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萬x恆春x教會

現在福熊所在的位置是屏東縣恆春鎮北門外,前方有一間鐵皮屋,屋頂舖著茅草,周邊擺放原木桌椅,裝飾著原住民圖騰及木飾,充滿濃濃「原」味。年初福熊來北門,並沒有看到這間,感覺挺新奇的!過去瞧瞧吧!

vuliaw1.jpg

現在福熊所在的位置是屏東縣恆春鎮北門外,前方有一間鐵皮屋,屋頂舖著茅草,周邊擺放原木桌椅,裝飾著原住民圖騰及木飾,充滿濃濃「原」味。年初福熊來北門,並沒有看到這間,感覺挺新奇的!過去瞧瞧吧!

vuliaw2.jpg

除了原住民特色的東西之外,還有各式鮮豔的沙灘鞋耶!「一雙一百,謝謝你的『鞋』助!」「感謝你使我們更有活力、信心,願上帝賜福予你。」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啊?問一下裡面的婦人。

「請問這裡是怎樣的地方啊?」

vuliaw3.jpg

「這裡是恆原基督教會的預定地,我們期待建一間教會很久了。住在恆春的原住民基督教友約50人,周日在10坪大的小公寓聚會,空間很小,所有教友進不去,想蓋座專屬教堂,脫離租房子的日子。所以我們積極尋找,透過一些執事、長老貸款200多萬,購買這塊土地,現在還在付貸款。報紙的報導就在這裡。」

vuliaw4.jpg

「教堂基地有了,為了籌募建堂經費和還貸款,教友們決定在基地義賣東西,搭個臨時小買場。為了省錢,從整地、去回收廠買貨櫃、搭蓋屋檐、鋪水泥,到撿拾漂流木作桌椅或裝飾,整個過程都是DIY。所有的工沒有付薪資,都是弟兄姊妹來奉獻。」

vuliaw5.jpg

「真的是感受到信徒們的虔誠信仰呢!那個建堂募款箱下面的字,怎麼念啊?」

「Vuljavuljaw [vula’vulau],在排灣語裡的意思是因為熱氣,景物看起來模糊的樣子。當初祖先從山上到恆春時,會經過出火(恆春城外的知名景點,地表冒出天然氣,火力旺盛),所以只要看到火光就知道恆春到了,因此稱恆春為Vuljavuljaw。」

「原來是這樣子啊!那你們教會的原住民是從哪裡過來的呢?」

「大部份是牡丹鄉(屏東縣),一些是那瑪夏的(高雄縣),排灣族、布農族都有。」

「成員滿混合的嘛!妳可以大概介紹一下,裡面有哪些義賣商品嗎?」

vuliaw6.jpg

墾丁阿財—吳燈財先生兩年前就無償提供我們沙灘鞋,原先沒有這塊地的時候,哪裡有活動,我們就到處去義賣,現在就固定在這邊。還有我們自己做的東西,像這個就是周月寶阿嬤做的手工鑰匙圈吊飾,她已經70歲了,手工還是很細。她是來幫助教會的,自己吸收成本,東西都奉獻出來。旁邊那個手鍊是我做的,分成三條編、六條編和八條編,線條越多整體就越粗,也有做腳鍊。」

vuliaw7.jpg

「內獅國小的小朋友也來奉獻喔!這個是三年級和六年級的小女生做的。這個十字架手機吊飾很特別,我的朋友她會做,就寄賣在這邊,收入和奉獻一半一半。另外,還有賣排灣族傳統圖騰的包包和帽子。」

「依照目前的狀況,妳覺得再過多久,夢想會實現呢?」

vuliaw8.jpg

「平常日比較少人,周休二日的人潮比較多。雖然義賣金額累積緩慢,但我們很有信心,你看我們現在貸款只剩下一百多萬(已經還掉約半數了)。最起碼這邊的收入可以作為輔助,其他弟兄姊妹再積極去募款,再加上基本成員的奉獻,都很遵照十一奉獻的規定,比較穩固地支付(利息),連老人家每月3000元(老人年金),也是捐出十分之一。」

