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呼叫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函式的方式不正確。Text Domain 為 twentysixteen 的語言套件載入過早觸發,這通常是由於外掛或佈景主題某些程式碼中的指示器過早執行所造成,而語言套件應該在 init 動作之後才載入。 請參閱〈WordPress 的偵錯功能〉以進一步了解相關資訊。 (這項訊息新增於 6.7.0 版) in /home/204091.cloudwaysapps.com/trdgcdbcqr/public_html/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14
東台灣 – 小地方新聞網

嚮往與嚮往之間─靠海的大碉堡

他們說,不要再蓋新房子了、不要再無止盡地買東西了,周遭還有太多需要重新被檢視和珍惜的物件。是的,他們只是尋常老百姓,在不知不覺間,他們也成為了創作者,作品的名稱,大概,就是生活吧。

01

一、

那是一扇窗子。

只不過是一扇窗子。

喔,或者不能稱之為一扇窗,因為用了許多廢棄的窗戶拼湊起來成為一扇大大的窗,所以應該叫……叫什麼呢?

是的,我們無法賦予它新的名字,因為它仍舊是窗子,但這扇窗究竟打開能看見什麼,就不是實際上的稱謂所能賦予的了。

那是一種生活態度。也許「生活態度」四字也無法涵蓋的全部。

02

面對花蓮溪出海口,一座軍用碉堡正緩慢地變身,榔頭與鐵椎敲敲打打的聲音如海浪捲覆,擁抱一個美好願景的未來。

與原先用途完全風馬牛不相及,在這個和平為貴遠離戰火的年代,你動動手指叫出維基百科:「使用木、石、鐵或混凝土製軍事上的防禦建築物……可作為指揮部、彈藥庫、儲存庫。佈有機槍、大炮,能防禦上方炮火及空中攻擊,填補戰壕的防禦漏洞……」難怪碉堡的窗子都很高,置身在裡頭必須仰頭才能看見光。

這個曾經如此祕密、緊閉、和防衛性強的空間,多少年了,沒有人想得到,碉堡也有溫柔的一天。

他們從不諱言,逕自管叫它「大碉堡」。話不多的阿正,是改變大碉堡的父親,恆久少說多做的原則,讓他做工的身影充滿力量。巧的是,阿正的爸爸正好是水泥師傅,大碉堡在阿正和正爸的通力合作下,那些高高的窗戶通通都被放了下來,重新切割窗形、砌水泥、接水管、裝馬桶……現在,大碉堡有一個背山面海的廚房、一個大大的客廳、五間房間和浴室,提供給想置換環境生活的旅人和背包客歇腳。

03.
阿正的腳

04
放下來的窗

書琴說,她有一個小小的夢,夢裡大碉堡有一天會變成〝家工廠〞,就在大碉堡圍繞的廣場空地。「我心裡有一個嚮往,就是人們都會喜歡上自己動手做的生活……」一年多前,地主主動詢問他們,是否有興趣改造對面的大碉堡,起初分身乏術的書琴擔心自己無法負荷,她只想要一個小小的、溫暖的家。

是阿正充滿信心地迎接下一個挑戰,這種信心帶動了書琴,想著與其交給別人將外觀重新粉刷或大改造,變成突兀不協調的地景,那麼不如讓自己勇敢接手,維繫著基本樣貌就近整理,也是一種珍惜的方式。於是那成為阿正的大玩具,有一陣子阿正的腦袋每天都充斥著碉堡內部的管線和空間規劃。

05
碉堡裡-廚房(施工中)

這是一種漸進的過程,書琴不想再做單純的民宿了,生活除了混口飯吃,應該還能再做些什麼?

她希望,未來這裡能召集更多雙沉默而熱情的手,來居住、生活、並參與物件打造的過程。也許是一把椅子、一個書架、一張木桌……或許稱不上精緻的工藝品,只是簡單質樸的大型家具,但一起共構,這些日常所需的的由來,就是一種生命的旅程。從人出發,傳遞到手、物件、延伸到大碉堡這個建築體,就在花蓮溪出海口,在花蓮壽豐鄉鹽寮的海岸。

「我好喜歡磨木頭喔,我可以一直反覆做同樣的事情,一直在那邊磨磨磨,就覺得很開心……」書琴說著,不由自主比畫著磨木頭的姿勢,那神情彷彿真有支長木板就架在她眼前。

二、

當她說起:「我心裡有一個嚮往……」我挑了挑眉,就我所知,與此同時,許多人也嚮往著書琴和阿正這樣的生活,什麼樣的情結使得嚮往長長地鍊接了起來?嚮往與嚮往的扣連裡因著生活的小小期待,督促當下的努力生成,使這條線堅韌而不斷裂。

