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
作者曾經是家庭主婦,現為澎湖數位中心的駐點人員,同時參與「澎湖公民新聞寫作」課程。作者也曾經參與社區資源調查課程,在社區裡面,如果有看到特別的人、事、物就會想要把它記錄下來,特別對於傳統技藝有持續性的紀錄。小地方將陸續刊登作者的澎湖記錄,與讀者分享。
採訪紀錄:
吳永喜阿伯對木工技術的專研,與打鐵是不分軒輊的。可是他說:一般而言,只要是學打鐵的必不會再去學木工,兩者是分開的。原因是要學有專精,更何況學一種就已經很累了,哪有精神再去學第二技能?另一方面;行業之間自有一份默契與情義存在,互相分賺(各分一杯羹),不要一次獨攬全局,這也是經商之道。
只是阿伯的這兩項技藝皆得自祖傳,已是第三代傳人的他,自覺身負傳承的使命,所以兩項技藝都很用心去學習。而木工所學首要是牛車的製作,所用材料來源大部分向台灣南部的屏東、台南的木材商洽購,不過阿伯認為北部的木材因氣候的關係,枝幹筆直,南部的木材成長期間枝幹多呈彎曲,製作時容易龜裂,相較之下,北部的木材品質要比南部來得好。
材料在製作上也有區分,像車輪子部分所採用的是櫸木(俗稱圭柔),車抬所採用的是監木(俗稱赤皮),最特別的是車擔仔的材料「刺竹」,阿伯早期曾親臨刺竹的生產地,聽竹農說起如何將刺竹雕塑成車擔的詳細過程,首先留著竹筍使之成長為竹子,到了一定的階段(約好幾米)的高度就開始進行雕塑。
待竹幹的粗約為一台吋左右,再視車擔所需的長度和彎度用繩子加以左右綑綁固定,成長到所需的大小再將其鋸下,就是一副完整的車擔了。刺竹是專門為了製作車擔所種植的經濟作物,採收期間需要的人手眾多,耗費的人力資源也相當可觀。
除了到刺竹原產地直接購買車擔以外,也有到高雄崗山的墟市進行採購,價錢上因為墟市數量有限,採零星叫賣,所以較原產地要來得便宜。
阿伯回憶說:當時製作一輛牛車的人數分工最多四個人就足夠了,大約五天就可完成一輛牛車,如果是獨自一個人大約半個月才能完成。牛車的製作過程比較簡單,沒有特別的技巧,主要著重在車輪(木輻)外圍鐵圈的製作技術,此時就要靠打鐵的技術與之模合,所以打鐵和木工原則上有著相輔相成、脣齒相依的型態存在。
目前牛車的需求已停擺,製作也不敷成本,大部份木工師多已轉業,或者收工安享晚年了,只有永喜阿伯在不久之前應澎湖文化局的請求製作了一輛牛車以供觀賞使用,光是材料和工錢就要六萬塊,真是物以稀為貴啊!
早期的農業時代交通不發達,牛車除了農業上的需要之外,也發揮了運載的功能,尤其在婚慶物品的運送上更是佔有一席之地,是當時家家必備的交通工具呢。隨著工商業的發達,農業的逐漸凋零,機械運輸工具的引進,牛車從運輸功具輾轉為今日懷古的裝飾品,更是見證時代變遷的民俗文物之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