「很不容易耶!信徒之間的向心力真的很強烈!」

「是啊!我們這裡還有賣『cinavu』(吉拿富,排灣族粽子)喔!小米的和芋頭粉的都有。因為要準備食材,所以要先預訂。像是附近的醫院職員、原住民朋友都會買,cinavu賣得非常棒,我們自己都不夠吃,呵呵!」

「祝福你們的夢想早日實現囉!」

「謝謝你!」

雖然店小小間,但福熊流連了許久。過透過與吳小姐的聊天,我在恆春原住民身上看到,不是既定印象的悲情,而是樂觀、夢想與行動力。目前貨櫃屋內賣的商品有墾丁海灘鞋大亨「阿財」提供義賣的海灘鞋,自製手鍊、皮包等原住民手工藝品,還有各式原住民食品。如果網友有機會南下墾丁,不妨繞到北門為他們打打氣吧!(洽詢電話:0912992762吳翠英)

相關連結:
7年終於有地建教堂 義賣續拚》,聯合報,潘欣中

星期人物–賣鞋蓋教堂》,海灘鞋達人的專屬部落格,墾丁ㄚ財

七年級的兩岸─大理三種目光(3)

「老實說,我還真不欣賞七、八○年代的台灣人。」阿勇回頭,夾了一個餃子,突然說。「是吧?」大叔站在廚房外邊,低聲應和著。「那是台灣經濟突飛猛進的時代……部分台灣人可能真趾高氣昂了些。」

編按:本文作者為小地方長期寫手,在東部關注地方議題。本文為作者在中國的小地方旅行所感,從台灣七年級生的角度寫下兩地人情、地方感的差異。本系列將陸續刊登,本文為系列之(3)。閱讀系列其他文章請見文末附錄。

———————————————————————————-

小瑋莫名和古城路邊賣碟片的阿勇熟了起來,喜歡電影的她,一口氣買了十來張碟,阿勇也好玩,說晚上請小瑋吃飯,還要帶她認識另外兩個台灣朋友。

「什麼,妳買碟買到人家要請妳吃飯?」我對手機發出疑問,還是乖乖找到了阿勇擺地攤的地方。

天還沒黑的七點鐘,小瑋站在那裡,一個光頭的男人蹲在地上,把一疊一疊的DVD收進一旁的大背包裡。「你好!」我走過去,認識了阿勇。他的穿著簡單,一件洗黃了的無袖上衣,下半身是一塊青色大布圍起來的褲裙,戴著一個很大的黑框眼鏡,感覺像是一路流浪的人。

兩個女人站在一側,不停地問著阿勇:「你明天哪時候擺攤?」、「不擺攤會在哪兒呢?」、「去你家做訪談好嗎?」阿勇一邊收拾,一邊說:「我不想約時間,約時間就沒了自由,打電話聯繫行麼?」

才知道那兩個女的是作紀錄片的,她們想拍攝阿勇。阿勇背起沉沉的大背包(裝滿碟片),小瑋幫他拖著一個行李袋,一同走向阿勇租的房子。短短的路上,聽阿勇說,這房間便宜,一個月才五百(人民幣)不到;聽阿勇說,他流浪慣了,幾乎每個省份都去過,什麼工作都幹過,再苦都能撐下來,而他喜歡大理。

圖五
每天,阿勇都在這路上來來回回地走,取出包裡的碟片擺攤,就在路邊

咱們秤的是尊重

阿勇把包兒都擱置到房裡以後,領我們走到他推薦的飯館前,說:「吃這家吧!這家人挺好,餃子也好吃,經濟實惠。」我和小瑋站在那窗口前,盯著東北餃子庄的招牌,兩個人忍抑著苦笑,一時間不知該說什麼。隨阿勇走進門,聽東北大叔招呼:「欸,又來啦!」阿勇疑惑地看著我們,「昨天才來吃過。」我淡淡地說。

我們又坐回同一張飯桌前(輕而易舉打破了我的誓言),各點了三盤餃子,一邊吃一邊聊著,聽阿勇說有個台灣朋友叫飛飛,在這邊開了間台灣私房菜館……

「啊,有看到!」我和小瑋雙雙驚呼,當時也只是經過,但樂於體驗異地生活的我們並不會選擇台灣飯館吃飯。「飛飛旅行到大理,就決定搬過來了。我遇過幾個台灣人,人都挺有趣。」阿勇邊吃邊說。

