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記者朱淑娟與公視合作了「大河高屏溪,養不起高屏人?」報導,於公視13頻道「我們的島」,3月22日周一晚間10 點播出,同時撰寫同名系列文章閱讀,以下轉載系列5-5全文,文末附上系列5-1、2、3、4 節錄與網址,請讀者移駕閱讀,也請收看今日公視「我們的島」。
採訪/撰稿 朱淑娟 攝影/剪輯 葉鎮中
大河高屏溪,養不起高屏人 系列 5-1
(緣起)
3月22日是「世界水資源日」,祈求足夠、衛生、安全的水是人類共同的願望。台灣年降雨量3千多毫米,是世界平均值的2.6倍。雨量豐沛的台灣卻時常面臨缺水危機。為什麼水會不夠用?是環境破壞留不住水?還是我們過度浪費入不敷出?想要擁有足夠、衛生、安全的水,必須回頭檢討我們與水相處的態度…
高屏溪發源自中央山脈玉山,全長171公里,流域面積3200平方公里,是台灣流域面積最大的河川,也是高屏地區的水源命脈。一條年平均降雨量2500毫米,逕流量80億噸的豐沛大河,卻因為降雨豐枯差異9倍、水土保持不良加上人為破壞,不是暴雨、就是乾旱。
南部,不是淹水、就是乾旱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表示,南部從一月、二月、三月都是枯水期,四月、五月才有一點春雨,五、六月梅雨季抵達,七、八、九三個月靠颱風和午後雷陣雨,九月、十月又進入枯水期。
「南部雨量平均是很極端的,不像北部比較平滑。」彭啟明說,春天過年時如果下雨對南部來說就是「好天氣」。但如果冬天沒下雨那就糟了,完全要靠午後、以及夏天的雨,那對南部來說就是很大的災難。
去年莫拉克颱風,南部地區飽受水災之苦,但暴雨留不住,快速奔流回大海。不到半年,南台灣進入枯水期,農曆過年期間的冬雨並未滋潤南台灣。如果接下來的春雨、梅雨不足,恐怕又將出現缺水危機。
彭啟明認為,南部現在完全只靠夏天的午後雷陣雨、或颱風的雨。颱風不見得會去南部,而颱風只要侵襲台灣,西南氣流就會直接撞擊南部。莫拉克之後,山脈大尺度崩塌,過去看到綠綠的山現在不是了,南部只要下個大雨,50、100毫米,恐怕就有土石流。去一般認為十年一大旱,他的看法是,未來可能兩、三年就會面臨乾旱危機。「不是水太多淹水,就是馬上面臨乾旱。」
彭啟明表示,全球暖化後冷暖氣流交界有愈來愈往北的趨勢,以前鋒面會到南部,現在到苗栗火燄山就停下來,未來中南部會都是好天氣,「以前沒有這麼極端,全球暖化如果造成氣候變遷,南部的改變是最大的。」
草生栽培護土地
天氣與地型固然是造成暴雨或乾旱的源頭,但人為的破壞卻加速災難形成。事實上,高屏溪也面臨許多威脅,上游高山產業過度開發;中游產業道路密集;下游畜牧及生活汙水嚴重。都是造成南部地區水患、乾旱的主要原因。
三月,金黃色的芒果花開遍枋山山谷,小小的果實一顆顆冒出頭,等待五、六月豐收的季節。芒果雖然好吃,卻可能是破壞水土的殺手。因為多數農民用除草劑管理果園,導致果園表土裸露,一有暴雨,土石崩落。去年八八水災造成許多芒果園崩塌,至今沒有復原。
噴了除草劑,果園附著土地的能力相對變差,枋山多數果農用除草劑管理果園,去年八八水災時芒果園崩塌一大片。枋山綠農郭金龍走在崩塌的芒果樹坡地上:「你會說差一點有差很多嗎?如果不是這些草擋住,表土會愈刮愈深,愈來愈大,造成嚴重崩塌。」
陳美和、郭金龍是高中同學,先後在屏東環盟理事長洪輝祥遊說下成為「綠色農民」。他們經營的6公頃芒果園,不用除草劑、化肥,雖然農作時間比過去增加了四倍,但他們的芒果園,在八八水災時安然度過豪雨沖刷。
加入綠色農民,完全不能用化學肥、除草劑,陳美和剛開始也很不習慣。「呵很累啊,但也沒辦法,加入了,為了這片土地,再辛苦也要做。」
他說,還沒加入綠農之前都崩了了一片,開始割草後就沒有這種情形發生,「差在這裏而已。這個山留掉後就不用種了,就沒了。」
小農大量大
五年前,為了憂心除草劑對土地的破壞,屏東環保聯盟理事長洪輝祥辭去高中教職成立「綠農的家」,他認為與其不斷跟官方計較水土保持、但計較半天也留不住土地,還不如自己來,從小農保護土地做起。
洪輝祥說,台灣最大的土地在農民手上,農民不用化肥或除草劑剝削樹種,可以協助復原土地,「只要把小農照顧好,他們照顧好土地,循環是良性的。」
不過小農的生產成本變高,通路又不足,必須幫小農把產品行銷出去。社會用公平價格支持小農,小農讓土地變得有生命力,民眾得到安全無毒的蔬菜水果,「這是一個三贏的策略。」