從最早在宜蘭的「美樂家」,移居花蓮市做「不早不晚」小餐館,續回歸經營民宿「自己家」、到改造鹽寮的小碉堡「住海邊」、直至現在的「大碉堡」,兩個人做了許多嘗試,專注地朝自己想要的生活邁進,同時也啟動了一些人的渴望。

部份來「自己家」或「住海邊」的客人在這裡打開了自己的關鍵樞紐,回頭也更新了他們的生活方式,開繪本咖啡館、二手雜貨舖或背包客棧都不稀奇,重要的把腦袋裡想要的日子化成實體的、用身體去經驗。

06
我心裡有一個嚮往…”

如同在回收場和路邊撿拾廢棄家具和木材一般,他們不停地撿拾過去的經歷到自己的身體裡,並內化成一種推力,大碉堡還沒變成有形的家工廠,但我們隱約可以看見,無形的家工廠已經在書琴和阿正的身體裡運作,要推出一種嚮往,就在別人嚮往他們的同時。他們還有新的方向,更貼近自己所希冀的生活。

人們會看見,這對單純希望住海邊的男女,如何把這座巨大又頗具壓迫感的建築體轉化為柔軟的空間,裡頭有故事,故事裡有人,是人令碉堡有了溫度。

07
花蓮溪出海口

「喔,我真是太喜歡做家事了!」書琴說這話的時候,眼睛是發亮的。她從不覺得家事浪費時間,勞動本身所暗示的生活寓意還有太多,只是人們太快了,來不及享受細瑣勞動之時就被焦慮終結。我們聊著廢棄空間的再生,聊著所有物件其實都有重生的潛力,在這個消費至上的社會,相對於費盡心思不斷比價的購買行為,手工打造所耗去的也許是更多時間,但得到的卻遠不止於物件本身。

是的,那不過就是一扇經由幾個老舊窗戶所組合出來的大窗,但是這個大窗令這些被遺棄的老窗子有了新生命,也是這些老窗令大窗有了存在的意義。撿拾和拼湊的樂趣俯拾皆是,但在這個資本輪轉汰舊換新的時代,大碉堡提醒人們,廢物利用是一種太輕易遺忘的能力。

08
老窗

七月的盛夏,阿正工作的背脊曬得發黑,幾乎看不見夏日傍晚停在上頭的蚊子;書琴帶著小幫手們(以工換宿者)在「自己家」、「住海邊」之間打理著瑣碎的一切,偶有閒暇才能去大碉堡幫忙,站在豔陽底下說:「我們把舊窗子拼起來吧!」。遭遇困難與沮喪是必然,但總有嚮往的力量在背後推著,為移植一株樹、為打造一個看山看海的廚房、為組織一個夢中的家工廠,為了想和天空以及大地再更近一點,集結眾多希望所開創的小小學校。或者也是,為了愛。

那是相互的、反饋於自己的、影響他人的,如果可以,還有土地與家鄉的。

09
工地裡的阿正,背曬得黑黑的

10
在碉堡旁種下未來會長高長大的樹

他們說,不要再蓋新房子了、不要再無止盡地買東西了,周遭還有太多需要重新被檢視和珍惜的物件。是的,他們只是尋常老百姓,不是藝術家亦非文化工作者,無須別人仰望或嚮往更多,但在不知不覺間,他們也成為了創作者,作品的名稱,大概,就是生活吧。

11

自己家│住海邊http://www.wretch.cc/blog/solth

揚帆,再出發─【黑潮書寫】整裝起航

2010年7月,【黑潮書寫】正式啟航──揚帆,再出發──攜手航向更遼遠的大海、走著更綿長的海灘、探索更艱難的生態危機、進入更奧妙的海洋文化,以蔚藍太平洋浸潤的心手眼,觀看、體悟、書寫、拍攝…

「黑潮有兩股,一股在海洋裡,一股在陸地上。黑潮是默默流經台灣東部海域的太平洋北赤道暖流;另一股黑潮是設立於花蓮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這是我們最常用來介紹「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開場白,簡單地以「黑潮」這股洋流的特質,暗喻了這個以海洋為名、誠懇又堅持的非政府組織。

洋流「黑潮」、與島嶼東岸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您,聽過哪一個呢?