東北大叔不知什麼時候走過來:「我不這麼覺得。」阿勇對大叔也不陌生,他停下筷子:「怎麼說?」聽大叔開始發表他的台灣人觀察論,兩個人就當著我們的面議論起台灣來。「我不同意你的說法,沒錯,台灣人也許很驕傲,但他們有驕傲的本錢,我們經濟實力是不輸給人家,但心裡的、心裡的素質可遠遠趕不上。」阿勇敲敲胸口,對大叔說。

大叔盯著阿勇的眼睛,還想再說什麼,但忍住了,他用力地點了一下頭,走開。

我和小瑋默默吃著餃子,收下兩樣不同的聲音,衝盪出一個平衡值。而這個平衡值,也不一定貼近真實。

「老實說,我還真不欣賞七、八○年代的台灣人。」阿勇回頭,夾了一個餃子,突然說。「是吧?」大叔站在廚房外邊,低聲應和著。

「那是台灣經濟突飛猛進的時代……部分台灣人可能真趾高氣昂了些。」我說,不經意想起過去曾聽說的,有台商老闆對大陸員工較苛刻,一些工人甚至更願意為歐美國家老闆做事。當時我並不關心,也不甚了解,當傳聞聽聽罷了。「現在不同了,開放了嘛,我覺得現在的台灣人很好相處,感覺上也沒那麼多包袱。」阿勇說。大叔在後頭沒有說話,但我們知道他在聽。小瑋慢悠悠地吃著,氣氛明顯比昨天輕鬆。

「大家都在進步。」我輕輕說。那餃子不知怎麼,慢慢有了味道,手工揉打的面皮吃起來頗有嚼勁,肉餡也新鮮。

三個星期以後,當我們因緣際會再回到大理古城,連續兩天我都上東北餃子庄吃飯,點上一盤豬肉酸菜餃子。大叔對我挺好,與我分享他們私人醃漬的蒜頭;我也有了更好的興致,觀看他們尋常日子裡的勞動生活。

(系列待續)

閱讀系列(1),請點選這裡。

閱讀系列(2)請點選這裡。

七年級的兩岸─大理三種目光(1)

不出來的話,你永遠也不知道島嶼在別人眼中的樣子。因為不需要被檢視,也就少了思索的理由。一直在台灣生活,日子就是那樣。管不著政黨輪替的紛紛擾擾,小老百姓照舊是過他們的生活。

編按:本文作者為小地方長期寫手,在東部關注地方議題。本文為作者在中國的小地方旅行所感,從台灣七年級生的角度寫下兩地人情、地方感的差異。本系列將陸續刊登,本文為系列之首。閱讀系列其他文章請見文末附錄。

───────────────────────────────────────────

不出來的話,你永遠也不知道島嶼在別人眼中的樣子。

因為不需要被檢視,也就少了思索的理由。一直在台灣生活,日子就是那樣。管不著政黨輪替的紛紛擾擾,小老百姓照舊是過他們的生活。

直到你到了對岸,和對岸的小老百姓碰頭,當他們興致盎然地提問(態度不一而足:小心翼翼有之、亢奮激進有之、保持距離有之、隨性自在有之……),一而再再而三地衝撞著島嶼的身分與位置,你才開始思考,何以身為島民;你才開始學著解釋,那些從不需要思考的:為什麼。

你突然驚覺,在過去幾十多年的教育裡,沒有人確切地教導我們應如何詮釋台灣的定位、或者對大陸的觀感,沒想太多的結果,就暫時隨籠統的說法走。畢竟當年那些民國史死背都為了考試、報章雜誌討論的兩岸關係和你也沒有太大干係、在政客的吵吵鬧鬧間失去了耐性,你關心的是島嶼的環境議題、公民意識、民間非營利組織的運行……你關心的是家人的健康、感情的穩定、工作的順遂……你關心的還有太多,對岸怎麼以為,也不需要搞得太清楚。

當他無邊嚮往

到中國大陸旅行有幾年了,每一次,台灣的位置都不經意地在心裡面重新雕琢一次,有時很輕、有時很重,無須刻意而為,而是強迫如此。幾年下來,你發現你回答問題的態度變得謹慎、也更輕鬆;你知道有什麼在心裡隱隱成形,所謂的國族認同。這不是人文相關科系研究所的課堂上討論出來的,而是在一次又一次和對岸小老百姓的尋常對話裡,慢慢形塑而成。

