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呼叫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函式的方式不正確。Text Domain 為 twentysixteen 的語言套件載入過早觸發,這通常是由於外掛或佈景主題某些程式碼中的指示器過早執行所造成,而語言套件應該在 init 動作之後才載入。 請參閱〈WordPress 的偵錯功能〉以進一步了解相關資訊。 (這項訊息新增於 6.7.0 版) in /home/204091.cloudwaysapps.com/trdgcdbcqr/public_html/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14
嘉蘭部落 – 小地方新聞網

山豬國際會議,台日原住民族交流

如果,沒有山豬,我們無法理解山豬活動的區域,我們唯有透過狩獵去瞭解,被山豬帶領進到一個未知的世界,打開我們跟自然互動的關係。

日本的朋友說:「如果,沒有山豬,我們無法理解山豬活動的區域,我們唯有透過狩獵去瞭解,被山豬帶領進到一個未知的世界,並打開我們跟自然互動的關係,山豬的存在呼應著另一個物種存不存在的價值意義。」這就是召開山豬會議的意義。

山豬真的有學校,山豬會開會,這一次山豬要開會。2010年的台日國際山豬會議,將在今年的11月在台灣的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做第一次的舉辦。

第三屆的山豬高峰會議將從台日兩國原住民族群對於山豬的議題,重新去找到對於山豬不一樣和不同的觀點及看法。

2010台日山豬國際交流研討會

在2007年的12月獵人學校的發起人撒可努.亞榮隆(漢名:戴志強),受邀至日本西表島參加『二○○七年第二屆バブイサミット(山豬會議)』,撒可努先生在會議當中以台灣排灣族獵人的身分,將排灣族狩獵以及對於山豬的運用的知識與當地居民以及與會的日本學者分享。

隔年2008年由撒可努先生領隊,帶領著十位獵人學校的成員至日本沖繩縣西表島作一系列的文化交流活動,也藉著文化交流的活動讓獵人學校的學員對於西表島的歷史背景、文化、生活、祭典活動有初步的認識與了解,且在交流活動中也讓西表島的居民對於台灣排灣族有初步的接觸與認識,且增進彼此的友誼。

在2009年的8月8日,台灣發生了史上的最大災難「八八風災」,這場災難讓高雄、屏東、台東…等許多的部落受到嚴重的傷害,也因著這場的災難讓台灣的國人慢慢的去省思對於台灣這塊土地我們到底做了什麼?讓大自然對台灣做出最大的反撲與警告,讓我們去深省人類與大自然已失去了共同生存的平衡點,對於大地我們失去了對於她的尊重與愛護。

而『バブイサミット(山豬會議)』的主旨是「拉進縮小人類的生活和大自然之間的乖離,透過彼此交流過去和山豬相關的狩獵和農作物的損壞對策來學習,並進而思考未來人類和大自然的相關性。」

邇來新聞報導,原住民節慶中獵人所背的獵物已換成了布娃娃、布農族獵人山豬王被山豬的獠牙刺死了,當獵人變成了山豬的獵物,我們的獵人該怎麼辦?面對社會大環境及法律的體制,我們又該如何面對及因應呢?

也因著如此,透過這次於11月20日至23日辦理「2010台日山豬國際交流研討會」的辦理,讓台灣的居民能再一次深省對於台灣這塊土地,我們應當如何與她共處,也邀請日本及國內研究山豬及獵人文化之學者專家及原鄉地區獵人們辦理一場與山豬的對話之研討會,期待著透過『バブイサミット(山豬會議)』可以讓日本與台灣有更多的認識與了解,以促進兩國在國際上的交流,提昇原住民族的地位。

dsc04380
因為不能真的打獵,南沙魯的藝術家烏步以木炭畫出山豬,作為射箭的靶(攝影/劉瑋婷)

第3回バブイサミットin台湾2010

【台日山豬國際交流研討會2010】

時間:99年11月20(星期六)-22日(星期一)三天二夜。

地點: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台東嘉蘭部落、拉勞蘭部落。

貳、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二.承辦單位: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三. 協辦單位:各縣政府原住民局、全國原住民鄉(鎮、市)公所

四.執行單位:中華民國獵人學校協會

參、邀請對象:全國原住民實際從事打獵工作之獵人、國內外大學主修環境生態或原住民族相關科系之學生、原住民族部落大學學生。

肆、會議時間:99年11月20(星期六)~22日(星期一)三天二夜。

伍、會議地點: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903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風景104號)、台東嘉蘭部落(台東縣金峰鄉)、拉勞蘭部落(台東縣太麻里鄉新香蘭部落)。

陸、招收名額及報名日期:

一、參加名額:40名。

二、報名日期:即日起至99年11月10日止。

柒、報名方式及錄取公告:

一.傳真報名:向鄰近原住民鄉(鎮、市)公所或本局索取報名表,並於99年11月10日前將報名表傳真至本局(傳真號碼:08-7993551、08-7993550)。

二.網路報名:逕至本局網站(www.tacp.gov.tw/最新消息)下載報名表,填妥後e-mail至melan@mail.tacp.gov.tw

三.公告錄取:經審查核定錄取名單,於11月12日前公告於本局網站,同時發送簡訊並函知被錄取人員。

四.保證金之繳納:經核定錄取之人員於收到通知後,請於11月15日前將保證金(新台幣伍佰元正)以報值掛號(現金袋)方式郵寄至本局,俾憑保留名額。該保證金於活動結束後,無息退還;經錄取而未前來參訓,或經參訓而退訓者,保證金無條件没收,不予退還。

捌、活動方式:

一.邀請日本方面及國內研究山豬及獵人之學者專家及原鄉地區獵人們辦理一場與山豬的對話之研討會。

二.活動住宿地點: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內傳統石板屋。

三.研討會地點: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內鄒族男子集會所(KUBA)。

四、本活動場所以戶外居多,請參加人員着輕便可活動之長褲,並請自備睡袋、盥洗用具、換洗衣物、拖鞋便於活動期間使用。

五、為維個人安全,凡有特殊疾病者請事先告知,並隨身攜帶個人藥物與習慣藥品。

六、本活動如因天候影響而停辦或延期報到時,將以電話個別通知,並以本局網站公告週知。

玖、 2010台日山豬國際交流研討會議程

11/21日(星期日) 第二天
時間 內容 說明 備註
8:00-9:00 早餐 中式傳統早餐 魯凱族大南會所
9:00-10:00(1小時) 專題演講5:從原住民耆老訪談中彙整野豬的寄生蟲知識 引言人:林益仁 教授(靜宜大學生態學系 副教授)發表人:斐家騏 教授(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鄒族集會所(KUBA)
10:00-10:30 中場休息  
10:30-11:30(1小時) 專題演講6:現行法規對狩獵台灣野豬之影響探討 引言人:林益仁 教授(靜宜大學生態學系 副教授)發表人:吳幸如 博士(屏東科技大學 博士後研究)
11:3013:00 午餐 (便當)用餐地點:鄒族集會所(KUBA)
13:00-16:00(3小時) 狩獵文化工作坊:透過各族群獵人進行不狩獵文化之經驗分享。 引言人:撒古流-屏東達瓦蘭部落-排灣族與談人:阿浪‧滿拉旺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教育文化處的處長台灣代表:(1) 游振程-屏東縣文樂部落-排灣族

(2) 杜東龍-台東新園部落-排灣族

(3) 花蓮-德魯固獵人-德魯固族

(4) 戴明福-拉勞蘭部落-排灣族

(5) 杜義雄-舊好茶部落-魯凱族

【中間14:20-04:40休息及茶敘】

16:00-17:00 台灣原住民文化與歌舞交流欣賞 台灣原住民族樂舞展演展演舞碼:地點:歌舞館 歌舞館
17:00-20:00 送別晚會以及閉幕 主持人:杜珊珊 獵人劇場
20:00 休息 工作人員住宿:魯凱族大南會所與會人員住宿:石版屋區(泰武頭目住家、佳平社住家、神山頭目住家)  
11/20星期第一天
時間 內容 說明 備註
08:00 高雄火車站集合,驅車前往屏東文化園區。 日方參與之發表者以及參與學員預計20日當天上午08:00統一集合並統一接駁至文化園區。  
10:0010:30 報到   大門口前
10:30-11:00 開幕式 一、開幕儀式(祈福儀儀):二、長官致詞:三、山豬會議介紹:四、山豬會議活動地點說明

11:0012:00 專題演講1: 引言人:黃智慧 教授(國立中央大學民族系)主講人:孫大川主任委員(行政院原住民族族委員會 主任委員)
12:00-13:30 午餐 山之味(自助式)
13:30-15:00(1.5小時) 專題演講2:現今環境傳統狩獵者所扮演的新角色 引言人:黃智慧 教授(國立中央大學民族系)發表人:花井正光(沖縄生態環境促進協議會會長) 鄒族集會所(KUBA)
15:00-15:30 休息 茶敘(茶包、咖啡包、餅干)  
15:3017:00(1.5小時) 專題演講3:現今台灣與日本之山豬研究與狩獵文化交流 引言人:黃智慧 教授(國立中央大學民族系)發表人:林益仁教授(靜宜大學生態學系 副教授) 鄒族集會所(KUBA)
17:00-18:00(1小時) 狩獵技術工作坊:討論主題-以日本及台灣獵人針對各區域山豬之狩獵與食用方式相關介紹與交流。 引言人:黃智慧 教授(國立中央大學民族系)日方代表:石垣金星さん和田はるみさん四本龍太郎さん(奄美大島猟人、農夫)

