻便成了平地。

有個fayi說他們種的南瓜是很特別的,皮是特別的薄。所以特別好吃、特別甜。
她這句話強調了三次,而且是很有自信的說著。我有點不太懂她在說的是甚麼,只感到菜都好好吃。好久沒有吃到全素的自家菜了。

大家都吃飽後,他們又繼續開始跟這四個fakifayi們簡述工作坊的活動詳情,又邀請他們當活動的小班長,負責帶學生在takomo裡到處跑跑看看,再說出這片土地的故事。二個fayi都很興奮,說著跟她的同學就有福了,因為她有很多很多的故事。接著便一連說了幾個很好笑的故事。內容都是說年老的族人,因聽不太懂國語而產生的一連串誤會,其中有兩個和醫療有關的。(我先不在這裡說,大家去參加工作坊,問那個fayi吧!哈)

然後fayi又突然說:「跟他就糟糕了,他都不會講故事!」

對面的faki看上去有點沉靜,但他也開口說:「我也知道很多了,也會講了…」大家聽後都笑了。

之後lisin他們問fayi們小南瓜的收成和售賣情況。氣氛突然變了。fayi說現在是4.5。我猜也許是一斤4.5元吧。然後兩個fayi有點感傷。他們再問,那去年呢?

「去年……去年……是8元。」我的天阿!足足下降了快一半的價格!她們接著說:「在這裡我們賣100元,路口就是150或200元;到台北的超市就是500元了。」我感到很離譜,負責務農的是最辛苦的,但拿到的報酬是最少的。其餘的都成了運輸費和更多部份是大企業的盈利。

我跑去看到底這些很好吃的南瓜長得怎麼樣。faki揭開了帆布,一個個小南瓜都冒出來了。它們跟手球差不多大,每一個都很重。lisin看到後說:「嘩,果蠟都還在呢!」我問:「果蠟是甚麼?」lisin:「就是這層白白的東西,有它就是代表它很新鮮。」

旁邊的faki有點靜,沒有說話。

我們開始拿起小南瓜來玩、拍照。然後我們又嚷著要幫他們買小南瓜。我問fakifayi要如何選小南瓜。他們熟練的拿起一些小南瓜。我們大聲的亂猜,又說是不是較白的?那個根比較粗的?比較長的瓜?fayi慢慢的說:「小南瓜每個都好吃了。」

02 takomo的faki和fayi教導我們如何挑選南瓜
takomo的faki和fayi教導我們如何挑選南瓜

faki輕輕的指了一個小南瓜給我看。原來,小南瓜要選比較圓的,則上下均衡的;因為這才代表養份、甜度上下都均衡,會較好吃。而且要選比較醜的,即花紋沒有太多的,因為花紋太多代表它已經老了,要趕快吃,不能放太久……。選小南瓜都有好多好多的學問。

當我再抱著這包小南瓜時,我第一次感覺到,我不只是買了一件商品,我還了解了很多的東西,認識了這些生產者。有點回到小時候看著媽媽把一塊布一點點的變成了我的袖子、衣領、口袋…到送給我們的新衣服一樣。我跟人,是有關係的。而這件東西,不是冰冷的。

我喝著自己煮的南瓜湯,回想起我在takomo跟他們一起的時光。我感到非常非常的溫暖、開心。我又抱著一個個的小南瓜,送給我的好朋友。每送出一個時,我就跟他們說我在takomo看到的東西。他們往往都會用閃亮的眼睛看著那個漂亮的小南瓜和聽著我描述那個漂亮的takomo

03 南瓜靜靜的躺在我的桌上 就像小星星
南瓜靜靜的躺在我的桌上,就像小星星

我突然感到我手上抱著的不是一個小南瓜,而是一顆人與人連結的小星星。透過它,我使更多人認識了takomo和我們的關係。

昨晚,聽到紀彥說這些小南瓜農原本要來收購的商人沒有來,一整個倉庫的小南瓜便在一旁放著。有些還已經開始爛掉了。紀彥說他們對行銷的東西不太熟悉,也沒有這些經驗。一直主要靠相信商人來收購全部的農產品的方式來處理著。我聽到感到很心痛,很想跟他們多買一些小南瓜、更多、更直接的幫助到他們。

可是只有我一個人,也幫不了太多。而且即使用了宅急便,一箱的小南瓜都不知道要吃到甚麼時候?

不知道有沒有願意一起合購呢?

