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鄉孩子的故事還很多,這些,對社區外的人來說只是一個個好看的故事,但對社區裡的居民來說卻是每天要面對的左鄰右舍、甚至自家裡不為外人道的醜,對這些故事裡的小主角而言,它確是難抹難滅的—痛。在暴力環境裡生活的小孩,父母不在身邊的小孩,一天只吃一餐的小孩,甚至家裡常沒電、沒瓦斯的孩子…‧
這些孩子,在國小,除了比較調皮、不寫作業、功課落後、不合群之外,沒有其他的問題。
上了國中,會很明顯的逐漸變化,可能慢慢的不回家、可能慢慢的會抽煙、會喝酒、和人衝突、留連網咖…‧直至成群結黨、偷竊、逃學、逃家、成為問題學生、問題青少年‧部落問題就從這裡開始‧社會問題也就從這裡開始。
讓我們試著易地而處的感受一下這些孩子的生活:
當同學正在被溫暖的家呵護、擁抱的時候,他們可能也正面對著空無一人、正酒醉中或因生活不如意而暴怒的父母‧或無能為力的老祖父母…
當英文老師上著高深的英文文法時,他的ABC可能還沒全懂。
當數學老師上著方程式、幾何圖形時,他的程度可能只在九九乘法‧
ㄅㄆㄇ都還沒全搞清楚,卻要學習論語、古文…
所有的人都說不能逃學,但好像沒有人能了解,在學校,鴨子聽雷,不被了解、沒有救贖機會的懲罰…這些,真是度日如年…
就像所有的人都說要孝順,但好像沒有人能了解,在家裡,最常面對的是酒味加暴怒,怒罵和追打…。
就像所有的人都因此覺得他是壞孩子,但從不有人伸出援手,想想可以做些甚麼,即使伸了手幫忙了,好像都會無疾而終,聽說—沒經費了,聽說—這只是暫時性的,聽說—選舉價值期間結束了,聽說…..。
部落有心的家長將孩子往外送,無心的家長則依然故我。
公部門的資源永遠騷不到癢處,違反規定,一切免談,而這些規定似乎常常與部落的真實需要有段距離……。
學校的思考模式也一直是績效與趕進度,沒有回頭補充基本基礎的空間。
一個人的能力又有限,每每看見一個好好的孩子逐漸變壞而無能為力,除了搥胸頓足,我們似乎甚麼都做不了..。
難道,部落就必須永遠悲情?永遠待憐憫?永遠不能有自己的力量去解決自己的未來?
我是不同意的,既使付出我所有、即使付出我僅有,我都會說:『我決不同意。』
一段時間後,我發現,這些故事的原由都是可能被舒緩、甚至被解決的。
我們的感受是:這些孩子,缺的只是關懷與適時的指引,具體的說,就是陪伴。
家裡的不如意與恐懼,有人聽,有人了解,甚至幫忙。
學校的困難,有人聽,有人了解,有人願意陪著從新學起。
也許只是一碗熱騰騰的麵,可能只要好好洗個熱水澡,都可以讓這些孩子感覺被關懷,都可能提供這些孩子一個機會
所以:
我們想盡辦法想提供一個地方,讓這些孩子有個『家』‧
受傷的時候,有人療傷止痛‧
肚子餓沒人理的時候,有個地方可以吃一碗熱騰騰的麵‧
想讀書了,有人願意陪著從新學起,沒人笑你國中生還在學國小的課程‧
無聊透了,有地方也有人願意陪著聊聊,還有電腦…
這個地方,我們成立了,孩子叫他—建和書屋。