台灣代表:杜東龍(台東新園部落排灣族獵人)

鄒族集會所(KUBA)
18:00-19:00 晚餐 (便當) 鄒族集會所(KUBA)
19:00-20:00(1小時) 專題演講4:現今日本列島的動物和狩獵的歴史-屋久島案例 引言人:黃智慧 教授(國立中央大學民族系)發表人:湯本貴和 教授(地球環境學研究所教授) 鄒族集會所(KUBA)
20:00-21:30(1.5小時) 狩獵知識工作坊:以日本經驗的狩獵知識與台灣獵人與學者的交流工坊。(1) 日本狩獵文化(2) 日本狩獵生態(3) 狩獵經驗分享 引言人:黃智慧 教授(國立中央大學民族系)日方發表學者:1.蛯原一平(東北藝術工科大學東北文化研究中心 研究員)2.島袋綾野3.和田はるみ(佐賀縣獵師、三生股份有限公司 職員)

4.山本圭介(筑波大學研究生)

5.仲谷先生

鄒族集會所(KUBA)
21:30- 休 息 工作人員住宿:魯凱族大南會所與會人員住宿:石版屋區(泰武頭目住家、佳平社住家、神山頭目住家)
11/23日(星期 第四天
時間 內容 說明 備註
7:00~08:30 早餐 台東縣太麻里日昇會館  
8:30-12:00 賦歸 前往機場返回日本  
11/22日(星期 第三天
時間 內容 說明 備註
7:00~09:30 屏東出發前往台東嘉蘭部落 早餐:每人一份,於遊覽車食用沿途欣當南迴風光 本項行程為自由行。
9:30-12:00 台東縣金峰鄉嘉蘭部落參訪(1) 台東地區八八風災部落參訪。(2) 邀請日方原住民族認識台灣原住民部落環境生態與關心八八風災安置後續的原住民部落生活現況與文化交流。 台東縣嘉蘭部落訪問交流地點:嘉蘭部落鄉公所秘書:董建華部落代表:嘉蘭基督教長老牧師-胡亞瑟交流方式與內容:

(1)金峰鄉鄉公所交流拜訪。

(2)八八風災部落參觀與嘉蘭部落排灣族交流。

(3)致贈參訪禮物。

(4)預計12點40束參訪行程,12點50出發前往拉勞蘭部落小米工坊用餐。

12:30-14:00 午餐 香蘭部落風味餐負責單位:拉勞蘭部落小米工坊
15:00-17:30 台東縣拉勞蘭部落參訪及交流 1. 台東地區排灣族部落與獵人學校拜訪。2. 拉勞蘭青年會所參觀,與台東排灣族青年交流。交流地點:拉勞蘭青年會青年會所
17:30-19:30 晩食&交流會 住宿:台東縣太麻里日昇會館晚餐:喜樂陶餐廳。電話:089-780818

2010台日山豬國際交流研討會報名表請點選這裡下載

原民精神-排灣人的重『建』與重『見』

災後的台東排灣族,用自己的方式與文化重建家園。嘉蘭部落的女性嘗試作陶珠工藝,男性以漂流木和石板屋展現原民精神。

八八風災重創台東嘉蘭村的排灣族人,房舍、農地被大水及泥沙沖毀、流失,雖然無情的天災打擊,原民們卻也因此重新思考原民的精神價值、重新了解部落文化,喚起部落生命力,讓重建的部落人民與古老文化的傳承連結。

原民女性,現在也能為部落文化的「重見」出一份力;一群嘉蘭村婦女們,由家扶中心與台灣應用材料公司資助基本生活津貼,參與了經濟部中小企業的課程培訓計劃,學習古代技能-陶珠的藝術,深刻的了解古代陶珠符號的意義,將陶珠傳承下去,在今年4 月21 日成立嘉蘭芭伊工坊,「芭伊」兩字在排灣語,正是婦女的意思。

IMG_1668a陶珠IMG_1753a陶珠

排灣的陶珠工藝

排灣族的陶珠各有不同的表徵意義,不但做為飾品,更是象徵地位的賦予。「高貴之珠」是頭目的信物、「太陽的眼淚」表示思念、「土地之珠」象徵農田,內向的排灣族青年男女,若有合意的對象,就會送給對方象徵愛情的「孔雀之珠」來表示愛意。在一串項鍊中,主珠,就是這串項鍊的主要意義所在,另外再配上其他附要的陶珠裝飾。以頭目而言,所配飾的主珠就是高貴之珠,旁邊則有象徵農田的土地之珠。目前芭伊工坊除製作傳統圖案的陶珠,也有些創新的設計及組合,做成項鍊、手環、耳環等充滿原民風味的飾品及物件。近期還將再開設布包班,教導製作布包,再結合陶珠做成創新飾品、用具。

重建報圖片

透過政府與民間團體的合作,整合各界資源即能開展更多傳承原民文化機會

漂流木的再生應用

漂流木,正是製作手工藝品的好材料。

經由林務局台東林管處提供2000 公噸的漂流木給嘉蘭村,以及台東縣政府原住民族行政處的協助下,勞委會南區職訓局在嘉蘭村開辦「漂流木創作研習班」及「漂流木木雕進階班」,包括木材表面處理及各種雕花技巧的習得與運用。

透過密集的訓練課程,受災民眾重新賦予漂流木嶄新的生命價值,並運用其智慧與手藝,將漂流木轉換為各式建築材料、生活家具及藝術創作素材,讓村民們除能習得一技之長外,並能以自己的力量參與家園重建。由清華網路文教基金會及台灣好基金會輔導的向陽薪傳木工坊,則利用已廢校的多良國小空間,進行人材培訓、漂流木傢俱、甚至還有單位積木生產,目前機具都已進駐,希望將來能有木工專業技術的旅外台東子弟,返鄉投入生產。

傳統石板屋元素再現

原民特色建築,自然不能在這場重建風華中缺席,為了傳承排灣族傳統石板屋建築的方式及過程,並讓族人辛苦生產的手工藝品能有個固定的展售地點,甚至將來做為學童課輔中心、凝聚部落民眾,在離活動中心不遠處的一塊土地,鄭漢文校長等人發起籌建「排灣好.店」的提議,歐正夫、侯財星、陳添祥、歐幸治等有蓋過石板屋的長老們,帶著嘉蘭青年會的青年們,開始整地,就地取材搭建石板屋;木材使用撿拾來的漂流木,石材則是附近農田、山上到處尋找,搬運回來使。為了安全、符合未來需求,石板屋的設計經過改良,內部挑高加高,牆壁加厚以增加強度,中間還以烏心石做為屋柱,屋頂則是用厚達2 吋的香桂、鐵杉鋪成。

IMG_1802a排灣

預計七月底可完工啟用的石板屋。

IMG_1814a排灣

IMG_1845a排灣

搬運回來的建材,還要再敲打、磨切才能使用,大家一起努力。

原民文化的重「建」與重「見」,歡迎光臨!

芭伊工坊:(089)751331

向陽薪傳木工坊:0912-103451 0921-689105

日旺木工坊:0917-292402

延伸閱讀<排灣原民手工技藝班>:楊寶全的北葉皮雕班

嘉蘭:重建趕進度,拆散原生部落?

蔣爭光強調,「嘉蘭村民對重建的期待,就是希望在『永久屋空間規劃』與『文化產業重建』兩方面,政府與NGO都能讓族人享有充分的『參與』與『尊重』。」他不解政府為何強勢訂定重建完成時間,達成「重建示範村」目的?

台東縣政府4月16日邀集金峰鄉嘉蘭村受災戶針對「永久屋預定地土地開發規劃案」一事召開協調會,會後縣府表示「縣政府、世界展望會、嘉蘭村受災戶已取得共識,嘉蘭村西側永久屋預定地將照規劃進行」;但此說法遭嘉蘭自救會推翻,自救會表示:「縣府根本不讓我們發言!」

嘉蘭自救會副會長蔣爭光指出,他在會場發言受限,縣府只在說明會中說明如何規劃,不但未讓嘉蘭村民充分發言,也未針對結論進行表決;嘉蘭村民強調,政府規劃案若無法符合她們的需求、絕對不會搬進去住!否認縣府「有共識」的說法(嘉蘭居民聲明見文後附錄)。

990417jilan474cfb0-450.jpg
嘉蘭部落目前在中繼屋暫居,同時準備遷村工作。

嘉蘭:永久屋不可拆散原生部落

目前嘉蘭村永久屋預定地被切割為東、西兩側用地,彼此相隔約1公里。東側用地為Vavau,面積約2.6公頃,西側則為Vungali,面積約3.04公頃;兩地共計5.6公頃,初估將興建108戶永久屋。

因東側土地涉及私人土地徵收問題,目前無法取得所有用地,但西側土地已完全取得,中央重建委員會副主委陳振川也表示,經會勘後「已可以動土整地,希望西側土地先行設計規劃」,將在8月8日前安置目前未配住中繼屋的受災戶;並希望在9月30日前完成東側用地的徵收、規劃、興建工程,讓所有中繼屋居民轉移至永久屋。

