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永福
做為新小林聚落兩個重建基地之一的五里埔臺地(另一重建基地目前尚未確定,「小林重建委員會」尚在努力協調),老地名叫「埔角原野」,土地平曠,空氣清新,一直是個吸引人的宜居世外桃源。
去年8月下旬,在李小英與周崇梅兩位輔導員的努力下,小林數位機會中心是第一個復原的單位,讓五里埔的學員得到關懷,也讓孩子們有繼續學習的機會。9月19日起,每週六、日早上,一群來自臺灣北、中、南各地的善心人士,關心小林的未來,集資聘請了一位英文老師與一位數學老師,專程來到五里埔,輔導就讀國中的孩子們,期望這一批災難現場見證人,能夠打好根基,將來有能力為自己的村落「小林」寫歷史。
10月24日,長庚醫院陳順勝博士與高師大謝臥龍博士合組的團隊,在進入小林勘查之後,也確定11月1日起,每週週四讓災後即進駐的長庚醫療團隊固定在五里埔駐點,服務項目含醫療、家訪與陪伴──如是有了數位機會中心,有了課輔資源,也有了醫療與陪伴之照顧,新小林村的重建可說已經奠下了大好根基。只期望:小林社區與小林村的辦公處所能早日設立,充滿服務熱情的人員能及早進駐,新小林村的聯絡與規劃工作才能順利推展並進行。
12月13日上午,風和日麗,最宜製糖,法鼓山甲仙安心站的燕珠站長、常法法師、英鳳師姊、美雪師姊、冠如師姊,還有法鼓大學的辜琮瑜教授及甲仙愛鄉協會的麗雲和我,特一起前往五里埔,親自體驗素琴姊的私房手工天然黑糖之熬製。
濃濃的蜜糖香味,在消失四十餘年之後,能由鼻入肺,且再度在五里埔的空氣中飄蕩,讓人感覺好幸福!由於不使用農藥的純天然甘蔗漿,滋味甘甜且越熬越香,讓平時不吃糖的我在輪班攪動蔗漿的空檔,忍不住從軟糖一口接一口吃到了硬糖,又吃到散發蜂蜜香味的黑糖成品──這麼好吃的黑糖,嘗過的朋友都說甘香遠勝日本沖繩的黑糖,且吃了不會口渴。
素琴姊的製糖產業,已進入第五年,熬製技術相當純熟,若能在包裝上凸顯質感,對新小林村未來的經營無疑是一項利多。
除了製糖及本有的竹筍、梅子、芭樂、藥草採集與黃金椰子花藝材料等產業,經初步調查,五里埔還有南美假櫻桃(俗名麗李)、構樹、薑黃、草菩提、兔尾草(狗尾草)、洛神花、葛鬱金(粉薯)、閉鞘薑等等植物資源;今年1月19與20兩日,配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許老師帶領的團隊,再度進行調查。
五里埔山區有仙草,小林山區則有紅刺蔥存在,加上本有的螢火蟲及化石,適宜發展手工紙、樹皮布、植物染等等工藝;也適宜風味餐、野菜餐與特色飲品的推廣;更適宜生態觀察及化石的採集與研究;再加上平埔文化饗宴、別無選擇的無毒農業經營、生命與災變教育等等活動的分享,未來的新小林村,隨時都可以有節目可以進行──
這種能夠日日勞動筋骨,能夠跟來客交換生命、生活與大自然經驗的日子,雖然無法大富大貴,卻絕對可以過得安詳自在。
更重要的是:平埔族與原住民文化中最為獨特的「禁向」生活方式,四社平埔大武壠社群很幸運,擁有文獻、圖片與湯姆生拍攝的照片可資對照與呈現──向來,這是一直被族人與專家學者們忽略的文化精髓,其精采內涵為:
一、在半年的雨期中專心種作並禁止射獵,以保五榖不虞匱乏,也讓野生動物得以喘息傳衍。二、在可以率性射獵時猶能節制,只射捕大型成年動物,讓小動物得以繼續成長。三、蓋房子是取用竹子、菅蓁與茅草,這些禾本科植物生長快速,適當取用不妨礙植群之繁衍。四、柴火,也是採集乾草與枯枝。如是,大武壠社群住民對於自然資源的運用,一直是這樣憐之還惜之,在台灣的發展史上,永續經營祖師爺的地位清晰明確又無可動搖。
但願:這一依時節作息且憐惜自然、尊重自然、友善自然的節制過日禁向生活精神,能在新小林村的重建中重新落實並開展,好讓五里埔,成為人與自然相安相好的福地。惟其如此,小林聚落的消失與新小林村的出現,才能彰顯出意義與不凡價值,也才能在所有平埔聚落,整個台灣,甚至全世界,鶴立雞群而為示範。
當然,以上理想都有待新小林人來付諸實現,因為只有自己,才有權利為自己的未來做主,更有義務為自己的未來努力。
那麼,能為這些理想扎根與傳承的小林國小,也請儘快在五里埔復校,因為在同一個處所,社區與學校才能有最密切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