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山的狼群─Lalauran (拉勞蘭)青年會

lalauran青年會作為一個整體,沒有外來經費補助、沒有計畫支持,自成一個生生不息、循環不已的部落生命體。它是一個家,一個「另類學校」,培養「獵人與勇士」的地方。

 台灣的原住民族群,在經過一個又一個的政府殖民下,自身的傳統文化逐漸凋零流失。儘管近二十年來,原住民的自我文化意識與認同逐漸抬昇,但是在非原住民自治的整體環境下,在政府持續表面多元實質殖民的教育、生計體制下,年輕人必定得往大都市,尋求個人、甚至整個家庭至家族的生存。作為一個傳統文化根基: 與土地山林緊密連結的「生活方式」,無法持續下去。在社會大眾看不到的地方,原住民的傳統文化,可能令人擔憂的、正實質的一點一點的消逝…。

面對這樣的隱憂,近幾年在屏東、台東的排灣族,許多部落紛紛再度成立了那流失已久的「青年會」(cakar),試圖找回失去近百年的部落凝聚力。傳統上,cakar是由部落未婚之男子、青少年所組成。部落各種大小事、粗活、戰爭、節慶儀式,都需要cakar。部落cakar的凝聚力與戰鬥力,決定了一個部落的興盛。

而在這許多的排灣族cakar中,有一個特別引人注目,那就是台東縣太麻里鄉香蘭村的lalauran(拉勞蘭)部落(lalauran有人口眾多的意思)。這個部落的cakar,有甚麼特別的地方呢?舉一個例子來說,在八八風災過後,它是筆者所知道的唯一有能力救自己、及援助他人的部落。

clip_image001

救災中的行動力量

Lalauran的青年之父: sakinu提到,在八八水災後的第二天,lalauran 青年會即成立自救組織。就像作戰指揮似的,在斷水、斷電、斷路的情況下,架設電視牆,讓民眾可接收最新資訊;成立供電中心,讓手機充電;成立中央廚房、全村共用糧食。高中以下的青少年,負責村內的修繕;大專以上的青年,負責當對外的志工。幫助許多災區的同胞,重建家園;除了自救,甚至擔起幫助同胞的責任。

讓Sakinu更為驕傲的是,在風災期間,道路阻斷與外界隔絕,當全村的米快吃完、長輩們猶豫不決時,青年們卻自告奮勇出資、出力,徒步十餘公里,走到金崙買米,屯糧以備不時之需。多出來的米,還可以分給村里的獨居老人。甚至在災後,青年會又北上到台北,為台東的災民募款、募家具。

Sakinu說:「現代的人,太強調知識、文字與頭腦。變的頭重腳輕,而忽略的親身的經驗。使得真的面對災難時,無能為力,只能依賴別人的救援。比起那些回部落的大學生,搞不好那些刺龍刺鳳的青年,還比較好用呢!是不是部落能在每一次碰到困難,不要只想著跟別人要錢、要物資;而是怎麼救自己!」他甚至還說:「我們拉勞蘭復原的相當快速,還有能力去幫助其他的同胞。就算是馬上有下一次的風災,我們也已經準備好了!」

Lalaulan青年會的起源

雖然這樣講未必適當,但大多數部落在面對風災時,因為種種因素、資源條件的限制,只能等待政府及慈善團體的救助…但無論正、反面的評價為何,那lalauran,又是如何成為如此有能量的部落呢?

十幾年前,lalauran與台東其他部落,並沒有太大的差異,人口只有僅僅三十幾戶(lalauran人口眾多之稱,可是百年前的事了。而且三十幾戶裡面,還有包含阿美族的部落)。部落同樣面對在長期漢化、文明化、殖民下,文化、倫理分崩離析。原本倚靠山林的生活方式,被迫朝向都市工作。傳統祭儀文化消失,變的豐年祭要學阿美族。青少年飆車、肇事、酒醉鬧事。父母親找不到工作,在家酒醉。無奈的部落族人,只能在教會祈禱上帝,改變這一切。