不過,「讓沒有中繼安置的人先住西側永久屋,再讓目前住在中繼屋的受災戶進駐東側永久屋」 的規劃方式看似合情合理,嘉蘭自救會卻有極大反彈。嘉蘭自救會指出,這種重建方式與部落期待的「部落團聚」重建模式有很大歧異

嘉蘭村由7個排灣族部落與1個魯凱族部落組成,其中3個排灣族部落受莫拉克颱風影響最鉅。嘉蘭自救會發出聲明稿表示:

對於永久屋的興建,居民要求以原部落為依歸聚集在一起,而不是被拆散開來。這是基本原則。基於這個原則,政府應該將東西兩個基地合在一起規劃、一起施工才對。但是,現在政府卻說,西區要先規劃給租屋戶和治理法線內住戶,東區規劃給中繼屋住戶。如果這麼做,原先三個部落就會被徹底打散,這完全違背居民的意願。

經過實際調查,租屋戶與治理法線內住戶都願意以維持部落的整體性為優先考量,不急著趕在八月住進永久屋,因此,說這些居民對永久屋有急迫性,是政府的片面之辭,根據這個說法而硬生生將部落拆散,更是罔顧民意的做法,我們絕不接受。

蔣爭光強調,「嘉蘭村民對重建的期待,就是希望在『永久屋空間規劃』與『文化產業重建』兩方面,政府與NGO都能讓族人享有充分的『參與』與『尊重』。」他不解政府為何要在災民反彈的情況下,強勢將嘉蘭永久屋打造為八八風災「重建示範村」。

4523130130_caafa59da0_o
嘉蘭部落受創嚴重,原希望透過遷村完整重建,目前仍有變數。

「資源不足」將成嘉蘭的「國王新衣」?

我們嘉蘭有中繼屋安置,租屋與治理法線內的住戶,也都說不急著在8月入住,為什麼嘉蘭不能照自己的重建步調走?」蔣爭光認為,台東縣政府與世展會執意將西側永久屋完成時間訂在8月8號,根本是為配合中央政府訂定時程,這種「鐵板一塊」的重建時程表,將扼殺嘉蘭村民對重建的參與度與自主性。

同樣出身嘉蘭村,現任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特別委員的宋仙璋強調,嘉蘭村民應享有自己的主體性,提出自主規劃後再給政府做參考。不過他對「重建時間表」有不同看法,宋仙璋認為,「重建是全國性的問題,經費配置、規劃期程要一致。若嘉蘭什麼都慢慢來,可能會爭取不到資源。」

世界展望會「八八水災重建專案小組」執行長全國成補充,世展會的募集款項分別用在中繼屋、永久屋興建,產業重建、生活輔導中心,每種分類都有固定配額;因永久屋配額是固定的,「如果嘉蘭的事情一直不定案,而其它災區也有永久屋需求、並經政府核可定案,那我們就會先把經費分配到其他地方」。全國成說:「否則無法對捐款人交代。」

他強調,嘉蘭村民應該認知世展會所募得的善款,「是要協助全國每一個有需要的災區進行重建協助,而非有固定款項捐給嘉蘭慢慢考慮」。若嘉蘭執意等東側土地徵收完畢才要與西側土地一同進行規劃,屆時世展會可能沒有資源協助建屋

台東縣政府城鄉發展處處長許瑞貴也附和全國成,強調「不能什麼都想慢慢來,否則沒有資源誰也沒辦法幫她們!」他以「國王的新衣」做比喻,「大家都知道,只是沒人敢講!」

「嘉蘭不能老是預設立場,認為政府沒有聽他們的聲音!」許瑞貴強調,政府通過「嘉蘭永久屋西側預定地開發規劃案」,只會先針對公共設施、道路、排水系統等進行規劃,也會先保留符合住屋戶數需求的「街廓」範圍,嘉蘭村民之後可與設計師討論細部設計,不影響他們對家屋設計形式的要求。全國成也附和,並同意加入部落意象設計;許瑞貴補充,若嘉蘭村民想要原生部落聚集居住的話,可等之後東側永久屋也完成後再重新安排居住位置,但西側的人可以先住進去。

謝英俊:規劃案定下去就死了!

「已經有人住過了?誰還要到時候再去住?」蔣爭光質疑政府要居民搬來搬去的說法,「為什麼不一次規劃好?」災後進入第251天,被政府定位成「重建示範村」的嘉蘭村,依然存在無法達成共識的問題,蔣爭光直指核心地說:「就算你(政府、世展會)覺得自己蓋的永久屋有一百分,但重建過程根本不尊重我們提出的主張,那麼我們的感受還是零分。絕對不會去住零分的永久屋!

負責嘉蘭中繼屋設計,未來也「可能擔綱」嘉蘭永久屋設計的謝英俊坦言:「這個規劃案定下去就死了!」他指出,公設、道路規劃會牽涉家屋安排與設計,也要考慮建蔽率問題。雖單獨把街廓分開,但之後設計還是會綁手綁腳,不但讓設計難度倍增,也可能「根本無法」滿足嘉蘭村民期待

謝英俊表示,排灣族人希望未來生活空間可以頭目家屋為中心,配置應有的意向設計,再開始配置其他家屋;此外,家屋也要考量到不同家族之間需求,這無法在現有公設規劃下進行,也沒辦法用「日後搬家」解決。謝英俊認為,政府非設計專業人士,不應該太早把話說滿。呼籲政府與部落好好溝通,才能解決紛爭。

最佳示範?最壞示範?

附錄:台東縣金峰鄉嘉蘭村「莫拉克」水災自救重建委員會聲明稿

針對台東縣政府和中央主管機關通過嘉蘭村永久屋預定地土地開發規劃案一事,本會發表以下五點聲明:

一、 對於縣府委託聯成公司設計的嘉蘭村永久屋土地開發規劃案,我們曾經一再要求,縣府與聯成公司必須先坐下來和居民好好的談,充分了解居民與部落的真正需求,再規劃成案,並與居民和部落做最後的確認,再審查定案。但是,到目前為止,縣府與聯成只到現場做了三十分鐘的會勘,並由聯成公司在上個禮拜到部落做了一場簡報,之後就沒有與居民做任何更進一步的討論。

在這種情況之下,縣府和中央主管機關日前就匆匆忙忙通過這個沒有民意基礎的案子。對於這種口口聲聲要和居民溝通,實際上卻把民意擺在一邊的作法,我們感到憤怒。我們嚴正聲明,絕對不接受這個沒有民意基礎的案子。

二、我們強烈要求,未來永久屋進行實質規劃的時候,本案必須根據居民與部落的實際需求做全面性的修正和變更設計,在這之前,本案應該暫緩付諸實行,以免造成日後在變更設計上的困難。

三、 我們嘉蘭村有七個排灣族部落和一個魯凱族部落,這次受災的是其中三個排灣族部落,這是政府與規劃公司始終沒有搞清楚的一個基本事實。對於永久屋的興建,居民要求以原部落為依歸聚集在一起,而不是被拆散開來。這是基本原則。

基於這個原則,政府應該將東西兩個基地合在一起規劃、一起施工才對。但是,現在政府卻說,西區要先規劃給租屋戶和治理法線內住戶,東區規劃給中繼屋住戶。如果這麼做,原先三個部落就會被徹底打散,這完全違背居民的意願。

何況,經過實際調查,租屋戶與治理法線內住戶都願意以維持部落的整體性為優先考量,不急著趕在八月住進永久屋,因此,說這些居民對永久屋有急迫性,是政府的片面之辭,根據這個說法而硬生生將部落拆散,更是罔顧民意的做法,我們絕不接受。

四、 嘉蘭村是這次重建的示範災區,而永久屋的興建則是嘉蘭示範村的重點。我們認為,永久屋的規劃首先必須把整個嘉蘭村納入規劃範圍統一檢討,在這樣的規模上思考包括公園、綠地、道路用地、停車場、滯洪池、聚會所等公共設施項目的規劃事宜,這樣才能建出一個既符合實際需要,又有地區特色的示範村,而不是把都會區與平地那一套設計概念搬到嘉蘭。

其次,三個受災部落應該以本部落為單位做整體性的規劃,例如頭目家屋該如何設計,擺在什麼位置,其他住戶如何以頭目家屋為中心展開配置,讓部落的機能真正在重建中得到復甦,這也是本案必須優先考量的基本項目。這方面的規劃,政府與聯成真的應該和居民坐下來好好的談,慢慢的談,不要急。

五、 關於公部門目前規劃西區永久屋8月8日入住,東區9月30日完工一案,我們要再次強調,永久屋土地開發規劃案和建築設計,原則上必須以原有部落概念為主體,在沒有和居民充分溝通之前,同時土地取得也有困難的情形下,我們要再次重申一貫既有的立場,不同意政府趕工入住的時程規劃案。同時,一個沒有真正與居民腳踏實地進行討論研究的規畫案,也絕對不可能有什麼示範價值可言,請政府與設計單位一定要認清這一點。

聲明人:台東縣金峰鄉嘉蘭村「莫拉克」水災自救重建委員會

主任委員:張振明

中華民國99年4月16日

(聲明稿原文出處,請點選這裡)

(本文與莫拉克新聞網共同刊登)

嘉蘭部落的「特定區域」初步劃定

嘉蘭部落與富山部落一樣,對「原居地不安全」及遷村有共識,因此今日的「特定區域」劃設順利的進行,其中有一部分居民沒有同意,目前就尚未劃入危險區域中。原本居住在特定區域的居民,政府正式…