八八風災三天降下了2500毫米,但大水保不住,最後全部留到河川,而且水到之處,洪水泛濫。洪輝祥說,如果有完整的植被,森林中就擁有廣大的集水區,推廣草生栽培就是要發揮綠色海棉效應。「土地的管理對台灣要如何渡過氣候變遷災害,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從陳美和的芒果園一直延伸過去就是廣大的海洋,夕陽染得大海一片火紅。陳美和說,每次都會先走到果園最高處欣賞這片美景,然後邊走邊摘芒果下山,他覺得這是世界上最美的景色。
產業道路成為切割山林的殺手
從185縣道轉進沿山公路,進入三地門鄉的青山社區,原本暢通的林道,自八八水災崩蹋後,完全看不出道路原有的模樣。原本埋設在林道旁的輸水管路完全曝露出來,崩塌地層層堆疊,大小石塊林木枝葉糾纏。台灣產業道路綿密,大雨一來卻變成切割山林的殺手。
春天到了,山谷中處處現鳥蹤,但崩塌的山谷卻無法輝映山鳥的美。這裏本來是一條產業道路,大水來時形成集水效應,集水後大量雨水透過產業道路輸送,山壁本來已十分脆弱,大水沖刷24小時不斷切割,道路分崩離兮。
有人的地方就有產業道路,有林的地方就有林道,有電的地方就有維修道路。台灣產業道路過度綿密,對大地而言是非常大的傷口。
高山產業過開發,破壞水土
車子繼續開進沙溪林道,處處可見崩塌地,山頭裸露,觸目驚心。砍樹是另一個國土的大敵,山區樹被砍後剩下樹頭,過幾年根系死了,根本來可以鑽入地面,緊緊抓住地盤,土地少了根系保護,沙溪林道上方的森林一片光禿。山林如能抗議,恐怕也要說,「山林裸露是國家的恥辱。」
山坡地被移除種植鳳梨,翻土耕種,也造成土石鬆動。八八風災後到處都在疏浚,林道上砂石車一部接著一部,從鳳梨園旁呼嘯而過。大雨一來,土石就沖到山腳下,進入河床、水庫,成為淤砂的主要來源。
海拔 600公尺的一片林子種滿土芒果,因為用了除草劑,一整片土芒果園周邊植物全都枯死。光禿禿的裸露地死氣沉沉,看不到昆蟲或螞蟻,三月初春還有涼意,但站在林中卻感覺悶熱。
洪輝祥撥開枯草,「通常撥開樹叢會有各種昆蟲,蟋蟀、蚱蜢等通通都有,可是現在完全沒有生態,沒有生命力。」他說,在生態系統中昆蟲扮演分解者,分解後釋放出營養源,土地可哺育更多生命力。
但是這片棲地完全沒有生態,不能再自然製造營養,只好更仰賴化肥,化肥只有氮磷鉀,遇到豪雨把氮磷鉀沖到河川,變成環境荷爾蒙惡性循環。氮磷鉀到河川變成變小魚小蝦的來源,然後透過食物鏈,過量的荷爾蒙都進入人體,人是在整個破壞過程最後一個受害者。
洪輝祥說,用除草劑唯一的好處是讓農民方便管理,可是保不位水,地表完全枯死,生態系統完全瓦解。台灣一年使用農藥800億,三分之一是除草劑。高山產業管理第一個原則是要讓木土保持做好,要禁絕除草劑,因為大雨來時吸納不住,還帶走大量土石,成為土石流的來源。
洪輝祥表示,高山產業應該要被規範,規範不是禁止種芒果,而是要管理得宜,他要求林務局要負起保護山林的責任,禁止使用除草劑。
「大河高屏溪,養不起高屏人」系列其他文章──
水庫淤積,清淤可以解決問題?
上游水土保持不良,八八水災後大面積崩落造成河床、水庫淤積。包括烏山頭、南化、曾文水庫淤積20%到30%,高屏溪河床也因嚴重淤積,供水能力減少三分之一。水利署只保證高雄地區穩定供水到三月底,四月起視情況限水。
不蓋吉洋人工湖會缺水?
水利署統計,高雄地區每日用水155萬噸,到2020年預估缺水45萬噸。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局長葉純松說,高屏地區水資源最大的困境,來自於降雨豐枯比例懸殊,只依賴高屏攔河堰、鳳山水庫,沒有大型水庫或人工湖蓄水,因此吉洋人工湖工程勢在必行,否則高屏地區可能隨時都會面臨缺水危機。
大河高屏溪‧養不起高屏人? (五之四)
養豬廢水,高屏溪的夢靨
高屏溪的汙染除了來自砂石、垃圾之外,養豬廢水則是中下游主要的汙染源。民國89年高屏溪上游離牧後,水質已改善,但養豬並未從此消失,而是往中下游及東港溪遷移,汙染也跟著從上游帶到下游。目前高屏地區養豬頭數還是超過100萬頭。
大河高屏溪‧養不起高屏人?(五之五)
公視13頻道「我們的島」,3月22日周一晚間10點播出
<大河高屏溪‧養不起高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