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呼叫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函式的方式不正確。Text Domain 為 twentysixteen 的語言套件載入過早觸發,這通常是由於外掛或佈景主題某些程式碼中的指示器過早執行所造成,而語言套件應該在 init 動作之後才載入。 請參閱〈WordPress 的偵錯功能〉以進一步了解相關資訊。 (這項訊息新增於 6.7.0 版) in /home/204091.cloudwaysapps.com/trdgcdbcqr/public_html/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14
八掌溪 – 小地方新聞網

亡魂轉化修行公─白沙屯的有應公廟

當日本軍隊登陸台灣,行經白沙屯段的八掌溪畔時,因不諳地理特性,不知風雨過後溪水常氾濫改道,遂身陷泥沼,台灣先民見此良機,以「竹篙鬥菜刀」,將他們盡數砍殺,日本兵一個個浴血倒在泥濘裡,無一倖免,事後….

有應公廟,俗稱「陰廟」,據民俗專家黃文博的分類,約有:「野墓、水流、戰亡、成仁、殉職、車禍、田頭、囡仔、女娘、外人畜牲、倒房(無子嗣)、發財、瞟渺」等14種類型,由於這類供奉鬼魂的廟,廟貌相對矮小陰暗,且充滿著神秘色彩與鄉野傳說,又多佇立於村庄外圍荒僻的田邊、水畔,讓人覺得又懼又敬,一般人不敢靠近,但彼神靈也曾是和我們一樣是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之軀,且多為和地方具血脈相連關係的先民;抑或是外地人亡於本地,但經過長年修煉,早已是斯土的「一份子」,因此有應公廟的歷史亦是值得地方文化工作者探討的課題。

修行公這所小廟位於台南縣後壁鄉新嘉村境內,緊傍白沙屯八掌溪堤防邊,是由村民李清標、李瑞謀父子所建,由於相當靈驗,村人稱呼為「靈感公」,但建廟後有位一貫道道友期望神靈藉此修行,因此特別為廟取名為「修行公」。

民國39年出生的李瑞謀表示,這間廟的由來要追溯到中日甲午戰敗後,清廷割讓台灣─

當日本軍隊登陸台灣,行經白沙屯段的八掌溪畔時,因不諳地理特性,不知風雨過後溪水常氾濫改道,遂身陷泥沼,台灣先民見此良機,以「竹篙鬥菜刀」,將他們盡數砍殺,日本兵一個個浴血倒在泥濘裡,無一倖免,事後,村民替亡兵收屍將他們埋葬在不遠處的萬人塚。

980208-bausha201011-1.jpg

緊傍八掌溪堤防邊的修行公廟,祭祀日軍接收台灣時戰亡的日本亡兵與萬人塚孤魂。

201012.jpg

修行公廟正面

當時的萬人塚位於今菁寮往白沙屯的主幹道旁,鄰近高鐵鐵道。李瑞謀小時候,上下學都需行經此地,當年道路兩旁墳塋處處,且長滿高大的刺竹叢林,顯得魅影重重,風吹時,刺竹磨擦發出「咻-咻-」的聲音,更顯陰森恐怖,每次經過都心驚膽跳,有時還可見露出地面的白骨及陪葬品如古碗、古器物、清朝錢幣等,令人覺得毛骨悚然、不寒而慄,村民都稱此地為「鬼仔潭」,非不得已經過時,都加快腳步,不敢一刻停留。

後來萬人塚變更為農地,游魂於是無處依靠,四處飄渺,同時,八掌溪則接連幾年都發生溺斃事件,村民們心裡恐慌,認為是無所依的游魂在作祟。

當時昭和4年生(1928)出生的李清標正在八掌溪畔從事抽砂工作,且剛出資興建村內角頭廟「隴西府」,不知是否因為這樣的緣故,某一日孤魂向他託夢,表達建廟的願望,李清標醒來後,請乩手發乩問明詳情,卻出現講日本話的神靈,應話頗有武士精神,於是請來村裡懂日語的老輩協助翻譯,始知是當年被刺殺身亡的日本兵亡靈希望村民能為其建廟以安身。後來經神靈指示,擇定李家取砂地旁設廟,因八掌溪常改道,建廟之地原為河道,增設堤防後,才形成這片土地,廟旁有著名的「古早蛋」養雞場及一家養鴨場。