11/18下午2點,政府官員來到嘉蘭村進行「劃定特定區域的安全評估」,也就是劃定嘉蘭村那些區域是不安全的,而那些不安全的地方就叫做特定區域。

原本居住在特定區域的居民,在政府正式公告特定區域範圍後,或許還可以在上面繼續農作,在法令上居民也不得再居住於原處,但政府會給予每戶一棟永久屋。

嘉蘭村的特定區域

嘉蘭部落與富山部落(請點選這裡閱讀)一樣,對「原居地不安全」及遷村有共識,因此今日的「特定區域」劃設順利的進行,其中有一部分居民沒有同意,目前就尚未劃入危險區域中。

image001

而這次勘定並與村民協商的結果,如上圖,黃色的線為經濟部水利署,以有危害河防安全作為劃設理由所定的治理法線,也就是這條線以外(靠河床)的房舍,就歸屬於在特定區域內,政府並以這條線開始修建堤防。

紅色的區塊,雖然有著都拉利吉溪暴漲時面臨土石流的危險,但還未徵得區塊內居民的意見,就暫先不劃定,但若要劃定,權責單位則是農委會,以有土石流危險作為畫設理由

image004
都拉利吉橋與目前乾涸的都拉利吉溪

面對這樣的危險,宋仙璋主任也表示,嘉蘭村下部落的居民,有大約3分之2都希望可以遷移,但是保持著離災不離村的信念。

公告之後,何去何從?

會議中,台東縣、正興村的宋議員提問,儘管政府說會給永久屋,但在政府公告(張處長說最快將在12月前公告)之後,雖然政府無法強制驅離當地區民,但在法令上,居民是不得再居住於特定區域內的自宅,那在政府公告特定區域後及永久屋蓋好前的這段時間,災民該何去何從?

官員回應:「我們評估過後,透過縣政府、展望會協調,就讓那些災民入住中繼屋,若是不夠,我們再蓋,或是提供租金讓災民去租房子。」

議員繼續問:「同樣的問題,就算是要再加蓋中繼屋,那也是有好一陣子的工期要等待,那這段時間要去哪?還有,太麻里這邊的房子都已經被租完了,怎麼辦?」

官員表示:「劃定特定區域內住戶,其中期安置及永久屋相關事宜,將會請台東縣政府盡速處理安置問題。」

災民只能期待,政府真能體恤民情,妥善處理,而不是又要災民們安置於離家鄉、工作地點都遠的台東市「馬蘭榮民之家」。

交通問題與海棠颱風受災戶

交通問題

嘉蘭村長林教廣也提出,現在鄉道東64嘉蘭村對外道路部分因風災而崩毀,導致鼎東客運無法進入,嚴重影響學童上下學的交通。

鄉公所官員回應:「民國99年(明年)鄉公所將會有500萬去整修東64鄉道

重建會官員也回應:「這件事將會交由台東縣政府處理。

image006

image008
鄉道東64部分崩塌路段

海棠颱風的未安置戶

也有村民反應,94年海棠颱風房屋流失的15戶災民,到今天都沒有一個安置的地方希望可以讓他們也能配得中繼屋與永久屋。

重建會官員回應:「因為『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有特別標明莫拉克三個字,沒有辦法直接用這次的特別條例去處理海棠颱風的災戶安置問題,所以將會請相關單位比照莫拉克颱風以專案處理。」

富山與大鳥族人,對安置與重建的想法

為什麼台東族人對於馬蘭榮家如此抗拒?居民表示,馬蘭榮家距離部落真的很遠,搬至馬蘭榮家,形同與部落原來生活完全隔離。除了距離因素,從88水災至今累積的不信任和擔憂,都讓居民害怕,一旦遠離家園,恐怕…

嘉蘭、富山和大鳥部落,目前安置情形

台東地區莫拉克災後的短期安置方式,居民與政府之間的意見一直有很大的歧異。中央政府提供的三個選項為:「遷至馬蘭榮家、租屋、依親」,但是居民認為馬蘭榮家離部落太遠,且與平日生活模式差距太大,租屋或依親也就等同族人四散,因此三個部落居民均不願選擇政府方案,各自採取不同的自力救濟模式。

其中嘉蘭部落災後自組「八八山寨」,集體在介達國小生活,受災族人同時參與中繼屋的興建工作,雖得到許多外界關注,但因「住帳棚」不是政府接受的安置選項,所以無法取得生活津貼補助。而富山和大鳥部落因內部無法像嘉蘭部落有明確共識,但又不願接受政府安置模式,因此幾乎一直處於「沒有任何照顧」的狀態,甚至在部分區域,連乾淨的民生用水都沒有。

10月3日,芭瑪颱風來襲,馬總統前往台東嘉蘭、富山與大鳥部落,與居民面對面溝通安置與重建等各項議題。會中各級政府官員,持續勸說居民前往馬蘭榮家安置,各部落雖因颱風來襲,也不得不改變原有的安置方式與地點,但整體來看,願意搬到馬蘭榮家暫時安置的居民,人數佔總部落人口的比例仍然非常的低。

嘉蘭部落原居住於「八八山寨」的災民約近100位,其中有20幾位居民遷至馬蘭榮家,其他70幾位災民,大多選擇依親,部分選擇租屋模式,以便領取政府的生活津貼補助。

另外大鳥部落居民有將近1700多人,富山部落有上百名住戶人,但兩個部落加起來搬去馬蘭榮家的僅有31人,大鳥部落的居民選擇在部落附近的舊大武國小、新大武國小、天淇幼稚園以及大武家扶中心集體安置,富山部落則在天后宮安置。

但是這些安置地點,因為是由居民提出的,而非政府提提供的選項,因此同樣的無法得到任何照顧協助或生活津貼補助,只能由居民以自力救濟的方式進行安置。(關於馬蘭榮家的情形,與居民入住戶數,可參考自由時報「暫住馬蘭榮家,災民很滿意」)

為何居民如此抗拒馬蘭榮家?

儘管馬蘭榮家為了迎接災民的到來,費心的準備,甚至更新了內部設備,但整個台東地區受災居民,截止昨日為止,卻總共只有70人願意遷入,甚至在芭瑪颱風之前,進駐的人數甚至僅有個位數,這尷尬的數字,讓台東縣副縣長當場哽咽:

「你們還是去馬蘭榮家好嗎?請體諒馬總統的辛勞,一個八十幾公斤的人,為了這次救災,瘦了十幾公斤,我真的是很不忍心…(哽噎)」

而總統府副秘書長賴峰偉也激動表示:

「我一直想不通,為何高雄的人被安置都很滿意、沒有問題,為什麼台東的就是不願意?剛剛聽到大鳥的頭目說了,才明白原來是因為看不到希望,現在馬總統承諾說要給你們希望了,你們就讓他愛你們好不好,不要總統要給你們愛,你們還不接受!」

為什麼台東族人對於馬蘭榮家如此抗拒?居民表示,馬蘭榮家距離部落真的很遠,如果騎摩托車的話(部落最通行的交通工具),從嘉蘭到馬蘭榮家要30-40分鐘,從富山部落過去則要70-90分鐘,最遠的大鳥部落騎到馬蘭榮家,則要將近120分鐘,搬至馬蘭榮家,形同與部落原來生活完全隔離。

但是除了距離因素之外,從88水災至今整個過程累積的不信任和擔憂,都讓居民害怕,一旦遠離家園,恐怕就得在馬蘭榮家等待看不見的未來,這份顧慮,是居民不願選擇搬遷的最主要因素。

為了讓外界更瞭解居民的擔憂與政府的回應,記者整理10月3日,馬英九總統和各層級的官員與大鳥和富山部落居民會面的內容,記者盡量還原當日場景與發言內容,希望有助於理解居民面對安置與重建時的想法與擔心。

10月3,總統與富山和大鳥部落的會議

十月三號中秋節,當天下午一點半,馬英九總統一行,到了台東縣大武鄉大鳥村探視災民,希望了解災民的需求,進行一個良性個溝通,安排了一個會議,過程頗具戲劇性,甚至有些政府官員,為了馬總統的「辛勞」體重遽降而情緒激動哽噎,整體而言,對於富山部落和大鳥村居民的短期安置並沒有個明確的結論。

image001
(總統馬英九10月3日至台東與富山、大鳥部落族人面對面溝通,攝影/楊念湘20091003)

世界展望會對大鳥重建永久屋的說明

世界展望會在會議一開始即表示,原本要協助大鳥部落興建中繼屋,但是在颱風過後,卻希望改成興建永久屋,是因為,永久屋的設計,是以符合居民的核心價值、信仰以及文化為構思基礎,更進一步,希望提供教育協助與社區產業發展,例如與台東農改場、與屏東科技大學合作發展農作經營,興建的過程,也會讓部落災民參與,除了以工代賑、學一技之長外,也讓災民親自參與,蓋自己的家。

面對災民提出為何災情過了一個多月才開始要動工的質疑,世展會說明,是卡在「土地」,才會拖這麼久。因為安置土地,一地難求,但,目前,最終選址在省道通往大鳥村入口處,是個大家都可接受的結果。

image003
(世界展望會會長杜明翰向大家說明進行永久屋的計畫,攝影/楊念湘20091003)

image005
(大鳥部落永久屋選址地點,攝影/楊念湘20091003)

居民對安置的希望

會中,儘管政府官員,一再承諾會馬上動工蓋永久屋,但對大鳥的災民來說,這一個多月處於「沒有被安置」的擔憂、徬徨、等待,讓大家對政府官員的承諾,一再落空,早已不耐煩了。大鳥自救會總幹事張秀英與大鳥部落頭目王中山,在會議中,語氣激動的強調要求總統,必須以「白紙黑字」提出「確切的動工日期與對口的單位」,以防行政機關互踢皮球,言詞中的焦慮與憤怒,不難理解。

一大早就從富山自救會趕來的總幹事何曉英也很激動的說:「另一個颱風,已經今天又逼近了,安置及是否遷村事宜,還是沒有下文!」,她提出幾點要求:

(1)希望在短期安置部分,可以在舊大武國小廢址或是就近在本鄉其他合適地點,

(2)希望能知道,到底何時才能安遷?何時可蓋永久屋?負責窗口到底是哪個單位?