認識老魏,在雲南大理的一個小漁村,我們不約而同選擇了一樣的客棧,混住在多人間(單買床位,共同使用公有衛浴)裡。老魏是北京人,但很久沒回北京了,大城市的生活,久了也厭膩,寧可不要安穩的房子,人在旅途反而輕鬆自在。

那天,我們坐在一起吃飯,聊起了北京和台北的價值取向,老魏失望於多年來他未在北京遇到一個好女孩,他說,填寫基本資料時他總是刻意勾選已婚,只怕如果有女的得知他未婚,黃金單身漢的標籤會招惹出不必要的麻煩。

他對全國瘋狂的經濟取向感到憂心忡忡,金錢沖散了真正的價值,有時候,人們並不理會柔軟真實的情感……他問起,台灣會不會有類似的狀況?我和小瑋面面相覷,雙雙搖頭:台灣不會這樣。最起碼,黃金單身漢不需要遮遮掩掩。

圖一
小漁村的水光山色

大概就是從這一頓飯開始,老魏對我們的價值取向產生興趣。

我和小瑋有些憂慮,為著我們不過是台灣茫茫兩千三百多萬分之二的人,不足以代表全體。在往後幾天的相處中,老魏對台灣產生了極高的評價,他當然不是第一次遇到台灣人,說著幾次與台灣人碰頭的情景,然後說,等哪一天台灣開放自由行了,他預計用一年的時間在台灣旅行:「夠嗎?」老魏問。我和小瑋對望了一眼,兩人面對他仰望寶島的姿勢,不知為什麼有些惶惶然。

圖二
吃飯的地方,就在不遠處

你從來沒有準備,你的一舉一動、一個答覆一句話,就可能代表台灣。

你開始思索謹言慎行的必要性,當然也可以漫不在乎,但你知道你隨時都在製造台灣在對岸人民心中的模樣。

有這麼嚴重嗎?

(系列待續)

閱讀系列(2)請點選這裡。

【音樂】賴和音樂節:相思‧Join去旅行

為慶祝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116歲冥誕紀念,財團法人賴和文教基金會籌辦「2010賴和音樂節」。有感於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的社會氛圍、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賴和文教基金會從賴和年少的旅行經驗、文學中深刻的「土地」…

~~跟著賴和的文學,在歌聲裡,去旅行,看台灣~~

2010_賴和_旅伴2_POSTER_pre3
為慶祝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116歲冥誕紀念,財團法人賴和文教基金會籌辦「2010賴和音樂節」。

有感於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的社會氛圍、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財團法人賴和文教基金會從賴和年少的旅行經驗、文學中深刻的「土地」精神出發,以「相思‧JOIN去旅行」為主題,透過「文學與音樂跨界結合」、「文學與空間地景」的多元形式,舉辦三場「校園說唱」5/11彰化女中、5/19屏東潮州高中、5/26中興大學,

5/30將於彰化縣政府演藝廳舉辦「賴和文學音樂會」,邀請金曲歌王楊烈、原住民當紅團體美麗心民謠、鬥鬧熱走唱隊、台中福爾摩莎合唱團、屏東翔藝兒童舞蹈團,獻唱賴和文學音樂、土地之美的歌曲,分享土地走訪、旅行的種種感動,將「文學音樂」的文化養分帶給青年學子、民眾。

5/29邀請國家文藝獎得主作家林亨泰駐館主講「詩戀美麗島」、5/28-5/30「賴和文學地景之旅」、「紀錄片放映」系列活動,實地帶領民眾、青年學子走訪彰化,觀看賴和筆下的彰化街景,以賴和的作家之眼,深入認識自身居住的彰化城,歷史的、人文的、庶民的,營造「賴和」為彰化市民共榮的文學地標。

活動精彩,歡迎報名參加,請洽賴和文教基金會04-7241664 、www.laiho.org.tw

你有多久沒聽見那動人的土地樂音?

在這紀念賴和116歲的五月,我們要熱情傳唱土地的美學,

林亨泰、吳晟、金曲歌王楊烈、吳志寧、吳音寧、鄭宜農、

美麗心民謠、滅火器樂團、農村武裝青年、鬥鬧熱走唱隊、

福爾摩莎合唱團、屏東縣翔藝兒童舞蹈團….