如有興趣的話,請留言或電郵跟我聯絡。
polly:mees8mcom@gmail.com

延伸閱讀:
塔古漠世耕地進鄉團工作坊
花蓮縣原住民塔古漠世耕地權益協會

國家侵占耕地 阿美族人聲討

1] 塔古漠世耕地進鄉團工作坊,請參考網站:http://takomo.domain.googlepages.com/workshop

【農業】0530-0601塔古漠世耕地進鄉團工作坊

我們預計募集20位熱血青年,於5/30~6/1進行三天的農村工作坊,與takomo農民實地相處並生活其中,當中安排了換工實作,以自己留下的汗水來感受農民們的耕作歷程、並彼此互動與分享;除了takomo…

時間:5/30()~6/1() 前進鄉村 貼近土地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5月28日截止

聯繫人:Lisin Haluwey(0911-834512)

主辦單位:花蓮縣原住民塔古漠世耕地權益協會

協辦單位:青搞花聯盟、馬太鞍青年耕作隊

clip_image002

在台灣滅農政策之下,各地鄉土種稻的身影逐漸凋零…但在花東縱谷平原的馬太鞍部落的土地上,仍有一群堅守土地的阿美族老農,依然按照節氣循環,年復一年的種著水稻,聽著風聲吹動稻穗時的沙沙聲,憶起那年幼時豐收的辛勤!

Takomo是由奇萊山發源的馬太鞍溪所沖積的一大片廣闊的平原,最初這片土地在馬太鞍部落旁,不是現在所見的樣貌!在民國83年水利局計畫『築堤造地』,民國84年東部土地開發局逕行在『萬榮開發造地(堤防)』,堤防建造完成後,所有『未登錄地』劃為國有,於民國88年由水利局轉給內政部營建署新生地開發局。從此在takomo耕作的馬太鞍阿美族人成為竊佔國有土地的刁民,但誰又知道這一片河流經年累月沖積而來土地,曾經上演馬太鞍勇士kalaliw力抵外侮的古戰場,從祖先時代就在此生活、漁獵採集的世耕地卻變成國家的土地!

Takomo這片土地被財團覬覦,在takomo耕作的老農民成為農會剝削的對象。這片土地雖然多災多難,不過老農們像堅韌的黃藤一般,就算穀價下跌,政府壓抑農業,卻一樣耕種,也是因為老邁的身體無法符合勞動市場的需求,更是因為堅守阿美族貼近土地的生活文化,彎著腰延續勞動的韻律!透過工作坊,希望能讓大家看見takomo這片阿美族世耕地的人民、聆聽老農與土地的故事,並將老人與土地所受到的遭遇記錄下來,化為文字、影像,讓更多人知道在花東縱谷的馬太鞍溪畔takomo的土地上,人與土地的文化!

我們預計募集20位熱血青年,於5/30~6/1進行三天的農村工作坊,與takomo農民實地相處並生活其中,當中安排了換工實作,以自己留下的汗水來感受農民們的耕作歷程、並彼此互動與分享;除了takomo世耕地之外,我們也將造訪鄰近的山興部落,由在地從事部落工作的熱血青年那麼好(Namoh)先生做部落發展與附近的土地議題分享;此外也將造訪馬太鞍溼地,進行阿美族野菜認識與採集,進一步了解馬太鞍部落整體發展圖象,並進行相關議題的紀錄片放映。

我們的招募條件餒,只要你有一顆火燙燙的心、對大大小小事物充滿好奇、願意打開心胸來包納一切的,就是最佳候選人啦!

塔古漠世耕地進鄉團工作坊的詳細資料,請見:

http://takomo.domain.googlepages.com/workshop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5月28日截止

聯繫人:Lisin Haluwey(0911-834512)

主辦單位:花蓮縣原住民塔古漠世耕地權益協會

協辦單位:青搞花聯盟、馬太鞍青年耕作隊

注意事項:

1. 本活動食宿均由當地農民與鄉親友情贊助(僅有第一天晚餐為合菜需共同負擔),但仍需負擔三天的食材、活動工本費與保險費,我們將每人酌收800元,敬請包涵。

2. 工作坊的第二天都會待在takomo世耕地,我們將會分組做世耕地的文字與圖像紀錄,大致分為圖像、文字、行動劇等,作為下午與農民進行世耕地自我理解與感受的分享呈現,透過實地的文化紀錄與建檔,也是協助takomo世耕地往後爭取農民權益的資料依據。

3. 本活動將會實地於農田荒地間活動與住宿,需要自行準備睡袋、簡易餐具、水壺、穿著長褲以防小黑蚊,並攜帶攝影器材(用數位做簡單短片)做文史紀錄、手電筒以利夜間探查,如有相關自身特殊或身體不適的狀況,請提前向主辦單位報備以作妥善安排。