(3)安置計畫應「離村不離鄉」。

(4)認定受災的標準應從寬,戶數從優.目前的標準,一定要被土石掩埋到五十公分,才算受災戶,對富山地形斜峭,土石流傾洩而去,有些不合理,應從寬從優。

(5)許多災戶的子女,原本在外工作,為了遷村安置參加部落自救,無法繼續工作,希望能夠補救或補助,給予工作機會或生活津貼補助。

回應大鳥村災戶需求蓋永久屋的部分,台東縣彭德成副縣長說:「安遷認定從寬,重建從速,只要一確定,蓋永久屋的地點,馬上就會蓋!」

面對大鳥災民的一再質疑,世界展望會的代表也解釋:「原本選用中繼屋,是因位於大鳥村入口處的那塊地還不確定可否做為長期使用,才想說先蓋暫時安置的中繼屋,現在確定那塊地可以用了,所以就決定可以蓋永久屋了。」

台東縣原民行政處顏志光處長說:

「按照重建特別條例的規定,因租屋、或是房舍未評估為「不堪居住」的實際受災災民,也就是不符合「人在、籍在、屋毀者」,按照重建特別條例的規定,是不能安置住進中繼屋的,以至於本村實際有十四戶受災戶,但卻只有八戶,能入住中繼屋。

原民處為了能讓所有受災災民都得到安置,所以從寬認定,只要是住在危險區的十四戶災民,都能入住永久屋,只是,目前大鳥村,還未被政府劃定為危險區,為了能讓災民符合入住安置條件,能盡快入住,我已決定用「先斬後奏」的方式,讓永久屋可先行動工,並請農委會盡速認定大鳥為危險區,讓行政程序與永久屋工程同時進行,以達到救災安置優先的目的,經過跟各單位的討論,最快下星期就可以開始動工了。」

針對工作補助的問題,勞委會表示:

「將會落實以工代賑,讓災民蓋自己的家,也可以兼顧生計。之前提出的八八零工方案,是以救急為目標,領日薪,為期一個月至半年,現在推出新的方案,是以長期一個月~三年為主。」

針對勞委會的發言,有居民表示,除了蓋自己的家,誰來決定可以給予怎麼樣的工作機會,又是誰能決定「誰能得到這份工作機會」呢?畢竟這樣的工作,還是有名額限制,難保不會被有心操作的政治人物,用來作為地方勢力拉選票的利器。

關於安置,居民和官員的對話

面對即將到來的芭瑪颱風,政府急切的想將富山、大鳥部落的災民,安置到馬蘭榮家,雖然,災民害怕颱風所將帶來的災害,卻不願離開他們現住的帳篷,因為對政府的不信任,讓他們更害怕進去位於台東市馬蘭榮家後,是否就永遠離開他們的家園了。災民強烈表達「離村不離鄉」的意願,希望能夠就近安置於舊大武國小。

會議途中,大鳥部落頭目王中山,按耐不住站起來,向馬總統提問:「你上次來,我們在這裡說過的話,沒有任何官員去執行,請給我明確的答案,譬如,什麼時候動工蓋永久屋?沒看到希望,我是不會走的!」面對政府,口頭承諾的一再跳票,處在絕望情緒中,災民相當不信任政府,寧願繼續住在大鳥活動中心的帳篷裡。

面對頭目的質疑,馬總統立刻回應:

「你要希望,我就給你希望好不好!我們十月十一日將會確認遷村事宜,到時候就能進行動工。」

「我們不可能故意趕你們走,但希望你們不要再住在帳篷裡了,颱風要來了,而且天氣也會漸漸變冷,你們要是出了什麼事,我們政府怎麼擔當得起呢?」

針對總統的說明,有居民提出疑問:

「如果總統真的擔心我們,為何不尊重我們的意願,讓我們可以就近安置於舊大武國小,離村不離鄉呢?」

面對災民的疑問,馬總統回答:

「短期安置的部分,我應該要尊重地方長官,尊重大武鄉鄉長的決定,畢竟他是你們選出來的,如果都是我做決定,那選他出來,也沒有意思了嗎,我尊重地方自治。」

大武鄉長則向居民喊話:「舊大武國小真的塞不下人,你們可不可以去馬蘭榮家?」他表示,災民持續不配合地方政府的態度,面對總統前來,讓地方官員、鄉長、縣長無法確實執行中央的命令(妥善照顧災民、安置於馬蘭榮家),而掛不住面子。

而台東縣彭副縣長也激動的站起來,哽咽的說:「你們還是去馬蘭榮家好嗎?請體諒馬總統的辛勞,一個八十幾公斤的人,為了這次救災,瘦了十幾公斤,我真的是很不忍心…(哽噎),我們要一起走過風雨,讓總統看到我們同心協力的力量!」

總統旁的賴副祕書長接著發言:

「我一直想不通,為何高雄的人被安置都很滿意、沒有問題,為什麼台東的就是不願意?剛剛聽到大鳥的頭目說了,才明白原來是因為看不到希望,現在馬總統承諾說要給你們希望了,你們就讓他愛你們好不好,不要總統要給你們愛,你們還不接受!」

彭副縣長再度發言表示:「颱風快來了,大鳥的災民,請你們先去馬蘭榮家,富山部落的,就請鄉公所安置,要不颱風來了,來不及撤,像上次莫拉克,造成台東台九線太麻里以南有十八個斷點,到時,大家就都出不去了!」

大鳥部落頭目王中山聽到眾多官員這樣說,以十分感慨的語氣回應:

「總統,其實我們在這邊待這麼久,委屈很多,但無法在檯面上說,如果你想了解,我們在私下談吧,我話就說到這裡了。」

馬總統說:

「遷去馬蘭榮家,就只是撐過這次颱風好不好,之後還是可以回來。你去了馬蘭榮家,我就請副秘書長跟妳私下聊聊,如果你們都不聽話,那我這個總統要怎麼做呢?」

王中山頭目沒有繼續發言,但災民還是沒有妥協,最後仍沒有選擇前往馬蘭榮家。

為什麼,地方政府不願接受居民對安置的提議?

面對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均強烈的要災民遷去馬蘭榮家,而不依災民意願,選擇在離村不離鄉的地方安置,多數居民均感到不解,某位熟悉政情的原住民地方人士表示:

「安置於行政院輔導會的馬蘭榮家,動用的人力、物力,都屬中央的資源,反過來看,鄉公所、台東縣政府皆屬窮縣的窮機關,其實沒什麼資源,如果要讓災民安置於原鄉,那鄉長、縣政府雖然了解民情,但找資源就頭大了,如果缺少了甚麼,還會引起抱怨,對他們來說是相當麻煩的,才有安置於馬蘭榮家這樣的政策

此外,馬蘭榮家是屬於中央部會管轄的地方,將來在那裡安置的政策、執行的方式,裡面的工作人員,卻都高高在上,遠離民意的壓力,就不容易符合原住民的需求,災民心理都怕怕的,所以遲疑不接受到馬蘭榮家安置,不是沒有原因,不是沒有疑慮。」

永久安置的困難

對當地居民而言,目前廢棄的「舊大武國小」一直是短期安置或長期安遷的理想地點。當馬總統聽到官員說,那塊地是國有地時,立刻回應:「好啊!如果是國有地就沒有問題了!」。

總統也表示:「到底在救災時,政府可以提供怎麼樣的協助呢?像是制定政府和民間合作的政策,例如,為什麼要那麼麻煩推出重建特別條例,是因為有了這個特別制定的法令,可以排除現行法令的限制,本來要兩年跑完的行政程序,現在三個月就跑完,除此之外,政府還能提供土地,建設周邊公共設施與排水。」

儘管如此,舊大武國小,以實際空間來看,難以容納為數眾多的災民。光是富山部落的災戶就有三十七戶,而舊大武國小在世界展望會的規劃下,只能蓋二十五棟建築,一棟大約容納一到五人,大武鄉鄉長武仲民也表示:「目前整個大竹村的各部落都很危險,需要再透過縣府,找更多的土地來安置。」

面對這個問題,世界展望會表示,若拆除舊大武國小的建築物,將可以擴充建築戶數,應該是塞的下全體富山部落居民,但是整個大武地區需要長期安置的災民,恐怕不只是富山部落的災民,在遷村戶數尚未明確的情形下,許多的決策很難定案,災民也持續處於擔憂中。

image007
(居民屬意的安置與重建地點─舊大武國小。攝影/楊念湘20091003)

其他關於法令與重建的意見

除了短期、長期安置的爭議之外,會中,也有災民提出其他關於法令的問題,例如:「雖是同一地址,但有多個戶口寄居使用」,依照政府現有的法令,只能以一戶為補助標準,讓一戶受惠,那其他寄居戶,無法得到救濟補助,顯然有所遺漏,實際受災的災戶,卻拿不到補助,怎麼辦?