那時剛任職警察的部落青年Sakinu Yalunglung,不忍心這樣下去;就開始試著學習組織青年會(cakar),凝聚部落的青少年。當然這是一件極需要耐心、謙卑、學習及能力的工作。部落的青少年,一開始也不理採sakinu。但sakinu的堅毅與無止盡的陪伴,漸漸讓孩子們感受到他的溫暖與真心;讓孩子們信任他、愛上他,也看到他攝人的威嚴與能力。樹立榜樣,建立會所倫理,漸漸讓孩子們心服口服的聚在一起。跟隨sakinu大哥學習,並為部落服務。

但是長久以來,部落傳統文化的流失、斷裂。有鑒於當時的排灣族文化,在部落並不明顯,sakinu就去向部落的老人家一一請教;同時也帶孩子們遠到屏東,去向傳統文化較完整的部落,虛心求教。sakinu說:「一開始,衣服穿得不得體的地方之類的,還會被屏東的人笑。但到了現在,沒有人會笑了。甚至當初我們去學習的部落,現在還會過來跟我們學習。」

一開始,也會有青少年們的家長質疑sakinu的做法。認為: 孩子們被這位大哥哥給利用了,跟著他不知道在幹甚麼,不如去工作賺錢。但是sakinu不畏族人的耳語。因為時間證明了: 孩子們在cakar裡,彼此學習成長,替自己的文化與自我,重新找到(或是創造)一個新的認同與歸屬感;而從中萌生了自信、尊嚴與信任感。這些也實質的表現在青少年們對學業、工作,及對家人、族人與部落的態度上。

sakinu說:「青年會成為我們的第二個家。可以在這邊互相訴苦、陪伴。我們過的是狼的生活(而都市裡的人過的是熊的生活;男人只要會賺錢,並只顧著鞏固好自己的勢力範圍);是群體、團隊、彼此環環相扣的生活。我們可能有做板模的、做有醫生。但在會所裡面,大家都一樣!」

clip_image002

圖片摘自獵人學校~Hunter school,圖中央為Sakinu

Lalauran之所以為lalauran

在青年會,他們認為男人的生命,共分為幾個階段。第一階段:雕塑期。只要聽話、服從,學習哥哥們做事的方法與態度。第二階段:服務。開始有想法的在做事情與學習。第三階段:服事。已經有想法的在做事情,並且知道該怎麼把事情做好。第四階段:完整。知道怎麼帶領及教導弟弟們。第五階段:LIKU(榮耀)。在這階段,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希望得到祖先的讚美。第六階段:生命。可以回憶、品嘗、述說自己這一生,所經歷的種種生命故事。

而在青年會裡,就建立起這樣嚴謹的倫理制度。約可分為三個階層:

小學生的小刀幫,就是在所謂的雕塑期,必須遵守哥哥們教導。國中生與高中生的斧頭幫,則是在服務與服事。除了學習與工作,並要認識與實踐:青年會是一個整體、團結。而在經過了完整的訓練之後,經過哥哥們(青年階級)的嚴酷考驗與認同,就可以晉升到青年階級-kanzan,也就是「完整」;這同時也是部落青年等了十幾年的成年禮。成為kanzan的意義與責任非凡;這不只是一種榮耀與榜樣。他也得負責教育整個青年會的弟弟們。

kanzan裡的大哥哥:約翰,曾對斧頭幫成員所說:「不要以為kanzan很屌、很厲害。kanzan沒有你們,我們什麼都不是。但你們也不能沒有我們。我們必須教育你們,我們是一體的,是彼此緊密結合環環相扣的!」但是青年一旦只要結婚,就得離開cakar,成為青少年們的精神領導;進入「榮耀」與「生命」的人生階段。

青年會成員,從小就接受哥哥們的磨練,練就一副好體格與吃苦、「撐住」、嚴謹的意志力與態度、以及十八般武藝。像是一般部落在辦豐年祭,大都是由長輩在籌備。但是lalauran的豐年祭,許多的場地布置、裝飾、遮陽架、入口意象,都是由青少年們自己動手、上山取材。