招你作伙,跟著文學與音樂去旅行,聆聽台灣土地的溫暖與堅毅

【賴和文學音樂會∥賴和大舞台】

當文學與音樂的跨界結合……藉由音樂對大眾的穿透力、渲染力,傳遞賴和文學的感動能量,邀請與彰化有在地淵源的年輕樂團、深受民眾喜愛的資深歌 手、具環境意識的獨立樂團,獻唱以賴和文學為主題的動聽歌曲、對土地關懷的經典歌曲,談自己以音樂介入社會的經驗實踐、閱讀賴和的感動,傳達對自然環境的 感動,激發民眾「愛護土地」的信念,以行動支持現下台灣重要的環境議題。

日期:2010年5月30日(日) 下午2:00-4:30(1:30開放入場)

地點:彰化縣政府演藝廳(彰化市中山路二段416號)

演唱歌手&團體:楊烈、美麗 心民謠(小美、陳世川、陳宏豪、鄭捷任)、

鬥鬧熱走唱隊、福爾摩莎合唱團、屏東縣翔藝兒童舞蹈團

NGO鬥鬧熱:邀請莫拉克風災重建團體、環境組織於現場攤位展

※活動免費、自由入場

【賴和文學音樂會∥校園說唱】

當文學與音樂的跨界結合……藉由音樂對青年學生的穿透力、渲染力,傳遞賴和文學的感動能量。

邀請具環境意識的獨立樂團,獻唱以賴和文學為主題的動聽歌曲、對土地關懷的創作歌曲,談自己以音樂介入社會的經驗實踐、閱讀賴和的感動,傳達對自然環境的感動,觸動高中生、大學生「愛護土地」的信念,以行動支持現下台灣重要的環境議題。

5/11下午1:00 彰化女中大禮堂 吳志寧+作家吳晟+吳音寧

5/19下午1:00 潮州高中大禮堂 鄭宜農、 吳志寧

5/26晚上6:00 中興大學小禮堂側廣 滅火器樂團、農村武裝青年 (校外開放)

【賴和開門∥作家駐館、紀錄片欣賞】

5/28,14:00 尋找賴和:紀錄片播放

5/29,14:00 詩戀美麗島:林亨泰(詩人,2004年國家文藝獎得主)

地點:賴和紀念館(彰化市中正路一段242號4樓)

【帶你去散步∥賴和文學地景導覽】

除了美食,彰化還有……..

帶您跟著文學去旅 行,品味賴和筆下的另類彰化,走過賴和日常生活的彰化市街、參與社會運動的重要場景,重新體會彰化市街的人文風貌,重新看待生活環境的觀點與意識。原來,就在我們生活的周圍,不遠的地方,就充滿著很有深度的文化資源,甚至可以作為觀光的資源,召喚出這城市空間的豐沛活力。我們不只要一個可以住的地方,希望街道能有多一點的文化氣氛,希望這是一個人性的社區,有遠景的城市。

出遊梯次:2010年5月28日(五)、5月29日(六)、5月30日(日)

出發時間:上午9:30-12:00

地點:彰化市街、賴和紀念館(彰化市中正路一段242號4樓)

※活動免費、名額有限,請事先報名,凡報名者將獲贈精美小禮物一份

活動網站:2010賴和音樂節 http://www.laiho.org.tw

貧窮的溫度裡,踏實漂流 之2

這種居遊經驗供予年輕的生命更廣大的學習場域,一種奇異的想像湧上來──它是一所無界限的學校,一種隱形的旅行教育,課程沒有一定的名稱,沒有必修也沒有選修,只要去實踐,一定能得到一些什麼。碩結束旅程要回家了…

前情提要:

近兩年前,碩因前一份紀錄後山的電視台工作,他探訪了半個花蓮。結束工作以後,他一個人騎車到東岸,單純地想要到花蓮大港口部落裡找間房子住上一段時間,卻在花蓮七星潭的雜貨店門前,看到一張租屋單子,沿193縣道穿越墓仔埔,右拐進北埔一條窄細的小巷裡,一間平房荒蕪地佇立在那裡等待….(閱讀「貧窮的溫度裡,踏實漂流(1)」請點選這裡)。