包含將來配給永久屋的部分,也許有四戶人被掩埋、沖毀,因「四戶共用一個戶籍地址」,卻只配給一棟永久屋,造成安置配屋與事實需要有出入,這部分希望請總統裁示。

另外,在隔壁村的「大武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也提出:

「目前大武村有150幾戶災戶,但縣政府因沒有收到鄉公所上報的公文,不敢核定,無法核定。雖然,馬總統強調,在災戶補助、安遷的認定要行政人員從寬,但是,鄉公所基層行政人員,卻表示僅有口頭命令,但沒有實際的公文發下來,無從依據。所以,根本不知道從寬的依據為何?而不敢私自「從寬」,怕要負法律責任,導致災民領不到適切的補助,造成災民互相搶奪資源,甚至基層行政人員,為了規避責任,在發放資源時,要災民簽寫切結書,情何以堪。」

針對一址多戶的問題,馬總統表示:「一切會以實情為依據,會請村長、鄰長下去了解各戶狀況,如果符合補助標準,那每戶都可以領有一棟房子,不可能會讓一棟房子擠了十幾人的情況發生。但,如果沒有設籍在此地、或租屋的災民,就看剩下的資源有多少,再分配了。」

針對永久屋使用權與產權的問題,馬總統回應說:「為什麼住進永久屋後,土地是你的,房子是你的,但卻不能轉賣呢?因為政府會怕,災民一拿到手,就馬上轉賣,錢馬上會花光,又落入無家可歸的情況。」所以,馬總統是擔心,災民萬一不會理財,而又讓自己變成無殼蝸牛,的,令人擔心。

馬總統繼續說明:「目前台東縣有三十三個部落,被評為不安全部落(但不表示一定會被劃為危險區),二十一個部落,被評為安全部落,十個部落被評為有條件不安全,依據『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二十條,經專家學者鑑定後,被評為危險區域與違法建築區域之人民,都得強制驅離,但,政府一定會與民眾溝通,達成共識,不會真的強制執行,請大家放心。」

結論:

這場會議雖然討論了很多事項,但是整體而言,對於富山部落和大鳥村居民的短期安置或長期遷住與重建方式,並沒有明確結論,富山與大鳥的居民幾乎仍全數以自力救濟的方式安置,而沒有選擇路途遙遠的馬蘭榮家,至於長期重建的方式,仍須繼續關注。

延伸閱讀:

改打游擊戰的嘉蘭「八八山寨」

何不嘗試用原住民的方式看事情?─嘉蘭宋仙璋先生專訪

(本文轉載自「莫拉克獨立新聞網」)

部落戰爭,太麻里以南(下)

金峰鄉衛生所主任高正治嘆氣:「很多安全地帶都在800公尺左右,以前也都是原住民的地,但林務局說那是國有地、不能釋出!」但國有地未獲妥善保護,姑且不論政府的遊憩觀光政策如纜車上山,光是伐木就是一大問題。

編按:

本文為作者進行之莫拉克災後系列報導,記錄台東太麻里以南各部落狀況與面臨課題,閱讀「部落戰爭,太麻里以南(上)」,請點選這裡。本系列報導進行中,請大家繼續關注。更多災後系列報導,請移駕至「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部落格閱讀。

980922-bigbird005-400.jpg
(大鳥部落│地球公民協會提供)

88風災創造許多孤島,台東地區除富山部落,還有同樣被忽視的大鳥部落。8月下旬,總統馬英九和前行政院長劉兆玄在災區到處被嗆,大鳥村卻不吝給予行政官員一個掌聲。但至今大鳥村14戶房舍全倒的受災戶沒有拿到政府補助款,申請補助又被駁回,理由是「無地址、無門牌」。

災民哭笑不得地問:「不就是因為房子被埋掉了才申請補助嗎?」雖然災後總統夫人周美青曾前來探視,農委會水保局當場也承諾盡速為災民恢復家園,但實際狀況是,下雨超過2百公釐就得撤離的大鳥村民,至今沒有確定的安遷場所。

又見孤島

大鳥部落受創狀況僅次於嘉蘭村,當地居民難過地說,8月28日嘉蘭村已展開立柱動土重建儀式,「我們卻到8月31日才拿到帳棚、才終於能夠好好睡一覺。」但這已是她們自風災後被安置的第3個地點,而且沒有水可以洗澡,也沒有煮飯的設備。

台東縣政府原要將大鳥部落受災戶安置到台東市「馬蘭榮家」,並打算找台東市閒置國宅讓災民購買或租用。但馬蘭榮家距大鳥部落需要1個半小時的車程,「老人家的土地及親族都在大鳥、大人和小孩的工作及學校也都在大鳥,安置在榮民之家根本不切實際!」但她們的訴求被置之不理。

伯仁之死

知情人士透露,災後各界資源源源不絕匯入地方政府,但卻因年底選舉將至、政客卡位爭奪,雪中送炭非但不存在,部落族人在長期嚴重福利依賴狀況下,發聲機會更被壓制。

部落居民說:「大鳥部落現任鄉代想選鄉長,與鄉長分屬不同派系,但與縣議員同派,這樣說妳懂吧?」大鳥部落長期無發展,居民多老弱,生活幾乎全靠補助,風災後做為「監督者」的政客以控管手段攔截目前暫掌權者的資源,大鳥部落就這樣陷於風災後的困苦。

日前88嘉蘭山寨組織提供經驗,鼓勵大鳥部落自組自救會;9月1日自救會成立,台東縣政府才在9月2號前往勘查大鳥國小旁笆扎筏段是否能提供大鳥部落重建;9月4日,在88嘉蘭山寨組織協助下,14個受災戶才終於可以共同煮食、9月5日終於洗到熱水澡。

然而最急切的部落安全說明會,卻在9月11日才草草召開。「大鳥部落的土石堆積都還沒清除完畢,部落隨時面臨二次土石流的恐懼;部落族人一聽到雨聲,就哭。」

離土喪地

一場風災,讓眾人得知山林水土被嚴重破壞的現實,這次不必各界要求居民下山,部落居民莫不渴望找到安居地點。但多數居民的中繼安置希望被政治角力掐死,所謂永久安穩的地土也難以找尋。

重建推動委員會對災區的調查報告日前出爐,初步勘查55個部落,其中17個安全、31個不安全、7 個部分不安全。儘管原民會主委孫大川表示,不安全的部落未來若要遷移,會尊重族人意願,也會秉持「離災不離村,離村不離鄉」原則,但土地難尋。

嘉蘭村的中繼屋暫居地未來必須交還給正興村;大武國小附近土地至少有3個部落希望進駐;嘉蘭村永久屋選址過去曾發生災害;高雄月眉農場將擠入不同族群,文化恐遭滅絕…居民疑問:「以前祖先選的地方都沒問題,為什麼不讓我們回去?」

金峰鄉衛生所主任高正治嘆氣:「很多安全地帶都在800公尺左右,以前也都是原住民的地,但林務局說那是國有地、不能釋出!」但國有地未獲妥善保護,姑且不論政府的遊憩觀光政策如纜車上山,光是伐木就是一大問題。

台東海岸的漂流木都是珍貴木材,儘管林務局否認有盜伐現象,但現實狀況就是「山老鼠又上山了!」嘉蘭村民王清松感嘆,原住民本和山林共伍,並無太多破壞性開發,但林務局將許多良地收歸國有,派遣原住民當森林警察,「可是我們巡山有用嗎?發現山老鼠也無法阻擋。」環團也無奈指出,不少無法謀生的原住民最後受雇於漢人上山盜伐,風災來時又釀禍,相當諷刺。

貧民窟製造機

高正治指出,原住民與非原住民間私下的山地保留地承租與讓渡使用的狀況頻繁,「目的在取得現金,因應生活所需」。他曾建議成立「原住民土地信託基金計畫」讓保留地價值化。

以平地造林為例,若按公頃補償,以原住民擁有造林地者約2萬至3萬戶計算,1年約36億,將這些錢做為原住民自行運轉的生產事業基金、補貼,可望減少濫墾、償還貸款壓力問題。

但高正治的想法未被採納,如今災難再臨,漢人又把「遷村」、「恢復山林」講得理所當然,讓部落都很擔心。在文化保存的考量下與政府的遷村時間壓力下,部落多不願選擇無法細膩討論的永久屋。但選擇中繼屋,後續的房子著落又是一筆花費。

而目前部落居民到底能否回到原鄉耕種說法紛歧,即便能回鄉耕種,也必須建立在安全的情況下、若永久屋預定地離原鄉太遠,耕作成本也會提高,居民相當擔心未來無以為繼。

這些疑問都未被解決前,政府卻祭出低利貸款,讓高正治忍不住痛批:「等期限一到開始催款,原住民的土地就再度不見;這根本是內部殖民掠奪,政府在旁助紂為虐製造原住民貧民窟!」

部落要自決

嘉蘭自救重建委員會副主委宋仙璋直言:「我們希望回山上。」原住民相信祖先智慧,願意參與重建委員會一起確認土地安全性,「不能都不給我們參與。」他不否認山上開路具破壞性,但工程技師黃于玻表示:「並非不能縮小破壞,只是要投資較大成本。」