從自身而起的社會運動

我一直想著,是不是有什麼是一直沒有被看到的?所謂的在地性是什麼?又發展思維是不是有另外的可能性?但在我心頭更深的,是像我們這樣的學生青年,是不是可以去多了解什麼,甚至去實踐。後來,我和一些人成立「青搞花」…

「參與這些行動對你本身代表著什麼?是不是只是自己的慾望…」

self
參與425反蘇花高活動的青年

當我和一群朋友籌辦著一個反蘇花高的聲援行動,帶著學妹和一位我的研究所同學,談論著關於在地聯結與實務的狀況,這位研究所同學並不是這麼關注要做些什麼事,而是這些事,是怎麼被形塑出來的?又與自己的關係又是如何呢?當我又懷抱著一些理念與願景的當下,我吸了口氣,很想坦承的看看自己,到底是如何進入這樣的行動脈絡、又要怎麼跳出自身框架的侷限?

我是在一年前,和著一些學校的同學與朋友,開始參與對於蘇花高議題的討論,只是我所想關注的,一直不只是這一條高速公路。長期以來,蘇花高議題總是被侷限於在地發展與環境保護的二元框架,以及政治勢力的壓縮與扁平化,當政治人物帶著在地鄉親的產業開發與道路安全性訴求,馬上招致另一方環保團體的生態破壞擔憂。

但我卻一直想著,當中是不是有什麼是一直沒有被看到的?所謂的在地性會是什麼?又發展思維是不是有另外的可能性?但在我心頭更深的,則是像我們這樣的學生青年,是不是可以去多了解些什麼,甚至去實踐。

後來,我和一些人成立了一個青年組織「青搞花」,原先一開始是針對蘇花高,但在我心中卻是希望可以擴大為整個花蓮的關注,透過青年的公共參與,藉由活動與討論,去延伸彼此之間的各自想像,也扣合住在地社區的狀況,而不只是種一廂情願的自我行動。

在幾次活動與工作坊的舉辦過程,我卻發覺如何跳出自己生活圈而創造出一個新的公共參與空間,並非是這樣簡單,因為大家都身處不同的生活環境與社會位置,有時候大家往往想去完成些具體的事務與目標,卻發覺有時候更重要的反而不是這些清晰的思慮,而是在這群人的互動之中,在裡頭看到了自己些什麼?是不是有什麼是自己也遺落許久的?我回想起我自己,從大學一直到現在的社會參與,我到底參與到了些什麼?而又是什麼把我邀請到這裡頭參與?我從中擁有又希冀些什麼?與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又是如何?

大學時期,遇見了一位對我影響深遠的老師,她是那種實踐派的草根人物,雖然是個老師,對我來說卻更像一位朋友,是那種思考清晰卻又極為感性的長者,那時我常常無能理解為何她要花這麼大的心力,去完成那時常被外界忽略與蒙蔽的事件,卻往往把我拉扯到另一個世界,看到了這個看似正常與秩序的現實世界的荒謬,原來有好多東西都是不被大眾所視見與感知的,像是一個小部落的資源匱乏與落差,在現今富裕的台灣社會,還是有人住在頹圮的鐵皮屋中,或是連房子也沒有的。或者是進到了大人的利害爭奪世界,看到了資源帶給許多重點社區的累積與其餘小地方的匱乏,以及資源所帶來的反向發展。

那時的我,其實不是這麼清楚他們與我自己的關係,只是很單純的去感受與關注,後來卻發現,其實能夠有這樣的機會與時間來看到這些東西、或去做了些什麼事,那都是自己身處一個恰當的時間與優越的空間,而可以不用這樣掙扎的去接收這些種種,如果我不是站在學生這樣的社會位置,如果我不是有這樣不需擔憂生計的家庭環境,當我要是站在與我完全不同的社會位置,我又會如何去面對與思考這些東西呢,它對我的關係與意義會不會又會改變呢?

回頭再看到前幾天我所參與的行動,位於台北環保署前聲援環評委員的青年行動,我好像頭腦一直想著的,不是這場行動,也不是蘇花高,而是我自己身處當中的感受,以及那過去與現在不斷繚繞的相互關係,因為這裡頭產生的感受與關係,好像才是讓我可以安心在裡頭伸展與置身的最大理由,而不是裡頭一個個具體的社會行為與實踐,行為與實踐的起始與過程才是招喚回我不同身分想像的依靠與陪伴,好像是目前社會參與及運動中感觸我最深的。

suhua
環保署前聲援的青年 以肢體舞動代替語言

(本文轉載自「closing time」部落格)

【行動】0425蘇花高環評同樂會

身為花蓮青年後生,我們對家鄉的未來責無旁貸;社會或許可以忽略這群青年,花蓮鄉親也許不願理會我們,但我們依然會理性、堅定的把對蘇花高的異議表達出來,以最大的誠意,呼籲花蓮

間:4月25日(星期五) 上午8:30~10:00

點:行政院環保署門口(台北市中正區中華路一段83號)

為了表達對於這塊土地的關心

我們將用歌聲表達訴求

思索花蓮在地發展

同樣關心台灣的你

是否也願意加入我們

一起用歌聲

唱出這塊土地給你的感動

為什麼425非常需要你的加入?