小孩與小海倉

隔年一月,碩接了一個港口部落的案子,到最初那個想去的地方任職專案助理,然則距離太遠也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在那裡待了幾個月後,夏天即將來臨,女友小綠也因緣際會到花蓮工作,碩搬回「193的4又2分之1」,專心為夏天的來臨作準備。

他再度回到身體勞動的狀態,重新整理一間破敗的倉庫,連鄰居的小孩也好奇地跑來一起玩,攪拌泥水,把臉和手都弄得髒髒的,卻笑得很開心。鋪上木製地板、鋸漂流木做床,貼上窗條與紗窗,窗外能見海。多出來的這個房間,他們叫它「小海倉」。

132.jpg

建小海倉

文二:鄰居小孩一起來 (2)

鄰居小孩一起來

文二:架黑網 (3)

架黑網

暑假還沒到來,「193的4又2分之1」的客人卻愈來愈多,人們喜歡在那裡體驗,另一種簡單樸素的日子。不少人樂於在天未亮就爬起看太平洋的日出,或者看漁場的漁工推船,然後去買魚,回家吃魚。

碩在家裡接應客人,小綠則在花蓮的有機農業小店「大王菜鋪子」工作。碩有時會同小綠一起去「大王菜鋪子」幫忙,包裝產品或者種田,人與土地的連結從那裡開始,種進心裡。

等待飛魚

這個春天,他們開始等待飛魚。找尋所有的線索,因為想實現在地生活的可能:遊客、七星潭、飛魚、漂流木、漁場、樹林間的月桃……他們覺得在這裡燻製飛魚可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因為天時、地利、人和。

耳濡目染,碩憶起港口部落裡煙燻飛魚的方法,到隔壁的漁場買新鮮飛魚,處理過後進行燻製,然後到七星潭擺攤賣魚,連鄰近的阿美族阿姨都跑過來關心。他們愈來愈熟悉漁場,和漁場一起進行看天吃飯的日子。

之於漁獲量與天氣,之於環境與人,碩與小綠共同自製煙燻的飛魚乾,研究更久的保存方法與做真空包裝,醃製飛魚的工作加上背包旅舍,令兩人都十分忙碌,燻飛魚需長時間的等候,一不小心有什麼疏失,都可能讓魚乾失去美味。飛魚於是成了來往的旅人最常聊的話題。

碩也曾發起以工換宿活動,提供機會讓客人到七星潭擺攤幫忙賣飛魚,如此便可得免費一宿。曾有個愛畫畫的女生來換宿,她到七星潭賣飛魚,也賣自己手做的旅行小繪本。到「193的4又2分之1」後,她想再多畫一些什麼,卻什麼也沒畫。她說:「那裡有太多東西可以畫了,我根本來不及畫……」只能,在那邊靜靜地感受著,然後把它記起來。

文二:蓋飛魚灶(4)

蓋飛魚灶

文二:曬飛魚乾 (5)

曬飛魚乾

樸實生活並不容易,而今夏天即將結束,「193的4又2分之1」過了一個忙碌充實的暑假,碩卻覺得自己的旅行與生活的實驗,將近尾聲,他決定回家,在雲嘉平原上阿公留下的田裡種自然的田。

流浪是為了回家

「的確是繞了一圈,從新竹山區部落重建、馬祖當兵、花蓮海邊老榮民的房子,我總是去別人的家鄉,希望看見什麼,學到什麼,然後做什麼事情。」

「雖然現在住在這裡,我還是覺得自己在旅行。」碩當時這麼說。

而今「193的4又2分之1」將由朋友接手過冬,繼續眾多不一樣的旅行故事。碩即將結束他長達一年半的異地漂流,開始日復一日的農作生活。

他非常年輕,也很平凡,依照自己的信念,嘗試過許多謀生存的方法。涵蓋人與人、人與環境、機會與命運,旅行的最後是慢慢生活,小地方的長長日子。

他在人與人的交集裡看見人們所來處的影子,來自台灣各個縣市或是更遠如香港新加坡印尼,然後一起雕刻他們所認識的花蓮,在眾多來往的客人間閒聊,更多時候,學習和自己相處、和土地對話,於是有那些和土地鄉親的日子。