部落不求路寬、只求通行,願意盡量保持原樣、進行邊坡植樹。王清松進一步指出,嘉蘭村民已在構想,若能和政府協調回傳統領域居住,將發展生態旅遊;「不是封溪護魚,而是我們的生活樣態。」

王清松表示,台東的原民部落多元,近來原住民也體認文化重要性,部落打算逐步恢復原傳統生活模式,「找回跟大自然相互依賴的尊嚴」,並結合社區營造發展傳統織布、木工手藝,「88風災絕對可以是轉機!」王清松祈盼,「還我土地」不再是形式,希望政府相信原民智慧、讓資源回歸部落自決,透過遵循古老傳統,尋得人與自然的平衡。(完)

部落戰爭,太麻里以南(上)

除了嘉蘭需要安置與遷村,台東還有被遺忘的部落。富山部落位於南迴鐵路正下方,若非居民在台九線公路右手邊的路燈懸掛「被政府遺忘的角落『富山部落』」,幾乎找不到部落在哪裡。這是一個連當地原住民都會錯過的地方…

編按:

本文為作者進行之莫拉克災後系列報導,記錄台東太麻里以南各部落狀況與面臨課題。本系列報導進行中,請大家繼續關注。更多災後系列報導,請移駕至「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部落格閱讀。

980920-taimamu_8749-400.jpg

災後40天,南迴鐵路部分路段通行,火車已經能夠行駛至日出之鄉太麻里,災後重建工程也在這裡起步了。但台東地區因有複雜的政治鬥爭與文化隔閡,重建艱辛並不遜於高雄。

基本津貼全無

太麻里嘉蘭村是這次88風災台東地區受創最嚴重的地方,部分受驚戶還留在嘉蘭村,全倒戶則被安置在介達國小。她們住在世界展望會提供的帳篷中,引頸企盼安定的一天到來。但至今為止,她們並未獲得任何政府補助;中繼屋雖已開始興建,但確定入住的只有全倒戶;房子沒倒,卻也不可能再住人的村民,則不知何去何從。

目前安置在介達國小的村民約有110位,大多數人無法依親,因未選擇租屋方案,連基本津貼都沒有。居民不解地問,政府對一無所有的居民不是應該有基本照顧?但她們的疑問並未獲得解答。

9 月17號,台東縣政府首度與災民座談。會議開到晚上10點多,但對嘉蘭村族人而言並沒有實際進度。嘉蘭村民王清松表示,重建需要整體規劃,除受災戶需要的安置與緊急生活協助,嘉蘭村需要面臨的還包括遷村及隨之而來的生活重建問題;但遷村及生活重建卻因文化與長期原/漢權力的不對等,難以得出適切原住民的方案。

缺乏對話的選擇

災後,台東縣政府提出3種安置方案:租屋、中繼屋(永久屋)以及低利貸款。但多數受災戶並不願選擇租屋與低利貸款。台北大學社工系在災後前往台東服務,社工系學生蔡中岳表示,因部落居民連基本購屋資金都沒有,所以沒人考慮;選擇租屋,部落等於瓦解,中繼屋成為唯一方案。

image

台東其實原本沒有中繼屋方案。金峰鄉衛生所主任高正治透露,因選舉將至,台東縣府希望直接讓慈濟在台東建設永久屋,後因企業家嚴長壽等人介入,向總統府高層直接提出建議,中繼屋方案才臨時殺出。

中繼屋地點在太麻里鄉正興村一塊公有地上,雖和嘉蘭都是排灣族,但仍有清楚的傳統領域概念。正興村族人願意暫借土地嘉蘭村民使用,但期限只有2年。王清松指出,屆時若找不到永久屋建設地,在政府許可下,嘉蘭村民可以繼續居住在正興村;但嘉蘭村民不願事情這樣發展,

「部落有部落的默契與規定,若違反,會發生什麼衝突,不是漢人政府可以想像的。」

盡快找到適居地對部落來說才是重點,但永久屋土地評估卻未與住民有足夠對話空間。王清松透露,縣府要她們遷居的地,是日據時代第一次強制遷村所在,「我們後來為什麼遷走?因為那段期間我們所有孩子一個一個莫名其妙死掉!」若是漢人,會願意再遷回去嗎?

陡峭家園遭遺忘 

除了嘉蘭需要安置與遷村,台東地區還有被遺忘的部落。富山部落位於南迴鐵路正下方,若非居民在台九線公路右手邊的路燈懸掛「被政府遺忘的角落『富山部落』」,幾乎找不到富山部落在哪裡。

image

富山部落不但是一個連當地原住民都會錯過的地方,就連原住民委員會原住民資源資訊網都沒有登陸它任何資料。風災當晚,土石流淹沒村莊上半部,海水與溪流仍舊繼續沖刷公路路基,而公路距部落僅走路1分鐘的距離。

image

富山部落無奈而哀淒地在部落掛滿了「富山部落將成為第2個小林村」、「請政府為我們準備屍袋」的布條,因為居民申請補助,縣政府的回答卻是:「淹水沒有超過50公分,無法補助。」

讓人難以想像的是,居住在富山的原住民,竟是原本整個大武地區數一數二的大部落。部落微弱的呼喊,在火車行駛過南迴鐵路時發出的轟隆聲中消失─一個南迴鐵路下的部落,而外界只關心「鐵路何時全線通行」。

文獻記載,富山部落原名「蔡腊密」,原部落有535人。這裡曾經居住高砂義勇軍的後裔,但如今富山部落只剩下約33戶居民。住在富山部落的幾乎全是老年人和小朋友,這個部落至今以來都沒有自來水,比典型偏鄉部落還弱勢。

原富山部落並不在公路旁,部落頭目林賢三開玩笑說:「小時候要幫爸爸買米酒,光走下山就得一小時,路很暗,跌跌撞撞回到家,酒剩半瓶,大家才決定往公路旁遷移。」黑色幽默的背後,反映的是原住民在原生活方式被破壞後,與都市文明生活物質的依賴關係。

用盡氣力的呼喊

部落在無法發展的情況下漸漸外移,而部落中少數壯年人則在貧困的日子逼迫下鋌而走險。今年3月,富山部落族人為維持家計盜伐七里香,全村8名壯漢陸續被捕,3人服刑中、4人即將報到執行,另1人則獲判緩刑。

居民說:「原本以為在原住民保留地採伐不會違法,直至載運途中遭警攔截才明白。」一切已來不及,即便是「原住民保留地」,山也不再屬於原住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而這些被逮捕的居民中,第一個被釋放的,是成立富山部落自救會的會長布古子。

布古子長得壯碩,有一雙濃眉大眼,18號晚間託高正治為他找來外援,包括原鄉部落重建文化基金會、台東環保聯盟、台東大學、人民火大聯盟等團體;當晚,他操著流利的排灣語及不流利的國語述說富山部落的狀況,高正治這樣形容─「布古子賭下的是尊嚴。」

當晚是一場正式而傳統的原住民聚會。簡陋的木板桌上,血腸、豬肉、花生、芋頭,不經任何調味擺著。高正治說明,雖嘉蘭、大武地區都是排灣族人,但部落與部落間除非不得已「否則不會求人」。桌上那頭豬,是部落用盡氣力的最後一聲呼喊。

image

布古子說,幾乎沒有人知道富山部落,經過部落的人總以為這裡只有一條溪流;風災當晚,部落上方的橋被土石堵塞,後來終於應聲而斷,土石一路沖刷,部落幾乎半毀。
前往現勘地台東環保聯盟副會長楊宗翰補充,富山部落位於相當狹小的山谷中,其實不適人居;部落第一戶牆上張掛著救災通報的流程圖,這裡是土石流警戒區,但遷村談了數年,至今毫無進度。

莫拉克風災嚇壞了富山部落,她們希望遷往舊大武國小旁;但這裡卻是大武地區遷村戶兵家必爭之地,台東縣政府認為,富山部落或可考慮遷往舊南興國小。然而南興國小也曾發生災害,族人不禁無語地問:「請問哪裡才安全?」(待續)

0922補記:「部落戰爭,太麻里以南(下)」已完成,請點選這裡閱讀。

嘉蘭部落的莫拉克過後(2)牽手連心,合手感恩

「我知道大家煩惱蓋房子的錢的問題」宋主任站在台上和大家這樣說,中繼屋是可以異地重建,或是請慈濟功德會協助各位……。站在一旁拍攝的我,不太敢直視大家的臉,透過攝影機的螢幕微暗的燈光中,默默的紀錄這個期待…

前情提要:台東嘉蘭部落在莫拉克颱風中遭受風雨侵襲,但在地方族人互助合作,加上外來團隊的協助下,已經開始進行自立造屋的工作,先搭建有部落精神的中繼屋,再來仔細思考重建方案。

這篇文章的紀錄日期是8月19日,文章中提起蓋中繼屋的事情,在8月27日已經進行了「立柱儀式」也有當日的影像剪輯,在這篇文章裡,作者記錄在儀式背後的心情,以及部落面對挑戰的過程,讓在外的族人與關心朋友更能瞭解現場感受。

本文作者為嘉蘭重建家園影像協力小組成員,也是台東縣太麻里鄉香蘭村拉勞蘭部落族人,目前就讀於國立東華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二年級,他將定期記錄部落重建過程,與大家分享。