在這個過程中,cakar、長幼間的默契、團結、經驗的傳承,就給落實了。sakinu為了磨練青少年們,也要求上山取得的竹料,得徒步從山上扛回部落,而不是用貨車載。sakinu說:「雖然這樣很辛苦。但這是我能想到磨練人、讓一個人的身心靈,都能達到我理想狀態的境界的方法。」

Lalauran青年會,還有一個特別之處。不同於其他的部落的青年會,只有部落自己的青少年,lalauran還廣納不同部落、甚至不同族群的人(包含漢人),來加入青年會。在青年會中學習、接受磨練,及服務於lalauran。他們把手張開,接納任何人進入青年會;只要你堅決認同lalauran,並願意成為狼群中的一份子。

sakinu說:「我有一個夢想。我們要這個文化,能讓更多的人去參與、去認同。這樣大家就會覺得這個東西是對的!青年會,就像是個大聯盟的球隊。球隊比賽,就像是舉辦豐年祭;來看豐年祭的,就是球賽觀眾。我希望這個比賽大家能夠共襄盛舉,能多一些球隊,能夠互相良性競爭。已經有太多研究怎麼投球的人(指文化研究者、學者),但會投球的人太少了。我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人,來當投手,一起來打這個大聯盟!」

為此,sakinu也常常帶領青年會去屏東、台東各個排灣族部落拜訪,慰問,結盟!讓別人看見:他們是這麼有力量;也同時刺激思考: 那自己同樣也是排灣族或是原住民,是不是也可以、或是也應該要這麼有力量!

lalauran青年會作為一個整體,沒有外來經費補助、沒有計畫支持,它自成為一個生生不息、循環不已的部落生命體。它是一個家、一個「另類學校」、一個培養「獵人與勇士」的地方。在青年會裡,沒有誰比較厲害;有的,只有對青年會及部落的使命與榮耀。

而lalauran青年會,除了作為一個凝聚自身部落力量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它也同時影響著、刺激著各個排灣族部落、甚至不同的民族,開始思考自己是誰? 是屬於哪裏? 要如何成為一個有尊嚴的人與民族? 進而行動。讓排灣族,成為排灣族!讓多元文化,不再只是口號,而是實質的生活著!

這樣吃就對了?

小孩一隻手拿著湯匙舀飯,一手放在桌子底下,阿嬤念他:「沒禮貌!」可是媽媽說過,在泰國吃飯時,沒有使用餐具的那隻手要放在桌面下才有禮貌,為什麼在台灣又不一樣,該聽誰的呢?…

一天跟幾個東南亞姊妹們一起吃午餐,邊吃邊聊;後來因為我捧起小碗公將湯一飲而盡的動作引發討論。當然這個動作是稍嫌粗魯了些,但再進一步追問,才知道原來東南亞各國跟台灣的餐桌文化有這麼大的差異。

淑枝暑假帶女兒回柬埔寨外婆家玩。有天外出吃飯,面對著新奇的美食,小女孩們拿起碗操起筷子便吃,哪知道外婆瞪大了眼看,經過的路人甲乙丙也議論紛紛,啊~原來在柬埔寨捧起碗來吃東西是很失禮的。

一天晚上明明的小孩在家吃飯,一隻手拿著湯匙舀飯,一手放在桌子底下,結果阿嬤念他:「沒禮貌!吃飯時把手藏在桌子底下很不好看、沒精神。」小孩用無辜的眼神看著媽媽,因為媽媽說過,在泰國吃飯時沒有使用餐具的那隻手要放在桌面下才有禮貌,為麼在台灣又不一樣,該聽誰的呢?

SDC16962

擁有豐富菜色的印尼料理中,有些適合用手捏著菜飯沾辣椒吃。小昱就是喜歡媽媽的手捏菜料理,他覺得有趣而且手指尖傳來暖暖的感覺,增添許多吃飯的樂趣。但是,他卻常被告誡不准用手抓飯吃,沒衛生!小昱覺得奇怪,我手洗得很乾淨了才來吃的,而且每個人都有專屬自己的盤子,要吃的飯菜都已經裝在裡面了,為什麼大人們還說我沒衛生?