文二:處理魚 (6)

處理魚

這種居遊經驗供予年輕的生命更廣大的學習場域,一種奇異的想像湧上來──它是一所無界限的學校,一種隱形的旅行教育,課程沒有一定的名稱,沒有必修也沒有選修,只要去實踐,一定能得到一些什麼。

例如租屋與改造居所、例如開麵包車、例如在漁場工作、例如煙燻飛魚……這得到的什麼無法頒發畢業證書或令人有穩定優渥的收入,但由於對自己誠實,簡單生活裡所得到的,卻是所有人都正在追尋而遲遲未能找到的,踏實自在。

碩結束旅程要回家了,那個對土地承諾的夢想的芽才正要探出頭,未來是一場大冒險,更實際也更需要勇敢,在回家之後。

193的4又2分之1 http://coastline193.blogspot.com/

災後,歡迎大家來屏東

有沒有搞錯啊!在八八水災中,屏東縣不是重災區嗎?交通沒問題嗎?觀光景緻還正常嗎?即使大多數地區一如往昔,但救災為先,依現在的氣氛也不適合去玩樂吧?剛開始我也是這麼想,不過除了災民,非災民也需要大家的關照….

光看標題,有人心裡可能會這麼想:「有沒有搞錯啊!在八八水災中,屏東縣不是重災區嗎?現在適合去嗎?交通沒問題嗎?觀光景緻還正常嗎?」其實屏東縣幅員廣大,受災區只有集中在沿海的林邊鄉、佳冬鄉以及山區幾個鄉,其他鄉鎮都是正常的。

「即使大多數地區一如往昔,但救災為先,依現在的氣氛也不適合去玩樂吧?」剛開始我也是這麼想,不過根據幾週以來的觀察,我覺得除了災民需要大家的幫忙,非災民也需要大家的關照,怎麼說呢?

東港開海產店的親戚以及在枋寮從事餐飲業的朋友表示,自從水災之後,生意一落千丈,少了觀光客,收入去了大半,而在地居民傾向節約度日,外食的比例也減少了,兩相影響下,收入銳減,目前都是咬牙苦撐。光是在福熊所及的生活圈中就發現這樣的現象,相信更多行業更多民眾也受到水災的波及,造就一大群的「類災民」。

如果大家到屏東縣觀光,交通、餐飲、住宿、娛樂業直接受益,這些民眾生活好過了,也會帶動其他民生消費。經濟活絡,金錢流動,政府的稅收也會增加,進而用於災區重建,形成好的循環。而且我們平常工作那麼累,有旅行放鬆的需求,只是將某地換成屏東(雖然可能會增加交通往返時間),又能幫助屏東的同胞,何樂而不為呢?

關於到達屏東縣的交通以及屏東縣境內的連通方式,我查了一下相關資料。

【航空方面】

從台北到屏東機場恆春機場都正常。

【鐵路方面】

根據臺鐵局8月14日起列車運行說明,屏東線(高雄=南州) 區間列車正常行駛,但南州到枋寮目前是停駛狀態(但有公車接駁),至於南迴線(枋寮=台東)對號列車全線停駛,預計9月15日恢復臺東至枋寮間列車行駛

【公路方面】

屏東縣政府警察局所提供的「屏東縣轄內道路通阻最新概況(8/24 更新版)」描述了詳細的道路及橋樑狀況,因為內容繁多,不一一轉貼,請點進去看。簡單的說,從高雄縣林園鄉通往屏東縣新園鄉的雙園大橋(台17線)斷了,要改走萬大橋(88快速道路)或高屏大橋。台17線的林邊、佳冬鄉一帶,路面泥濘難行,不建議行駛,讓救災及施工、運補車輛進入比較好。

台9線(南迴公路)楓港往大武方向可通行小型車,部份坍方路段單線雙向通行,但路況不佳,建議駕駛人非必要勿行駛。從內埔鄉水門村到三地門鄉(台24線)還OK,但從三地門到霧台地區有多處道路坍方,外地民眾暫勿進入。

最後再看一次屏東縣美麗的人文風景,歡迎來屏東!

img239.jpg

img305.jpg

img369.jpg

img467.jpg

img512.jpg

img732.jpg

img782.jpg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