4/25的環評大會將由環評委員以投票方式決定蘇花高興建與否

若通過,蘇花高興建案則具有絕對的合法性!

讓我們一起用音樂唱出心聲,共同創造美好未來!

當天活動訴求:

1. 正視花蓮青年異議 呼籲在地與各界有效溝通

身為花蓮青年後生,我們對家鄉的未來責無旁貸;社會或許可以忽略這群青年,花蓮鄉親也許不願理會我們,但我們依然會理性、堅定的把對蘇花高的異議表達出來,以最大的誠意,呼籲花蓮在地輿論與社會各界疑慮進行有效溝通;我們希望以謙卑、感恩的心來回報我們的環境,而不是糟蹋;我們呼籲看守內閣期間,有效溝通不足、疑慮未除前,不宜貿然通過環評。

2. 聽清楚、想明白 蘇花高驚架ㄟ害 / 救教育、降失業 蘇花高非萬靈丹

我們與鄉親一樣憂心家鄉發展,憂心「那些蘇花高以外的事」,花蓮教育資源不足亦不均、消耗式觀光政策、醫療資源不均、高失業率、市區道路交通糾結、農地大量休耕等,我們深思與困頓之虞,更憂心政客將一切解決都歸於蘇花高神話,絕口不提蘇花高興建可能帶來的破壞與代價,我們認為教育、農業、失業等問題,不會因為一條高速公路而自動解決。蘇花高的利益政客財團瓜分,破壞代價卻由全體鄉親共同承擔。

3. 給我們一條不一樣的返鄉路

花蓮非常需要安全的聯外運輸,但我們對此卻有不同的想像。花蓮鄉親都記得,1986年花蓮大地震,震斷了北迴、蘇花公路等全部聯外道路,同樣以”陸運”為建設基礎的蘇花高速公路,位於諸多斷層帶上,當真安全無慮嗎?我們認為,花蓮的建設應以永續發展、保持特色為依歸,在如今已有高運載快速渡輪等短中長期替代方案下,希望環評委員能深思熟慮,面對蘇花高不可回復性的破壞,能為下一代看守花蓮,給我們一條不一樣的返鄉路。

活動形式:

4/25現場將有傅崑萁、楊文值動員而來花蓮的鄉親朋友,我們將以理性和平的態度,用歌聲、喊口號、對話表達我們的訴求,提出我們對花蓮的願景與想像!

同樂會流程:

8:30-8:35 花蓮青年開場大合唱

8:35-8:45 訴求、行動說明

8:45-9:00 同樂 – 野火小美

9:00-9:15 青年發聲、大合唱

9:15-9:40 同樂 – 農村武裝青年

9:40-10:00 同樂 – Hani

(10:30前結束)

口號:

只靠蘇花高,花蓮會糟糕

1. 救教育、降失業 蘇花高非萬靈丹

環 環委加油˙青年無憂

恐固力(水泥)版本:

不要恐固力˙給我好教育

不要恐固力˙給我好環境

不要恐固力˙給我好free/福利

不要恐固力˙還我傳統領域

注意事項:

1. 風雨無懼,最近氣候不穩定,請自行準備雨具!

2. 4/25行動已申請集會遊行核准,一切行動合法正當,中正一分局與主辦單位糾察隊將全權負責現場安全。

【注意事項】當天傅崑萁、楊文值等人可能煽動鄉親引起場面的衝突與叫囂,我們保持冷靜,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避免衝動言語或肢體行動,以求理性和平傳達訴求!

尋求協助:

1. 當天糾察隊人員募集~

願意協助維護場面安全秩序者請於8:15前到場,與工作人員協調!

2. 『吼出異議,反對貿然興建蘇花高照片連署行動 』 http://hualiendissent.blogspot.com/

4/25前蒐集到的連署照片,會輸出成看板,成為當天的背景畫面!

強力徵求100名青年 425一起同樂

活動連絡人:

花蓮 青搞花 lisin 0911-834512 信箱/ lisin.haluwey@gmail.com

台北 花蓮後生會 痞子 0918-119846 信箱/ peazebawkaka@gmail.com

發起單位:青搞花行動聯盟/花蓮後生會/化作春泥更護花聯盟/太魯閣族學生會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