也許大家常聽說外籍姊妹的孩子沒家教,用手吃飯、跟他講話還不服氣雙手插在胸前……等,聽到這些說法時您怎麼回應呢?也許我們也有同感,但如果我們嘗試再多瞭解一些,結果就會很不一樣。

台灣越來越多「混血兒」,不僅身上流著來自父母雙方的血脈,也承載著兩方不同國家的文化。若父母雙方都很用心教養孩子,在孩子身上會看到不同的文化表現是再正常不過,但常常我們站在自己的本位而忽略了表面以外的東西—「文化」。

就拿吃飯這件再簡單不過的事來講,餐桌文化就大不同,連手該放在哪裡意見都很不一樣;東南亞部份國家習慣用湯匙舀菜飯吃,另一隻手不能放在桌面上,這樣有礙觀瞻,沒禮貌!但回到台灣,一隻手操筷子,另一隻手就要伸出來扶著或拿起碗,這樣才有禮貌!在這些孩子身上會看到不同的文化表現也別太訝異,因為他們正試著適應,並且學習在對的場合做出對的舉止,更何況他正試著表現出有禮貌的樣子,不是嗎?

「餐桌禮儀」很容易被拿來做教養評比,在各位下評斷之前,是不是該多做些功課,對這些姊妹及孩子才公平;若我們願意多花時間去瞭解歐美的刀叉文化、西餐禮儀;那麼,多瞭解在台為數越來越多的東南亞朋友們的文化又何妨呢?

【新移民】多元文化教育課程工作坊1025–26

本會今年除舉辦「社區大學多元文化教育課程與講座」,也針對新移民女性及多元文化課程教師及儲備師資辦理兩天ㄧ夜的教師增能工作坊,協助新移民享有平等權益,為建立尊重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怎麼教?!

2008「社區大學多元文化教育課程工作坊」報名簡章

近年隨著近年台灣的跨國婚姻增加,各地已經有近五十所的社區大學開辦過新移民女性教育課程,為全台灣各地的新移民提供多元且實用的教育課程。然而除了這些新移民努力在台灣展開新生活的同時,台灣民眾的多元文化能力也有培養及提升的必要,包括尊重不同族群的差異、學習從差異中獲得更多創意、學習文化衝突管理、了解不同族群歷史及貢獻、並提供建設性的批評與反思,這樣才能有助於改正偏見及錯誤認知,學習解決不平等的方法。

因此本會今年除了與各地社區大學共同規劃辦理以新移民女性家庭成員及一般社區民眾為訴求對象的「社區大學多元文化教育課程與講座」,也針對新移民女性及多元文化課程教師及儲備師資辦理兩天ㄧ夜的教師增能工作坊,其目的一方面在於藉由辦理課程與講座普及並提升台灣民眾對於多元文化的知能,同時鼓勵民眾關心生活週遭的新移民,了解新移民在台灣社會所面臨的問題,逐漸去除社區民眾對於新移民的誤解及刻板印象,進而願意主動接觸新移民,與新移民建立社群網絡,並參與協助新移民享有平等權益,為建立尊重多元文化的社會環境奠定良好基礎。

另一方面則藉由教師增能工作坊提供相關課程師資分享課程經驗、討論教案以及交換教學問題的機會,也透過教師增能工作坊媒合不同社區大學的師資,建構長期的合作網絡。

指導單位:內政部移民署、外籍配偶照顧輔導基金管理會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活動期間:2008年10月25-26日(六、日)

活動地點:台北市福華文教會館4樓會議室(新生南路三段30號)

報名方式:

n 即日起開放報名,請上活動網址下載報名表格填妥內容後E-mail或傳真至社大全促會應小姐收。煩請於2008年10月21日(二)前完成報名及匯款手續。

n 匯款帳號:台北富邦銀行古亭分行390-221-022-010(戶名: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或ATM轉帳:臺北富邦銀行代碼:012,帳號390-221-022-010。 請於匯款或ATM轉帳後將匯款收據或ATM交易明細表簽名傳真至社大全促會應小姐並進行電話確認後即完成報名手續。

n 應小姐連絡方式:E-mail:apcu15@mail2000.com.tw,電話:02-2368-5136#15;傳真:02-2368-5174。

聯絡方式: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承辦人:羅珮菁 (02)2368-5136#11;傳真:02-2368-5174;E-mail:napcu@mail2000.com.tw