990713werty-450.jpg

創會時由海洋作家廖鴻基擔任董事長、楊世主擔任執行長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前身是1996年發起的「台灣尋鯨小組」。這一群從事鯨豚觀察研究的第一線海上工作者,為了擴大對海洋的關懷面向,以過去累積的調查工作成績作為基礎,募集基金並邀請喜歡海洋、關心海洋的專家及朋友們共同籌備、設立基金會。

於是,自1998年成立迄今,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已在台灣東岸佇立了12個年頭,始終如一地在海洋生態觀察、海洋環境教育、海洋文化研究、海岸污染紀錄、以及海洋論述與書寫等方面默默努力,持續拓展著陸上視野不易企及的海洋觀點。

多年來的堅持,讓黑潮不僅累積了2,700多筆的鯨豚觀察紀錄、14份以上關於鯨豚、漁業、海岸、海岸阿美族傳統竹筏的文字、調查圖文、繪本、刊物、紀錄片等出版品;舉辦過無數次的校園海洋教育講座、海洋攝影展覽、海岸行旅、海洋創作坊、海洋親子營、海洋少年營、海洋種籽營等活動;並於2000年底發起「海灘廢棄物監測行動」持續了近6年、另於2008年發起「搶救珊瑚行動」;

此外,藉由每年舉辦的「海上觀察與解說研習營」,培訓出30多位海上鯨豚解說記錄員,以「海上生態教室」的概念,在賞鯨船上進行寓教於樂的環境教育工作,並持續創會時記錄花蓮海域鯨豚生態的初衷。

藉由多面向的海洋活動參與,黑潮吸引了來自台灣各地愛海洋、愛自然、愛鯨豚的志工朋友,這些夥伴們多元的生命背景讓黑潮如同海納百川,吸收著各種不同的養分,逐漸成長茁壯。

除了動態的海洋環境教育活動,黑潮在靜態如海洋書寫、論述方面的發展與影響,如同一股伏流,經年累月地流竄、深潛著。

從1999年出刊的會訊、到後來演變成電子報;9年前與環境資訊協會合作、由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董事、顧問和工作人員組成的主筆團所撰寫、<環境資訊電子報>刊登的【黑潮觀點】專欄,自2001年3月23日開始到2002年11月8日,共累積了75篇文章。

這些文章所匯流出來的「黑潮觀點」,從生態、議題、海岸、海洋、教育等各個領域書寫,蔚然成為一片獨立並具有代表意義的黑潮風景。一篇篇有批判、有紀錄、有思考的文字,展現了「黑潮」這個海洋環境組織所關懷的議題,如同一扇扇窗口,打開了讀者對海洋、對「黑潮」的認識。

當時針對環境說的、批判的論點,至今仍然是不減熱門的話題──也許可以說是台灣的環境運動走得太慢,沒有顯著的成長;另一個層面來看,當年討論的現象和問題並未獲得根本的解決,這些扮演著「先聲」角色的黑潮寫手,的確需要再持續地監督與批判──或者說,記錄。

文字的持久力和影響力,遠遠超乎想像。

相較於走上街頭賣力賣命的呼喊,文字書寫是另一種表達的方式,而且產生的力道不見得比較弱。

台灣的海洋文化尚待發展,而「海洋」這個大主題更是「黑潮」多年來不曾偏離的宗旨。將國人普遍缺乏的海洋經驗以書寫出來,帶入海洋角度的環境思考與主流之外的視角,仍是「黑潮」未來努力的方向。

在多次的討論之後,終於在今年五月底,新一代的黑潮寫手紛紛出線。接續當年【黑潮觀點】專欄的精神及對海洋不變的關懷與愛,新一代的黑潮寫手將以【黑潮書寫】為題,繼續匯集眾人對黑潮、對海洋、對環境的體會與努力,以更寬廣的寫作主題、更豐富的呈現方式,迸現出黑潮書寫的多元與活力。

2010年7月,【黑潮書寫】正式啟航──揚帆,再出發──攜手航向更遼遠的大海、走著更綿長的海灘、探索更艱難的生態危機、進入更奧妙的海洋文化,以蔚藍太平洋浸潤的心手眼,觀看、體悟、書寫、拍攝,讓文字與影像引領更多人認識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海洋。

首發稿圖 2

(作者為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海洋文化部專案經理)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