閱讀「嘉蘭部落的莫拉克過後(1):in,進入」請點選這裡。

───────────────────────────────────────────────────────────

約中午來到介達國小的安置中心,不見韋涵跟濬哲的蹤影,卻巧遇嫁到嘉蘭村的國小國中學妹,才剛當上媽媽的她跟老公、小孩一起住在安置中心裡,雖然老公和她的工作並不穩定,但還是一樣樂觀開朗,只是一談到房屋跟小孩,她回了我一句「我不知道怎麼辦」。

天氣依舊炎熱,下午陸續有幾個NGO團體來到介達國小表達關懷之意。Lisin、我及堂妹Saljeng因為熱昏了便朝店鋪的方向走想買個冰涼的飲料,我們在店鋪旁小歇一會,一個約四五歲大的孩子問我們:「你們來救災的嗎?」我不知道該怎樣回答,我們作的只是拍攝工作而已,陸續來了一個與他同齡和一個約十歲的小孩子和我們聊了起來,我們玩起猜謎遊戲。

回到介達國小,我們拍攝生活起居空間及一些零碎的畫面,國軍運來了流動式的洗澡間供大家使用,晚間六點到十點供應熱水,無隔間的設計讓大家洗澡時都是坦誠相見。而安置中心也設置一二樓男女各兩間的教室作為睡覺之用,大家的家當就擺在自己睡覺的位置上。

980831-taidungjialan-360.jpg
流動式的澡間

教室走廊的牆上貼著自救會的「嘉蘭村八八水患受災親族自律生活管理分工表」海報,共分為教育、膳食、協力、照護、環保五組,每組選一組長負責發落工作事項,另有對外窗口代表組由kama宋仙璋主任和kama王清松負責以及蔣爭光負責的權益關懷組。

海報最下方寫著「牽手連心,合手感恩」、「房子倒了,人沒倒,精神在,力量在,希望在!同胞,加油!」,大家都很有共識的執行自己的工作。

image003
貼在教室走廊的工作分組表

大家戲稱宋師母是風紀股長,專門管理大家的生活起居,例如宣布物資發放時間、公布有那個團體要來看看大家、何時要召開會議或是隔天的行程等等,我經常看她拿著大聲公,帶著沙啞的聲音跟大家報告事項。

接近傍晚,她突然說頭很痛,一問之下才知道師母有高血壓的症狀,醫護站的人員也來幫他量了量血壓,要她少煩惱,我們也常這樣安慰大家,但面對自己一生的心血全部流入汪洋大川不知何去何從的當下,這是困難的一件事。

傍晚,回到拉勞蘭部落,老人會館外擠滿了台灣各地來的志工約40位正在享用部落媽媽準備的晚餐,他們十八日下午就來了,住在青年會所、老人會館和教會,由財團法人部落重建基金會負責規劃分配他們往更南邊部落的災後協助事項。

此時,我們接到電話說介達國小的安置族人正在討論關於組合屋及遷居的事宜,餓著肚子騎著車子又來到介達國小,宋仙璋主任正在跟大家討論開學後因無法繼續住在教室的居住計畫,以及新居地及中繼屋的建築配置圖,同是嘉蘭村出身的台東縣議員宋賢一則坐在一旁和大家一起聽取簡報,大家贊成依照宋主任所畫的圖作為暫時居地的空間配置。

有人向議員提出是否能夠有效的監督地方政府與鄉公所重建計畫的進度,他們還是希望能夠回到嘉蘭村居住。2005年海棠颱風已侵襲過嘉蘭村,但政府的重建腳步龜速,今年又碰上莫拉克颱風,造成嘉蘭村約莫七十戶民宅遭受影響,有的居民是二度受災戶,因此居民質疑,此次風災後,政府是否又會以緩慢的重建腳步應付居民急迫的心?

宋議員和宋主任說,大家都想要在短時間內能夠有更固定的居住地方,已與金峰鄉鄉公所和正興村協調,將寄住在正興村上方的公有地,但是在中繼屋完成之前,必定碰上介達國小學生開學的時間,大家勢必將教室還給學生,世界展望會承諾將運送帳棚過來暫時作為大家的房屋,而帳棚的位置則是設置在國小的風雨球場上。

「因為我們要暫時住在正興村,該有的禮貌要有」,大家決定要向正興村表達感謝之意,並且在中繼屋動工前及落成舉行palisi祭告儀式,知會在地的神靈與居民。

此外,宋主任也提到,大家還是希望回到嘉蘭去,不過接近河道的部分已無法住人,因此,將在上部落的新富社區尋找新的居住地,目前暫時有兩塊可以考慮的土地。

「我知道大家煩惱蓋房子的錢的問題」宋主任站在台上和大家這樣說,中繼屋是可以異地重建,或是請慈濟功德會協助各位……。站在一旁拍攝的我,不太敢直視大家的臉,透過攝影機的螢幕微暗的燈光中,默默的紀錄這個和諧和期待希望的會議。

會議結束,拍攝鄭校長和宋主任討論中繼屋未來的規劃,台北來的諮商師信衡也來了坐在一旁聽著。中繼屋的設計以「文化內涵、以人為本」的概念為出發點,希望安置中心的大家以自然材的方式協力造屋,林管已處發佈消息,隔天(八月二十日)開放漂流木撿拾,中繼屋的計畫與工程看來已蓄勢待發了。

結束拍攝回到了拉勞蘭,青年會所的哥哥們正談論著今天到更南邊的部落協助的經歷,我和Lisin兩人煩惱著DV的過帶問題,承諾每天剪輯一小部影片放上網路,卻因為機器的問題沒辦法實行,看來只能回到花蓮再作處理了。

後記:

這篇文章的紀錄日期是8月19日,文章中提起蓋中繼屋的事情,在8月27日已經進行了「立柱儀式」,下面影片為8月27日影像剪輯。

 

 

(本文稿費全數捐給嘉蘭部落重建家園募款專戶,其他嘉蘭新聞,請閱讀這裡)

(作者為嘉蘭重建家園影像協力小組,台東縣太麻里鄉香蘭村拉勞蘭部落族人,國立東華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二年級)

嘉蘭部落現況與教育需求0826

嘉蘭部落頭目說,至16日上午統計部落內房屋被水沖走的戶數共有68戶,部落靠著緊密的守望相助、互相通報,災害無人傷亡是不幸中的大幸,但目前部落內仍有許多房子有一半埋在泥沙中,居民也擔心九月開學後…

編按:

本文為參與嘉蘭部落重建的志工寄來的現場記錄與教育上的需求,嘉蘭部落自立重建的過程中,請大家一起來關注支持!

嘉蘭國小的電話:089-751-224, 另外還有一個「嘉蘭國小─莫拉克颱風災後關懷重建」的部落格,上面有災後重建的訊息。

─────────────────────────────────────────────────────────────

敬愛的朋友您好

八八水災重創台灣,前兩日翠菱和海洋大學、東華大學師生所組成的22人志工團隊,載著一卡車物資進入台東太麻里,並加入「太麻里基督長老教會莫拉克颱風救災與重建中心」的工作,並在道路搶通後立即將救援物資送到受創嚴重的嘉蘭部落。

嘉蘭部落頭目說,至16日上午統計部落內房屋被水沖走的戶數共有68戶,部落靠著緊密的守望相助、互相通報,災害無人傷亡是不幸中的大幸,但目前部落有許多無家可歸的族人、部落內仍有許多房子有一半埋在泥沙中,急需要家園重建、整建的工作,許多居民也擔心九月開學後孩子的學費、生活費都出問題

本週,我和嘉蘭國小聯繫上, 嘉蘭國小提供25名小朋友的需求清單(文具用品、書籍等), 我們(海大老師帶領的十幾位志工)也採購完畢送到嘉蘭國小、並協助大鳥部落清理家園。

接下來,我們希望能再協助募集25部單車、25電腦送給受災的小朋友, 我們將部落的資訊與需求帶出來, 若有單位願意捐贈就太好了, 捐贈時,以捐助單位名義捐贈給嘉蘭國小。

深深的感謝您!

翠菱 敬上

0826-jialanxiaohai-360.jpg

海洋大學蘇達貞老師(前排左二)帶領的海大、東華大學志工。翠菱在左三(藍色上衣,我剪頭髮了 )

image003

太麻里溪,原來沿著台九線兩側有兩排屋子,現在僅存幾個殘破的房子,南迴鐵路也被沖斷

image005

台九線兩側原有一些賣釋迦的商家都被沖到太平洋去了。

image007

沒有被沖走的小貨車,可想像當時的水流、漂流木的衝擊有多大

image009

著名的麵店,僅存看板,店面以被沖入太平洋

image011

沒有被沖入太平洋的房子,屋子裡塞滿了漂流木…

image013

埋在土裡的房子

image017image019

志工伙伴們協助整理物資,進入嘉蘭部落,已有世界展望會、台東基督教醫院進入關心災區

image015
image021

嘉蘭部落上方仍有堰塞湖威脅下游的安全,無家可歸的族人在此共同用餐。

image023

嘉蘭村有兩排巷道的房子像骨牌一個一個被大水沖入太麻里溪

image025

傾倒的房子

image027

部落裡的泥沙、大石頭、漂流木

image029

埋在泥沙裡的房子,對外道路搶通了,仍不見重機具進入協助清理…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