活動內容:

1. 專題演講:

以「認識多元,批判霸權:多元文化教育的實踐策略」為主題,提出課程的實踐策略,剖析多元文化教育的多重面向以及如何與教學進行連結。

2. 課程發展模式交流:

透過邀請四位不同領域的實務工作者,分享「社區經營與多元文化」、「媒體分析與多元文化」、「繪本應用與多元文化」以及「口述歷史與多元文化」的經驗,提供由不同角度切入多元文化議題的可能性,增進與會者對於此議題的了解與掌握。

3. 影像讀書會:

在影像充斥的時代,如何運用影像方式呈現多元文化議題,引導學員深入瞭解多元文化內涵,最後能進行分析與反思,為影像讀書會規劃的目的。

4. 分組討論:

透過分組討論強化各地區課程師資間的合作與夥伴關係,讓教師的專業知能形成聯結網絡,以各自的教學經驗為基礎,合作開發新知識,未來也能透過此合作網絡共同解決問題。

5. 教案設計演練:

由於多元文化課程會因著地域、族群分布、講師安排、學員需求差異等因素而發展出不同的課程類型及不同的教案設計,此次的工作坊重心也將著重於課程與教案設計,透過辦理工作坊,得以將各校師資組成共同學習社群合力編寫教案,較能突破個人於獨立設計時遇到的盲點或瓶頸,經由集思廣益、分工合作,將各校師資豐富得教學經驗與創意整合,成就優良的教案,此外,設計出的優良教案還可提供各校師資共同使用,達到資源共享、促進課程良性發展的目的。

6. 綜合座談:

藉由綜合座談了解與會者參與兩天工作坊所激盪出的想法,同時收集對於為來在社區中推展多元文化教育的需求與展望。

活動費用:

1. 新移民女性及其家屬:免費

2. 社大師資、社大工作人員、社大學員、社大志工、民間團體、相關領域工作者、研究生及在學學生等:300元

3. 一般社會人士:500元

參加對象:

名額:80名。對象為社大講師、各社大種籽師資、新移民女性及其家屬、社大學員、社大工作人員、新移民女性課程陪讀志工及班級助理、社區中需要面對多元族群的第一線工作人員、民間團體及相關科系研究生、各地中小學教師、感興趣的一般社會人士。

活動網站:http://2008communitymulticultur.blogspot.com/

備註事項:

1. 請自備飲水杯、環保餐具。

2. 研習證明

■公務人員可依實際時數登錄「公務人員終身學習護照」學習時數。

■全程參與者將依實際時數核發研習證明。

■中小學教師研習時數申請中。

3. 本活動將不代為安排住宿,需要住宿者煩請參考以下住宿建議地點:

■台北‧星辰大飯店 02-23971377
台北市中正區金山南路一段80號 http://citizen.network.com.tw
地處中正文教商業區,鄰近中正紀念堂,總統府,台北火車站,永康街夜市,師大。
精緻套房雙人床$2,380(含稅、附早餐);和式套房雙人床$1,380(含稅、附早餐);
雅緻雙人房$1,680(含稅、附早餐);下午2:00以後~隔天中午12:00。

■公務人力發展中心─福華文教會館 02-83691155 *2018
地點:北市新生南路3段30號http://intl-house.howard-hotels.com.tw
一般 單人$2000 軍公教身份 單人:$1500;雙人$3500;雙人:$2900;
(下午3:00~隔天中午12:00)

■新店崇光社大─文萃活動中心 02-29153318 *1100 鄒小姐
新店市三民路19號 房間數:計56間房;一間房間$1200(2張單人床);
(下午2:00~隔天上午11:00)。http://wencui.dns104.com.tw

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NAPCU﹞

北部辦公室執秘 羅珮菁

TEL:02-2368-5136轉11

FAX:02-2368-5174

網址:www.napcu.org.tw/napcu/
Email:napcu@mail2000.com.tw
地址: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185號10樓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