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馬祖,介壽獅子市場

馬祖,立夏,短袖衣裳仍嫌單薄,福澳港「枕戈待旦」四個大字,立在霧氣濛濛的山頭上。走到介壽獅子市場,拾階踏上二樓,一陣青蒜海味撲鼻而來,飢腸咕嚕的攪和起來,米粉湯正在大鍋裡冒著滾燙熱氣,魚塊…

馬祖,立夏,短袖衣裳仍嫌單薄,

福澳港「枕戈待旦」四個大字,立在霧氣濛濛的山頭上。

990624jieshouynshi3-4501.jpg

魚鮮湯濃市場早餐

走到介壽獅子市場,拾階踏上二樓,一陣青蒜海味撲鼻而來,飢腸咕嚕的攪和起來,米粉湯正在大鍋裡冒著滾燙熱氣,魚塊、粗米粉、青蒜、紅蘿蔔,鮮香十足,一夥人吆喝著就坐下來大口喝酒吃米粉湯。

旁邊爐上,只見老板娘忙錄的一人掌兩鍋輪番煮著馬祖道地的鼎邊糊,鍋內先下大骨蛤仔湯底,待湯滾掀蓋大勺一揮,濃白的米漿均勻的倒一圈在鍋壁上,迅速蓋上,用熱蒸氣與鍋子熱度,把米漿蒸熟凝固,接著用鏟子刮下米片在湯底滾一滾,加上白帶魚、木耳、冬瓜,灑上細細珠蔥花,很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一大碗鼎邊糊,兩鍋一轉一翻蓋很快就陸續端出。

這鼎邊糊嚐起來鮮而濃厚,混雜著魚乾深沉的海味,有別於基隆廟口鼎邊趖的清鮮湯頭,所謂的「糊」,則似米湯的滑,片片柔軟,更接近似一碗米疙瘩。

鼎邊糊在過去是尋常人家的媽媽菜,或加時令鮮魚、冬瓜塊、蠶豆瓣、魚乾、蝦皮,家家會煮、戶戶味不同,每年的立夏時節與七七是吃鼎邊糊的節日,現在呢﹗想吃一碗上市場就有的解饞了。

0203
(左)大鍋米粉湯 (右)鼎邊糊的煮法

04
↑鮮濃的一大碗鼎邊糊

光餅夾悌餅

市場左側,金黃(虫弟)餅在油鍋裡炸得啪啪響,(虫弟)餅形似蚵嗲,餡料卻是高麗菜、粉絲,覆上米漿後擺上花生兩顆,熱炸好(虫弟)餅夾上剖開的光餅一起食用,粉絲菜料正好調和了光餅的濕潤度,光餅既柔軟又Q韌,加上飽實芝麻香與油炸香氣,光餅麵香特別一點也不輸給油香的(虫弟)餅。

市場裡還有麥角粽,包法尖實可愛,內有紅豆、花生餡。攤上的地瓜餃,也是即買可食的美味早餐。
吃罷這滿足早餐,市場各攤晃晃,紫菜、蝦皮、小扁魚乾,帶著海潮氣息花蛤和淡菜,結實珠蔥長得很好、在來米製的馬祖湯圓、剖片的黃魚乾,在在充滿著馬祖味。

05
↑糊光餅夾(虫弟)餅

06
↑地瓜餃、麥角粽

07
↑花蛤、淡菜

10
↑珠蔥、黃魚乾

見市場口圍攏了一群人,一位大嬸精神飽滿賣著海鱸魚,這些鱸魚個頭都不小,嘴巴還一開一闔,馬祖人說這海鱸魚膠豐富,養殖鱸魚難抵的鮮美,大鱸魚很快的被挑去只剩兩三尾。
市場一樓一位白髮阿婆,正切著冬瓜塊,想起剛剛才嚐過鼎邊糊裡的冬瓜塊,滋味美,質感倒像是瓢瓜。

08
↑大嬸賣海鱸魚

吃飽逛足,馬祖的一天正要開始而已。

如果你有機會來到馬祖,記得繞過小7便利商店,來晃晃後頭這座小而美,處處令人驚奇發現的介壽獅子市場。

09
↑馬祖早餐佐一份馬祖日報

註:
在沿海的福州區域,鼎邊糊至少有四百年以上的歷史,基隆廟口的鼎邊銼也可能是福州流傳而來,演變成在地清湯口味。
清朝鄭東廓在《福州風土詩》寫道鼎邊糊:「梔子花開燕初雛,余寒立夏尚堪慮,明目碗糕強足筍,舊蟶買煮鍋邊糊。」。真是一首充滿福州沿海立夏氣息的詩句。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