201014.jpg

當年李瑞謀的父親李清標出資興建的白沙屯庄內角頭廟「隴西府」。

但是因為經費不足,建廟工程斷斷續續進行,約自民國78年起開始興建,費時10年左右才完成,但神奇的是,自民國78年起,果真不再發生八掌溪溺水事件。也因此,廟身由好幾位師傅接續施造完成,最初由白河「阿銅」師負責打地基、建置廟貌,地基打得極穩、極深,李家還在廟旁加建堅固的擋土牆,李瑞謀說,即使水患,小廟都不會被沖走。後來,又聘顧庄人「阿嵐」做屋簷剪粘,工程費用總計約兩、三百萬。

迄今,颱風一來,八掌溪仍常潰堤、溢流,像2009年「八八水災」,水淹至廟簷高,因此廟內沒有雕塑神尊,謹設神牌,內部空間設備相當簡單。小祠目前無管理委員會,由李瑞謀管理,每日經過時順便拜拜,並於每年農曆2月初6日神靈聖誕千秋日時燒紙料(銀紙)、演布袋戲酬神。

談到靈感事蹟,李瑞謀說,曾親眼見到廟內白色牆面浮現兩尊龍形,遂告訴師傅想在該處安裝透明框架來保護,但建廟師傅會錯意,以為要刻龍,就刻了一尊龍安在正牆牆面,很可惜地讓原來龍形被掩蓋住了!

此外,還有一件更靈驗的事,那就是李瑞謀的妻子曾生了一場怪病,莫明的全身水腫,嚴重到甚至無法起身,但到大醫院就診,醫師皆查無病因,在無計可施的情形下,李瑞謀來到廟前向「靈感公」祈求,發願若太太的病能好起來,要殺隻大豬公來答謝,結果不久後李太太竟不藥而癒,能活動自如,令人不得不信服神蹟的奇妙。

201013.jpg

廟內正牆牆面的巨大龍形是建廟師傅會錯意而設,卻將原來自然浮現的兩尊龍形被掩蔽。

在做田野訪談時,李瑞謀感嘆的表示,多數村民已不知道這廟的歷史與由來,筆者也慶幸能及時記錄點滴事蹟,或許是有應公真有靈佑,讓這段往事藉文字的記錄得以流傳,不致灰飛湮滅!

農民:社區需要經費改善生產環境

紅茄社區位於台南縣和嘉義縣的交界處,當地產西瓜,由於今年雨水不多,西瓜的品質很好。社區靠海且緊鄰八掌溪畔,因此地勢低窪,遇到大雨來臨時辛苦耕種的成果只能泡湯。長年遭遇淹水之苦,但社區始終無法改善這個問題…

26日在立法院舉行的農村再生公聽會上,紅茄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王崇慶表示,農民需要農村再生,需要錢來改善目前農業生產環境。

紅茄社區位於台南縣和嘉義縣的交界處,當地產西瓜,由於今年雨水不多,西瓜的品質很好。社區靠海且緊鄰八掌溪畔,因此地勢低窪,遇到大雨來臨時辛苦耕種的成果只能泡湯。

長年遭遇淹水之苦,但社區始終無法改善這個問題,「因為我們是偏遠地區啊,要讓上面的人知道需要經過好幾道關卡,但是現在可以由下而上,那我們就能有錢去改善淹水問題」。

王重慶說他們社區有經過水保局的「培根計畫」訓練,雖然目前社區都是一些不識字的老人,但是他們對於自己的地方有很多想像,例如當地土壤鹽分含量高,適合栽種小番茄,因此他們請人開發網路銷售管道,希望能夠自產自銷。

20090527-120432-img_0515.jpg

當地面臨的問題是,原本種植玉米的田地目前大部分處於休耕狀態,休耕一分地能夠獲得將近7000元的補助,雖然休耕比辛苦耕作賺更多,「但那是不得已才去拿的,如果田不去種它會壞掉,鹽分過高,我們不想要讓它荒廢」。目前主要作物,是跟水利署租來的河川地栽種的西瓜,但卻每年都要面臨淹水危機。

王重慶說,他今天上來台北參加公聽會,因為反正現在農田再種也是白種,過幾天下大雨淹水就白費了。農村再生條例給當地一個新的想像,或許他們能夠提出計畫,改善當地排水,甚至增加行銷管道和改良生產。

他希望當地情況改善後,農業能成為在外工作年輕人的依靠,讓他們回到農村後能靠著種田過生活。「社區裡都是跟我一樣6、70歲的人,我們不識字,離開農村沒有辦法找到其他工作,所以才想靠自己努力」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協會」網站)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